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美麗的國家》簡介
樂民
按: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于2006年7月在日本發行的這本個人著作,已由浦水同志全文翻譯完畢。現通過強國論壇向廣大網友尋求出版幫助,以加深我國國民對日本官方主流觀點的認識,希望能在溫家寶同志訪問日本以前出版。
望有識之士共襄此舉。
《邁向美麗的國家》是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第一本個人著作,也是其任首相以來的第一本著作。出版的目的在于,通過此書向日本國民解釋現行的自民黨政策和個人見解,以謀求國民支持。2006年7月,此書由日本的春秋文藝出版社發行。
在書中,安倍晉三對自民黨的養老金政策和教育改革的方向進行了解釋,有值得中國借鑒的地方。同時,安倍晉三在書中對其支持的以及自其從政以來所推動的自民黨的外交、內政政策提出了不少個人見解,比如朝鮮綁架問題、對朝鮮制裁問題、參拜靖國神社問題、愛國主義問題、日美同盟問題、自衛隊問題、中日關系問題以及中日關系問題中的臺灣問題。還有一些,就是書中對安倍晉三所成長的家庭環境的介紹。
通過這本書,可以了解到安倍晉三出身于傳統的政治世家,可以說是日本的太子黨。他的外祖父岸信介是1957年~1960年的日本首相,是日本投降以后的盟軍確定的甲級戰犯嫌疑人。大叔公佐藤榮作是1964年~1972年的日本首相。父親安倍晉太郎是1982年~1991年的外務大臣。安倍晉三現在的地位,與他的家庭與森喜朗、小泉純一郎之間的黨內派系關系是密不可分的。
在書中,安倍晉三明確提出了其在朝鮮綁架問題上的主導地位,指出是自己在小泉內閣中以及現在堅持把朝鮮綁架問題作為日朝外交問題的籌碼,并以此對朝鮮進行經濟制裁。
明確提出了“對北朝鮮經濟制裁的目的之一,是阻斷流入政權中樞周邊和黨與軍隊的資金。因為即使不能使北朝鮮受到政權被推翻的決定性打擊,也很有可能會使內部出現變化。”以及以南非為例,用外界的經濟制裁終止了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來證實日本對朝鮮經濟制裁的有效性。
并且指出,“今后六國會議有可能從處理北朝鮮核問題的會議發展成為東亞安全保障對話會議。”
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安倍晉三以梵蒂岡駐日公使代理的布魯諾·必達神父的觀點和美國喬治城大學凱賓·多克教授的觀點作為依據。
布魯諾·必達在麥克阿瑟元師的副官向其征求如何處理靖國神社時,提出“無論哪國國民都有對為國捐軀者表示敬意的權利和義務,假如燒毀靖國神社,其行為將在美軍歷史上留下極不光彩的污點,歷史也決不會理解這種行為。”
學凱賓·多克認為:“在美國阿林頓國立公墓的一處地方,現在還埋葬著擁護奴隸制的南軍將士,如果按照反對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理由,那么美國總統參拜國立公墓就是在哀悼南軍將士,是在肯定奴隸制了。但是總統和國民的大多數并不這么想。他們認為南軍將士雖然為非正義而戰死,但他們的在天之靈還是值得悼念的。日本政府和國民對戰死的先人們表示悼念,其中包括可能為非正義而戰死的人們,其悼念也是符合情理的。”
并以“使用國內法,不把他們視為罪犯。1951年(昭和26年)當時的法務總裁(法務大臣)答辯時說:‘按照國內法來看,把他們視為罪犯,這在任何意義上都是不恰當的。’并且在舊金山和約生效的1952年,在取得各國諒解的基礎上,國會作出了赦免戰犯的決議,被稱為‘乙級、丙級戰犯’的人們也同樣受到赦免。一般來說,對被判處監禁三年以上重刑的人是要停發撫恤金的,但由于他們不是國內法認定的罪犯,因此并沒有喪失領取撫恤金的資格,而且根據戰爭傷病者陣亡者遺屬等援護法,還能夠領取遺屬養老金。”作為日本政府對侵華日軍及其遺屬進行財政撫恤的依據。
對于日美同盟問題,安倍晉三沿用其外祖父岸信介的觀點——“安保條約是為了讓美國保衛日本的條約,不知為什么大家要反對呢?”
