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希臘哲學時期的形而上學虛無主義到啟蒙理性主義的價值虛無主義,再到后現代主義徹底的歷史虛無主義,整個西方哲學在不同程度上都滲透著虛無主義的價值傾向,即對傳統價值、意義和真理的整體拒絕與全盤否定。但是,否定也是另一種肯定,縱觀西方哲學的虛無主義者,他們一方面對已有價值、意義和真理持否定態度,另一方面又用自己所主張的價值、意義和真理構建起一套化解傳統的價值體系。因此,以反思、批判為由,全盤否定傳統價值、意義和真理,解構社會核心價值體系,兜售自己的價值主張,是虛無主義的最本質特征。杜林解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體系,否定其在工人運動中的價值、意義和指導地位,也犯了虛無主義的錯誤。
一、杜林對馬克思主義的虛無
為適應當時德國資產階級消解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需要,杜林在1871—1875年間先后出版了《國民經濟學和社會主義批判史》《國民經濟學和社會經濟學教程》《哲學教程》等著作,揚言要在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社會主義理論中實行“全面的變革”。杜林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進行全盤否定與徹底解構,以此來達到虛無馬克思主義,兜售小資產階級價值“體系”的目的。
(一)以唯心主義的“原則”虛無客觀世界實在性,否定物質第一性的唯物主義世界觀
杜林用“原則”在前、對象在后的唯心主義世界觀,作為認識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根本出發點,認為一旦發現并掌握了哲學“原則”,“就不僅對于直接知道和接觸到的東西,而且對于我們不知道和接觸不到的世界也都有意義”。只要從頭腦中先驗地規定好基本原則,然后把這些“原則”套用到要認識的事物上,就能得到一切超階級、超歷史和超社會的“永恒真理”。于是,杜林從“原則”出發認識自然界,從思維的統一性中引申出“存在”的統一性,得出世界統一于“存在”的虛無主義觀點。并且,他還套用“原則”考察社會生活領域,提出“永恒真理”“永恒道德”等唯心主義先驗論觀點。杜林在從“原則”出發的唯心主義先驗論指導下,將整個哲學“全部現實的基礎從現實世界搬到思想世界”,否定了客觀世界的實在性和物質性,顛倒了作為人的思維結果的“原則”與外部現實世界的辯證關系,最終導致了他在世界觀上和認識論上的虛無主義錯誤。
(二)以唯心主義暴力論歪曲人類歷史發展規律,否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唯物主義歷史觀
杜林脫離社會再生產關系、抹殺客觀經濟事實,將一切經濟活動都劃分為生產和分配兩個過程,并從幻想出的“兩個人”出發,抽象解釋分配關系,得出“暴力決定分配”的謬論。不僅在實踐上割裂了生產、交換、分配三者間的辯證關系,而且在理論上把分配理論從經濟學領域拖到道德和法的領域。接著,杜林用他在經濟學領域得到的“暴力決定論”考察歷史發展及其規律,推論出“暴力決定歷史”,認為“本原的東西必須從直接的政治暴力中去尋找,而不是從間接的經濟力量中去尋找”,提出政治是“歷史上基礎性的東西”,經濟“總是次等的事實”的唯心主義謬論。杜林用唯心主義暴力論認識歷史,不僅否定了政治暴力產生的經濟根源以及暴力工具所依賴的經濟條件,虛無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客觀事實,而且否認了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唯物史觀基本觀點。
(三)以形而上學方法虛無以往思想先驅及其理論貢獻,否定評價歷史人物的唯物辯證法
為瓦解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達到攻擊和解構馬克思主義的目的,也為突出自己“創造體系”的重大“貢獻”,杜林對歷史上的自然哲學家、經濟學家和空想社會主義者及其思想進行了毫無根據的否定甚至謾罵。杜林歪曲康德的星云假說“只是一種非常浮泛的概念”,詆毀費希特和謝林關于自然哲學的思想是“怪現象”,攻擊黑格爾的思想不過是“熱昏的胡話”。杜林貶低威廉·配第的經濟學思想是“幼稚的看法”,污蔑馬克思的資本概念是在“玩弄概念和歷史的變態術”,是“歷史幻想和邏輯幻想的雜種”。杜林把三大空想主義者污蔑為“社會煉金術士”,攻擊圣西門是“宗教狂”,否定傅立葉是社會主義者,辱罵他是“神經錯亂”“笨得無法形容”的“白癡”,污蔑歐文的思想是“無力而貧乏的觀念”“荒唐的老生常談”,“一個在各方面都過分博愛的真正怪物”。
(四)以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消解無產階級暴力革命,否定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必然性
杜林從唯心主義抽象人性論出發,離開人的現實性和社會性,片面談論暴力的“壞”與“惡”,指出“暴力是絕對的壞事”,“暴力的任何使用都會使暴力使用者道德墮落”,所以,必須消除包括無產階級暴力革命在內的一切“暴力”行為。杜林主張用代表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方案的“共同社會”消解無產階級暴力革命,認為未來“共同社會”無須消滅舊的分工形式和生產方式,“只要注意到各種不同的自然狀況的事實和個人的能力”,社會就能占有全部生產資料。進而,杜林又用他割裂生產與分配關系的“暴力決定分配”論,推論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好的、由暴力決定的資本主義分配是壞的,并得出未來社會只須改變資本主義分配方式,無須改變生產方式就能得以實現的謬論,以此將馬克思揭示的資本主義周期性生產過剩危機、無產階級通過暴力革命取代資本主義的科學理論,全部消解在資產階級改良主義之中。
二、恩格斯對杜林虛無主義的批判
