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編者按:近來“不婚不育保平安”似乎正在成為高齡未婚女性的新格言,恐婚恐育在每一次殺妻、產后抑郁癥的廣泛轉發中蔓延。尊重女性的個人選擇,無論是丁克,還是不婚,都太過艱難。
這兩天被孕婦跳樓身亡的新聞刷屏,看著大家圍繞醫院和家屬責任劃分的討論,我卻隱約想起了兩三年前,我每天被生育恐懼糾纏的日子。
這次事件,令我印象深刻的畫面是,孕婦扶著大肚子,疼痛難忍半跪在地上。又經歷了怎樣的絕望,才從窗戶一躍而下,匆匆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看著大家的討論,很多是圍繞著醫學和法律兩個層面,究竟是醫院方的責任,還是家屬的責任。眾說紛紜,我并不想參與討論,因為醫學和法律都不是我的專業領域。作為旁觀者的我,理性的角度是等待專業人士給出解釋,而感性的層面,有種死水一樣平靜的絕望——無論如何劃分責任,孕婦不可能復活。令我介懷的是她生前身心承受的痛楚和絕望,沒有生育經驗也沒有生育計劃的我,不知為何對這種絕望,似乎有些感同身受。
關于女性生育發生意外的新聞,我并不是第一次轉發,比如楊冰博士因先兆子癇去世,比如湘潭產婦因羊水栓塞意外身亡。那時候,同為女性,仿佛有種切膚之痛。因為,我的體驗是:女性是否要生育 、什么時候生、生幾個、用怎樣的方式生育,都是不自由的。在我看來,作為產婦的絕望,不止是面臨巨大痛苦的時候,更多時候是作為女性本身的“不自由”。
我每次轉發類似新聞,流露出不愿意生育的情緒,總會有“熱心”人士來“教育”:出事的還是少數,找個好男人,好婆家就行了,人還是要陽光一點的。
“看問題別那么偏激,別那么極端(此處可有回音)”,這類話更是聽了無數次。如果是路人說了這樣的話,我或許能一笑置之,但偏偏這樣說的,是我的親屬、好友、曾經的親密伴侶。
我第一次向我媽媽提出考慮丁克的時候,她的態度很平和,后來她告訴我,她以為我在說著玩。第二次,她發覺我是認真的,這下不得了,我們母女大吵一架,我媽媽甚至說,我如果不生育,對不起我去世的爺爺,讓家里“斷根”。我也情緒激動地回應:我就算生育,后代的冠姓權并不屬于我,作為女孩,本身就是“斷根”。
演員曾黎在電視劇《妯娌的三國時代》飾演丁克一族
這些話,我不是憑空學會的,很小的時候,我就無意間聽過媽媽對別人說:“反正生了個女孩,也斷根了”。那個時候,我心里很不服氣,明明從小被教育“男女平等”,為什么男孩子才能“續根”,我們和男孩子一樣上學、競選班干,為什么隨著年齡增長,卻要逐漸面臨“矮化”呢?
這次風波之后,我和媽媽暫時得到了相互諒解,媽媽表示:尊重我的想法,不強迫我。我看得出媽媽的不情愿,畢竟媽媽年輕的時候,接受的是一系列“按部就班”的教育,“個人選擇”似乎是個不經常被提起的詞。我知道這是表面的妥協,也知道這個選擇在媽媽的認知里還是“不合常理”的。
那次之后,我經常自我審查:“是不是我太自私了,和周圍環境格格不入”,那個時候,我想過,如果有一天我孤立無援,可能會妥協。
雪上加霜的,還有我當時的男朋友的態度。作為我的親密伴侶,我想要共度一生的人,即使我們意見不同,需要一方對另一方妥協,我也希望他能夠理解我的心情,站在我的角度去思考。
當時他想的最遠的就是結婚,生小孩、誰帶小孩的事,他沒想過,我們只是傻乎乎的談戀愛,他對于我突然的擔憂顯得無所適從。
Facebook首席運營官雪莉·桑德伯格在職場女性勵志書籍《向前一步》中寫道:男人準備成為爸爸,一般是在備孕期間或者妻子懷孕之后,而女人往往在十年之前就開始為生育做準備,甚至女性自己都意識不到她在做決定。沒錯,我確實在做決定,雖然我只比他大一歲半,一年前我也和他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誰知道突然間,由于看到一些信息,就開始擔憂生育這件事,它會對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怎樣的影響。同樣的信息,男生也有渠道看見,只是他們中很多人不會特別在意。
然而我當時的男朋友對我充滿了不理解,他說:“在中國,生不生小孩又不是我們說了算的,還有雙方父母,女人總要犧牲點什么吧?”。
因為,這句話,我有一周的時間都恍恍惚惚,有一次正在編程,兩大朵眼淚就這樣“吧嗒、吧嗒”滴在鍵盤里,把旁邊的同學嚇一跳,我趕緊說,“對電腦太久了,累了”,然后匆匆跑出去,對著水龍頭抹臉。
后來,因為異地和生活壓力等原因,我們分開了。當時,我幾乎每天都被“絕望”的情緒籠罩,最親近的人都不曾理解我。真的是我“大錯特錯”了嗎?
我開始有意無意說服自己:“孩子也很可愛,生一個也不錯”,雖然還是會本能抵觸。
生活就這樣糾結矛盾地繼續,有一天,我家庭聚會,已經懷孕的表姐突然抱怨,害怕養孩子麻煩。這時候,她遭到了幾乎所有女性長輩的“狂轟濫炸” ,“孩子你可別嘴硬,生了就知道親孩子了” 、“對呀,你還是沒長大呢” 。我一方面驚訝,我的表姐居然和我有同感,而面對我們共同的女性長輩們,我們卻得不到任何理解。所有人都覺得生養孩子是理所當然的事。
我不敢想,也不敢問,從小見到蟲子都害怕的姐姐,對分娩的疼痛又有怎樣的看法?
我的一位阿姨在醫院工作,曾經聽她說起,有時候醫生會厲聲訓斥待產的產婦,因為一些產婦總是大喊大叫,無論給自己還是給醫生接生都帶來更多困難。站在醫學的角度,我能夠理解也愿意相信醫生,但是于情,人在疼痛的時刻大叫,難道不需要妥善安撫情緒嗎?但是我也理解阿姨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每天面臨很多病患,實在分身乏術,沒有那么多的精力。
所以,作為生育主體的女性,難道就這樣被放逐到邊緣地帶?我真心希望,女性的體驗,特別是生育體驗,能夠更多進入公共討論,而不是被遮蔽和隱藏。希望這樣的悲劇,能夠給予公眾警醒,不僅是生育的過程,女性圍繞著生育的一系列問題,以及男性如何對待家庭,如何關愛妻子,站在妻子的立場去思考,都需更多的討論。
真心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次發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