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讀書交流

學習馬克思 《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

阿衡 · 2023-01-20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有了實踐的觀點,辯證唯物主義同舊唯物主義的界限就能夠分得清了;有了實踐的觀點,思維與存在、精神與物質的同一性就好理解了,二者是在實踐基礎上的統一;有了實踐的觀點,就能深刻地懂得認識必須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通過實踐認識真理和不斷地發展真理;有了實踐的觀點,就突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精神,突出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這個《提綱》是馬克思1845年春天在布魯塞爾寫的一個筆記,是為了以后進一步研究用的,不是準備發表的著作。1888年,《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出單行本時,恩格斯將馬克思的原稿附在該書的后面第一次發表了。發表時,恩格斯曾對馬克思的原件作了某些編輯上的修改。

  《提綱》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千幾百個字,但它包含的思想內容是十分豐富的,而貫串這個《提綱》的一條紅線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實踐的觀點。 《提綱》以實踐的觀點,批判了包括費爾巴哈在內的一切舊唯物主義,劃清了辯證唯物主義同舊唯物主義的根本界限,提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

  由于這個《提綱》是在1845年寫的,那時馬克思剛剛完成由唯心主義到唯物主義的轉變,所以恩格斯說,《提綱》是“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本書第4頁)在那個時候,馬克思就那樣明確地提出關于實踐的觀點,這是非常重要、非常寶貴的,它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已經形成。當然,《提綱》的有些提法還沒有最后定型,這也是事實。

  下面談談對《提綱》主要內容的理解:

  (一)

  第一條是《提綱》的總綱,是對費爾巴哈哲學的總的看法。在這里,馬克思指出了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在內的一切舊唯物主義的根本缺點,就是不了解實踐的作用和意義,不理解人的能動作用。在這個問題上馬克思主要是批判舊唯物主義,同時也批判了唯心主義。

  馬克思說:“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觀方面去理解。”這段話的意思是:舊唯物主義在回答人能不能認識客觀世界和如何認識客觀世界這個問題上,是講反映論的,但它是直觀反映論,而不是以實踐為基礎的革命能動反映論。

  什么是“事物、現實、感性”?這是舊唯物主義常用的幾個詞。事物,是指我們外部世界存在的一切事物;現實,也是這個意思,就是它不是人頭腦里想出來的東西;感性,意思稍有些不同,是指通過我們的感官可以接觸到的外部世界的事物。這三個詞實際上是一個意思,就是講的我們外部世界存在的一切事物。(1)舊唯物主義對于“事物、現實、感性”,即外部世界存在的一切事物,僅僅看作是認識的對象,而不是把它看作是實踐的對象、看作是人們通過自己的活動去改造的對象。他們認為,人們對于自然只能是適應,能夠適應就行了,認識只是為了適應,不是為了改造。(2)那末怎樣認識這些認識的對象呢?靠直觀反映。直觀反映就是僅僅憑著人們的感覺器官來認識外界事物,好比人照鏡子一樣,從鏡子里面看鏡子外面的東西。這樣當然只能看到事物的外形、事物的表現,而不能深入到里面,認識事物的本質。

  在認識與實踐的關系問題上,辯證唯物主義與舊唯物主義有著根本的不同:(1)舊唯物主義者把認識看作是高于實踐的,他們認為不要實踐也可以認識。“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就是只按照客觀事物的自然形式搞直接反映;“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他們不靠實踐,不靠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去認識事物。辯證唯物主義者的看法恰恰相反,把實踐看作是高于認識的,他們認為認識依賴于實踐,認識一刻也不能脫離實踐,離開實踐就不能取得正確的認識。“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毛澤東選集》一卷本,第261頁)(2)主觀與客觀、知與不知如何統一,主觀怎樣才能正確地反映客觀實際?舊唯物主義認為,客觀事物只要通過感覺器官反映到人們頭腦里來,人們就算認識了,主觀與客觀就算統一了,至于認識得正確不正確,那就無法檢驗了。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主觀與客觀、知與不知的矛盾是能夠統一的,如何統一,就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統一,通過實踐人們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由不認識到逐步地取得正確的認識。“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毛澤東選集》一卷本,第273頁)可見,兩種看法的根本區別是關于實踐的作用。舊唯物主義不懂得實踐的意義,不懂得人的主觀能動作用,他們的唯物論是形而上學的唯物論。

