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讀書交流

【大風新書】毛以后中國的專業化研究:體改所與政策制定

大風網站 · 2008-06-05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http://www.strongwind.com.hk/images/productimages/Book/CoverRS006-TGS.jpg

作  者:[美] Catherine Keyser

出版社: 大風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年5月

定  價:118元

備  注:香港原版  繁體

折  扣:9折

折后價:106元

·去烏有之鄉淘寶店,通過支付寶

》》

·我已信任烏有之鄉,直接聯系

》》

 

【內容簡介】

在激情燃燒的歲月 有一支激情燃燒的團隊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簡稱「體改所」。生存于1984~1989年 — 經濟開始全面變革、社會面臨巨大變化、觀念充滿激烈碰撞的年代。那是中國1949年以后思想最為活躍的時期,體改所在此背景下誕生,成為當時的一個另類:身處「體制內」,卻有很大的自主權;是官辦機構,卻有相當的思想自由度;一群下鄉、當兵回來的年輕人,卻對政策制定起了重要作用。為何會如此?本書也許會揭開部分謎底。

【作者譯者簡介】

作者:Catherine Keyser(凱瑟琳·奎塞)

著美國迪盧大學政治學副教授,從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她經常客串編輯《中國法律與政府》雜志。

譯者:冶立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任研究助理。英國萊斯特大學社會學學士。

校跋者:張少杰

曾在原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任微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碩士。

【目錄】

前言 Andrew J. Nathan

致謝

導論

第一章 年輕改革者和制度變革

第二章 第三代:作為世代群體的年輕改革者

第五章 走向綜合:組織發展與任務沖突

第三章 后毛澤東時代的經濟研究組織:組織化與自發性

第四章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

第六章 從叢書熱到民間熱:追求專業化的呼聲

結語 經濟學家和政府:走向制度化的研究

附錄 莫干山會議文件摘編

校后跋 張少杰

參考書目

圖目錄

圖~1﹕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組織結構圖,1985~1986

圖~2﹕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組織結構圖,1987~1988

圖~3﹕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組織結構圖,1989

校后跋

作為上世紀80年代的一個專門從事改革政策研究的研究機構,體改所在中國只存在了五年。我在這個所里也工作了五年。在中國的政府體系中,這樣一個局級的研究機構不勝枚舉,但這個研究所的故事卻成了Keyser女士的政治學專著的研究對象。設想一下生物學家在研究熊貓或者老鼠的時候,如何觀察他們的組織和活動的(我們從Discovery頻道中經常可以看到),我們當年的活動居然也成了別人觀察的對象了。這不能不讓我佩服美國人在研究方面的專業化水平。

作為本書的校對者,在通閱了本書之后,有一些值得提出的體會,也有一些需要說明的事情。

一、關于體改所的故事

這本書講的是體改所的故事。我想,無論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說,還是從親歷者的角度來說,體改所的故事確實都是令人興奮的。

在80年代改革開放之初,作為一個能夠參與決策研究的年輕人,能夠經常向國家領導人匯報我們調查研究的心得,并和領導人對各種經濟、社會問題進行面對面的討論,這確實是很難得的。這也使得我們「想領導之所想,急領導之所急」,以至于被當時一些學界前輩稱為「奏折經濟學家」。那時,確實有一點毛澤東當年「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味道。現在回頭看,當時也確實有些狂妄,但作為30出頭的年輕人,用我們剛剛學懂的知識,就能為國家出力,想不興奮也難。

其實,以我們當時的經濟學和社會學的水平,實際上也不可能做出什么重大的學術建樹,體改所的主要成就在于調查研究,我們無非是通過我們的勤奮工作,發現了一些問題,提出了一些想法,為國家領導人的決策提供了一些思路或理念,真正的政策制定工作還是國家體改委、國家計委、國家經委等部門做出來的。因此,這本書里對我們的評價,有些地方還是有點夸大其詞的。

不過,這本書將體改所在中國80年代改革中的貢獻,歸結為「推動了研究方法的變革」,還是相當準確的。

體改所所推動的研究方法的變革,可以歸結為三個基本方面:其一,是大規模調查和以此為基礎的實證研究;其二,是經濟學研究和社會學研究的密切結合;第三,是數據采集和分析的系統化。應該說,在政策研究工作中提出并堅持了這三個基本方面,是體改所有別于國內其它各研究機構的最主要的特點,也是體改所能夠在當時的政策研究中有所建樹的基本原因。至于西方經濟學研究方法的引進,以及在出版方面的改革努力,實際上當時無論是體改所、發展所以至社科院和各個大學,都有自己的貢獻,這是不能算成體改所的「獨家」貢獻的。

