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讀書交流

大國興衰背后的金融力量——摘自《世界金融五百年》下冊第一章全文

余治國 · 2011-08-25 · 來源:《世界金融五百年》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大國興衰背后的金融力量——摘自《世界金融五百年》下冊第一章全文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下冊)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  

    

  沒有永遠的友誼,只有永恒的利益  

    

       

    

   很少有人會想到19世紀的英國與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會聯合起來形成協約國。這兩個國家在中亞、遠東、非洲地區都存在著嚴重的利益沖突,沒有直接開戰就算老天保佑了。法國與意大利一直不和,1882年,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在維也納結成三國同盟后,也很少有人會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意大利會中途叛變,投靠了英、法、俄協約國集團。    

    

   其實,國家與國家之間并無永恒的友誼,只有永恒的利益。這利益的紐帶中最為緊密的則是金融。首先看英法之間的關系,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英法之間金融聯系極為緊密,權傾一時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更在其中起到潤滑劑的作用,扮演了兩國中間聯系人的角色。羅氏家族在英格蘭銀行與法蘭西銀行的黃金儲備上起到了平衡作用,確保英法貨幣政策不會發生沖突?!   ?/p>

    

   1906~1907年,全球發生了大規模的貨幣危機與經濟危機。危機是從美國開始的。當時美國已成為全球金融投機的聚集地。大量歐洲資本涌入紐約,僅1906年就有5億美元的歐洲資本流入美國。這些以英國為主的歐洲資本采用短期信貸的方式間接參與投機活動。而哈里曼、摩根財團等金融寡頭則在股票市場進行大規模投機活動,有意制造市場動蕩以攫取暴利。他們先低價收購股票,再將股市行情哄抬上去,高價拋售大量股票賺取巨額利潤。    

    

   投機的暴利又讓規模更高的外國資金流入美國,結果,美國的工業與房地產投資規模急劇擴大,各種產品與原料的價格也隨著水漲船高。投機者們為了賺取更多的錢,開始囤積居奇,甚至有意制造“煤荒”、“鐵荒”等產品供不應求的假象。結果,庫存的大量增加導致對貨幣的需求日益增長。最終,資金開始變得短缺了,歐洲資本大量抽回。  1907年3月13日  ,美國股市暴跌。僅僅在這一天中,鐵路股價就下跌了20%,紐約交易所全部市值下跌了20億美元,當時美國的GDP才不過200億美元?!   ?/p>

    

   美國的危機迅速蔓延到整個國際經濟體系,英國成為歐洲各國中受害最深的國家,許多企業完全陷入停頓,失業人數驟增。貨幣危機導致信貸狀況惡化,黃金、白銀等貴金屬自然成了各國銀行追逐的目標。1906年11月,為了穩定金融,吸引美國的黃金流入,英格蘭銀行將利率提高到6%。但仍然有大量黃金被巴西、印度和持有大量英鎊紙幣儲備的國家從倫敦提走。利率越高,貸款成本越高,企業經營的成本則越高,最終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繁榮造成影響,此外,黃金儲備越來越少,銀行體系的穩定性與信用也會受到嚴重影響。不過在羅氏家族的幫助下,法蘭西銀行出手相救,提供了大約價值140萬英鎊的黃金短期債務援助英國。這些黃金是英格蘭銀行的及時雨,4個月后利率便下降到4%。    

    

       

    

  但到了1907年8月,英國金融狀況又開始惡化了。英格蘭銀行不得不連續提高利率。兩個月后,羅氏家族再次從中斡旋,將法蘭西銀行的黃金儲備大量轉移到英格蘭銀行用作英鎊紙幣的發行儲備。但情況仍未好轉,1907年11月,英格蘭銀行的利率達到7%。羅氏家族又一次出面從法國募集260萬英鎊的黃金,自己又拿出40萬英鎊的黃金接濟英格蘭銀行。與此同時,美國向法國請求黃金支援卻慘遭拒絕。由此看來,作為當時全球最大的兩個債權國——英國與法國將自己的金融利益與貨幣利益牢牢地捆綁在一起,結成了堅固的金融同盟。這讓英法之間在政治上聯盟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   ?/p>

    

   盡管英俄之間似乎存在著不共戴天的仇恨與激烈的沖突,但法俄兩國卻是天然的伙伴。進入20世紀之后,法國從拿破侖二世時代的世界第二大工業和貿易國跌落到可憐的第四位,不但落后于英國和美國,最重要的是它還落后于敵對的德國?!   ?/p>

    

   統治法國的是擁有或控制著法國大部分財富的法蘭西銀行的股東們——著名的二百家族是自私而貪婪的金錢貴族。他們不必在金錢方面承擔任何風險,甚至不必提供太多的資金只靠政府的特許授權就可以大發橫財,成為巨富。政府慷慨地為二百家族所控制的企業提供了大部分資金,在需要時給他們的生意發放補貼以保障金錢貴族們不受損失,還錦上添花地高筑起關稅壁壘,使法國企業避開外國企業的競爭,從而確保他們毫不費力地獲得巨額利潤?!   ?/p>

    

   他們積聚了巨額財富之后卻變得越來越無視國家與民族的利益。那些擁有或者控制著大部分大型企業的二百家族通過政府的特許開發權、經營許可證、財政補貼以及高高筑起的關稅壁壘穩固著自己的地位,卻疏于國內外的競爭。但國家卻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法國的工業制成品出口只有那些沒有戰略價值的奢侈品:絲織品、佳釀葡萄酒、香水以及在世界時裝之都巴黎設計生產的女式衣帽。但是,再精美的絲織品,再高檔的葡萄酒與香水,即便遙遙領先于世界,也根本無法與德國的那些正在為克虜伯的大炮冶煉鋼鐵的巨大高爐相提并論?!   ?/p>

    

   擁有特權的實業家和金融家與參議員、眾議員和內閣部長沆瀣一氣,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拋到九霄云外。法國二百家族的統治者不但沒有把巨額的資金投入國內的企業中,反而把大眾的存款貸到國外。法國的老百姓不得不在薪水微薄的服務業中謀生,其中數百萬人陷于貧困之中。法國經濟因資金投入增長不足而處于停滯狀態。法國在國外投資高達450億法郎,其中25%投資于俄國。    

    

   法國與俄國之間正常的進出口貿易少得可憐。但僅在1895年,法國就貸給俄國10億法郎用來支付俄國從德國進口的軍火費。巴黎金融市場變成俄國借錢的專用場地。反過來說,貸款也是法國金融資本控制俄國的手段。為了對付夾在兩國之間強大的德國,擁有共同利益的法俄兩國形成了天然的同盟?!   ?/p>

    

   1905年,俄國敗于日本之后,如果俄國貨幣與信用體系崩潰的話,法國將遭受巨大損失,最終也會嚴重影響到英國。為了防止俄國的崩潰,摩根財團為俄國募集了8 900萬英鎊的國債,其中很大一部分在倫敦金融市場發行。英國終于也與俄國建立了緊密的金融聯系,幾年后的1907年8月,英俄兩國相互妥協,在彼得堡簽訂了雙邊協議,劃分了在亞洲的勢力范圍,正式建立同盟關系?!   ?/p>

    

   意大利在1862年統一之前只是一個政治分裂的地理名詞,甚至很多地區都被法國、德國占領。完成統一后的意大利仍未擺脫寄人籬下的經濟附庸地位。意大利的各種公、私金融業長期受外國金融資本的支配,與拉丁美洲的那些殖民地國家并無本質差別。銀行、礦山和鐵路投資均受到外國資本的控制,而意大利只能出口農產品來換取工業制成品。尤其是法國與意大利之間的金融宗主國與附庸國之間的關系表現得尤為明顯。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法蘭西銀行為首的法國金融寡頭壟斷了意大利在國外市場發行的債券。法國資本在意大利的投資比在俄國的還要多,占到國外投資總額的30%。意大利政府則完全被法國金融家的意大利代理人所控制?!   ?/p>

    

   直到德、奧、意三國結盟之后,德國金融資本的介入才逐漸改變了法國人一家獨大的局面。德國金融資本于1894年建立了代表德國勢力的意大利商業銀行,又于1895年建立了意大利信用銀行。在德國金融資本的支持下,以德國通用電氣公司為首的大工業財閥進軍意大利,逐漸掌控了意大利工業的一個不小的份額。在這樣的情況下,拉丁民族的意大利成為日耳曼民族的德奧之盟國就毫不令人感到奇怪了?!   ?/p>

    

   但是,法國金融資本并不甘心將意大利拱手讓給德國人。1905年,法國興業銀行和信貸銀行聯手成立意大利金融公司,后改名為意大利貼現銀行。后來,巴黎的金融集團又創建了意大利省信貸銀行。法國人再次在金融上占據了主動權。1906年,意大利政府債券即將到期,要將舊債券轉換成新債券,也就是借新債還舊債。這項交易主要由羅氏家族法蘭西銀行所領導的辛迪加銀團負責,盡管其中有7家德國銀行,但德國人在10億法郎的債券中所占的份額要比法國少很多。在整個債券轉換的過程中,意大利一直與法國站在一起,這表明在三國同盟中意大利對德國與奧匈帝國的義務與束縛宣告終結。“一戰”爆發后,意大利見風使舵,與協約國達成秘密協定,1915年5月意大利參加協約國,三國同盟正式瓦解?!   ?/p>

    

       

    

       

    

   第一次世界大戰,血肉攪拌機    

    

   在西方國家,絕大部分人都將德國看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唯一戎首。其實,這不過是一種卑污無恥的宣傳伎倆。德國并不是蠻橫兇悍的蠻族,英法也不是彬彬有禮的紳士,美國更不是挽狂瀾于即倒、扶大廈之將傾的民主斗士。    

    

   統一而強大的德國改變了歐洲格局,英法等老牌歐洲強國無不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德國隨時面臨著被肢解與瓜分的危險。對德國威脅最大的莫過于東面的俄國、西面的英法。歐洲陸戰對于德國來說意味著兩線作戰。為了確保能在最短的時間同時打贏兩場戰爭,從未參加過戰爭卻飽讀兵書的施里芬將軍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制訂出“施里芬計劃”?!   ?/p>

    

   根據施里芬的分析,俄軍雖大但不足為慮,因為俄國雖陳兵600萬,但軍事思想與裝備都很落后,俄國士兵甚至還有不少用綁了利刃的木棍做制式武器。此外,俄國鐵路網稀疏,軍事動員體制落后,俄軍的反應速度很慢,至少需要6周~8周才能完成對德國的軍事集結。因此,“施里芬計劃”的主要目標是法國。一旦開戰,兵力較少的東線德軍與奧匈帝國軍隊配合,牽制俄軍的進攻。同時,西線右翼德軍主力取道比利時進入法國,橫掃法國沿海后再從北、西、南三個方向包圍巴黎,繼而向東,從背后包抄德法邊境的法軍主力。西線左翼的任務則是抵御法軍主力的攻擊。迫使法國退出戰爭后,再利用德國密集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兵力對抗俄國?!   ?/p>

    

   從“施里芬計劃”來看,德國無非是準備打一場很快結束的放大版的普法戰爭,不過寄希望于戰爭勝利之后索取高額賠款,并未有侵吞他國領土的欲望。實際上,當時各國政府都未想過要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比如法國戰前計劃的對德戰爭費用是200億法郎,遠低于實際支出的1 200億法郎。它們都以為幾個月后就可以結束戰爭,擬訂一份皆大歡喜的和平協定。俄國人,要求保證歐洲斯拉夫人均置于自己的保護之下。德國人,要求獲取經濟殖民地,并永保本國安全。英國人,不把普魯士軍國主義摧毀誓不罷休?!   ?/p>

    

       

    

  法國人,不將德國肢解得支離破碎則夜不能寐。1914年,歐洲各國民眾擁上各大城市的街頭,欣喜萬分地從軍出征,都以為很快就會勝利班師?!   ?/p>

    

   遺憾的是,世事不能盡遂人愿。德軍統帥小毛奇略微修改了“施里芬計劃”,德軍就像一臺精密的機器一樣照計劃行事。剛開始似乎不可戰勝的德軍勢如破竹,勝利的果實就要唾手可得了。但最終在1914年8月,法軍總參謀長霞飛將軍率領的英法聯軍以兩倍于德軍的兵力將德軍的鐵蹄阻擋在了馬恩河地區,史稱“馬恩河會戰”。馬恩河會戰打破了德國人速戰速決的如意算盤。小毛奇得知會戰結果后便向德皇威廉二世直言道:“陛下,我們已經輸掉了戰爭。”    

    

   對于德國來說,西線轉入僵持局面,戰爭就必須要繼續打下去。戰爭對于普通的歐洲人來說,沒有贏家。在歷時4年的殘酷的塹壕戰中,各國的士兵變成了流血的工具,戰場變成了收尸場。整整一代歐洲青年男子都被拋入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血肉攪拌機中,被榨成粉末。婦女則代替男子在田里耕種,在工廠做工。    

    

       

    

  真正的贏家:美國人    

    

   贏家是軍工生產商與提供貸款的金融家們,羅斯柴爾德家族就是大快朵頤的獵食者之一。早在19世紀末,羅氏家族就已插手協約國的軍工業。1888年,羅氏家族英格蘭銀行為英國海軍建造與裝備公司發行過股票,隨后不久又為馬克沁公司和諾登菲爾德公司的合并發行了190萬英鎊的股票和債券。羅氏家族也擁有了新成立的新馬克沁—諾登菲爾德公司大量的股份,還對公司經營具有直接的影響力。這兩家公司生產的馬克沁重機槍與諾登菲爾德機槍大名鼎鼎。尤其是馬克沁重機槍更是被譽為“大殺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躲在鐵絲網后的塹壕中的馬克沁重機槍像秋風掃落葉一般將步兵成千上萬地送入黃泉。在1916年的索姆河會戰中,德軍用馬克沁重機槍僅在一天之中就將6萬多英軍擊斃。倒在機槍下的士兵的血肉讓羅氏家族賺足了真金白銀。不久,世界各國都將馬克沁重機槍列為制式武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馬克沁重機槍仍然配備在德軍的二線部隊中?!   ?/p>

    

   對于金融家來說,沒有祖國,只有利益。從同盟國的角度來看,早在18世紀中期,所羅門•羅斯柴爾德掌管奧地利業務時,羅氏家族就控制了奧地利維特科威茲鋼鐵公司。維特克威茲公司在今天的捷克境內,周圍密布有大量煤礦,運輸成本低,利潤極為豐厚,早在1841年就已成為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統治區域內“最為非凡和多產的機構”。這家公司不僅為奧地利陸軍生產彈藥,還為奧地利海軍提供鋼鐵原料。盡管當時奧地利禁止猶太人建立工廠,也不允許涉足采礦業。但羅氏家族卻被特許可以進行鋼鐵、軍工的生產。不過,羅氏家族從戰爭中撈取的好處比起美國的寡頭大亨們卻是小巫見大巫?!   ?/p>

    

   美國人原本就是歐洲各國的移民,其中有1/10是德裔和大量反英的愛爾蘭后裔。歐洲發生戰爭,政府無論站在哪一方都會引起國內部分民眾的反對,因此從華盛頓時代開始美國便以中立主義為主流。威爾遜總統在“一戰”爆發后宣布美國保持中立:“這是一次對我們而言是無所作為的戰爭,他們之間的戰爭與我們沒有什么關系?!薄   ?/p>

    

       

    

   但由于戰爭的需要,大量歐洲資金抽逃出美國經濟與金融體系,美國開始發生了嚴重的經濟衰退。美國內部也發生了分裂。那些祖籍德國、奧地利的美國人在心中支持同盟國,占美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英法裔則支持協約國。在戰時,這些歐洲后裔與各自的祖國開展貿易。到了1915年,戰爭雙方的訂貨卻刺激了經濟增長。到1917年4月,美國已將價值20多億美元的物資出售給英法為首的協約國?!   ?/p>

    

   從中立的角度來看,美國應該對交戰雙方不偏不倚,但嚴格地說,美國在保持中立時實質上已經卷入歐戰之中。對于美國來說,協約國的勝利,將削弱歐洲的優勢,提升美國的力量,但德國的勝利則意味著美國不可能獲取霸權。因為,德國是美國在世界市場上的主要競爭者之一。在當時的世界貿易中,德國占20.1%,而美國所占份額卻不超過17%。甚至在美洲,德國都在搶奪美國的市場。1913年,拉丁美洲對外貿易中,美國占28%,德國在很短的時間便上升到14.2%。一旦德國獲勝,美國在拉美的優勢將徹底瓦解。因此,美國開始倒向協約國,逐漸變成了協約國單方面的軍需供應國。美國成了協約國的倉庫和兵工廠。    

    

   1915年,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摩根財團成為協約國在美采購軍需品的代理人。英國政府價值5億美元的黃金被交送摩根財團保存,而摩根財團則以國債方式向美國采購5億美元的軍火。同年,美國政府向協約國提供了30億美元的貸款,用來幫助協約國購買美國軍火與其他補給品。英國這個老大帝國終于從瀕臨崩潰的邊緣緩過氣來,而美國經濟也隨之開始繁榮起來。美國的經濟繁榮與協約國捆綁在一起。如果協約國戰敗,美國將血本無歸。尤其重要的是,美國金融家與工業家的命運與協約國也緊密聯系在一起。1934年2月,共和黨參議員杰拉爾德•奈所成立的國會奈氏委員會的調查表明,美國1917年的參戰很大一個原因是金融家和軍火巨頭的操縱。這些人幾乎只與協約國做生意,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希望協約國取勝,這樣才能大賺其利?!   ?/p>

