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讀書交流

《楊貴與紅旗渠》再版,陳奎元作序,宋平題寫書名

烏有之鄉書店 · 2011-07-22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書名題寫:宋平 

再版序言

陳奎元

由中央編譯出版社于2004年9月出版的《楊貴與紅旗渠》,是一部動人心弦的文學著作,同時也是一部發人深省的歷史著作。這本書生動地記載了穿越巍巍太行山的人工天河——紅旗渠的修建歷史,真實地再現了以楊貴為首的河南省林縣縣委一班人為改變林縣世代缺水的困境,帶領全縣55萬人民奮戰十年,打通太行山,由山西省平順縣將漳河水引到林縣的一段奮斗歷程和氣壯山河的精神。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之際,這一部反映新中國建立初期的一群基層干部、共產黨員帶領翻身農民艱苦創業的英雄史詩修訂再版,是一件十分可喜的事情。出版社和楊貴同志約我為本書再版作序,我深感惶恐,覺得在那些修建紅旗渠、打造人工天河的英雄群體面前,自己實在是卑微渺小,沒有發言的資格。本書的初版序言是新聞界得前輩穆青同志所作。穆青同志多年不遺余力地頌揚修筑紅旗渠的業績,宣揚紅旗渠精神,不避風險為楊貴同志正名,從他寫作的序言中,我們能夠更深刻地體會紅旗渠精神。本書再版,也可以寄托對穆青同志的思念。

修建紅旗渠是上個世紀60年代的事,從1960年2月11日動工,到1969年6月全部竣工,歷時十年。林縣縣委決定修渠,從山西省引水入林縣,是三年困難的時期,后邊的幾年處在文革動亂年代,可以說紅旗渠誕生于新中國在曲折中前進的艱難時期。在那樣的年代,一個年僅32歲(1960)的縣委第一書記和他帶領的一班人,不管遇到多么嚴重的困難,不顧頭頂多大的壓力和風險,始終鍥而不舍,硬是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嶺中開鑿出一條71.6公里的主干渠,建成總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

當人們回顧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那一段歲月時,往往著力于那時的曲折和失誤,其實,那個時期黨和人民在艱難的環境下仍然頑強地構建社會主義的新天地。在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兩彈一星”研制等諸多方面,進行艱苦卓絕地拼搏,在面對東西兩個霸權主義的封堵和壓力下頂天立地自立于世界。“紅旗渠”就是那個時代一顆耀眼的明星。1971年1月大型紀錄片《紅旗渠》在全國上映,《紅旗渠》的主題歌“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誓把河山重安排”唱遍全國。周恩來總理稱贊紅旗渠是新中國建設的一個奇跡,這是由衷的贊嘆。

在新的歷史時期,黨中央把紅旗渠精神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同列入我們黨和國家寶貴的精神傳統。江澤民總書記說“紅旗渠是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典范”,“紅旗渠精神不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財富,也是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財富”。胡錦濤總書記說“紅旗渠精神不能丟,一定要發揚光大,紅旗渠精神在改革開放的年代,仍需要大力弘揚”,他還提出“要把紅旗渠精神代代傳下去”。

現在,國家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人們對于紅旗渠那一類革命傳統的記憶逐漸淡漠。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艱苦奮斗的精神也有漸行漸遠的趨勢,年青的一代人,對于創業的艱辛更是知之不多,這是黨和國家應當關心之事。《楊貴與紅旗渠》一書,為我們展現了當年林縣人們修建紅旗渠的場景,再現了以楊貴為代表的一批共產黨員為人民無私無畏艱苦奮斗的精神,以任羊成等為代表的新中國農民改天換地的英雄氣概,每一個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從中受到教益。

2000年10月,我由西藏調至河南省委工作,對紅旗渠的往事有較多的了解。我與楊貴同志相識較晚,但對他帶領林縣人民修建紅旗渠的事跡無比欽佩,認為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那些為修建紅旗渠捐軀的無名英雄和為紅旗渠無私奉獻的人們應當永垂青史!

