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論自然所有權

俞愚 · 2007-04-21 · 來源:本站原創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論自然所有權

摘要:

自然所有權,是人生之俱來的自然物權,人對其“生存行為涉及范圍”內的自然資源,具有平等的所有權。從氏族部落戰爭開始,人類開始大規模地爭奪“生存行為涉及范圍”,暴力剝奪自然所有權的歷史開始了。此后,暴力和欺騙掩埋了自然所有權。氏族部落戰爭是人類不平等的源頭。當人類社會發展到人權時代之后,自然所有權漸漸顯現出來,法定社會保障是自然所有權最先顯現出來的一角。權利和義務是相對應的,現代社會成員,在享有全面社會保障權利的同時,還必須履行節用自然資源,保護生存環境的義務。這是現代人類的覺悟,這種覺悟來自對自然所有權的認知。

關鍵詞:

自然所有權  生存行為涉及范圍  過度消費  節用自然資源   保護生存環境 

牛頓無可奈何地把原始推動力給了上帝,盧梭牽強附會地把

人權給了天,我把原始的物權自然地給了大自然。盧梭的天

有上帝的痕跡,我的自然當然包括天,但沒有上帝的印記。

                                             ----- 題記

把人看作工具,糾纏在操作程序的爭論中,將永遠找不到人類社會的真諦。只有回歸自然中去,把人看作自然界一個生氣勃勃的環節,才能解讀出“人”,解讀出人類社會的本質。古希臘的先知告訴我們:“認識你自己。”

中國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盤古先生以利斧橫掃,混沌世界分為兩半,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降為地,天地交合為人;人類乃大自然育化之功。但是,自從人自封為“萬物之靈”之后,便開始藐視大自然。最后,藐視自然導致在精神上脫離了自然,這是精神的病態。當還不能理解天的時候,就企圖制造天梯,爬上天去,高居天之上,這只能是不切合實際的欲望;我不得不呼喚理性!

到了“戰天斗地”之時,已進入極端,可笑的自信和畸形的創造欲使人失去了理性。人在人的范疇中兩極分化并超越了極點 —— 從人的范疇溢出;要么是神,要么是工具,失去了人的本性。人類為此正在喝自釀的苦酒,不得不接受大自然的懲罰。只有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地、人之和諧”等思想重新給人類啟迪的時候,漂浮在空中的人類精神才有了正確的運行方向。

我們應該有很多權利,有的是“上帝”給的,有的是主政者給的,大自然實際上也給了我們最重要的權利。但是當這些權利被暴力和欺騙寫入輝煌之后,我們要使用這些權利,往往還要拼死命地爭取,人心因此而迷茫,人生因此而艱難。其實,實際行使的權利從來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誰都沒白給我們,能夠行使的權利都是自己給自己的,行使自然權利還要經過人的奮斗。

歐洲的人文主義,豎起了人權的旗幟,似乎人權起源于那個時代,起源于人的思想進步。其實,人權也是自然賦予的,最原始的人權,是大自然賦予人的物權,即本文所論述的自然所有權。

斯密認為,自由的私有權將會給人類帶來奇跡。馬克思預言,民主的生產資料公有權,才是醫治社會弊病的良藥。他們給人類提供了不同的社會操作規程,異曲同工地拔掉了魔瓶的塞子。他們的后人凱恩斯和弗里德曼揮動著兩只有時看得見,有時看不見的殘疾的手,費盡力氣,也沒能把魔鬼召回,塞上瓶塞。

本文揭示出自然所有權之后,人們就會發現,這種權利既包含了自由的私有權,也包含了民主的公有權。人類需要認知自然所有權,需要從茫茫的苦海中呼喚出這種權利。用這一巨手,捉回極端的魔鬼,塞上魔瓶的塞子。

此論以前的所有權,都是人工所有權,是人類用勞動創造出來的,用各種基于人的理由來解釋的所有權。

自然所有權從此開始從一個特有的角度引導人類的精神。

從自然所有權被論證的那一天起,就是人民的護身符,特權的喪鐘,民主主政者的摯友,專制主政者的天敵。

當人屈服于資本的威力之后,在精神上就屈服于經濟學家了。很多人并不知道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對美的認識,才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原始推動力。社會發展的事太復雜,不能把社會交給研究效益的經濟學家。人類因智慧發現美(中東神圣的民間故事把此美表達為“羞恥感”),智慧和美才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源動力。

兩百多年前,盧梭告訴人們,把土地插上私有的標牌,等于搶走了別人的土地,那是人類不平等的起源,也是罪惡的根源;新的社會思想由此而誕生。今天,當你明白你具有大自然給你的自然所有權之后,明白你應該擁有你已經失掉的這種權利之后;人和社會又要刷新了。

自然所有權,是人生之俱來的自然權利,是大自然賜予人的物權。

如果把大自然看作是一個由各要素作為環節的不停運行著的環,人類便是大自然的一個環節。人類的生命旅程是與大自然同在的一個極短的時間段。大自然就給人類這個環節配備了前后的環節,這些環節是人類生存,繁衍,發展的自然條件。

人出生后就擁有母親甘甜的乳汁,溫暖的懷抱,還有尊長們固有的愛。詩人說,沒有母親,就沒有愛。但是,愛的源泉,并不是母親本身。母愛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生存的自然條件。母愛和母性是不同的概念,母愛是人類獨有的,因為這種愛具有美的交流和美的力量,不僅僅是本能。母愛包括母性,不和母性等同。大自然造化的嬰孩有天然的美感,即使獸性化了的成人也能被這種美震撼,這說明了大自然給人提供了無微不至的關懷。

人離開母親獨立生活之后,大自然早已給人配備了生存和繁衍的物質條件;擁有一份土地、一份礦產、一份陽光、一份空氣和水,擁有一份賴以生存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擁有一份人類能夠涉及的空間。這不就像《圣經》上上帝創世時給人的配備嗎?也像中國的一句俗話:“天生一條蟲,地生一片葉;天生一只鳥,地生一條蟲。”