    

   在陸地上,德國正一步步取得勝利。而在海洋上,德國卻遭到英國的嚴密封鎖。英國海軍布雷北海對德國和歐洲中立國家設下很長的海軍封鎖線,并搜捕所有開往德國港口的中立國家的船只,尤其是裝載糧食到意大利、荷蘭和其他歐洲中立國以便轉運的德國船只。德國水面艦船力量薄弱,無法打破英國的封鎖。而德國糧食很大一部分依賴于進口,結果,德國面臨嚴重的饑荒。迫于無奈,德國只有用潛水艇來打破英國的海上封鎖。1915年2月,德國宣布實行無限制潛水艇戰,對環繞大不列顛和愛爾蘭領海以及英吉利海峽的敵國商船一律擊毀。事先不加警告,中立國的船只也不例外?!   ?/p>

    

   1915年5月,英國客輪“盧西塔尼亞”號被德國潛艇用魚雷擊中。船上有大量美國人死亡。美國聲稱“盧西塔尼亞”號裝載的是非戰爭物資,因此,德國用魚雷攻擊它是一種罪惡滔天的大規模謀殺。其實,英美政府完全是騙子。當時“盧西塔尼亞”號裝有數千箱運往英國的彈藥。威爾遜總統警告德國說,如果德國繼續攻擊民用船只的話,美國就將對德國宣戰。德國并不希望再增加一個強大的對手,因此,德國許諾不會再在沒有警告的情況下攻擊民用船只,并就“盧西塔尼亞號事件”表示道歉。美國政府為了安撫國內德裔與愛爾蘭裔美國人,接受了德國道歉,仍然在口頭上保持中立?!   ?/p>

    

   很多人認為,美國是有意讓自己的船只被德國人擊沉,以此激發美國人參加戰爭的熱情,并堵住孤立主義者與德裔、愛爾蘭裔的嘴。時任美國海軍助理部長后來的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便是這種政策的擁護者之一。他全力支持將武裝了的美國運輸船只派到歐洲交戰區,故意激怒德國海軍,讓德國人將美國船只擊沉,從而讓政府清除參戰的國內障礙?!   ?/p>

    

   到了1916年,美國通過船只對協約國的大量援助終于徹底激怒了德國。德國再次發動無限制潛水艇戰,不惜一切代價攻擊美國船只。德國潛艇戰的效果非常好,缺乏補給的協約國在陸地戰場的形勢急轉直下。1917年年初,隨著協約國戰場形勢的不利,美國開始有了爆發金融危機的苗頭?! ?917年4月6日  ,美國對德宣戰。很快,德國人便投降了。    

    

   “一戰”給美國帶來了普遍繁榮,美國金融業迎來了飛躍性的大發展。不僅為戰爭融資而發行的國債擴大到了250億美元,自由公債發行量也達到了215億美元。美國股市規模更是得到了大幅擴張,尤其是和戰爭相關的鋼鐵行業發展更快。伯利恒鋼鐵公司股價從戰前的46美元飆升到了戰后的460美元,甚至一度達到600美元。資本市場投資者也由戰前的35萬增加到了數百萬之眾?!   ?/p>

    

   整個戰爭期間,僅摩根銀行就代英國發行了30多億美元的國債。英法等國則由于巨額逆差,不得不付給美國大量黃金,日益成為美國商品和付息貸款的市場。美國還借機收回了外國人所有的價值20億多美元的證券,從債務國變成了債權國。美國政府借給協約國的戰債約100億美元,成了20個國家的債主。它還把世界黃金儲備的40%掌握到了手里?!   ?/p>

    

   與金融業緊密相連,美國工業也因戰爭而突飛猛進。僅杜邦公司就為協約國提供了40%以上的軍需品,業務增長了176倍。“一戰”前,杜邦無煙火藥年生產能力為840萬磅。到1917年4月,也就是僅僅時隔兩年半,產量已經達到4.55億磅,增長54倍;員工總數則由5 300人增加到8.5萬人。杜邦公司在“一戰”中資產從戰前的7 500萬美元增加到1918年的3億美元,成為當時最大的壟斷公司之一。1918年2月,杜邦家族以6 000萬美元收購通用汽車公司23%的股票,成為美國最大的汽車老板。第二大鋼鐵公司——伯利恒鋼鐵公司在戰前接的最大訂單是1 000萬美元,但戰爭開始后的第一筆英國訂單就有15億美元。摩根一手創建的控制美國65%鋼產量的美國鋼鐵公司僅1916年一年就獲利3.48億美元?!   ?/p>

    

   美國不僅從對歐洲的軍火出口中大發橫財,而且還趁大戰之機從歐洲人手中攫取并鞏固了新的市場。美國對拉美的進出口總值從1914年的7.98億美元增長為1920年的33.9億美元。到1917年,美國已控制了墨西哥的石油和橡膠、玻利維亞的錫礦、智利的硝石、巴西的咖啡。此外,美國還加強了在中國和中近東市場的政治與經濟地位的爭奪?!   ?/p>

    

   英國的丘吉爾面對此情此景,也只能代表大英帝國哀嘆道:“美國的巨大潛力成為地球的不祥之兆?!薄   ?/p>

     

   

  美聯儲的前世今生  

   今日世界的美聯儲扮演著世界央行的角色,通過執行各種貨幣政策,美聯儲可以影響全球經濟。格林斯潘、伯南克等美聯儲主席不僅是美國權力金字塔上僅次于總統的第二號人物,也是全球政治與經濟舞臺上的主角。然而,早期的美聯儲卻并非如此?! ?/p>

   1907年,美國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第二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奧爾德里奇法案》,成立了國家貨幣委員會,將美國金融控制權從私人金融家的手中轉移到政府的掌控之中。時任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的國家貨幣委員會奧爾德里奇是洛克菲勒的岳父。委員會其余17名成員都是外行的政客,因此委員會主要依靠華爾街金融家充當智囊,包括摩根財團控制的芝加哥第一國民銀行行長喬治•雷諾芝、摩根好友哈佛大學校長艾略特推薦的經濟學家派亞特•安德魯、委員會顧問則是摩根高級合伙人亨利•戴維森?! ?/p>

   1910年11月,華爾街大亨們秘密勾結,齊聚杰基爾島獵鴨俱樂部。杰基爾島是超級富豪的度假勝地,島上的獵鴨俱樂部是直屬摩根財團的高級會所。這些聚集在一起的金融家包括:庫恩—洛布公司麾下的紐約國家城市銀行董事長弗蘭克•范德利普、紐約第一國家銀行總裁查爾斯•諾頓、皮爾龐特•摩根的私人審計師本杰明•斯特朗、戴維森、猶太金融家保羅•華伯格和美國財政部助理部長派亞特•安德魯。經過兩周的磋商,《聯邦儲備法案》草稿,改變美國金融發展進程的文件——《奧爾德里奇法案》出臺。法案要建立一個由私人金融家主導的中央銀行體系。  

   當時以民主黨為代表的很多美國人極為反感英格蘭銀行式的“中央銀行”。當參議員奧爾德里奇在1910年把奧爾德里奇法案遞交國會通過時,遭到民主黨的阻撓。1912年民主黨宣稱:“我們反對所謂的《奧爾德里奇法案》,也反對建立中央銀行。銀行的存在是為了便利大眾,所有跟銀行與貨幣相關的法律,應該確保這種便利,并對大眾有絕對的保障,同時徹底避免有錢人擁有銀行,濫用權力。”  

   為了避嫌,提交法案的政客們一再強調美聯儲不是央行,也永遠不會成為央行。1913年,眾議員卡特•格拉斯以《奧爾德里奇法案》為基礎擬訂了《聯邦儲備法案》。1913年12月,該法案在國會以壓倒性優勢通過,威爾遜總統批準法案。美聯儲體系的結構框架與杰基爾島秘密會議擬訂的方案相比,沒有任何不同。銀行巨頭們的宣傳活動非常成功地把金融業、政府和人民大眾拉到了同一戰線。1914年11月,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正式運行。  

   根據法案,美聯儲下轄散布全美各地的12家地區聯儲銀行,為較小的銀行提供交換支票、緊急救援等服務。每個地區銀行由9位理事組成董事會管理,其中6位由聯儲系統內部的會員銀行選出。另外3位由華盛頓的聯儲委員會直接任命,其中1位是內定的地區銀行董事會主席。這些地區銀行均由美聯儲委員會管理,委員會成員包括財政部長和總統任命的成員?! ?/p>

   美聯儲委員會沒有獨立的收入來源,也不能發行貨幣,但可以一次授權某一個地區銀行發行貨幣。聯邦儲備銀行被給予了發行紙幣即銀行券的壟斷權。也可以憑空造錢貸款給商業銀行,而財政部放棄了林肯時代發行紙幣的權力。并且,聯儲銀行金庫集中著全美聯儲系統會員銀行的黃金。用這些儲備作調控,會員銀行能夠在全國范圍內步調一致地擴張貨幣供應量與信貸。隨著準備金被集中到了美聯儲的金庫中,在一定量的黃金儲備基礎上,現在銀行可以發放更多的信貸,可以憑空制造更多的錢。聯儲銀行以集中起來的黃金儲備為基礎增發紙幣和擴張信貸;會員銀行則以存在聯邦儲備銀行里的準備金基礎上擴張信貸;而那些放棄加入聯儲系統的商業銀行則必須把準備金放在聯儲系統會員銀行里,并在此基礎上擴張信貸?! ?/p>

   聯儲銀行能通過調整會員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來控制貨幣供應量。例如,美聯儲只要將商業銀行法定最低準備金率削減一半,商業銀行需要維持20%活期存款總額的黃金作為準備金,因此可以以5∶1的比例進行信貸擴張,在聯邦儲備系統成立之后,最低準備金率被降低到了10%,現在銀行能以10∶1的比例擴張信貸,貨幣量得以增加了一倍。  

   美聯儲并非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完全由私人銀行家控制的中央銀行,只有各個地區銀行的行長是貨真價實的金融家,而董事會成員都是拿政府薪水的官員。因此,美聯儲本身不過是政府與金融家構成的利益集團之間相互妥協的產物?! ?/p>

   在美聯儲成立初期確實被摩根財團為代表的私人銀行家所控制。在美聯儲系統中,華盛頓的聯儲委員會盡管是聯儲銀行的監督者,但權力卻被架空。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占有絕對統治的地位,誰控制了紐約聯儲銀行誰就控制了美聯儲。早期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相當于今天美聯儲主席。第一位登上這一寶座的是出身摩根財團的本杰明•斯特朗?!耙粦稹睍r,斯特朗將當時迅速增加的國債作為抵押票據,逐漸成為美國財政部唯一的財務代理,其他地區聯儲銀行因未能及時作出反應而被邊緣化,結果分散于12個美聯儲地區銀行的權力被集中到紐約美聯儲銀行手中。  

   由于斯特朗本人的特殊出身,紐約聯儲銀行成為摩根財團在美聯儲系統內部的代理公司。此外,繼威爾遜總統、哈丁總統之后的柯立芝總統、胡佛總統也均與摩根財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铝⒅ピ谡系尼绕痣x不開摩根兩個合伙人德懷特•莫羅和托馬斯•柯克倫的幫助。胡佛總統的政治顧問是繼戴維森之后擔任摩根財團掌舵者——摩根合伙人托馬斯•拉蒙特,胡佛每周都會定期向他們咨詢3次。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財政部長安德魯•M.梅隆出身梅隆家族。該家族長期與摩根財團保持著合作伙伴關系。接替梅隆出任財政部長的奧格登•米爾斯也是摩根財團旗下紐約中央鐵路公司一位管理層的兒子,胡佛時代的國務卿亨利•史汀生是摩根私人律師伊萊休•魯特的學生和合伙人。結果,美國金融控制權仍然掌握在以摩根財團為首的大金融家手中?! ?/p>

   威爾遜總統晚年時曾悔恨不已地作過這樣的反省——“我是最不快樂的人。我不知不覺中毀了我的國家。一個偉大的工業國被其信用體系所控制。我們的信用體系是很集中的,因此,國家的發展和我們所有的活動都被掌控在一小撮人的手里。我們成為文明世界統治最差的政府之一,完全被掌控和主宰的政府之一,它不再是一個言論自由的政府,不再是一個有信仰和多數人投票的政府,而是一小撮居于支配地位的人的想法和威脅下的政府?!薄 ?/p>

   這樣的結果讓很多人感到,美聯儲是金融家操縱政治權力的一種陰謀。少數金融家通過控制美聯儲達到控制美國經濟乃至于控制全球經濟的目的。還有好事者制作出了金融家控制中央銀行與貨幣特權的路線圖:  

   第一步,發行銀行券或信用貨幣的特許權由政府授予金融機構?! ?/p>

   第二步,政府稅收部門開始接受仍然由私人金融機構發行的銀行券來支付稅款而不必直接收取貴金屬貨幣。  

   第三步,政府在戰爭、災荒等緊急事件中需要籌措資金,于是金融家通過巨額貸款支援政府,由于數額太大,以至于政府無法在短期內還款,這些貸款都變成了長期借貸,由此金融家逐漸控制政府權力?! ?/p>

   第四步,信用貨幣發行過量,無法兌換足量的貴金屬貨幣,結果變得分文不值?! ?/p>

   第五步,公眾產生恐慌,拒絕接受銀行券。金融家控制的政權強行賦予中央銀行發行的銀行券法定貨幣的地位。法定貨幣無法兌換貴金屬貨幣,如綠背美元和人民幣等現在的各國紙幣。發行者也沒有將貨幣兌現為實物的義務;只依靠政府的法令使其成為合法通貨的貨幣。法定貨幣的價值來自擁有者相信貨幣將來能維持其購買力。  

   第六步,法定貨幣使得金屬本位制無法實行。極少數金融家通過中央銀行調控信用獲得絕對的金融控制權?! ?/p>

   其實,社會經濟系統是一個結構非常復雜的大系統。越復雜的系統越難以預測未來的變化趨勢,也越難被極少數家族長期穩定地世襲式控制。因此,僅僅通過控制美聯儲這樣的機構并不能長期地、完全地控制整個社會經濟系統。各個金融勢力之間以及金融勢力與政治勢力之間的關系并不穩定,有時它們會像很多陰謀論者所說的那樣相互勾結,有時則相互利用,有時也會產生難以克服的矛盾?! ?/p>

   羅斯福新政時,摩根財團對美聯儲以及美國金融的控制遭到了阻擊。洛克菲勒財團、華爾街新興的猶太財團如擊垮庫恩—洛布公司的雷曼兄弟和高盛投行、愛爾蘭裔天主教勢力代表肯尼迪家族、意大利裔創建美國銀行的賈尼尼家族與修建胡佛大壩的貝泰工程公司等結成強大的反摩根同盟要將摩根財團拉下馬來?! ?/p>

   1929年經濟大危機開始時,洛克菲勒財團趁勢侵吞摩根財團所有的大通國民銀行。反摩根同盟推動了新政時期1933年和1935年的銀行法案,通過這兩個法案將美聯儲改頭換面:聯儲委員會直接下屬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負責公開市場操作,地區聯儲銀行的總裁任免權由聯儲委員會掌握。美聯儲控制權永久性地從摩根財團和紐約聯儲銀行手里轉移到華盛頓政府手里,包括紐約聯儲銀行在內的地區分行從此成為次要角色,摩根財團的權力也隨之喪失?! ?/p>

   “二戰”以后,由以洛克菲勒財團為首的東部權勢集團掌控了美聯儲。東部權勢集團是美國統治階級的核心,決定了國家的經濟計劃與方針,控制了國家的國會兩院與總統選舉,制定對外政策,在道德文化方面也深深影響著全國其他地區。它由一系列美國東北部各工業大州的紐約、芝加哥、波士頓、費城的財團組成,包括洛克菲勒、卡內基、福特、摩根等財團。東部權勢集團指美國東北海岸上層階級家族的首腦人物與他們控制的支配美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機構網——第一流的金融、工業、媒體、法律事務所、制定政策的團體、高級俱樂部、大型基金會和名牌大學。前任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曾是摩根財團的摩根保證信托公司決策委員會的一員。他的前任保羅•沃爾克則長期以來一直是洛克菲勒帝國的仆役,曾是洛克菲勒旗下的??松竞吐蹇朔评肇攬F的總部大通曼哈頓銀行的經濟學家。  

   1933年,羅斯福政府放棄了金本位,美國公民禁止持有黃金,必須將手中的黃金兌換成美聯儲紙幣,而美聯儲紙幣自然順理成章地成了法定貨幣,可以被用來清償所有的公共或私人債務,還能用來納稅。此舉讓美國有價證券的投資者損失600億美元,相當于現在的8 000億美元。同年,羅斯福政府建立新的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為儲戶存在銀行里的錢提供保險來穩定金融市場,保證所有的銀行儲戶在銀行倒閉時能夠減少損失,而方法則是通過預先給銀行提供一大筆貸款擔保來扶持銀行系統。其實它的資產僅為存款總額的1%~2%。  

