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理群主編《尋找北大》
2008年北京大學110周年校慶紀念讀物
這不是一本唱贊歌的書,而是一本敲警鐘的書
定價:29.80元
開本:16開
頁碼:288頁
版次:2008年3月第1版
出版:中國長安出版社
ISBN:978-7-80175-772-2
36位北大校友講述鮮為人知的北大往事
著名學者錢理群主編 尋找正在消逝的北大精神
內容簡介
“北大失精神”。北京大學110周年校慶即將來臨,這不是一本唱贊歌的書,而是一本敲警鐘的書。
本書挖掘北大生活中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追憶北大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重逢一份讓人溫暖的情緒,挽留一種正在消逝的大學精神。對往日精神傳統的關注正是對今日現實的沉痛反思。
本書由樂黛云、謝冕、錢理群、洪子誠、吳福輝、趙振江、陳來、曹文軒等8位教授擔任編委,由著名學者錢理群主編。作者包括錢理群、謝冕、戴錦華、洪子誠、葉永烈、馬麗華、趙振江、吳福輝、黃子平、孔慶東等知名學者或作家。其中年齡大者已逾七十,年齡小者二十出頭,他們的大學歲月分布在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每一個十年里,他們關于北大的記憶跨度與共和國的歷史長度相當。在他們色彩繽紛的敘述中,我們看到了一份迷人的“北大往事”。
1998年,北大百周年校慶前夕,錢理群曾發表著名文章《想起七十六年前的紀念》,提醒人們要注意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精神的失落。十年后,他的許多話應驗了,“北大失精神”成為人們日益憂慮的現實,“這是北大之痛,更是中國之痛,也是我們每一個北大人、中國人之痛。因此,我們要從歷史的記憶與現實的搏擊中,喚回已經消逝和正在消逝的北大精神。”錢理群的這句話可以看作是本書的主旨。
新聞資料
錢理群主編《尋找北大》,直言北大失精神
日前,在北京大學110周年校慶即將來臨之際,中國長安出版社推出一本校友回憶北大的文集《尋找北大》,本書由著名學者錢理群主編,書里匯集了36位北大校友講述的與北大有關的故事。
1998年,北大百周年校慶前夕,錢理群曾發表著名文章《想起七十六年前的紀念》,提醒人們要注意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精神的失落。十年后,他的許多話應驗了,“北大失精神”成為人們日益憂慮的現實,“這是北大之痛,更是中國之痛,也是我們每一個北大人、中國人之痛。因此,我們要從歷史的記憶與現實的搏擊中,喚回已經消逝和正在消逝的北大精神。”錢理群的這句話可以看作是本書的主旨。
這本書與通常的紀念文集風格氣味迥然不同,其最大的特色是所選文章立足于反思北大精神的失落。這不是一本唱贊歌的書,而是一本敲響警鐘的書。選文均力求文可讀,事可傳,讀之扼腕深思。從本書作者陣容可看出編者在約稿方面頗費了一番心思。這本書的作者年齡跨度很大,其中年齡大者已逾七十,年齡小者二十出頭,他們的大學歲月分布在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每一個十年里,他們關于北大的記憶跨度與共和國的歷史長度相當。這些作者來自不同的研究領域、生活領域,他們豐富的經歷和多樣的生活向人們展現一個立體的兼容并包的北大。
具體讀《尋找北大》,其實是溫習一些北大故事,尋找一種正在消逝的大學精神。開篇是《北大最美的十棵樹》,文章看似寫青青校園,實則是由樹及人。作者說:“北大的編年,若只能寫在書上,終是死的;若能寫進樹的年輪里,將永遠是活的。”這些樹見證了北大的歷史滄桑。
北大自來出奇才,出怪人,這也常常被看作是北大的特色,仿佛北大這個地方總是冷不丁會冒出幾個英雄來。本書有很大篇幅就講到一些奇人逸事。且看記述:有一次不記得是講什么問題,劉老師提到了1992年經濟體制改革以后,一位北大的教授從某棟教學樓上跳下去了。這時下面傳來了些許輕蔑的笑聲。劉先生面色凝重地說:“你們不要笑!人家敢為自己的信仰而死,你們敢嗎?”聲音不大,卻把整個教室鎮住了。
北大也是出詩人的地方。“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詩與酒不可分,與武俠,與人生也不可分。“我慶幸自己在大一時讀了金庸。我和我的朋友們的許多做人的道理來自金庸,使我們在大事大節上不虧不亂;在個人生活中重情重義。”這是著名詩人王憐花寫下的句子,與他當年的詩酒生活大有關系。
北大是理想的圣地,然而這塊凈土也不斷受到侵蝕。三角地、未名湖、老教授是提及北大必然要聯想到的。可是有一天三角地被凈化了,“據說將代以官方操控的電子公告屏。如爛瘡般的布告欄沒有了,三角地如此干凈;可是再沒有一個地方,能夠敲打出金屬的空曠回聲。即使那回聲已爬滿鐵銹,如今看來也彌足珍惜。”如果有一天,未名湖不再有詩聲朗朗;如果有一天,北大教授都是寶馬奔馳出行了,我們還到哪去尋找那個令人激動的北大呢?
