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槑子:“節令食品日報制”助牢食品安全防火墻
國慶中秋兩節將至,為防止過期月餅、回收月餅回流市場,北京試點實施“節令食品日報制度”,要求生產企業每日須向當地食藥監管部門報告月餅等節令食品產量、銷量、銷售去向、退貨量、銷毀量等信息。(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長期以來食品安全問題備受人民群眾的關注,尤其是在節假日,各種美味佳肴蜂擁而上,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在享受愉悅假日里,“吃”成了首要解決的問題。也正因為如此,節假日就成了一些不法商人謀取利益的關鍵節點。筆者認為,食品安全問題之所以層出不窮,屢禁不止,關鍵在于不法商人違法成本較低,利潤較高,充滿誘惑。而作為國家的監管部門在制度的設計和執行上受人力、精力及市場環境的影響,往往更側重于解決問題,很難做到治本。為切實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得到落實,抓住關鍵時間節點也就尤為重要。北京試點實施“節令食品日報制度”也就是市場經濟與食品安全制度相磨合而生的產物。從節令食品產量、銷量、銷售去向、退貨量、銷毀量各個環節實行報告制度,環環相扣,即利于監管部門實施掌控,在違法成本上也有效地加了碼,更保障了食品流通渠道地暢通,鏟除了假冒偽劣、過期變質等等違法行為的載體,為人民群眾在節假日開辟了食品安全綠色通道,更是助牢食品安全的防火墻。
但是,實施“節令食品日報制”也是在流通環節再添了一道防火墻,筆者認為,食品安全問題永遠在路上,需要加強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讓商家看得到法律的紅線,守得住道德底線,更多的從法治上、源頭上杜絕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創建一個和諧、安全和美好地社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