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現在國民思想狹隘,安得國人有大哲學革命家、大倫理革命家,如
俄之托爾斯泰其人,以洗滌國民之舊思想,開發新思想。”
話說毛澤東為了總結辦學和教學經驗,專門設置了一個夜學日志,并帶頭天天寫日志。從他在開學前后所記下的11月5日至11月14日的日志中,可以看出他為辦好夜學所進行的精心組織以及對夜學各種大小事務的周密思考:
11月5日晚,召集國民高小和一師部分職員及三四年級同學共十余人開會,就夜學問題“商議實行辦法”。
11月6日,出版布告通知學生:“定陰歷九月二十五日(11月9日)晚上7點鐘,在師范下首國民學校內頭次上課,各帶筆墨紙硯,齊到為要。”
11月7日,“晚上開會磋商進行辦法。學生報名又增二十余人。”由于名額有限,毛澤東只好讓周世釗等人截止了報名工作。
11月8日,“晚上教員12人開教務會議”。決定了課程設置、老師分配、授課時間、授課內容等。毛澤東自己擔任歷史課。
夜學學生按程度高低,分為甲班、乙班,開設國文、算術、常識3科,每班每周3夜,每夜2時,共6時,分配國文3時,算術1時半,常識1時半。
教員每班國文2人,算術1人,常識3人。
教授內容:“分認字、寫紙、短文、便條、信札等項。”算術,“先期盡教珠算,入后稍加筆算。”“常識為與以普通之知識及精神之安慰,如歷史,教以歷代之大勢及近年關系最巨之事跡,所以精養其歷史的觀念及愛國心。”
“常識注重內容,講義宜少”,“常識注重精神,與國文、算術之近于技能者相別,故作為余興,每晚以半點鐘,用演講之形式教授之。”常識教授歷史、地理、理科、修身、衛生、實業、政法、經濟、教育等,“內容多而時間少,宜擇其重要及與夜學學生有密切關系者。”教授方法,“大部取注入式,間采啟發式。”
11月9日,工人夜學在第一師范附近的國民學校教室里正式開學。
晚六時半,夜學教職員陸續來到國民學校。學生們也紛紛到校報到。“此次報到,既極踴躍,而秩序又甚為整齊,出乎意料之外。此次學生中,十三四歲小兒竟占十分之三數,有在初小讀過1年及2年者。夫兒童失學如此其多,使無此夜學稍從補救,將永遠廢學矣。其中年失學者,前日截止報名后,仍有無數要求補報者。以礙于名數不能許,而彼等固如嗷嗷之待哺也。”
毛澤東和教職員們把一批批窮苦的學生領進了教室,教室里一片歡快的景象。為了教學方便,夜校首先對大部分報到的學生進行文化水平摸底測驗。測驗的結果,“有清楚不誤全行寫出者,有略寫街名二三個及姓名住所者,有姓名不能寫好者。”
毛澤東和周世釗等根據測驗成績,評定甲、乙,把學生分為兩個班。甲班44人,乙班41人。
接下來舉行開學典禮。學生們“整隊向國旗、孔圣行三鞠禮,職教員和學生相向互行一鞠躬禮”。
師范學監主任、代理學友會會長方維夏先生致訓詞,勉勵學生好好學習;夜學主任周渭航也致了訓詞。
毛澤東興致勃勃地將夜學上課說明書逐條作了解釋。他說:
“講義及抄本由學校發給。每次上課,衣服聽便,不必求好。每次上課須帶筆墨。本校已函請警察保護,來往盡管放心。”
11月10日,“購來參考書12種”。晚上召集夜學管理12人在學友會事務室開會,就夜學管理的一些事項作了研究,決定:
“一、教室設燈4盞,頭門設燈1盞,三門設燈1盞。二、本校派定工役1名,司送茶水、燈油等事。國民部派定工役1名,應隨時呼喚。三、教員與管理員同赴夜學上課,以免學生久待。四、管理取嚴格主義,以堅持學生信仰。五、學生雨具,令拂干,置于講堂椅下,自為照料。六、學生大小解,天晴另就街廁所……”
11月11日,“晚上7時補試。計前夕報名未到者44人,今晚到10人。”
