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讀書交流

許健康:《資本論》的研究對象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商品拜物教性質

許建康 · 2006-07-24 · 來源:本站原創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資本論》的研究對象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商品拜物教性質

許建康

內容提要:理論界關于《資本論》的研究對象問題長期沒有形成共識,主要原因是忽視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獨特的商品拜物教性質。商品、貨幣和資本的拜物教性質,致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成為其生產關系的顛倒表現。因此,馬克思在關于《資本論》研究對象的經典表述中,將二者分開單列。通過透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拜物教性質的表象,馬克思揭示了背后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的實質及其相互作用,并以此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拜物教性質的表象和假象做出了科學的解釋,對集中反映拜物教性質的資產階級經濟學的拜物教意識做了深入批判。在理論批判上,把資本主義生產顛倒的社會形式再顛倒回來,是《資本論》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大貢獻。

關鍵詞: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生產方式,以資本為基礎的生產方式,物化勞動,活勞動,拜物教。

作者簡歷:1950年生。198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經濟系碩士畢業,曾在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所任編輯。以后長期在美國賓漢頓大學由沃勒斯坦主持的布羅代爾研究中心工作。2005年回國,現為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研究員。

1867年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德文版序言中說:“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馬恩全集》第23卷第8頁)“本書的最終目的就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馬恩全集》第23卷第11頁)。自那時以來的近140年中,關于《資本論》的研究對象,中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學術界至今看法不一,沒有形成應有的共識。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在探究關于《資本論》研究對象的馬克思表述時,幾乎完全忽視了馬克思自己反復強調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獨特的商品拜物教性質。

