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讀書交流

桂華:知識在于解放思維——賀雪峰作《在野之學》序 桂華 新鄉土 今天

桂華 · 2020-10-20 · 來源:新鄉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在野之學,也可稱為實踐的學問。

  

  社會科學研究是要獲得對紛繁復雜社會現象簡化而深刻的認識。各種社會科學概念、理論和命題,都是認識社會現象的工具。研究社會現象,一要實現簡化,要做到由表及里,在千變萬化的現象中找到影響事物變化的關鍵因素,抓住事物變化的規律。然后,用概念和理論將它們概括出來,形成新知識。二要追求深刻,通過深入研究去發現過去沒有認識到的方面,打開認識事物的新角度,形成知識增量。倘若脫離這兩點,提出的概念和理論不能增加認識,反而構成思維的負擔,就成了繁瑣哲學。

  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存在很大區別。社會科學知識存在很強的主觀建構特征,自然科學尋求客觀知識。自然科學的認識一般能夠被證實或證偽。而社會科學的知識重在給人啟發,社會科學不研究終極真理。這就決定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自然科學有所不同。

  庫恩提出“范式”的說法。科學的發展往往伴隨著“范式”革命。比如,“日心說”對“地心說”的替代,代表人類對宇宙認識的進步。“范式”以及“范式”革命用于描述自然科學的發展比較恰當。社會科學一般不存在一個“范式”對另外一個“范式”的替代。盡管一些社會科學理論大師會建立一套關于社會事物和歷史演變的全新概念、命題和解釋體系,推動學科發展,為人類貢獻智慧,但是這些理論大師往往很難完全擺脫前人的認識,他們更多是在補充、推進和豐富已有的知識。如果說自然科學的進步是靠一次一次“顛覆”前人的認識實現的,則社會科學更多的是靠批判、繼承和積累來推動認識深化和知識豐富。

  社會科學不存在自然科學那樣的“范式”革命。這并不是說社會科學缺乏解釋上的差異。對于同一個社會事物,不同的人完全可提出不同的理論解釋。不同的人在學科訓練、知識儲備、思維方式甚至是價值偏好上的差別,都影響了他對社會事物的認識。個人之間存在差異,學科之間的差異就更大,還有不同學派的差異。社會科學不存終極真理,因此,這些差異就不構成自然科學那樣的“范式”替代。社會科學研究不僅允許這些差異,而且鼓勵差異化的研究。包容差異化的認識既是社會科學自身特征,也是推動社會科學認識進步的手段。

  社會科學研究不是用一種認識去替代和壓制另外一種認識,而是鼓勵不同的認識相互批判,通過辯論讓認識走向更加深刻。每一種研究都希望得到更多的認可。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社會科學研究的一個結論就能夠替代另外一個結論。社會科學剖析世界,就像盲人摸象。誰也不知道大象的樣子。因此,每個人都去摸一摸,獲得對大象的不同認知,拼湊起來,就有點接近大象的本來面目。

  所有的深刻理論都會帶給人類知識財富,因為這些理論打開人們認識世界的窗戶,讓雜亂無序的社會事物變得有規律可循。例如,馬克思提出了階級這個概念,讓我們對于人類社會的演變規律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認識。后來,社會學家韋伯又提出了階層概念來分析社會群體之間的互動,并且還用文化因素來解釋西方資本主義興起,對馬克思的觀點構成挑戰。韋伯是想駁倒馬克思嗎?也許是。韋伯駁倒了馬克思嗎?當然沒有。兩位理論大師提出關于社會規律的兩種不同解釋。馬克思并未被駁倒,他的理論在韋伯以及其他后來人那里獲得了新生命。反過來說,韋伯的問題意識并不是憑空而來。舊的知識在新的分析中煥發生命,這就是社會科學研究中的繼承、批判和積累。

  社會科學研究不怕“片面”,怕的是不深刻。深刻的社會科學研究先從“片面”開始,允許多元,鼓勵差異化,在研究假設、問題意識、分析邏輯、材料數據等方方面面上,不斷地進行批評、修正、吸收、借鑒、改進,推動認識深化和知識積累。社會科學的發展源于解釋力的競爭。

  

  知識在于解放思維。如果將知識當做真理信仰,它就變成了思維束縛。社會科學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起點和邏輯假設的基礎上,這些構成理論和概念的前提。若是忽視這些前提,將有前提的認識絕對化,知識就變成了束縛思維的信仰。打破迷信的辦法是回到理論的前提假設,在其不假思索的前提中提出問題。

