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源縣的紅星人民公社,像一顆閃閃發光的紅星,閃耀在遼闊的鞏乃斯草原上。
白皚皚的雪峰下,綠草如茵,人歡馬躍,牛羊滿坡;河谷里,鱗次櫛比的白色房屋組成的一座座村莊,掩映在白楊深處;田野間,渠道縱橫,林帶成網,拖拉機在平整的條田里穿梭來往。紅星人民公社是以這樣一幅生氣勃勃的圖景,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人民公社化使這里的人們從游牧到定居,從使用砍土曼到有了許多農業機械,昔日的窮鄉僻野,變成了富饒的地方。公社的九萬畝農田,大都是水澆地,去年糧食總產量比公社成立初期增加了四點四倍,牲畜存欄總頭數也比公社成立初期大大增加,全公社平均每人有五頭牲畜,生產一千六百斤糧食。
由于集體生產的發展,紅星公社的家底越來越厚。據去年年底統計,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所有的固定資產折價達一千多萬元。全公社有汽車兩臺,混合拖拉機二十臺,聯合收割機十臺,還有柴油機、播種機、脫谷機、剪毛機、榨油機等農牧業機械八十多部。半機械化的大型農牧業生產工具有九十八臺。去年,公社建設了一座小型水電站,使許多居民用上了電燈。另外三個小型水電站,也正在建設中。
公社的各族農牧民,從過去住的草棚子、地窩子搬進了溫暖敞亮的房屋里。過去,這里貧苦農牧民穿的是破羊皮,冬天毛朝里,夏天毛朝外;現在,男穿條絨,女穿綢布,許多青年農牧民穿著毛料衣服。人們吃的是白面烤馕;茶葉、肉食、奶品的供應也很豐富。哈薩克族牧民說:“毛主席的恩情深似海,像這樣的幸福生活,真是過去做夢也不敢想啊!”
紅星公社的面貌,表明哈薩克草原的歷史經歷了一個飛躍。
解放前,紅星公社這一帶的居民百分之九十多是哈薩克族。千百年來,他們一直是吆趕著畜群,馱著家眷和氈房,四處游牧。農業的經營方式也同牧業一樣:春天騎馬撒種,秋天馬踩脫粒,收多收少,聽其自然。那時,人無住屋,畜無棚圈,一場暴風大雪,往往使牲畜成群倒斃。
新疆解放以后,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這里農牧業低產多災的狀況逐步改變。
一九五八年,成立紅星人民公社后,這里農牧業生產的發展就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一九六四年,毛主席關于“農業學大寨”的偉大號召傳到了鞏乃斯草原,全社干部和群眾學習大寨大隊的經驗,經過幾年的艱苦奮斗,公社成了全縣學大寨的先進單位,草原上出現了一派更加興旺的景象。
剛成立人民公社的時候,牧民們還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牲畜也沒有棚圈。現在,全公社四千多戶農牧民全部住上了房屋。哈薩克牧民們還根據四季輪流劃分牧場放牧的傳統經驗,搞了兩套棚圈設備,共修建土石棚圈六百五十五個,接羔室、配種站、藥浴池二百九十八個,使馬牛羊群在冬春兩季都可以在棚圈避寒。
在統一規劃、保護草場的前提下,社員們還適當地開墾荒地,現在全公社耕地面積比解放初期擴大了一倍多。農業的發展給牧畜提供了充足的飼料和飼草,為哈薩克牧民從游牧變為定居創造了條件。靠著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指引,一個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就這樣由紅星公社的各族社員,用自己的雙手初步建設了起來。
(二)
紅星公社的一萬八千口人中,有十一個民族成分。他們的語言文字各不相同,風俗習慣也不一樣,但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和民族政策,建設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把他們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大家說:“一個人搬不動一盤磨,眾人齊心能移山;美好的革命理想,要靠團結的力量去實現!”
