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采訪,不時聽到許多新鮮事:
“某某生產隊的魚塘,過去畝產不上百斤。去年出榜招賢,一個社員自告奮勇,包養一年,每畝平均產魚六百多斤”;
“某某豬場多年來賠本,去年包給社員戶養,槽頭興旺,養出的肥豬賺了錢”;
“某某拖拉機站,過去老虧損,去年搞單機核算,責任到人,你看,一年扭虧增盈”;……
還是那些魚塘、那些拖拉機,還是那個豬場,為什么往年賠錢,現在賺錢?原因并不復雜,說穿了就是一個“包”字,這一“包”,改變了那里十多年來吃大鍋飯、管理混亂的局面,激發了社員經營的興趣,生產勞動有了積極性和主動性,集體增收,社員也得利。由此可見,“包”字大有文章,并不是那么可怕的。特別是工副業和多種經營,只要包得好,就能增強社員的責任心,起到發展生產的積極作用。
然而,在很長時間,農村干部談“包”色變。就是現在,“包”字在一些地方還是忌諱的。有的不問青紅皂白,見“包”就禁;有的明知其中的好處,由于心有余悸,見“包”就避。某縣一個同志寫了一篇稿件,里邊有包產到組的字樣,后來送領導審閱,責令把“包”字去掉,理由是:省里還沒有開這個口。
為什么有的同志這樣害怕“包”字,忌諱“包”字?據說,是因為“包”字跟資本主義連著,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得很厲害。其實,“包”是一種責任制,在核算單位統一管理下,責任落實到組、戶、人,實行按勞分配,這同資本主義有什么相連呢?早在合作化時期,“三包一獎”是行之有效的責任制,在發展集體經濟中起了很好的作用。粉碎“四人幫”以后,黨中央認真總結了我國農業發展的正反經驗,制訂了兩個農業文件,在提出的三種責任制中,其一就是包工到組、聯系產量計酬。即使包產到戶,某些副業生產的特殊需要和邊遠山區交通不便的單家獨戶,社員愿意搞,也是現行政策所允許的。十多年來,農村不斷大批“包”字,逼得人們只好吃大鍋飯,混著過,生產長期上不去。相反,這兩年,一些地方落實黨的政策,從實際情況出發,改善經營管理,大膽搞了一些包工到組,有些副業和多種經營項目,包到戶,包到人,已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果,社員生活改善,國家減輕了負擔,并沒有出現什么“資本主義復辟”。
目前,農業生產正在向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專業化的程度將會越來越高,簽訂合同,搞責任制,很多東西離不開“包”字。面對現實,是搞那種言必稱“方向”的說教好呢,還是親自實踐,實事求是地加以引導、加以提高好呢?一個縣的負責同志說:“空話不能當飯吃,應該腳踏實地闖出一條路來。”這話說得好。衡量一種辦法或措施是否正確,根本的標志在于看它是否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待“包”字的態度也應該這樣。我們要從實際出發,從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出發,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把“包”字的文章做好、做活。
1980年4月30日《人民日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