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德國大選于當地時間9月24日舉行,63歲的默克爾根據選前調查看,“大四喜”沒有多大懸念,連莊之后的變數在于組閣問題。
默克爾衛冕與普京2018年當選概率稱得上是穩如狗,她跟普京在年輕時經歷有些相仿,普京是克格勃特工,默克爾是東德斯塔西特工(但她說自己拒絕被招募)。
從西方輿論來看,默克爾就是民主典范,普京就是獨裁者,這就是話語霸權的邏輯。
德國政治
關于選舉制度,無論寫哪個國家都會很枯燥,你也不愛,我也不愛寫,真要寫的話,最科學的方法是跟英國,法國,美國橫向對比起來寫,還得將各國選舉制度嬗變縱向對比分析。
為什么不想寫?無論什么制度,國家的尊嚴,人民的幸福,社會的穩定永遠是最重要的,也是衡量制度好壞的唯一標準。選舉是政治家的牌局,游戲看客們千萬不要入戲太深。
從德皇威廉到魏瑪共和國,再到納粹德國,東西兩德,直至德意志聯邦民共和國,德國選舉制度經歷著種種改變。
目前德國采取混合選區比例代表制,至于這種制度與贏家通吃比起來哪種好?說不清,各有利弊。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這個道理對歐洲,美洲,全世界都一樣,削足適履是最愚蠢的。
德國大選叫聯邦議院選舉,四年選一次,實行兩票制,選民第一票選出所在選區候選人,第二票用來選舉政黨。各政黨贏得第二票的總數將決定該黨在聯邦議院席位,由多數黨組閣。
德國選舉充分體現了它的優越性,民主性,科學性(你就當真的聽,這套話可以用在美國,英國,法國,索馬里,但決不能用在中俄身上)。
雖然票還沒開出來,但可以提前祝賀一下默大媽了。她的連任不但對德國,對歐洲也具有重大意義。
2013年,默克爾擊敗了社會民主黨(SPD)候選人施泰因布呂克,這次她肯定還會戰勝SPD的舒爾茨。
這三四年來,我們都覺得默克爾的無上限難民政策,已經引得德國天怒人怨。好人沒有好報,遍地白眼狼,搶劫不能說,強奸不能報,殺人犯也得擁個抱。
我們的觀感不代表德國人的觀感,德國媒體比政客還要白左,還要圣母,德國民眾在“政治正確”輿論引導下,真正憤怒的并不多。
就算不滿,也不會把票投給SPD,為什么?舒爾茨這孫子在難民政策上跟默克爾半斤八兩,與其換個新司機,還不如相信老司機,畢竟德國經濟一直向好,中產階級生活OK。
默克爾從政治光譜來說,是屬于偏右陣營,社民黨一直偏左。但無論誰駕馭德意志戰車,德國未來人口結構變化都不容樂觀。德國的危機并不是經濟,而是走向德意志斯坦。
默克爾連任因素
媒體已經在為默克爾4.0時代描繪藍圖,如果她能順利完成第四個任期,那么她的執政歲月將達到十六年,領導人穩定,意味著政策穩定,德國始終保持著歐洲經濟領頭羊地位并不是偶然的。
人民選擇基民盟,很大程度是對默克爾的肯定和信任。她的對手舒爾茨雖然一開始在選戰中搞得有聲有色,但離經驗老道的默克爾還有很大差距。
SPD又不敢在難民政策上賭一把,反而迎合“政治正確”,只敢在稅收,勞工和福利等話題上展開攻勢,了無新意,成績自然不如人意。
特朗普能擊敗媒體寵兒希拉里,原因是他的團隊不但充分利用了互聯網輿論,而且還敢挑戰“政治正確”,劍走偏鋒,聲望大增。
默克爾贏得并不費勁,還有一個隱藏因素就是美國沒有去干涉選舉,自從共產黨威脅從西歐消失后,美國對盟友內部選舉基本不介入。像六十年代,意大利共產黨接近總理寶座時,美國甚至發出軍事干涉的警告。
政治制度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而政黨制度又決定政治制度的穩定,然而選舉制度對政黨制度至關重要。
德國在選舉制度上留了一手,避免眾多小黨充當議會攪屎棍。它既不是贏者通吃,也不是純粹比例代表制,而是混合制。
一個小黨如果沒有拿下三個以上選區席次,你就不要來聯邦議院里瞎混。這就是德國的“百分之五條款”。
基民盟明天肯定拿不到50%票數,默克爾必須通過談判來選擇合作的其它政黨,內閣其實就是聯合政府。
當希望參加執政的政黨與基民盟達成一致,內閣才能運作起來,談來談去,歸根結底就是人事安排問題。
雙方或三方的談判結果就會被寫入聯合執政協議中,立字為證。
德國在全球經濟下滑和歐債危機雙重壓力之下,仍然保持良好勢頭,在歐洲算得上是一個奇跡,它也將繼續領導歐盟及歐元區。
默克爾在這一過程中,功不可沒,她哺育著德國和歐洲人民。
德意志戰車駛向何方?