  馬克思說:“所以,結果竟是這樣,和唯物主義相反,唯心主義卻發展了能動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發展了,因為唯心主義當然是不知道真正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這是批判唯心主義的。因為舊唯物主義不懂得人的能動作用,但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卻對人的能動作用,作了重大的發展。當然,這種發展是唯心主義的發展,它同辨證唯物主義者說的人的能動作用沒有任何共同之處。唯心主義者說的主觀能動作用,指的僅僅是人的思想、思維的能動作用,而不是指人在實踐活動方面的能動作用。德國的唯心主義哲學,從康德起,經過費希特和謝林,到黑格爾,都是強調人的思維對于客觀世界的支配作用的,特別是黑格爾達到了高峰。黑格爾強調“絕對觀念”支配一切,這個“絕對觀念”由于內在的沖動,它能夠認識自然,認識社會歷史,最后還能認識自己,達到自我認識。唯心主義把思維的能動作用強調到很高的程度,它把這個方面大大地發展了。當然,正如馬克思所說:“只是抽象地發展了”,它僅僅是精神和思維的能動,而不是人們真正現實的能動,不是人的實踐活動,因此,這種發展不會產生出現實的結果來,沒有實際的意義。

  德國的唯心主義哲學這樣抽象地發展精神思維的能動作用,使自己走進了死胡同,只能由唯物主義來予以糾正。但是德國后來出現的唯物主義者費爾巴哈卻沒有完成這一任務,反而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否定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所以馬克思又對費爾巴哈進行了批判,馬克思說:“費爾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體確實不同的感性客體,但是他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客觀的活動。所以,他在《基督教的本質》一著中僅僅把理論的活動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動,而對于實踐則只是從它的卑污的猶太人活動的表現形式去理解和確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費爾巴哈本來不滿意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那樣突出思維的能動作用,所以他要研究跟思想客體確實不同的感性客體,就是說要研究物質對象,這是對的。但是費爾巴哈對人的活動看法不正確,他不把人的活動看作是客觀的活動,物質的活動,實踐的活動;相反,他倒是看重了人的理論活動,認為理論活動才是人的真正的活動。他看不起人們的實踐活動,認為這只是卑污的小商人的活動。這樣,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哲學,由于他輕視革命實踐就停止不前了。

  (二)

  第二條講真理的標準問題。

  馬克思說:“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亦即自己思維的此岸性。”“此岸性”是當時哲學家常用的一個詞,也就是現實性。

  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理的標準?這在哲學史上始終是爭論不休的問題??捶ㄓ懈鞣N各祥,但基本上是兩種:唯物主義者認為真理是客觀的,唯心主義者認為真理是主觀的。但是承認客觀真理的人,如果不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也可能滑到唯心主義方面去。費爾巴哈是承認真理的客觀性的,他說:“你的思想只有通過客觀的考驗,作為你的客體的別人承認的時候,才是真實的。”但是他對真理標準的看法就不正確了。他說:“只有那通過感性直觀而確定自身,而修正自身的思維,才是真實的,反映客觀的思維——具有客觀真理性的思維。”他強調直觀反映,把直觀反映看作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他不懂得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馬克思主義認為,理論本身不能成為檢驗理論的標準,思維不能檢驗思維。要檢驗思維是否正確,就要跳出思維的圈子,找客觀的標準??墒强陀^本身并不回答你的認識是否正確,感性直觀也不能回答認識是否正確的問題。怎么辦?只有把思想、理論作用于客觀,靠實踐的結果來回答思維是否正確的問題。毛主席說:“判定認識或理論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實踐的結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毛澤東選集》一卷本,第261頁)

  (三)

