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貨幣交換關系是經濟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經濟關系,馬克思從資本主義商品貨幣交換這一最常見、最普通的經濟現象入手,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交換關系及其規律,創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資產階級剝削工人的秘密,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馬克思的交換關系理論對于當前我們理解新時代數據商品交換關系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挖掘它的當代理論效應是重新激活其理論價值的應有之義。
交換關系理論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重要原理之一,關于它的研究脈絡大致可以劃分為幾個主要方面:其一,交換關系的定義。《馬克思主義大辭典》將交換關系定義為“人們在交換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交換理論是學者們對組織、市場和社會系統內的交換關系研究而提出的理論學說。”其二,交換關系的內容。在《馬克思主義大辭典》中闡述了馬克思交換關系理論在馬克思經典文本中的內涵演進及其構成。此外,也有一些學者對馬克思交換關系進行了寬泛的研究,例如,徐永平將交換關系與生產關系、分配關系、消費關系看作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并指出交換關系與其他三個范疇的區別。當一國的商品及其服務活動擴展至國外便形成了國際交換關系,國際貿易理論由此誕生。汪堯田回顧了19世紀中葉以來國外關于馬克思國際交換理論的發展現狀,將其劃分為現代資產階級的國際貿易理論和一些發展中國家某些學者的國際貿易理論。前者主要有約翰·穆勒的“國際需求方程式”,20世紀初的美國學者陶雪格的貨幣供給補充“機會成本說”;1933年瑞典經濟學家俄林在《區域貿易與國際貿易》一書中以“生產要素論”擴大“比較成本論”的適用范圍。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貿易理論主要有:阿根廷經濟學家普萊畢什“進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理論、埃及經濟學家薩米爾·阿明的發達國家的“中心型”與發展中國家的“外圍型”、希臘經濟學家伊曼紐爾的“剩余價值轉移論”。這些觀點中最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觀點的當屬伊曼紐爾的“剩余價值轉移論”,指出了國際貿易交換的實質是剩余價值。其三,交換關系的意義。“勞資伙伴行為主體間交換關系是多樣性的,經濟交換關系、社會交換關系與網絡交換關系使勞資間的關系更加復雜,實現勞資伙伴關系與組織內三種交換關系的均衡成為優化勞資管理實踐的關鍵。”其四,交換關系的地位與作用。商品與服務的交換是流通的前提,徐永平、汪堯田將交換關系看做是生產關系中的一個要素和環節,是符合馬克思交換關系理論的基本觀點的。交換從屬于生產,而生產則處于主導地位,具有決定性作用。關于數據交換關系的數字拜物教理論有吉林大學李亞琪的《破解數字拜物教——數字資本時代拜物教新形式批判》一文,對數字拜物教的產生、運行、消解及其破解之道進行了系統闡釋。
雖然學術界對馬克思的交換關系理論進行了闡釋,但是關于交換關系的主要觀點不夠深入和系統,內容概括的不夠全面和準確,因此本文要重點突出馬克思《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的交換關系理論在不同經典文本中的觀點闡釋及其發展,挖掘和激活其當代價值,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發展提供方法論啟示。《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的交換關系理論蘊含于《資本論》及其手稿等相關文本中,通過再現其文本呈現,梳理其主要內容以及思想的演進能夠再現馬克思批判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的歷史原貌,呈現馬克思創立交換關系理論的基本歷程。從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經濟規律中挖掘其運用的科學研究方法,進而明確“《資本論》是一個藝術的整體”,也能夠深刻理解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領域實現的“術語的革命”。
一、《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的交換關系理論闡釋
《資本論》及其手稿的交換關系理論蘊含于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之中,通過梳理其文本觀點進而概括出交換關系的主要內容,這是我們從當代視域進入馬克思交換關系理論全景的現時代努力,通過視域融合揭示《資本論》及其手稿的交換關系理論的當代理論效應,這是重新解讀馬克思交換關系理論的重要意義。
(一)《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的交換關系理論在馬克思經典文本中的互文再現
交換關系文本再現的文本群線索。馬克思交換關系理論分布在不同的文本群中,首先是分布在《資本論》的準備文本中的相關文獻。在《哲學的貧困》一文中馬克思批判了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蒲魯東的唯心史觀和形而上學,駁斥了其取消階級斗爭和社會革命的改良主義觀點,論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運動以及生產力對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馬克思還強調無產階級是解決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矛盾的決定性力量,通過階級斗爭來團結和教育工人,主張無產者聯合起來,消滅一切階級是勞動解放的條件。在該書第二章第二到第三個說明中馬克思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論斷,例如,社會有機體思想。“每一個社會中的生產關系都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交換關系是社會經濟活動總體環節中的一環,與生產、分配、消費構成一個整體,是社會資本再生產必不可少的環節,蒲魯東將這些經濟范疇看做是抽象思辨運動的產物,采用“正反合”的論證方式來抽象,實質上是政治經濟學中的形而上學唯心主義觀點,割裂了各個經濟運動環節的有機聯系。正如馬克思在說明三指出的那樣:“誰用政治經濟學的范疇構筑某種意識形態體系的大廈,誰就是把社會體系的各個環節割裂開來,就是把社會的各個環節變成同等數量的依次出現的單個社會。其實,單憑運動、順序和時間的唯一邏輯公式怎能向我們說明一切關系在其中同時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社會機體呢?”這一觀點有力駁斥了蒲魯東思辨抽象的經濟范疇。交換關系作為經濟活動的基本環節,是“生產的社會關系的理論表現,即其抽象”。但是,經濟范疇的抽象絕不是經濟活動本身,蒲魯東將經濟現實看做是經濟范疇抽象的結果,是絕對理性的產物。“社會作為一個整體和工廠的內部結構有共同的特點,這就是社會也有它的分工。”人類社會是一個有機系統,是有機界和無機界的統一,是不同要素組成的整體系統。而系統具有整體性、協同性、結構性的特點,要素的變化對系統具有重要影響。人類社會是一個復雜的、綜合的有機系統,社會結構各要素與系統之間具有協同性、整體性、層次性的特點。正如馬克思所講:“不同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每一個有機整體都是這樣。”
在《雇傭勞動與資本》中馬克思批判了資本家購買工人勞動的錯誤觀點,指出工資的本質是勞動力的價格。勞動力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它不僅生產出彌補自身價值的部分還生產出剩余價值,資本家之所以購買勞動力是因為看到了勞動力能夠帶來剩余價值。因此,“勞動力是一種商品,是由其所有者雇傭工人出賣給資本的一種商品”。勞動力成為商品,貨幣才能轉化為資本。因此,雇傭勞動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前提。但是雇傭勞動并不是從來就有的,正如資產階級也不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階級。雇傭工人的形成是喪失生產資料的結果,他們自由得一無所有,只能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才能生存。表面上看資本家購買勞動力是一種天然公平的經濟現象,就像資本家宣揚的公平的等價交換。但實際上工人的工資是由其自身所需要的生活資料、接受教育培訓以及養育家庭和子女的費用所決定的。因此,“簡單勞動力的生產費用就是維持工人生存和延續工人后代的費用”。在雇傭勞動制度下工人生產出的剩余價值遠遠超過彌補自身工資的部分。由工人的剩余勞動時間創造的剩余價值被資本家無償占有,而工人則食不果腹、貧困、疾病、日漸消瘦,日益形成了無產階級的貧困和資產階級的富裕,即收入兩極分化。當出現這樣的結果時,小資產者蒲魯東還在為資產階級辯護,要求工人階級放棄罷工與聯合、取消階級斗爭和社會革命,這些錯誤的觀點在工人階級隊伍中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危害,為此馬克思前后寫了《哲學的貧困》《雇傭勞動與資本》《資本論》《哥達綱領批判》等文獻,系統闡釋雇傭勞動與資本相交換的虛假性公平,揭開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在于剩余價值,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形成彌補了古典經濟學勞動價值論的缺陷,從而形成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學說。在《哥達綱領批判》一文中馬克思批判了無政府主義者拉薩爾的“不折不扣的鐵的工資”分配,指出勞動者的收入分配需要作出必要的六項扣除。資本不是物,而是“一種社會生產關系”。資本與雇傭勞動的關系體現在,一方面資本以雇傭勞動為前提,沒有雇傭勞動就沒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另一方面雇傭勞動又以資本為前提。所以,“兩者互相制約;兩者相互產生”。