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要立足于世界之顛,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追求,照搬照抄,甚至跪拜別國價值觀,注定會被淘汰到地球垃圾堆之中掙扎。很殘酷,但很現實。
德國將各個小公國統一之后,支撐起它精神脊梁的是“普魯士精神”,德意志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迅速膨脹,作為一個后來者,它挑戰了歐洲固有秩序,引發一戰。
戰敗之后,納粹又將德國帶入新軌道,“普魯士精神”演變成了泛德意志主義,種族主義,沙文主義,以弱肉強食為信念爭取“生存空間”。
二戰又戰敗,兩個德國都背負著沉重的歷史包袱,在社會主義體系中,東德被蘇聯大力照顧(控制),而西德在歐洲政治上沒有多少地位,法國成了帶頭大哥,在軍事上被美國控制,西德將所有精力投入到經濟建設之中。
兩德合并之后,德國必定要找回失去的政治話語權,在南斯拉夫解體過程中跳得最高。
默克爾剛上臺,法國佬就給了她一個下馬威,以公民公決方式否決了《歐洲憲法》,在世界上,美國又統治著西方價值觀,一切以美國為標準,這并不符合德國人的傳統精神。
黑格爾曾經說過:“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這個民族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關心腳下的事情,這個民族沒有未來。”
黑格爾作為一個哲學家,他的話,前半段指的是精神家園,后半段指的是物質世界。一個國家,如果失去獨立的精神世界,再多的物質積累也將化為灰燼,沒有未來。
黑格爾這個觀點跟管子是相通的,管子說“夫爭天下者,必先爭人。”所謂爭人,就是爭奪人心。
德意志戰車曾經兩度想征服歐洲,用的都是坦克和大炮,結果不僅軍事上慘敗而歸,而且在政治上被閹割。
90年代兩德合體后,德國人的政治欲望,領導欲望又重新燃起,但無論是社民黨還是基民盟上臺,都極力避免鐵血政策。就算美國喊打喊殺,德國也是盡量低調,甚至被嘲弄為老歐洲。美國眼中的寵兒是波蘭這種主動迎奉的新歐洲。
德意志戰車藏起了鐵與血,換用經濟和價值觀來統一歐洲,這個過程要比鋼鐵洪流慢許多,但效果會更好。
歐洲人既然喜歡扮圣母,那德國就當圣母標桿,站在道理最高峰,讓你們跟著瘋,難民盡管來。
從全球來看,德國與中國沒有根本利益沖突,而中國則是美國眼中最大潛在對手,德國與俄羅斯關于烏克蘭問題的矛盾,遠不如美俄之間來得尖銳。
默克爾一上臺時親美,并在2007年會見達賴喇嘛,但后來調整得很快,直到今天中德關系還是非常平穩地向前邁進,而德美關系處于歷史最低潮。
這里可以看出,默克爾與施羅德總理一樣,他們都沒有具體的未來藍圖,而是根據情況變化不斷調整,注重當下效益,簡單說就是務實。
與日本,韓國對美國唯唯喏喏相比,德國獨立性明顯比它們強。除了德國自身在歐洲地位,經濟實力之外,最主要的是它可以借力的杠桿(中國,俄羅斯,歐盟)遠遠多過日韓。
世人皆說中國崛起,全球媒體時不時熱炒中國威脅論,然而又希望中國接過朝核危機這口大鍋。但德國崛起也是事實,盡管它很緩慢,像一只無聲的狼。
中國被關注,我們也很無奈:
一,我們跟美國是完全兩種意識形態。
二,各方面利益沖突此起彼伏。
三,中國跑得就是快,老二永遠是老大的惡夢。
德國被冷處理,不知是它迷惑了美國,還是迷惑了歐洲。作為一個發動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國家,結果最大的蛋糕都被美國收走,這種歷史教訓德國肯定記在心里。
也許默克爾用的是以柔克剛的手段來為將來德國復興做準備,但是德國的潛在危機也很明顯:
一,無上限的難民政策
二,人口結構變化。
用無上限接收難民的政策來樹立“人權”牌坊,默克爾這個風險冒得太大,宗教,民族問題跑偏,二三十年后,得花好幾倍的代價去改正。
雖然默克爾在壓力之下,將難民向土耳其轉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這又引起了德國與土耳其的直接矛盾,而一些獲得德國國藉的土耳其裔在國家與民族之間,他們先是選擇民族。加上宗教因素,德意志戰車有翻車之虞。
當德國在文化價值,生活方式,社會風俗上過度多元化時,這種矛盾將來必定會反映在政治和經濟之上。
默克爾下一個四年任期,世界將會更不平靜,美國VS中俄的矛盾在一步步擴大。朝核未平,伊核又起。
德國作為歐洲領頭羊,還能當多久?它的羊皮面具早晚會撕下,歐洲那些傻羊們,除了大英帝國跑得快,其它還趴在地上賣萌。
一戰爆發,就是因為德國覺得自己在政治,經濟和全球利益上得不到與實力相匹配的地位,今天的形勢也有些相似,得不到滿足的國家何止是德國?
等這個世界陣線分明,估計離大戰也不遠了,三戰的陣線以什么劃分?用美元還是非美元。
委內瑞拉已經作出選擇,用人民幣結算石油,而這樣一個石油儲量全球第一大國拋棄美元,會直接威脅到華爾街-美元-石油體系。
如果再跳出一個中東國家說要以歐元結算石油,美國得一個個親手掐死。
德國和中國是這兩種貨幣的支撐者, 德意志戰車上的武器變成了歐元,無論是挑戰美元,還是出于自保,德國將來都會靠向中俄,因為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經濟引擎,一個是最大的核武庫。
有人連搶帶騙得到太多太多,早晚會被群起而攻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