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從領導機關做起,大力整治文風會風,提倡開短會、講短話、講管用的話,力戒空話套話。習近平同志在2010年中央黨校春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也曾深刻地指出,文風不正,嚴重影響真抓實干、影響工作成效,耽誤實際矛盾和問題的研究解決。不良文風蔓延開來,損害黨的威信,導致干部脫離群眾,使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在群眾中失去感召力、親和力。因此,改進文風是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最近,我懷著崇敬的心情重讀了《毛澤東選集》。手捧巨著,研讀雄文,氣勢磅礴的史詩震撼心靈,“鮮明樸實的文風撲面而來,生動活潑的語言引人入勝,深入淺出的論述讓人茅塞頓開”(習近平語)。
毛澤東思想之所以能夠深入人心,一方面,是她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集中代表和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是她獨特的語言風格及其傳播形式精粹化與大眾化相結合所產生的強烈感染力和吸引力。
毛澤東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著力研究、解決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問題,其理論指向、理論創新及其實踐成果皆有大眾品格。翻開《毛澤東選集》,系念民瘼,關乎民生國計的主題不勝枚舉:柴米油鹽醬醋茶、鎢砂木頭紙張煙葉、修道路、修塘壩、飼雞豕、棉麻蔗竹、耕牛肥料種子農具水利、吃飯穿衣、針頭線腦、婚姻、生孩子、疾病衛生、辦夜校、工農武裝、打土豪分田地、減租減息、抗擊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國、勞動生產、教育文化科技、民主法治、改善人民生活、勞動人民當家做主、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十大關系……
毛澤東的語言風格既通俗易懂又魅力無窮,其深邃的思想是以鮮明的大眾化語言來表述和展現的,老百姓聽得懂、記得住、很喜歡。毛澤東的口頭語言、書面語言極富特點和個性。諸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愚公移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實事求是。放下包袱,開動機器。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奪取革命的勝利,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警惕“糖衣炮彈”的襲擊。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黨委的同志必須學會“彈鋼琴”。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青年人朝氣蓬勃,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經典名言,令人記憶猶新,耳熟能詳,口口相傳。
毛澤東的文章和講話中,名言、俗話、故事比比皆是;比喻、擬人、排比處處可見。旁引博證,時有馬恩列斯、魯迅、孔子、孟子、孫子、老子、朱子、韓愈、柳宗元、《左傳》、《山海經》、《史記》、《淮南子》、《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資治通鑒》、《聊齋志異》、《伊索寓言》等內容的引用和活用;時有 “(笑)、(笑聲)、(大笑)、(鼓掌)”之情景記載。可謂:通俗易懂,貼近百姓;形象生動,言簡意賅;詼諧幽默,妙語連珠。讀之聽之,入耳入腦入心,終身難忘!
毛澤東思想是大眾價值內涵和大眾化語言風格的完美統一,是馬克思主義思想寶庫中巨大豐贍的精神財富,教育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文章、講話內容空洞,語言干澀,大話套話甚至是假話充斥。群眾看不明白聽不懂,“抬頭率”低,“耳旁風”多;有的干部與群眾說話,既說不上去也說不下去更說不進去;宣傳教育效果差。
1942年,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中指出:“如果一篇文章,一個演說……沒有一點生動活潑的語言,這豈不是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像個癟三么?”、“我們是革命黨,是為群眾辦實事的,如果不學習群眾的語言,那就辦不好……要向人民群眾學習語言”、“有些天天喊大眾化的人,連三句老百姓的話都講不出來”。
話須通俗才傳遠,語必關情方入腦。積極推進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和通俗化,必須堅持面向群眾,立足實踐。必須聯通大眾情感,回應大眾關切,解答大眾疑惑。要有的放矢,學會用通俗的文字、形象的事例、簡潔的筆觸來表達、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要多一些“大眾哲學”,少一些深奧玄虛;多一些實在話、明白話、新鮮話,少一些虛文、套語、空話;使之真正為廣大群眾所理解所接受。如此,黨的理論才能在人民群眾中內化于心外踐于行,才能產生巨大的力量。
(李美玥作者單位:西安醫學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