在80年代「摸石頭過河」的改革中,依靠我們在研究方法上的創新,體改所起到了幾個重要作用。

首先是發現問題。在這一方面,以1985年的「大調查」最為典型。在城市改革剛剛啟動之際,國民經濟突然出現「過熱」,當時的經濟學界的主流意見是將其原因歸咎為「投資膨脹」,而我們的調查得出的結論則是在「投資膨脹」的同時,存在著「消費膨脹」,而在「投資膨脹」中,「非生產性投資膨脹」又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這兩個膨脹的根本原因,則是我國經濟運行的微觀基礎存在的缺陷,并由此而提出了「微觀改革先行」(包括建立資本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政策建議。這份報告,對當時的中央決策和此后的理論研究都起到了很大的影響。應當說,這樣的結論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全面系統的調查作為支撐,是很難讓當時的國家領導人加以重視、也是很難讓我們理論界的前輩學者們認同和支持的。

其次是避免失誤。在這一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匈南考察」。當時國內關于宏觀改革的主導意見是「價稅財聯動」(其主要依據的是匈牙利1971年改革的經驗),關于微觀改革的主導意見是「工人自治」(其主要依據的是南斯拉夫的實踐)。針對這兩方面的改革意見,體改所組織了一個18人的考察團,以體改所的研究人員為主,還邀請了所外的不少中青年經濟學家,包括馬凱、杜鷹、劉澤彭、李劍閣、鄭洪慶、盧邁、周新城等人,在體改委副主任高尚全的帶領下,在匈牙利、南斯拉夫考察了一個半月(這樣一種規模在當時也是空前的)。這次考察的最重要的貢獻是阻擊了國家領導人「價稅財聯動」的決策,避免了薩克斯式的「休克療法」可能給中國造成的動蕩。此后,國內關于工人自治的主張也就逐漸消失了。不過,我們在1988年阻擊「價格闖關」的努力沒有成功,以至最終引發了1988年下半年的社會恐慌和不穩,這是我們所的很多同仁都為此十分遺憾的。

第三是提供預警。這方面的最為經典的案例是1989年初關于大學生的社會心理的調查。這項由我們所的社會研究室和社會調查系統聯合組織的對大學生的心理調查,在當時就提請黨中央要注意學生中的不滿情緒和民主訴求,要防范在四五月間可能出現的學潮,并提出了開展校園民主、疏導學生不滿情緒的建議。結果,沒有料到「一語成讖」,兩個月之后就出現了大規模的學潮并最終以悲劇而告終,而更沒有料到的是,這份報告反而成了陳希同指控體改所「煽動學潮」的證據,讓楊冠三在秦城住了一年多。

第四是幫著「摸石頭」。在體改所存在的五年中,我們在改革的政策路徑方面也提出了不少重要建議。比如,1985年「大調查」之后提出的建立要素市場的建議,1986年提出的「利稅分流」的建議,1987年提出的建立國有資產管理機構行使所有者權利的建議,都是由我們所在國內率先提出的。雖然到了這些改革實施的時候,體改所已經辭世多年,但是回顧以往,看來這些石頭還是算摸著了。

二、關于體改所的功能

本書的一個很有意思的討論是關于體改所的任務沖突的討論。這種任務沖突,我在讀完本書之前還沒有想明白。這正應了東坡學士的那句名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按照作者的分類,我應當屬于體改所中的「學術派」,可能和我同屬一派的還有宋國青、王小魯、白南風、刁新申等人。王小強其實也是個「學術派」,不過他身為主持工作的常務副所長,有許多事情也是身不由己,不得不做。當時,小強和我們這幫人是有很大的學術抱負的,希望能夠通過我們的努力,逐漸形成現代經濟學的「中國學派」,因此,看書、調研、總結、爭論,成為我們這幫人的基本生活內容。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對那些很牽扯精力的社會活動總是想敬而遠之,那會兒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讓張鋼他們折騰去,我們該干嘛干嘛」。

所里的「政治活躍派」的代表人物是張鋼。張鋼記者出身,對熱點問題敏感,社會聯系廣,口才也好,因此就很能生事兒。按照最初的結構設計,聯絡室的任務就是聯絡各方面的有志青年,支持體改所的科研工作。比如1985年的「大調查」,發動幾百名大學生分赴全國各地搞調研,沒有聯絡室所做的大量工作是不可能的。但正如馬克思的「異化」學說所描述的,聯絡室逐漸變成了一個獨立運轉的機器,此后又生出了「改宣辦」、「培訓中心」,體改所最終形成了改革研究和改革活動兩個既相互依賴、又相互沖突的兩個「板塊」。

兩個「板塊」之間的相互依賴主要表現在改革活動需要改革研究的支持,很多改革活動比如宣傳和培訓也都需要我們這些「學術派」的參與。體改所培訓中心辦的培訓班,如果沒有小強、國青、南風、冠三和我這些人去講上一講,那就和北大辦的培訓班沒有什么兩樣了。反過來,我們的改革研究如果沒有改革活動的支持,我們對問題的發掘能力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我們對基層的了解也可能就會變得隔靴搔癢。