“尋找北大”,其實是尋找一種精神,一種傳統。正如洪子誠所說:“北大最值得珍惜的‘傳統’,是在一代一代師生中保存的那樣一種素質:用以調節、過濾來自外部和自身的不健康因素,在各種紛擾變幻的時勢中,確立健全的性格和正直的學術道路的毅力。這種素質的建立和傳遞,可以肯定地說,不僅來自于成功和光榮,也來自于我們每個人都經歷到的挫折,就如王瑤先生的人生和學術道路給我們所留下的深刻的印記那樣。”
錢理群序:北大失精神
本書以《尋找北大》為題,初讀以后,卻覺得似乎有些“題不對文”。因為書中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個清晰而具體的北大,何需“尋找”!如一位作者所說,這是“個人親身感受到”,個人心靈中擁有的“北大”,一百個北大人就有一百個“北大”。我讀本書,最感興趣的,就是本書包容了幾代人(從“30年代后”到“80年代后”)的北大記憶,不用說描述的北大生活大相徑庭,各異其趣,就是敘述的語言,語調,方式,都是絕不雷同,色彩紛紜的。“北大的偉大在于其豐富”:這話說得一點不錯。
但我們確乎又要“尋找北大”:這幾乎是面對北大一百一十周年校慶,每一個老北大人,新北大人共同的心愿,真實,沉重,而執著。
這是為什么?這意味著什么?
這首先是出于對現實的不滿。我們經常想起魯迅的沉痛之言:“北大失精神”。這背后更隱含著“中國失精神”,以及“我們自己失精神”。這是北大之痛,更是中國之痛,也是我們每一個北大人、中國人之痛。因此,我們要從歷史的記憶與現實的搏擊中,喚回已經消逝和正在消逝的北大精神。
這同時也是對理想,信念,以至信仰的追求。那是一代又一代的百年夢想。一個人,不能沒有夢。一個民族,特別是民族的年輕人,如果沒有一個可以做夢的精神凈土、圣地,那是可悲的。
北大,是每一個北大人,所有的中國人的精神夢鄉。
如我們的“校歌”《未名湖是個海洋》所唱——
“就在這里,就在這里
就在這里,就在這里
我的夢
就在這里。”
書評一:拒絕“意淫”北大
書評人:陳剛 (通聯:北京海淀區學院路30號科群大廈東座310室 何崇吉 收 100083)
1996年第4期《中國青年》雜志曾發表一篇流傳一時的名文《北大:魂兮歸來》。文章開頭引證這樣一個新聞來提醒人們注意北大的危機:南京大學的SCI(科學引文索引)排名已經數年超過了北大而居第一位。“SCI排名”這一指標似乎是從這一事件開始大規模影響教育管理者的心態,各高校競相大力抓論文發表數量。中國大學教育進入一個更為嚴格的“量化考核”階段,“發表論文數”成為重要的考核指標(但很少有人追問,這些論文的真實價值究竟如何)。大學教育出臺了各種各樣的細則,擬訂了各種各樣的評分標準,劃分了各種各樣的級別,推出了各種各樣的排行榜,“表格化管理”越來越深入(但很少有人肯面對這樣一個事實:有很多根本性的價值是無法量化和統一的)。與此同時,我們的社會生活也在迅速規范化,“麥當勞化”,千人一面,受制于同一評價標準。城市建設患上相似的“高爾夫球場魔癥”,相似的生活邏輯以水波狀擴散的方式從中心城市向廣大城鄉復制粘貼。無論是形形色色的“表格”還是城市里密密麻麻的住宅樓——它們有著相似的幾何外表——都意味著社會生活對“人”的分割和宰制,都在努力使人個性泯滅,成為一架龐大機器上的部件,一條規模空前的流水線上的復制品。
帕斯卡爾說,“人只是一棵脆弱的蘆葦,但卻是一棵會思想的蘆葦”。人類的高貴和尊嚴在于他有自己的獨立思想,他是自己精神生活的主人;而我們面對的“現代化”的事實卻是,“人”越來越成為“物”和“規范”的奴隸。羅素說,“參差多態,乃是幸福之本源”;而在我們的現實中,“金錢”成為惟一強大的價值標準,“多數人”的選擇成為一種暴政,它沖垮一切對于“不同”、“自我”的堅守,使每個人都匯入一片盲目的大合唱——在“解放”的旗幟下,我們似乎陷入了一種更為隱蔽的專制。