一、兩個生產方式合二為一

什么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特征?馬克思有兩個言簡意賅的高度概括:它是“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生產方式”(《馬恩全集》第46卷〈上〉第220頁);同時又是“以資本為基礎的生產方式”(《馬恩全集》第46卷〈下〉第159、216頁)。所謂“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生產方式”,馬克思闡釋說:“勞動產品的價值形式是資產階級生產方式的最抽象的、但也是最一般的形式,這就使資產階級生產方式成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生產類型,因而同時具有歷史的特征。”(《馬恩全集》第23卷第98頁注32)在前資本主義的社會中,“對于直接生產者來說,使用價值是主要目的,最多是產品的剩余等轉化為商品。”(《馬恩全集》第49卷第35頁)剩余產品經由市場的商品交換,馬克思稱之為“簡單商品流通”。這是擁有不同使用價值的商品所有者之間以貨幣為媒介的等價交換,其共同性在于都將生產產品所花費的勞動時間“作為外在的尺度來計量”;以自己特殊的貴金屬使用價值,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貨幣即交換價值不過是轉瞬即逝的媒介”(《馬恩全集》第46卷〈上〉第224、225頁)。交換的目的是為了使用價值的消費:“簡單商品流通——為買而賣——是達到流通以外的最終目的,占有使用價值,滿足需要的手段。” (《馬恩全集》第23卷第173頁)對商品銷售者不具有使用價值的剩余產品,經由市場交換成為他人的使用價值,即“使用價值通過交換價值而成為使用價值”,而“不是作為由交換價值本身決定的使用價值”(《馬恩全集》第46卷〈上〉第225、224頁)。商品交換者之間的經濟關系物化在交換價值中,一旦商品作為買者的消費品最終退出流通,則“完全處于經濟關系之外”,而且,交換價值在簡單商品流通中的“這種經濟的形式關系只是一種外表上的形式,一種形式上的規定,而真正的實體是處在這種規定的范圍之外,并且這種規定同上述實體本身根本不發生關系”(《馬恩全集》第46卷〈上〉第223、225頁)。“只有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商品才變為產品的一般形式,所有產品才必須采取商品的形式,買和賣才不僅支配了生產的剩余,而且支配了生產的實體本身,各種生產條件本身才廣泛地表現為從流通進入生產過程的商品。所以,如果說一方面商品表現為資本形成的前提,那么另一方面,就商品是產品的一般元素形式而言,它在本質上表現為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產物和結果。”(《馬恩全集》第49卷第4-5頁)“因此,只有在資本主義生產下,使用價值才普遍地以交換價值為媒介。”這“要以充分發展的社會分工為前提”,它和企業內部的個別分工“彼此制約和交互產生”,“因為生產部門的多種多樣,從而產品能夠進行交換的范圍,都隨著資本主義生產不斷在擴展。”(《馬恩全集》第49卷第6、8頁)“在這種生產方式下,單個的產品對生產者本身來說已經不是產品,對單個勞動者來說更是如此,而且,如果不通過流通來實現,就等于什么也沒有。”(《馬恩全集》第46卷〈上〉第205頁)總之,“這種生產方式的基礎是:個人之間彼此結成的最基本關系是商品所有者之間的關系。”(《馬恩全集》第47卷第115頁)他們之間的生產關系物化在商品的交換價值中,但這是不同于簡單商品流通的資本流通,馬克思用公式“W—G—W”表示簡單商品流通,把“G—W—G’”作為資本流通的總公式。在簡單商品流通中,物化著商品所有者之間生產關系的交換價值是“自在地存在著”,只有在資本流通中才成為“自為的交換價值”(《馬恩全集》第46卷〈上〉第222、227頁)。因為在資本流通中,“商品的價值突然表現為一個處在過程中的、自行運動的實體,”“變成一個自動的主體”,“它不斷地交替采取貨幣形式和商品形式,改變著自己的量,作為剩余價值同作為原價值的自身分出來,自行增殖。”(《馬恩全集》第23卷第175-176頁)“因此,發財致富就是目的本身。資本的合乎目的的活動只能是發財致富,也就是使自身增大或增殖。”(《馬恩全集》第46卷〈上〉第226頁)而且,資本只有不斷增殖,才能保值。在資本流通中,起點是預付的貨幣資本(G),貨幣購買的商品資本(W)在生產過程中構成生產資本,包括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它們的使用價值“所能具有的唯一的有用性,只能是使資本保存和增殖。”(《馬恩全集》第46卷〈上〉第226頁)在直接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本中的物化勞動的價值通過具體勞動轉移到產品中,只有“非物化勞動”,“還在物化過程中的、作為主體的勞動”即活勞動,才“能夠成為資本的對立面的唯一的使用價值”,成為“創造價值的勞動,即生產勞動”(《馬恩全集》第46卷〈上〉第228-229頁)。“在這個主體上,勞動是作為能力,作為可能性而存在;從而它就只能作為工人而存在。”(《馬恩全集》第46卷〈上〉第228頁)在這個交易中,雇傭工人出賣勞動力所購買的是一個結果——維持自己生活所必需的貨幣額;資本家購買的,則是工人勞動能力的使用價值——創造和增加價值的活勞動,二者的差額就是雇傭勞動創造卻被資本無償占有的剩余價值,剩余價值是資本自我增殖的源泉。馬克思指出,凡要進行生產,作為生產要素的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必須結合起來,“實行這種結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會結構區分為各個不同的經濟時期。在當前考察的場合,自由工人和他的生產資料的分離,是既定的出發點,”于是,二者就是作為“資本的生產的存在方式結合起來的。”(《馬恩全集》第24卷第44頁)“因此,過去的物化勞動就統治現在的活勞動。主體和客體的關系顛倒了。”(《馬恩全集》第47卷第124頁)“那么,從資本的形式方面來看,這些物的條件必須作為異化的、獨立的權力,作為把活勞動僅僅看作保存和增殖自身的手段的價值(物化勞動)而與勞動相對立”;而“勞動始終處于同樣的無對象性中,只是勞動能力”,當勞動力在資本主義聯系之外獨立存在時,“就變得無能為力,它的獨立的生產能力被破壞了”(《馬恩全集》第47卷第125、124頁,第49卷第117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就是不斷地擴大再生產這種顛倒的主客體關系——死勞動對活勞動的統治。資本與雇傭勞動之間關系的“這種永久化,是這種生產方式內在的一種媒介方式”(《馬恩全集》第49卷第125頁)。結果,資本主義的直接生產過程總是不可分的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對立統一,其中,價值增殖過程居支配地位;而在它的流通過程中,“產品作為使用價值同滿足生產者需要之間的直接關系,表現為某種完全偶然的、無關緊要的和無足輕重的東西。”(《馬恩全集》第49卷第8頁)“生產的目的是使單個產品等包含盡可能多的無酬勞動,而這一點只有通過為生產而生產才會達到。”“它是一種沒有預先決定和預先被決定的需要界限所束縛的生產”,周期性地產生出生產的相對過剩危機(《馬恩全集》第49卷第98頁)。馬克思進一步指出,勞動對資本在形式上的從屬,及其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還不足以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作為歷史上特殊的社會經濟形態確立起來,“但是在這個基礎上,一種在工藝方面和其他方面都是特殊的生產方式,一種在勞動過程的現實性質和現實條件上都發生了變化的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起來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一經產生,勞動對資本的實際上的從屬就發生了。”它“是在與絕對剩余價值不同的相對剩余價值得到發展的那一切形式中發展起來的。”隨之而來,“在生產方式本身中,在勞動生產率上,在資本家與工人的關系上,都發生了完全的(不斷繼續和重復的)革命。”(《馬恩全集》第49卷第95頁)馬克思用粗體字強調:這才是“本來意義上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馬恩全集》第49卷第87頁)。于是作為工藝變革和產業革命的結果,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整個生產建立在這樣一個基礎上,即雇傭勞動和資本使用雇傭勞動已經不是社會表面上的偶然現象,而是一種統治的關系了。”(《馬恩全集》第47卷第123頁)馬克思認為,應當“根據生產資料的進步和已達到的狀況”來劃分和說明“歷史上劃時代的一切階段”。“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固定資本中首次為自己創造出自己的物質條件。因此,固定資本的發展程度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程度的指示器。”(《馬恩全集》第49卷第417-418頁)馬克思在這里強調的固定資本所涉及的,“特別是以機器體系為其物質存在或使用價值的資本”(《馬恩全集》第46卷〈下〉第216頁)。

