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誰最火?相信“菏澤南站郭有才”,即便放到2024一整年,都堪稱傳奇人物。
幾天時間,郭有才漲粉千萬,一場直播收入破百萬。緊隨其后,全國各路網紅涌入菏澤南站大廣場,從各展特長,很快發展為堵塞交通擾民的群魔亂舞。
這幾天,各路大v的創作群也不平靜,在流量增量進入流量存量的背景下,也有朋友勸我研究郭有才的增粉之道。
最近兩年,每當外界格外喧囂的時候,我都會靜下心,看看王繼才的事跡。巧合的是,王繼才和郭有才,名字還挺押韻。
王繼才和妻子王仕花2014年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2018年底,兩人被全國網友投票,成為2018感動中國人物。
2019年9月17日,王繼才被授予“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
他的榮譽雖然足夠震撼人心,但許多人對這個名字還是沒啥印象。
不過提及“一人守護孤島32年”的事跡,一些人的記憶就會被喚醒。
2021年,劉燁主演了一部叫《守島人》的電影,就是根據王繼才的事跡改編的,這部電影里許多名場面,都是王繼才、王仕花夫妻守島時,路過漁民拍下照片的神還原。
如果對文字事跡感到枯燥的朋友,可以看看這部電影。
雖然以前聽過王繼才的一些榮譽稱號,可我也是看了他的詳細事跡和電影后,才敢相信現實居然有這樣的人。
開山島是我國江蘇連云港以東,距離海岸線7.5公里的小島。島上面積只有兩個足球場那么大,可是卻是我國黃海的前哨島嶼。
1939年,侵華日軍就是先占領開山島,建造炮樓等工事后,隨后登陸占領連云港。
建國之后,1985年之前,開山島有軍隊駐守。1985年改革后,開山島由軍隊駐防改為民兵駐守。
1986年3月開始,連云港灌云縣開始選拔民兵上島駐守。
開山島雖然距離灌云縣只有7.5公里,但是島上僅有一部時斷時續的電話,其余淡水、電力、手機信號、一概沒有。
相反,一旦臺風來襲,駐島民兵就要一個人面對臺風與海嘯,還要守護燈塔。
如此惡劣的環境,讓灌云縣最初選擇的四批民兵,最長的在島上也只堅持13天,最短的3天就跑上岸了。
1986年7月,26歲的民兵王繼才,通過選拔,成為駐守開山島的第五任民兵,當時縣里百姓的期望是他能堅持超過半個月。
當時王繼才結婚才幾年,妻子王仕花是縣里的教師,他們的女兒還只有三四歲。
結果誰都沒想到,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在縣武裝部的有限物資支援下,王繼才居然在開山島堅持了下來。
而且這份堅持,居然持續了32年。從1986年26歲的青春年少,直到2018年在開山島巡邏中58歲突發疾病去世,王繼才孤獨的守島32年。
當然,在缺水斷電,無電視無手機的環境下,能讓王繼才撫慰寂寞的,是三十年來幾代小狗的陪伴。
另外,就是王繼才確定扎根海島后,他的妻子王仕花毅然辭掉教師工作,上島陪伴他。那句“他守島,我守他”不是電影臺詞,而是現實中王仕花堅守一生的心聲與承諾。
許多人都看過“荒島求生”的綜藝或者影視作品,一個人在海島能堅守一周,就算狠人,王繼才夫婦居然堅守了32年,內心中信仰支撐的力量何其強大。
可是,仔細通讀王繼才三十多年的事跡,當時那個年代堪稱“偉大”的犧牲,放到今天,有些可能很難引發年青一代的認同與共鳴。
比如第一:王繼才守島,錯過父親葬禮,兒女人生大事。
王繼才守島32年,在獻身祖國海防的同時,對于家人而言,卻是幾乎“斷六親”的存在。
王繼才守島,因為臺風導致返回縣城不規律的緣故,在三十多年間,王繼才沒見到父親臨終最后一面,也沒參加兒子升學,女兒婚禮。
第二:妻子懷孕繼續陪伴,最終島上王繼才給妻子接生。
在王繼才的家庭關系與夫妻關系中,他以身許國,家人則為他犧牲更多,特別是他的妻子王仕花,三十多年都在島上照顧他起居,從而未能父母盡孝,也未能很好養育子女。
王仕花懷二胎期間,依舊在島上陪伴王繼才,結果臨近預產期,臺風到來,王仕花無法到醫院接生。
結果無論是現實事跡,還是電影呈現,都是王繼才在縣婦產科醫生電話指導下,自己燒開水剪床單,給妻子接生,萬幸的是,最終小兒子出生,母子平安。
第三:夫妻守島,子女從小奶奶照顧。
在王繼才夫婦八九十年代守島那幾年,最大的矛盾沖突,是守護海疆與“陪伴子女成長”的巨大矛盾。
除了王繼才有淚不輕彈,王仕花陪伴丈夫,從而缺失女兒兒子的童年成長,都是極為痛苦的選擇。
第四:夫妻養育缺位,姐姐輟學供弟弟上軍校。
王繼才夫婦守島之后,爺爺去世后,最初是由奶奶照顧孫女和孫子。
在孫女大一些之后,奶奶為了節省開支回到鄉下,王繼才大女兒放棄讀書,打工供養弟弟讀書,直到最后考上軍校。
當得知大女兒輟學之后,王繼才夫婦的精神瞬間都垮了下來,咱們觀眾也在捫心自問,能否做到為了“國家海防”,犧牲女兒的一生?