   美聯儲的資產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美聯儲將黃金交給財政部來保管,財政部則提供“黃金券”作為收據,保證按面值100%兌現儲存在財政部肯塔基州諾克斯堡金庫等處的黃金。另一個是美國政府國債。美聯儲負債主要由商業銀行持有的活期存款即存款準備金和聯儲紙幣即美聯儲發行的紙幣構成。而存在美聯儲里的活期存款是商業銀行進行信貸擴張的基石,只有在公眾要求將銀行賬戶里的現金兌現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才不得不去美聯儲取回他們的存款,然后美聯儲才需要開動印鈔機發行聯邦儲備紙幣。  

   存在美聯儲的商業銀行活期存款以聯儲紙幣方式兌現,因此,無論美聯儲制造多少紙幣都不會破產。比如,美聯儲指示在紐約公開市場上的代理公司購買1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美聯儲只要憑空向紐約聯儲銀行開出一張10億美元的支票,再將支票轉交給了某個政府債券交易商來交換10億美元的美國政府國債,接著交易商就去了他開戶的商業銀行把這張支票存了進去,于是交易商在商業銀行里的活期存款就增加了10億美元。商業銀行拿到支票后迅即跑到美聯儲紐約分行,把這張支票存到它自己的活期存款賬戶上,于是它的準備金就增加了10億美元。于是,這家商業銀行可以發放更多的貸款,這些貸款再被存到其他銀行,很快,整個銀行體系的信貸和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將遠遠超出10億美元。因此,銀行存款準備金的變化,或者說美聯儲購買或出售資產導致的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的變化,會產生杠桿效應。那么,美聯儲想要調控貨幣供應量,可以購買或出售任何資產,購買資產,貨幣供應量就會增加;反之出售資產,貨幣供應量則降低。這就是所謂的美聯儲政策工具——公開市場操作,通常在市場上買入或賣出的資產是美國國債?! ?/p>

   美聯儲另一個貨幣政策工具是調整法定最低存款準備金標準。如果先前銀行存款準備金為存款總量的10%,突然美聯儲宣布最低準備金率降低為5%,那么貨幣供應量就會翻番。如果最低準備金率提高到20%,則貨幣供應量會減少一半。通過這些貨幣政策,現在的美聯儲也幾乎具有了完全按自己意志決定貨幣供應量的絕對權力?! ?/p>

    

   

   

    

   美國政府權力的擴張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除了獲得了美聯儲控制權之外,美國政府對經濟金融與工業在其他方面的控制權也逐漸擴大?! ?/p>

   “一戰”后期的1916年6月,美國國會通過的《國防法》授予總統“直接采購包括任何供應來源的戰爭物資”和在必要時征用工廠的權力,并授權總統任命一個工業動員委員會。同年8月,國會通過的《軍事撥款法》授權成立由陸軍、海軍、內政、農業、商務和勞工部長組成的國防委員會負責協調工業和資源,并成立一個國防委員會的顧問委員會,其全部7名成員由總統根據國防委員會的推薦直接任命。被總統任命為顧問委員會成員中有很多人是金融與工商業巨頭:巴爾的摩—俄亥俄鐵路公司總經理丹尼爾•威拉德、金融家伯納德•巴魯克、哈德遜汽車公司副總霍華德•科芬、西爾斯百貨公司總裁朱利葉斯•羅森沃德、費城德萊克塞爾研究所所長霍利斯•戈德弗 雷 博士、勞聯主席塞繆爾•岡珀斯、芝加哥美國軍醫學院秘書長富蘭克林• 馬丁 博士。戰后的1918年3月,威爾遜總統改組戰時工業委員會,任命伯納德•巴魯克為該委員會主席,并賦予該委員會直接聽命于總統的權力。戰時工業委員會管轄工業原料的調配、生產,工業品和軍需品的采購等?! ?/p>

   表面上看,這些金融家、鐵路巨頭和企業主控制了政府的各個戰時機構。其實,這些選出的委員維護的都是國家與政府的利益。比如在戰爭期間,政府需要將每一噸鋼鐵都用于支持軍事,但鋼鐵企業老板卻想從政府身上大發戰爭財?!?917年9月21日 ,戰時工業委員會在華盛頓召集了一個與美國鋼鐵巨頭的65名經理人員協商價格的會議。剛開始,鋼鐵企業提出了遠高于政府期望的價格。戰時工業委員會就此發出威脅:“如果鋼鐵業由于價格已經固定而不愿意全力合作的話,那么,戰時工業委員會就將采取必要的步驟接管鋼鐵廠。”最后鋼鐵企業只能乖乖就范?! ?/p>

  

  1917年5月,戰時工業委員會要求汽車大亨削減生產以降低民用汽車對鋼鐵的消耗量。福特公司抱怨政府因戰爭需要而犧牲了汽車業,并將責任全部推到戰時工業委員會身上。但在政府的強迫之下,包括福特在內的所有汽車企業只能服從政府,不僅削減汽車產量,還將一半的生產能力轉產大炮、卡車、坦克、航空發動機和飛機等,為政府提供軍需品?! ?/p>

   財大氣粗的杜邦家族也曾被政府宰過一刀。1917年年底,陸軍部與杜邦公司簽訂了一份讓該公司承建納什維爾無煙火藥工廠的合同。無煙火藥在當時屬尖端技術產品,只有杜邦公司和赫克勒斯公司能夠生產。盡管這兩家公司大規模地增加了生產能力,但仍遠遠不能滿足美國政府和盟國對無煙火藥的需求。政府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和西弗吉尼亞州查爾斯頓市附近的尼特羅鎮開始興建兩個無煙火藥工廠。當陸軍部與杜邦公司之間關于承建納什維爾工廠的合同簽訂后,戰時工業委員會要求必須取消這份合同,絕不能讓政府出錢而杜邦公司卻白白賺取6 000萬~7 000萬美元的利潤。戰時工業委員會威脅杜邦公司,如果杜邦不向政府在建的工廠提供技術援助,那么政府將在民間專家的協助下獨立建設這座工廠。結果,陸軍部取消了與杜邦公司的合同。與此同時,巴魯克委托美國著名礦業工程師丹尼爾•杰克林全權負責尼特羅工廠的建設和運營。杰克林在9個月的時間內便將尼特羅火藥工廠建成,并于1918年9月生產出了該廠第一批無煙火藥。 1918年1月29日 ,杜邦公司迫于無奈只能與杰克林簽訂了提供技術援助的合同,僅得到200萬美元的技術援助補償。戰時工業委員會完全將火藥生產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比如作為火藥原料的硫黃在當時的市價是每噸35美元,而政府采購價格卻只要每噸22美元?! ?/p>

    

   

   

    

    

   美聯儲:全世界的中央銀行  

   “一戰”還讓美國政府對海外資本輸出占據了絕對主導的地位。在“一戰”之前,像英法這樣的國家都是以私人資本在國外的投資為先導,直接軍事占領自然資源豐富的落后國家與地區或與之簽訂不平等協議保證私人資本的投資利益。即便在發達國家,國債也是以鐵路、礦藏、銀行和工商業的資產為擔保被外國私人投資者持有。因此,以前的國際金融控制權主要掌握在如羅斯柴爾德、巴林和摩根這樣的私人金融家手中。但“一戰”卻改變了這種情況。  

   “一戰”讓歐洲參戰國的直接損失達到了2 090億美元。戰爭的全部費用消耗了英國32%的國民財富,法國為30%,意大利為26%,美國僅為9%。如果不是美國的貸款,包括英國在內的協約國所有國家都無法承擔這種不創造財富的戰爭損耗。在美國參戰前,協約國向美國私人金融家借債35億美元來購買美國軍火武器。與此同時,歐洲國家征用或轉賣本國公民擁有的美國資產來購買美國生產的軍需品,向美國人出售了價值近40億美元的鐵路債券、普通股和其他證券來換取美國軍火,結果有75億美元的凈資產轉移到美國人的手中?! ?/p>

   美國政府對歐洲國家的貸款卻讓私人金融家的借貸黯然失色。“一戰”之初,美國政府卑鄙地誘惑歐洲國家上鉤。當時,美國政府暗示協約國政府,不需要考慮貸款的還本付息條件,大膽地借款即可,只要打敗德國及其盟國,貸款問題都好商量。甚至在一開始的時候,美國對歐洲國家執行了財政援助制度,尤其是對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給美國以巨大無償援助的法國。在美國公眾的支持下,法國收到價值10億美元的美國政府的援助,這激勵法國政府通過向美國政府借款的融資方式來購買美國生產的軍備。法國人以為這些借款實質上不過是國家同盟之間的援助,最終會不了了之。歐洲很多國家都像法國那樣迅速落入美國政府的貸款陷阱。1917年,美國政府借給歐洲國家的錢才30億美元,但到了1921年,協約國欠美國政府高達120億美元的債務。  

   “一戰”結束后,美國卻并未像先前暗示的那樣無須歐洲國家還款或少還款,而是要求歐洲國家的欠債連本帶利一個子兒都不能少地統統歸還。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無恥地解釋說,美國不是歐洲國家的盟友,而是一個合作者。因此,美國提供的不是財政援助,而是貸款。于是,美國與歐洲盟國之間的名義貸款轉化為政府之間的債權關系。  

   不僅是美國與歐洲國家之間存在債務債權關系,“一戰”還使一個國家的政府欠下了另一個國家的政府巨額的債務,比如歐洲大陸的國家都欠英國政府的錢。協約國之間的戰爭債務在1923年時高達280億美元。1921~1925年,美國國債占到總額達45.9億美元的債券市場的78.9%。英國發行的債券中的60.5%是政府債券,其中在紐約發行的有36億美元,在倫敦的有近20億美元。以1英鎊兌5美元的匯率計算,在倫敦發行的外國政府債券僅占協約國之間戰爭債務的7%,盡管不到盟國之間的全部戰爭債務加上德國的賠款義務的2%,但卻遠遠超過了1921~1925年間在倫敦的11億美元的由私人金融家發行的債券。這些數據表明,“一戰”后,政府已經從私人金融家手中接過了國際債務的控制權?! ?/p>

   當然,國際債權主要集中于美國政府手中。美國與英法這樣的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海外擴張策略完全不同。英、法、德等國以軍事占領或脅迫落后國家與地區作為基礎,為私人資本爭奪海外利益與國際金融主導權。而美國的對外貸款,主要通過戰爭債務方式以政府借貸為主要工具,流向歐洲那些工業化水平與科技水平比自己更發達的國家?! ?/p>

   美國國際金融資本從零散的私人金融家轉移到政府手中。國際金融資產集中于美國政府手中,而不是集中于不同的私人資本集團手中。政府不僅要考慮金融利益,還要把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綜合在一起,從戰略高度來控制與調整金融體系。換而言之,政府要考慮所有金融與工業寡頭整體的長遠利益,而不是為某一個金融集團謀取短期利益。在這種情況下,私人金融家受到管制,以服務于美國政府所認為的合適目標。這樣的政府不僅將積聚超大規模的國際金融資源,而且將通過外國政府向它們的公民,包括它們的統治階層借款和征收債權稅。換而言之,美國政府正逐漸變成世界警察,而美聯儲也逐漸變成全世界的中央銀行?! ?/p>

    

   

   

    

   美國意在瓦解大英帝國的經濟霸權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宣告大英帝國霸權與英鎊為王時代的結束。新崛起的美國成為最大的贏家。1919年在巴黎舉行的和會中,美國總統威爾遜的隨行人員主要是華爾街金融家,分別有:首席金融顧問保羅•華伯格、杰克•摩根、摩根財團掌舵人萊蒙特、戰爭工業委員會主席巴魯克、艾森豪威爾總統時代的國務卿約翰•杜勒斯和他的兄弟后來的中央情報局局長艾倫•杜勒斯。德國的談判代表則是保羅在德國的兄弟。巴黎和會變成了美國金融家的盛會?! ?/p>

   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國的世界經濟霸權與英鎊霸權卻消弭在“一戰”的炮火聲中。英國政府在“一戰”期間向美國政府借入的8.5億英鎊,按照3.3%的優惠利率計算,到1933年為止,英國每年需支付給美國約3 500萬英鎊,以后每年的支付額增至近4 000萬英鎊,直至遙遠的1984年,債務關系才會得到全面解除。這項龐大的支出相當于整個英國海軍2/3的軍費開支,或相當于英國在教育領域的全部支出,或相當于英國戰前的負債總額。如果沒有這筆支出,大英帝國可以徹底鏟平英國領土上的全部貧民窟,改建成舒適的公寓。20世紀20年代初,由于軍事工業的停滯和居民購買力的下降,英國工業品批發價格指數直線下挫了49%,其中支柱類產業如煤產量下降了29%,生鐵產量下降了67%,鋼產量下降了59%,造船噸位下降了68%,棉花消費量下降了43%?! ?/p>

   美國要求其盟國尤其是要求英國,連本帶息清償戰時為購買美國軍火與各種戰略物資而向美國政府借的援助款項。在“一戰”之前,提供給盟國的援助一般都視作戰爭投入的成本,戰時的盟國從未被要求清償戰爭援助費用。在戰時,美國政府曾經暗示歐洲各盟國無須考慮還款問題,放開手腳地借錢即可,可現在卻違背了這個承諾?! ?/p>

   在巴黎和會期間,英國要求取消協約國之間所有的戰爭債務。當時英國雖然欠了美國的錢,但歐洲大陸國家都欠英國的錢,英國的凈負債其實為零。英國宣稱,只要美國取消英國戰爭債務,它就將其他國家欠它的債一筆勾銷。美國不僅拒絕了這一建議,反而利用債務變本加厲地壓制英國。美國提供英國貸款的利息率,結果英國的利息負擔相當于法國的2倍、意大利的8倍。  

   英國并不甘心于世界霸權的喪失。它既要防止美國的壯大和英鎊霸權的喪失,又要幫助德國鞏固地區強國的地位來制衡法國,同時防止德國成為世界強國。但是,在美國取消債務的前提下降低德國賠償的建議,法國人完全不能接受。對于法國來說,雖然德國失去了殖民地及國外財產,被迫割讓了1/7的領土和1/10的人口、1/3的煤礦和3/4的鐵礦。但相對于法國來說,德國可以說是完好無損,它的主要地區并未受到戰爭的破壞。而法國本土卻是“一戰”的主要戰場。法國有價值1 340億法郎的商品和財產在戰火中化為烏有,每10個法國人當中就有1個死于戰場,每10個18歲~28歲的年輕人就有3個人死去。在426.6萬傷員中有150萬人終身殘廢。德國依然保持著對法國的優勢。法國無法贊同英美兩國大幅降低,甚至取消德國賠償的建議,而是迫切地希望通過債務枷鎖將德國分裂成無數的小邦而無法保持統一。  

   英法宣稱,美國必須同意對德國索取巨額賠款,它們才能如數償還美國債務。但美國拒不承認盟國債務與德國賠款之間存在任何先后關系。結果,英國不得不向法、德催債來償還美國債務。法國只有壓榨德國,甚至在1921年派兵占領德國萊茵河以西的工業區,掠奪德國實物產品作為戰爭賠償。有趣的是,英美兩國卻發表聲明轉而支持戰時敵國德國,表示無法容忍戰時盟國法國赤裸裸的“侵略”行為?! ?/p>

   其實,當時除英國外,歐洲大陸的經濟體系是一個以德國為中心的整體,歐洲的繁榮依賴于德國經濟的繁榮與德國企業的健康發展。德國為歐洲各國的產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這些鄰國又能以極為低廉的價格從德國進口急需的設備與技術。如果德國完全倒退成一個三流的落后國家,歐洲的經濟體系遲早也要崩潰,最終將間接影響英美甚至世界各國?! ?/p>

   要化解各國間的沉重的網狀債務關系,也不是不可能。只是歐洲列強就必須讓德國出口商品換取外匯作為賠款基金,美國就必須要從歐洲各國進口大量商品,從而美國不得不演變為一個貿易赤字國。可美國采取了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不斷提高關稅,這使歐洲各國通過出口清償戰爭債務的可能性變成泡影。  

   美國所施加的債務負擔,迫使歐洲各國政府傾盡國庫所有,陷入越來越深的債務。這還剝奪了它們的產業所需的信貸,限制了它們的出口潛力。美國實際上是要削弱歐洲各國的實力,尤其是當時最為強大的大英帝國的實力,從而奪取世界經濟霸權,將英鎊這個世界貨幣趕下歷史舞臺。  

   1924年美國主導的“道威斯計劃”新鮮出爐了。與對戰時盟友的態度完全相反,美國轉而保護起德國的利益。其實美國拒絕簽署極度壓榨德國的《凡爾賽和約》時就已表明了態度,到了1921年和德國單方面簽署《柏林條約》恢復兩國關系時,就更加明顯了。美國要求歐洲列強縮減德國戰爭賠款,但是自己卻不縮減戰爭盟國的債務。最終,美國主導的“道威斯計劃”不僅大幅削減了德國的戰爭賠款,還將其賠款鎖定,不會因世界信用的緊縮與物價的下跌而支付更多的實物。到了1929~1930年的“楊格計劃”出臺后,德國事實上停止了賠款的支付。扶持德國遏制英法成為美國人現實的選擇。美國拒絕給予英國同等的待遇,這樣只要世界物價水平下降,英國就要償還美國更多的實物?! ?/p>