杜林打著社會主義的旗幟,用激烈的革命言辭對資本主義不痛不癢的“抨擊”,騙取了德國社會民主黨內部分人士的信任,使他們“不加考慮地接受了杜林的學說”,反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針對杜林威脅攻擊并徹底虛無馬克思主義的不良企圖,恩格斯從哲學認識、歷史認知、人物評價和價值立場四個方面揭示了杜林虛無主義的唯心主義本質,批判了杜林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護的實質。
(一)運用唯物主義世界觀批判杜林否定世界物質性的唯心主義世界觀
杜林不以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為基礎,而以“原則”在前、對象在后的邏輯次序為基礎認識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得出“世界統一于存在”“永恒道德”和“永恒真理”等謬論。恩格斯堅持外部世界第一性、“原則”第二性的唯物主義世界觀認識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科學揭示了世界的物質性本質及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系,從本體論和認識論全面駁斥了杜林的唯心主義觀點。
在本體論層面,杜林把世界的本質定義為“包羅萬象”的“存在”。恩格斯極具諷刺而又嚴肅地批判了杜林虛無世界物質性本質的唯心主義觀點,他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包羅萬象”的“存在”既可以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又可以是主觀想象的精神世界,杜林所謂的“存在”實際上是虛無,既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如果按照杜林世界統一于“存在”的觀點,世界則統一于虛無,是對世界物質性本質的直接否定。
在認識論層面,恩格斯運用唯物主義反映論駁斥了杜林的唯心主義先驗論。他指出:“原則不是研究的出發點,而是它的最終結果;這些原則不是被應用于自然界和人類歷史,而是從它們中抽象出來的;不是自然界和人類去適應原則,而是原則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歷史的情況下才是正確的。”這表明作為思維結果的“原則”以客觀存在的外部世界為基礎,是對外部世界的客觀反映。在這里,恩格斯不僅揭示了思維與存在辯證關系的唯物主義反映論,駁斥了杜林從“原則”出發認識世界的唯心主義先驗論,而且還指明了認識世界的唯物主義方法論——從客觀實際出發。
在對人類社會發展的認識方面,恩格斯同樣堅持唯物主義反映論,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對立統一規律。通過對精密科學、有機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思維科學發生發展過程的考察,恩格斯闡明了人的思維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真理與謬誤的辯證關系,揭示了人的認識是相對性和絕對性、有限性與無限性的統一,深刻批判了杜林超階級、超歷史、超社會的“永恒真理”觀和“永恒道德”觀。
(二)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回擊杜林虛無歷史發展客觀規律的唯心主義歷史觀
杜林不從現實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出發考察歷史,而是從幻想出的“兩個人”出發,推理出“暴力決定分配”“暴力決定歷史”的謬論,必然陷入顛倒經濟與政治關系的唯心主義歷史觀。恩格斯從現實經濟條件和具體社會關系出發考察社會再生產過程,闡明了生產、交換、分配三者間的辯證關系,指出一定的生產方式、交換方式決定分配方式,一定的分配方式又反過來影響著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從而批判了杜林“暴力決定分配”的唯心主義謬論。
恩格斯還由表及里深入揭示了暴力背后的社會經濟根源,闡明了經濟利益與政治暴力的辯證關系,批判了杜林“暴力決定歷史”的謬論。恩格斯指出:“暴力僅僅是手段,相反,經濟利益才是目的。目的比用來達到目的的手段要具有大得多的‘基礎性’,同樣,在歷史上,關系的經濟方面也比政治方面具有大得多的基礎性。”這不僅有力駁斥了杜林顛倒經濟與政治關系的虛無主義錯誤,而且科學闡明了經濟第一性、政治第二性的唯物主義歷史觀。
在歷史發展規律方面,恩格斯指出:“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到人們的頭腦中,到人們對永恒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的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到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革中去尋找;不應當到有關時代的哲學中去尋找,而應當到有關時代的經濟中去尋找。”社會歷史變革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而是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運動引起的經濟基礎變化決定。由此,恩格斯揭示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客觀歷史規律,揭批了杜林在歷史觀上的虛無主義錯誤。
(三)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批判杜林片面評價歷史人物的形而上學方法論