雖然這種選擇很難感動當下年輕人,但這就是現實中王繼才女兒的選擇。
第五:王繼才夫婦守島年收入3000,這樣的“虧待”如何引發甘于奉獻的共鳴?
我最初看到事跡和電影時,以為是材料有誤,一個人一個月守島工資3000塊,已經是隔絕城市喧囂的極低收入了。
結果多番查資料,確信王繼才夫婦前期守島的年收入就是3000元每年。到了1995年開山島建成燈塔,,每年增加2000元燈塔維護費用。
除此之外,王繼才夫婦就靠自制“蟹籠”,不穩定的捕撈一些海鮮,由過往漁船帶上岸幫忙賣掉。
自行捕撈的海產品,每年帶代賣收入也只有五千元。所以他們夫妻資歷更生加上國家工資,兩人的年收入就10000元。
正是這樣捉襟見肘的收入,導致了女兒必須自己輟學,才能最終將弟弟供養到軍校研究生。
王繼才夫婦“沒有怨言”的甘于貧窮,不向組織伸手和訴苦,這樣的精神讓人敬仰,可這樣的事跡,大家會感動,缺憾難讓人打心里喊一聲“我能成為王繼才”。
又有多少妻子,父母,兒女能做到王繼才妻子兒女的付出與犧牲?
看完王繼才的事跡,再看看郭有才因為在菏澤南站唱幾首歌,就做到增粉千萬,直播打賞每天破百萬。
在越來越多年輕人模仿郭有才,拒絕上班,希望憑借直播一夜暴富之后,輿論風向已經逆轉。
如果年輕人都走上一個打光板,躺著直播刷禮物的人生,那未來的科技創新,還有機會么?
不過相比較其他人批判年輕人的一致論調,我想提出靈魂拷問:
一個是王繼才,夫妻守島32年,官方收年收入5000,夫妻捕撈補貼家用,才湊齊一年1萬的收入。
一個是郭有才,專業團隊,專業設備,資本力捧,流量加持,增粉千萬,每天收入不低于百萬。
不搞道德綁架,大家捫心自問,你想成為王繼才?還是郭有才?
王繼才被評為時代楷模,人民楷模,咱們宣傳他的事跡,很顯然是希望大家不止敬仰王繼才,還要萌生'成為王繼才'的理想。
可是成為王繼才,32年的孤苦,32年的斷六親的理想,照進郭有才千萬粉絲狂歡,百萬打賞狂刷的現實,誰輸誰贏?
要讓年輕人重新樹立成為王繼才的信仰,拋棄郭有才的浮華,咱們國家與社會需要做的,是讓王繼才比郭有才待遇更好才對。
曾經,苦難宣傳,艱苦宣傳是王道,從讓人敬仰的角度,這沒錯。
但如果我們真的希望大家都選擇王繼才,至少內心萌生“獻身海防”的使命感,那我們就不應該違背人性。
當海防人的收入和尊嚴都超過直播人,相信到時候大家不止“敬仰王繼才”,更愿意“成為王繼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