   “道威斯計劃”實施后,美國私人資本源源不斷流入德國,美國政府成為全世界的最后貸款人。1924~1929年,德國共得到外國貸款及投資326億馬克,其中美國資本占70%。1924~1931年,德國共支付戰爭賠款約27億美元,而同期德國得到的貸款約50億美元,其中美國向德國提供的是22.5億美元。同時,美國收回戰爭債務20億美元。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收支循環流動。美元從美國流入德國,德國國家銀行用這些美元向英、法等歐洲戰勝國償還戰爭賠款,法國再用來償還欠英國的戰時貸款,英國和其他歐洲戰勝國又向美國政府支付了這筆資金,清償它們的戰爭債務,最終又流回美國。而歐洲的債務償付進一步地提高了美國的信貸基礎,使美國私人投資者獲得更多的資本借給德國,從而形成一個規模越來越大的依賴于美國政府的資金循環網絡?! ?/p>

   在這樣的態勢下,英國人寄希望于維持國際金本位制來維持英鎊霸權,守衛自己那瀕臨崩潰的金融主導權?! ?/p>

   當時美國的私人金融家都成長于大英帝國巔峰時期,他們傾心于英國的國際金本位制,心甘情愿幫助英國挽救英鎊。摩根財團就提供給英國大量援助。但金本位依賴于英國私人資本的對外輸出,同時紙幣能夠自由兌換黃金,而戰后私人金融家的作用已經被削弱,“一戰”造成的政府之間的債務破壞了戰前以英國為核心的國際貨幣和黃金體系。戰爭結束后,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國家已沒有足夠多的黃金來支持流通的紙幣。戰前1英鎊可以兌換4.86美元,戰后英鎊匯率下跌,1英鎊只能兌換3.4美元。英格蘭銀行采取措施讓黃金流入美國,希望美國信用擴張,發生通貨膨脹,從而使得英鎊匯率上升。但早在“一戰”開始的1914年,歐洲就有大量黃金流入美國,導致美國紙幣發行的黃金儲備急劇上漲,信用隨之擴張,從1914~1920年,美國工業設備產出提高了205%,耐用消費品提高了257%,生產過度擴張而消費卻無提高,結果發生了嚴重的通貨緊縮。英國人的伎倆自然不入美聯儲的法眼。美聯儲在黃金儲備增加19%的情況反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賣出國債和商業票據,讓美國貨幣供給減少了8%。英國迫不得已只好隨之開始了通貨緊縮的過程。  

   為了英鎊的穩定,1925年,在時任英國財政大臣丘吉爾的授意下,英格蘭銀行行長蒙塔古•諾曼與紐約聯儲銀行的斯特朗在法蘭西銀行、德意志銀行和奧地利、荷蘭、意大利、比利時中央銀行的支持下,將英鎊的價值穩定在戰前的水平?!?925年4月28日 ,財政大臣丘吉爾在議會鄭重宣布,英國依照戰前匯率平價1英鎊兌換4.86美元恢復金本位制。為了支持英國恢復金本位制,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向英格蘭銀行提供2億美元的貸款,摩根財團向英國財政部提供1億美元的貸款,目的是幫助英國政府對付可能發生的對英鎊的投機性沖擊。按購買力平價估算,當時英鎊兌美元的市場均衡匯率大約是1英鎊兌換4.4美元左右,依照戰前匯率意味著英鎊匯率至少高估了10%。就像經濟學家凱恩斯指出的,如果英鎊外匯價格從比戰前含金值低10%提高到戰前含金值水平,無論英國出口何種商品,國外買主的支出將增加10%,而英國收取的收入將減少10%?! ?/p>

   凱恩斯在《丘 吉爾 先生政策的經濟后果》一文中寫道:“丘吉爾力圖維持的金本位英鎊虛高,造成了信用緊縮,而這一現象將財富從一切借入者,即工商業者和農民手里轉移到借出者手里,最終結果是使納稅人受到壓迫,食利者獲得利益?! ?/p>

   而且在財富轉移期間,還存在另一個更加劇烈的干擾因素。假如實行的政策逐漸地提高國家貨幣的價值,用商品加以衡量時,使之比現有價值高,這就等于告訴每一個商人和每一個生產者,在某一時期,他手頭的存貨和原料的價格將穩步下跌;同時還告訴每一個用借入資金來開展經營業務的人,在他的債務關系上,他遲早會受到損失?,F代企業經營所需的資金大部分是借來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勢必會使其陷入停頓狀態。對于任何一個企業經營者,這時暫時退出經營是有益的;對于任何一個打算支出的人,如果他盡可能地推遲這種行動,對他是有益的。精明、務實的人會把他的資產轉變為現金,擺脫風險,停止工作活動,賦閑在家,靜候其現金價值向他預期好了的方向穩步提高。若公眾對通貨緊縮產生了可能性預測,將會導致相當糟糕的后果;一旦對通貨緊縮產生了確定性預期,就會出現災難性的后果?!薄 ?/p>

   果然不出凱恩斯所料,英國商品的出口競爭力嚴重下降,同時信用緊縮更進一步遏制了國內投資。結果,失業率高居不下,經濟陷入停滯之中。丘吉爾面對這種經濟形勢,再次壓縮軍費開支,開征進口輪胎稅、增加酒稅、火柴稅、煙草稅、賭博稅、載重汽車額外稅等12項臨時性稅收??辆桦s稅為他提供了300萬英鎊;他挪用修路基金,又獲得1 200萬英鎊;將釀酒商的信貸期限拖后一個月,他又得到了500萬英鎊;命令資產所得稅必須一次付清,而不是一貫的兩次分付,他又提前得到了1 500萬英鎊。丘吉爾因其低劣的國家財務治理能力而在英國獲得了“自羅賓漢時代以來最興高采烈的征稅者”的頭銜,結果英國經濟更是雪上加霜。自從英國政府實施金本位措施以來,英國資本輸出總額從1919年的134億美元增加至181億美元,同期英國工業生產仍持續著1.4%的增長,但貿易卻因英鎊的堅挺而繼續赤字連連?! ?/p>

   英格蘭銀行和美聯儲為了防止英鎊貶值預期導致對英鎊的巨大投機壓力,大幅度提高倫敦和紐約兩大資本市場之利差,以防止資本從英國外逃,或努力促進資本流入英國,以此支持英鎊的高匯價。但是,英國的高匯率、高利率政策極大地損害了英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導致了英國經濟嚴重衰退和通貨緊縮。紐約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低利率使得信貸大為擴張,刺激人們肆意借錢投資或投機,直接催生了華爾街股市的驚天泡沫,埋下了華爾街股市最終崩潰和經濟大蕭條的種子?! ?/p>

    

   

   

  經濟危機:多米諾骨牌效應  

   1929年,美國股市大跌,經濟泡沫破滅。大量私人投資者從歐洲抽取資金,美國與歐洲之間的美元循環停止運轉了。歐洲尤其是德國人再也無法從美國私人投資者那里借入資金。一個由美國政府制造的虛假繁榮終于落下了帷幕。  

   1930年年初,經濟危機蔓延到英國,貿易逆差從1930年的3.9億英鎊增加到1931年的4.1億英鎊,投資利潤回流卻從4.1億英鎊減至3億英鎊,失業率上升到25.5%。1931年年初,英國黃金洶涌外流,英格蘭銀行的黃金儲備急劇下降?!?931年9月20日 ,英國正式宣布廢除英鎊金本位,英鎊同黃金脫鉤,英鎊迅速貶值30%。大量儲備英鎊的外國央行損失慘重,荷蘭央行行長甚至選擇了自殺的方式來結束生命?! ?/p>

   英鎊貶值打擊了德國出口。更糟的是,許多德國企業習慣以英鎊來做結算貨幣,因此當英鎊匯率下跌時,它們便會遭受巨大的損失。這引發了全世界范圍的關稅和貨幣貶值戰。在英國放棄金匯兌本位制后,瑞典、丹麥、挪威、芬蘭、葡萄牙、希臘、埃及、日本、與英國有主要貿易關系的幾個南美國家以及整個英聯邦隨后也采取了類似的行動。  

    1933年3月4日 ,富蘭克林•羅斯福宣誓就任美國總統。在第一次爐邊談話式的廣播演講中,他告訴驚慌失措的民眾,“人的自信比黃金更重要”?!?月9日 ,美國參議院迅速通過了《緊急銀行法》,賦予美國財長如下權力:強制國內每個人和每家公司放棄黃金,接受兌換來的紙幣。第二天, 3月10日 ,星期五,羅斯福發布6073號行政命令,禁止民眾向海外出售黃金,禁止銀行以黃金代替美元作為支付手段?!?月5日 ,羅斯福發布征收民眾黃金的6102號行政命令,要求全國民眾將黃金和金券上交聯邦儲備銀行,兌換為紙幣。每人可以保留價值100美元的黃金,一旦超過均屬違法。黃金成為美國法律限制的物品。私自持有黃金,罰款最高達1萬美元,判刑最高達10年?!?934年1月31日 ,羅斯福發布另一項行政命令,1美元在原先兌換23.22格令黃金的基礎上貶值59.06%,1美元降到只值13.71格令黃金,也就是35美元兌換 1盎司 黃金,該匯率一直持續到1971年?! ?/p>

   

   

  美國國會試圖通過實行高關稅來解決高失業率的問題,此舉保護了美國的工業,卻傷害了美國的農業。既因為貿易保護主義,也因為貿易金融的凍結,國際貿易陷入停滯狀態。各國為支持它們的貨幣而采取了一系列貿易控制,包括關稅、進口配額、出口禁運、雙邊清算體系和易貨貿易。為保護作為外貿支付手段的貨幣的外部價值,各國進行了瘋狂的努力,相繼實行計劃式經濟政策?! ?/p>

   1929年開始的大蕭條導致了大量虛擬資本的消失,逐漸斷絕了國際借款的渠道。1931年的國際短期債務減少了33%~40%,各個債務國中共有約60億美元退出了商業使用。如果不是因為有凍結了對德國的短期貸款的暫停償付協議的話,國際短期債務減少的比例還要高很多。無論如何,其后果都是劇烈的通貨緊縮,從而導致了世界價格和貿易的崩潰。無論是靠增加出口還是借入新的私人資金,美國以外的國家都無法籌措償還其政府間負債所需的外匯?! ?/p>

   由于幾乎無法從海外借款,德國相應地減少了它的戰爭賠款的償付。盡管德國支付的戰爭賠款正在減少,但英國仍試圖繼續支付它那一部分的盟國間債務,這削弱了英鎊,造成了在英國價格大幅下跌的同時,英鎊價值下降。世界價格的下跌導致了戰爭債務清償的真實負擔的加重。結果,在美國財政部與其他國家財政部之間,在美聯儲與其他央行之間作出的決定比在正常的外交過程中作出的決定重要性要大得多也長得多。  

   在國際賬戶中占據壓倒性地位的債權國可以控制各國的脈搏。世界經濟形勢被政府間債務所控制,清償這些債務所要求的貨幣轉移,則遠遠超出了債務國中私人部門所能提供的產生盈余的能力。自此,各國政府接管了私人金融家的業務,以政治談判的方式締結各種協定,建立各種體系來平衡國際貿易和收支。  

   與此相反的是,摩根、庫恩—洛布、狄龍—里德等私人國際投資銀行的權力則大為縮小。摩根財團在“一戰”時是英國財政部的獨家代理銀行。但英國于1931年9月放棄金匯兌本位制時,摩根公司從此以后再也沒有恢復它在紐約和國際金融界的統治地位。摩根被迫將本公司拆分成兩家企業,即摩根銀行和摩根士丹利投資銀行。一度權勢熏天的摩根家族遭到毀滅性打擊而喪失了超越政府的金融控制權。洛克菲勒旗下各金融機構此時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存款銀行。存款銀行并不依賴國際債券的認購或買賣股票的投機。不久,洛克菲勒財團控制的大通銀行超越摩根銀行成為美國乃至于全世界最大的銀行?! ?/p>

   大蕭條時期:中國短暫的繁榮  

   1929~1933年的經濟大蕭條是迄今為止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直接影響了“二戰”之后的世界政治與經濟格局。中國也未能逃脫大蕭條的影響。在“二戰”之前,中國一直都保持著銀本位制度,成為當時國際金本位體系下的獨一無二的國家。  

   在20世紀早期,中國的主要流通貨幣是白銀和銅幣。白銀主要用作批發生意、長途貿易等大額買賣,還可用于繳稅,銅幣則主要用于零售的小額交易。當時中國貨幣市場十分近似于經濟學意義上的完全自由競爭市場,各國貨幣與本國貨幣都在市場上流通。其中較為常見的外國貨幣有西班牙銀元、墨西哥銀元亦稱鷹洋或英洋、日本銀元和法國人鑄造的西貢銀元。中國各省本土鑄造的銀幣因背面往往鑄有蟠龍紋,俗稱“龍洋”。此外,還有可兌換白銀的流通較少的紙幣,由外國金融機構、國家和省級政府、中國本土私人金融家發行?! ?/p>

   盡管中國是唯一的銀本位國家,但世界白銀市場卻有倫敦、紐約、上海和孟買四大城市。其中倫敦是首要的白銀市場,英國人操縱著白銀的生產、消費和流通,具有白銀定價權。當時每天的白銀價格均由倫敦的四家金銀經紀公司決定。上海是中國本土白銀交易的中心,但僅僅是世界白銀貿易的被動接受者?! ?/p>

   在單純金本位制度下,兩國貨幣之間的匯率只要比較含金量的不同就可輕松得到。但中國貨幣與其他金本位國家貨幣之間的匯率卻必須要先比較金銀之間的兌換率,因此,白銀價格的變化對中國經濟會有極為強烈的聯動作用?! ?/p>

   1873~1931年,由于絕大部分國家逐漸放棄白銀充作貨幣的功能,與黃金相比,白銀大為貶值。1873年的金銀比價是1∶15.9,到了1894年就漲到1∶32.59。除了“一戰”時期,很多投資者購銀保值,產銀國卻又禁止白銀出口,銀價曾有過短暫的上漲,大部分時期白銀價格都保持持續下降的趨勢。一方面,金貴銀賤,加重了作為債務國的中國每年償本還息的負擔。1929年,以外幣償付的外債本息高達1.3億兩白銀,銀價若跌落10%,則中國財政負擔就要增加10%。另一方面,銀價下跌也會帶來短暫的好處。  

   除了在“一戰”期間中國向其他國家輸出白銀的短暫時期之外,1933年之前的絕大多數時候,大量白銀流入中國。這些白銀主要由外國在華銀行利用中國自由市場的特點大量輸入白銀牟取暴利。中國紙幣以白銀做儲備,大量白銀的輸入成為銀行信貸擴張的基礎。換而言之,白銀增加,信用擴張,利率下降,這相當于凱恩斯主義的貨幣擴張政策。  

   在金貴銀賤的大趨勢下,金本位國家由于黃金購買力上升,白銀購買力下降,貨幣相對中國這樣的銀本位貨幣升值。這導致金本位國家的出口停滯,甚至倒退。反過來,中國受信用擴張的影響卻形勢一片大好。當時中國對外出口的主力是糧食、棉紗與生絲等?! ?/p>

   就棉花來說,中國、印度和日本的棉紡織業都消費印度與中國的原棉,日本和印度還生產粗紗供給中國農村市場。白銀價格的變化將直接影響日元與盧比對中國貨幣的匯率,最終影響到中國的棉花價格和本土棉紡織業。白銀價格下跌,中國從印度、日本進口棉紗或原棉的價格上漲,結果中國棉紗廠得到極大的發展?! ?/p>

   機械化的工廠需要龐大的原始資本投入,在當時中國沒有良好的融資渠道,工業企業幾乎沒有一家不向銀行貸款經營,也沒有一家工廠不是依靠銀行信貸資金發展壯大的。其中尤為著名的是“棉紗大王”榮宗敬和榮德生兩兄弟創建的申新公司,后來的“紅色資本家”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即榮德生四子。1916年,公司初創時的外來資金是公司自有資本的2倍多,其中80%來自短期貸款和銀行透支。到了大蕭條時期,銀價日賤,銀行有更多的白銀儲備,信貸更是隨之擴張。全國金融中心——上海的各大銀行對外放貸的主要對象便是工業企業。當時最大的私人銀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對工業企業的貸款占到貸款總額的1/3,其中66.7%是對棉紡織業的貸款?! ?/p>

   那時的中國信用匱乏,銀行并非毫無保留,工業企業一般必須要以自身固定資產作為抵押來向銀行貸款,而銀行則對工廠進行嚴密的控制。比如,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對申新公司的貸款就對該廠的生產經營與財務加以嚴格監督?! ?/p>

   申新紗廠生產的棉紗,其提貨單必須要經過銀行蓋章,儲蓄成品的倉庫大門鑰匙要交給銀行掌管,重要賬據和大宗的現金出納要由銀行會計人員來審核。因此,工業企業一旦失去銀行的支持,就很難維持經營,結果只能倒閉?! ?/p>