馬克思對“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生產方式”的闡釋,從唯物史觀關于社會形態和社會形式的高度,對庸俗資產階級經濟學中流行的“市場經濟”觀念做出了科學的說明。在馬克思看來,“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生產方式”與“以資本為基礎的生產方式”在歷史上絕非兩個性質不同的經濟實體、生產方式或經濟形態,而完全是一個東西。他指出:“在理論上,價值概念先于資本概念,而另一方面,價值概念的純粹的發展又要以建立在資本上的生產方式為前提,同樣,在實踐上也是這種情況。”(《馬恩全集》第46卷〈上〉第205頁)資本主義“是以這樣一種生產方式為前提,這種生產方式的產品始終以商品而不是以使用價值為基本形式,這種生產方式恰恰是以資本、貨幣同勞動能力的交換為基礎。”(《馬恩全集》第47卷第115頁)馬克思指出,在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的基礎上,隨著它們的發展和普遍化,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商品生產所有權規律轉變為所有權與勞動相分離的資本主義的占有規律,是“遵循交換規律”的“必然結果”。“很明顯,以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為基礎的占有規律或私有權規律,通過它本身的內在的、不可避免的辯證法轉變為自己的直接對立物。”“現在,所有權對資本家來說,表現為占有別人無酬勞動或產品的權利,而對于工人來說,則表現為不能占有自己的產品。”“一旦勞動力由工人自己作為商品自由出賣,這種結果就是不可避免的。但只有從這時起,商品生產才普遍化,才成為典型的生產形式;只有從這時起,每一個產品才一開始就是為賣而生產,而生產出來的一切財富都要經過流通。只有當雇傭勞動成為商品生產的基礎時,商品生產才強加于整個社會,但也只有這時,它才能發揮自己的全部潛力。” (《馬恩全集》第23卷第640-644頁)“只有在勞動人口或者本身不再屬于客觀的勞動條件,或者本身不再作為商品生產者進入市場的時候,只有在勞動人口不再出賣自己勞動的產品,而相反地出賣自己的勞動本身,或者更確切些說,出賣自己的勞動能力的時候,生產才在其整個范圍內,在其整個深度和廣度內,變成商品生產,一切產品才轉化為商品,每個個別生產部門的物的條件本身才作為商品進入該生產部門。只有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商品才在事實上成為財富的一般元素形式。”(《馬恩全集》第49卷第5頁)

