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有自己的親身經歷,眼睛是雪亮的。過去吃不飽,穿不暖,現在不僅吃飽穿暖,而且有現代化生活用品,人民是高興的。既然如此,我們的政策還能不穩定?
——《鄧選》第三卷《改革開放使中國真正活躍起來》(一九八七年五月十二日)
長期以來,我們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農村勞動力被束縛在土地上,農村每人平均只有一兩畝土地,多數人連溫飽都談不上。一搞改革和開放,一搞承包責任制,經營農業的人就減少了。
——《鄧選》第三卷《一切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九日)
占全國人口百分之八十的農民連溫飽都沒有保障,怎么能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呢?一改革就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
——《鄧選》第三卷《我們干的事業是全新的事業》(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三日)
1975年9月15日鄧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開幕會上發表講話。他說:二十五年來,在農業方面,我們由過去舊中國的半饑餓狀態做到了糧食剛夠吃,這件事情不可小視,這是一個偉大的成績。
——《毛澤東年譜》
1963年至1965年,全國基本上不再搞包產到戶了,農業總產值每年平均增加11%。1966年下半年,先后有一千多萬紅衛兵到北京,毛主席、周總理決定來北京的紅衛兵吃飯不要錢。要不是農業豐收,哪里能做得到?所以認為只有包產到戶才行,也不符實。
——《陳伯達最后口述回憶》
筆者檢索了人民日報,很多報道與陳伯達所述基本吻合,筆者僅舉幾例以饗讀者。1964年2月10日第6版《春節話今昔》:共產黨一來,領導大家斗地主,鬧翻身,分了地,分了糧,窮人這才有了出頭的日子。特別是黨領導農民組織起來走集體化、公社化道路,生活一步比一步好。今天,要和舊社會比比,那真是如同天上地下。那時候一年到頭不見個白面星,現在哪一戶不是常年有面吃。一到春節,不是吃一頓餃子,得要吃十頓、二十頓;差不多的戶就要殺口肥豬,沒有豬的少數戶,也要買上十幾斤肉。我在俺們村來說,算個中等戶,全家十一口人,每到春節還要殺口豬,磨一百來斤面。去年雖然受了水災,我還殺了一口豬,磨了八九十斤面哩!當然比我更好的戶還有很多。誰的生活也不像以前啦。就拿俺們村八戶五保戶說吧,要在舊社會,這些人都是干挨餓的人。現在,一切由隊里發,過年過節,隊里給他們送面、送肉,什么都不缺,真比舊社會的富裕中農戶還強。要論穿,更比以前強得多,過去窮人穿的補丁添補丁,一件衣服就得穿一輩子,有的穿幾輩子。現在,哪個一年少說也得做件把新衣。要一過春節,就會像戲臺上亮相一樣,你看吧,這一個是華達呢,那一個是雙面卡。要回想起過去,再看看現在,那個好勁我就沒法說啦!
1964年3月1日第2版《一個穩產地區的形成——營口縣改造西部澇洼低產地區的調查》:
糧食大幅度增產,收入成倍增加,社員的生活也大大改善了。石佛公社黑魚溝大隊的今昔,就是全區巨變的一個縮影。這個大隊解放前幾乎“十年十不收”,群眾生活十分凄苦,許多人被迫賣兒賣女,外出逃荒。到解放前夕,這個六十戶人家的小村莊,全家逃荒出走的有二十多戶。現在,這里完全是一片新景象,過去的澇洼荒地變成了一畦畦平整的稻田;解放前沒有牲畜,現在不僅有騾馬、耕牛,還用拖拉機耕地。解放初期靠國家救濟過日子,現在一百零三戶家家豐衣足食,一九六三年還交售了八十多萬斤余糧。
1965年1月28日第5版《“十萬克”——記西藏貧苦農奴茨仁工布今昔變化》:
民主改革后不久,村里成立農業生產互助組,“十萬克”領先報名參加。幾十年的生活經驗,使“十萬克”認識了一條真理:“要跟著共產黨走,要依靠集體的力量。”一九六○年,他家平均每克(畝)打糧五克半;而一九六一年,卻是平均每克打六克十六升;到了一九六二年,又跳到每克產糧八克。三十多克地打下近三百克糧食,把他家的三間小土屋堆得這兒那兒都是。去年夏天,仁青里鄉一帶遇到了二十年少有的大旱,“十萬克”家里仍然收了二百多克糧食。