“這一份”是大自然給人配備的權利,所以稱為自然所有權。

自然所有權在空間方面可以用人類“生存行為涉及范圍”來表達。這里所指的“生存行為”,是指繁衍和勞動。這里的“范圍”,主要指勞動涉及的范圍;因為繁衍所涉及的范圍比勞動涉及的范圍小得多。人類有兩種勞動,一種是索取性勞動,另一種是創造性勞動。索取性勞動不改變自然物,主要指采集和漁獵,是所有動物都能進行的生存活動。人類把野生動物馴養成家養動物,產生了畜牧業,從此有了創造性勞動。索取性勞動的涉及范圍小,創造性勞動的涉及范圍比較大。人類在索取性勞動中,已經懂得了制造工具,但是石斧等原始工具的制造并沒有改變勞動的方式,沒有形成新的勞動分類,因此,創造性勞動應該從畜牧業開始。從氏族部落的大規模畜牧業開始,人們感到了自然資源的危機,才對勞動涉及范圍有了深刻的認識。

大自然不僅創造了人,而且給人以平等的權利。歐洲先哲們論證的“天賦人權”實際上是自然權利,天賦人權是平等的;此文論證的自然所有權也是自然權利,一樣是平等的。

人對自然資源具有平等所有權。這里所謂的“自然資源”,就是人的生存和發展活動所涉及的未經人工加工的原始自然物產(在產品或商品中除去勞動創造部分后的部分);這里的“平等”,最初表現于對自然物索取權利的平等,到原始公社時,產生于自然資源處置權利的平等,具有平均物權的意義;這里所謂的“所有權”,可以表達為私有權,也可以表達為公有權。這里的“私有權”,表達為個人的自然物權。這里的“公有權”,是指人人平等的對公有自然資源的占有權、處置權,使用權和收益權。

自然所有權和人權一樣不容侵犯。任何人未經允許,不能使用別人的自然所有權,經允許使用別人的自然所有權都要給別人回報。自然物不是商品,因為它還沒有投入勞動力,不具有價值,沒有商品性質,因此這種回報不是商品交易性質的回報。對自然資源的買賣,是無視自然所有權的行為,本質上是對自然權利的侵犯。不經過法定的授權程序,任何人,任何社會團體,任何政體都無權使用別人的土地,無權開采別人的礦產,無權砍伐別人的森林,無權遮擋別人的陽光,無權弄臟別人的空氣,無權污染別人的水域,無權捕殺別人的野生動物,無權占有別人的生存空間。否則,就是掠奪,就是強盜行徑。當自然所有權需要用公有制表達的時候,誰也無權剝奪每個成員在團體中管理自然資源的平等權利。 

原始的自然所有權因原始而簡單,因原始和人權混為一體,是原始人權。

現代人的自然所有權平等,來源于原始自然資源占有權的平等。現代社會人的自然所有權平等,主要用對自然資源的民主的,平等的管理權來表達。

人人有權享受社會保障,就是自然所有權人人平等的體現。以居住權為例:居住權是人的自然權利,居住權最基本的物質載體是“屋”,“居者有其屋”,屋的載體是土地,社會應該保障每個自然人都有一塊宅基地;享受社會保障的權利在居住權中應該表達為平等使用宅基地的權利。本文將要論述土地的非商品理論,根據這一理論,使用宅基地應該是無償的。令公民出錢去買一塊和別人一樣大小的宅基地,用特權、金錢和暴力多占宅基地,都是對自然所有權的侵犯。事實上,特權像鬼魂附體一樣附在宅基地上,硬把宅基地變成了商品。此例可以說明,在現代人類生活的范圍內,侵犯自然所有權的現象是司空見慣的,令人觸目驚心!

沒有自然所有權概念,不知道大自然給我們的權利,總是遭受這種侵犯,總是在承受為活著而活著的煩惱,這種狀態必須改變。這正是要建立起自然所有權概念的現實意義。

“生存行為涉及范圍”是自然所有權的起源。

人最初的“生存行為涉及范圍”是哺乳范圍,是母親的胸懷。嬰孩擁有母親的胸懷,是自然所有權最原始的體現。

人類的基因,復制出認知和保護自然所有權的能力。嬰孩不允許別的孩子吮吸自己母親的奶頭,不允許母親抱別人。當嬰孩看到別的孩子或大人侵占了母親的乳頭和懷抱的時候,就會以大哭來反抗。因為,發出大的聲音,是很多動物自我保護的本能手段,這種本能完全存在于基因的復制中。嬰孩天生就有對自然所有權的認知本能和保護本能。

對“生存行為涉及范圍”的認知和保護,是動物天生的共有的行為。當雄獅把它的尿液氣味作為分界線的時候,就有了劃分“生存行為涉及范圍”的行為。別的雄師進入這個范圍,就會引起一場搏斗。動物不僅有種群繁殖的基因,還有為生存提供保障的基因,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繁衍基因。對“生存行為涉及范圍”的認知和保護能力,是種群存在的基礎,是生存保障基因在起作用。

原始人從離開母親單獨生活開始,在大自然中就有了獨立的“生存行為涉及范圍”。當他不允許或者默認別的原始人進入這個范圍時,即表達了對自然所有權的認知。孤獨的原始人,走到哪里,哪里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就屬于他,隨遷徙而失去,隨遷徙而獲得。

盧梭認為,當一個人不管別人認可與否,把一片土地插上標牌,宣布為己有的時候,罪惡的私有權就產生了。其實,遠在人類索取勞動的時代,即采集勞動時代,就已經有了私有權,那時候,是沒有什么標牌可用的。這種私有權產生于“生存行為涉及范圍”。

當原始人在采集勞動中相遇時,便發生了“生存行為涉及范圍”重合。原始人因孤獨而膽小,他并不愿意爭奪。另外,由于大自然給人類的資源很豐富,生存空間很大,對涉及范圍的轉移,并不是太在意,以邊際默認來確定自然所有權的現象出現了,同時,對重合范圍的共同權利也產生了。

