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大學我們花了家里那么多的錢,把原來還算可以的家庭變得一貧如洗。更要命的是,畢業后還沒有好工作,甚至畢業就失業,在他們看來還不如高中畢業后就出去打工……‘大學無用論’和‘大學致貧論’就這樣點點滴滴深入到村民的心中。”
“由于初中撤點并校而相關財政和設施以及管理不到位,集體住宿條件不利于生活學習。小學時期的學習挫敗感以及以高考為目標的初中課程設置等原因,讀書無用論在農村青少年中流行,在某村落初中輟學外出打工者高達60%以上。 ”
“八次大規模調研,來自四省24931名農村中學生的數據,以及與52名樣本地區農村學生深入訪談,我們發現,農村地區整個中學階段的累計輟學率高達63%。”
農村!農村!
“讀書無用”論首先從農村出現。過去靠高考改變命運的農村青年,如今面臨著三大難題:一是高考的公平性不如以前;二是高昂的學費讓貧困家庭難以負擔;三是大學畢業后卻找不到工作,教育投資得不到回報。在一些農村學校,放棄高考的學生高達三成。
“我國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研究”表明,中國重點大學的農村學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斷滑落。清華北大農村學生所占比例,從三成落至一成。
普遍來看,農村學生接受的基礎教育質量低于城市孩子,在強調分數的競爭中,他們難以支付高昂家教費、培訓費,很難取得好的高考成績,結果只能進二本、三本、高職高專這樣的學校,被重點大學錄取比例越來越低。
新華社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學學費10年上漲20倍,而同期國民收入增長卻不到4倍。還有一項數據顯示:一個本科生的培養成本,相當于一個農民35年的純收入。負債讀書、還債無望,初中生流失、輟學現象嚴重。
社會新增加的工作職位,跟不上畢業生的增長人數,導致“畢業即失業”的現象日益普遍,數百人搶一份工作的景況越發常見。即使找到工作,起薪也大幅滑落。一些地方,大學生的起薪甚至不如農民工。
上大學無望,高中教育基本為大學鋪路,中職教育質量大多極為低劣。所以,農村教育的潰敗在所難免。
教育產業化是直接原因
在80、90年代中期,教育產業化已經進行過兩次討論,出發點是教育體制如何適應經濟體制變革。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后,政府和學者開始關注如何刺激消費和投資以拉動經濟增長。高等教育“產業化”可以引導教育消費,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人民與日俱增的巨大教育需求,使政府教育財政壓力不斷增大。為了刺激消費,同時緩解教育對財政的壓力,教育產業化正式提上日程。
教育產業化帶來的最明顯的后果是,大學在有限的基礎設施和師資條件下不停地增加學生人數,不惜因為數量而犧牲質量,而“數多質少”直接導致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而與此同時,大學學費在瘋狂地上漲。
1989年,國家首次對高等教育進行收費,象征性只收200元。1996年在部分高校試行并軌招生,學費一下子漲過2000元。1997全面并軌后,學費徘徊在3000元左右。2000年各地高校收費標準猛漲,普遍提高15%左右,有的地區提高20%,學費超過4000元。2005年學費在5000元左右的專業偏多。目前,大學學費根據地域不同而有所不同,發達地區一般在5000元到1萬元不等,其他省市最少也在3500元左右。
不僅僅是高等教育產業化,整個教育體制都開始瘋狂地卷入“產業化”的浪潮。
一些人高舉“教育產業化”的旗幟,堂而皇之地將教育變成商品來謀取高額利潤。在教育產業化的旗號下,一些地方官員將其權力范圍內的高中、技校這種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國有教育資源,出讓給民營資本。
在財政撥款不到位的地方,教育產業化也成為一些學校亂收費、高收費的“理論根據”,甚至成為教育領域極少數人尋租活動的擋箭牌。嗅著商機,各種培訓機構以及學習資料紛紛加入浪潮之中。家教、補習、培訓、各種教輔資料,將優質的教育資源集中后明碼標價,使得出身貧寒的學子越發“輸在起跑線上”。
對此,有人激烈地評論說:“教育產業化體制改革是非常失敗的,其目的根本就不是提高國民素質,而是在‘一切向錢看’的經濟政策誤導下,假借擴大國民受教育機會的名義,制造并擴大教育商販們市場和商機的一個大騙局。”
還有人憂心忡忡地提出:“一旦容許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成為決定學生接受教育質量和程度的條件,優質教育就可能成為富裕階層的特權。”
這一事實,有增無減。
近年來類似“抨擊應試教育高壓”、“抨擊高考殘酷”的話題每每都能引發討論熱潮,看似全民喧囂,實際上,僅僅是一部分“中產”在焦慮之中的的相互撫慰——高考早已變成了上層不愿玩,底層玩不起,中產瞎折騰的事情。
不僅僅是農村
前文一直在提農村、底層,而事實上,所有尚未掌握資本或權力的“普通人”全部卷入了這一場風波。
曾經,讀書無用論一經提及就被嘲笑為“目光短淺”“功利至上”;曾經一幫公知“站著說話不腰疼”地嘲諷“人窮目光就短淺”“你窮是因為你不努力”時,還有眾多人不明就里地隨聲應和。但隨著就業形勢的逐漸嚴峻,“白領”工作壓力的急劇增大,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意識到,讀書實際上一種更為隱蔽的階層乃至階級的篩選過程,而不是充滿希望的上升通道。
“讀書無用”實際上,成為了“階級固化”的同義詞。
“出身越底層,上的學校越差”,這一趨勢正在被加劇。三十年來,國家的轉型在繼續,但底層個體命運的轉型,卻在逐漸陷入停頓。
如果貧富差距在文化上擴大,經濟上的貧富差距就會進一步擴大,而且使得階層進一步固化,更加難以實現社會流動。即便通過高考來“改變命運”希望日趨渺茫,但這幾乎是獲得上升機會的唯一“穩定”可能。
在上升通道收縮、階級日益固化的社會背景下,稍好一些的“中產們”大多一邊抱怨著社會不公,一邊竭力使自己成為這種不公更大的受益者。在貧富分化迅速的大背景下竭力維持現狀。
那些由于極度缺乏優質教育資源、進而極難拼進名校,甚至連教育成本都拿不出來的底層,不得不被迫承認“讀書無用”,在迷茫之中“放棄讀書”。
寫在最后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越來越成為農村學子的奢望。渴望“讀書”來改變命運的寒門子弟,先要面對“有沒有讀書資格”“書是否能讀好”等實質性的公平問題,寒窗苦讀十幾年后,還要面對“讀書讀得好是否有用”的問題。
嚴峻的就業形勢和教育產業化后高昂的受教育成本,迫使底層人民再次高呼“讀書無用”。“讀書無用”的吶喊成為寒門子弟向上攀爬、期望改變命運的一個辛酸的背景音。
面對“讀書無用”的現狀,有人搖頭嘆惋:教育,本該是公平的起點,本該要讓人們看到希望。可是真的本該如此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