馬克思寫道:“因此,我們稱為資本主義生產的是這樣一種社會生產方式,在這種生產方式下,生產過程從屬于資本,或者說,這種生產方式以資本和雇傭勞動的關系為基礎,而且這種關系是起決定作用的、占支配地位的生產方式。”(《馬恩全集》第47卷第151頁)恩格斯椐此概括為:“資本和勞動的關系,是我們現代全部社會體系所依以旋轉的軸心。”(《馬恩全集》第16卷第263頁)當人們對馬克思關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特征的這些經典表述予以特別關注的時候,卻往往忽略了這一軸心關系無論在直接生產過程還是在流通中,都不是直接表現為社會再生產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致使馬克思關于《資本論》研究對象的經典表述至今仍是難解之謎。實際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拜物教性質,將軸心關系隱藏在物之屬性的外殼里面,在表象上僅呈現為資本和勞動力各自的所有者之間自由買賣和訂立契約的單純貨幣關系,并以這一假象為內在環節,引導出預付資本貨幣的自我增殖運動。關于“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生產方式”的拜物教性質,馬克思寫道:“勞動產品一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謎一般的性質究竟是從哪里來的呢?顯然是從這種形式本身來的。人類勞動的等同性,取得了勞動產品的等同的價值對象性這種物的形式;用勞動的持續時間來計量的人類勞動力的耗費,取得了勞動產品的價值量的形式;最后,勞動的那些社會規定借以實現的生產者的關系,取得了勞動產品的社會關系的形式。可見,商品形式的奧秘不過在于:商品形式在人們面前把人們本身勞動的社會性質反映成勞動產品本身的物的性質,反映成這些物的天然的社會屬性,從而把生產者同總勞動的社會關系反映成存在于生產者之外的物與物之間的社會關系。”(《馬恩全集》第23卷第88-89頁)“商品世界具有的拜物教性質或勞動的社會規定所具有的物的外觀”,把“人們在自己勞動中的直接的社會關系”,“表現為人們之間的物的關系和物之間的社會關系。”(《馬恩全集》第23卷第99、90頁)關于“以資本為基礎的生產方式”的拜物教性質,馬克思明確指出:“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物的經濟形式規定或社會規定,都表現為它本身內部所固有的屬性。”(《馬恩全集》第49卷第404頁)“資本不是物,正像貨幣不是物一樣。在資本中也像在貨幣中一樣,人們的一定社會生產關系表現為物對人的關系,或者一定社會關系表現為物的天然的社會屬性。”(《馬恩全集》第49卷第64頁)“平庸的經濟學家把這些經濟形式規定性膚淺地看作物的屬性,”因而“陷入了死胡同”,于是“認為明智的做法,就是不要再去考慮這種區別,”“也就是說,根本不要深入思考和理解。”(《馬恩全集》第49卷第405頁)長期以來不少研究者誤認為由資產階級經濟學集中反映出來的拜物教意識,便是馬克思以上闡述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拜物教形態,以至于把具有拜物教性質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的生產關系,錯誤地當成是上層建筑意識形態的問題。

二、生產關系的顛倒和資本的神秘化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其內部結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物化和物的主體化。“在商品中,特別是在作為資本產品的商品中,已經包含著作為整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征的生產的社會規定的物化和生產的物質基礎的主體化。”(《馬恩全集》第25卷第995-996頁)物化勞動統治活勞動,“這種顛倒只是隨著機器的采用才取得了在技術上很明顯的現實性。”(《馬恩全集》第23卷第464頁)這是勞動的一種“極端的異化形式”,是它最后被積極揚棄的“必然的過渡點”(《馬恩全集》第46卷(上)第520頁)。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一切生產當事人的活動,只不過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物化、物又主體化中的人格化。“資本的限制就在于:這一切發展都是對立地進行的,生產力,一般財富等等,知識等等的創造,表現為從事勞動的個人本身的異化;他不是把他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當作他自己的財富的條件,而是當作他人財富和自己貧困的條件。但是這種對立的形式本身是暫時的,它產生出消滅它自身的現實條件。”(《馬恩全集》第46卷(下)第36頁)總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它的生產關系的顛倒表現,這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拜物教性質決定的,所以馬克思在關于《資本論》研究對象的經典表述中,必須將二者分開單列,目的在于透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拜物教性質的表象,揭示背后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的實質及其相互作用,并以此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拜物教性質的表象做出科學的解釋,對集中反映拜物教性質的資產階級經濟學的拜物教意識進行深入的批判。