我們需要抵抗這種現實,我們需要重新建立個人主體精神生活的尊嚴——其實我們所有的努力都在使自己“不是東西”。蔡元培校長確立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宗旨成為北大的立校之本,而這何嘗不是理想的社會生活的指標?我們選擇在北京大學建校一百一十周年校慶之際“尋找北大”,我們尋找的不僅是一種教育精神,也是一種社會運行精神,一種個人生活態度。“尋找北大”,其實是尋找一個美麗的夢境,夢中有劉文典先生在月光下向學生講《月賦》的場景,有法律系某生“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喝二鍋頭、啃豬蹄,醉乎梁啟超先生墓前,詠而歸”的理想,有曾昭掄教授“生活里邊有個東西,比其他東西都重要”的對信念的堅持。這是自由舒展的生命形態,而不是龔自珍筆下橫遭刪削的病梅。
北大并非某所具體的大學,而是一個造夢之地,無論具體地點是在沙灘紅樓還是未名湖畔,它獨立、自由、擔當的精神氣質是那些最深層的理想主義者相互辨識的標記。近年來關于北大的批評性報道不斷見于報端、網絡:進北大校門查證事件,“未名湖大酒店”事件,拆除三角地布告欄事件……這些具體事件往往被提升到抽象的層面予以批評,可見北大的象征意義遠遠大于它的實際意義,它的存在似乎就是為了驗證某種關于“好”的標準。這些批評體現了在一個劇變的時代里,人們本能地對某種“喪失”的警惕,而發出最嚴厲批評的,往往是北大人自身。“尋找北大”不是沉浸于“意淫”的氛圍中,而是一個嚴厲的提醒,一次對無孔不入、一統天下的“現代化”邏輯的反省和抗爭。在看似平民化的現實中,可能隱藏著更緊密的繩索;在貌似奔向解放的途中,可能潛伏著更深的牢籠。因而,“尋找北大”便不能不成為一種必要,以應對這場看似無形卻異常殘酷的戰爭。
這本書講述了一些故事,提示了一種已經消逝和正在消逝的大學精神。這本書的寫作者,年齡大者已逾七十,年齡小者二十出頭,他們的大學歲月分布在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每一個十年里,他們關于北大的記憶跨度與共和國的歷史長度相當。在他們或激動、或遒勁、或昂揚、或低徊的敘述中,我們總能辨認出一點相似的向往:生命的枝條自由朝向無垠的藍天。
書評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所北大
書評人:舒白(作者地址:北京市北京社科院文學研究所 季劍青,郵編:100101)
年來校友同學相聚,談起母校北大,每每有這樣的嘆息:北大越來越不像以前的北大了。三角地的拆除,26號樓的拆除,大張旗鼓的本科教學評估,還有一個個老先生先后的逝去,讓我們無法阻擋地感受到一些彌足珍貴的東西正在消失。現在走在校園里,光鮮亮麗的新樓房隨處可見,然而這卻似乎只能增加我們對已經消逝的風景的懷念。
在北大110周歲生日到來之前,說起這些未免有些喪氣。其實類似的話一直都有人在說,比我們更早的師兄師姐和老師們,在十年前乃至更早的時候,就已經對北大的變化表達過他們的不滿。對北大的不滿似乎已經成為北大人的一種傳統,雖然他們在外人面前又要極力維護北大的形象與聲望。無論如何,我們常常習焉不察的卻是,這種不滿背后的批判精神和理想情懷,正是北大賦予我們的呵!