交換關系的性質取決于生產關系的性質,具有特定的社會歷史性。資本主義社會的交換關系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決定的,進一步說是由資本主義私有制決定的。正如馬克思在《雇傭勞動與資本》中所講的那樣:“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關系下,他才成為奴隸。紡紗機就是紡棉花的機器。只有在一定的關系下,它才成為資本。脫離了這種關系,它也就不是資本了,就像黃金本身并不是貨幣,砂糖并不是砂糖的價格一樣。”交換關系是歷史的、具體的,而非永恒的、一成不變的。交換關系體現和反映生產關系的性質。交換關系不僅體現在商品貨幣交換中,還體現在人與自然界之間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與循環。“人們在生產中不僅僅影響自然界,而且也相互影響。他們只有以一定的生產方式來共同活動和互相交換其活動,才能進行生產。為了進行生產,人們相互之間發生一定的聯系和關系;只有在這些社會聯系和社會關系的范圍內,才會有他們對自然界的影響,才會有生產。”人類為了解決吃喝住穿問題,為了獲取一定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必須進行物質生產活動和精神生產活動,以及人自身的生產。在向自然界獲取物質、能量、信息的過程中一方面利用自然力,另一方面通過科學技術改造自然力而形成生產力。生產活動是依存一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聯系才能發生的活動,為了進行生產人們結成一定的社會關系。在進行生產活動之前需要生產者購買原材料、燃料、輔料以及勞動力,這就是貨幣資本起作用的階段,同時亦是商品貨幣交換關系發生作用的階段。交換關系是社會關系中經濟關系的重要一環,連接著生產關系、分配關系和消費關系,它們構成社會經濟關系的總體。資本主義交換關系體現的是資本交換的社會生產關系,進一步來說是階級關系的反映。資本與勞動力的交換是階級經濟利益的體現,表面上體現的是等價交換關系,實則掩蓋著不平等的交換,反映了資本的貪婪,反映了資本增值邏輯的主導性原則。“生產者相互發生的這些社會關系,他們借以互相交換其活動和參與全部生產活動的條件,當然依照生產資料的性質而有所不同。”由此可見,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的社會性質取決于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資本主義私有制決定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的發生是價值增殖邏輯所主導的,必然產生階級剝削和壓迫。當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階級矛盾達到不可調和的時候就產生了革命。
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這篇經典文獻中,馬克思系統闡釋了廣義生產關系的豐富內涵,論述了經濟活動各環節之間的作用及其整體關系,并將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重點放在生產上,這一點糾正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將經濟學研究重點放在分配上的庸俗論調,捍衛了政治經濟學的完整性和科學性。從交換關系在生產、分配、消費中的一般地位和功能來看,“既然交換只是生產和由生產決定的分配一方同消費一方之間的中介要素,而消費本身又表現為生產的一個要素,交換顯然也就作為生產的要素包含在生產之內”。各種活動和能力的交換是直接從屬于生產的,就其本質來看組成生產。交換關系的發生直接為消費創造條件,它本身也直接成為消費的手段。擴大了的交換是以市場的擴大為前提條件的,不同生產部門、產業、區域、城鄉、國家之間都需要交換,交換關系既發生在生產中,也發生在流通中,就要素而言它屬于交換。當為了消費而發生交換,這時候交換才表現出獨立于生產。從生產力的發展來看,交換是分工的結果,無論是自然分工還是社會分工,無論是歷史的分工還是未來社會的分工,沒有分工就沒有交換。同樣交換關系也是歷史的、具體的,隨著生產關系的變革而變化。“私人交換以私人生產為前提。”私人交換是商品經濟不發達的結果和產物,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產品剩余的擴大,隨著分工擴大交換的范圍、水平、層次就發生了相應的改變。一國的商品被生產出來以后就需要在企業部門、私人部門、政府部門、第三方部門之間進行頻繁的交換活動,將勞動產品變為商品必須依靠市場交換。當一國商品出現剩余,這時候國際間的交換便逐步發生,國際貿易應運而生。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全球的擴張,交換關系在全球進行擴展。
《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的交換關系的理論表征。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馬克思論述了本書的研究目的,正如他所寫的那樣:“我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由此可見,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殊規律,將其呈現給讀者是馬克思寫作《資本論》的目的,那么如何研究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呢?馬克思是如何安排《資本論》結構的?按照1859年馬克思寫作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一文所講:“我考察資產階級經濟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順序:資本、土地所有制、雇傭勞動;國家、對外貿易、世界市場。”這便是馬克思考察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最初設想,即《政治經濟學批判》六分冊,后來第一分冊便成為《資本論》第一卷的基本框架。面對資本主義復雜的社會經濟現象馬克思并沒有止步不前,而是從錯綜復雜的經濟現象中抽象出來商品交換關系,以此作為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規律的邏輯起點。在《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中馬克思指出:“政治經濟學從商品開始,即從產品由個別人或原始公社相互交換的時刻開始。進入交換的產品是商品。但是它成為商品,這是因為在這個物中、在這個產品中結合著兩個人或兩個公社之間的關系,即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由此說明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進一步來說是人與人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體現為階級關系。馬克思按照商品二因素、勞動二重性、價值形式或交換價值的發展形式、商品拜物教的邏輯順序全面分析了商品和貨幣的內涵、起源、發展以及商品貨幣交換關系的一般規律。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二章交換過程中分析了商品交換關系發生的機制、規律、條件等內容。交換關系能夠發生的前提是商品占有者彼此承認對方是私有的,從制度來看商品交換關系的基礎是私有制。商品是物,沒有任何意志。“為了使這些物作為商品彼此發生關系,商品監護人必須作為有自己的意志體現在這些物中的人彼此發生關系,因此,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說每一方只有通過雙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為,才能讓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別人的商品。”由此可知,商品交換關系的發生是以商品私有占有為前提,以交換雙方的自由意志的一致性為條件。深究其原因則是交換雙方的占有商品具有相同的交換價值,按照等價交換才交換成功。從商品二因素去分析交換關系的發生能夠進一步發現商品交換的奧秘。對商品來說,“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從而是交換手段”。在商品交換中,一邊是價值等價形式,一邊是價值相對形式。從簡單的偶然的交換→總和的擴大的交換→一般等價物→貨幣可以看做是價值形式或者交換價值的歷史演進過程,正是由于貨幣的產生才使得交換的形式變得簡化,交換效率得以提高。而貨幣則是一種特殊的商品,一方面貨幣本身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屬性,另一方面貨幣是一般等價物的完成形態,其自身具有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職能。考察商品交換的歷史可以發現,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交換的擴大和加深的歷史過程,使商品本性中的潛伏著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立發展起來”。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只有在交換中才能解決,并且只有交換成功才能完全實現商品的價值。