2011年2月1日

注:陳奎元,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前任河南省委書記

第一版序言

穆青

國內外參觀過紅旗渠的人很多,但見過或了解楊貴同志的人卻不多。實際上,從紅旗渠的決策指揮到建成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楊貴與紅旗渠就一直分不開。我和許多新聞記者曾多次采訪楊貴與紅旗渠,自然也就和楊貴與紅旗渠結下了幾十年的情結。現在,《楊貴與紅旗渠》就要出版了,我樂意也應該為楊貴與紅旗渠寫幾句話。

楊貴同志小我7歲,15歲入黨,在太行抗日根據地經歷了戰略相持到戰略反攻的艱難歲月。他17歲當區長,帶領武工隊保護群眾,打擊敵人,在解放戰爭中身經百戰,至今臂膀上還留有敵人的槍傷。全國擁軍模范靳月英的丈夫,就是為掩護楊貴而犧牲的。我1998年訪問靳月英,她還能唱出50年前的納軍鞋歌謠———“納呀、納呀、納軍鞋,楊貴、楊貴、好區長,鞋壯、路長、打勝仗,保衛咱解放區好時光……”可見,年輕的楊貴在老區人民心中的分量。

建國初,楊貴擔任林縣縣委書記。他不忍心林縣人民在政治上翻身后還受干旱缺水的煎熬,組織縣委一班人深入群眾,調查研究,“摸大自然的脾氣”,決心帶領全縣人民“重新安排林縣河山”。1955年起相繼修建了抗日渠、天橋渠、英雄渠和3個中型水庫,1960年動工興建紅旗渠。當時正值國內三年困難時期,國際反華勢力又卡我們的脖子,面對重重困難和來自上下兩個方面的反對、指責,楊貴和縣委堅信,修建紅旗渠符合林縣人民的根本利益,依靠群眾自力更生就一定能夠建成。經過5年艱苦奮斗,1965年建成了最艱險的總干渠,1966年又建成了3條干渠。對紅旗渠和林縣山區建設的成就,新華社、《人民日報》、《河南日報》等許多新聞媒體和記者都及時作了宣傳。周恩來、李先念、譚震林、陶鑄等中央領導也多次表揚楊貴和林縣縣委,《人民日報》曾兩次發社論稱贊“林縣縣委是全縣人民的馬克思列寧主義領導核心”。我作為新華社領導成員,曾參與組織、編發過這些報道,對楊貴和紅旗渠是由衷敬佩的。

我第一次采訪楊貴與紅旗渠是在1966年春。之前,1965年12月我和馮健到鄭州為召開國內分社工作會議調研,就打算到林縣采訪報道紅旗渠。只因為周原說到焦裕祿和豫東災區的情況,就先去了蘭考。1966年2月,我們采寫的《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發表后,在林縣長期深入基層的新華社老記者華山看后很激動,要我一定到林縣去一趟,寫寫林縣縣委書記楊貴和那些修建紅旗渠的英雄們。華山與我一起在延安“魯藝”學習,在東北解放戰場并肩戰斗,幾十年情同手足。1965年,華山寫的反映紅旗渠建設的《劈山太行側》報告文學,已引起我很大興致。

3月,我又去蘭考寫了篇《再訪蘭考》,4月便趕往林縣。華山一見我,非常高興,領著我跑遍了紅旗渠的整個工程,一起采訪了楊貴、馬有金等縣委領導和紅旗渠特等勞模路銀、任羊成、常根虎、王師存、李改云等。記得楊貴對我說:“我們是為了人民修渠,依靠人民修渠,所以才敢想敢干,又實事求是,靠的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我說,“你這三句話就是建設紅旗渠實踐形成的紅旗渠精神。”采訪中許多勞模和干部群眾都說:俺楊書記就像你寫的焦裕祿,一心為俺林縣人謀幸福。紅旗渠是一渠水,一渠糧,一渠電,一渠社會主義的蜜,是俺林縣人民的生命水、幸福源……遺憾的是,正當我們準備深入采寫楊貴與紅旗渠時,國內形勢突然變化,我不得不匆匆趕回北京,接著就爆發了“文化大革命”,我們宣傳楊貴與紅旗渠的計劃也不得不被迫中止。這件事無論對我還是華山,心靈上一直是個難平的創傷。

“文化大革命”中,楊貴被打成“走資派”撤職罷官,長期遭受批斗毒打。林縣群眾暗中保護他,給他兜里塞雞蛋,往他懷里揣烙餅,把他從造反派的囹圄中搶出來送到山西李順達勞模家,后又輾轉來到北京,躲在新華社記者胡敏如、方徨和程競明、李后家里。不久,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幾位記者聯名寫信給周總理反映楊貴與紅旗渠的情況,周總理指示河南把楊貴保護起來。我當時自身難保,但也為我們的記者仗義執言暗自欣慰。這樣,楊貴到1968年才被“三結合”,得以出來工作,繼續組織紅旗渠支渠配套工程。