在這個顛倒的世界中,馬克思從抽象上升到具體,以邏輯方法為主,一步步地揭示資本的神秘化過程。其中經由勞動力市場,“勞動力的價值及其價格轉化為工資形式,即轉化為勞動本身的價值及價格,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意義。這種表現形式掩蓋了現實關系,正好顯示出它的反面。工人和資本家的一切法權觀念,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一切神秘性,這一生產方式所產生的一切自由幻覺,庸俗經濟學的一切辯護遁詞,都是以這個表現形式為依據的。”(《馬恩全集》第23卷第591頁)。這顯然“是一種無理式”,“有酬勞動與無酬勞動之間的差別完全消失了,因為工資就是工作日的報酬和它的等價物”,從而“不得不把包含在產品中的剩余價值解釋為某種看不見的、神秘的屬性,不得不從不變資本中引出剩余價值。”由于“它是勞動力價值的必然的表現形式”,“這個沒有概念的形式在工人以及資本家的意識中都存在(因為它是在現實中直接表現的形式),因此,“在工人中產生了幻想”,而且成為“庸俗政治經濟學頑固地堅持的形式,”它“宣稱日常現象單純轉化為同樣日常的觀念是科學的真正事業。”(《馬恩全集》第47卷第631、632頁)。如果說從勞動力市場進入絕對剩余價值的直接生產過程,資本家榨取工人剩余勞動的關系還十分簡單地顯示出來;那么,隨著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發展,“勞動條件的這種社會性質”包括勞動的社會結合、自然力和科學的運用、規模經濟對勞動的節約等等,則都成為超額剩余價值的來源,都表現為資本的生產力、資本的屬性、資本的形態和資本的行為,其中“作為勞動的社會性質的人格化,”也包括“表現為資本家的直接活動和組織工作,”以至“勞動條件在工藝方面也表現為統治勞動的力量,”“這與形成價值的勞動的一般性質在貨幣中表現為物的屬性完全一樣”(《馬恩全集》第49卷第114、115、117頁)。企業生產完成后,又有大規模的流通過程插進來,年剩余價值量同時取決于資本的流通速度,讓渡利潤取決于市場上的欺詐行為,資本家榨取工人剩余勞動的關系就變得越來越模糊了。資本周轉的現象形態依流通方式的區別,即按照預付資本的價值轉移和價值補償是一次進行的還是多次進行的,把資本的一切組成部分僅僅劃分為流動資本和固定資本的對立。“這樣一來,可變資本和不變資本之間的決定性的區別就被抹殺了,剩余價值形成和資本主義生產的全部秘密,即一定的價值和體現這些價值的物品借以轉化為資本的條件也被抹殺了。”(《馬恩全集》第24卷第244頁)作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組織細胞,商品不但是交換價值(價值)與使用價值的對立統一,它們的生產過程又是抽象勞動的價值增殖過程與具體勞動的使用價值生產過程的對立統一。就生產價值的抽象勞動而言,預付總資本中只有可變資本進入價值增殖過程。但就生產使用價值的具體勞動而言,預付總資本中的不變資本的使用價值必須在物質上全部進入現實的勞動過程,成為在價值增殖過程中攫取剩余價值的勞動條件。于是,“剩余價值,作為全部預付資本的這樣一種觀念上的產物,取得了利潤這個轉化形式”,“也就是商品價值=成本價格+利潤”(《馬恩全集》第25卷第44頁)。“我們在這里最初看到的利潤,和剩余價值是一回事,不過它具有一個神秘化的形式,而這個神秘化的形式必然會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產生出來。因為成本價格的形成具有一種假象,使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間的區別看不出來了,所以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價值變化,必然變成不是由可變資本部分引起,而是由總資本引起。因為在一極上,勞動力的價格表現為工資這個轉化形式,所以在另一極上,剩余價值表現為利潤這個轉化形式。”(同上)“因此,盡管利潤率和剩余價值率在數量上不同,而剩余價值和利潤實際上是一回事并且數量上也相等,但是利潤是剩余價值的一個轉化形式,在這個形式中,剩余價值的起源和它存在的秘密被掩蓋了,被抹殺了。實際上,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表現形式,只有通過分析才能使剩余價值從利潤中脫殼而出。在剩余價值中,資本和勞動的關系赤裸裸地暴露出來了;在資本和利潤的關系中,也就是在資本和剩余價值——這時,剩余價值一方面表現為在流通過程中實現的、超過商品成本價格的余額,另一方面表現為一個通過它對總資本的關系獲得進一步規定的余額——的關系中,資本表現為一種對自身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資本作為原有的價值額,同它自身創造的新價值相區別。至于說資本在它通過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運動中創造出這個新價值,這一點是人們意識到了的。但是這種情況是怎樣發生的,現在卻神秘化了,好象它來自資本本身固有的秘密性質。我們越往后研究資本的增殖過程,資本關系就越神秘化,它的內部組織的秘密就暴露得越少。”(《馬恩全集》第25卷第56-57頁)一旦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就單個的企業或產業而言,它的量不僅在表面上,而且在實際上,都與剩余價值不同。平均利潤又分割為企業主收入和利息,職能資本家的管理具有指揮結合勞動與強制工人為資本從事剩余勞動的兩重性,但在現象形態上卻僅僅被當作受委托的管理勞動與貨幣資本家這樣的所有者相對立,企業主收入被歸結為從事復雜勞動的管理者的“工資”(“年薪”)。這樣,資本“就完成了剩余價值形式的獨立化,完成了它的形式對于它的實體,對于它的本質的硬化。”(《馬恩全集》第25卷第937頁)并“在生息資本的形式上,取得了它最異化最特別的形式。”(同上)出資人手中握有的股票憑證和債券憑證,構成了虛擬資本,它們在證券市場瘋狂投機賭博的成敗,它們所冒的風險和做出的犧牲,竟成為決定資本是否增殖的直接的以至主要的來源。最后,剩余價值的一部分脫離利潤平均化過程,表現為地租,直接和土地的數量、質量、位置聯系在一起。“這一切使資本變成一種非常神秘的存在。”(《馬恩全集》第49卷第118頁)至此,“剩余價值的不同部分互相異化和硬化的形式就完成了,內部聯系就最終割斷了,剩余價值的源泉就完全被掩蓋起來了,而這正是由于和生產過程的不同物質要素結合在一起的生產關系已經互相獨立化了。”(《馬恩全集》第25卷第938頁)“在資本—利潤(或者,更好的形式是資本—利息),土地—地租,勞動—工資中,在這個表示價值和一般財富的各個組成部分同財富的各種源泉的聯系的經濟三位一體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神秘化,社會關系的物化,物質生產關系和它的歷史社會規定性直接融合在一起的現象已經完成:這是一個著了魔的、顛倒的、倒立著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資本先生和土地太太,作為社會的人物,同時又直接作為單純的物,在興妖作怪。”(同上)構成人類社會一般勞動過程的生產要素,在客觀表象上,表現為決定分配方式的東西。“假象是本質自身在自身中的表現”(《列寧全集》第38卷第137頁)。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特有的商品、貨幣與資本的拜物教性質。馬克思說:“勞動產品一旦表現為商品,就帶上拜物教的性質,拜物教是同這種生產方式分不開的。”(《馬恩全集》第49卷第188頁)“在描述生產關系的物化和生產關系對生產當事人的獨立化時,我們[還]沒有談到,這些聯系由于世界市場,世界市場行情,市場價格的變動,信用的期限,工商業的周期,繁榮和危機的交替,會按怎樣的方式對生產當事人表現為不可抗拒的、自發地統治他們的自然規律,并且作為盲目的必然性對他們發生作用。”(《馬恩全集》第25卷第939頁)