針對杜林肆意歪曲和隨意否定以往思想先驅及其理論貢獻的形而上學錯誤,恩格斯運用辯證法科學評價了自然哲學家和空想主義者的歷史功績和歷史局限。恩格斯指出,康德的“星云假說”具有辯證法精神,它不僅推翻了牛頓的“第一推動說”,而且第一次打開了形而上學觀念的突破口。黑格爾真正恢復了辯證法的理論權威,其劃時代貢獻就是“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即把它描寫為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轉變和發展中,并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系”。同時,恩格斯也客觀評價了黑格爾哲學體系的歷史局限性,指出黑格爾由于受客觀時代條件、主觀有限知識以及自身唯心主義哲學體系的三重限制,革命的辯證法與唯心主義世界觀的內在矛盾,最終導致黑格爾哲學體系全部破產。
為批判杜林“對三個空想主義者的著作的真正驚人的無知”、全盤否定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虛無主義錯誤,恩格斯運用辯證法,一方面客觀評價了他們的理論弊端,強調唯心主義歷史觀立場和形而上學方法論是導致他們的思想必然成為空想的理論根源。另一方面又高度評價空想社會主義者的歷史貢獻,指出他們對未來社會的天才構想為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的創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恩格斯還探討了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經濟社會根源,批判了杜林脫離具體歷史條件的形而上學錯誤。恩格斯指出,在空想社會主義者所處的歷史時期,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和階級矛盾還未充分暴露出來,作為新的社會力量代表的無產階級也尚未發展壯大,因而無法認識到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必然性,只能從頭腦中先驗地構想未來社會的理想藍圖。然而,19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經發生了極大變化,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作為新生產力代表的無產階級已經登上了歷史舞臺。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杜林仍然從頭腦中先驗地構思出一種新社會制度的“標準”體系,而不是根據政治經濟條件的客觀變化揭示新社會的必然性,因此,杜林“只不過是空想主義者的模仿者,最新的空想主義者”。
(四)運用無產階級革命觀批判杜林否定社會主義必然性的資產階級價值立場
針對杜林否認資本主義周期性經濟危機及其引發無產階級暴力革命的虛無主義錯誤,恩格斯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爆發的內在矛盾,論證了無產階級暴力革命的必然性以及積極作用,揭示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規律,批判了杜林虛無科學社會主義、維護資本主義的價值立場。
恩格斯指出,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導致“市場的擴張趕不上生產的擴張”,生產規模的無限擴大和勞動者消費不足之間的矛盾積累必然引發資本主義周期性生產過剩危機。危機的化解只能依賴矛盾的解決,且“這種解決只能是在事實上承認現代生產力的社會本性”,即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使社會化的生產力與它的占有形式相適應。以此為前提,恩格斯進一步指明了解決這一矛盾的歷史主體和重要手段。無產階級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歷史主體,因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日益把大多數居民變為無產者,從而就造成一種在死亡的威脅下不得不去完成這個變革的力量”。暴力革命是完成這個變革的重要手段,因為“暴力在歷史中還起著另一種作用,革命的作用……它是社會運動借以為自己開辟道路并摧毀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無產階級只有通過暴力手段首先取得國家政權,把生產資料變為國家財產,消滅私有制和階級對立,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和周期性生產過剩危機。因此,杜林之所以否定暴力,無非是想將“枯燥的、干癟的、軟弱無力的傳教士的思維方式”“強加給歷史上最革命的政黨”,即用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消解無產階級暴力革命,否定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必然性。
三、恩格斯批判杜林虛無主義思想的方法論啟示
恩格斯不僅批判了杜林虛無主義的表象特征,而且透析了它的哲學本質;不僅駁斥了杜林虛無主義錯誤的方法論基礎,而且提供了批判錯誤思想的科學方法;不僅揭露了杜林的資產階級價值立場,而且表明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民立場;不僅破除了杜林用以否定馬克思主義的“創造體系”,而且構建起科學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由西方發生的虛無主義實際就是現在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本體,兩者之間是一脈相承、前后相繼的關系。”杜林的虛無主義與歷史虛無主義同屬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同為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潮,它們在哲學本質、方法論基礎、政治立場上是根本一致的,因此,恩格斯批判杜林虛無主義的思想和方法可以為批判當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提供有益啟示。