當生存資源匱乏時,生存本能會使原始人產生爭奪行為;爭奪是動物界的遺傳的優選手段,是天性(那時候的人類,動物性還具有主導性)。人和動物的最大區別在于人對生命的存在有自覺的認識,動物有痛的認知,沒有死的認知,因此原始人知道妥協。自然的原始人體力差異并不大,當用強力不能剝奪對方的自然所有權時,產生的是默認。原始人知道妥協對生命的重要意義,因此有了默認。默認不是最終失敗,而是妥協。這與動物退出配偶競爭不同,有本能和自覺的區別。默認是最原始的契約,最原始的公共關系。默認被人類使用到現在,盡管已是手段,不是契約。在索取性勞動為主的時代,原始私有自然所有權是通過默認作為契約來表達的。

僅對植物索取,會引起季節性饑餓,人類逐步進入以漁獵活動為主的索取性勞動。原始人類面對體大,力強,兇猛的動物,狩獵只有棍棒、石頭可用,索取活動需要合作,于是形成了共同進行索取勞動的人群,從而形成了群體生活的原始公社。

原始公社的自然所有權形式是公有自然所有權。個人狩獵權(私有自然所有權)通過涉及范圍的重合變成公共狩獵權,公共自然所有權在空間上通過“生存行為涉及范圍”重合和合并不斷擴大。原始公社民主管理,獵場公有,共同生產,平均分配,老弱病殘人人有份。在原始公社中,“生存行為涉及范圍”是公共的,因此,自然所有權表現為公有權。

原始公社自然的公有制和民主制,是人類民主社會制度的源頭,同時也是人類公有制社會制度的源頭。世界大同的社會理想及各種社會主義的實踐活動,都來自這個源頭。

原始人在性美感的主導下,兩性之間的關系因愛情而相對固定,從這時候起,人真的從動物中走了出來。人的兩性關系,不再像動物一樣由發情來主導,對美的追求,產生了愛情。愛情是使人從動物中走出來的原始動力。強者對美的擁有,對美的愛戀,對美麗弱者的愛憐,對美的長期占有欲,產生了相互擁有的觀念。“生存行為涉及范圍”逐步擴大,性的涉及范圍逐步縮小,人類開始建立家庭。

家庭產生了倫理觀念,增強了人的責任感,產生了人的凝聚力,增強了人的協作能力,使采集和漁獵的成果愈來愈大,產生了剩余生活資料,有了一時吃不掉的活獵物。公社把“活食物”分配給家庭飼養,本是食物儲存的方式。實踐中,這種消費資料變成了生產資料。當野生的“活食物”在人類的馴養下成為家養的牲畜以后,人類勞動由索取性勞動走向創造性勞動。人類的創造性勞動是從家庭畜牧勞動開始的。

人類的性美感使人建立了家庭,改變了勞動的方式和勞動的性質,從這個角度來說,美感形成的性取向曾經是人類發展的最大力量。

家庭經繁衍漸漸形成群體,這種群體叫做氏族。家庭形成氏族,導致原始公社分裂,產生了氏族部落。這時候人類“生存行為涉及范圍”已經相對固定化。氏族部落以前的“生存行為涉及范圍”,是靠自然的力量形成的,氏族部落以后人的“生存行為涉及范圍”具有很強的人為因素。

在沒有奴隸的原始氏族部落中,自然所有權像原始公社一樣,是公有的。氏族部落的“生存行為涉及范圍”主要是牧場,輔以采集基地和漁獵地盤。氏族部落內部的鰥寡孤獨能夠得到部落的照顧。當一個家庭有好收獲時,會拿出大部分收獲物和本部落的人共享。這種道德觀念,產生于公有自然所有權觀念。直至現在,中國的農村還有殺豬請客的習俗,秋收后農戶把豬殺了,請親鄰聚餐,以分享收獲的喜悅。這種民俗來源于人類狩獵活動中的習慣契約。在原始人集體狩獵的時代,發現獵物并打了第一棒子的人有獵物的分配權,獵物不僅要分給合作者,還要分給鰥寡孤獨,這實際上是對別人自然所有權的尊重。氏族部落對其老弱病殘成員的資助,不僅僅是來自于倫理觀念,而是來自于對自然所有權的認識,認為人人應該有一份。

氏族部落之間和平相處,是對“生存行為涉及范圍”的相互認可,雖然這種認可停留在倫理方面。但是,生存的需要是殘酷的,倫理是脆弱的。

以畜牧業為主的原始氏族部落,逐水草而居,牧場是主要生產資料。繁衍形成了人口眾多的氏族部落,消費的需求促進了畜牧業擴大,這就需要更大的“生存行為涉及范圍”,部落之間爭奪牧場的戰爭開始了,盡管戰爭的借口是多種多樣的。

氏族部落之間的戰爭有三種結果,一是契約和解,劃定暫時界限;二是一個部落把另一個部落滅絕;還有一個結果,是一個部落征服另一個部落。第三種結果因理智的發展成為最常見的現象。在畜牧業中,牧場、牲畜和牧人有量的配備;戰俘是最有效益的牧人,因為做牧人的戰俘如同牧羊的狗,僅僅養活他就行,奴隸制由此產生了。戰敗部落是最先被剝奪自然所有權的團體,做戰俘后當奴隸的人,是第一批失去自然所有權的人。

從氏族部落戰爭開始,一部分人開始用暴力剝奪另一部分人的自然所有權,人類歷史的罪惡源頭就在這里。在氏族部落內部,自然所有權是公有的,平等的,原氏族內部仍然過著像原始公社一樣的生活。

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并不像約翰•洛克和讓•雅克•盧梭認為的那樣,起源于私有制,而是起源于對自然所有權的暴力剝奪,起源于部落對部落的戰爭,那是公有制對公有制的戰爭。公有制也曾經侵犯過別人的自然所有權,造成人的不平等。公有制和私有制,是由一定的生產力水平,一定的生產方式,一定的勞動性質來決定的,本身并沒有好壞優劣之分。

此后的人類戰爭目標,都是剝奪別人、別族、別國“生存行為涉及范圍”。國家制度接管了氏族貴族的自然所有權之后,自然所有權歸君主所有。在君主制國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絕大多數人被剝奪了自然所有權。部落相互吞并成為國家后,對自然所有權的侵犯,演化為國家對國家的侵犯,這種侵犯造就了一個更加不平等的人類世界。