1969年冬,我第二次到林縣去。那時,紅旗渠支渠配套工程已全部竣工,楊貴剛被外調,可省里軍管負責人卻在林縣組織批楊貴、肅流毒,說“楊貴穿新鞋,走老路”,“紅旗渠是唯生產力論的活標本”。我到離縣城不遠的胡家莊看望華山,他住在兩間石砌的小屋里,生著煤火爐,吃飯自己做,生活很清苦。華山本來就有肝病,說到有人批楊貴和紅旗渠,氣得滿臉漲紅,說“上面有人搗鬼”。我勸他少動怒,或者回鄭州或北京治一段病,他說,“和老百姓在一起,我才活得痛快!”這樣,我想再次采寫楊貴和紅旗渠的愿望又一次落空。

1972年10月,康克清同志到林縣參觀紅旗渠。華山聞訊找康大姐反映情況并寫了一封長信,用大量事實揭露了造反派在河南軍管負責人支持下誣蔑紅旗渠、迫害楊貴和大批干部勞模的倒行逆施。康大姐看后覺得問題嚴重,及時把華山的信送給國務院領導傳閱。周總理看后當即要河南省委常委、省軍區黨委常委和楊貴同志來京匯報批林整風。會上,周總理拉著楊貴的手質問那個負責人,你為什么反紅旗渠?為什么整楊貴同志?在周總理的親切關懷下,制止了造反派在林縣的倒行逆施并解放了楊貴同志。黨的十大楊貴當選中央候補委員后,周總理又提名楊貴到公安部擔當重任,處理復雜局面。

那是一段特殊時期,各種矛盾錯綜復雜。但楊貴同志沒有辜負總理、先念、王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重托。在那段歲月里,我和楊貴以及到水電部工作的鄭永和同志相互勉勵,兢兢業業。不想一段時間后,一些人卻和林縣“文革”中的造反派聯合起來,借機否定楊貴與紅旗渠,致使一大批修建紅旗渠的勞動模范和干部群眾長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盡管1979年中央已調楊貴到五機部工作,1982年又任國務院“三西辦”副主任,但在林縣一提紅旗渠,就被指責為“楊貴流毒”。然而,林縣人民對楊貴與紅旗渠的感情是隔不斷的。90年代初楊貴兩次回林縣,廣大干部群眾潮涌般撲向楊貴,場面非常感人。時任河南省委領導的李長春同志感慨說:我們每一個領導干部都要像楊貴同志那樣,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離開崗位多年還依然受群眾擁護和愛戴。新華社記者武成德根據現場采訪寫了篇《楊貴同志回林縣受到群眾歡迎》的內參稿,在領導干部中引起了很大反響。

1993年,河南省委作出了在全省學習林縣人民創業精神的決定。國務委員陳俊生又專程到林縣考察并向中央寫報告,江澤民、李鵬、溫家寶等中央領導都作了重要批示。那年初冬,我和馮健、周原重訪河南,原計劃在豫西、豫中采訪后再到林縣,沒想到由于大雪封山,把我們困在了安陽。任羊成等幾位紅旗渠勞模得知后,特地趕來安陽看望我們。我左手拉著任羊成,右手拉著王師存,問馬有金、路銀、常根虎等其他勞模的情況。當年的鐵姑娘隊長郭秋英說:他們已含冤去世了,俺仨也是替他們來給您說說心里話……說著說著,勞模們不禁失聲啜泣,我和其他在場的人也止不住熱淚盈眶。我一邊盡力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一邊勸慰他們:以前不愉快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紅旗渠是咱中國人的驕傲,更是林縣人民的驕傲。你們是紅旗渠的功臣,人民是不會忘記你們的。這次難忘的相見后,我寫了篇《兩張閃光的照片》,追記了我和任羊成等紅旗渠勞模幾次相見的情況,收在了《十個共產黨員》一書中。不想,王師存看到我的書不久就離開了人世。

1998年深秋,我和楊貴一起重訪紅旗渠。當任羊成和郭秋英在青年洞口對我說,當年楊貴書記和群眾一起同甘共苦修渠,比現在正在播出的電視劇《紅旗渠故事》更艱苦、更生動時,我一手拉住楊貴,一手拉住任羊成動情地說:“正是有了楊貴這樣的縣委領導,有了任羊成為代表的修渠勞模和電視劇里‘劉技術’那樣的工程技術人員,才創造了紅旗渠這樣的人間奇跡。江澤民同志前年在這里已經說過,‘不要忘記洞中歲月,不要忘記修渠的人!’”