  社會科學的一個最根本前提是它具有時空條件。以社會學為例,它誕生于18、19世紀以來的西方社會,社會學的基本主題是分析西方世界的現代化化過程。中國屬于后發國家,中國的社會科學也是后發的。建立和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需要處理西方社會科學理論與中國社會實踐的關系。顯然,在抓住“社會事實”、追求“價值中立”、運用定性和定量方法、重視概念提煉、綜合歸納與演繹、掌握邏輯思維等基本方法論層面,可借鑒西方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沒有必要重新搞一套。建立具有中國主體性的社會科學,關鍵是要將西方社會科學理論和方法拿來分析中國社會實踐,提出具有解釋力的理論。

  如何做到這一點?存在著理論與經驗的“大循環”與“小循環”兩條道路。所謂“大循環”是指,用西方社會科學方法來研究中國的問題,從中國的實踐出發,分析中國的經驗事實,認識中國經濟社會文化變化發展規律,從中提出概念、理論和命題。“大循環”是將認識中國社會當做目標,將包括西方理論在內的所有理論資源和方法都當做手段,通過從實踐出發的研究,建立中國社會科學理論體系。所謂“小循環”是指,將成熟理論當做研究起點,在既有的理論體系中分析社會問題,研究社會現實的目的是為了回答理論命題。“小循環”認為社會科學理論具有普遍性,西方社會科學理論體系已經基本建立起來,中國研究要做的是查漏補缺的工作。

  與哲學不同,社會科學不能靠邏輯演繹和概念辨析產生新知識,社會科學理論一般要與經驗結合起來形成。新生的社會經驗是促進社會科學知識發展的推力。相對于基本成熟的西方社會科學理論,具有14億人口的中國社會建設活動和社會變遷過程,構成全新的經驗。在“大循環”與“小循環”兩種研究道路下,中國的這一全新經驗具有完全不同的價值。

  按照“大循環”的思路,研究者帶著“中國是什么”以及“為什么是”等一類樸素問題去觀察現實、去思考、去提煉總結概括,然后獲得關于中國社會現象的一個個局部認識。再將這些局部認識匯聚起來,逐漸接近關于中國社會的完整拼圖。這就是盲人摸象。在這個過程中由于要簡化認識,就要想辦法對獲得的認識進行提煉總結抽象,就形成了一些概念和命題。當這些概念和命題被討論、修正,最后被大眾接受,變成共識,就產生立足于中國實踐的社會科學理論。在“大循環”中,不僅西方理論是認識問題的工具,其他古今中外的知識都是促進人們認識問題的工具。“大循環”將獲得新的認識當做目標,研究方法與概念理論都是達成目標的手段。

  “小循環”從對話理論開始,將完善已有概念和理論當做目的。當然,經過幾代理論家創造并流傳至今的經典理論,一般都能夠幫助人們簡化對世界的認識而充滿魅力。問題是歷史在進步,認識也需要進步。尤其對于中國這樣的全新經驗來說,更是需要理論上的突破。中國社會科學理論總體落后于西方,“小循環”從對話中提問題,出發點是修補既有知識,離開“大循環”后,中國的社會經驗就會變成西方理論的注腳。

  “小循環”這種認識方法,在思維上經過否定之否定,回到其對話甚至批評的理論所預設的原初起點上。正如馬克思與韋伯都不會被駁倒一樣,用中國的全新經驗去對話某個西方社會學理論,最終依然要么是擴大這個理論的解釋范圍,要么是在相反相成的意義上復活這個被修正的理論。站在認識中國“是什么”的角度看,通過“小循環”所獲得的知識是零碎的。從理論開始經過經驗再回答理論問題的“小循環”,作為具體研究手段是需要的。但是,一定要將其放到從經驗開始通過理論抽象再回到實踐的“大循環”中,才能真正獲得從實踐出發的理論創新。

  關于中國社會科學主體建設道路,便是毛主席所說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問題。毛主席提出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從實踐中提出問題,再將認識帶回到實踐中去,形成指導中國革命成功的理論,走的是“大循環”道路。還有的人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當做結論直接拿來用,就變成了本本主義和教條主義。

  

  “大循環”與“小循環”這兩種研究方式是賀雪峰教授概括總結的。建立具有主體性的中國社會科學需要用“大循環”統攝“小循環”。具體如何做呢?他還提出了飽和經驗的研究方法。“飽和”在化學上是指,一定條件下溶質不能繼續溶解于溶劑的狀態,達到飽和之后溶質會自動析出。賀雪峰教授用這個狀態來形容社會科學的經驗研究。