   由于信貸擴張,從“一戰”一直到1931年,中國經濟都比較景氣。即便在大蕭條時期,中國都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蛇@種繁榮卻很脆弱。1931年開始,國際市場上的白銀價格開始上漲。在外國市場上,棉花、糧食和生絲等中國商品的價格隨之暴漲,海外市場日益萎縮。反過來,印度、日本等外國生產的原料與成品在中國國內市場的價格優勢卻開始越來越明顯,這導致中國農村經濟日益蕭條。由于經濟的不景氣,中國廣大的內地農村與中小城市立刻就陷入了內部沖突和混亂之中,各地軍閥割據,關卡林立,賦稅沉重,盜匪橫行,于是大量內地城鄉的白銀有來無回地涌入當時較為安全的上海。農村經濟不振讓主要市場在國內的中國棉紡織工業企業陷入困境。1932年3月,日本扶持偽滿洲國傀儡政權獨立,在東北市場對國產棉紗和棉布課以重稅,卻對日貨免稅,更讓中國棉紡織工業企業雪上加霜。這很快便給跟這些企業關系緊密的金融機構帶來沉重的財務負擔。  

   從1929年年初到1931年9月,倫敦白銀市場的銀價下跌了50.5%,紐約市場下跌了51.1%。這段時期,中國物價上漲了21.2%。大量白銀被投機者通過上??诎遁斔偷街袊@些白銀均為投機性資本輸入,一旦有風吹草動隨時都會撤離中國。因此,投機性白銀的輸入只能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加劇中國匯率與經濟的不穩定性?! ?/p>

    

    

    

   

   

  上海房地產泡沫與法幣  

   國外與中國內地白銀最終都會聚于上海,上海金融機構擁有了充裕的白銀儲備,信貸能力大為提升。但由于工業企業的不景氣,信貸擴張不僅沒有起到振興經濟的作用,反而引起了上海房地產泡沫的產生?! ?/p>

   面對中國內地城鄉的蕭條與工業的衰退,投資者開始將資金轉移到上海房地產市場。1924~1929年,上海房地產總價值增加了20億兩白銀,但其中一半的增長都來自于1928~1929年。房地產交易的價值每月至少有100萬兩,最多時可達到1 000萬兩。投機造成了房地產泡沫,投機者一旦購置土地進行建設,就會以此作為抵押來購買更多的房地產?! ?/p>

   上海房地產市場的繁榮與農村經濟的情形形成了鮮明對比。當時一些著名的房地產公司打出廣告說:“進口出口均極暗淡,唯有地產一枝獨秀。大量存銀,唯有投資地產最為安全。如君有意,敬請垂詢。積十七年之經驗,服務咨詢,包您滿意。”  

   很多房地產開發公司抓住上海金融寬松的條件,大量發行債券。1931年,鴉片販子沙遜洋行經營的華懋地產公司發行了總額達30萬兩的債券,年利息率6%。兩年后,華懋公司又發行了1億兩白銀的債券,年利息率毫無變化。債券以房地產公司為后盾。沙遜洋行經營的另一個房地產中央地產公司發行了600萬元的十元券,年利息率5.5%( 1933年3月1日 ,中國財政部發布《廢兩改元令》,并規定所有公私款項收付、契約票據及一切交易一律廢除銀兩改用銀幣?!?月8日 ,財政部公布《銀本位幣鑄造條例》,規定銀本位幣定名為元,重量為26. 6971克 ,成色為銀88%、銅12%,即合純銀 23.493448克?。?。這些債券由位于上海黃金地段的南京路上的地產及其房屋租金利潤做支撐。這些資產總價值為5 190萬兩。由于房地產價格日趨上漲,金融市場的投資者非常樂于接受這些房地產公司的債券。  

   銀行大量過剩的資金也均投向房地產。1927年前存款總額在私營銀行中處于第1、2位,后退居第5、6位的浙江興業銀行在上海租界擁有1 000多幢建筑,抗戰前中國主要銀行之一的四明銀行也當仁不讓,更是擁有多達1 200多幢的建筑。銀行投資的房地產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自己營業用的房地產,幾乎所有較大規模的銀行均有自造的大樓作為總行或總部的所在地?! ?/p>

   位于上海租界和天津租界的銀行大樓,都是當時最現代化的昂貴建筑。這是因為興建一座高成本的銀行大樓,不僅起到投資房地產的目的,也是對自身實力的一種證明,對潛在客戶能起到極大的吸引作用,有利于業務的開拓和興盛。二是經營性房地產,自己建造好后出賣或出租。很多銀行為此建立了信托部,從事房地產經營和收租業務。  

   可惜好景不長,1931年9月,英國放棄金本位,隨后英鎊開始大幅貶值,倫敦白銀市場上的銀價開始攀升。隨后,印度、馬來西亞、越南、伊朗、日本等眾多在市場上與中國具有競爭關系的國家相繼對外貶值本國貨幣,中國紙幣對外幣匯率下降的趨勢終于開始逆轉了。隨之而來的便是出口銳減,貿易逆差大幅增長。為了平衡國際貿易赤字,中國迫不得已大量出口黃金和白銀。僅在1932年,中國就凈出口白銀734.6萬元。到了1933年,全球經濟最強大的國家美國放棄金本位,美元大幅貶值,中國1933年的出口僅及1930年的58%,貿易逆差竟達7 337.39萬元,結果凈出口價值1.89億美元的黃金和1 420萬美元的白銀。金融機構的硬通貨儲備急劇下降,信貸隨之緊縮?! ?/p>

   美國是生產白銀的傳統大國,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資本控制了世界白銀生產的66%和白銀冶煉的77%。白銀主要集中在西部猶他、愛達荷、亞利桑那、蒙大拿、內華達、科羅拉多和新墨西哥7個州生產。來自這7個產銀州的參議員控制了參議院中1/7的投票權。以這些州的議員為核心形成了白銀利益集團。大蕭條給白銀生產者帶來嚴重打擊。于是,白銀集團展開了抬升白銀價格的游說活動。白銀集團視中國為眼中釘。他們認為,提高了銀價就提高了銀本位制的中國的對外購買力,給美國商品開辟了廣闊的市場,可以銷售掉美國過剩的產品。此外,提高銀價將使中國貨幣升值,增加中國工業產品的成本,削弱中國商品的競爭力。  

   1934年6月,在白銀集團的游說下,羅斯福政府通過了《白銀收購法案》。法案授權美國財政部在國內外市場收購白銀直到白銀價格達到每盎司1.29美元或者財政部儲備的白銀價值達到了黃金儲備的1/3才結束。在收購的過程中,財政部有廣泛的自由斟酌權?! ?/p>

   結果,在世界市場上白銀價格更為迅猛地上漲。將白銀從上海運至倫敦或紐約,至少可以得到50%的凈收益。在華外國銀行成為白銀外流的主力和急先鋒,外資銀行擁有治外法權,又有大量的白銀庫存,如1933年年底上海外資銀行的白銀庫存為2億7千多萬元,占當時上海白銀總庫存的50.4%。這些銀行將大量白銀運出中國,讓中國金融形勢變得更為搖搖欲墜。美國則為白銀的主要進口國。從1934年9月之后的半年時間里,美國政府每月平均收購白銀2 400萬盎司,到 1935年6月30日 為止,共收購了2.94億盎司白銀。  

   中國政府只好通過征收白銀出口稅和平衡稅以阻止白銀外流之勢。但是,大量的白銀轉向華南經由中國香港出境或華北地區,然后再走私出口到境外。其中在華北地區主要是日本人在進行走私白銀的活動。日本通過中國銀價與世界市場銀價的價差積累巨額資金來建造兵艦和穩定日本的幣值。針對中國外匯存底有限的情況,日本正金銀行在1934年11月和12月間多次向中國銀行突擊購買外匯,使中國外匯儲備量遽然下降,對中國無限制買賣外匯施加壓力,迫使其無法維持匯價。當時中日之間正處在爆發全面戰爭的前夕,美國以鄰為壑的政策大大削弱了中國抗日的經濟基礎,不啻為助紂為虐。結果,在華外資銀行的白銀庫存直線下降,到1935年9月時白銀庫存只占到上海白銀總庫存的12.7%。  

   很快,白銀大量輸出導致了中國物價下降,白銀儲備降低,信用收縮,利率上升,發生了嚴重的經濟蕭條。大量的工商企業倒閉,僅在1935年,上海就倒閉了1 065家工商企業,全國銀行倒閉或者停業20家,當時中國最大的產業——紡紗業開工量降低60%。由于工業對農業原材料需求的減少,加上當時發生了災荒,1934年的農業產出只有131億元,比1931年下降了46%。  

   房地產亦然。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上海租界內的房產價格上漲的勢頭終于發生了逆轉。租界房地產交易額逐年降低,1931年還達到1.31億元,到了1934年僅為0.12億元。據當時報紙記載:“往昔上海市況繁榮,地價與房租,隨之昂貴,其價之高,不特為全國各地冠,亦漸占世界之地位。今市況蕭條,工商業者對于巨額房租之負擔,夫豈能勝。影響所及,地價暴跌,市多虛宅,地產業者有同歸于盡之虞……地產極度衰落,價格狂跌,交易完全停頓?!薄 ?/p>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蕭條,金融業也受到嚴重沖擊。中外銀行以房地產為抵押品或擔保品放出巨額貸款。隨著房產價格與交易額的急劇下降,銀行貸款收不回,流動性喪失,資金周轉失靈,很多銀行只好關門大吉。1935年,僅上海一地就倒閉了17.9%的民族資本銀行,18.2%的錢莊?! ?/p>

   諾貝爾經濟學紀念獎(瑞典中央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與諾貝爾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獎具有本質的差別)獲得者弗里德曼在《貨幣的禍害》一書中寫道:“如果不是美國抬高銀價,中國將可能在晚些時候放棄銀本位,比實際發生的情況晚上好幾年,等到政治和經濟狀況都比較好的時候再進行貨幣改革。中國未來的進程就會有所改變,也許發生在中國的惡性通貨膨脹最終并不能避免,但是,至少會推遲發生,這樣國民政府就可以贏得更多的時間來恢復其因戰爭而受到的創傷。”最終,中國政府只有放棄銀本位制度,實行法幣改革,走上了惡性通脹的不歸之路?! ?/p>

    

   

   

  千瘡百孔的意大利  

   意大利在“一戰”中大發戰爭財,出現了一批金融與工業壟斷寡頭。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生產軍火的昂薩爾多集團,1914年,其固定資產僅4 200萬里拉,戰后總資本已達5.88億里拉。如今的汽車廠商菲亞特公司當時主要生產機槍和飛機、軍艦發動機等軍火,資本金戰后增加了7倍,達到2億里拉,員工人數也從戰前的4 000增加到戰后的4萬。戰爭期間金融資本滲透到意大利的各個部門,出現了以意大利商業銀行、意大利貼現銀行、意大利信貸銀行和羅馬銀行為中心的壟斷金融集團。意大利商業銀行資本金為2.73億里拉,主要與冶金、航運和電力工業關系密切。意大利貼現銀行資本金為1.68億里拉,主要控制著靠協約國訂貨而發展起來的冶金和食品機械工業。意大利信貸銀行資本金1.2億里拉,主要控制與貿易保護主義相關的產業。羅馬銀行資本金1億里拉,主要靠昂薩爾多公司支撐?! ?/p>

   有喜也有憂,“一戰”讓意大利政府債臺高筑。年國民總收入200億里拉,在此期間的戰費支出高達650億里拉,相當于4.7億英鎊。其中有200億外債,350億內債。內債總額由1910年的140.89億里拉上升到1920年的950.17億里拉。在整個戰爭過程中,巨額債務仍不足以應付戰爭,還必須要超額發行紙幣?!?915年6月30日 全國貨幣流通額為38.56億里拉, 1917年6月30日 為58.15億里拉, 1917年12月30日 增加到84.25億里拉,1918年上升到117.50億里拉。在1920~1921年,意大利財政收入只能滿足37%的財政支出。1922~1923年,國債又增加了452.95億里拉。  

   國債的利息支出成為意大利沉重的包袱,紙幣的超額發行導致了嚴重的通脹。隨著戰爭的結束,工廠訂單下降,大批企業破產倒閉,失業者的隊伍日益龐大,工人階級生活貧困。戰后的意大利陷入金融混亂、財政崩潰和物價騰飛的困境。民以食為天,無法填飽肚子的意大利人終于開始起來反抗了,都靈、米蘭等城市發生了群眾暴動事件,一時間,意大利全國革命浪潮洶涌澎湃。1916年,意大利全國各地舉行的罷工達1871次,參加者55.4萬人;1920年工人運動的聲勢更加浩大,全國舉行罷工2 070次,參加者猛增至231.4萬人。罷工工人要求提高工資和八小時工作制,還有至少60萬工人參加了占領工廠、建立工廠委員會的斗爭?! ?/p>

   動蕩不安的社會是法西斯誕生與壯大的溫床。意大利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早年信仰社會主義,是意大利社會黨領導人之一。社會黨是意大利歷史最悠久的政黨,初名意大利勞工黨,1919年加入共產國際,1921年其左翼另組共產黨,1922年被墨索里尼政權取締。1915年,墨索里尼退出社會黨,1919年,他創建了以古羅馬“棒束”標志為黨徽的“戰斗的意大利法西斯”(1921年更名為國家法西斯黨),該組織大量吸收退伍老兵、中產階層青年、失業大學生和軍官,以及因政治混亂和經濟困難而心懷不滿的社會中下層民眾?! ?/p>

   很快,墨索里尼的隊伍被金融與工業寡頭看中。1918年2月,昂薩爾多軍火集團開始資助墨索里尼。1920年,米蘭電力經營聯盟和倫巴底鋼鐵與機械產業的巨子們開始資助墨索里尼。1922年,墨索里尼還得到菲亞特公司董事長阿涅利、皮雷利公司董事長兼意大利工業家聯合會主席皮雷利與意大利大金融家尼蒂的支持。尼蒂是意大利貼現銀行創始人之一,代表著意大利金融資本集團的利益?! ?/p>

   意大利政府也開始公開把法西斯行動隊作為軍警與憲兵的輔助力量來使用。意大利法西斯迅速成為金融與工業寡頭的打狗棒。大批法西斯打手組成別動隊,以共產黨與社會黨為首的左派革命組織為目標,采用殘酷的手段瘋狂鎮壓甚至殺害共產黨、社會黨和工會的領導人。法西斯分子被寡頭們贊美為制止革命運動的“復仇天使”?! ?/p>

   1922年10月,在意大利金融界與工業界的支持下,墨索里尼指揮法西斯黨軍事組織“黑衫軍”進軍羅馬,發動暴亂并奪取政權,任內閣總理。意大利工業家聯合會秘書長奧利維蒂專程前往米蘭會見墨索里尼。意大利工業寡頭組織——意大利工業家聯合會于 11月3日 公開發表聲明“對法西斯新政府表示熱烈歡迎”?!?1月6日 ,十幾位意大利經濟界的頭面人物前往首相府會見墨索里尼,當面表示祝賀與支持。  

   墨索里尼接管的意大利當時是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政府財政虧空,赤字連連,經濟衰退,人民生活水平日趨下降。面對這樣的局面,墨索里尼開始進行經濟整頓,首先是大力壓縮政府的經費開支,將大量原本用于政府支出的資金投放到工業上。為了解決6 000億里拉財政赤字的問題,墨索里尼任命法西斯政治經濟學博士德斯太芬尼做財政部長。經過他的巧妙增稅和發行公債的辦法,僅兩年時間,收支就平衡了。實際上,他是把債務全部轉嫁到人民身上了,難怪墨索里尼坦承:“在我們沒有很多天然財富的基礎上,我非常欽佩我國人民忍受重稅壓迫的能力?!贝罅抗潭ㄙY金的投入和公用事業的建設,電力、機械、化工、紡織等當時最為先進的工業部門的發展。意大利工業發展發生飛躍?! ?/p>

    

   

   

  墨索里尼,華爾街的寵兒  

   墨索里尼上臺后露出金融家與工業家的代言人的真面目。政府取消省市地方政府對房地產征收的附加稅,取消對租金的限制,廢除遺產稅等劫富濟貧的累進稅,每年可使壟斷資本增加利潤2億多里拉。政府以各種名目和方式向大資本家提供資金,幫助他們擺脫戰后的經濟危機。墨索里尼大筆貸款給瀕臨破產的兩大壟斷集團伊爾瓦和昂薩爾多公司,幫助它們恢復在冶金工業領域的投資。為了救助昂薩爾多公司和意大利貼現銀行,國家出資與其合資建立昂薩爾多—科涅公司。政府還拿出40億里拉巨資向石油公司投資或購買其股票。法西斯政府專門創建一所國家信貸銀行,實施這方面的急救手術,用于投資的資金約為20億里拉。到了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時,墨索里尼更是對壟斷金融與工業企業大施援手。1931年,墨索里尼強令意大利銀行給意大利信貸銀行、商業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和工業企業提供總金額高達73.82億里拉的貸款。  

   但這一切都是在信用擴張和流動資金增加的條件下完成的。到了1925年,通貨膨脹再次抬頭,國際收支產生赤字,里拉在國際貨幣市場迅速貶值。華爾街金融家為了保證進入意大利投資的安全和美國銀行貸款的安全,對墨索里尼政府極為垂青。從政治上來講,當時的墨索里尼對德國保持警惕心理,因此,保證意大利的穩定與強大還可以遏制法國與德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  