  前兩條是批判舊唯物主義不理解實踐的作用,不理解認識與實踐的關系。第三、四條批判舊唯物主義在社會觀、歷史觀方面的錯誤。

  第三條批判了十七、十八世紀法國唯物主義的觀點。這種唯物主義認為,人們的性格和智慧是被環境決定的,是被教育決定的。因此,要改變人,只有先改變環境,改變教育;環境變了,教育變了,人才能變。怎樣改變環境,改變教育呢?他們認為,要靠聰明偉大的人物出現,由他們設想出好的計劃,并通過他們的活動來改變政治法律制度,改變環境, 然后群眾跟著也就變了。這種觀點完全走到歷史唯心主義方面去了,因為:(1)他們把人完全看作是被動的,沒有任何主動性的,他們不懂得人一方面固然受環境決定,另一方面人還能夠改變環境。(2)他們所說的環境主要是指政治法律制度,是社會的上層建筑,而不是經濟基礎;而政治法律制度又是由立法者定出來的。(3)他們輕視人民群眾的作用,認為社會上只有少數人是先知先覺者,而大多數人是后知后覺和不知不覺者,人民群眾只不過是執行偉大人物的計劃的工具而已。

  馬克思主義認為,革命的教育,革命的理論,革命的領袖人物在歷史上是能夠起偉大作用的。但是教育不能代替革命,理論不能代替實踐,領袖不能代替群眾。我們不是教育萬能論者,起決定作用的是實踐,是群眾的革命行動。教育只有同革命結合起來,理論只有同實踐結合起來,領袖只有同群眾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偉大的作用。千百萬群眾的革命實踐活動是理論的唯一來源,是領導人取得經驗的唯一來源。毛主席說:“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毛澤東選集》一卷本,第854頁)這是群眾觀點,實踐的觀點,又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

  馬克思說:“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這話的意思是,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改變兩者是一致的,不象舊唯物主義認為的那樣,先是環境變,然后人才能變。馬克思主義認為,通過革命實踐,一方面改變了環境,一方面也就改變了人自身。這就是毛主席說的:“改造客觀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改造自己的認識能力,改造主觀世界同客觀世界的關系。”(《毛澤東選集》一卷本,第273頁)

  (四)

  第四條批判費爾巴哈的宗教觀,說明宗教產生的社會根源和消滅宗教的途徑。

  “費爾巴哈是從宗教上的自我異化,從世界被二重化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現實的世界這一事實出發的。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歸結于它的世俗基礎。”這段話馬克思肯定了費爾巴哈在批判傳統的宗教方面是有貢獻的。“從宗教上的自我異化,從世界被二重化……”,意思是把世界分為兩個,一個是人的世界,一個是神的世界。“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歸結于它的世俗基礎。”意思是所以出現神的世界,應該從人的世界這里找原因,就是說應該從人類社會中尋找產生宗教的根源。因而,他把上帝的本質歸結為人的本質,認為上帝就是人,是人自己創造了上帝。這種看法是對的。

  馬克思接著說:“他沒有注意到,在做完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還沒有做哪。因為,世俗的基礎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離,并使自己轉入云霄,成為一個獨立王國,這一事實,只能用這個世俗基礎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來說明。”這段話是馬克思批評費爾巴哈并沒有真正了解宗教產生的社會根源。費爾巴哈雖然主張要從人類社會中尋找宗教產生和存在的根源,這是對的。但是他的分析僅僅停留在抽象的人上面,他從抽象的人、人的自然本性中去找宗教產生的根源,而沒有從社會矛盾、經濟基礎、階級關系中去找宗教產生的根源。這樣,費爾巴哈的出發點雖然是唯物的,但最后還是走到歷史唯心主義方面去了。

  宗教產生和存在的社會根源到底是什么呢?馬克思說:“世俗的基礎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離,并使自己轉入云霄,成為一個獨立王國”,根源就在這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所以在天上出現一個宗教的獨立王國,是因為在地上的世界里有一個階級對抗社會存在。被壓迫被剝削的人們由于對許多社會現象不理解,不知道該怎么辦,他們常常在宗教上找出路,把希望寄托在天國;而統治階級利用了這一點,把宗教作為欺騙麻醉人們的工具。

  最后一段話:“因此,對于世俗基礎本身首先應當從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這種矛盾的方法在實踐中使之革命化。……”這是馬克思指出的消滅宗教的途徑、道路和方法。意思就是只有通過革命實踐從根本上改造社會,消滅階級,消滅剝削和壓迫,才能徹底消滅宗教。

  (五)