但兩個板塊之間的沖突也是很嚴重的。「政治活躍派」們關注的是熱點問題,而熱點問題是經常在變化的。對于一個研究所來說,我們不可能對所有問題都有所研究,但改革活動則要求我們必須及時對各種熱點問題發表意見。因此,體改所在學術上追求的「長程性、戰略性的研究」,經常會因為來自改革活動的干擾,變成了「短程型、戰術性的研究」。這也是體改所的所長辦公會議上大家經常吵得臉紅脖子粗的基本原因。

這樣一種獨特的組合所必然產生的任務沖突,來自于體改所當時的獨特地位,也來自于當時很不職業化的社會環境。在一個有著大量問題需要解決、而職業化的發展又很不充分的社會,「舍我其誰」的感覺使得我們的每一個人實際上都承擔著雙重任務。差別僅在于有些人的「學術傾向」強一些,有些人的「活動傾向」強一些。這樣一種雙重任務的沖突伴隨了體改所存在過的整整五年。

應當說,體改所在當時所具有的獨特功能就來自這兩個方面的獨特組合:它既是一個追求職業化的社會科學研究的群體,又是一個追求盡自己之所能來推動社會變革的群體。也正是由于這種獨特功能,體改所開創了很多對現代中國非常重要的活動,雖然這些活動很多都已經和我們無關了。

記得有一位原發展所的朋友曾經問過我,為什么在「六四」之后,發展所的大多數人都還在搞研究,而體改所的大多數人都各干各的而且都各有所成。我當時的回答是,和發展所、國際所相比,體改所的下場最慘,樹倒猢猻散,大家只能各自奮斗。現在看,這個答案還不完整。實際上,體改所的成員們從一開始就不是「純研究者」,而是兼有「研究者」和「活動者」兩種素質,這使得我的大多數同事們都能夠獨立奮斗。因此,回頭再看體改所,當年的任務沖突實際上給我們留下了一筆非常珍貴的遺產。

當然,在體改所被關閉了近20年的今天,中國社會已經經歷了巨大的變化,知識分子的職業化分工已經初具眉目,現在的調查、研究、分析以及NGO的社會工作都比我們當年干得細致得多、專業得多,已經不可能再有一個體改所這樣的研究機構能夠包打天下了。這是中國社會、特別是中國知識界的一個巨大進步。體改所作為這個進程的推動者之一,應當是能夠讓我的所有同仁們感到欣慰的。

三、關于譯校的一些說明

本書最初是由王小魯介紹給我的,因為澳大利亞的一份雜志請小魯為這本書寫書評,送了他一本。我粗粗翻閱了一遍,覺得頗有價值,就和王小強商量,能否由他在香港辦的「大風出版社」出版中文本。這個建議立刻得到了小強的贊同,并著手請在美國的張艾枚與出版商、作者洽商版權事務。其間恰逢我的外甥方冶立從英國學成回國,在國家發改委的「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也就是「六四」以后接替「體改所」的新實體)實習,他對這個所的故事也頗有興趣,于是就請他承擔了本書的翻譯工作。

我作為本書的校對者,在對中譯本的文字加以校改的同時,主要是根據我對當時體改所工作的了解和記憶,對書中所涉及的重要史實加以修正,對一些我自己也記不清楚的情況,則請南風、冠三等人一起來回憶和厘清。由于Keyser女士的這本書的基礎是她在20世紀90年代初對當時分散于國內外各地的體改所成員以及相關人士的訪談,以及當時有關中國改革的為數不多的文獻。在當時的環境下,政治上的禁忌仍然很多,也很難邀請相關人員共聚一堂回憶某些重要事件,書中出現一些失誤之處也在所難免。作為同時又是當事人的校對者,需要對本書的校對工作作一些說明。

第一,我以為本書的作者是一位政治學家,而不是歷史學家。因此,這本書中有時出現的史實錯誤也是可以理解的。以此為原則,中譯本必須忠實于原作,而不應當妄加刪改。對于一些與史實有明顯不符的地方,我以「校者注」的方式加以說明和更正。

第二,書中引用了大量的中文文獻,這些文獻從中文譯成英文、再由英文譯回中文,很可能就面目全非了。因此,我盡量查詢了作者所引用的中文文獻,能夠找到的一概使用原文,包括莫干山會議的報告和于光遠、鄧力群的講話等等。有些文獻實在無法找到的,就只能「硬譯」了。其實想開了,即便中文文獻全部還原本來面目,作者原來看的是英文,理解的也是英文,還不如現在這樣「硬譯」,更能準確反映作者的意見。

第三,書中引用了大量的「采訪文獻」,并在尾注一一注明。顯而易見,該書出版,沒有可能同時附印出采訪的有關內容。翻譯這本書時,為了忠實原著,只好照錄這些對讀者意義不大﹑對作者可能意義重大的尾注。

張少杰

2008年4月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金剛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4.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5.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6. 特朗普奪島,劍指中國?
  7. 洛杉磯大火如此猛烈,能燒醒中國那些殖人嗎?!
  8. 泰緬綁架更多內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貪心自找么?
  9. 雙石|大勢已去,無力回天——西路軍基本解體
  10. 歷史光影(2)——國民黨的報紙是如何報道淮海戰役的?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7.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