   墨索里尼政府極為配合地采用了貨幣穩健政策。1926年,法西斯政府著手鞏固政府預算平衡,頒布“新銀行法”來整頓貨幣流通,改革央行。法案規定將多家銀行發行里拉的權力集中到意大利銀行,并決定將國家流通的貨幣減少2 500億?! ?/p>

   為了討好華爾街金融家,墨索里尼通過壓縮國內需求、緊縮信貸和下調工資的方法,使得里拉大幅度升值。到了1926年年末,19里拉可以兌換1美元,92.46里拉可以兌換1英鎊。1927年12月,內閣會議還宣布里拉由金本位做后盾,規定1英鎊兌換90里拉。意大利本地寡頭普遍反對里拉升值,升值會導致工業出口萎縮,而匯率缺乏彈性則讓意大利金融家喪失投機機會。但在華爾街的強力壓迫下,意大利國內的聲音毫無作用。  

   早在1923年墨索里尼剛上臺時,摩根財團的實際掌控者拉蒙特就與他過往甚密。以摩根財團為代表的華爾街大亨們十分欣賞法西斯政權的鐵腕。他們認為,墨索里尼使出鐵拳將意大利從飽受罷工浪潮和社會主義思想沖擊的“地獄”中解救了出來。杰克•摩根在意大利旅行時看到法西斯分子對工人的殘暴鎮壓后,居然給出這樣的評價:“我們對墨索里尼現在進行的革命感到極大的滿意”。而拉蒙特對此則矢口否認道:“聽起來都是些可笑的謠傳……我到過的意大利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繁榮昌盛的景象。紐約報紙的大標題甚至是倫敦報界的消息似乎是夸大其詞。意大利政府內外的人士對這些所謂的街頭沖突、反政府暴亂等報道感到可笑?!崩商剡€親自將墨索里尼的畫像和羅斯福的畫像一同掛在他的辦公室。紐約股票交易所的總裁喬治•惠特尼稱墨索里尼是偉大愛國者。猶太財團的庫恩—洛布公司掌門人卡恩將墨索里尼看成一位嚴厲的破產清理人,成功解決了破產公司的難題?! ?/p>

   1926年,摩根財團欣悅地借給意大利政府1億美元的貸款,當時意大利仍虧欠美國26億美元的借款。1927年,意大利商業銀行與華爾街大亨哈里曼合作并購重組波蘭的一些銀行。同年12月,摩根財團與紐約聯儲總裁斯特朗聯手借錢給墨索里尼,幫助意大利恢復金本位制。  

   1935年,意大利武力入侵埃塞俄比亞,殘忍地用毒氣屠殺了50多萬非洲土著。美國于1935年制定了“中立法案”,但法案僅僅禁止軍火出口,卻不反對運送對戰爭有用的物資,如紡織品、棉花、石油和鋼材等。美國企業毫不理睬政府的勸誡,大量出口戰爭物資到意大利。拉蒙特卻為墨索里尼辯護道:“不應該對群眾把領袖描繪成飛揚跋扈或是好戰分子的形象,而應該表現他田園詩般的友善、平和的態度”。不過,拉蒙特有段話倒是說對了。他說:“現在的任務是在埃塞俄比亞發展農業和經濟這是一塊廣袤肥沃的土地,但還是荒無人煙,遠未得到開發,這有待于意大利移民的辛勤工作和智慧開發,正如半個世紀以前美國移民開發美國西部的廣闊資源?!币獯罄诜侵薜男袕脚c美國對印第安人的所作所為的確如出一轍?! ?/p>

   依靠華爾街金融家的支持,墨索里尼在美國金融市場獲取大量投資與貸款,到了1936年,意大利的經濟總量是1922年的4倍?! ?/p>

   有了黃油就要造大炮。意大利軍事力量得到極大提高,隨之對歐洲事務的干預也越來越多。墨索里尼吞并了阿爾巴尼亞,和匈牙利、奧地利簽訂了同盟條約。由于在經濟、軍事、外交上的不斷勝利,墨索里尼成了當時世界上最負盛名的領導人之一,希特勒曾稱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人”。1936年,當墨索里尼合并埃塞俄比亞,成功干預西班牙內政時,他在羅馬的威望達到了頂峰,數萬人聚在羅馬大廣場,向領袖致意。墨索里尼向民眾宣布:“我向你們保證,意大利已經成為一個世界強國了!我要讓意大利空軍海軍的馬達聲壓倒一切聲音,叫他們的天空蓋住意大利上空的太陽,叫地中海成為意大利的內湖!”  

   然而,墨索里尼的成就卻是建立在對工人的強力壓制基礎之上的。1924年9月,意大利工業總聯合會致函墨索里尼,要求他加強法西斯組織維護國家政治經濟秩序的力度,強力鎮壓各種工人革命團體。于是,作為金融家與工業家爪牙的法西斯政府規定,勞資之間無論發生任何爭議,都禁止工人罷工。罷工的工人,不僅要處以罰金,還要承擔刑事責任,或逮捕監禁,或永久剝奪工作權。墨索里尼將工會改為縱橫兩個系統的法西斯職團來嚴密控制工人??v向系統是指勞動者與雇主按行業建立勞動者職團聯合會和雇主職團聯合會。橫向系統指勞動者和雇主按行業組成全國性勞資聯合職團協會。這些協會在法西斯組織的領導下,控制各行業的職團組織與職業介紹,確定各行業的勞動條件,解決勞資糾紛。結果,所有工人全部納入法西斯政府的領導之下,意大利變成了組織嚴密的法西斯國家。  

    

   

   

  沙赫特臨危受命  

   斯大林說過“勝利者不受審判”,失敗者卻沒有辯解的權利。英國歷史學家泰勒曾這樣寫道:“可以把每一件事——第二次世界大戰,集中營,毒氣室——的罪責統統推到他默然承受的肩上。有希特勒擔罪,所有其他德國人都可以自稱無辜;先前是戰爭罪責論最起勁的反對者的德國人,現在成為它的最堅定的擁護者?!薄 ?/p>

   其實,希特勒并非狂人,他的上臺也非偶然。德國“一戰”失敗后,德意志人都希望出現一位偉大的救世主來拯救德國。希特勒這樣的人物在特定的時代、特定的國家應運而生?! ?/p>

   盡管對手丘吉爾稱他為“20世紀最有才華的經濟改革家和金融專家”,但希特勒是一個政治家,并非是經濟學家和金融家。他需要一個能力高超的理財高手來幫助德國重振經濟。第一個登場的便是被希特勒評價為“他是一個能力非凡的人,他挫敗對方的本領是無與倫比的。正是他騙取別人信任的卓越技巧,使他成為現在不可或缺的人物”的亞爾馬•沙赫特。沙赫特是以華爾街為代表的國際金融精英圈子里的一分子。他父親就職的紐約公平信托公司為摩根財團控股,而沙赫特本人早在1905年就會晤過杰克•摩根?! ?/p>

   “這個駭人聽聞、掠奪成性的協議它把億萬人,其中包括最文明的人變成了奴隸?!薄袑庍@樣評價的《凡爾賽和約》迫使德國放棄將800萬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區割讓給其他國家,這些境外德意志人遭到所在國家的驅趕和嚴重盤剝。此外,和約還規定:德國必須因為戰爭的失敗而向協約國支付1 320億馬克的戰爭賠償。劫后余生的德國賠款的唯一出路是征收通貨膨脹稅,也就是濫發通貨向大眾套現。戰前美元對馬克的匯率為1∶4,1923年月1月初已發展為1∶7 260,同年 11月20日 則躍升至1∶4.2萬億。當時,德國同時開動33家印刷廠和12家紙廠的機器來保證生產足夠的紙幣。  

   猶太人在通脹中大發橫財?!八麄兘洕年P系,差不多包括了整個帝國的全部,一切真正的偉大的企業,差不多完全在其掌握之中。凡是主要的技術專家和職員,多是屬于他們的,以前商業勢力尚未被猶太人所奪取時,國外的貿易完全是由他們所經營的。”——希特勒所言非虛。猶太金融家奧托•卡恩帶著華爾街猶太金融財團伙同法國200家族橫掃德國企業。他們選擇德國工業家雨果•斯坦作為代理人在德國瘋狂收購各種企業,短短幾年間資產翻了4倍,擁有了橫跨鋼鐵、報刊、旅店、海運、制煙、制糖等行業的4 500家企業?! ?/p>

   放高利貸的猶太金融家收購了整個德國經濟,將德國變成地獄,自己卻過著天堂般的生活,就像凱恩斯所描繪的:“任何一個手上有一些美元或英鎊的外國人,在德國都可以生活得像國王。幾美元可以使人過得如同百萬富翁一般……在資本市場上的高利貸者們以便宜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價格搶購著德國人的家庭財富、不動產、珠寶和藝術品,再把它們放到歐洲其他市場變賣謀利。這種辦法可以任意剝奪人民的財富,在使多數人貧窮的過程中,卻使少數人暴富這個過程潛在地積聚了各種經濟規律中的破壞因素?!薄 ?/p>

   1923年,法國、比利時和意大利一同出兵10萬人侵入并占領了德國的工業心臟魯爾區。波羅的海的立陶宛趁機掠取了德國海濱城市梅梅爾。由于魯爾區的煤、鋼、鐵以及其他重要原料和燃料被禁止運往德國地區,致使德國經濟再遭重創,通脹進一步惡化。而法國卻損人不利己,法軍占領費用高達10億法郎,它從魯爾掠奪的煤鐵價值卻遠抵不上這筆費用。  

   在這種形勢下,沙赫特臨危受命,被任命為國家貨幣流通專員和德國國家銀行行長來拯救貨幣流通體系。沙赫特決定用一種新的過渡貨幣來取代已徹底喪失信用的舊馬克。當時有經濟學家建議用黑麥或黃金作為馬克發行的儲備。但黑麥收成不穩定,黃金儲備不足,沙赫特決定用德國有生產能力的土地作為新馬克發行的儲備,將這些土地抵押為32億土地馬克,只占價值1 500億馬克的德國財富總量的很小一部分。德國制幣廠開始停止舊馬克,取而代之的是土地馬克。土地馬克與美元全面掛鉤,即4.2土地馬克兌1美元。土地馬克與舊馬克的匯兌價是1∶1萬億?! ?/p>

   為了穩定土地馬克的幣值,沙赫特通過德國總理命令德國所有企業以及地主必須將資產放進新設立的土地銀行,再由這家銀行向企業發放每份代表500土地馬克的抵押票據。另外,票據所有者必須為被抵押的資本支付6%的利息,如果企業沒有房地產則必須認購土地馬克。隨著新貨幣體系的確立,沙赫特迅速著手狙擊那些從海外市場高息借入外幣,兌換成舊馬克以搶購德國資產,再將其在國際市場拋售套現的猶太金融家。他頒布了第二條法令:每個德國私有資產者都可以購買期限不定的國債,利息為4%,可兌為現款,利息為5%?! ?/p>

  沙赫特還成立一家資本金為4億土地馬克的黃金貼現銀行,負責發行新馬克和回收舊馬克,發行的新幣價值與土地等值。銀行以黃金作為發行儲備,其中1億馬克由德國國家銀行募集,其余3億馬克則在德國國內以及國外募集,銀行全部債務不得超過資本金的12%;銀行利潤的20%部分轉入公積金,超過20%的利潤一半歸持股人所有,一半歸德國政府所有。英格蘭銀行行長蒙塔古•諾曼在十幾年后的1934年曾說過,“希特勒和沙赫特是德國文明的保障,也是我們唯一的朋友。他們在為捍衛我們這個社會體制同共產主義作戰。如果他們失敗了,共產主義就會進入德國,什么都會隨之進入歐洲”。當時對他來說,只有黃金才能擊退猶太人的投機和布爾什維克的革命。因此,英格蘭銀行毫不猶豫地以5%的利息購買黃金貼現銀行一半的股份,幫助德國穩定通貨。該銀行共設14名董事中有7人是英國人和美國人,德國的貨幣與信用體系處在英美人的掌控之下。  

   在沙赫特的管理下,到1924年,不僅通脹停止、新馬克幣值穩定,而且大量美國資本開始流向德國。在摩根財團的操縱下,保證了美國金融資本利益的“道威斯計劃”和“楊格計劃”陸續出臺。凱恩斯說過:“錢從德國出來,然后作為戰爭賠款進入協約國的賬戶,然后再以戰爭債務的名義匯入英格蘭銀行賬戶,再以戰爭債務的名義匯入美國聯邦銀行,最后再以貸款的形式回到德國人手里。錢在我們大家面前風風光光并且分毫不損地走了一圈?!薄 ?/p>

    

    

   

   

  華爾街支持希特勒上臺  

   根據“道威斯計劃”,華爾街幾大主要金融財團在1924~1928年內總計貸給德國8億美元,幫助償還《凡爾賽和約》的賠款,利息收益則直接投資于德國市場。根據“楊格計劃”,德國每年只要付賠款額的1/3,剩下的部分可以推遲。結果,1924~1931年,華爾街共向德國提供了1 380億馬克的貸款,而德國卻只支付了860億馬克的戰爭賠款,得到了520億馬克的貸款資助。其中的最大3筆貸款,分別建立和幫助了3家控制德國工業命脈的卡特爾,分別是德國通用電力、聯合鋼鐵公司、法本公司。到1937年,聯合鋼鐵和法本生產的爆炸物加起來占全國總量的95%,連著名的克虜伯軍火公司也在它們的控制之下。這個不僅得益于美國貸款,還有美國的技術。這三大卡特爾的美國控制者都是華爾街顯貴——迪隆•里德、哈里斯•福布斯、國家城市公司、公平信托公司?! ?/p>

   但這些流入德國毛利高達10%的短期貸款,是以整個德國經濟為抵押的。一旦美國投資者停止繼續放貸,整個德國經濟將崩潰。大蕭條開始后,華爾街資金終于回流了,德國迅速被打回原形,工廠停工,礦產停采,工人失業,生活水平急劇下降。  

   希特勒恰在此時登上了德國總統兼總理的寶座。其實,希特勒走上政壇的道路一開始就得到了金融家與工業家的資助。1921年,希特勒結識了魯登道夫、魯爾地區大資本家胡戈•施廷內斯和德國工業巨頭之首即聯合鋼鐵公司董事長弗里茨•蒂森,開始走上與大資本聯姻的道路。1926年,希特勒獲得了以北德銀行和貼現公司首腦馬克斯•馮•申克爾為首的漢堡金融與工業界的支持。1926~1927年,希特勒獲得了魯爾和萊茵地區經濟界領導人的認可與支持。其中尤為重要的兩個人物分別是:重工業巨頭、煤礦大王、掌管魯爾基金(德國重工業界的政治賄賂基金)的埃米爾•基爾道夫,化學托拉斯巨頭、美國柯達公司合作者、奧丁化學股份公司董事長威廉•凱普勒。  

    1930年11月27日 ,蒂森在德國工業聯合會委員會會議上公開呼吁發揮納粹黨的領導作用。不久,基爾道夫利用自己在礦山聯盟中的地位,作出一項決定,規定萊茵—威斯特伐利亞煤礦辛迪加所屬企業,自 1931年1月1日起 每售出一噸煤就提取5芬尼(1馬克=100芬尼)資助納粹黨。這兩位巨頭與弗里德里希•弗刊克聯合公司的奧托•施泰因布林克、溫特斯哈爾股份公司的奧古斯特•羅斯特克、國家銀行行長沙赫特、德國金融界著名報紙柏林《交易所報》主編瓦爾特•豐克,形成了以魯爾區重工業巨頭為核心的“納粹經濟集團”。  

   此外,希特勒還得到了克虜伯公司董事長胡根貝格、工業巨頭伊•格•法本公司理事會主席、德國工業全國協會主席的卡爾•杜伊斯堡的支持?! ?/p>

   當時的德國金融與工業寡頭的背后是華爾街金融家與美國工業家。比如伊•格•法本公司的董事會有紐約聯儲銀行董事、曼哈頓銀行總裁、富蘭克林•羅斯福溫泉基金會主席、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董事、福特。福特本人后來還被希特勒授予日耳曼鷹犬十字勛章。對于華爾街來說,希特勒也是一個理想的德國政治領袖的人選。1929年,摩根財團、洛克菲勒財團和美聯儲一致認為希特勒是一個強有力的德國領袖,只有資助他才可讓德國能與英法抗衡。讓歐洲陷入內斗,美國就能坐收漁人之利。很快,金融家華伯格代表華爾街勢力向希特勒資助了1 000萬美元。后來華爾街金融家又為希特勒的選舉資助了6 000萬馬克。洛克菲勒和亨利•福特也通過摩根財團向希特勒提供了數額達到3 200萬美元之巨的資助。僅在1932年4~9月,美聯儲就將價值1 200萬美元的黃金分批輸入德國以資助希特勒的上臺?! ?/p>