11月12日,甲班上課,“課畢,由毛澤東報告:不可喧擾;宜每次上課,3次不到者,開缺不補;解手赴外邊廁所;雨時雨具,自置椅下看管;今次有未帶筆墨者,下次宜都帶來;習字紙帶歸書好,下次帶來,評定甲乙記分等事。”
毛澤東在這一天的日志里還寫有這樣的內容:“教授兩點余鐘,學生聽之頗能娓娓不倦。”“教室洋油燈4盞,有2盞不明,中間頗暗,應添1盞。”“此次地理講義不善,字嫌小,又不明白。”
11月13日,乙班上課。“乙班學生程度頗低,國文多不深懂。”
毛澤東還在日志中寫道:他告訴學生,前一天晚上,甲班學生放學后“又在鐵路旁喧呼者,警察以此為言”;要求大家注意:“省城特別戒嚴,步哨及社壇嶺”,“報告學生提早上課;一面由學校行文省署,邀求保護。”
11月14日,“甲班上課。算術羅宗翰出席,教以數之種類加法大略及阿拉伯數字碼。歷史常識毛澤東出席,教歷朝大勢及上古事跡。學生有4人未帶算盤,從小學暫借。為戒嚴早半時下課。管理者李端綸、蕭珍元。實驗3日矣,覺國文似太多太深。太多宜減其分量;太深宜改用通俗語(介乎白話與文言之間)。常識分量亦嫌太多(指文字),宜少用文字,其講義宜用白話,簡單幾句標明。初不發給,單用精神演講;終取講義略讀一遍足矣。本日歷史即改用此法,覺活潑得多。本日算術卻覺過淺,學生學過歸除者,令其舉手,有十幾人之多。此則宜逐步加深。”
“說理宜深,語言、文字出之以淺。”
11月16日,張超給甲班上物理常識課,他講得太深,許多學生坐不住。課后,毛澤東對學生們說:
“物理一科,極有趣味,方才所講,不過發端,將來電燈之所以能明,輪船、火車之所以能速,其理必皆告汝等知之。”
1917年11月中,毛澤東以一師學友會總務的身份,成功地組織學生志愿軍進行了一次英勇的護校斗爭。
此時正值護法戰爭開始不久,桂軍譚浩明趕走了駐守長沙的傅良佐部,他的軍隊尚未進駐長沙城,城里只有一些維持日常秩序的警察。就在這時候,北洋軍第8師王汝賢的部隊由湘潭、株洲向長沙潰退,潰兵們三五成群,四處奸淫擄掠。長沙城四周頓時大亂。
一天午飯后,第一師范校園里有人傳言,說是北洋潰軍的一部分已經到了離一師南端只有兩里多遠的猴子石一帶,因為他們不了解長沙城里的虛實,不敢貿然繼續前行,就停留在那一帶,到附近農民家里搶飯吃。這個消息一傳開,校園里一片驚慌,人們紛紛收拾細軟,準備帶領家人躲到城東5里的阿彌嶺去。
毛澤東見師生們如此慌亂,心里暗暗著急,但他畢竟有著半年的軍事生涯,他向校領導冷靜分析了潰兵的情況,認為潰兵既然不了解城里面的情況,且已疲憊不堪,只要把學校里一年前訓練過的學生軍組織起來,再請一些警察來前來配合一下,是完全可以防范潰軍進擾校園的。
學校當局采納了毛澤東的意見,決定由他負責指揮,組成學生志愿軍,“分夜梭巡,警衛非常”。毛澤東立即指揮同學們把教室里的桌椅統統搬出來,壘做障礙物,構成“防御工事”,進入作戰狀態。
此時已有零星潰兵來到校園大門口窺探,他們見一師的學生志愿軍戒備森嚴,也就不敢輕易造次了。
毛澤東了解到這一情況,認為可以采取“以弱示強”的辦法,主動出戰,打潰兵一個措手不及。于是他迅速將膽子較大的學生志愿軍200余人集結起來,每人配備一支平時操練用的木槍,帶上爆竹,分成3隊,潛伏在校后的妙高峰上,形成居高臨下分進合圍之勢。他又派人到附近警察分所聯絡,請求警所派一部分警察前來助陣,并且讓他們埋伏在學生志愿軍的前列。
傍晚時分,潰兵們小心翼翼地沿著鐵路線向北轉移,漸漸出現在學生志愿軍潛伏陣地不遠的地方。毛澤東一聲令下,警察們紛紛鳴槍,學生志愿軍也同時燃放起裝在煤油桶內的爆竹,齊聲高呼:
“繳槍沒事!繳槍沒事!”