(一)批判錯誤思想要揭示內在本質
恩格斯指出,杜林“這種新的社會主義理論是以某種新哲學體系的最終實際成果的形式出現的。因此,必須聯系這個體系來研究這一理論,同時研究這一體系本身”。恩格斯正是抓住了杜林虛無主義的唯心主義哲學本質,闡明了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歷史觀,在源頭上直接顛覆和克服了杜林的虛無主義錯誤。
恩格斯從哲學本質上對杜林虛無主義的批判,為揭示歷史虛無主義的理論實質提供了思想利器。當前,歷史虛無主義者打著“重新評價”“重估價值”的旗號研究歷史,抓住某一細枝末節歪曲虛構歷史事實,“戲說”“丑化”革命英雄人物,贊揚、美化歷史反面人物,“甚至公然為漢奸、反動派、賣國賊翻案,混淆是非、顛倒黑白”。這些表象背后的理論實質是世界觀上的唯心主義和歷史觀上的主觀主義。因此,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批判,不僅要對它形式多樣、變幻莫測的諸多表現逐一批判,而且要抓住重點、深入根源,揭示歷史虛無主義的唯心主義本質。既要在本體論上批判歷史虛無主義虛無客觀事實、否定具體歷史條件的唯心主義世界觀,又要從認識論上批判歷史虛無主義隨意肢解歷史、主觀臆斷歷史的形而上學錯誤,還要從歷史觀出發,對黨史、國史、軍史等史料進行客觀全面考證,用歷史事實駁斥歷史虛無主義的虛假言論,用歷史規律揭示其顛倒主流與支流、割裂現象與本質的唯心主義歷史觀。
(二)批判錯誤思想要掌握科學方法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恩格斯批判杜林虛無主義的科學方法。恩格斯指出:“在考察財富的分配時,我們最好還是遵循現實的客觀的經濟規律,而不要遵循杜林先生關于正義和非正義的一時的、易變的主觀想象。”這不僅揭示了杜林脫離客觀現實、用主觀臆想來考察歷史的形而上學方法,而且還指明了考察歷史的唯一正確方法——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恩格斯運用這一方法,有力地批判了杜林歪曲客觀歷史規律,混淆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否定整體與部分辯證關系的形而上學方法。
恩格斯批判杜林虛無主義的科學方法,對批判歷史虛無主義的方法論基礎提供了重要借鑒。形而上學方法是歷史虛無主義的“看家本領”,歷史虛無主義者用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態度看待歷史,提出所謂的“告別革命”論,片面地認為革命只有破壞作用,沒有進步意義,否定革命、推崇改良,抬高洋務運動,貶低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等的進步作用,消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功績。歷史虛無主義者還脫離具體歷史條件“假設歷史”,提出假如沒有中國共產黨、假如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等偽命題,妄圖將個人主觀意愿強加于歷史,從而達到混淆是非、消解認同、削弱自信的目的。面對歷史虛無主義的種種詆毀和攻擊,只有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客觀分析歷史事件、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科學把握歷史規律,才能牢牢掌握歷史研究、闡釋的話語權,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侵害。
(三)批判錯誤思想要堅持人民立場
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場,也是恩格斯批判杜林虛無主義的出發點。杜林站在資產階級立場,標榜其“創造體系”是為謀求無產階級和全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恩格斯發現了杜林小資產階級思想的虛偽性,在序言開篇就闡明了自己的階級立場,他指出,《反杜林論》“決不是什么‘內心沖動’的結果”,相反,是為適應無產階級革命斗爭、實現人類自由解放的需要。
隨著時間的推移,杜林的理論在歷史上不過是曇花一現,他本人及其追隨者也被人們逐漸遺忘,恩格斯的《反杜林論》卻在多年后仍能夠使人們產生興趣并不斷再版,直至今日還得以廣泛傳播。形成這個巨大反差的根本原因在于“理論是否掌握群眾”,即理論是否堅持人民立場,能否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顯然,杜林建立在唯心主義基礎上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方案沒能適應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客觀需要,是背離人民立場、損害人民根本利益的歪曲理論,而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正面闡述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始終體現著理論服務人民、理論依靠人民、理論武裝人民的價值立場,始終體現著與民謀利、為民造福的價值目標。