在農耕為主業的社會中,對自然所有權的侵犯,主要是對耕地所有權的侵犯。耕地私有制,侵犯了人人平等的自然所有權。資本的代言人說,無論什么,只要是自由地等價交換,就是平等的,合理的。這種理論給權利定價提供了方便,耕地的買賣,本質上是權利的買賣。直到現代,人們仍然用權力把耕地標上價格,進行著這種權利的買賣。只要權利成為商品,整個社會就沒有平等、自由可言,強權和金錢可以隨時剝奪人民的自然所有權。

進入早期工業社會,對自然所有權的侵犯加劇了,因為資本已經有足夠的能力來大規模地侵犯別人的土地、礦產、森林、空氣、陽光和水了。生產活動不僅擴大了人“生存行為涉及范圍”,還改變了自然資源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這些改變破壞了人類生存的自然條件。

商品經濟時代的經濟理論常把人、資本、自然三者割裂,誘導人們的享受欲望,企圖以消費促進商品生產,來滿足資本增值的需求。增值是資本唯一的目的,成為社會強勢的資本就會為增值侵犯或剝奪別人的自然所有權,人類因此從精神到肉體完全被自己的創造物所奴役。制造殺人武器,發動侵略戰爭,大量占用了人的體力、智力、經驗和創造能力,無論以什么理由掩蓋,目的都是侵犯或剝奪別人的自然所有權。這種理論把資本的增值作為第一需求,誘導人的欲望,把人變成欲望的奴隸,破壞人生存必需的自然環境。商品經濟的理論需要建立在大自然和人的基礎上,資本理論需要更新。

目前的社會主義理論,還僅僅建立在生產資料的基礎上,并沒有把普世的人和大自然作為理論基礎,作為制度建設的出發點,自然所有權并沒有很好地顯現。要完善最有利于載入平等自然所有權的社會制度,建設一個自然所有權人人平等的社會。

如果,現代人不能理解自然所有權,也不知道自己也有一份自然資源的權利,任憑別人掠奪,是認知能力的退化。恢復人對自然所有權的認知能力,是本文的目標。

在人類歷史上,支持剝奪自然所有權的有兩種力量,一種是暴力,另一種是欺騙。暴力有個體暴力、集體暴力和國家暴力。欺騙有理論欺騙、經濟欺騙和政治欺騙。

氏族部落戰爭之后,人類社會是一個以強凌弱的社會。所謂的強者,不是力強者,就是智強者。力強者使用暴力,智強者使用欺騙。

當相遇的一方強大,一方弱小的時候,屈服出現了。當有第三者涉及此范圍的時候,依附出現了。當強大者充當保護者,實際上掠奪被保護者的時候,霸權出現了。當需要用霸權力量獲取更多利益的時候,王權和欺騙一起出現了。

屈服者把自然所有權全部奉獻。依附者尋找生存的最低極限,把大部分自然所有權奉獻。王者使別人的自然所有權處在非固定狀態,欺騙無非是想靠王權來獲得別人的自然所有權。欺騙和暴力都在剝奪!暴力,屈服,欺騙,依附,霸權,王權,一直在延續。 

在現代社會中,把自然所有權變成商品,是強權和欺騙共同的惡作。強權剝奪了別人的自然所有權,又把自然資源作為商品賣給使用者。這種商品的實質并不是自然資源,而是權利。自然資源的價格,本質是強權的價格。剝奪了別人的權利,再把這種權利鑄成商品賣給被剝奪的人,這不是強盜行徑嗎?

每個人生存都需要自然資源,當強權出賣掠奪來的自然所有權的時候,吸納了大量的消費能力,這樣必然會使消費市場萎縮,從而使經濟發展出現需求危機。對于失權者來說,為了生存,只得用僅有的錢購買權利,就沒有錢購買足夠的生活用品了,這是人民貧困的根源,也是經濟發展的最大阻力。

非洲中部的黑人和華爾街的大亨,貴州深山里的山民和上海陸家嘴的富豪應該有同等的自然所有權,只因對自然所有權的剝奪,才導致社會兩極分化,導致饑餓貧困和奢侈淫逸共存。

人類社會“叢林化”已經到了極點,物極必返。

運動著的歷史具有慣性,這種慣性往往妨礙了人的認知能力,常常只是把眼前的動力釋放看作存在,古遠的動力儲存顯得那樣陌生。

自從氏族部落戰爭的刀光血影,掩埋了自然所有權之后,有一個漫長的大多數人沒有自然所有權的歷史。當人類的理智發展到認識人權時代之后,自然所有權漸漸顯現出來,是人和人關系的改變導致人和物關系的改變。

西方十七世紀有了法定社會保障,中國曾有過的“平均地權”思想和平均主義的農民革命,這些都是自然所有權的顯現。

以產業區分,現代社會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農業為主的社會,另一種是以工業為主的社會。

在農業為主的社會,自然所有權主要表現于土地所有權。以農業為主的社會,都是專制社會,因為人以力量渺小的自然經濟面對威力無窮的大自然,需要社會尖端的號召力,因此造就了金字塔形的社會結構。與以農業為主的社會相應的專制國家制度,歷來都沒有臣民自然所有權的表達。當奴隸制的國家機器建立起來之后,大多數人失去了土地權利,后來封建領主承傳了奴隸主的土地所有權,農民的土地所有權,只在很短的時間內表現在一些新開墾的土地上。因此中國國民革命中,平均地權是民生主義的主要內容。

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踐了平均地權的社會變革,盡管曇花一現,也是典型的農業社會回歸自然所有權的變革。中國人平均地權的思想,是平等的自然所有權的思想表現。

工業社會不可能是專制的社會,因為資本需要勞動力的合作,任何奴役勞動力載體(勞動者)的想法和做法最終都會失敗,資本和勞動力形成相輔相成,利益博弈的關系。社會弱勢在與自己的勞動創造物的搏弈中漸漸強大,產生對資本增值環境的控制力。為了為資本增值創造優良的社會環境,人權成了勞資雙方的共識。社會的主政者被迫向人民提供社會保障。平等的社會保障制度在國民收入再分配中體現的是“人人有一份”的原則,是自然所有權最先顯現出來的一角。

