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中國崛起的磨刀石
云臺峰上的123
大國崛起必然伴隨著巨大的壓力與劇烈的疼痛,有太多的舊勢力需要打倒,撐不住就不配做一個大國。大國崛起不可能取巧走捷徑,崛起過程中付出的代價越大,國家越強。英國與德國成長初期經歷了殘酷的戰爭,美國內戰中的戰死人數超過其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戰死者的總和,三個國家后來都很強大。意大利統一過程中存在太多折衷,舊勢力與外部敵人未受到應有的打擊,近代以來意大利一直在發達國家行列吊車尾,光榮的羅馬與極能打的倫巴第蠻族后人長期蒙羞。作為唯一的非白種人建立的真正強國,中國要么成為世界第一強國,要么時刻準備被歐美強國剪羊毛,這與意識形態無關,看看俄羅斯、日本與墨西哥的境遇就知道了。軍隊拿不到的,就不要指望外交部能拿到,外交部的嘴炮僅是軍隊大炮的外放,法國在鎮南關戰役失利后仍從清朝政府手中得到越南依仗的是清軍早晚面臨的最終戰敗。放棄幻想,準備打仗。
打服打痛讓其不敢造次是對付實力不如自己的大體量對手唯一有效的辦法。歷史上的強國總會遇到一些雖然實力不如自己但體量大能帶來不少麻煩的對手,他們雖然整體實力相對較弱,但能在局部地區集結起形成優勢的兵力,起到扯后腿的作用,如一戰前德國面臨的俄國,二戰前蘇聯面對的日本,無論是人口數量還是控制的土地面積,當時日本的實力都很強大。俄國從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之初就經常阻撓其崛起,日本更是曾派兵干涉蘇俄內戰,當時德蘇兩國高層認為自身實力尚不足以應付兩線作戰,遇到爭端多以外交手段解決。俄國與日本卻不依不饒,一戰時俄國終與德國刀兵相見,牽制了德國的興登堡與魯登道夫等一大批精兵強將,日本也是屢次向蘇軍武力挑釁。蘇聯醒得早,張鼓峰戰役與諾門坎戰役打服了日軍,從此西線再危急,日軍也沒敢在東線惹事,乖乘地等到二戰后期被從歐洲戰場抽出身的蘇軍消滅。大國之間只有利益,沒有誠信,更沒有感情,蘇聯幫助中國實現了工業化,中蘇交惡后,中國扮演的正是扯后腿的角色,至少牽制了蘇聯三分之一的實力,蘇聯的沒落,中國功不可沒。印度對中國也是一個扯后腿的角色,真要打,印度肯定不是中國的對手,但印度能夠牽制中國相當部分的國力。如果中國還是學習二戰前德國與蘇聯以外交手段安撫的辦法,費力不討好,早晚會圖窮匕現,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唯一正確的辦法是學習蘇聯以戰止戰的辦法,打痛打服印度,保證西南戰略大后方的安全。
洞朗地區的本次對峙無所謂輸贏,正在逐步收復喜馬拉雅山中失地的中國才是真正的贏家。本次中國與印度在洞朗地區的對峙雖以印軍撤離結束,卻引來國內部分民眾的不滿,其中固然有妄圖挑起中印戰爭以拖延中國在東方與美國、日本及臺灣省開戰的人興風作浪,確實也有民眾對中國沒能漂亮地懲罰侵略者感到遺憾,他們的問題是對于中國自身情況及中印邊境斗爭的不了解。本次中印邊境對峙只是幾十年來雙方間的例行公事,幾十年來,中印雙方一直在喜馬拉雅山里為了土地展開爭奪,在實際控制線進進出出只是雙方的一種斗爭手段。2009年,印度在拉達克地區修建公路因“中國軍隊的阻撓和反對而停工”,引發了雙方的“口水仗”,2013年,習主席訪印期間,解放軍超過實控線,發生帳篷對峙,再一次激烈的“口水仗”后,我方主動撤退,雖然當地是中國的領土,但在印度看來就是侵略,本次是印軍先越線,且是中國與印度的傀儡國不丹的邊境線。武裝沖突是中印雙方另一種斗爭手段,自1962年以來打了若干次,在洞朗地區也曾打過一次,中方以極小損失取得勝利,印軍傷亡800余人。中印雙方在喜馬拉雅山不斷拉鋸的結果是中國的實際控制區越來越大,當地的小國不斷倒向中國,面積最大的尼泊爾更是由信仰毛澤東思想的共產黨上臺執政,誰輸誰贏一目了然。1962年中國戰勝印度后撤軍是因為后勤系統不能保障軍隊在當地長期駐守,近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在努力,派鎮到墨脫的新隧道已開工,從米林穿越多雄拉山,直抵墨脫縣城,比通過現在的嘎隆拉隧道要近上百公里,軍委副主席都去視察工程進度了,墨脫是中國在藏南地區的支點,已通車一條盤山公路與一條隧道,驢友們應知道當地搞建設的難度,如果只是為了一個小縣城,這么大的投入確實不值得,中國為的是保住南亞的一塊翡翠。不明真相的群眾也就罷了,可笑的是百度手機主頁2017年8月30日的手機百度首頁推送了一篇文章《在國際較量中無奈撤退,失去軍方信任,最終被迫下臺》,講的是赫魯曉夫在古巴危機中讓步后下臺的事,是何居心大家去想,不愧是美國資本至少占25%的企業。此次對峙之所以在普通民眾中引起如此大的反應,主要是因為網絡的信息推廣作用,讓不少人受到缺乏常識的偏激者與別有用心者的蠱惑。按某些人的觀點,中共軍隊當年不該游,就應一直擊到白宮才算不怯懦。列寧說過,進兩步,退一步,我們仍然在前進。