三、批判資產階級經濟學的拜物教意識

馬克思進一步指出:“把一個在價值上建立起自己的生產方式,進而按照資本主義方式組織起來的國家,看成是一個單純為了滿足國民需要而工作的總體,這是錯誤的抽象。”(《馬恩全集》第25卷第963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馬克思對資本拜物教關于“資本是‘勞動的社會生產力’或社會勞動的生產力的人格化與代表”的揭露與批判。他指出,勞動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源自勞動的社會性質,是勞動的社會性質的物質表現,因為它建立在共同使用這些生產資料的基礎上,又以聯合工人的共同的集中勞動作為絕對前提。其中的科學,作為社會發展的一般精神成果,從它們的源泉看,也是勞動的產品。“而事實上,以社會勞動為基礎的所有這些對科學、生產力和大量勞動產品的應用本身,只表現為剝削勞動的手段,表現為占有剩余勞動的手段,因而,表現為屬于資本而同勞動對立的力量。”而且在這種情況下,“生產勞動對資本來說總只代表單個工人的勞動。”“因為社會的一般發展被與勞動相對立的資本所利用,所以社會的一般發展就與勞動相對立而被作為資本的生產力發揮作用,就表現為資本的發展,尤其是因為,它通常是和勞動能力的貧乏化同時并進的。”否認資本的生產力與勞動的社會生產力的對立性質,“用資本的物的屬性來偷換勞動的社會生產力”,這是“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從而在受這種生產方式束縛的意識中,事情借以表現出來的形式”,“這種做法在意識中已如此根深蒂固,以至機器、科學的應用、發明等等的好處,在它們的這種異化形式中,就被看作是必然的形式,從而所有這一切都被看作是資本的屬性。”(以上見《馬恩全集》第49卷第114-121頁)可見,把企業主看成是發展生產力的代表,這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必然的拜物教意識,其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具有的拜物教形態的物質外殼。