英國在圈地運動之后,于1601年頒布了《濟貧法》,社會保障由此進入法制。這一事件,開創了人類新的生活方式,漸漸使人從動物般的生存重壓下解放出來,去追求人的生活。

如果說性美感創造了古代的真正的人類,社會保障就創造了從生存的枷鎖中解放出來的現代人類。建立家庭和提供法定社會保障都是人類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社會保障是一種平等的甚至是平均的社會生活資料再分配,自然所有權在這種分配中顯現出來。但主政者一直把這種權利解釋為社會制度對民眾的恩賜,解釋為富人給窮人的恩惠,企圖用一些人的優越感和另一些人的感恩之心來維護社會的穩定。其實,社會穩定根本是權利的平等,機會的平等,不是社會保障。如果社會保障制度只在有限的范圍之內,那和氏族部落的生活保障沒有本質的區別,就不能創造出平等的社會,也不能起到穩定社會的作用。

工業革命造就了以工人階級為主的勞動階級,這個階級的生存與其創造的資本之間產生了沖突,為了生存,這股巨大的人力向其創造的巨大的物力開戰。從求生的欲望中開始了對自己權利的認知,當知道權利是生存和幸福的基礎時,爭取人權的社會斗爭開始了。

當還不明白物質基礎的時候,像把皇權歸于天一樣,人們牽強附會的把人權也歸于天,歐洲的人權思想把“天賦人權”作了基礎。自由、民主、平等在社會中并不只是口號,每個詞都要物質基礎,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離不開物權。在人權的成長過程中,人們多注視人與人的關系,注視個人與政體、與團體之間的關系,人與物的關系成了這些關系的補充。這樣,人權的理論就出現了本末倒置的現象。無論生存還是發展,都需要物質基礎,主要的人權是由物權體現出來的,但沒有自由,民主,平等也就沒有大多數人的物權,所以,平等的物權必須接受人權的主導。平等的物權實際上是人權的基礎。只有建立在平等自然物權基礎上的人權,才是實實在在的人權。

大自然原本給人類配備了生存條件,人失去了生存條件,是人對生存環境的破壞或人對人的剝奪造成的。人本來應該快樂地謀生,就是因一部分人剝奪了另一部分人的自然所有權,導致奢侈和貧困并存,導致民生之艱難,導致人生之痛苦。

人作為大自然的環節,存在于與它物的鏈接中,前后環節是相輔相成的,平等的,盡管我們對這種環節關系還沒有十分清晰的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就是人與物的關系。自然資源的所有權,人人平等,人人都有一份。就憑這種權利,人人有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條件,只要這種權利不被剝奪。

現代社會中,人的享受欲被商品經濟開發市場需求的行徑引導到過分消費的狀態,浪費了大量的自然資源,同時破壞了環境,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不斷向人們襲來,社會已經進入不得不節用自然資源,保護生存環境的時代。過分消費,破壞環境,侵犯了別人對自然資源應該擁有的平等權利。認識自然所有權,捍衛自然所有權,已是時代的需求。

平均地權是農業社會中顯現自然所有權的思想。社會保障是工業社會中產生的顯現自然所有權的社會制度。節用自然資源,保護生存環境,是人類現代社會的共識,會成為人類共同的原則,揭示出這些思想、制度、原則,是在為捍衛人人平等的自然所有權做準備。

   

現代社會從很多方面表達自然所有權。

未來不僅會進一步在地權平等方面,社會保障方面繼續表達自然所有權,還會在社會財富分配制度方面表達自然所有權,更重要的是在節用資源方面,保護環境方面充分地表達自然所有權。

現代社會的大部分權利都以國家為單位,以法律的方式來實現表達。按人們目前最經常的“生存行為涉及范圍”,自然所有權多以民主國家法律的形式來表達。

基于自然所有權,地權平等方面最明顯的表達是民主管理條件下實行土地非商品化。土地承載的資本部分是指投入勞動后改變的壤土部分或直接使用部分,只是皮上的毛。土地中勞動投入比起大自然的造化來說,十分微小,因此土地基本上沒有價值量,不應該是商品;土地的社會本質是權利。權利是不能成為商品的,應該禁止買賣土地。

國家應該對標準內宅基地、公共事業用地以外的用地征收自然資源稅,用于充實社會保障基金。這不是有償使用,而是對別人自然所有權的利益轉換。因第一產業用地取得效益要依賴于天氣,效益不可控,可以免征或根據具體情況臨時征自然資源稅。

每個公民都應該有無償得到一塊面積相等的私用宅基地的權利。誰超出了標準面積,誰就侵犯了別人的自然所有權。對于人口眾多的國家,對此事必須實行嚴法重律。住宅用地權是自然私有權,只有單向的用于建住宅的處置權,這個處置權也表現為合并權和代理權。公民有把宅基地權合并使用的權利,父母有未成年子女宅基地權的自然代理權。

公共用地只能為公眾服務,無論誰把公共用地為私人服務,都是對公眾自然所有權的嚴重犯罪。

土地有償使用,拍賣等政策都是土地權利商品化政策,是對公民自然所有權的侵犯。

民主的國家應該建立民主的土地管理機構,使每個公民都有通過民主形式管理土地的平等權利。

基于自然所有權,人人都有享受平等社會保障的權利。社會保障權利包括避免饑饉的權利,避免受凍,避免衣不蔽體的權利,獲得住房的權利,使用公共設施、公共工具的平等權利,平等的醫療權利,受教育機會平等的權利,非歧視的工作權利和平等的養老權利。這些權利的基礎是人人平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

享受社會保障是人的自然權利。社會保障不是某種社會制度或某個個人、某個社會主導集團的施舍和恩賜,僅僅是自然所有權的恢復。如果不能論證自然所有權,就失去了社會保障的基礎理論。

英國頒布《濟貧法》以來的四百多年里,人們對社會保障的解讀,始終停留在人權和慈善的基礎上,始終在標榜政府的人權政績和富人的慷慨,即使是福利社會主義和凱恩斯主義,也沒有離開這種腔調。主權者企圖用這種恩賜來交換民心,取得政權的穩固;社會保障本質上不過是政權穩固的副產品。

如果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就有責任保護人民的自然所有權,用自然所有權的物質基礎,實現全民的社會保障。在不能實現社會保障的社會中,是富人掠奪了窮人,是政府剝奪了國民。任何一個國家,不建立起社會保障,都是對社會成員自然所有權的剝奪。