“傅良佐逃走了,桂軍已經進城,你們趕快繳槍!”
潰兵們突然聽到混合著鞭炮聲的槍聲和數百人的吶喊聲,還以為真的是碰上了敵人的大部隊,早已魂飛魄散,不敢抵抗了,紛紛繳械投降。
毛澤東讓荷槍實彈的警察將潰兵們押到學校的操坪上露宿,又組織全校同學將繳獲的槍支和其它武器抬到學校里面。
第二天,由學校當局出面協商,請長沙商會籌出一部分款項,將潰兵們遣散了。
毛澤東超人的謀略和沉著冷靜地指揮,成功地阻止了潰兵們進入校園行劫。師生們紛紛稱贊他“一身都是膽”,無愧于“毛奇”的稱號。自此以后,“毛奇”這個稱號便成為一個雙關語,一是贊揚毛澤東是一個“志向非凡、與眾不同”的奇特的人,一是把他比作德國歷史上一位很有學問又很會打仗的將軍——毛奇。
徐特立也為有毛澤東這樣的學生而感到自豪,他十分欽佩毛澤東“通身是膽”,說毛澤東是一個“不向惡勢力屈服的人”。
后來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笑著說:“我搞軍事,恐怕這才真是第一次呢。”
這正是:提兵布陣試牛耳,以弱示強抓戰機。
潰兵驚心魂魄散,亂世學子稱毛奇。
且說1917年12月24日,湖南一師放了寒假,毛澤東主持學友會創辦的工人及其子弟夜校也將隨之結束。他和方維夏等人召集教員們進行了工作總結,并“請餐兩大席”,以答謝各位教員的義務教育之功。他們還商定,對那些在夜校里“潛心聽講,缺席甚少學生,分3等發給獎品,以示鼓勵。”
毛澤東一處理完夜校的事情,便踏上了寒假出游之路。他步行來到瀏陽文家市,在鐵爐沖陳紹休同學家住了幾天。這幾天,白天他和農民一起挑水、種菜,晚上就和農民們坐在一起拉家常。他看到這個地方的農民沒有栽種果樹的習慣,就耐心勸他們種植果樹,造福子孫。他說: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前人栽樹,后人食果。”
毛澤東還親自動手栽了幾棵板栗樹。之后,他又到西鄉土橋炭坡大屋老同學陳昌的家鄉一帶走訪了一遭。這次出游時間并不太長,不久,他便回到了長沙。
他的一個本家姑姑毛貴英和姑爹彭華,在長沙三泰街開了一家“彭福泰棉絮店”,那里是他在一師讀書期間經常去的地方。姑媽對這位本家侄兒很是喜愛,只當是娘家的親侄子一樣,每次見到潤之來了,總要給他做些好吃的。
他們老夫妻沒有親生兒女,膝下唯一的過繼女兒是毛澤東的遠房妹妹毛福清。毛澤東把這個剛滿4歲的毛福清看作是自己的小妹妹一樣,只要他一來,便教小福清識字、寫字、唱歌。小福清也總是親切地叫他三哥。
這一天,毛澤東來到姑媽家,看到毛福清正在纏腳,一雙小腳丫子腳被裹得緊緊的,像包好的粽子一樣,就心疼地問:
“妹妹,疼嗎?”
毛福清的腳像火燒一樣疼痛難忍,經三哥一問,她的眼淚便撲簌簌地掉了下來。毛澤東說:
“那就莫包嘛!”