“把表現在物中的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當作這些物本身的物質自然屬性”(《馬恩全集》第49卷第56頁),從而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當成是人類社會永恒的生產方式,“經濟學家的這種幻想”(同上),是建立在商品、貨幣和資本拜物教形態基礎上的拜物教意識。它們構成了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的全部理論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揭穿這種種假象包裹著的資本和雇傭勞動的關系,首先是古典經濟學的歷史功績。而他們半途而廢的不徹底性,也恰恰在于資產階級立場使他們不可能從這個假象世界中完全解脫出來。“實際的生產當事人對資本—利息,土地—地租,勞動—工資這些異化的不合理的形式,感到很自在,這也同樣是自然的事情,因為他們就是在這些假象的形式中活動的,他們每天都要和這些形式打交道。庸俗經濟學無非是對實際的生產當事人的日常觀念進行訓導式的、或多或少教條式的翻譯,把這些觀念安排在某種合理的秩序中。因此,它會在這個消滅了一切內部聯系的三位一體中,為自己的淺薄的妄自尊大,找到自然的不容懷疑的基礎。這也同樣是自然的事情。同時,這個公式也是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的,因為它宣布統治階級的收入源泉具有自然的必然性和永恒的合理性。并把這個觀點推崇為教條。”(《馬恩全集》第25卷第939頁)“庸俗經濟學卻只是在表面的聯系內兜圈子,它為了對可以說是最粗淺的現象作出似是而非的解釋,為了適應資產階級的日常需要,一再反復咀嚼科學的經濟學早就提供的材料。在其它方面,庸俗經濟學則只限于把資產階級生產當事人關于他們自己的最美好世界的陳腐而自負的看法加以系統化,賦以學究氣味,并且宣布為永恒的真理。”(《馬恩全集》第23卷第98頁注32)“后來科學發現,勞動產品作為價值,只是生產它們時所耗費的人類勞動的物的表現,這一發現在人類發展史上劃了一個時代,但它決沒有消除勞動的社會性質的物的外觀。彼此獨立的私人勞動的特殊的社會性質表現為它們作為人類勞動而彼此相等,并且采取勞動產品的價值性質的形式——商品生產這種特殊生產形式所獨具的這種特點,在受商品生產關系束縛的人們看來,無論在上述發現以前或以后,都是永遠不變的,正象空氣形態在科學把空氣分解為各種元素之后,仍然作為一種物理的物態繼續存在一樣。”(《馬恩全集》第23卷第91頁)“這種種形式恰好構成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各種范疇。對于這個歷史上一定的社會生產方式即商品生產的生產關系來說,這些范疇是有社會效力的、因而是客觀的思維方式。因此,一旦我們逃到其它的生產形式中去,商品世界的全部神秘性,在商品生產的基礎上籠罩著勞動產品的一切魔法妖術,就立刻消失了。”(《馬恩全集》第23卷第93頁)“這種神秘化在下述場合是被排除的:第一,生產主要是為了使用價值,為了本人的直接需要;第二,例如在古代和中世紀,奴隸制或農奴制形成社會生產的廣闊基礎,在那里,生產條件對生產者的統治,已經為統治和從屬的關系所掩蓋,這種關系表現為并且顯然是生產過程的直接動力。”(《馬恩全集》第25卷第940頁)“它們存在的條件是:勞動生產力處于低級發展階段,與此相應,人們在物質生活生產過程內部的關系,即他們彼此之間以及他們同自然之間的關系是很狹隘的。這種實際的狹隘性,觀念地反映在古代的自然宗教和民間宗教中。只有當實際日常生活的關系,在人們面前表現為人與人之間和人與自然之間極明白而合理的關系的時候,現實世界的宗教反映才會消失。只有當社會生活過程即物質生產過程的形態,作為自由結合的人的產物,處在人的有意識有計劃的控制之下的時候,它才會把自己的神秘的紗幕揭掉。但是,這需要有一定的社會物質基礎或一系列物質生存條件,而這些條件本身又是長期的、痛苦的歷史發展的自然產物。”(《馬恩全集》第23卷第96-97頁)