商品二因素的分離是商品交換的一個基礎。商品的使用價值是物的某種屬性對人的需求的滿足,而商品的交換價值是商品在交換過程中表現對方的價值量的一種價值凝結,拋開勞動的特性則商品的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不同商品能夠交換就是因為它們有可以通約的價值,體現為價值量的多少。而借助貨幣這一特殊的商品來表現自身的價值,并通過貨幣作為交換中介而實現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分離。貨幣是作為一般等價物的價值形式的完成形態,實質上“貨幣形式只是其他一切商品的關系固定在一種商品上面的反映”。貨幣反映的是商品持有者和貨幣持有者之間的等價交換關系,是一種經濟關系。在資本主義社會最常見的是商品貨幣交換和資本與勞動力的交換。資本的本質是生產關系,而不是物。勞動力不是從來都是商品,而是資本主義雇傭勞動制度的產物,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物,特別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資本與勞動力的交換是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階級關系的經濟體現。一方是財富的積累,一方是貧困的積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體現的最明顯,而最終的階級矛盾激化為階級斗爭。
資本主義交換關系的拜物教表現及其自由人聯合體的構建。本來商品交換關系體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但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以剩余價值為直接目的和動力的,勞動者與勞動產品、勞動本身、人與人、人的類本質之間形成了一種全面的異化關系,而帶來的結果就是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和資本拜物教,將交換關系掩飾為物的關系,這樣就使得商品與貨幣的交換、資本與勞動力的交換具有了神秘性。“人們在自己的社會生產過程中的單純原子般的關系,從而,人們自己的生產關系的不受他們控制和不以他們有意識的個人活動為轉移的物的形式,首先就是通過他們的勞動產品普遍采取商品形式這一點而表現出來。”而異化勞動與私有制是互為前提和結果的,要揭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交換關系的神秘性就要揚棄私有制。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則是自由人聯合體,在自由人聯合體中實施按勞分配。“這樣,勞動時間就會起到雙重作用。勞動時間的社會的有計劃的分配,調節著各種勞動職能同各種需要的適當比例。另一方面,勞動時間又是計量生產者在共同產品的個人可消費部分所占份額的尺度。”在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制度,勞動成為人的第一需求,這時才能完全擺脫資產階級法權的按資分配以及有缺陷的按勞分配,人的類本質得以充分展現。
(二)《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的交換關系理論的主要內容
資本主義交換關系是資本家階級與工人階級經濟利益的體現,是階級壓迫和剝削的表征。交換關系是社會生產環節總體構成的一重關系,是連接生產、分配與消費的紐帶。在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看來,資本與勞動力的交換是等價交換關系,不存在所謂的剝削和壓迫。實際上資產階級經濟學構筑的是抽象的、絕對的、永恒的交換公平。他們掩蓋了勞動力這種特殊的商品的特性。在《工資、價格和利潤》中馬克思分析了勞動力的價格的決定性因素。勞動力同普通商品一樣也具有價值。“工人出賣的并不直接是他的勞動,而是他的暫時讓資本家支配的勞動力。”資本家購買勞動力看中的是勞動力具有的使用價值,其表現為資本家購買勞動力的一定時間段內勞動力的支配權歸他們自己。在勞動時間內勞動力可以創造出比自身工資大的部分即利潤,其本質是剩余價值,外在表現為利潤。勞動力商品的特殊性就表現在雇傭工人創造出的價值超過工資的部分,這一部分即剩余價值可以被勞動力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其次,“資本與勞動的關系,是我們全部現代社會體系所圍繞旋轉的軸心”。一方面資本是積蓄的勞動,資本通過購買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結合,這樣資本的作用被放大,勞動力使用生產工具并作用于生產對象轉移了舊價值,最終產生了新價值。這樣生產出來的商品就比原材料的價值大,經過市場機制形成商品價格。資本家階級依靠資本與雇傭勞動的交換維系商品生產與商品貨幣交換,讓資本主義社會關系和生產關系源源不斷的被生產出來,同時社會總資本不斷循環并增殖。因此,資本主義交換關系表征了資本與雇傭勞動的經濟關系,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用勞動價值論來闡釋其內在關系是科學的分析方式。在異化勞動和私有制下形成了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資本拜物教,從而讓資本主義商品交換關系變得神秘起來,也使得資本與勞動力的不平等的交換關系被物與物的關系遮蔽起來。
交換關系的定義。交換關系的一般性定義。恩格斯在《資本論》第一卷德文版出版時做了書評,即《卡爾·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書評——為<民主報>作》中對交換關系做了相應論述。“以往的政治經濟學告訴我們,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是一切價值的尺度,所以兩件物品在生產上花費了同樣的勞動時間,就具有同樣的勞動時間,而且,因為一般說來,只有相等價值才能互相交換,所以這兩件物品就能夠互相交換。”兩件物品能夠進行交換成功的價值基礎是他們各自具有相同價值,進一步來說是包含同等的勞動時間。商品的價值量決定于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資本主義商品交換遵循等價交換原則,遵循價值規律的基本要求。從資本主義商品交換的制度基礎來看,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是其制度基礎,雇傭勞動是其前提條件。從一般意義上來說,交換關系的規定性是“人們在交換過程中所結成的關系”。它隸屬于生產關系的范疇,由交換活動和勞動產品構成。交換活動體現的是人們在生產中的分工協作關系,交換勞動產品體現的是人們相互交換勞動的經濟關系。不同社會制度和所有制體現不同的交換關系。資本主義社會條件下體現的是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上的商品交換關系和交換活動中的分工協作關系。從資本主義商品交換關系來看,存在著勞動力與資本的特殊交換形式,它不同于一般商品交換,這一交換為資本主義提供源源不斷的勞動力資源,進而能夠源源不斷地生產出剩余價值,能夠實現擴大再生產。從交換活動來看,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上的分工協作關系主要表現為:其一,生產力越發展分工越精細,而隨著技術進步機器開始排擠工人,逐步形成了產業后備軍,造成結構性失業問題。其二,技術更新帶來的后果是資本有機構成提高,進而商品價值量下降,從而使得利潤率下降。分工越發達協作的作用越發重要,社會化大生產程度逐步提高。交換是分工的結果。“如果沒有分工,不論這種分工是自然發生的或者本身已經是歷史的結果,也就沒有交換。”按其交換類型劃分,有私人交換、私人與公共部門交換、公共部門與公共部門之間的交換。按照所有制來劃分,有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混合所有制之間的商品交換和活動交換,按照所有制的實現形式來看,還存在著租賃制、股份制等形式的交換關系。