  “飽和經驗法”是指,研究者通過充分地觀察經驗現象,自然獲得關于經驗現象背后一般規律的認識。認識活動都是從接觸感性現象開始的,科學研究的目標是要抓住事物背后的一般規律。怎么做到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去偽存真呢?通常存在歸納和演繹兩種認識方法。歸納法從經驗事實入手,通過比較、計算、尋找相關性等,找到特殊現象中的共性部分。演繹的方法一般是從道理、原理和理論假設入手來分析問題。“飽和經驗法”是與一般歸納與演繹都有所不同的認識方法。

  “飽和經驗法”是在研究者廣泛接觸經驗事實的過程中,形成經驗質感,然后反過來獲得關于事物認識的方法。“飽和經驗法”強調研究者的能動性。當然,所有的認識都依靠研究者的主動分析。不同的地方在于,“飽和經驗法”以研究者獲得“經驗質感”為基礎。“經驗質感”是一種與理論辨析、概念演繹和定量定性方法都有所不同的基礎性分析能力。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經驗質感”不能通過理論閱讀和課堂學習獲得,“經驗質感”是一種實踐型知識和經由實踐訓練獲得的研究技藝。

  毛主席在《實踐論》中說,“你要有知識,你就得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獲得經驗質感最簡單的辦法是走進經驗無限豐富的田野中去。以農村調查為例。有人說,中國農村那么大,光靠調查是窮盡不了的,村莊調查有什么意義呢?實際上,調查的目的不僅僅在于認識村莊本身,還在于通過調查來養成“經驗質感”。調查的第一步是去認識客觀世界,比認識客觀世界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過程來改造主觀世界。

  做農村調查與課堂學習和理論閱讀一樣,目的都是形成分析問題的能力。不經過學習和閱讀的大腦是“樸素”的,一個人通過課堂學習而掌握學科知識和基本方法后,就初步具備了社會科學研究思維。這還不夠。這些課題學習所得的概念、理論和方法都是死的,還要通過田野調查將這些死的概念、理論和方法激活。培養學生,第一步是讓他們經歷嚴格的理論學習,尤其是進行經典理論閱讀。完成這一步之后,再到田野中去,將這些死的知識變成研究者靈活運用的主體能力。

  大學教育是要解放學生。第一步是鼓勵學生自主閱讀經典理論,實現從“知識灌輸”向理論思維訓練的解放。第二步是鼓勵學生走向田野調查,實現從理論閱讀向分析經驗事實的解放。

  對于從事農村研究而言,村莊調查當然重要。不做調查,怎么提出好的問題呢?對于不從事農村研究的人來說,做一些村莊調查也是一種很好的訓練社會科學思維辦法。“飽和經驗法”可運用于農村研究,也可運用于對其他社會問題的研究。這就像經過長期訓練的籃球運動員,讓他們改練足球或是排球,一般也比常人進步的快。這是因為他們的小腦已經被充分地開發,運動細胞被激活了,平衡感和控制能力比普通人好。在農村調查中形成的“經驗質感”,屬于對經驗事物的敏感把握能力,對未知問題的直覺能力,對復雜因素的分析能力,是認識社會現象的一般能力,因此很容易遷移到其他學科和其他研究領域。一個人的“經驗質感”不會隨著他的研究對象變化而失去。

  “飽和”通過量變引起質變。從片面具體的認識走向整體全局認識,肯定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認識的深入要通過量的積累。剛開始對事物的認識抓不住重點,把握不了方向,接觸的次數多了,就形成抓住事物主要矛盾以及矛盾主要方面的能力,感性認識就會向理性認識邁進。經驗研究最重要的一點是熟能生巧。第一次下鄉的人分不清莊稼與雜草。沒有關系。通過兩次三次和更多次調查,就積累了經驗,逐漸形成了關于農村的整體判斷能力,即“經驗質感”。

  村莊調查除了認識這個被調查村莊本身的特點之外,還會與其他村莊聯系起來。“飽和經驗法”是指,前面調查過的所有村莊的豐富知識都在后面的調查中被喚醒。也就是說,對第一千零一個村莊的調查認識,包含了前面一千個村莊的豐富性。過去十多年以來,我們完成了超過全國一千個村莊的田野調查,積累起我們關于中國農村的整體“經驗質感”。