  第五條進一步指出費爾巴哈不了解實踐的作用。

  根據前面兩條分析,可以看出費爾巴哈一方面能夠正確說明環境對人們的思想行動有其決定作用的一面;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正確說明人對環境的反作用。他一方面能夠揭露宗教的神秘外衣;另一方面又不能徹底粉碎宗教。這是什么原因呢?馬克思在這里回答了這個問題。

  馬克思說:“費爾巴哈不滿意抽象的思維而訴諸感性的直觀;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實踐的、人類感性的活動。”意思就是費爾巴哈雖然是個唯物主義者,他不滿意唯心主義的抽象思維,而講感性直觀,強調客觀決定主觀,主觀是客觀的反映,這是對的。但是他不能進一步了解實踐在認識中的作用。因為他講的那個“感性的直觀”,就是靠單純的感覺,靠直觀反映;而不是靠“感性的活動”,也就是不懂得靠人的實踐活動。

  (六)

  第六條批判費爾巴哈用抽象的、超階級、超歷史的觀點看人的本質。

  馬克思首先肯定了費爾巴哈“把宗教的本質歸結于人的本質”,用人的本質去說明神的本質,這是正確的。接著批判了他在人的本質這個問題上的錯誤:

  (1)他不是具體地、歷史地考察人的本質,而是孤立地空談宗教感情,抽象地講人的本質。什么是人的本質?這在費爾巴哈那里完全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他一講到人,就把人理解為“類”,類就是說人有共同性。什么共同性呢?費爾巴哈說,人人都有理想、意志、心三個東西。他盡用這些抽象的概念來說明人的本質,而不講人的階級性,他完全把人看作是超階級、超歷史的、抽象的人,這種人在現實世界是根本找不到的。

  (2)他不是從人的社會屬性上去說明人的本質,而是從人的自然屬性上說明人的本質。費爾巴哈是從生物學上看人的,他把人了解為一種與動物一樣的自然物,所不同的只是人具有理智,認為人是有理性的動物。因此,在他看來“理性”就是人的“絕對本質”,這種本質是天生的,是人人都具有的共同特性,它是不受任何外部條件決定和影響的。

  馬克思在這里告訴我們:不要抽象地去了解人的本質,而應當具體地去了解人的本質;不要用人的自然屬性去說明人的本質,而應當用人的社會屬性(在階級社會里就是階級性)去說明人的本質。毛主席說:“只有具體的人性,沒有抽象的人性。在階級社會里就是只有帶著階級性的人性,而沒有什么超階級的人性。”(《毛澤東選集>一卷本,第827頁)

  (七)

  第七條進一步批判費爾巴哈的關于“宗教感情”和抽象的人的觀點。

  馬克思認為,“宗教感情”并不是人生下來就有的,它不是人類所固有的東西,它“本身是社會的產物”,它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產生的,是一定社會關系的反映。同樣,馬克思認為人也不是抽象的,人總是處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屬于一定社會關系里面的人。在階級社會里,人總是處在一定的階級關系中,人是有階級性的。

  費爾巴哈離開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離開一定的階級關系看人,無論如何是不能理解人的本質的。

  (八)

  第八條講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問題。批判費爾巴哈由于不了解實踐的意義,所以他不能了解理論的本質。

  “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理論來源于實踐,理論是實踐的概括和提高,實踐出理論,實踐第一,理論第二,理論是為實踐服務的。懂得了這一點之后,理論就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了,它完全是可以從實踐上理解的東西。所以馬克思說:“凡是把理論導致神秘主義方面去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

  理論來自實踐,同時理論又回到實踐中指導實踐,理論是隨實踐的發展不斷發展,不斷豐富和不斷提高的。

  費爾巴哈在這個問題上的錯誤,仍然是他不了解實踐的意義,不了解實踐對于理論的決定作用。他過分強調了理論,把理論神秘化,結果變成為理論而理論,為藝術而藝術,為哲學而哲學,為宗教而宗教。完全使理論與實踐脫離,使理論變得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九)

  第九條批判費爾巴哈是個直觀的唯物主義者。

  直觀的唯物主義,就是不能把感性理解為實踐活動、不承認實踐活動的唯物主義。費爾巴哈就是這樣的唯物主義者。直觀就是僅憑人的感覺器官來認識世界,把認識看成是照像式的簡單的反映,看成是消極的被動的反映,而不是通過實踐。能動地認識客觀事物。