   希特勒上臺后便把經濟管理大權直接交給金融家和工業家。1933年7月,希特勒成立德國經濟總會,由蒂森、伏格勒、西門子等12名巨頭和5名納粹黨人組成,負責指導國家經濟政策和制定經濟法令。同時,頒布《國民勞動秩序法》,規定企業主是企業的法定領袖,為該企業工人的全權最高上司。德意志銀行控制德國的重工業和化學工業,商業銀行控制鉀鹽工業,德累斯頓銀行控制德國的木材、皮革和毛皮工業。德國金融機構及其背后的華爾街成為德國經濟的主宰。1934年8月,希特勒任命沙赫特為經濟部長,經濟部的職責包括對商業政策和國際貿易、貨幣、銀行、外匯管制等進行監督,并在一切經濟問題上充當德國政府的顧問。第二年他又被任命為戰時經濟全權代表。戰時經濟全權代表的職責是協調各個民用經濟部門,為戰爭做好準備。由于沙赫特已被任命為德國銀行總裁,此時的他一身兼任三職,代表華爾街絕對控制著德國的經濟?! ?/p>

   在華爾街的支持下,希特勒意圖廢除不平等條約,建立新的強大的德國。這就需要建立強大的軍事力量,沙赫特就曾向希特勒說過,“我們國家銀行一開始就明白,唯有重建強大的軍隊,才有成功的外交”。  

   其實,早在希特勒沒有上臺前的1922年4月,蘇聯和德國國防部就秘密簽署了《拉帕洛條約》,對德軍進行重整。條約規定,德國金融家負責提供貸款,德國工業家們提供機器設備,德國國防部提供軍事理論與經驗,蘇聯提供原材料、場地,并分享德國軍事工業的經驗與創新成果。結果,德國的飛機制造廠、毒氣制造廠、炮彈制造廠、化學實驗室、航空學校和坦克學校都建在了蘇聯,連“二戰”裝甲兵名將古德里安都是喀山坦克學校畢業的。而蘇聯從德國的進口從3.539億馬克增加到6.258億馬克,德國機床出口的40%都輸入蘇聯。蘇聯則用德國的機床將俄國從手拉肩扛的落后農業國建設成擁有核彈等高技術裝備的工業大國。  

   1933年8月,美國銀行同意德國延期償還以前的貸款,并且保證今后美國在德國的資本和產業的全部收入只在德國使用,并可以用來重整德國軍備。1933~1934年,美國秘密向德國出口了大批炸藥、機關槍、坦克和軍艦。杜邦財團與化學公司、洛克菲勒財團和美孚石油公司、摩根財團及它控制的電報電話公司、福特汽車公司與德國簽下了巨額的戰略原料和軍工項目的訂單。僅福特公司就投資了20億美元。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希特勒的支持下,向其德國分公司歐寶公司投資大量資金,賺取高達40%的暴利。通用公司這樣贊許希特勒,“希特勒是一位真正的經濟強人,非常適合帶領德國人民走出經濟蕭條的困境。他不是通過武力或恫嚇,而是通過聰明的計劃和對政府原則的有效執行來領導人民”。  

   1933~1939年間,在納粹德國的軍事機構中營業的美國公司超過60家。在技術輸出貿易上也毫不含糊,杜邦公司通過法本公司把氯丁橡膠和飛機防爆劑的技術賣給德國;美孚石油把公司坦克潤滑油的技術轉讓德國;希特勒發展空軍的重要幫助來自于美孚在德國設立的一家飛機專用汽油廠;電報電話公司參加了德國新型飛機的研制。甚至到了戰爭爆發時,杜邦公司與德國法本公司約定,不將任何專利權賣給英國,美孚石油公司則與法本公司秘密簽訂瓜分世界市場的“海牙協定”。  

   值得一提的是,出過兩位總統的布什家族之財富與納粹德國也有關系。1924年,小布什祖父普雷斯科特•布什在岳父喬治•沃克爾的資助下,與華爾街金融大亨哈里曼之子艾弗里爾•哈里曼組建了布朗兄弟—哈里曼投資銀行。這家投行的合伙人在肯尼迪總統時代曾擔任過財政部長。此外,普雷斯科特還是紐約銀聯公司的7名發起股東之一。這兩家公司實際都由弗里茨•蒂森居于幕后操縱。當時,紐約銀聯公司通過布朗兄弟—哈里曼投資銀行在美國購買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黃金、燃油、鋼鐵、煤炭以及國債輸往德國,為納粹重新武裝和啟動戰爭機器提供了很多幫助。  

    

   

   

  希特勒的目的  

   華爾街借錢給德國購買華爾街控制的美國工業的軍火和技術,得到的利潤再投入德國軍工業以擴大投資。納粹德國的復興奇跡奧秘即在于此。對于華爾街金融寡頭,這樣可以控制德國經濟,賺取暴利?! ?/p>

   但希特勒并不甘心于寄人籬下。他說過,“一個國家并不靠貨幣的表面價值來維持生活,而是要靠真正的生產,而生產才能使貨幣獲得價值。生產才是貨幣的真正準備,銀行保險箱中存滿了黃金并無意義”。依靠華爾街德國重建了完整的工業體系,此時的希特勒意欲在這個基礎之上打破英美主導的國際經濟與金融體系,建立以德國為核心的歐洲經濟新秩序?! ?/p>

   希特勒所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將華爾街控制的德國金融體系轉移到政府手中。很快,政府便完全控制了德國國家銀行,加強了對商業銀行的監管?!?934年12月5日 的德國信貸法使政府可以監督銀行業務活動的各個方面,政府不僅能要求知道銀行各項辦事手續的全部細節,而且能對銀行放給私人的貸款實行嚴格的控制,以保證它們的目的完全符合政府的全盤計劃。政府還嚴格控制金融市場來適應國家的長期目標。比如,新股票在發行前需要通過一個專門委員會來審查其是否可能有利于國家經濟建設?! ?/p>

   納粹政府嚴格控制外幣使用,管制進口,管制外國人使用德國銀行的貸款,管制德國人向外國人出售馬克。比如,德國貸款馬克給巴西,但這些錢只能用于購買德國貨,而不能到德國銀行兌換成黃金?! ?/p>

   嚴格管制的措施會降低進出口貿易量。沙赫特又和各個國家簽署了雙邊的匯劃結算協議。所謂匯劃結算協議,就是德國進口商向德國央行賬戶支付馬克,至于出口商是立即得到當地貨幣付款還是等待一些時日,則取決于德國政府的出口政策。有些商品,外國央行接過限制使用范圍的馬克后立即向出口商支付當地貨幣,這將使出口國家國民收入沒有變化,不僅是來自德國的進口品不能增加國民收入,而且整個進口品都不能增加國民收入,此即支付原則。還有些商品,德國央行先讓出口商等待,一旦德國的某一個進口商能夠從德國購買商品之時,該進口商才能用當地貨幣購買馬克,而央行則用這筆當地貨幣來支付原來的那位出口商。這就是所謂的等待原則?! ?/p>

  對進口商品都征稅,或者向進口商賣出外匯,其匯率比從出口商那里買進時高出很多,政府收入得以增加。如果目的是進口而不是出口,以特殊方式即從國外借錢的方式改善國際收支,就可以用補貼匯率自由進口,但按很高的匯率出售外國需要的出口商品,為出口造成困難。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壟斷的好處,改善貿易比價,對于國外需求不受價格影響的商品,匯率可以提得很高。而對于供應不受價格影響的進口商品,匯率可以壓得很低?! ?/p>

   沙赫特創造了200多種貨幣、銀行券、債券和各種五花八門的信用工具,與匯劃結算協議相結合來調控資金的流向。比如旅游馬克只能用來支付在德國的火車、旅館和飯店的賬單,機床馬克只能購買德產工作母機等機械設備,啤酒馬克只能購買德國產的含酒精的飲料,而鐘表馬克則只能購買德產鐘表。通過這種方法,德國有壟斷地位的商品如儀器與光學設備,將不會被低廉的馬克買走,而只能用來換取真金白銀或是德國需要的外國商品。這種特殊的馬克其實是放棄了黃金而以某一種物品作為其發行的儲備。這是因為當時的黃金儲備主要集中在英美兩國?! ?/p>

   此外,大量增發的各種信用工具只能用在基建或軍工等生產領域,而不會進入消費品市場,通脹的威脅自然也就消除了。比如,1934~1936年發行的專門支付給軍火商的米福債券就是如此。在沙赫特的撮合下,西門子公司、古特霍夫農冶公司、克虜伯公司和萊茵金屬公司這4家德國支柱企業成立冶金研究有限公司。出自這家公司的米福債券便由一些資本有限、向德軍供應物資的小公司出票,金屬研究公司承兌之后到帝國銀行去貼現,或者向資本市場出售。1936年,米福債券的未清償總額達120億馬克,支持了當時德國軍備重整一半的費用。到了1938年,沙赫特又發行了供應商國庫券來支持軍備重整。  

   但經濟自有其規律,信用擴張與通脹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為了防止通脹,除了高稅率和控制發放紅利外,德國還有種種有關物價和工資的規定。根據 1936年10月29日 的一項法令,德國設立了一個物價管制委員會。先前授予任何政府部門的監督、批準或規定物價的全部權力,都移交給了物價管制委員會主任。他不僅負責為到達最后消費者手中的商品規定價格,而且負責對生產過程中各個中間階段中的價格進行監督?! ?/p>

  種商品價格之間的關系。結果德國物價一直保持穩定,批發價格指數(PPI,以1913年為基數100)從1936年到1939年僅從104.1上升到106.9?! ?/p>

   當然,對英美主導的國際金融秩序,最為釜底抽薪的是易貨貿易的國際結算方式。當時國際金融家獲利方式仍然停留在19世紀的舊模式,也就是向經濟困難的國家放債盈利。如果德國的易貨貿易被其他缺乏黃金與外匯的國家所仿效的話,國際金融家不僅很難找到借款人,而且其財富也要嚴重縮水。隨著貨幣與實物之間關系的脫離,英美主導的國際經濟與金融的主導權自然而然地就會被瓦解?! ?/p>

   僅在1934年,德國就完成了與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關于大豆和石油的易貨貿易合同,與匈牙利和南斯拉夫涉及鋁礬土和鎂的易貨合同,與丹麥關于家畜、黃油和豬油的易貨貿易合同。德國還和中東歐建立起緊密的貿易關系。20世紀20年代末,德國占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希臘和土耳其總貿易額的15%左右,到了30年代末,這個比例提高到40%。沙赫特禁止德國企業未經政府允許就進行國際貿易。所有國外債權人在德國只允許使用德國馬克?! ?/p>

   為了貫徹這一政策,沙赫特在德國設立了24個監控站,時刻監視著德國商人的貿易活動。根據國家的戰略需要,沙赫特將商品劃分為不同的等級:糧食、鐵礦砂、鎢、銻、鉻等稀有金屬等級最高,其次是煤炭、有色金屬、礦物油、化工產品、潤滑油以及棉花、羊毛和橡膠等。到1936年,德國已經簽訂了28個清算協定,在與這些國家的貿易中,德國用馬克支付進口款項,并把款額與該國購入德國制成品的款項保持平衡。在“二戰”爆發前,德國國際貿易中的83%是通過易貨貿易方式進行的?! ?/p>

   沙赫特的想法是從英美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中找到漏洞,循序漸進地讓德國也分一杯金融霸權之羹。而希特勒則求快求速,意圖一蹴而就。結果到1938年,沙赫特被解職,戈林從沙赫特手中接過對德國經濟與金融的控制權,他便將政府的政治目標和軍事目標置于德國經濟之上。  

   有破則有立,德國企業建立新的經濟與金融體系。接替沙赫特經濟部長位置的是瓦爾特•豐克。他是受戈林委托的制訂新秩序計劃的部長。新經濟秩序是將歐洲組成一個單一的經濟共同體,在德國的指導下進行運作。德國將成為歐洲大陸的工業中心,周圍是一批組織起來供應它所缺少的農產品和礦產品的國家:東南歐將增加農業生產,放棄軍備及輔助工業;丹麥將減少養牛和乳類生產,增加谷類和飼料的產量;挪威將致力于在農業上自給自足;甚至法國也將被看做是一個農業國和糧食輸出國。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德國必須要成為歐洲金融體系的核心,正如豐克所坦然承認的:“我們決不奉行一種會使我們依賴黃金的通貨政策,因為我們不能使自己受到一種我們無法決定其價值的交換媒介的約束?!睔W洲的貨幣將與黃金完全脫離,成員國之間的交易將在固定兌換率的基礎上進行。德國將雙邊清算協議擴展為多邊貿易制度。按照這種制度,所有的歐洲國家將通過設在柏林的一個中央票據交換所,用德國馬克來結算其貿易賬目。柏林將成為歐洲的金融中心。  

   “二戰”期間,德國便根據既定方針在歐洲打造起新經濟秩序的雛形。德國人首先沒收和強迫收購被占領國家政府與私人擁有的黃金和國外資產,干涉被占領國家國內流通的貨幣,把這些貨幣同德國馬克的兌換率人為地定得很低,勒索占領費,征收罰金,以及改造并周密地控制被占領國家的銀行系統。  

   1939年9月,德國信貸銀行在波蘭創立,信貸銀行有權將高達10億馬克的款項貸給德國供它在占領區使用,也可發放短期抵押貸款,貼現和接受不計息的轉賬及存款,以及發行票面額從50芬尼到50馬克的紙幣。紙幣的準備金包括:德國信貸銀行由于貸款和貼現的票據而擁有的資產,德國貨幣的準備金,在德國國家銀行和各票據交換所的貸方余額,德國國庫債券的準備金,以及給予德國的貸款。這些紙幣在被占領國家內按固定的兌換率同該國的貨幣一起流通,兌換率通常大致相當于入侵前的比率,它們不能隨便兌換成德國國家銀行的鈔票。這是一項必要的規定,用來防止因發行大量德國信貸銀行紙幣而造成的通脹影響到德國本土?! ?/p>

   德國還以金融手段控制外國企業,其中德意志銀行和德累斯頓銀行征服歐洲工業的主要工具之一。它們通過諸如連鎖董事會、股份所有權、代表投票制和操縱新的放款等方法,控制有關國家的主要商業銀行,從而控制與這些銀行有關的工業企業。比如,在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銀行和德累斯頓銀行分別接收了波希米亞聯合銀行和波希米亞貼現銀行后,就使德國控制了波爾迪納爾鑄造廠、克拉洛多沃爾水泥廠、布爾諾第一機械廠、波希米亞銅廠、索洛火柴壟斷企業、金剛砂廠等該國的主要工業企業?! ?/p>

   不過,打破甚至摧毀英美金融帝國的唯一的最有力的金融武器是多邊清算協議。到1941年年底,德國已同歐洲大陸所有其他國家談判了清算協定,這些國家彼此之間也進行了很多這樣的談判。后一類協定中有些是通過設在柏林的中央票據交換所結算的。在那段時間,柏林成了歐洲大陸的金融中心,馬克成了居統治地位的貨幣,許多國家開始通過柏林以馬克來結算它們的全部國際貿易。就像現在的美國一樣,德國則憑借占壓倒性優勢的軍事、政治和經濟力量,強迫貸款國提供巨額貸款。換而言之,整個歐洲被迫不斷供給德國它所需要的任何可以買賣的東西?! ?/p>

   通過建立歐洲經濟新秩序,德國人將戰爭造成的通脹全部輸出到其他國家。德國信貸銀行紙幣有意在被征服的國家增加流通的貨幣量,人為制造通貨膨脹。實際上,即便這種紙幣被收回,也未消除通脹的壓力。原因在于它們只不過由數目相等的本國貨幣取代而已。柏林的德國票據也起了制造通脹的作用,這等于德國人拿到商品卻不付錢。按1939年的物價計算,1940~1944年,德國從被它占領的國家和被它統治的國家至少掠奪了1 040億馬克的財富,約占德國GNP的14%?! ?/p>

   其他國家的政府為了防止出口商破產,只好通過無限制地批準貸款來墊付貨款,結果貨幣發行量大為增加,通脹惡化,商品供應減少,甚至在希臘等國造成了政府財政的全面崩潰。而在德國,通脹趨勢則受到強有力的控制。在外國進行的征斂,增加了可以獲得的商品數量而又絲毫未增加流通的貨幣數量,大大削弱了通脹?! ?/p>

    

   

   

  希特勒是壞人嗎  

    摘自《世界金融五百年》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年7月  

    從本質上講,德國、英國與美國之間在金融上的爭霸并無善惡之分。其實,希特勒本人并沒有發動世界大戰的企圖。開戰之前,德國軍費開支占GDP才15%左右,與英國相當。1939年慕尼黑協定簽訂后。德國已削減了軍費開支,結果英國軍費比例大為超過德國。一直到1942年斯大林格勒戰役開始之前,德國軍備生產都一直在下降。結果,即便在戰時,德國人的生活水平也未下降,因為希特勒不希望因此而削弱了自己在德國人民中神一般的形象?! ?/p>

    自始至終,希特勒的勝利秘訣是政治智慧,而不是軍事征服。希特勒并不認為德國有同英美蘇三大國的聯盟發生長期戰爭的可能,他自信自己可以通過外交手段達到目的,若不行則通過一系列小規模戰爭解決德國的生存空間問題。在他看來,在政治手段和進攻波蘭的小規模戰爭之間沒有清楚的分界線。希特勒本人也知道,一旦國家綜合實力與軍事力量成為決定因素時德國便會完蛋。  