在聯合國的《世界人權宣言》中有以下內容:

“人人享有……免予恐懼和匱乏的世界的來臨”;

“作為社會的一員,有權享受社會保障”;

“人人有權享受為維持他本人和家屬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準,包括食物、衣著、住房、醫療和必要的社會服務;在遭到失業、疾病、殘廢、守寡、衰老或在其他不能控制的情況下喪失謀生能力時, 有權享受保障”。

用自然所有權來解讀社會保障,社會保障就成了人的自然權利。人們不再會對政府感激涕零,反而會檢查一下,自己的自然所有權是否已被侵犯,社會的強勢是否剝奪了自己應該有的權利。當自然所有權成為世界人民的共識之后,會把不能為全體人民提供社會保障的政府和資本,清除出這個世界。

用自然所有權來解讀社會現象,會發現任何所謂的有償使用自然資源的情況,都是商品交易行為,這里不是把自然資源變成了商品,而是把權利變成了商品。只有對不能平等的使用自然資源的使用者征稅,并把這種稅收用于平等的社會保障,才能體現自然所有權與公眾的正確關系。

社會保障基金,應該主要來自于自然資源稅和社會道德收益(社會道德收益是指公民的捐贈或社會團體的捐贈),當這兩部分不能夠滿足于全民社會保障時,應從資本增值部分中提取稅金來充實社會保障金。資本增值雖然是勞動力的凝結,但是,勞動力必須同勞動資料結合后,才能使資本增值,自然資源就是原始的勞動資料。

人民掏自己的腰包來實現的保障,不是社會保障,而是自我保險。本來,要得到社會保障,只要把自己的自然所有權通過法定程序授予政府就可以了。民主的政府應該有自然資源管理機構,是平等的國民自然資源所有權的代表,受人民委托管理自然資源。由這個機構向社會提供公共消費基金,主要是社會保障基金。

人類本來沒有真的窮人,你成了窮人,是有人剝奪了你的權利。他們編造種種理由,說明你是窮人,用很多辦法,使你對生活失望,對社會失望,使你在失望中喪失勤勞的本性,忘掉自己的權利。   

基于自然所有權,生活資料的分配制度,應該是在全面社會保障條件下的按勞分配制度。現有的再分配制度,主要原則是按特權、按資本、按勞動分配;這里的按特權分配是封建主義成分,按資,按勞分配是現代工業社會成分。如果把按資,按勞分配建立在全面社會保障的基礎上,就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分配方式。社會主義(請注意:不是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分配方式有兩個特點,一是通過提供全面的社會保障,發展公共消費來體現自然所有權,二是體現人的能力差異,實行按勞分配,使人的部分社會價值體現在個人消費、家庭消費的優越感上,從而促進提高勞動力素質。現代社會要消滅按特權分配,因為按特權分配是對自然所有權的嚴重侵犯。特權參加再分配的社會制度,是掠奪國民的制度。在法制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經營實際上是一種勞動,這種勞動的價值體現在資本的收益上,按資分配也是按勞分配,因此不存在按資分配這一分項。

在北歐的空調和南極臭氧層空洞發生聯系,中國的煙囪和密西西比河的水流發生關聯的情況下,人類“生存行為涉及范圍”在就是一個共同體。信息共享,投資全球化,商業規則公認,科技交流頻繁,人類“生存行為涉及范圍”正在漸漸地消除國界。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對立漸漸弱化,國界的內涵逐步減少。由于人的“生存行為涉及范圍”不斷擴大,世界上每個地方的自然資源都成了人類公共的自然資源,每個人的生存環境成為人類的公共環境,浪費自然資源,破壞環境就侵犯了所有人的自然所有權。節用自然資源,保護生存環境已經成為人類共同面對的重大任務。

任何人沒有權力污染我們的空氣和水域,沒有權力毀壞我們的森林和礦藏,沒有權力濫用我們的土地。任何人都沒有因個人、團體或國家的利益,獨占自然資源,破壞人類生存環境的權利。

不能承擔起節用自然資源,保護生存環境責任的政府,人類已經不會允許它存在下去。這已不是各國的內政,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政治。從這個角度來說,節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生存環境不僅具有經濟意義,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政府必須有能力完成這個偉大的事業,否則,這個政府將會被淘汰。議會或人民代表大會要立法制定浪費自然資源罪和破壞生存環境罪,并對此種罪惡處以重刑。                                                                                                                                                                                                                                                                                                                                                           

議會或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民眾,因此,議會有管理自然資源的責任和權力。但是,議會成員必須有公民通過權利委托的方式來產生,不要再用競選和實質上任命的方式來確定人選,不要再用暴力和欺騙來代表人民。否則,那種議會本身就是剝奪人民自然所有權的工具。

基于自然所有權,人類世界要消滅奢侈品,同時要消滅貧困現象,人不能因奢侈破壞環境,也不能因貧困破壞環境。有責任感的個人、社團、國家、國際組織都要制止奢侈行為,同時有責任幫助貧困的人脫離貧困,不能繼續讓窮奢極欲來破壞全人類的生存環境,也不能繼續讓貧困的人為了生存而破壞全人類的生存環境。不能制止本國奢侈消費同時消除國民貧困的政府,是不負責任的政府,是應該被淘汰的政府。如果政府是屬于掠奪者的,就會以種種理由推卸這種責任。

任何國家都沒有權力阻止國際環保組織保護環境的行為,并有責任向他們提供活動的條件,支持他們保護環境的行動。世界性的環保組織,有權力對各國的政府作環保評價。

任何人都有在其涉及范圍內節用資源,保護環境的義務,任何人都有權制止浪費自然資源,破壞生存環境的行為,任何政治力量、經濟力量都有從事節用自然資源和支持環境保護的義務。

人類的“生存行為涉及范圍”在不斷地擴大,個人(采集為主的原始人)→集體(漁獵為主的原始公社)→部落(畜牧為主的氏族群體)→民族(農業為主的部落聯合體)→國家(一個民族為主的地域)→區域(國家的聯合體)→世界(全人類)。在不同的范圍,自然所有權有不同形式的表達。