  直觀的唯物主義強調要理解感性,理解現實,理解對象,一句話要直接了解客觀事物,這一點是對的,問題是怎樣才能認識客觀事物。費爾巴哈認為,僅憑人的感覺器官就可以認識客觀事物,我們說這樣是不行的。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要真正認識客觀事物并改變客觀事物,不能光靠直觀反映,必須通過人們的實踐活動。如果僅憑直觀反映,最多只能對“市民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某些個人或某些事物做一些描寫、說明,而不能認識整個社會的本質,作出變革這個社會的革命理論來,當然就更談不到實際地去改變這個社會了。

  (十)

  第十條分析舊唯物主義同新唯物主義對立的社會根源和階級根源。

  以上九條可以看出,辯證唯物主義與舊唯物主義的根本區別是關于實踐的問題。舊唯物主義強調感性,強調直觀反映;辯證唯物主義強調實踐,強調實踐對于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偉大作用。這是兩種根本對立的觀點。為什么新、舊唯物主義有這種根本對立的觀點呢?這是有它的社會根源和階級根源的。

  “舊唯物主義的立腳點是‘市民’社會;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則是人類社會或社會化了的人類。”一切舊唯物主義,包括十七、十八世紀的唯物主義和十九世紀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實際上都是站在資產階級立場上,為資產階級服務的理論,它們的立腳點是“市民”社會,即資產階級社會。這些唯物主義只是對資產階級社會的某些現象作了若干說明,而不能揭露其社會的本質,他們更不能對社會進行根本的改造。舊唯物主義是資產階級的世界觀。

  新唯物主義(即馬克思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它的立腳點是共產主義社會,即“是人類社會或社會化了的人類”。它是用實踐的觀點武裝起來的,它的歷史使命是解放無產階級,并通過解放無產階級來解放全人類。

  (十一)

  第十一條是《提綱》的總結論。

  這一條說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和任務,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和過去舊的哲學在任務、作用上的根本區別。以往的哲學只是這樣那樣地去說明世界,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則不僅是要說明世界,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

  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哲學,革命的哲學,它的產生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次大革命。

  * * *

  總起來講,《提綱》的一個基本思想就是關于實踐的觀點。有了實踐的觀點,辯證唯物主義同舊唯物主義的界限就能夠分得清了;有了實踐的觀點,思維與存在、精神與物質的同一性就好理解了,二者是在實踐基礎上的統一;有了實踐的觀點,就能深刻地懂得認識必須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通過實踐認識真理和不斷地發展真理;有了實踐的觀點,就突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精神,突出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學習馬克思的這個《提綱》,更加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偉大領袖毛主席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偉大貢獻。我們從毛主席的《實踐論》、《人的正確思想是從那里來的?》和其它一系列著作中可以看出,毛主席一方面緊緊地依據和牢牢地堅持了馬克思關于實踐的觀點;另一方面又大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關于實踐的觀點。特別是毛主席關于實踐第一,關于兩個飛躍(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以及關于認識發展的規律問題,使馬克思關于革命實踐和人的能動作用的觀點得到了最深刻、最充分的闡明,并在理論上作出了重大的發展。我們要把馬克思的《提綱》同毛主席的《實踐論》、《人的正確思想是從那里來的?》等著作緊密地結合起來學習,深入地領會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提高我們的思想和理論水平,增強識別真假馬克思主義的能力。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最新專題

熱議聯想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3.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4. 朝鮮領導落淚
  5. 11月CPI又降了
  6.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7. 宋江的遭遇與奴才的下場
  8. 歷史的“魔鏡”
  9. 天眸|人民正在期待 ——“第一主人公”毛主席的影視
  10. 李光滿:從刀郎看中國文人的風骨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胡錫進爆出了一個“驚天秘密”?問是誰?造就的胡錫進這類的“共產黨員”,真是可恥!
  3.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4. 顏寧女士當選中科院院士或弊大于利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7.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8.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9. 又一處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紀念活動越來越多
  10. 司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沒講的內容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8. 10億巨貪不死,誰死?
  9.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難忘的偉人 永恒的頌歌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決裂》:我們到底要與誰決裂?
  4.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5. 北國的黯然曙光
  6. 《鄧選》學習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