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左翼文學簡介
美國左翼文學,又稱“美國無產階級文學”。它在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期間成為美國文學主要的潮流,因此常用“紅色的三十年代”或“大蕭條年代”作為它的時代標記。它的淵源可追溯到俄國十月革命,它的影響一直延伸到50年代。它繼承了以西·德萊塞、林·斯蒂芬斯、厄·辛克萊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傳統及其對資本主義的批判精神,但又不同于以往的抗議文學,因為它是社會主義革命影響下產生的,這是一種要求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嶄新的文學。俄國十月革命后,在《震撼世界的十日》一書的作者約翰·里德的帶動下,一批進步知識分子支持社會主義革命,先后創辦《解放者》(1918~1924)、《工人月刊》(1924~1926)和《新群眾》(1926~1948)等雜志,接受美國共產黨和第三國際的指導,成為左翼文學積極的組織者。20年代,以上述雜志為中心開始了初期左翼文藝批評。1921年,邁克爾·高爾德的《論無產階級藝術》一文率先提出建立“工人階級戰斗文學”的主張。維·弗·卡爾弗頓也著文宣稱將出現“現實主義的形式、廣泛的社會內容和集體意識”相結合的新文學。他們并批評當時美國文學界盛行的無政府主義和逃避現實的傾向。在文學創作方面,出現了阿爾圖羅·喬萬尼蒂歌頌列寧和紅軍的詩篇,伊斯特曼的小說《冒險》(1927)和阿格尼絲·史沫特萊的《大地的女兒》(1929),較早反映了青年轉向革命的過程。
1929年10月紐約股票市場大崩潰,觸發了世界范圍內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美國的經濟癱瘓,失業嚴重,政府聲譽掃地,工農運動空前高漲。這時,作家紛紛向左轉,左翼文學運動因而獲得了較大發展。
30年代出現了許多左翼文化團體,如“約翰·里德俱樂部”、“工人戲劇聯盟”和“圖書同盟”等,都具有全國規模。它們還擁有《鐵砧》、《熔爐》、《左翼陣線》、《新軍》、《工人戲劇》等10余家雜志。此外,還成立了“工人實驗劇院”等左翼戲劇團體。左翼文學聲勢最盛時,一些具有全國影響的自由派雜志如《新共和》、《民族》等也向左轉,成為同路人雜志。老作家德萊塞和斯蒂芬斯贊助這一運動,并推動中間派作家轉向革命。多斯·帕索斯、埃德蒙·威爾遜、沃爾多·弗蘭克和馬爾克姆·考利等許多有聲望的作家參加了“保衛政治犯全國委員會”、%26;#8220;職業作家支持美共競選同盟%26;#8221;等組織的活動。1935年 4月在“約翰·里德俱樂部”的倡議下,于紐約召開首次美國作家代表大會,成立“美國作家聯盟”,接受國際革命作家聯盟的領導。
在當時出現的左翼文學作品中,高爾德的自傳體長篇小說《沒有錢的猶太人》(1930)首先描寫無產階級的生活和斗爭。阿伯特·馬爾茲的長篇小說《潛流》(1940)塑造了共產黨員的形象。工人作家羅伯特·坎特韋爾的小說《豐饒的土地》(1934)、杰克·康羅伊的小說《無產者》(1933)和亨利·羅斯的小說《稱它為睡眠》(1935)深受讀者歡迎,至今仍被認為是無產階級作家寫無產階級的代表作品,屢次再版。理查德·賴特是左翼文學運動培養出來的黑人作家,他的短篇小說集《湯姆大叔的孩子們》(1938)和著名的長篇小說《土生子》(1940)表達了黑人群眾的革命愿望,深刻揭露種族歧視惡果,是美國黑人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品。這一時期還有許多著名作家致力于反映社會現實和勞動人民的斗爭,他們的優秀作品造成廣泛的影響,有時也被列入左翼文學范疇,例如約翰·斯坦貝克的《憤怒的葡萄》、多斯·帕索斯的《美國》三部曲、詹姆斯·法雷爾的《斯塔茲·朗尼根》三部曲、舍伍德·安德森的《希望之外》、厄斯金·考德威爾的一些短篇小說等。
20年代末,左翼戲劇工作者只在“新戲劇家劇院”和一些業余工人劇團中活動。1932年“工人戲劇聯盟”(1935年改稱“新戲劇聯盟”)成立后,聯合“聯邦劇院”等進步團體,多次舉行“新戲劇之夜”大會演,推出相當數量的左翼新劇目,如馬爾茲的《和平降臨大地》(1933)、《黑礦井》(1935)、《小兵希克斯》(1936)、約翰·霍華德·勞森的《進行曲》(1936)、邁克爾·布蘭克福與高爾德合著的《戰斗之歌》(1936)、保羅·皮特斯和喬治·斯克拉的《碼頭工人》(1934)。歐文·肖所著《埋葬死者》獲得新劇盟1936年創作獎。克利福德·奧德茲描寫紐約出租汽車司機罷工的《等待老左》(1935)的演出獲得極大成功,先后在50個城市上演 200余場。