毛福清十分為難地搖搖頭。毛澤東知道她不敢對姑媽姑爹講,就直接去找姑媽姑爹為她講情。他說:
“纏腳是封建社會對婦女的一種束縛,生成的一雙腳為什么要纏呢?一個好好的人為什么硬要她變成一個殘疾人呢?這個習俗是很殘忍的,很不公平的。妹妹的腳疼得那么厲害,還是讓她放了吧。”
毛澤東能言善辯,直說得姑媽姑爹點頭稱是,從此便不再讓毛福清纏腳了。
此后,毛澤東趁著在姑媽家小住的機會,又了解了其他一些市民的生活狀況。
新的一學期開始了,一師又聘來了一位新老師,名叫孫俍工。孫俍工畢業于北京高師國文部,他在一師講授的是語文學、文字學、中國文學概論、古文選讀。這位先生不僅在授課時旁征博引、妙語連珠,而且他的書法飄逸灑脫、筆力遒勁。毛澤東對這位比自己還小一個多月的先生非常敬重。
有一天,毛澤東去孫俍工寓所討教書法,他先是欣賞了孫俍工收藏的名人字畫,又看了孫俍工臨摹的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他說,他很喜歡書法,但覺得學習書法行書比較容易入門,自己想先學學草書。孫俍工告訴他說:
“其實,行書比楷書隸書都難。在行書中完成那么多的筆鋒的變化,不容易呀。要做到行筆而不斷,著紙而不刻,輕轉重按,如行云流水,無少間斷,方能永存乎生意。”
毛澤東聽了,覺得先生所言很有道理,就頻頻點頭。他說:
“這就是了。這行書變化如此之多,但不知有無章法可循?”
“有啊!”
孫俍工說著,取筆在手,在箋紙上寫下了學習行書的要訣:疏密、大小、長短、粗細、濃淡、干濕、遠近、虛實、顧盼、錯落、肥瘦、首尾、偃仰、起伏。
毛澤東恭恭敬敬地收起“28字訣”,起身告辭,他說:
“與師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孫先生,感謝您了。”
孫俍工起身相送,拉著毛澤東的手真誠地說:
“依我看,你現在的字是才氣有余,功力不足咧!潤之,還是要從練楷書開始。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你站不穩,又怎么能走和跑呢?”
自此以后,毛澤東和孫俍工先生切磋書法技藝的次數越來越多了,他們竟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1918年2月19日,毛澤東在一師學友會職員會議上提議繼續辦夜學,與會者們一致表示贊成。
3月2日,毛澤東草擬了一份《第一師范附設夜學招學廣告》,廣告中提出,新學生愿入夜學者,不論年紀大小,認字多少,均可報名,聽課不收學費且發給講義。
3月3日,毛澤東主持召開夜學職教員會議,確定本期夜學職教員組織。他本人兼任夜學“管理”。
3月17日,新一期夜學開學了。學校附近工廠里的許多工友都認識毛澤東,親切地稱呼他“毛先生”。
毛澤東通過創辦工人夜學,與城市市民有了廣泛接觸,同他們建立起了深厚的階級感情,同時也取得了與產業工人打交道的初步經驗。
3月間,一師邀請上海《教育》雜志主編李石岑來校進行了一次講演。這位李石岑先生既是一名學者,又是一位游泳專家。毛澤東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就和同學們一起請李石岑先生傳授游泳技術。李石岑爽快地答應了。
此時天氣還很涼,大家都還穿著棉衣。李石岑先生下水做示范,毛澤東等人也都跟著下了水,一直游了三四十分鐘才上岸。
3月下旬的一天,毛澤東在岳麓山下周家臺子蔡和森的家——“溈癡寄廬”,再次與同學們聚會,他向大家提出了創立一個“求友互助”正式“團體”的倡議。
本傳前面已經說過,這“溈癡寄廬”長期以來就是毛澤東這一批青年人經常聚會的地方,他們在一塊兒議論最多的就是關于人生方面的問題以及有關楊先生的教誨。楊懷中先生曾經多次教導他的學生們說:“人患無肯立志身,精神一抖,何事不成。”他又說,人貴在有志,而理想則是立志的基礎,樹立了根本的理想,才能“立志”。楊懷中先生還曾說過:“人者,有理想之動物也。人生的目的在于實現理想。”“諸人士都系楊懷中先生的學生”,在楊先生的教育下,經過兩年多的醞釀,逐漸形成了共同的理想,“如何使個人及全人類的生活向上”,已經成為他們議論的核心問題了。參與討論這類問題的人大概有15人左右,討論的次數也有上百次了,但他們從來還沒有像現在這樣感到迫切!