交換關系的地位與作用。生產關系決定交換關系。從社會生產總環節來看,總是從生產開始的,流通或者交換也是生產的一個要素。“既然交換只是生產和由生產決定的分配一方同消費一方之間的中介要素,而消費本身又表現為生產的一個要素,交換顯然也就作為生產要素包含在生產之內。”由此可見,交換作為連接生產和消費兩端的中介,表現為條件。一個完整的生產流程必然包含交換。“交換的深度、廣度和方式都是由生產的發展和結構決定的。例如,城鄉之間的交換,鄉村中的交換,城市中的交換等等。可見,交換就其一切要素來說,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產之中,或者是由生產決定。”交換關系是生產關系的一方面表現,它體現生產資料所有制、分配制度的性質,與此同時還反映交換主體之間的經濟關系。資本主義私有制下的交換關系體現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階級關系,特別是資本與勞動的交換關系反映了資本家階級壓榨、剝削無產階級的歷史事實,但卻被資產階級公平的等價交換和分配公平所掩飾。而唯有一個人揭開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這就是卡爾·馬克思。“資本與勞動的關系,是我們全部現代社會體系所圍繞旋轉的軸心,這種關系在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學的說明,而這種說明之透徹和精辟,只有一個德國人才能做到。……可是只有一個德國人才能攀登最高點,把現代社會關系的全部領域看得明白而清楚,就像一個觀察者站在高山之巔俯視下面的山景一樣。”馬克思從分析商品二因素和勞動二重性開始,提出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發現了價值規律,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從而揭示了資本與勞動力交換的非公平性。自空想社會主義以來,唯有馬克思揭示了資本與勞動的真實關系。交換關系反映了商品交換關系和所有制基礎之上的交換活動的分工協作關系。正確認識交換關系是科學把握生產關系的應有之義,是理解社會生產總環節的必要前提。剖析資本主義商品交換關系隱藏的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特別是正確認識勞動力與資本交換的經濟活動性質,是辨別階級關系的本質的重要內容。準確理解社會主義條件下公有制基礎上聯合勞動和商品交換關系,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下的商品交換關系進行比較能夠明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從而為消滅私有制堅定信心。
交換關系體現的邏輯關系。交換關系是生產關系的反映。交換關系體現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生產關系決定交換關系的性質和結構。資本主義商品交換關系的形成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發展的結果,它以雇傭勞動為前提,是商品流通的一個條件或者要素。資本主義商品交換關系體現的是商品所有者即資本家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經濟關系,與此同時存在資本家階級與資本家階級、資本家階級與大土地所有者之間的經濟利益交換關系。從所有制基礎之上的交換活動來看資本主義分工與協作是對生產力的破壞,不利于生產力的可持續發展,挫傷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產生了“產業后備軍”。馬克思給資本主義社會下了“病危書”,剖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病理”,開辟了通往自由王國的道路。資本主義交換關系的發生運行與封建主義相比是市場擴大,交換擴展的結果,是發達商品經濟的時代映射。資本主義交換關系折射出資本主義社會的固有矛盾,即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和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無法調和,階級矛盾激化,只能通過變革生產資料所有制,讓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占有生產資料才能實現人的真正解放,破除腦力與體力勞動、城鄉、行業之間的差別才能實現人的類本質的真正占有與回歸。
交換關系的性質。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就寫到了本書的研究目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馬克思從復雜的社會關系中抽繹出經濟關系這個范疇,這就將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鎖定為經濟關系,從經濟關系去研究階級關系,這便是邏輯轉化的一種思維方式。交換關系的性質是由生產關系所決定的,反映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同于封建主義手推磨的生產方式,它是資本雇傭勞動的機器大生產方式,是商品經濟發達階段的產物。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暫時的,而不是絕對的、永恒的、天然的,具有社會歷史性。在此,馬克思批判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看作永恒性、天然性的錯誤論調。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與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是更高社會形態躍遷的動力,從而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社會具有歷史必然性。交換關系反映了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經濟關系,特別是占有關系。一極是財富的占有,一極是貧困的積累,一極是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一極是勞動力的占有,收入極化造成了社會內部的斷裂。在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基礎上的聯合勞動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這一生產方式能夠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通過調整生產關系進一步釋放生產力的發展活力。
交換關系的特點。交換關系體現的交換活動和商品交換中人們結成的社會經濟關系,從社會生產總環節來看距離生產較遠,但是其本身又是生產的一個要素。交換關系自身無法表現出來,只有通過借助一定的商品交換和活動交換才能體現出人們的經濟關系。交換關系具有總體性特征。“當市場擴大,即交換范圍擴大時,生產的規模也就增大,生產也就分得更細。隨著分配的變動,例如,隨著資本的積聚,隨著城鄉人口的不同分配等等,生產也就發生變動。”當交換范圍、水平、質量發生變化時,相應的生產規模、質量、水平和方式也發生相應的變化。交換關系的變化會引起消費關系、分配關系和生產關系的變化,它們構成的總體性是理解生產方式的“金鑰匙”。資產階級經濟學將經濟學的重心確定為分配,這是割裂社會生產總環節的形而上學的思想,否認了生產的決定性作用,本質上是錯誤的。交換關系具有社會歷史性特征。交換關系的性質決定于生產關系,交換關系體現所有制的性質和交換活動的分工與協作關系。資本主義商品交換關系與交換活動的分工協作關系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是一致的,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與社會主義基礎上的勞動者聯合生產具有本質上的不同,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上的社會化大生產是走向共產主義社會的一種趨勢,但是資本增殖邏輯主導依然沒有發生本質變化,以獲取剩余價值為直接目的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沒有變。交換關系具有關系性特征。交換關系發生的兩端是不同商品占有者,是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發生對立的一種狀態,只有通過等價交換才能解決彼此的矛盾與對立。交換關系是階級經濟關系的表征。資本主義交換關系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的表征,反映了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以及大土地所有者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反映了他們不同的階級地位和社會作用。
交換關系的制度基礎和經濟的社會條件。資本主義交換關系的發生是以資本主義私有制和雇傭勞動制度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是雇傭勞動。“資本與勞動的關系,是我們全部現代社會體系所圍繞旋轉的軸心。”雇傭勞動制度的存在才能使勞動力成為商品,進而資本與勞動力才能進行商品交換,這構成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在市場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作用下資本與勞動力實行以價值量為基礎的等價交換,貨幣發揮它的作用。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剝奪了勞動者的生產資料占有。資本主義早期發跡史是血與火的黑暗歷史,資產階級運用武力侵略、黑奴貿易、殖民擴張、圈地運動等方式一步步剝離農民與土地的占有關系。農民喪失土地以后只能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才能生存下去,因而就逐步變為產業工人,而資本家階級便獲得了勞動力資源,通過資本主義工廠制度壓榨、剝削和占有工人無償創造的剩余價值。資本主義交換關系的經濟社會條件是商品經濟進入發達階段,人口的增加隨之帶來消費需求增加,隨著市場的擴大,交換進一步擴大,那么生產規模必然要相應擴大。前資本主義時代商品經濟有序發展,但還不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特征。資本主義商品交換是社會需求擴大的結果,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機器大工業的飛速發展催生了巨大的生產力效率,資本家就像使用魔法一樣生產出巨大的商品體。這兩重條件使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得以延續,資本追逐剩余價值的本性進一步助長了資本擴張、資本積累,加速了資本循環,資本由貨幣資本轉化為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資本循環呈現出在時間上的繼起性和空間上的并存性的特點。
