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一九七六年五月三十一日訊 臺北消息:“救救我們的下一代!”——這是臺北《自立晚報》不久前發表的一篇社論的題目,也是臺灣廣大少年兒童家長們的共同呼聲。這悲憤的呼聲,說明在蔣幫的黑暗統治下,臺灣少年兒童備受摧殘,遭遇悲慘。
在臺灣各地,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的少年兒童,在街頭向人們哀號求乞。《臺灣新生報》曾以《何處是歸途,終年餐風露宿,可憐流浪兒,亟待社會救助》為題,報道了兩個孤兒的悲慘流浪生活。其中一個名叫葉小玲的孤兒才十一歲,幾年來她一個人在臺北西門町一帶流浪,忍受孤獨困苦的折磨,還經常遭人欺凌。另一名叫陳德成的十一歲孤兒,在幾年的流浪生涯中,“困了,蜷縮在街下廊道睡覺;餓了,到市場揀拾殘菜爛果果腹”,“飽受折磨”。象這樣貧苦的少年兒童目前在臺灣難以數計,僅據蔣幫的所謂“社會福利”機構最近公布的官樣材料透露,即有六萬七千多人。蔣幫為了欺騙臺灣人民,曾在臺北等地設立了幾所“孤兒院”,但據臺灣報紙報道,這些所謂“孤兒院”只不過是裝點門面的“收容所”,院內的孩子“形同乞丐”。有的“孤兒院”還“視孤兒為商品”,“平時任令孤兒在臟亂饑餓中生活”,稍大即將他們販賣出去。
蔣幫推行媚外賣國的殖民地經濟政策,為外國壟斷資本在臺灣開辦的企業提供廉價勞動力,使臺灣每年增加七、八萬名童工。這些童工的工資一般不及成年人的一半。但他們每天要做超過八個小時的繁重勞動,還經常被迫做夜工,結果使許多童工“心力交瘁”,健康受到嚴重損害。有些工廠主還強迫童工從事有爆炸性、引火性或有毒質等各種危險的工作,經常造成童工傷亡事故。臺灣童工的遭遇,戳穿了蔣幫所謂“維護兒童身心健康,促進兒童正常發育”的騙局。
蔣幫推行反動腐朽的教育制度,也使臺灣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受到嚴重摧殘。據臺灣報紙報道,臺灣的少年兒童遭到“升學主義”的毒害,一個初中生在三年內要讀二十六公斤的書籍,沉重的課業負擔將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來”。一位學童家長投書《聯合報》說,他的一個念初中的孩子,每天回家要做的功課,不到夜里十一點不能做完,還有數不完的臨時考、周考、月考、隨堂測驗等要作準備,使他的孩子長期“睡眠不足,精疲力盡”。《自立晚報》悲嘆,“我們每每見到正在發育中的男女少年學生,佝僂著身體,背著跟其身材頗不相稱的大書包,疾行于馬路上或搶搭公車,即使人興起無限悵惘的感覺。”沉重的課業負擔,加上學校設備簡陋,光線暗淡,造成孩子們的視力銳減。據報道,目前臺灣中、小學生的近視比率“聳人聽聞”。有些初級中學竟全班學生患近視;在臺北市最近調查的四萬四千名小學一年級學生中,也有一萬五千多人視力不良。沉重的課業負擔還造成逼死學生的悲劇。據高雄《臺灣新聞報》報道,當地一名十四歲的女學生林麗珍,就因為承受不了沉重課業的壓力而跳水自殺。她在留給她父親的遺書中寫道,繁重課業的壓力使她“精神與體力上實在受不了,因此一死自求解脫,希望這一問題能引起社會及教育當局的重視”。林麗珍的遺書,是對蔣幫反動腐朽教育制度的血淚控訴。
蔣幫為了維護它的反動統治,竭力用反動腐朽文化麻醉臺灣人民,使臺灣的少年兒童深受毒害。臺灣報紙說,臺灣的“電視、電影上的武打場面、暴力鏡頭、罪惡描寫,誨淫誨盜,都促使著青少年受到感染而模仿”。充斥臺灣城市的各種色情行業和糜爛的社會風氣,更誘使少年兒童墮落、犯罪。蔣幫的兩名“監察委員”在去年年底供認,臺灣的“少年刑犯歷年直線上升”,前年就已達到八千六百多人,占總刑案百分之二二點五五。臺灣報紙驚呼,目前臺灣“犯罪年齡相對降低”,“少女犯罪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可憐的孩子已成為罪犯的主要后備軍”。
蔣幫摧殘臺灣少年兒童的罪行,激起臺灣人民的強烈憤懣。《自立晚報》在社論中透露說:“三十年代就曾經有人喊過救救我們的下一代,三四十年后的現在,我們又不得不再度喊出:救救我們的下一代!”
1976年6月1日《人民日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