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社會學博士馮軍旗在中原腹地的一個農業縣掛職兩年,以學術研究的方式還原中國當下基層官場的政治環境,寫出的論文《中縣干部》經由中國青年報報道后,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并引發了一場空前熱議。有的網友說“地球人都知道,只不過他寫成了博士論文”,還有的網友稱“中國缺少大師,但從不缺陰謀家”,也有的網友視其為“當代版的官場現行記”。曾兵在想,面對洶涌而來的社會輿論,能否引發一場大規模的官場整肅?
從中國歷史上看,歷朝歷代面對集體腐敗大多無力回天,懲處的只是少數不長眼的“倒霉蛋”。馮軍旗論文中的標本農業縣,雖然人名與地名均應進行技術處理,但有網友分析,“中縣”很可能是河南的新野。其實,“中縣”到底是哪個縣已經不重要,關鍵是如果面對和解決這一困擾多年,關系到“生死存亡”的官場腐敗問題。但奇怪的是,面對媒體報道和網友熱評,目前官方還沒有正面回應。
創建一個“世外桃源”易,打造一個清平世界難。中國從不缺少清官,歷史上也有許多“太平盛世”。時下官方對“基層官場生態”的無語,是對學術研究的寬容,還是對現實官場的無奈?是順其自然的生長,還是醞釀著一場深刻的官場整肅?“樹欲靜而風不止”。曾兵分析,在當下的社會重大轉型時期和特定的歷史政治氛圍下,或可發生一場大規模的官場革命,而時間很可能就在2012年,其理由有四:
一是面臨換屆,不適合有大動作。目前,全國各地換屆選舉有是一個特點,就是紀律要求尤為突出,從中央到地方都出臺了換屆選舉工作紀律文件要求,以確保換屆工作風清氣正。對凡是影響干擾換屆選舉的人和事,都進行嚴肅處理。云南教育廳一副主任網上誹謗領導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這堪稱歷史上最嚴厲的處罰,可見今年換屆選舉的總體風格和態勢。
之所以不聽話、不守紀的官員進行嚴厲處罰,或是透露出對未來可能采取的措施。曾兵以為,在換屆選舉這一重大任務面前,其它一切工作都會讓路,以確保換屆的順利進行。同時,在法治社會、人治官場的中國,換屆對于官員來講,關系到“跟誰走、為誰干”,許多工作面臨著半停頓狀態,也不適合有大動作,而反腐敗這一重大舉措,必定由新一屆政府面對。
二是制造輿論,為行動做準備。“革命的輿論是革命的先導”。 1978年5月11日 ,《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的名義發表了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從而引發了一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全國性大討論,繼而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曾兵以為,近年來,全國也在進行大討論,討論的內容不是真理,而是直指當下社會的官員腐敗,而且聲音逐漸增大、級別逐漸提高。
民間,公眾的話語空間不斷擴大,批評政府部門“不做為”、揭露官員“懶政”及官場潛規則的帖子、文章,可以說是多如牛毛。媒體,公開報道揭露腐敗官員丑聞丑行丑態,一大批官員、學者公開發表痛斥腐敗的言論。高層,胡錦濤總書記將反腐敗問題提升到“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前段時間,以鐵腕反腐著稱的镕基總理,沉寂多年后突然出書。近日,第一次全方位的揭露了基層官場生態的北大博士論文部分章節公開。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什么呢?
理論先行,輿論引導,大凡在重大舉措之前多是如此。曾兵以為,以目前的社會輿論氛圍看,一方面,不惜犧牲政府官員形象,表現出執政的自信。另一方面,就是充分發動群眾,營造反腐敗、正風氣的社會氛圍,為下步采取重大行動充分做好社會輿論準備。
三是提升執政能力,反腐勢在必行。胡錦濤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干部用權的最高標準。近年來,官員腐敗層出不窮,真有點“按下葫蘆起了瓢”,群眾有意見、不滿意,整肅官場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胡錦濤總書記在今年七一講話中又一次向全黨重申反腐敗工作的重要性,他特別強調指出“反腐敗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什么是生死存亡?曾兵的理解是,如果執政黨不革貪官污吏的命,那老百姓就要起來革命。所以,總書記要求:“全黨必須警鐘長鳴,把反腐倡廉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有力的舉措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堅定不移把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這是總書記向全黨發出的一個重要信號。曾兵以為,北大博士論文在這一特殊的歷史時期經媒體廣泛報道,是否有什么含義呢?或許,這篇論文很可能就是進行基層官場反腐戰役的導火索。
四是歷史周期使然,或許要有非常舉措。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工作重點。在當代中國的發展歷程中,有兩個至關重要的關節點。一是1949年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開創了中華民族的新紀元,但直至1978年這長達30年的時間里,始終堅持以階級斗爭為綱。1978年“拔亂反正”之后,中國走向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主線,逐步實現民族復興,直到今年又走過了30多年。
曾兵以為,社會的發展大多集中于兩個方面,一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二是階段斗爭或政治斗爭,鞏固政權。只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其不同的側重點,執政黨通過不斷修正路線以鞏固提升執政能力和地位。階段斗爭30年,發展經濟又30年,曾兵不是唯心主義者,但在30年的歷史輪回是否預示著什么呢?
近日媒體報道,貴州甕安縣在發生震驚全國的“甕安事件”之后,上下勵精圖治,三年之后的今天,“甕安浴火重生,三年大變樣”。普通百姓甚至可以在鄉政府的大院里曬稻谷。這說明只要地方政府有責任心和危機感,切實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就能官、民有效溝通,就能化解矛盾,說明基層政府有能力解決好自身問題。問題成堆的甕安能做到藍天白云,曾兵相信,只要有信心、有決心,基層官場的生態也一樣可以得到凈化。
曾兵以為,雖然反腐敗斗爭是一個長期、復雜、艱巨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改變殘酷而黑暗的基層官場現實,整肅將會是必然之舉、必由之路。從中國改革的進程和采用的方法來看,通常是由下至上而行,而處在輿論風口的“中縣”,或許成為基層官場整肅的試點、焦點和熱點。至于市、省乃至于更高一級的官場,大概不會在整肅之列,但應該由于人與事的牽連,也能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至于動靜有多響、震懾有多大,那就看當政者的決心與魄力了。
以上僅是曾兵個人的判斷,但愿官場整肅不是“隔墻甩磚頭、砸著誰是誰”,希望如高爾基《海燕》中的詩句一樣:“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