二、《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的交換關系理論蘊含的科學方法
《資本論》的研究主題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這是馬克思所要揭示的資本主義社會特殊的經濟運動規律,那么如何揭示這一經濟運動規律呢?馬克思并沒有沿用資產階級經濟學的研究方法,而是運用了以唯物史觀為主導的研究方法體系。這些研究方法體系主要包括,抽象力分析法、從后思索法、總體性辯證分析法、分析與綜合法等。明確這些研究方法的使用才能深刻認識《資本論》完成的“術語的革命”和《資本論》是“一整塊鋼”。
(一)抽象力分析法
“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只是思維用來掌握具體、把它當做一個精神上的具體再現出來的方式。但絕不是具體本身的生產過程。”《資本論》以商品作為研究起點,這是因為商品作為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個“細胞”,它是已經發育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有機體的一種“映照”。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中馬克思寫道:“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單個商品表現為這種財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們的研究就從分析商品開始。”從商品這個特殊范疇出發去揭示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運動規律是由資本主義經濟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同樣,在《資本論》第一版序言中馬克思指出,“并且,分析經濟形式,既不能用顯微鏡,也不能用化學試劑。二者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而對資產階級社會說來,勞動產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價值形式,就是經濟的細胞”。這種抽象是對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的商品交換規律的反映,而不是機械的、直觀的反映。這不同于物理學家研究自然過程不受外界因素干擾。“如果事物的表現形式和事物的本質直接合而為一,一切科學就成為多余的了。”認識事物變化發展的規律要從現象到本質,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也同樣需要揭開隱藏的商品交換關系背后的經濟關系就需要現象還原、本質直觀。在歷史上,研究政治經濟學有兩條道路,一條是從具體的經濟范疇和經濟事實出發去分析經濟現象的產生發展,按照歷史的先后順序展開研究,這是資產階級經濟學的研究范式。另一條研究道路是“完整的表象蒸發為抽象的規定”“抽象的規定在思維中導致具體的再現”,馬克思采取的是后一條道路,他認為是科學的。馬克思指出:“而對資產階級社會說來,勞動產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價值形式,就是經濟的細胞。”商品范疇是揭示資本家剝削工人秘密的起點范疇,從抽象出發再到具體,再回到抽象,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在1872年《資本論》第一卷法文版序言和跋中馬克思又重申了《資本論》的研究方法,馬克思寫道:“我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至今還沒有人在經濟問題上運用過,這就使得前幾章閱讀起來相當困難。”運用抽象力方法來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的特殊規律是馬克思的首創,這一研究方法克服了李嘉圖勞動價值論難題。與此同時,這一研究方法的運用使得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樞紐——勞動價值論更為科學,進而為剩余價值學說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從后思索法
“對人類生產形式的思索,從而對這些形式的科學分析,總是采取同實際發展相反的道路。”馬克思講道:“人體解剖對于猴體解剖是一把鑰匙。反過來說,低等動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動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動物本身已經被認識之后才能理解。”“因為已經發育的身體比細胞容易研究些。”這就是說,當事物發展到成熟階段和形態時,分解它的各個發展階段和形態變化才能夠完整呈現出該事物的發展軌跡和形態變遷。對于英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來講,已經是發達的商品經濟發展階段。這時候馬克思選擇將英國作為典型案例來研究其生產方式和交換關系,這樣便可以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形式清晰呈現出來。馬克思還指出:“把經濟范疇按照按他它們在歷史上起決定性作用的先后次序排列是不行的,是錯誤的。它們的次序倒是由它們在現代資產階級社會中的相互關系決定的,這種關系同表現出來的它們的自然次序或者符合歷史發展的次序恰好相反。問題不在于……而在于它們在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內部的結構。”經濟范疇是經濟發展的“細胞”,按照其時間先后順序來排列是資產階級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不能反映經濟范疇的地位及其發展變化,更無法揭示它們的內在聯系。在追溯14世紀英國工廠立法的歷史時馬克思便是采用從后思索法來敘述的,在《資本論》中處處可見這種方法。在《資本論》第二版跋中馬克思又再次談到了這種方法:“當然,在形式上,敘述方法必須與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須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探尋這些形式的內在聯系。只有這項工作完成以后,現實的運動才能恰當地敘述出來。”馬克思從商品經濟較為發達的英國資本主義社會去分析商品交換隱藏的經濟規律是較為恰當的,這就是研究方法與敘述方法的不同。正如《資本論》第三卷序言中恩格斯所講:“這樣我們就會明白,為什么馬克思在第一冊的開頭從被他當作歷史的前提的簡單商品生產出發,然后從這個基礎進到資本,——為什么他要從簡單商品出發,而不是從一個在概念上和歷史上都是派生出來的形式,即已經在資本主義下變形的商品出發。”從事物較為發展的形式去分析該事物的發展形式、變化規律能夠揭示其基本規律。正因為如此,馬克思選擇了資本主義最具代表性的英國作為研究的典型案例,從而去分析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特殊的經濟規律,揭示資本與雇傭勞動關系,從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總體構成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典型特征。
(三)總體性辯證分析法
總體性方法是一種辯證的方法。馬克思把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看做是有機的整體,他把人類社會發展史和自然發展史看做是一門統一的“歷史科學”。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講到:“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歷史可以從兩方面來考察,可以把它劃分為自然史和人類史。但這兩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類史就彼此相互制約。”此外,馬克思把人類社會看作是一個有機體,而且是可以經常變化的有機體,即“現在的社會不是堅實的結晶體,而是一個能夠變化并且經常處于變化過程中的有機體”。而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把資本主義制度看做是天然的、永恒的,在《資本論》第一版序言中馬克思明確交代了他在本書的研究對象,即“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資本主義社會形態是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一種特殊的社會形態及其制度,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中終將被更高級的社會形態所代替,因此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包括生產方式也是具體的、歷史的。