回到北京后,我和許多了解楊貴和紅旗渠的老同志都感到,江澤民同志強調的“不要忘記修渠的人”并未完全落實,曾兩次向中央領導和河南省委寫信反映楊貴同志以及紅旗渠勞模的情況。既然在新時期還要大力弘揚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實事求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紅旗渠精神,就應該讓楊貴和所有修渠有功的人揚眉吐氣!

2002年6月,林州市新一屆領導班子特地邀請我和楊貴前往參加新落成的紅旗渠紀念館開館儀式。河南省委副書記王全書代表省委講話說:紅旗渠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豐碑,古有都江堰,今有紅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楊貴。當年,紅旗渠的策劃者、建設者之所以決心修建這樣一條太行山上的人造天河,就是為了發展生產力,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幾十年后,紅旗渠精神之所以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就在于紅旗渠精神與“三個代表”是完全一致的……看到任羊成、李改云、郭秋英等紅旗渠勞模和所有到會的人都熱烈鼓掌,我和楊貴會心地笑了。

那天下午,我和楊貴住到了遠離縣城的石板巖山區,還一塊上山看了家鄉人為活在福建人民心中的縣委書記———谷文昌修建的“文昌閣”。不想,許多勞模、干部和群眾還是冒雨趕來看望楊貴。走了一撥,又來一撥,等候的人排起了隊。有的就是來見個面,握握手,有的干脆帶著照相機來合個影,還有的怕我們著涼帶來了衣服,甚至山西平順、壺關兩縣的干部群眾也聞訊趕來了。傍晚,離我們住處五六里的陳改蓮非要拉楊貴和我到她家吃飯,說楊貴“文化革命”挨斗在她家沒吃好飯,幾十年來她一直心不安。這一說,我和楊貴只好去了。吃著山韭菜包的素餃子,喝著炒米雜面湯,不禁回想起三年前我們從青年洞下來路過任村桑耳莊,許多群眾給楊貴捧來柿子、核桃、山楂、板栗硬往我們兜里塞。林縣人民對楊貴同志的那種感情,令我十分感動。

現在,《楊貴與紅旗渠》一書經過作者幾年收集材料和辛勤寫作,就要出版了。盡管書中的楊貴還不夠鮮活,有些話沒能講透,一些章節詳略欠當,分寸的把握也還值得商榷,但作者確實收集了大量素材,傾注了自己的心血,且能夠秉筆直書,客觀真實,感情質樸,語言流暢,還楊貴與紅旗渠本來面目,實屬難能可貴。至于我這篇序言對楊貴與紅旗渠的敘說,與人民群眾心目中的楊貴與紅旗渠相比,多一句,少一句,深一點,淺一點,又有何妨呢?

注釋:穆青,原新華社副社長,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與馮健、周原合寫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穆青曾多次到林縣采訪報道紅旗渠,和楊貴、任羊成等紅旗渠修建者結下了終身的友誼。

再版前言

2010年7月,胡錦濤總書記考察河南聽取省政委、省政府匯報時再次強調:中原大地孕育的紅旗渠精神、焦裕祿精神,是全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各級黨委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帶頭繼承好、運用好這一寶貴精神財富,加強黨性修養和作風養成。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牢記黨的宗旨,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以黨風廉政建設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楊貴與紅旗渠》一書客觀反映了紅旗渠的修建過程,具體體現了紅旗渠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帶領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一部生動教材,2004年9月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后,深受讀者喜愛并榮獲河南省“五個一過程”優秀圖書獎。伴隨著紅旗渠精神日益深入人心,該書竟至一冊難求。我們由衷感到欣慰并與出版社商定,在喜迎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之際再版該書。

更讓作者欣慰的是,很多讀者特別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老領導讀后概嘆紅旗渠偉大的同時呼吁為楊貴同志正名。1973年11月周恩來總理提名楊貴同志到公安部工作,粉碎“四人幫”后他又主持公安部的全面工作。在那段特殊時期處理復雜局面,因遭到謠言誣陷曾使他受過不公正的對待。根據黨中央領導指示,中紀委實事求是,經過認真復查于2006年3月認定:楊貴同志到公安部任職是周恩來同志提名的;他在公安部期間保護了干部群眾,抵制了“四人幫”的干擾破壞;他帶領林縣人民修建紅旗渠是有功勞的;在河南干部群眾中有較高威信;調農業部后為扶貧事業傾力奉獻,做了大量工作。中央決定:改變公安部對楊貴的原審查結論,恢復楊貴同志副部長職級,醫療上享受正部長級待遇。這對楊貴本人、對我們作者、對跟著楊貴修建紅旗渠的勞模干部、對河南省、公安部以及所有關心楊貴與紅旗渠的全國讀者,都深感欣慰!

