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跟團到云南香格里拉旅游,在參觀“獨克宗古城”景點時,發現就在“世界最大轉經筒”下面有一棟不起眼的平房,這里便是“迪慶紅軍長征博物館”。
雖然不在旅游行程內,但出于一名老兵的職業情結,我跟導游商量,額外參觀了這一景點。
這個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分為序廳、紅軍不怕遠征難、雪山草地的銘記、爬雪山過草地實景再現、紅旗卷起農奴戟、雪域高原新面貌等六大部分,陳列以紅二方面軍長征為主線,全方位展示紅軍三大主力踏破千難萬險勝利完成長征的偉大壯舉。
1936年4月25日,中國工農紅軍紅二、六軍團在賀龍的率領下,18000多人馬渡過金沙江,進駐中甸縣城(今香格里拉市),在獨克宗古城“中心鎮公堂”設立指揮部。紅軍在這里召開了著名的“中甸會議”,制定了涉藏地區工作的七項政治紀律,為紅二、六軍團順利通過迪慶提供了重要保障,也為后來我黨制定正確的民族宗教政策提供了經驗。
據導游介紹,在中甸休整的19天時間里,紅二、六軍團模范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尊重當地各民族風俗習慣與宗教信仰自由,深得迪慶各族群眾及廣大僧侶的理解、愛戴和擁護。他們紛紛為紅軍籌集糧秣,支援紅軍北上抗日。其間,中甸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噶丹·松贊林寺(歸化寺)給予了紅軍大力支持。當時高原正處在青黃不接的季節,在松贊林寺寺主松謀活佛的組織動員下,全體僧侶表示擁護紅軍,愿為紅軍效力。隨即打開了3個倉庫,出售了2000多斗(約6萬余斤)青稞和大量鹽巴、紅糖、粉絲給紅軍。與此同時,許多商人、富戶也積極為紅軍籌集糧食物資。在很短的時間內,紅軍就籌集到糧秣10萬余斤。
紅二、六軍團為表達謝意,總指揮賀龍親自書寫“興盛番族”錦幛贈予噶丹·松贊林寺,留下了一段軍民一心、民族團結的革命歷史佳話。
【松贊林寺中珍藏著由賀龍題寫并贈送歸化寺的“興盛番族”紅錦幛 (原件收藏于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紅軍長征過中甸播下了革命的火種,革命的熊熊烈火在金沙江兩岸燃起,無數雪山兒女在黨的領導下,踏著紅軍的足跡奮勇前進,譜寫了一曲曲壯麗感人的革命篇章,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然而,據介紹,紅二、六軍團剛剛進入中甸時,前有茫茫無垠的雪山,后有緊追不舍的敵軍,還有當地民團等的襲擾堵截,而且由于前期國民黨的反動宣傳,聽說紅軍來了,當地土司頭人和部分僧侶、群眾都逃到山上躲起來了,紅軍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那么,紅軍是怎樣化解當地群眾對他們的疑惑誤解,進而迅速取得信任并成為“軍民一家親”的呢?
此時,筆者看到一組重現當年紅軍戰士寫標語的雕塑,標語內容有:“紅軍是工農的軍隊”、“紅軍是番民的好朋友”、“保護土司頭人及其財產”、“保護商販利益”……與紅軍戰士的標語相呼應的是當地群眾書寫的標語:“紅軍萬歲!”“活捉生騎(擒)蔣介石”……
筆者還看到一幅紅軍將領與土司頭人促膝談心的大型壁畫。
筆者以為,這就是我要找的答案。正如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出的:“我們的工作,就是教育群眾,讓群眾知道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任務,和黨的方針政策”,“群眾齊心了,一切事情就都好辦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使群眾認識自己的利益,并且為自己的利益而奮斗。”
這才是最根本的問題所在,只有把我們黨的奮斗目標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掛起鉤來,才能得到他們的擁護和支持,才能“使黨的政策變為群眾的行動”,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很多革命先烈至死仍念念不忘“打土豪分田地”的緣故。
偉大領袖毛主席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歷史觀和群眾觀,結合中國革命實踐,提出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整套黨的群眾路線理論,群眾路線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之一,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最具獨創性的理論成果。
從迪慶紅軍長征博物館出來,筆者想了很多: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其實是存在因果和邏輯關系的,只有一切為了群眾,群眾才會成為我們的依靠。而且,不能光喊口號,還必須切實落實到行動上。比如當年紅軍進駐中甸后嚴格執行“馬不踩青稞,人不進經堂,走時清理,借物歸還……”紀律;比如3位紅軍女戰士“半條被子”的故事,湖南汝城老人徐解秀說: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因此,才取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和衷心擁護,人民群眾也才會“最后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一個親骨肉送去上戰場”。
想想當下,我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至上”、“不忘初心”等口號喊得震天響,但行動上究竟落實得怎樣呢?官員大面積腐敗,全心全意“為人民幣服務”;老百姓仍然背負著上不起學、看不起病、買不起房、養不起老“四座大山”……
要知道,我們的江山是依靠人民才打下來的,而未來中華民族復興偉業還得依靠人民才能完成,如果人民發現這份“偉業”與他們沒有一毛錢關系,還會死心塌地去“賣命”嗎?
偉大領袖毛主席把人民群眾比作“水”、把共產黨比作“魚”,魚必須依賴水才能生存。新中國成立前夕,黨中央從西柏坡搬到了北京郊區,當時警衛人員為了中央的安全,把附近的群眾遷走了。毛主席知道后大發脾氣:老百姓是“水”,共產黨是“魚”,你們把水都排干了,魚還有什么安全?還不干死、餓死嗎?
筆者看到,博物館門口掛滿了各種匾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普及示范基地”、“云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云南省國防教育基地”……我就納悶了,這么優質的旅游資源為何沒有被列入旅游產品的必走行程呢?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圖片均為作者拍攝)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