左翼報告文學在危機年代也有很大發展,出現了約瑟夫·諾斯、約翰·斯皮瓦克等著名的左翼記者,還培養了不少工人通訊員,及時報道國內工人運動的發展。在國外,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喬舒亞·庫尼茲和史沫特萊等人足跡遍布歐、亞大陸,把美國左翼文學運動與世界人民的革命斗爭聯系起來。
在詩歌領域,高爾德、伊西多·施奈德和肯尼斯·費林寫了許多充滿革命激情的作品。1933年出版了詩集《我們積聚力量》,收入一批左翼新詩人的作品。蘭斯頓·休斯的《新的歌》(1937)、卡爾·桑德堡的《人民,是的》(1936)和阿契博德·麥克利什的《洛克菲勒城的壁畫》(1933)等詩集從不同程度上體現出這些著名詩人當時的進步傾向。
30年代的左翼文學批評情況比較復雜。1935年前,它的活動在于開辟道路、促進發展,因而有約瑟夫·弗里曼等人對蘇聯文藝理論的探討,高爾德對桑頓·魏爾德的批判,左翼批評界同托·斯·艾略特和南方重農學派的論戰,以及卡爾弗頓等人發起的“十字路口的美國”的學術研究規劃(1930年擬定,共計17個項目,多數未完成)。高爾德于1930年 9月在《新群眾》雜志上提出%26;#8220;無產階級現實主義%26;#8221;的定義。格蘭威爾·希克斯的《批評的危機》(1933)、《革命與小說》(1934)等文,具體規定了“馬克思主義小說”的政治與藝術標準。他的《偉大的傳統》(1933)、卡爾弗頓的《美國文學的解放》(1932)和本·布萊克的《美國戲劇的覺醒》(1935)等,則表明這一時期左翼批評家企圖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解釋美國的文學史與現狀。
30年代后期,經濟危機有所緩和,國內右翼勢力抬頭,左翼文學隊伍開始分化。一些自稱“中間派”的作家以《黨派評論》雜志為中心,以反“左傾主義”為名開始分裂活動。1935年馬克斯·伊斯特曼寫《穿制服的藝術家》一文反對黨對藝術家的領導。詹姆斯·法雷爾的《文學批評筆記》(1936)和埃德蒙·威爾遜的《馬克思主義與文學》分別就藝術標準問題對左翼文學提出反對意見。1939年,菲利普·拉夫在《南方評論》上發表《無產階級文學政治剖析》一文,表明他們已同“新批評派”攜手,形成左翼文學運動的對立面。托洛茨基派的影響、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加劇了左翼陣營中的思想混亂,一時間有許多作家退黨、退盟。
936至1941年,作家聯盟以反法西斯為主題相繼召開了第二、三、四次全國作家大會,吸收萬·維克·布魯克斯、厄斯金·考德威爾、厄普頓·辛克萊、多蘿西·帕克等著名作家入盟,派厄內斯特·海明威為首的作家代表團訪問西班牙,并且為林肯支隊選送志愿戰士等事作出一定努力。左翼劇團上演了辛克萊·劉易斯的《不能在這里發生》(1936)、麗蓮·海爾曼的《守望萊茵河》(1941)和海明威的《第五縱隊》(1938)等反法西斯名劇。這時出現的馬爾茲的《十字獎章與箭矢》(1944)、海明威的《喪鐘為誰而鳴》、斯坦貝克的《月落》(1942)以及麥克利什的詩劇《城市的陷落》(1937)都是與反法西斯斗爭密切相關的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組織的左翼作家活動基本停止。戰后,左翼文學運動在白勞德修正主義和麥卡錫反共迫害的雙重打擊下進入尾聲,但少數進步作家仍堅持斗爭,寫作了一批小說,如亞歷山大·薩克斯頓的《大中西鐵路》、勞埃德·布朗的《鐵城》、菲利普·博諾斯基的《燃燒的山谷》和阿伯特·馬爾茲的《短促生命中漫長的一天》等。1956年蘇共二十大召開后,霍華德·法斯特宣布退黨,長達40年的美國左翼文學運動從此趨于沉寂。
50、60年代以來,有關左翼文學的研究著作、回憶錄不斷出現,其中主要的有丹尼爾·艾倫的《左翼作家》(1962)、瓦爾特·賴迪奧特的《1900至1954年的美國激進小說》(1956)、戴維·麥登主編的《三十年代無產階級作家》(1968)、摩根·海爾姆斯坦的《以戲劇為武器:1929至1941年紐約的左翼戲劇》(1963)以及瓦爾特·戈德渥特的《1890至1950年美國激進期刊》(1964)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