在談及辯證法時,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版跋中旗幟鮮明的講道:“我的辯證法,從根本上來說,不僅和黑格爾的辯證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黑格爾將絕對精神外化為世界萬物,將現實事物看做是思維過程的外部表現。但是,馬克思的觀點卻相反,即“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馬克思將科學的辯證法運用于《資本論》,指導自己的研究工作。與此同時,馬克思對自己的辯證法做了精辟的闡述,他認為“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辯證的分析方法運用于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規律能夠發現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矛盾。并在分析矛盾的基礎上構建新的社會。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社會分配理論(分配制度、分配關系)時,批判了庸俗經濟學“三位一體”的分配公式,他指出:“庸俗經濟學恰好對于各種經濟關系的異化的表現形式——在這種形式下,各種經濟關系顯然是荒謬的,完全矛盾的。”這里馬克思指出了庸俗經濟學抽掉了資本主義異化的經濟關系背后的生產關系——分配關系的歷史規定性和階級規定性,“三位一體”分配公式隱藏了資本、土地、勞動背后的人與人之間的分配關系,實質是資產階級、大土地所有者對無產階級之間的剝削。從分配關系、交換關系、消費關系去認識和理解生產關系,從而能夠真正洞悉生產方式以及生產關系的本真含義,就如同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所寫的:“我們得到的結論并不是說,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是同一個東西,而是說,它們構成一個總體的各個環節,一個統一體內部的差別。……不同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每一個有機整體都是這樣。”撇開具體的經濟活動環節去談論物質生產、去分析資本與雇傭勞動的關系是庸俗經濟學破產的直接原因,馬克思采取總體性辯證方法實現了認識社會有機體的“革命”。
(四)分析與綜合相結合法
從《資本論》謀篇布局來看,從最早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六分冊到最終的四卷本就是一個從分析到綜合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具體來看,《資本論》第一卷是資本的生產過程。主要論述了商品和貨幣→貨幣轉為資本→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工資→資本的積累過程,總共七篇二十五章。《資本論》第二卷是資本的流通過程,總共分為三篇二十一章。分別是資本形態變化及其循環→資本周轉→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資本論》第三卷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總共分為七篇五十二章。分別是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和剩余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利潤率轉化為平均利潤→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律→商品資本和貨幣資本轉化為商品經營資本和貨幣經營資本→利潤分為利息和企業主收入、生息資本→超額利潤轉化為地租→各種收入其源泉。而《資本論》最后一卷則是剩余價值學說史的批判。從《資本論》的體系和結構安排來看,剩余價值的生產和流通是運用分析法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流通規律,而第三卷則是從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來分析的,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和分割過程,采用的是綜合的研究方法。從宏觀上講,從每一卷的結構安排來看,其內部又存在著分析與綜合的研究方法。例如,第一卷的絕對剩余價值生產、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第二卷的資本形態變化及其循環→資本周轉→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第三卷同樣也使用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從微觀上來講,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馬克思先分析了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規定性,分別分析了生產與分配、生產與消費、生產與交換的關系,將他們當做一個總體構成環節,其各自既有聯系又有不同特點,后綜合了社會生產總環節的貫通性,這就是先分析再綜合的研究方法。就如同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所寫的:“我們得到的結論并不是說,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是同一個東西,而是說,它們構成一個總體的各個環節,一個統一體內部的差別。……不同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每一個有機整體都是這樣。”
通過對交換關系的理論闡釋和主要內容的梳理能夠讓我們準確理解馬克思交換關系的文本觀點,明晰馬克思在交換關系理論實現的理論突破,從而更好理解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領域實現的“術語的革命”“藝術的整體”。在梳理交換關系的基本觀點中凝練出交換關系的主要內容,既為我們認識資本主義交換關系提供了理論依據,又為我們在批判資本主義交換關系基礎上建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交換關系提供了基本遵循。馬克思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的規律運用了諸多研究方法體系,這些研究方法的運用極大地豐富了《資本論》研究方法體系,為我們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研究方法,從而有助于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話語體系,與西方經濟學對話、交流、爭鳴。
《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的交換關系理論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馬克思對資本主義交換關系進行了歷史考察,在理論上進行了科學批判,基于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規律和理論前瞻,構建了科學的交換關系理論,實現了政治經濟學的重大變革。《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的交換關系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基礎理論,挖掘它的當代價值,重新激活其當代理論效應,能夠為新時代我國商品交換關系和交換活動提供理論指導作用。
三、《資本論》及其手稿中的交換關系理論對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啟示
交換關系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個重要范疇,是生產關系的內容之一,也是理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條件。從歷史邏輯來看馬克思交換關系理論是從考察人類商品經濟交換史的歷史維度中生成的,也是在資本原始積累和分工協作考察的歷史中生成的,馬克思既考察了共同體社會以前的人類史前史,又考察了階級社會商品交換關系歷史演進的一般規律和趨勢。這是批判資產階級經濟學關于交換關系的掩飾、誤解的產物,也是馬克思立足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的唯物史觀的分析,基于此,馬克思實現了政治經濟學的“術語的革命”。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規律實現了政治經濟學方法論的革命,將唯物史觀貫穿于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始終,對資產階級經濟學研究的唯心史觀和形而上學給了致命一擊,重新回歸了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即政治經濟學是研究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的學科。馬克思交換關系理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方法論價值,明晰其實現的方法論變革能夠為新時代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提供科學的方法論指導,為研究中國經濟問題提供一些啟發和思路。