自然所有權可以表達為個人權利。個人有三種所有權,第一種是自然所有權,第二種是勞動換來的所有權,第三種是遺傳、贈與所有權。公共的所有權,無非是某種個人權利的集合體。

自然所有權的基本單位是私有自然所有權。對個人來說,包括自愿合并權,委托代理權和獲得社會保障的權利。合并權表達為權利平等條件下的契約。委托代理權必須表達為民主條件下的法制形式。

你擁有你用勞動創造出來的所有權,但決不能代替我的自然所有權,礦砂、木材等初加工產品中有你用勞動創造出來的所有權,也有我的自然所有權。

人類原始公社建立之后,個人的自然所有權就是不完整所有權,因為人類早已經不是單獨的個人在使用自然資源了。現代社會的所有個人所有權,都是不完整所有權。

自然所有權有集體形式。集體形式有家族形式和社團形式兩種。

現代社會中,自然所有權多以國家法的形式來表達。這里的“國家”,是現代人生存行為所涉及的主要范圍,是地域性質的國家。現代自然所有權的國家形式應該是公有制形式,在民主國家中應該是國有制。這里的國有制必須在民主制的條件下,每個公民都有參與國有自然資源管理的平等可靠的法定途徑,否則,即會出現強勢或社會集團剝奪他人自然所有權的現象,就不是真的國有制了,變為個人或社會團體的所有制。    

使用我的自然物權,必須有我認可的程序,這個程序,就是民主的程序。國家集中國民的自然所有權,必須得到國民的授權,國民的天賦人權和自然物權都要經過法定的委托程序,才能成為國家的權利。政治機構單方面宣布自己擁有國家的自然所有權,是對國民自然所有權的侵犯。

經公民認可程序確定的國家自然所有權,就是公有的自然所有權。在現代國家,自然所有權表達為民主制加公有制,這不是沒被人捉弄過的本質的社會主義嗎?

信息、投資、科技全球化,人的“生存行為涉及范圍”超出了國界,自然所有權在很多方面表達為地區形式與全人類形式。

人類為了更好的生存,國家之間必須合作。人類生存活動因此不斷擴大范圍,由此產生了區域性的國際合作組織。歐洲從軍事同盟走向市場同盟,又走向政治同盟,給人類樹立了榜樣。中國謀求區域合作也是擴大人類“生存行為涉及范圍”的進步舉措。

未來人類的政治,是資源政治,環境政治,這是利益趨同的政治。人類要為人類的繁衍,為人類的生存而奮斗。任何國家都沒有破壞人類生存環境的權利。制止破壞環境行動是不分國界的,因為大自然是人類共有的。用強力制止濫用自然資源,制止破壞環境,是各國義不容辭的責任。人類要清除沒有能力節用自然資源的政府,要吞并和改造那些毀壞自然資源的地區。發達國家沒有多消耗自然資源,多造成污染的權利。維持優越的生活條件,必須向落后國家提供經濟補償,來換回資源使用權,支付落后國家的環境保護費用,用這批費用為落后地區的人民提供生活保障,直接或間接的保護環境。落后地區的人民沒有以破壞環境浪費自然資源為代價,獲得生存條件的權利。節用自然資源,保護生存環境,是今后人類世界最主要的政治。

因“生存行為涉及范圍”重合產生公權,對現在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有重要意義。用這種理念處理國際事務,將會消除戰爭的威脅,促進世界和平。將來用這種理念來理解國家,國家就會退化為地域或民族,人類的共同利益就有了經濟基礎,人類就會鑄劍為犁,馬放南山,世界戰爭的威脅就會消除。這種理念是實現世界大同的基礎。

聯合國是多數國家政府認可的合法的國際組織,它最大的宗旨是“我聯合國人民團結起來追求更美好的世界”, 時易而事易,資源和環境已經是世界和平的基礎,因此,環境署應該升格。因為無論嘴上說著什么理由,戰爭的根本原因都是為了滿足過分消費而爭奪資源,無法消除貧困的最終原因都是環境遭到了破壞而無法恢復。人類追求更美好的世界,不能抓住了芝麻丟掉了西瓜,不能得過且過,不能目光短淺,不能認末而棄本。聯合國應該具有人類節用自然資源保護生存環境的引導力量,應該具備人類節用自然資源保護生存環境的強制力量,也就是維護世界人民自然所有權的力量。

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后結果是:自然資源(包括太空資源),由全人類共有、共管、共享。這個世界,會成為公有制主導的世界,是用全面民主制來保障公有制主導的世界,是新型的社會主義的世界。人類世界因自然資源的共同性以及相互尊重平等的自然所有權,走入世界大同。

人類的理性,將使人沖破地域和文化的束縛,沖破種種偏見,成為一個整體。

  

自己自由,不妨礙別人的自由,這是做人的道德標準。根據這個標準,維護自己的自然所有權,必須尊重別人的自然所有權。這是人類的智慧和美德。

適當消費,反對窮奢極欲,是對別人自然所有權的尊重。無止境地追求享受,是人性中最大的惡,是對別人自然所有權的侵犯。如果人類的理性,不能戰勝這個惡,過度消費就會成為人類毀滅的主要原因。甘地說,地球上提供給我們的物質財富足以滿足每個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滿足每個人的貪欲。這話很對。其實,人需要的生活物質資料是很簡單的,除了一碗飯、一張床、一身衣服,一個遮風避雨的居所之外,其余的都是多余的。只是當人的羞恥心變成虛榮心時,當人性退回到動物性之后,人性之惡便會發揮得淋漓盡致,人的行為便超出了應有的范疇,把多余的看作必需的,。

社會在無止境地拔高人的享受欲,在開發人性之惡。這些享受欲與社會地位不平等結合起來,和物質的世俗標準匹配之后,那些象征著權力和地位的物質享受使人從本質上回歸了動物。經濟學上的消費動力論,說明的只是工具而不是人性。當整個社會需要一部分人無止境的消費來拉動生產時,人類社會進入了積重難返的誤區。

過分的享受,消耗了過多的自然資源,造成了重大的環境污染,實際上侵犯了別人的自然所有權。因追求奢侈,危害他人的生存和發展,是侵犯自然所有權的行為,是最不道德的行為。人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沒有追求窮奢極欲,禍害別人的權利。