恩格斯用以批判杜林虛無主義的人民立場,為揭批歷史虛無主義政治立場提供了強大力量。“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是一種主要借歪曲和否定黨史和國史而否定我國四項基本原則的政治思潮。”其根本政治訴求在于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進而否定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以及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歷史虛無主義者“對社會主義的種種否定,實質都在隱晦地表達他們對資本主義的認同”。面對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挑戰,必須將“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結合起來,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導,又要發揮人民主體的實踐作用,匯聚起批判錯誤思想的群眾力量。只有自覺站到人民立場,維護和踐行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匯集起人民智慧和力量,才能徹底批判歷史虛無主義錯誤思潮,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正如習近平所說:“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
(四)批判錯誤思想要做到破立并舉
恩格斯曾明確指出,寫作《反杜林論》的目的“并不是以另一個體系去同杜林先生的‘體系’相對立”,而是希望讀者關注他所提出的各種見解之間的內在聯系。恩格斯認為,對于杜林及其錯誤觀點本身的批判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通過批判來系統地闡發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為批判杜林在其龐大“體系”中的荒謬論斷,恩格斯不得不跟著杜林到處跑,運用先破后立、先立后破,或者邊破邊立的方式,以確切的、無可爭辯的事實破除杜林的錯誤見解,使馬克思主義第一次以系統完整的理論體系呈現在世人面前。對此,恩格斯指出:“消極的批判成了積極的批判;論戰轉變成對馬克思和我所主張的辯證方法和共產主義世界觀的比較連貫的闡述,而這一闡述包括了相當多的領域。”
恩格斯批判杜林虛無主義所采用的破立并舉方法,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侵襲提供了應對之策。針對歷史虛無主義意圖攻擊馬克思主義、抹黑中國共產黨、否定社會主義的政治意圖,一方面,我們要敢于善于“破”,在準確把握時代脈搏的偉大實踐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揭批歷史虛無主義的唯心主義哲學本質和形而上學方法論基礎,破除歷史虛無主義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無端詆毀和大肆污蔑,充分展現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解釋歷史、批判現實以及建構未來的強大力量。另一方面,我們要勇于能于“立”,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的指導地位,提高馬克思主義解釋現實問題的能力,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自覺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發揮黨史國史、英雄人物的教育引領作用,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防止歷史虛無主義的滲透和腐蝕。
結語
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的節點上,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學習領會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對杜林虛無主義思想的批判具有重大現實意義。一是為學界批判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提供有益的思想指導和方法論啟示。“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借助于一些特定的時間節點,集中討論相關事件、人物,制造聲勢。”今年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歷史虛無主義必將沉渣泛起。恩格斯批判杜林虛無主義的思想和方法,為我們在理論上批判和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提供了重要啟迪。二是為當下全黨正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提供豐厚的理論資源。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唯物史觀是我們共產黨人認識把握歷史的根本方法。如果歷史觀錯誤,不僅達不到學習教育的目的,反倒會南轅北轍、走入誤區。”要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歷史大勢,“要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澄清對黨史上一些重大歷史問題的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恩格斯的《反杜林論》既是堅持和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光輝典范,又是批判歷史虛無主義錯誤思潮的經典借鑒,也是黨史學習教育的一部重要理論資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