(一)邏輯起點、邏輯主線與研究對象的啟示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將研究資本主義的經濟運動規律的邏輯起點確定為商品。商品緣何會成為交換關系研究的起點,這是由商品這一范疇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的地位和作用所決定的。一方面《資本論》研究的交換關系和生產關系從商品范疇開始,作為邏輯起點,這對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交換關系理論具有重要啟示。商品交換是資本主義經濟運動最常見的經濟現象,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典型特征。馬克思從資本主義經濟現象中抽離出來商品交換這一經濟關系,又從商品交換活動中抽象出來商品的規定性,采取了層層剝離的邏輯思維分析。以往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忽略了這一范疇的重要性和生成的歷史性,商品范疇作為馬克思《資本論》研究的邏輯起點是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六分冊的時候就已經確立的研究順序,這一邏輯起點的確立是馬克思批判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缺陷的結果,是政治經濟學學說史的一次重要突破,具有重要理論價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和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以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如何推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如何概括新時代以來我國取得的重大經濟成就、經驗,如何將經驗性的東西上升為學理性、學術性的經濟范疇,進一步來講,如何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商品交換關系和交換活動研究的邏輯起點和邏輯主線,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交換關系理論既是繼承馬克思交換關系理論的理論要求,又是發展馬克思主義交換關系理論的現實要求。中國特色交換關系理論的邏輯起點是以中國社會主義商品還是商品與資本作為研究起點,這需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商品與資本的范疇作出重要的學理分析和經驗總結,還需要明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商品、資本范疇在經濟結構中的地位、作用、功能,才能給出合理的解釋。同時還要在“三新一高”的現實背景和目標中去認識商品、資本、貨幣、所有制的邏輯關系。那么,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交換關系理論的邏輯主線問題如何解決,這便引發了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交換關系理論的結構體系問題。另一方面,關于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邏輯起點和邏輯主線也具有重要啟示。具體來說,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邏輯起點和研究對象問題,學術界存在很大爭議,這一學術爭鳴的現象也為我們展開學術對話和交流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資源。例如,在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體系中有學者將研究對象確定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關系,這是由馬克思恩格斯探索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將英國作為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典型案例。而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運動規律則要揭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關系,將其作為研究對象具有中國經濟的特殊性。貫穿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邏輯主線是生產方式,從《資本論》結構體系來看,將“直接生產過程、流通過程、總過程的各種形式、國家制度和經濟職能、對外開放和國際經濟關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結構具有現實性,也符合中國國情。那么,到底如何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邏輯起點、邏輯主線,如何確立起研究對象,這還需要我們深度思考,在學術爭鳴的基礎上進行提煉和概括。
(二)敘述方法與研究方法的啟示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區分了研究方法與敘述方法的不同,“當然,在形式上,敘述方法必須與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須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種發展形式,探尋這些形式的內在聯系。只有這項工作完成以后,現實的運動才能恰當地敘述出來”。在歷史上,研究政治經濟學有兩條道路,一條是從具體的經濟范疇、經濟事實出發去分析經濟現象的產生發展,按照歷史的先后順序展開研究,這是資產階級經濟學的研究范式。另一條研究道路是“完整的表象蒸發為抽象的規定”“抽象的規定在思維中導致具體的再現”,馬克思采取的是后一條道路,他認為是科學的。資產階級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按照經濟范疇的歷史先后順序展開研究,這是歷史與邏輯的一致性,這當然是錯誤的。馬克思則認為要按照經濟范疇的重要性來展開研究。敘述方法是對研究結果的敘事邏輯的表征,而研究方法則是展開某個研究主題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二者之間是敘事邏輯與研究邏輯的關系。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交換關系理論使用哪種敘述方法,這需要根據研究對象的特點而定,而不是任意選取。而研究方法的使用,可以借鑒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交換關系所使用的抽象力分析法、從后思索法以及總體辯證分析法。描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交換關系和交換活動需要提煉出中國標識的基本范疇和核心概念,揭示交換關系必然的、穩定的聯系需要使用抽象力分析法來把握其規律性。揭示當代中國交換活動就要考慮交換活動的內在發展過程、歷史邏輯,以把握交換活動的基本屬性,其特殊性如何揭示出來,則需要立足中國交換活動的實際狀況,探究其分工與協作的特點及其內在機制這就需要使用總體辯證分析法了。研究方法的選擇是根據研究對象的特殊性而選取的,用恰當的敘事方法將中國特色交換關系與交換活動敘述出來便完成了用概念、范疇及理論體系來把握交換關系與交換活動的特殊性規律。
(三)具體研究方法與抽象研究方法的啟示
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交換關系使用的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具體的研究方法,另一類是抽象的研究方法。本文先談具體研究方法。其一,定量與定性研究相結合。在資本的生產過程中,馬克思將剩余價值的生產分為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和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兩類,并將二者結合起來研究,探討了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剩余價值率、資本有機構成等理論。這里既使用了研究剩余價值的數學公式,又定性分析了二者之間的關系。在資本的流通過程中馬克思分析了資本循環、資本周轉以及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其中資本流通時間、流通費用、生產時間、流通時間、可變資本的周轉率、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中兩大部類的平衡等分析使用了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在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的各種形式中,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剩余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律以及超額利潤轉化為地租等都使用了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其二,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理論模型研究方法。