就在這天的聚會中,毛澤東提議說,“國內的新思想和新文學已經發起了,舊倫理和舊文學,在諸人眼中,已一掃而空,頓覺靜的生活和孤獨的生活之非。”既然自己的品行要改造,學問要進步,求友互助之心早已“熱切到十分”,現在應該有“一個翻轉而為動的生活與團體的生活之追求”,何不搞一個正式團體,為大家的互助提供一個聯系的橋梁和紐帶呢?
此議一出,立刻“就得到大家的贊同了”。眾人紛紛議論說,先生總是告誡大家要有一種奮斗的向上的人生觀。為不負先生的殷殷之望,組織一個小團體,不是可以更好地奮斗向上嗎?就這樣,他們終于形成了一個共識,要“集合同志,創造新環境,為共同的活動。”
于是,毛澤東和蔡和森、蕭子升等人就開始著手新學會的組織工作。要成立團體,首先需要搞一個章程,眾人一致推舉毛澤東起草新學會簡章。
此時(1917年秋)已在第一師范附屬小學任教的蕭子暲在日記中記載:
3月31日,“二兄蕭子升來坐已久,交閱潤之所草新學會簡章。二兄意名為新民會云。又述潤之等赴日本求學之計劃。”
1918年4月8日,“接二兄手書,力主予出洋,付來潤之所重草新學會簡章。”
4月13日,“夜潤之來。明日新民學會開成立會。”
4月14日,這是一個春光明媚的星期天。毛澤東和他的朋友們踏著輕松的腳步,興致勃勃地來到岳麓山下周家臺子(又叫劉家臺子)蔡和森的家“溈癡寄廬”,新民學會成立會議將在這里召開。
出席這次會議的人員應到21人,實到14人,他們是: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蕭子升、陳紹休、蕭子暲、鄒彝鼎、張昆弟、陳書農、鄒蘊真、周名弟、葉兆楨、羅章龍、李維漢。在這14人中,除羅章龍是第一聯合中學的學生外,其余的都是第一師范的學友。
因各種原因沒有到會的7個人是:陳章甫(即陳昌)、周世釗、羅學瓚、熊焜甫(光楚)、曾以魯、傅昌鈺、彭道良。此后,他們相繼加入新民學會。
參加會議的何叔衡,因“自愧年老才退,不配與20歲左右的青年為伍,所以提出不入會。”后來在毛澤東的動員下,他在1918年8月間還是加入了新民學會。
關于新民學會成立之時的詳細情況,蕭子暲在日記中是這樣記載的:
“成立會從上午11時開始,首先討論會章。人們在屋子里,在河灘上,討論學會的宗旨、名稱、章程。”
“會章系彝鼎、潤之起草,條文頗詳。”毛澤東首先向大家作了說明和解釋,以征求大家的意見。“和平常一樣,他的話語淺近、扼要、深刻,意思新穎、明朗、透徹。”他在他起草的《新民學會會務報告》(第1號)中,在談到新民學會創立緣起時是這樣寫的:
“現在國民思想狹隘,安得國人有大哲學革命家、大倫理革命家,如俄之托爾斯泰其人,以洗滌國民之舊思想,開發新思想。”“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大家都是楊懷中先生的學生,與聞懷中先生的宏論,做成一種奮斗的和向上的人生觀,新民學會乃從此產生了。”
毛澤東在會章草案中寫入了他主張大同之世,主張大抵抗、大斗爭等內容。蕭子升一直不贊成巨大的激烈的變革,他主張點滴的溫和的改良。所以,“子升不贊成將現在不見諸行事的條文加入,頗加刪削;討論結果,多數贊成子升。”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也只好服從大多數人的意見了。
這蕭子升聰明好學,成績一向很好,能寫詩、賦文章,又能寫一手好字,其品德也一直為湖南一師的師生們所贊許;他和毛澤東有共同的志向,治學態度和品行修養也多所相似或相近,同為楊懷中先生的得意門生。楊懷中先生曾經把他列在長沙幾千名學生中的第一位,蔡和森在第二位,毛澤東則在第三位。因此,蕭子升在同學中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中午,蔡暢和大姐蔡慶熙幫助媽媽葛健豪做好了簡單的午餐,請大家會餐。