最后,由于篇幅的限制,只能就政治經濟學的一般對象問題再簡要說幾句。誠然,馬克思說過:“正如考察商品的使用價值本身是商品學的任務一樣,研究實際的勞動過程是工藝學的任務。”(《馬恩全集》第47卷第56頁)但在考察商品時,索性抽掉使用價值,在考察一定社會形態的生產過程時,索性抽掉具體勞動過程或工藝過程,在考察生產關系時,全然脫離相應的生產力基礎,馬克思對這種形而上學的機械的研究方法及其對研究對象的界定持批評態度。他寫道:“在這方面,通常為了嚴整起見而作的一般論述,都只是老生常談。這些老生常談在這門科學最初形成的時候還有一些歷史價值,那時人們還在極其艱難地把資產階級生產的各種社會形式從物質材料上剝離下來并竭力把它們作為獨立的考察對象固定下來。”(《馬恩全集》第46卷〈下〉第411頁)“后來,這些抽象概念成了索然無味的老生常談,它們越把自己打扮成科學,就越使人討厭。”(《馬恩全集》第46卷〈下〉第383頁)馬克思運用唯物辯證法,對政治經濟學的對象問題有深刻的闡釋:“在闡述各篇章時,首先要并且必須說明,使用價值在怎樣的范圍內作為物質前提處在經濟學及其形式規定之外,又在怎樣的范圍內進入經濟學。”(《馬恩全集》第46卷〈上〉第223頁注⑴)使用價值作為商品的物質方面,“在極不相同的生產時期可以是共同的,因此不屬于政治經濟學的研究范圍。使用價值一旦由于現代生產關系而發生形態變化,或者它本身影響現代生產關系并使之發生形態變化,它就屬于政治經濟學的范圍了。”(《馬恩全集》第46卷〈下〉第411頁)馬克思從使用價值在研究范圍之內和之外時而進入、時而退出的滑動性說起,進而論及主體的勞動在政治經濟學研究范圍之內和之外辨證進出的彈性。“政治經濟學所研究的是財富的特殊社會形式,或者不如說是財富生產的特殊社會形式。財富的材料,不論是主體的,如勞動,還是客體的,如滿足自然需要或歷史需要的對象,對于一切生產時代來說最初表現為共同的東西。因此,這種材料最初表現為單純的前提。這種前提完全處在政治經濟學的考察范圍之外,而只有當這種材料為形式關系所改變或表現為改變這種形式關系的東西時,才列入考察的范圍。”(《馬恩全集》第46卷〈下〉第383頁)我們上面的大量引證,可以證實《資本論》是馬克思運用這一方法活的典范,是《資本論》中“大寫邏輯”的重要內容。使用價值和具體勞動在《資本論》各篇章動態地進出,啟動了如“生產的技術方式”、“生產的勞動方式”、“大機器生產”、“社會化生產”等一系列概括生產一般環節的抽象范疇,它們作為中介和中項,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這兩極有機地聯系起來,揭示出二者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對于這些方面,都需要進一步探討。

       在理論批判上,把資本主義生產顛倒的社會形式再顛倒回來,這就是《資本論》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大貢獻。

                                                       2006年5月8日

(原文發表于:黑龍江社會科學雜志 2006年第三期 )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晨觀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你搞一次個人崇拜試試,看看有多少人會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來嗎?
  2. 為什么批評西方的他們都“意外死亡”了?
  3.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動,迫使中國放棄毛澤東思想!
  4. 侯立虹|誰在動搖“兩個毫不動搖”?
  5. 以色列會亡國嗎?
  6. 從兩處戰火看東方和西方思維方式
  7. 司馬南:美國為什么沒能把巴基斯坦徹底拉過去?
  8. 郭松民 | 評普京年度記者會:“過度輕信”及其他
  9. 這才是最難打的戰爭,國安部門剛發出積極信號
  10. 大陸認定臺灣設置貿易壁壘,惠臺政策即將終結
  1.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2.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這是一股妖風
  5.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6. 你搞一次個人崇拜試試,看看有多少人會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來嗎?
  7.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8.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9.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10. ?吳銘:為什么不從所有制角度分析問題呢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4.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5.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澤東遭受了三次打擊
  2. 痛心,反華潤人丁一多因強奸被捕,哈哈!
  3. 鐵穆臻|今年,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要理直氣壯紀念毛澤東!
  4.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5.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