去年年底,在改選生產隊的領導班子時,三大隊第三生產隊的社員一致推舉漢族社員韓永謙連任生產隊長,哈薩克族貧農努爾夏提擔任政治隊長。哈薩克族社員所以這樣信任韓永謙和努爾夏提,是因為他倆認真貫徹執行黨的九大團結、勝利的路線,認真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團結各族人民,在改變這個隊后進面貌的斗爭中作出了貢獻。
前幾年,由于反黨集團推行的修正主義路線的影響,這個隊團結不夠緊密,群眾在同大自然作斗爭中沒有擰成一股繩,結果當時糧食畝產只有一百斤上下。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韓永謙和努爾夏提被選為生產隊長和政治隊長。他倆從共事的第一天起,就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努力做團結的模范。當時階級敵人散布破壞民族團結的謬論,他倆就請老貧農憶苦思甜,發動群眾批判修正主義路線和階級敵人散布的謬論,使大家提高了覺悟,增強了團結。
接著,他們又帶領群眾掀起了改天換地的戰斗。經過兩個冬春的苦戰,全隊兩千畝農田基本上達到旱澇保收,一九七一年以來,糧食畝產連續兩年過“黃河”。
在這里,各族人民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事例,猶如爛漫的山花開遍了草原。一九七〇年,第一生產大隊的四個農業隊,有三個隊初步實現了耕作機械化和農田水利化,只有第四生產隊落在后面。
原來這個生產隊所在的鞏乃斯河南岸的山坡,是大隊在冬草場附近新開拓的飼料基地。由于耕地多,勞動力少,農田基本建設的工作量大,顧了當前生產,顧不了長遠建設,有一千六百畝地不能澆灌,糧食產量比較低。大隊黨支部考慮到他們的實際困難,需要適當增加些勞力。但是,四隊社員生活比較艱苦些,其他生產隊的社員樂意到這里來落戶嗎?大隊干部帶著這個問題去和社員們商量。
消息傳出以后,其他三個隊的三百多戶社員,踴躍要求到四隊去安家落戶。許多漢、回、維吾爾族社員還寫了申請書,有的多次找干部提出申請。社員們說:“四隊的哈薩克社員,為了顧全大局建設飼養基地,他們不怕苦和累,我們為了幫助兄弟民族發展生產,是完全應當的!”
這三個生產隊,最后選拔了三十戶有豐富農業生產經驗的社員到四隊去落戶,同時還抽出四輛槽子車、二十匹耕馬,在等價交換、互利原則下支援了四隊。
第四生產隊的哈薩克族社員,聽說漢、回、維吾爾族社員要到這里來和他們同甘共苦,并肩戰斗,都興高采烈。當時,春耕迫在眉睫,來不及為新社員蓋新房。哈薩克族社員就騰出自己的房屋,讓新來的社員住上,大家吃在一起,勞動在一起,學習在一起。
四個民族的社員,組成一支強有力的突擊隊,早上頂著繁星出工,晚上披著月光收工,苦干了一個春天,修道路、整農田,又從天格爾峰腳下海拔兩千米的地方找到水源,修了五公里長的渠道灌溉農田。
各族社員共同學習農業“八字憲法”,改革了過去不選種、不施肥、不中耕除草的耕作方法,實行科學種田。他們團結戰斗了兩年,初步改變低產面貌。去年,全隊糧食總產量比一九七〇年增長三倍,除了自給的糧食以外,還為大隊的畜牧業提供了三十多萬斤飼料。目前,這個隊的社員分配收入比一九七〇年增加一倍多。
(三)
紅星公社的成就,是人民公社優越性的表現,也是公社各族社員艱苦奮斗的結果。
公社初成立時,牧民沒有住房,牲畜沒有棚圈。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共產黨員、六十多歲的哈薩克族貧牧安尼瓦爾別克,一馬當先,帶頭壘土墻、苫野草,修建簡易棚圈。可是,由于這里泥土粘性差,棚圈一經水浸雨淋,不到兩年就坍塌了。
他決心用石頭壘砌棚圈,便和老伴、女兒一邊放牧,一邊運石頭,終于建成了第一座石砌棚圈,又用石頭修筑了住屋和接羔室。公社黨委向群眾廣泛宣傳了安尼瓦爾別克的先進事跡,推廣了他的經驗。在遼闊的草原上,居民點與日俱增,每年都有幾百戶農牧民遷入溫暖寬敞的新居。
紅星公社地廣人稀,平均每個勞動力經營二十畝耕地,飼養十四頭牲畜,勞動力感到不足。為了幫助他們建設,國家給他們支援了拖拉機。當拖拉機來到公社的那天,人們歡天喜地地把拖拉機圍得水泄不通,哈薩克族社員撫摸著拖拉機連聲贊道:“佳克斯!佳克斯!”(哈薩克語:好)
公社黨委根據各族社員對于實現機械化的強烈愿望,制定了加速實現農業機械化的規劃。一大隊黨支部書記、維吾爾族老貧農克里瑪洪帶領社員群眾積極發展集體經濟,為實現機械化創造條件。他們堅持勤儉辦社,開源節流。
大隊原先計劃蓋一棟辦公室,克里瑪洪同大隊的其他干部一起,自己動手修繕舊房,省下了這筆開支。他們還成立鐵工組,自己修理和制造一些小農具,節省農具費用。這一帶山上產藥材,每年春耕結束后,社員們便上山挖藥材。
這樣積少成多,從一九六五年開始,大隊逐步購置兩臺拖拉機,一臺聯合收割機,還有揚場機、脫谷機、柴油機、榨油機、選種機、播種機等機械二十多部,還有許多畜力播種機、打草機等半機械化農具,全大隊初步實現了耕地、收割、脫谷、榨油機械化,播種、中耕、割草半機械化。
在生產斗爭實踐中,紅星公社涌現出一批像克里瑪洪這樣堅決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實干家。就是他們,用砍土曼和牧羊鞭,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造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錦繡前程。
新華社通訊員
新華社記者
(一九七三年九月四日新華社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