安倍晉三明確提出,“為了本國安全,本國先要作出最大的‘自助努力’,‘自己的國家自己保衛’,這種決心無疑是需要的。但是假如從核抑制力量和遠東地區的穩定來考慮,日本和美國的同盟又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再考慮美國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和經濟力量以及世界超強的軍事力量,日美同盟是最佳選擇。”
對于自衛隊問題,主要表現在一個“交戰權”上。安倍晉三這樣提出他的依據,即“我國自衛隊以“專守防衛”為基本原則,因此譬如當別國對日本發射一枚導彈時,為了躲避或攔阻第二枚導彈的襲擊,不是日本而是美軍戰機攻擊其導彈基地。換句話說,這時是美國年輕人在舍命保衛日本。
然而盡管條約如此規定,我們也不應該采取理所當然的態度。因為面臨生命危險的士兵,士兵的家屬,派遣士兵的美國國民,必須首先贊同這樣做。為此,兩國之間必須建立相互信賴的關系”
以及“按照現在政府對憲法的解釋,美軍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保衛日本,而日本不能行使集體自衛權。
這意味著什么呢?這意味會出現這種情形:譬如日本周邊有事時出動的美軍士兵在公海遭到了襲擊,自衛隊前往救助他們時受到了敵人攻擊,于是自衛隊必須離開搶救現場,那怕這些美軍士兵這時正在執行救助日本國民的任務,也必須這么做。”
對于中日關系問題,安倍晉三堅持認為“對中國己經公開反復地表示了道歉”是因為“我們日本人認為對歷史應該始終保持謙和的態度”,以及日本通過ODA(政府開發援助)對中國進行三萬億低息貸款是援助,而不是日本作為中國放棄日本對華戰爭賠款的感謝。
安倍晉三還指出,2005年的5月自己作為自民黨干事長代理訪問美國時,專門“向美國人轉達了小泉政權希望盡力改善日中關系的意愿,就成為反日示威起因之一的日本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問題,中國的反日愛國教育問題,產生反日教育的結構性問題等兩國間的不同觀點進行了說明。”
提出在2005年5月的日本,“盡管很多國民對反日游行感到不快,但沒有年輕人焚燒中國國旗,也沒有人煽動民眾涌向中國使館,也根本沒聽說旅居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受到欺負”
“即便國與國之間出現摩擦,我們也要一如既往地與對方國家的人們真誠相處,這才是日本人應有的姿態,才是我們要努力創建的國家應有形象。”和“經濟上今后我們與中國一定會建立比今天更加密切的互惠關系,因此我們要讓中國留學生更多地了解真實的日本。了解真實日本的中國留學生越多,就會加深中國對日本的理解。我們今后應該大膽擴大接受留學生的范圍,盡力接受更多想來日本學習的中國青年,為他們創造更多的在日本的就業機會。”
對于臺灣問題,安倍晉三在針對1996年中國在臺灣選舉時進行的大規模軍事演習,這樣提出:“萬一由于日本向美國提出嚴重抗議而美國停止派遣航母(盡管這是不可能發生的),讓中國干擾了臺灣選舉,這也無關緊要嗎?”——如此,安倍晉三在中日關系上對臺灣問題的態度就很明確了。
在序言中,安倍晉三把政客分為“戰斗的政治家”和“不戰斗的政治家”,把自己列為是“當他們認識到‘這件事于國于民最為有利’時,就會不畏責難,付諸行動”的“戰斗的政治家”。
借用1939年,鼓舞英國議員阿瑟·格林伍德進行迫使政府對德開戰的歷史性著名演說代表的那句話“Arthur 、Speak for England !(阿瑟,為了英國,你說吧!)”,安倍晉三也認為自己不是為個人而言,“寫這本書是為了讓年輕人閱讀,因為我想把我的心愿盡力告訴給年輕一代,這個心愿就是將日本建成一個充滿自信和自豪的國家。”
——是“ Speak for Japan !”(為了日本,你說吧!)
2007年3月22日星期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