飯后,會議通過的會章將這個團體定名為新民學會,據蕭子暲解釋說,這是“取自《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日日新,又日新”的字樣,有一種反對舊制度,主張革新,為人民的意思。”
會議表決通過的會章共有11條,其條文摘要如次:
“本會以革新學術,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為宗旨。”
“會員對于本會每年負一次以上的通函之義務,報告自己及所在地狀況與研究心得,以資互利;凡經本會會員5人以上之介紹及過半數之承認者,得為本會會員;會員有不正行為,及故違本簡章者,經多數會員之決議,令其出會;會員每人于入會時納會費銀1元,每年納常年費1元;本會設總干事1人,綜理會務,干事若干人,協理總干事分理會務,任期3年,由會員投票選充之;本會每年于秋季開常年會一次,遇必要時,得召集臨時會;本簡章不適應時,經多數會員決議,得修改之。”
會員守則中還規定:“1、不虛偽;2、不懶惰;3、不浪費;4、不賭博;5、不狎妓。”其中不懶惰這一條,是由蕭子暲提出的。
蕭子暲還回憶說:“大家推毛澤東同志為總干事。他本是學會的發起人,組織者,但他謙虛地只同意做副干事。”因此,會議又推舉蕭子升為總干事,毛澤東、陳書農為干事。陳章甫任演講部主任。
這天下午5時,新民學會成立會議結束。“斯時,天氣晴朗,微風掀拂江間的碧波和江岸的碧草,送給到會諸人的腦里一種經久不磨的印象。”
后來關于新民學會的性質問題,有的會員因為會章中沒有提出遠大的革命目標,所以就把它定性為,只“不過是少數讀書人的一種讀書團體”。
這正是:首倡新民會,聚義大斗爭。
胸中藏萬壑,存異求志同。
在此后的某一天,毛澤東來到一位家庭比較富裕的“新民學會”會員家里,受到主人的熱情款待。正當他們談論到一個政治話題時,這位年輕的主人突然叫來仆人,吩咐仆人去買豬肉,并交代他說,要什么什么價格的和什么什么樣的豬肉。毛澤東見此情景,極為惱火,他認為這位朋友以家庭瑣事干擾談論家國前途大事,違反了同學之間約定的三不談,即不談金錢、不談男女之事、不談家務瑣事,一氣之下便起身離去,從此再也不和這個富家子弟單獨來往了。
還是在這個4月間,湖南省的局勢又發生了突變,張敬堯的部隊突然開進了長沙城。毛澤東為了學校安全,便和一部分同學組織了一支由他任隊長的警備隊,在校園內外日夜巡邏,嚴防散兵游勇來校滋擾,從而保證了一師的正常教學秩序。
張敬堯者,何許人也?原來這張敬堯是屬于皖系軍閥里的一個不小的頭目。早在1917年就開始的直皖聯軍與湘桂聯軍之間的混戰,到此時已分出了勝負,駐守湖南的湘桂聯軍司令譚浩明被皖系趕走了,張敬堯便于4月間率部進入長沙,坐上了湖南督軍兼湖南省省長的寶座。自此以后,張敬堯和他的弟弟張敬舜、張敬禹、張敬湯哥兒4個無惡不作,罪行累累,給湖南人民造成了嚴重的災難。詳情容后再敘。
且說此時在新民學會的活動中,會員們聚在一起議論最多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出省、出國的問題,因為大多數會員已經畢業或即將畢業,選擇一個什么樣的職業才能更好地施展抱負?他們不滿意湖南這個閉塞的地方,認為湖南交通不便,政治文化又比較落后,所以不應該“堆積”在湖南一地,說是應當分散到中國乃至世界各地去考察,去開辟一個方面,去打開各方面的陣地。不少會員還認為應當去日本留學,因為“日本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孫中山先生組織興中會、同盟會和武昌起義,都是受到日本的影響。其次,日本是東方和西方科學文化的橋梁地帶,維新早,接受西方的科學技術早。”
不久,羅章龍即決定去日本留學。陳昌也曾考慮去日本留學,毛澤東則認為他留在國內更能發揮作用,應該以學校為陣地,培養人才。陳昌欣然接受了毛澤東的建議。