“十萬克”家里有九口人,每年收二三百克糧吃不完,他就再三囑咐老伴要計劃用糧。節省下的糧食,先買了兩頭耕牛,又添了十二個犁頭和四個犁架。
......民主改革時,全村十四戶當中,除一戶中等農奴外,家家缺糧;現在都成了余糧戶
井岡山觀心注:藏區的一克為28斤
1969年12月17日第5版《豐收不忘歉收年湖北紅安縣發動群眾節約用糧》:
為了進一步落實毛主席關于“一定要有儲備糧,年年儲一點,逐年增多”的偉大教導,紅安縣廣大貧下中農和社員群眾在今年夏季和秋季分配中,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的利益,積極為革命增加集體儲備糧食。全縣各生產隊,除少數受災較重的以外,今年又都儲備了新糧。
1975年12月29日第4版《各族人民發揚人定勝天的革命精神西藏奪得公社化后農業新豐收》:
據新華社拉薩電西藏自治區各族人民,發揚人定勝天的革命精神,戰勝嚴重自然災害,奪得了今年——人民公社化后的第一年農業豐收。
一九七四年,西藏人民深入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實現了全區糧食自給。今年,全區糧食總產量又比去年增長百分之八,其中,江達、薩迦、米林等一批縣增長幅度都在百分之十五以上。
1973年1月18日第3版《移風易俗節約用糧增加儲備》:
全大隊先后樹立了十四戶節約用糧、勤儉持家的標兵,大家學有榜樣,趕有目標,節約用糧蔚然成風。兩年來,這個大隊集體儲糧三萬斤,社員也儲備了兩萬八千多斤余糧。
補充資料:是改革開放與包產到戶解決中國人民不挨餓的嗎?https://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404970240638583659&_wb_client_=1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標準:人均糧食250公斤是基本口糧標準;280公斤是溫飽線;400公斤是安全線。
筆者根據國家統計局《建國三十年國民經濟統計提要》整理了相關數據,讓我們從數據中認識一下真相到底是什么。
按照聯合國的標準,新中國自產糧食在1964年達到人均273公斤,超過了聯合國標準的基本口糧線(250公斤),擺脫了挨餓狀態。如下圖(藍色為人均糧食,紅色為聯合國基本口糧線):
如果算上糧食凈進口量,新中國在1963年人均糧食達到了252.45公斤,超過了聯合國標準的基本口糧線,擺脫了饑餓狀態。如下圖(藍色為人均糧食,紅色為聯合國基本口糧線):
按照聯合國的標準,新中國自產糧食在1966年達到人均288.5公斤,超過了聯合國標準的溫飽線(280公斤)。如下圖(藍色為人均糧食,紅色為聯合國溫飽線):
除聯合國標準外,還有一個日本經濟學家小島麗逸提出的標準:一個國家人均擁有糧食低于250公斤,為饑餓狀態;超過300公斤為“吃飽主食的狀態”,即溫飽狀態。
即使按照日本經濟學家小島麗逸提出的標準,新中國在1963年也擺脫了饑餓——不挨餓狀態(人均250公斤)如下圖(藍色為人均糧食,紅色為小島麗逸不挨餓狀態線):
按照日本經濟學家小島麗逸提出的標準,新中國在1973年超過了溫飽線(人均300公斤)。如下圖(藍色為人均糧食,紅色為小島麗逸溫飽線):
按照聯合國的標準,新中國在1963年就擺脫了吃不飽狀態,在1966年就達到了溫飽狀態。
新中國前三十年的糧食成就是舉世矚目的,從新中國建國時的每公頃產量1030公斤到1976年的每公頃產量2371公斤,是1949年的2.3倍,增長了130%,這是巨大飛躍,是中國人民吃飽飯的決定性因素。1978年每公頃產量是2527公斤,是1949年的2.45倍,增長了1.45倍。如下圖(漸變色柱條分別為1949年、1976年、1978年):
糧食總產量與人均產量圖: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建國三十年國民經濟統計提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