本書再版之際,德高望重的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欣然揮毫為本書題寫書名,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前任河南省委書記陳奎元同志撥冗為本書作再版序言,我們深感榮幸并由衷感謝!

書初版《后記》曾說:“一些未及走訪的中央部門及河南省委老領導都希望作者前去走訪,更有許多關愛楊貴的個人、農民抱怨作者沒有找他們。”這次再版,楊貴同志幾次表示:既然廣大讀者認可了初版版本,就不要再大改了。所有,作者只對個別文字誤差做了訂正,盡量保持初版原貌。同時將本書初版后對原國家主席李先念的秘書、國務院外事辦原副主任程振聲同志的訪談記錄和錢學敏在《人民日報》2009年11月18日發表的《錢學森的百姓情懷》及著名作家蔣子龍的《紅旗與渠》,收入本書敬請讀者垂注。

再版之時,我們對生前一往情深關注楊貴與紅旗渠并為本書作序的新華社原社長穆青同志以及本書作者之一李永生同志的逝世寄托哀思。

河南省洛陽今磐建筑安裝工程公司董事長柳向前熱心資助本書再版,我們深表感謝!對安陽日報社黨委和甘良東、王新喜、王楷德、王建增、梁吉超等同志的寶貴支持表示感謝。

祝愿本書主人公楊貴同志健康長壽!

但愿更多的讀者能喜歡這本書,從中受益。

祝愿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作 者

2010年12月12日于北京

 

簡介:

上世紀60年代,河南林縣人民在年輕的縣委書記楊貴的帶領下在巍巍太行上苦戰十年,在懸崖峭壁間修建成了名震中外、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紅旗渠。然而,文革之后,楊貴被以“四人幫幫派體系”為名從公安部副部長的崗位上被撤下來,紅旗渠的特等勞模、縣委成員等大批干部受到牽連排擠,長期遭受不公正待遇……本書再現了楊貴為首的林縣縣委一班人帶領全縣人修建紅旗渠的艱難過程,以及圍繞紅旗渠及其修建者發生的是是非非,從一個特殊角度反映了那一年代的政治斗爭的波云詭譎,讀罷令人悵惋。

目錄
第一章 太行山的兒子
 孤兒寡母
 仇恨入心
 組織抗糧抗捐
 15歲入黨
 面對陷害
第二章 戰火青春
 告別家鄉
 撥掉日寇據點
 17歲當區長
 葛箭突圍
 大王屯挖槍
 三里屯負傷
 宋窯血戰
 良相伏擊
 贏得淇縣解放
第三章 在過流時期
 岳飛廟前演講
 郭王度蹲點
 林縣抗旱工作組長
第四章 26歲的縣委書記
 一份報告引起中央重視
 摸大自然的脾氣
 山區前途大討論
 水利建設從小到大
 全國山區建設典型
 周總理派來醫療隊
第五章 重新安排林縣河山
第六章 紅旗渠工程動議
第七章 千軍萬馬戰太行
第八章 困難面前不彎腰
第九章 五年建成總干渠
第十章 馬列主義縣委
第十一章 在文革風雨中
第十二章 全部建成紅旗渠
第十三章 林縣紅旗不能砍
第十四章 不負周總理重托
第十五章 在粉碎“四人幫”的斗爭中
第十六章 心底無私天地寬
第十七章 楊貴與紅旗渠再度輝煌
跋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一部好教材——讀《楊貴與紅旗渠》有感
附錄 紅旗與渠
后記

聯系客服:

電話:010-51627564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客服QQ:951172898

QQ二群:163255752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7.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8. 華東某地方農村調研總結
  9. 哪些人不敢承認階級斗爭的客觀存在?
  10. ?齡勞動者:延遲退休、社保困境與超齡壓?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掩耳盜鈴及其他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