羅章龍雖然愿意去日本留學,可他家里經濟比較困難,還難以成行。毛澤東和新民學會會員們及尚未加入新民學會的何叔衡,得知這一情況,便紛紛伸出援手資助他。
羅章龍就要走了,毛澤東、何叔衡與新民學會會員們來到長沙北門外的平浪宮,一起聚餐,為羅章龍餞行。爾后,毛澤東一直把羅章龍送至碼頭上,臨別時又交給他一個信封,說是內有一首詩相贈。羅章龍辭了毛澤東,上了船,拆開信封一看,是一首用“二十八畫生”筆名寫的七古,題目為《送縱宇一郎東行》。詩云:
云開衡岳積陰止,天馬鳳凰春樹里。年少崢嶸屈賈才,山川奇氣曾鐘此。
君行吾為發浩歌,鯤鵬擊浪從茲始。洞庭湘水漲連天,艟艨巨艦直東指。
無端散出一天愁,幸被東風吹萬里。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稊米。
滄海橫流安足慮,世事紛紜從君理。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諸公碌碌皆余子。平浪宮前友誼多,崇明對馬衣帶水。
東瀛濯劍有書還,我返自崖君去矣。
詩的后面另附有4句贈言:“若金發礪,若陶在鈞,進德修業,光輝日新。”
羅章龍看罷,自是感激非常。后來羅章龍一行抵達上海之時,恰逢5月7日。這一天正是1915年日本政府向袁世凱政府提出二十一條最后通牒的日子,日本反動軍警再一次借機生事。來到上海準備赴日的眾學子“忽聞東京發生日警迫害中國僑民風潮”,毆打中國愛國學生,驅趕他們回國。羅章龍一行只好決定暫停東渡,返回湖南。
1918年5月10日,即將畢業的毛澤東將一師學友會的“一切會金、器物、圖書及簿據等,移交審計喻恒、皮文光二君,代理保存”。他還對未來的會務工作提出了兩條建議,一是擴充會務經費,用以購置圖書雜志、辦夜學、救濟失業窮民,為籌備學友會獨立會所,聯絡畢業同學,以謀全省教育之研究及發展;二是學友會加設交際部,“謀內外之連絡,通新故之情愫,圖理論與經驗之結合”。毛澤東說罷,向喻恒、皮文光二人提供了自己草擬的交際部細則7條。最后,他又誠懇地對喻恒、皮文光說:
“今愚等將去矣,惟有望后來同學諸兄,竭力以圖其成而已。”
就在毛澤東移交后不久,即在這5月間里,湖南第一師范就被張敬堯的弟弟張敬湯所部的一個旅占領了,學校只好被迫停課,學生們大部分都離開了學校。
毛澤東趁此機會又一次出游了,他同蔡和森一起,從周家臺子“溈癡寄廬”出發,徒步沿洞庭湖南岸和東岸,經湘陰、岳陽、平江、瀏陽等縣,游歷半個多月,進一步了解了農村的政治、經濟等狀況。
蔡和森回到長沙后曾對家人說:
“這次游學雖然身無分文,但潤之會寫字,替人寫橫幅對聯,人家就給點酬金。我倆在‘見人說話,遇事幫忙’的8個字之下,得益不少。我想,只要樂于助人,走遍天下就不難了。”
1918年6月,湖南一師因皖系軍閥張敬湯部依然強占著校舍,只得提前放了假。就這樣,毛澤東也不得不提前從一師畢業了,從而結束了他“6年孔夫子,7年洋學堂”的整個學生時代。
毛澤東在1936年同斯諾談話時曾經總結說:
“我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度過的生活中,發生了很多事情,我的政治思想在這個時期開始形成。我也是在這里獲得社會行動的初步經驗的。”
欲知毛澤東畢業后的去向和活動,請看本傳第二卷——《倚天抽劍》。
東方翁曰:毛澤東在新民學會會員“多數贊成子升”的情況下,以少數服從多數,忍痛對會章內容“頗加刪削”,刪去了他所主張的大同之世、大抵抗、大斗爭等等重要內容。這是毛澤東在他一生中第一次體現其個性中的猴氣。應該說這是一次理智的服從。將大目標藏之于胸,待時而發,乃是成大事者必須具有的胸襟。正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者是也。
咨詢微信:qunfeiyang2014, 13937776295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