享受超出了自然所有權份額的人,是掠奪者,是罪人。

有奢侈淫逸,就會有貧窮落后。世界上最少還有十億人用焚燒樹木的方式熟食和取暖,他們在毀壞脆弱的植被,毀壞大氣、土地、水,當他們的自然所有權被別人剝奪的時候,他們也同時在剝奪別人的自然所有權,這也是現代社會的罪惡。因為人類已經有了天然氣、石油、沼氣和煤炭,還有太陽能、水能、風能和核能,就不應該把植物當作生活能源。科技發達地區的人們為了保護共同生存的環境,應該把先進的能源技術送給那些落后地區的人們,把技術傳給他們,從而終止個別地區人們的生存行為對整個人類環境的破壞。利益讓位于生存吧!理智的人們,不應該抱著先進的科技,使落后貧窮更加落后貧窮。你愿意把你的鄰居,剝奪成強盜嗎?

為了尊重他人的自然所有權,人類應該清除所有的奢侈品,應該有公平統一的居住占地標準,應該有合理使用自然資源的標準。無論你在那里,你都要注意,你使用的物資,你的生活方式,是否剝奪了別人的自然資源權利,是否破壞了人類共同的生存環境。

人這個環節,不能因自己的腫脹而使相鄰的環節受損,盡管人對相鄰環節的認識還是膚淺的。因此,人不能無控制地追求享受而破壞大自然,應該在生存和向大自然索取之間尋找平衡。

人們應該從空調的環境中走出來,享受大自然給我們的冷和熱,使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壯,意志得到鍛煉。人們不能“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因為那樣會毀壞我們的腸胃,破壞體內營養平衡。人們不要追求洞房清宮,雕廊玉砌,因為那樣會使人病入膏肓。人們不要輕紗重裘,出車入輦,那樣會使原來不能侵害人們的微生物,變成人類的大敵。人要回歸為自然的人,而不要被享受欲和自己的創造物所左右,只有這樣,人和人之間,人和自然之間才能和諧相處,人不要因貪圖享受制造對立面。

人如果只知道占有更多精美的食物,占有更多的異性,就回歸動物了。人有人和動物的二重性,人性必須戰勝動物性,人性戰勝動物性的關鍵是人的理智。人剛剛直立起來,有可能很容易地回歸動物,做人真如蜀道之難!

人在大自然中的意義一是促進種群的健康發展,二是保持自己的自然環節地位。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在于人有思想,有設計人的相互關系的能力,有探索人生意義的能力。人因大腦發達從動物界中走出來,不能因大腦發達而導致人類回歸動物或種群毀滅。

人不應該追求以毀壞自然環境為代價的享受,生活的質量并不體現在這里。人的享受欲如果不能得到控制,自然就會毀滅人。如果人的適應性進化和探求移居的進度不能夠超過毀滅地球的速度,人就會加速滅亡。因此,人回歸自然,節用自然資源,保護生存環境,是人類的智慧。尊重別人的自然所有權,不超過自己的一份消費權利,是人的美德。在用人工環境保護地球的能力還很弱時,必須減緩毀壞的速度。人類社會會因人的智慧和美德而延緩毀滅的速度。

恢復自然所有權,保障自然所有權是現代社會的重要任務。

沒有民主的政治,就無法恢復這種權利;因為智慧和美將被迫服從于特權,特權不會尊重它以外的任何權利,不可能恢復自然所有權。什么是民主的政治呢?幾百年來,這個問題有很多解釋,但最準確的解釋只有一種,就是社會有一套至高無上的法律,這套法律能給每個公民提供管理國家,管理社會的平等的有效的途徑。令人遺憾的是,世界上還沒有真正的民主政治體系,因為政黨執政形成的所謂的民主社會,還是由少數人主導的社會。真正民主的社會,是不需要任何政黨執政的,真正民主的政治只需要人民精英受托管理社會。沒有民主的政治,自然所有權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恢復,也沒有可靠的保障力量。因此,人類的現代政治形態還不能有效的恢復自然所有權,保障自然所有權。只能隨著民主政治不斷創新,在私有權、社團所有權與公有權的搏弈中,使這種權利得到恢復,為這種權利提供法制保障。

人們心中的民主,往往只局限于政治的民主,很多人不知道,人類需要全面的民主。全面的民主是社會經濟管理的民主(當然包括所有權的民主性)、政治民主加上民主意識主導的意識形態。只有全面民主,才是真的民主。只有這種全面的民主才能有效恢復自然所有權,保障自然所有權。

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在于人有能力對自己對社會進行探索。探索人生,探索社會,探索人類,找出理性,培育理性,使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人與自然之間魚水相諧。從歷史走來的人類,相信人為的暴力,不相信自然權利的力量,社會變革的結果是以暴易暴;相信資本,在資本增值欲望中,開發了人性之惡,無止境的消費需求將會把自然資源用盡,同時人類的生存環境將被破壞;還不相信心靈感悟的巨大威力,不用心開發人性之善和人性之美,被邪惡的欲望驅使著,把丑當作美。人生是河流中的一滴水,你自然的方向是浩瀚的大海,不要留戀那干涸的裂縫。恢復自然所有權,保障自然所有權,就是人要面對的浩瀚的海洋。

確實,每個人確實有一份,有一份自然所有權以及相關的義務。掠奪者害怕你知道了你有一份,因為你知道了你有一份就知道了他們的罪惡。不負責任的人也不想讓你知道你有一份,因為他們只愿意擁有權利,不愿意承擔義務。

我尊敬社會的先知,但不迷信他們。他們對某一真理的認識,不過是在時間上比我們早了一點,內容往往是那樣的粗糙。他們和我們這些普通人一樣,都是大自然環節上的一顆微粒。我抖落出他們的缺陷,心中對他們由尊敬變成了崇敬。

已聽到丁亥新年的鐘聲,世界將刷新。

          

俞愚

丙戌年除夕初稿于中國安徽省寧國市山門

丁亥年二月第一次修改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8.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洛杉磯大火如此猛烈,能燒醒中國那些殖人嗎?!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