慎用國力,精心安排戰爭。我曾在2015年底的《南國鋒煙七十年——中緬關系回顧與展望》一文中預言,兩年之內,中國軍改之時,美國與日本政府將在中國的南方開辟一條反華新戰線,印度的莫迪雖然是職業神棍出身,卻理性務實,不會上美日政府的當,緬甸將是突破口。一年半以來,在美國與日本政府的援助下,緬甸軍隊大舉進攻各支民族武裝,英勇的民族武裝經過血戰粉碎了敵人的企圖。與此同時,日本的所謂氣象雷達站在緬甸建成,美日軍隊開始培訓緬甸軍隊,美國日本政府的大招還在后面。與此同時,中國軍隊的改革在進行中,新官上任,正是將不識兵的時候,某些方面類似于諾門坎戰役前夕的蘇軍,除非迫不得已,當前的中國盡量不要打仗。中方此時在洞朗地區修路確實失策了,盡管那里是中方的領土。2009年印度在拉達克地區修建公路因“中國軍隊的阻撓和反對而停工”,2013年習主席訪問印度時發生的帳篷對峙也是中方先越過實控線,雖說那里是中國的領土,但在印度看來,中國是在侵略。印度大吉嶺地區新近出現了一支8000人規模的廓爾喀人反政府民族武裝,廓爾喀人是出了名的驍勇善戰,中方此時在旁邊的洞朗地區修路,印度怎么會不作出反應呢?莫迪需要攢人望。印軍越境入侵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大舉入藏,引而不發。俄而,總參謀長房峰輝下,李作成上,臨陣換將,原因不明,可能是因為應對印軍的預案沒做好,可能是因為備戰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可能是因為領導層在戰與和上出現分歧,反正打不起來了。既然此時中國不愿或者也難以應對大規模的武裝沖突,在熱點地區就不應做容易引起沖突的事情。雖然最終通過外交手段讓印軍撤退,算是保住了臉面,但是如果公路停工,容易給外人中國失敗了的印象,如果繼續修,中印間很可能有新的對峙甚至武裝沖突發生,就與近期中國不愿開戰的初衷相違背了。我認為,金磚峰會后洞朗地區的公路應繼續修,哪怕修幾天也是勝利,反正會后最多一個月當地就大雪封山了,到時候再停工,雙方很難開戰,拖到明年冰雪融化,中國軍隊的整合就該完成了。無論何時,如果印度政府強烈要求自殺,中國困難再大,也要成全印度政府,中國人民解放軍再難也沒諾門坎戰役時的蘇軍難吧?最前沿的幾百人可以象征性地撤回做個樣子,調到沖突地區的軍隊暫時還不能撤,適應一下高原氣候以利作戰,拿了人民這么多幣建設軍隊,不打幾個勝仗何以服眾。
沒有共同利益基礎的金磚國家不可能形成牢不可破的聯盟,中國不應對金磚國家聯盟寄以厚望。一個國家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國家間結成聯盟的基礎是有共同的利益。五個金磚國家間除了中俄有共同對付美國的需求,其他國家并無與中俄結盟的必要,一旦與中俄結盟,反而會招至美國、日本與西歐強國的敵視。2001年,美國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師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首次提出金磚國家的概念,指的是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近來又加上南非,此提法類似于1980年代的亞洲四小龍的說法,僅是一個經濟學上的提法,是傳統強國對后起之秀居高臨下的品評。五國中,印度國內民族矛盾、種族矛盾、宗教矛盾、意識形態矛盾錯綜復雜,國內游擊隊勢力龐大,堅持了幾十年的武裝斗爭,政府腐敗無能,軍隊積弊叢生,能不分裂就不錯了,至今尚處于工業化初期,基礎設施極其落后,發展缺乏后勁。