這也正是為什么北大人在表達他們的不滿的同時,卻又會如此深情地用文字寫下他們對北大的憶念。這并非簡單的懷舊,而是要以文字的方式,去小心翼翼地摸索、爬梳和整理北大留在他們生命中最深刻的印跡,去點亮那些火種,讓微弱而溫暖的光芒照亮他們前方的道路。這是每個人心中的北大,看上去有些虛無縹緲,或者瑣碎零亂,不免夾雜著個人的想象,和有意無意的對某些事物的放大,然而卻如此真實、確鑿,比那些光鮮亮麗的樓房更加真實,因為它已然化入到每個北大人的生活之中。
《尋找北大》提供給我們的正是這樣的北大,編者是和我同年入學的朋友,作者中也多是自己的同學和師長,讀起來令人感到無比親切。如錢理群老師在序中所說:我們確乎要“尋找北大”,這是出于對現實的不滿,同時也是對理想、信念以至信仰的追求。北大在哪里呢?其實北大就在每一個北大人的心中,在這本書的每一篇文字中。或許每個人心中的“北大”各有其不同,但更多的時候卻是在相互印證和生發的,讓閱讀時每每有“實獲我心”的驚喜和愜意。這是每個人自己的“北大”,卻又是屬于每一個北大人的。
這是北大的魅力,北大獨有的氣質,每一個曾經身處其中的人幾乎都能清晰、準確地捕捉到它,識別出它。在我看來,這無法形諸可見的物體而只能訴諸于文字的“北大”,乃是北大綿延不絕的精魂所在。校園的變遷,風景的消逝,乃至種種打著其他名義而讓北大人為之痛心的事件的發生,都不能毀壞它,只會讓我們更加珍惜它。這是書寫北大、憶念北大的意義之所在,我至今仍然記得十年前年閱讀《北大往事》時內心產生的激動,這是文字的力量。即使有一天北大真的變得面目全非,人們仍然可以借助于這些文字,尋找到那個真實的、充滿著理想光輝的北大,并借著它的光芒來照亮周邊的黑暗。
北大人歷來有書寫北大、憶念北大的傳統,它們往往是不同于校方典章的個人敘述,但毫無疑問,北大的光榮和生命是在這里。這本《尋找北大》乃是這個傳統的最近的生成,相信每一個讀者——無論他是北大人或不是——都可以從中找到真正的北大,真正的北大精神。
書評三:理想的大學什么樣子
(通聯:四川省成都理工大學芙蓉園9號樓637寢室 610059 吳達)
理想的大學該是什么樣子?合上《尋找北大》,我一直在想。
理想的大學應該守著幾處園林,環抱一池清水。更要緊的是,它應該有一批關愛學生的老師,有自由的空氣和寬容的氛圍。那里,學生可以一邊敬仰先賢,一邊漫步讀書,發展個性才智,度過一生中最好的時光。
今日的大學,播下龍種卻收獲跳蚤,這些美好的東西俱往矣,有的只是拔地而起的教學樓、擾人清夢的起床號、嚴肅風紀的校衛隊、點兵點將的課堂考勤和吹燈拔蠟的按時就寢制度。這里,缺少智力活動的生活成了日復一日的煎熬,校園蛻為名商巨賈和官僚大員的停車場。
書中講的不是板著臉大道理,而是細細道來一些小故事,或推進學術探求真知、或培養人才服務社會,大學的精神正是寄寓于這一個個美麗的故事而傳承的。
不滿現實,追求理想。從這個錢理群的知行合一、嚴家炎的一絲不茍、葉永烈的化學情結、馮永峰的體味荒涼、朱靖江的嘯聚豪飲和許秋漢的以夢為馬……這些故事是幾代學人的北大記憶,是青春度過的完整標本,從中可以窺見北大人的傲骨與虛心,熱腸和冷眼,他們對現實的不滿,同時也是對理想的追求。
意義上說,北大又并非某所具體的大學,而是指代了一個民族的年輕人魂牽夢繞的精神家園,一群不甘流入庸懦的理想主義者相互辨識的接頭暗號。
掩卷《尋找北大》,最令我心儀的是北大人身上那種世俗化的正直,既不同于官場宣揚的高調道德,也有別于學者秉持的清心寡欲,這種正直是歷經誘惑、度盡劫波后依舊牢牢把握的操守。其中的典范,應屬當年的圣徒蔡、如今的王憐花和他這些珠玉般的句子:“我慶幸自己在大一時讀了金庸。我和我的朋友們的許多做人的道理來自金庸,使我們在大事大節上不虧不亂;在個人生活中重情重義。當這些和北大的精神氛圍深深融在一起后,我明白一個人要以大寫的方式走過自己的一生,要獨自前行,無論落魄發達,都無改內心的激越情懷和平靜修遠,像那無名高僧一樣,走過大地,不留痕跡。”
也許是編者的偏好,本書收錄的回憶文章多半出自文科生之手,更準確的說是出自中文系師生之手,理科生的文章僅三、兩篇。大學本科教育要尊文史,這不壞,可忽略了內斂深沉的理性書寫,也就少了一個參照系,這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遺憾吧。
在今天,這個歪風壓倒理想、名利羞辱斯文的今天,大草坪上覆以高樓,三角地已被電子公告屏所取代,白發的先生們也慢慢凋零,趁著未名湖畔最后一抹余暉尚在,讓我們共同溫習一些故事和一種精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