  對于個體來說,經過十次以上,每次20天左右的村莊調查,大體就可以形成個人從事農村研究的“經驗質感”。

  

  社會科學具有普世的一面,如分析問題要符合邏輯,避免層次謬誤,重視社會事實,對事物的分析保持開放性,等等。社會科學研究還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和地域性。中國社會科學要與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實踐緊密聯系,要探索中國的前途命運,要為14億中國人過上幸福生活尋找出路。西方社會科學可帶給我們啟發和借鑒,但是無法提供現成答案。建設具有主體性的中國社會科學是一項艱巨的事業。

  顯然,中國的社會科學不可能在反對西方理論中進步。反對和排斥的做法,本身已經是在別人設置的議題中討論問題。研究中國問題,需要心態開放地借鑒古今中外的理論資源,尤其是西方社會科學理論資源。在這之外,更重要的是保持主體性。建立中國主體性的社會科學,是在認識中國是什么的過程中,提煉認識中國的概念和理論工具,在深化對中國認識的過程中,提高理論水平,實現認識手段與認識目的的統一。

  建立具有主體性的中國社會科學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需要多個方向、多種方法、多個層面的共同努力。改革開放后的四十年以來,西方優秀的社會科學理論基本都被介紹到國內,一般研究人員都有機會接觸最經典和最前沿的西方理論。中國正在經歷千年巨變,相對于理論學習,我們對日新月異的中國社會實踐的認識還不夠。社會科學研究需要走向田野。

  “飽和經驗法”認為認識的深化源于量變基礎上的質變。也就說,理論提升源于對經驗現實充分認識之后的自然而然結果。驀然回首,恍然大悟。社會科學理論創新要靠長期積累。歷史上的一些理論大師,一般是將前人和同時代的研究在較高層次上抽象而建立起理論體系。社會科學理論創新就像高原上長出的山峰,珠峰的高度取決于青藏高原的高海拔。社會科學的理論高度取決于研究者所處的時代,以及那個時代所有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中國正處在大時代,為社會科學理論創新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如何回應這個大時代呢?以社會學為例。第一是出現天才式人物,如費孝通。這樣的話,社會學就可以獲得很快的進步。第二是積累式發展。不同的研究者從一個個具體的問題入手,如城市研究、鄉村研究、治理研究、文化研究等,深挖井,遍地開花,將社會學科從平原建成高原,實現總體水平提高。天才式人物可遇不可期,積累式發展更可取。有了方向正確、方法正確和持續努力的積累式發展,自然會出現理論突破。在高原上更容易長出高峰。

  “飽和經驗法”不僅是分析問題的方法,還是實現積累式發展的策略。

  

  社會科學理論的意義在于打開認識世界的新角度。研究現實問題的目的不只是要去證明先賢理論的正確性。“生命之樹長青”。理論是手段,人是目的,學習理論是為了讓思維銳利,然后用被解放的大腦去剖析這個復雜世界。

  賀雪峰教授曾評價費孝通說,三個“半通”成就了費孝通。這里的“半通”是褒義。說的是費孝通對西方理論、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社會經驗都有理解,但是又不拘泥任何一方面,最后就實現了高水平的貫通。“飽和經驗法”便是要實現理論與經驗的通透。封閉和迷信都不是社會科學。經過理論學習且具備經驗質感的人,身體和大腦都是輕松的。

  《在野之學》是賀雪峰教授關于如何做研究、如何學習、如何教育學生等方面的思考匯編。這些思考源于他的親身體驗,成文于不同時間,文字不一定嚴整,但很多想法是一貫的。在野之學,也可稱為實踐的學問。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看今朝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吳銘:為什么不從所有制角度分析問題呢
  4. 李光滿:從刀郎看中國文人的風骨
  5. 清華大學哈弗版經濟管理學院還有必要辦下去嗎
  6. “氫政治”: 三個顛覆性預測, 為何都指向中國?
  7. 星燧:普京的“閃電”中東行
  8. 2024請回答,中國市場經濟“邊”在哪里?
  9. 司馬南:黃金萬兩——一項美國的核心秘密
  10. 大蒜也有錯?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3.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4.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7.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8. 又一處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紀念活動越來越多
  9. 司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沒講的內容
  10.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8.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當心,他們要對孩子下手了!
  1. 張殿閣:在十大開幕式上執勤——記偉人晚年幾個重要歷史片段(二)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決裂》:我們到底要與誰決裂?
  4.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5. 記憶:流浪漢張來娃兒
  6. 《鄧選》學習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