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某些主流經濟學家口中,國有企業因其“國有”,從而被認為帶有了洗贖不了的“原罪”。腐敗問題引起群眾不滿,他們把矛頭指向國企,說是國企高管權錢交易因此導致了腐敗;貧富懸殊問題引起群眾不滿,他們對工資收入占GDP比重連年下降避而不談,卻把矛頭指向國企,認為是國企職工收入太高使得基尼系數過高;國企在國外并購屢屢受挫,他們避而不談,反而指責中國商務部對外資并購進行了審查;央行提高準備金率而不是加息也能一棒子打到國企頭上,不去分析美國濫發貨幣導致熱錢涌入,而說國企因為享受了銀行低息貸款而綁架了央行————所有這些問題的解決辦法,無形中指向一點——將國企私有化。似乎私有化就能解決一切問題,似乎只有私有化才能洗贖國企身上的“原罪”,而且凡是對私有化提出異議的聲音,都會被他們扣以“阻礙進一步改革”、“走回頭路”等大帽子。
這些高喊私有化的主流經濟學家因其聲名顯赫,往往在媒體上享有強勢話語權。于是國企不斷與“壟斷”“腐敗”“推高房價”“與民爭利”等負面詞匯聯系在一起,不斷遭受媒體、網民的圍攻,失去道義上的立足點。
面對輿論的荊棘,有沒有人從更深刻、更長遠的角度看待中國經濟政治問題?有沒有人更加公允地看待國企?在《中國,你要警惕》一書中,作者黃樹東一針見血地指出:國企職工工資能和GDP同步增長不是應該被指責的而是值得慶幸的,要解決貧富懸殊,不是要把國企職工工資降下來,而是要把其他行業的職工工資漲上去。他指出,沒有政府支持,中國企業想在高科技和其他創新領域勝出非常困難,而國企應該在高科技和自主創新中扮演戰略性角色。正因為有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存在,社會成員才具有了與生俱來的參與和監督政府管理的民主權利。他深刻地指出:那些積累起來的由勞動創造的財富,究竟應該國有還是私有,應該屬于社會還是屬于極少數人,這是一種社會選擇。這種社會選擇的核心是:我們將建立一個什么樣的社會?我們將建立一個相對公平的社會還是一個不公平的社會?
黃樹東先生沒有僅止于討論國企。他深刻分析了中國在未來20年面臨的機會和挑戰,認為爭奪資源是當今世界面臨的主要問題。然而,有人將這個問題通過意識形態、文化、“普世價值”、市場選擇包裝起來,好讓事態朝有利于自己利益的方向發展。于是,這場爭論就變成了關于“西方先進體制”的爭論,變成了“普世價值”的爭論,變成了“文化”的爭論。這就是為什么有人要在中國推動徹底的市場化和金錢政治的根本原因。作者指出,中國如果把握好未來20年的發展機遇,2034年經濟總量將是美國的兩倍,中國將真正實現復興和崛起——這是中國的光榮與夢想所在。但要警惕某種力量將中國拉入動蕩——這是我們要警惕的陷阱。在中國目前遇到的紛繁難題中,最應該警惕的是貧富懸殊和收入分配不公,以及與之相伴的“市場萬能”、“金錢民主”等思潮。
每個國家都面臨自己的問題,如增長方式必須調整,經濟體制必須改革,分配格局必須重建等等。發展中國家這樣,發達國家也如此。而左右這一過程的核心,是世界范圍內的深刻反思。在風險和機會交錯的歷史漩渦里,如何審時度勢,對每一個國家和個人都是考驗。這本書不僅告訴人們,動蕩年代中國崛起的機會何在;更重要的是,它還犀利地指出,前方還有許多陷阱需要警惕,只有邁過了這些陷阱,中國才能迎來真正的復興。
《中國,你要警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