巴西地處美國后院,當美國收縮實力,重新樹起光榮孤立的旗幟,必將掃清拉美新興力量,中國鞭長莫及,巴西就危險了,巴西政府的執行力也差勁,里約熱內盧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問題都解決不了,經濟發展靠的就是不斷毀滅熱帶叢林建種植園與出賣資源。南非本是非洲唯一的發達工業化國家,經過曼德拉及其非國大的禍害,已逐漸向農業國轉變,南非能進入金磚國家之列靠的是吃白人的老本與豐富的資源。俄羅斯靠賣資源和炫耀武力冒充超級大國,普京在,還能鎮住反對派力量,一旦換新領導人,國內必然大亂,不分裂就不錯了,中國人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發展勢頭很猛,50年后中俄間必有大沖突發生。五個金磚國家湊在一起,就是暴發戶開會商量如何發財,相互間友誼的含金量很低,非要將五個國家搞成個政治聯盟就有點一廂情愿了,萬一南非與巴西經濟衰退了呢?那種以為將彼此的經濟聯系在一起就能避免相互間的戰爭,甚至能一致對外的想法很幼稚,二戰前美國與日本、德國的貿易如火如荼,德國進攻蘇聯前還放行了一列運送礦產品到德國的列車,德國與中華民國經濟與軍事來往十分密切,為了拉攏日本,德國仍然放棄了中華民國,一切都要服從于國家長遠與整體利益,通過戰爭掠奪對方資產比做生產來得更多更快,美國在伊拉克就是這樣做的。現在中國對印度的貿易順差每年有500億美元,莫迪對此深惡痛絕,印度國內大力倡導抵制中國制造,如果中國因此對印度禮讓再三就是在鼓勵與中國有經濟往來的國家對中國蹬鼻子上臉,哪里讓得完!!!這就是一個人吃人的社會,要想不被吃,就得吃別人,毛主席的辦法是,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中國的主要敵人是美國與日本,一旦與他們起沖突,印度肯定要挑事扯中國后腿,在國際政治格局中,印度扮演的就是這個角色,對于歐美強國來說,這就是印度最大的使用價值,與日本韓國一樣,他們認為戰勝中國就是戰勝了全世界。中國只有學習蘇聯在二戰時對日本的做法,打痛打服印度,收復藏南等被侵占領土,讓他們無論何時都不敢給中國搗亂。對印度內部的武裝反抗力量,中國也應給予援助,特別是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與曼尼普爾地區,那里本是獨立的國家,被英國殖民統治后才并入印度,當地居民為從云南省遷去的傣族和南北朝時南遷的北齊漢人,歷史上云南省的傣族土司遙領阿薩姆地區。金磚國家峰會是一個暴發戶俱樂部,不可能形成牢不可破的聯盟,中國可借召開金磚國家峰會出出風頭,滿足一下人民的虛榮心,不應對之寄托太多期望,更不能作出過多的投入和讓步。
從長遠來看,地球上只有大國才能生存,中國不能心存僥幸,僅憑經濟與外交手段不可能實現崛起,刀對刀槍對槍退無可退的一刻必然來臨,拖延而不面對困難是對后人的不負責。要打仗先治軍,1962年的中國才走出三年自然災害,印軍來送功名,毛主席說打就打,張國華軍長感嘆沒想到這么容易就取得如此大的戰果。當時的社會風氣好,人民勤于國事,軍隊作風正,備戰工作抓得很緊,士氣高漲,一戰奠定幾十年的和平。改革開放后,中國的社會 風氣江河日下,社會沒有死角,中國軍隊也開始出現大規模的腐敗現象,自從軍隊開始經商以來,軍隊更亂了,演習成了演戲,各式腐敗花樣翻新,鄧小平在此事上要負主要責任,如果不是張愛萍與楊成武等一批老革命者堅決糾風,中國人民解放軍早就垮了。中國軍隊必須向前清算四十年,從查處1980年代初期的腐敗開始,葉文福等耿介之士在軍中占了上風,中國軍隊才會恢復戰斗力,抗戰時楊成武整頓軍隊的經驗是抓軍紀重過反特,一軍分區的戰斗力極強。打仗要選對時機與敵人,無論中國先打美國日本還是印度緬甸,另一方都要牽制中國,不如先打弱的一方,美國日本習慣于在戰爭中拋棄盟友,日本拒絕在納粹德國進攻蘇聯時對蘇宣戰,美國更是劣跡斑斑,印度與緬甸真到危險時刻,美國與日本跑得飛快打敗印度與緬甸收復失地后,中國再以保住其政權為誘餌與其談判,保持雙方間的長期和平交往。俄羅斯與中國有共同的敵人,當初俄羅斯奪取烏克蘭的克里米亞時也沒顧忌中國的感受,烏克蘭獨立以來與中國關系很好,我們打印度也不用管俄羅斯的感受,只要能打贏,俄羅斯反而會因為有一個強大的盟友而慶幸。中國的崛起需要一塊磨刀石,印度與緬甸都是極好的選擇,中國與印度必有一戰,緬北與印度東北部的人民北望王師已經多年了。放棄幻想,準備打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