    德國的領土擴張與日本的侵略也有本質性的不同?!肮鈴汀迸c“侵略”只是站在不同立場上的描述同一件事的不同詞語。從歐洲歷史來看,德意志人的神圣羅馬帝國曾統治了歐洲大陸的大部分土地。遺憾的是,德國一直到19世紀中期都未結束分裂狀態。俾斯麥雖在1871年創建了新德國,但卻把奧地利以及其他德意志人居住區排除在外。希特勒收回薩爾地區,派兵進駐本國的萊因地區,將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蘇臺德地區納入德國版圖。站在德國人的立場看,無非是收復久遠的故土?! ?/p>

    納粹德國唯一的遭人詬病的猶太人大屠殺也不是沒有辯解的理由。在納粹統治下的歐洲,食利者階層的猶太金融家被逐出歐洲經濟圈。比如那個風光百余年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歐洲大陸的財富與權勢便被納粹德國破壞殆盡。1938年,《猶太人資產登記法令》頒布后,羅氏家族的財產受到嚴重沖擊。第二年,幾乎所有的羅氏家族的慈善與教育機構全部被解散或被國有化,而羅氏家族很多人都淪為難民。維也納的羅氏家族掌門人路易斯•馮•羅斯柴爾德被逮捕和關押,直到他在奧地利的所有資產都被轉讓給德國政府后才被釋放。他在法蘭克福的豪華住宅以61萬馬克的超低價被政府征收,一百多年來價值連城的藝術品則以象征性的230萬馬克的代價被政府收購。位于捷克的維特科威茲鋼鐵廠都被赫爾曼•戈林國家工廠兼并。這些對于歐洲人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剛開始,希特勒也未動過滅絕猶太人的念頭。猶太復國主義者曾與納粹合作,希望將猶太人遷移到某個地區重建國家。但是包括英美在內的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均不接收猶太人。英美列強甚至暗自高興,希特勒做了他們想做而不愿公開做的事。直到美國對德宣戰,德國人認為這是猶太財團鼓動的結果,于是開始屠殺猶太人以示報復。如果說德國是屠殺猶太人的元兇,那么英美兩國就是將猶太人送進屠宰場的從犯。  

    對德國人來說,維持現狀不是和平,而是屈服于英美。英美保住一戰勝利果實,德國則想消除其失敗的影響,突破英美在政治、經濟與金融上的霸權。這都無可厚非,正如英國歷史學家泰勒所寫的:“在主權國家的世界中,每個國家都盡最大的努力謀求它自己的利益,至多由于錯誤而不是由于罪行受到批評。像往常一樣,俾斯麥在談到1866年奧普戰爭時發表的意見是正確的:‘奧地利反對我們的要求和我們提出要求一樣不是什么錯誤’……希特勒的目的是使德國成為歐洲的支配性大國,或許更久以后成為世界的支配性大國。其它強國過去追求相似的目的,現在仍然如此。其他強國也把小國看作他們的仆從國。其他強國也試圖用武力保衛他們的重大利益。在國際事務中,希特勒除了是一個德國人之外,他沒有什么過錯?!薄 ?/p>

    

   

   

  納粹與布爾什維克支援中國抗戰,美國支援日本侵華  

  摘自《世界金融五百年》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年7月  

    在納粹德國早期重整軍備的易貨貿易中,中國占有顯著的位置。中德貿易主要是由德國來華軍事顧問牽線搭橋逐漸完成的。早在一戰之前甚至在俾斯麥時代,德國便是向中國輸出兵工技術、制造設備、船舶以及各種軍火的頭號國家。僅1911-1913年,來自德國的軍火已超過中國輸入軍火總值的60.8%。一戰之后,根據凡爾賽條約,德國陸軍最多只能擁有10萬人,大量職業軍人被迫退伍,成為各國爭相聘用的軍事顧問。盡管凡爾賽條約禁止德國人在外國軍隊擔任軍事顧問,但在德國政府暗中支持下,仍有大量德國軍官來到中國,僅1927年12月至1932年8月,先后到中國擔任軍事顧問者就達94人之眾。還有大量軍火輸入到中國,1924-1928年,從德國輸入的軍火占中國輸入軍火總值的41.87%?! ?/p>

    希特勒曾說過:“中國人并不能等同于靼韃人和匈奴人,他們是特殊的人種,是有一些文明的人種?!彼吓_后,中德簽署了《五年軍事工業發展計劃》。德國不僅向中國提供德式裝備,還幫助中國建立軍事工業。在抗戰早期,中國政府唯一依靠的外國力量只有德國。德國軍事顧問幫助整訓中國軍隊。至1937年7月,國民黨中央軍整訓35個師,東北軍整訓了10個師,另有粵軍10個師、川軍26個師、9個獨立旅也進行了整訓。在蔣介石中央軍中有30個師接受了系統的德式軍事訓練,裝備了大量德式裝備,為抗戰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箲鹑姹l后,德國軍事顧問參與了淞滬會戰、臺兒莊會戰、南京保衛戰和武漢會戰,為中國軍隊出謀劃策。日本極為不滿,向德國政府提出抗議:“德國軍事顧問在目前的緊張局勢下協助中國的行動,嚴重地損害了日本軍官們對德國的情感……德國的行為極大的危害了德日合作的政策?!薄 ?/p>

    德國軍事顧問為中國經濟建設提供大量建議并參加相關計劃的制訂及實施。他們指出:中國“必先有完整的軍火工業、交通、電訊、郵政,甚至市政與衛生設施。缺乏任何一方,欲建現代化之國軍均將受其阻礙”。中國政府在德國顧問的幫助下,發展起具有相當規模的軍事工業。1936年,德國軍事顧問又幫助國民政府制訂了的《中國工業計劃》,該計劃的實際執行因戰爭干擾而終止,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后,在臺灣全面實施了該計劃。  

    在德國人的技術指導與援助下,湖南的煉鋼廠、煉銅廠、機器廠、煉鉛廠、氮氣廠、煉鋅廠和煤礦開辦了,江西的煤礦、煉鎢廠開辦了,四川的煉油廠、酒精廠開辦了,陜西的煉油廠開辦了,河南的煤礦開辦了,湖北的電線廠、電泡及真空管廠、電池廠和電信廠開辦了,漢陽兵工廠仿制德國毛瑟槍生產出聞名遐邇的中正式步槍,南京兵工廠生產出馬克沁機槍,鞏縣兵工廠生產出迫擊炮與防毒面具,南京軍用光學設備制造廠在德國蔡司光學儀器公司的幫助下生產出軍用光學設備,德國人一手包辦的湖南株洲新經濟區生產出各種類型的大炮和炮彈。這些武器質量較好,其中一些的質量都趕上了西方同類產品。此外,在德國科學家與工程師的幫助下,中國軍工科研方興未艾,陸續誕生了各種軍工研究所,開啟了中國近代軍工科研之路。德國人的幫助,效果非常明顯。1935年,國民黨軍隊步槍所用彈藥有半數需進口,到1937年時,輕武器及彈藥已基本能夠自給自足?! ?/p>

    當然幫助不是無償的。1937年希特勒會見時任中國財政部長的孔祥熙時說:“德國是一個工業國家,中國則富有礦物和農產品,兩國間自然要進行易貨往來,德國在遠東沒有任何政治或領土的要求,只想發展貿易?!钡聡卣妭湫栀徺I大量原料,與中國發展易貨貿易可以獲取器所需的戰略原料,尤其是鎢和銻。當時,中國鎢產量占世界總產量之37.6%,德國每年鎢進口量的60-90%都來自中國。德國人愿意以軍火同中國換取鎢砂來節省大筆的外匯。而金融大亨與工業巨頭則可以擴大在中國市場的銷量?! ?/p>

    1934年8月,財政部長孔祥熙與德國人漢斯•克蘭秘密簽訂了一份《中國農礦原料與德國工業品互換實施合同》。根據合同,中國先向德國貸款購買軍火物資及軍工裝備,再以農礦產品進行償還。蔣介石認為,“此次中德合作成功不僅予我國防有極大之助力,且將來我民族復興賴此更巨。”  

    1936年4月,中德簽署了《中德信用借款合同》。合同規定德國政府向中國政府提供1億馬克的優惠貸款。合同簽訂后,希特勒對蔣介石說:“中德兩國之貨物互換實給予兩國經濟進展以莫大裨益,獲蒙鈞座異數關垂,謹為申謝”,并贈德國國防軍之榮譽寶刀一柄,表示“敬仰鈞座及貴國之微意”。蔣介石亦贊揚希特勒“對于德華兩國間經濟合作熱心主持,合同現在簽字,使國交益敦親睦,建設得有基礎,尤為欣慰,特致謝忱?!薄 ?/p>

    到1937年,中國政府從德國購買的軍用物資占到全部進口商品的83%。為了對日作戰,中國從德國所購的軍火種類繁多,飛機、潛艇、防空炮、野戰炮、坦克車幾乎無所不包。自1934年8月中德易貨合同實施后,中方向德方訂貨總值在4億馬克以上,在抗日初期,至少有1.44億馬克、約合5816萬美元的德國軍火運抵中國。這些裝備加強了中國軍隊對日作戰的能力。而德國則從中國源源不斷地得到鎢、銻、鉻等稀有金屬以及桐油、生絲和大豆等德國急需的農產品。僅1938年時,中國鎢砂出口79%輸往德國?! ?/p>

    后來德國與日本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組成軸心國,盡管德國聲明停止向中國輸出軍火,但一直到1938年11月日軍攻占廣州切斷香港援華路線為止,平均每月有3.6萬噸的軍火經香港流向中國大陸。而中國直到1940年都仍是德國鎢礦最大的供應國?! ?/p>

    1938年,德國承認偽滿洲國后,中德合作逐漸結束。蘇聯繼納粹德國之后給予中國大量援助,以牽制日本,防止陷入德日兩線作戰之中。1937年8月,中蘇兩國在南京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同時簽訂了中國從蘇聯購入武器的借款協定。此后,蘇聯于開始向中國提供經濟貸款和軍事援助。自1937年11月開始,蘇聯政府陸續派遣軍事顧問和技術專家來華。僅武漢抗戰期間,援華蘇聯顧問就達近4000人。參與援華的軍事顧問中,包括著名的朱可夫元帥?! ?/p>

    中蘇貸款共計1.7億美元,中國償還貸款本息總計2.02億美元。蘇聯對華貸款利息率較低,為3%,太平洋戰爭爆發后,英美援華貸款的利息率高達6.5%。孫中山之子孫科曾說過:“在國際價格上,這實際是4億盧布,因為蘇聯給中國訂貨所定的價格特別便宜。例如,每架飛機價格折算美元僅3萬元,裝備每一個中國師僅合中國貨幣150萬元?!蓖ㄟ^貸款,中國獲得了大批性能優良的蘇制武器。蘇制坦克裝備了中國第一個機械化師。蘇聯隊中國的援助直到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后才宣告結束。  

    與蘇德不同的是,英法兩國卻對中國百般刁難。中國外交家楊杰曾說過:“孔祥熙在歐接洽之飛機,英方僅有二十余架,法方四十四架(計三種),并付現款,其價格較予在蘇方接洽高一倍?!彪y怪連宋美齡都嘆曰:“中國抗戰3年來得自蘇聯之物資援助,實較自英美方面獲得之總和多至數倍之多?!薄 ?/p>

    美國不僅沒有援助中國,反而成為日本侵華的幫兇。1931年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美國只是在口頭指責下日本以掩人耳目,但卻與日本密商諒解。胡佛總統宣稱:“日本方面也有些道理。我們與它的友誼是由來已久,根深蒂固的。我們應該友好地考慮日本的處境……日本為保衛日僑生命財產的安全起見,對滿洲的進兵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是不能提出異議的。”同年,在美國政府的支持下,日本三井集團以90多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杜邦公司氨炸藥的配方。美國還把價值14萬美元的槍炮彈藥,600萬美元的軍工設備,7000萬美元的鋼鐵,1600多萬美元的石油賣給日本。從1931年到1932年底,美國向日本供應了1.81億美元的軍火。美國對日貿易額從1932年的6400萬美元上升到1937年的6.3億美元,5年間增長近10倍。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后,美國的對日貿易,尤其是對日戰略原料的輸出仍不斷增加。自1937年到1940年,美國輸至日本物資總額共9.867億美元,其中軍用物資占7.039億美元。美國金融家與企業供給日本大批軍火物資,用來屠殺中國人民。教育 家陶行知 先生訪美演講時說過:“我回國參加抗戰去了。如果有一天我被日本炸彈炸死,請你們不要忘記,我身體的百分之五十四點四是被你們美國炸死的。”  

    實際上,早在20世紀20年代,摩根財團便向日本提供大量資金。對于華爾街來說,日本人比中國人受歡迎,在他們眼中,中國人是一個虛偽、狡詐的民族。九一八事變后,在摩根財團掌門人拉蒙特的操縱下,《紐約時報》刊文將日本侵占中國東北比喻成美國占領巴拿馬運河,故意為日本人的殘暴與侵略涂脂抹粉,誤導大眾繼續信任日本,他們自己則通過貸款為日本的侵華事業添磚加瓦?! ?/p>

    美國宣稱嚴守中立,禁止用美國船只裝載武器和軍用裝備出口。其實這是偏袒日本的政策。日本船自然暢通無阻。但掌握了制海權的日本海軍嚴密卻封鎖中國沿海,即使中國買到了美國的武器裝備,也不敢用中國船只運輸,只能租用日本不敢檢查的美國船只。而美國禁止租用美國船運輸美制武器的政策,使中國無法使用美國船只。結果,中國從美國進口的貨物從1937年上半年的1.15億美元下降到下半年的0.73億美元,以后幾年更是每況愈下?! ?/p>

    由于日本冶金工業較為落后,工業母機生產非常原始,而一切制造業都有賴于工業母機的生產。所謂工業母機就是制造機器的機器,如車床、刨床、銑床、鉆床、磨床、鏜床等。工業母機的水平決定了一國制造業的水平。日本主要從美國進口所需的高級工作母機和精密儀器。日本侵華后,美國大量投資于日本軍事工業,幫助日本建立起現代化的軍事工業。美國福特公司提供日本現代化冶金技術,洛克菲勒財團幫助日本建立新式電氣工業,梅隆財團幫助日本飛機制造業的現代化。到1938年日本全面侵華后,美國仍給日本1.25億美元的貸款來購買美國的工業母機等戰略物資,加強了日本制造侵華軍火的力量?! ?/p>

    1938年7日1日,美國國務院通知美國飛機公司說,美國政府不同意把飛機和飛機零件出售給正在進行狂轟濫炸的國家。而1937年,美國出售給日本的飛機價值為248.4萬美元,到了1938年,美國售給日本的飛機價值卻增加到1745.4萬美元?! ?/p>

    日本從美國輸入的軍需物資占輸入全部軍需物資的比例是:廢鋼鐵90%,鉛45%,銅90%,石油和石油制品65%,發展飛機和坦克工業所需的機床占70%。美國國務卿史汀生就坦率地指出:“日本的侵略得到我國大力支持。這種侵略行為不僅受到支持,而且我們的援助是如此有效,如此舉足輕重,如若斷絕援助,這種侵略就可能被制止和停止?!薄 ?/p>

    1940年7月,羅斯福政府對供應日本的石油和廢鐵實行許可證制度,但卻毫無作用。1940年8月間,有30多萬噸的生鐵、廢鐵等物資輸往日本,這個數目約與1940年前半年所供應的數目相等。1941年頭3個月,美國賣給日本的飛機汽油比1940年同一時期要多131%。美國金融家與工業家仍繼續大力幫助日本大財團建立新的軍事工業部門。例如它們供給鲇川康采恩控制下的日滿鋼鐵株式會社以設備,幫助這家康采恩在庫頁島上使用電力新法開采石油,幫助中島飛機制造廠的改建,協助三菱的制鋁和造船事業。  

    日本經濟極為依賴美國,如果美國要幫助中國抗戰,只要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即可。但實際上,美國一直扶植日本,希望日本北攻蘇聯,而美國金融家與企業則唯利是圖,用中國人的血肉換取自己的金錢。直到珍珠港偷襲的前幾天,貪得無厭的美國人還與日本簽訂了美日友好條約,目的是繼續從日本侵華戰爭中賺取暴利?! ?/p>

    更為重要的是,美國希望通過日本驅逐英法在亞洲的勢力,有意讓中日兩國通過持久的消耗戰損耗實力。1941年,美國遠東政治事務顧問斯坦利•亨貝克在給美國國務卿的備忘錄中寫到,日本隨著東南亞戰事的進展,將加緊對中國施加壓力,迫其媾和,如果日本得逞,美國將受損,因此要讓中國盡可能牽制日本,但也不能支援到讓中國迅速戰勝日本。美國的利益在于讓中日兩國糾纏不休,因此中日任何一方迅速獲勝或失敗都不符合美國的長遠利益。坐山觀虎斗,自己卻兼收道義與利益上的雙豐收,美國人的手段真是夠老辣的。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國器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7.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8. 華東某地方農村調研總結
  9. 哪些人不敢承認階級斗爭的客觀存在?
  10. ?齡勞動者:延遲退休、社保困境與超齡壓?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掩耳盜鈴及其他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