在資本的流通過程中馬克思既考察了單一企業內部的資本循環與周轉過程,又考察了社會總資本的生產和流通過程,在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中馬克思提出了兩大部類平衡的理論模型,這是宏觀經濟一般均衡理論的模型。此外,關于剩余價值率及其下降規律等問題馬克思也使用了相關模型。在分析商品貨幣交換章節中馬克思既分析了簡單交換的一般特征,也分析了擴大交換的基本運行規律,這里有微觀的個人、部門的微觀交換,也有宏觀的國民經濟運行以及國際貿易交換。在地租理論中馬克思區分了級差地租Ⅰ與Ⅱ理論模型。這些理論模型的使用使得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更加科學、嚴謹。其三,調查法。在《資本論》第一卷第八章《工作日》中馬克思對14世紀中葉至19世紀60年代英國工廠立法限制工作日的法律進行了深入考察,同時通過調查英國的日工、夜工和換班制度,對工人的衣食住行、工作環境、身體健康狀態、婦女與兒童用工情況、機器排擠工人的失業現象等問題進行了全方位考察,展現了工人階級的日常生活全景圖。馬克思恩格斯既深入工人運動一線,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政治與經濟訴求,又進行《資本論》的創作和研究,指導著工人運動。其四,文獻法。馬克思恩格斯為了研究資本主義交換關系和生產關系規律批判借鑒了英國古典經濟學的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詹姆斯·穆勒等人的理論,還吸收了費爾巴哈、黑格爾等哲學家的哲學理論的合理內核,以及批判和借鑒了英法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理論,從而使得馬克思主義理論得以誕生。在創作《資本論》的過程中馬克思借鑒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剔除了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成分,使得勞動價值論科學化。《資本論》中的很多神話故事、典故、隱喻、詳實的數據、立法、機器、分工、商品、貨幣、資本、地租、剩余價值等重要經濟范疇都是馬克思寫作《資本論》手稿的重要經濟范疇,例如《巴黎筆記》《布魯塞爾筆記》《曼徹斯特筆記》等搜集了大量的文學、哲學、經濟學、工藝學、科學社會主義、社會學等學科文獻。正是在這個基礎上馬克思才能寫出傳世巨著《資本論》,正如馬克思所講:“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使用了抽象研究法。在抽象研究方法上,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使用了抽象力分析法、從后思索法以及總體性辯證分析法,此外還運用了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等思維方法。這些抽象研究方法的運用使得馬克思創立了科學的馬克思經濟學理論。例如,拜物教理論的分析揭開了商品、貨幣、資本的奧秘,使之不再具有神秘性。《資本論》的結構體系、范疇、篇章布局、模型、微觀與宏觀經濟的分析等方面貫穿了唯物史觀和辯證法思想,使得抽象研究方法得以充分體現,這一點是馬克思首創的,這超越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彌補了其缺陷。對于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交換關系理論而言,一方面我們要用抽象研究方法,提煉和概括符合中國實際的交換關系的基本范疇,堅持唯物史觀的基本立場、人民本位、國家職能,協調好理論體系的結構和重要范疇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還要構建交換關系的理論模型,關注微觀交換關系、宏觀交換關系及其活動的運行機理,優化我國商品交換關系以及分工與協作,提高勞動者職業技能,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使用調查法調查我國交換關系、交換活動的分工與協作存在的問題,形成調研報告,為國家智庫機構提供研究素材和案例。堅持定量與定性研究方法相結合,既要從數量上描述我國交換關系領域的量化趨勢、特征、演進、運行機理,又要從定性上描述我國與世界的貿易交往關系、國內區域、城鄉交換關系的基本狀況。總而言之,既要借鑒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交換關系的具體研究方法和抽象研究方法,又要關注我國交換關系的實際運行狀況,提煉出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交換關系范疇以及理論體系,又要跟蹤國際前沿,合理借鑒西方交換關系理論,與時俱進發展馬克思交換關系理論。
(四)基本范疇與核心范疇的啟示
交換關系中資本與雇傭勞動的交換是資本主義社會所圍繞的“軸心”,馬克思按照商品、勞動力、貨幣、價值、資本、剩余價值、資本積累等范疇逐步建立了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范疇與范疇群。這些范疇既有基本范疇,也有核心范疇,而資本與勞動范疇是其核心范疇,揭示資本與勞動之間的關系是《資本論》的理論研究主題。馬克思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是借助一系列范疇和范疇群所形成理論體系和研究體系的。核心范疇在基本范疇與范疇群中的地位、作用、功能是不同的,在《資本論》結構體系中,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學說是其兩大理論支柱,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在于無償占有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揭示了資本家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剝削與被剝削、壓迫與被壓迫的階級關系。經濟關系是社會關系中最基本的關系范疇,指向了人與人之間的物質利益關系,反映不同經濟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馬克思糾正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只見物不見人的研究弊端,重新回歸了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主題。
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交換關系理論需要立足中國商品交換和交換活動實際,抽繹出一些基本范疇和核心范疇,搞清楚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描述當代中國商品交換關系和交換活動的基本狀況,將交換關系領域的基本經驗上升為學理性、學術性的經濟范疇,并在邏輯主線的主導下形成理論體系。一方面優化城鄉交換關系、區域交換關系、產業交換關系、國內與國際雙循環交換關系,提煉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標識的交換關系范疇以及學理性和學術性的理論體系。另一方面,積極借鑒西方經濟學關于交換關系理論的理論資源,繼承馬克思交換關系理論,形成中國特色交換關系理論,指導我國商品交換活動。在更深層次上,研究社會主義公有制下的聯合勞動以及分工協作體系也是新時代構建中國特色交換關系理論的主要任務。將公有制、聯合勞動、分工與協作作為交換關系的核心范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這是因為公有制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支柱和基石。聯合勞動是社會主義社會化大生產的特征,與此同時勞動時間作為調節社會成員參與勞動成果分配的尺度是符合社會主義制度要求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堅持公有制、按勞分配這兩大基本原則,任何偏離這兩大原則的改革都是偏離社會主義制度方向的顛覆性錯誤。從不同所有制經濟的交換關系特點來看,在我國商品交換關系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公有制的商品交換關系有四類:“一是全民所有制與集體所有制經濟之間的商品交換關系,二是全民所有制企業相互之間的商品交換關系,三是集體所有制企業之間的商品交換關系,四是國家職工向全民所有制企業購買商品的商品交換關系。”按照現階段我國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特點來看,非公有制經濟之間、非公有制與公有制經濟之間、城鎮居民之間也存在著商品交換關系,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飛速發展和跨境電商的作用使得商品交換突破了傳統的時空環境,如何處理不同性質、層次的商品交換關系以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下的分工與協作關系,如何使之助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重要的時代課題。因此厘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交換關系理論的基本范疇和核心范疇是構建新理論體系的重要任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