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妨先看幾條相關時訊,然后再繼續討論。
【1】金融股領銜暴跌 拖累歐美主要市場股指全線“崩潰”
據第一財經日報2011年08月22日報道,三伏天,市場卻寒意逼人。統計顯示,經歷了腥風血雨的一周,環球市場跌幅駭人。由于擔憂歐債危機繼續蔓延,歐洲多家銀行股集體暴跌,拖累歐美主要市場股指全線“崩潰”。歐元區市場的主要股指跌勢領先,德國DAX30指數過去一周的累計跌幅高達8.6%,緊隨其后的法國CAC40指數跌6.1%,英國富時100指數也大跌5.3%。在德法兩國會晤拒絕為希臘主權債務再埋單并不支持發行歐洲債券的背景下,極其脆弱的市場情緒把對歐債的擔憂矛盾指向歐洲各大銀行、金融機構。市場分析人士指出,跌幅深重的銀行股背后,凸顯的是市場信心的崩潰。
資本市場全球化的趨勢下,美國股市難免被拖累。截至過去一周,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一周跌幅超過4%,進入8月以來累計下跌11%,標普500指數周跌幅4.7%,8月份累計下跌13%;納斯達克指數上周累計下跌6.6%,8月累計下跌15%。本周五,美國商務部將公布美國2季度的GDP增速。對此,中銀香港周日的研究報告指出,就目前增速而言,美國經濟已再次臨近衰退邊緣。
也有分析認為,本周股市走向會更關注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本周五的講話。去年的此時,伯南克公布了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
【3】漢堡爆發騷亂 德國也開始鬧事了
據中廣網2011年8月22日消息,挪威的槍擊事件余波未了,英國的騷亂也還沒有完全平息,處在歐洲大陸的德國也開始鬧事兒了。昨天凌晨,德國北部港口城市漢堡爆發了小規模騷亂,30余名鬧事者被臨時拘留,5名警察受輕傷。不僅是漢堡,首都柏林最近也發生了多起燒車事件。短短3天時間,有三十五輛車在夜間被鬧事者燒毀。據中新社駐德國記者報道,前幾天,連續三夜,每夜都有十幾輛車被燒。
從挪威槍擊事件開始,到英國的騷亂,到德國發生的焚燒汽車事件,歐洲給人感覺度過了一個不平靜的夏天。特別是德國,一向給人感覺是安定平穩。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認為,德國之所以在青年中有不滿情緒,更多的來自于對歐洲經濟一體化、德國負擔過重的不滿。德國民眾在這點上對全球化及一體化很不滿,而且經濟危機對德國也產生影響。
相比較德國,挪威和英國的事態要嚴重得多。曲星認為,挪威、英國發生這些惡性事件的原因也要復雜的多。經濟危機影響非常嚴重,年輕人失業率非常高,政府必須要縮減公共開支,意味著政府提供的福利相應的減少。從深一點的層次來看,左右翼傳統政黨變來變去,不論是左翼上臺還是右翼上臺,都是換湯不換藥,所以年輕人開始對國家的傳統政治感到失望。
【4】歐洲進入騷亂高發期
據浙江在線-浙江日報2011年08月10日報道,歐洲近年騷亂事件頻發。
●2005年10月27日,巴黎以北克利希蘇布瓦市兩男孩躲避警察時觸電身亡,數百青少年上街抗議。次日,克利希蘇布瓦街道多輛汽車遭到焚毀。造成23名警察受傷,13人被捕。隨后的10天內,騷亂蔓延到了近300個城鎮,一名61歲的汽車廠退休工人在試圖撲滅家門口垃圾箱燃起的火時遭到襲擊,被活活打死,成為騷亂事件中首名遇害者。法國的騷亂還波及到了鄰國比利時。
●2008年12月,希臘一名15歲少年涉嫌被兩名警察開槍打死,迅速演進成暴力示威的全國性政治事件。雖然法庭其后證實,少年只是誤中流彈。但是這場在希臘持續一周的反政府示威和騷亂,又進一步蔓延至歐洲其他城市。西班牙、丹麥和意大利有示威者破壞商店玻璃,襲擊警察和銀行,而在法國的波爾多,更有滋事分子在希臘領事館門外放火燒車。在希臘騷亂中,不難發現主要參與者均為失業的年輕人,希臘騷亂因此被認為是歐洲青年困局的縮影。
●2009年5月1日, 歐洲多個國家爆發游行示威活動。參加者對嚴重經濟困境表達不滿。部分地區的游行活動演變成騷亂。在德國首都柏林的一次示威活動中,約5000名示威者與警察對峙。激進示威者朝警察投擲石塊和燃燒瓶并縱火燒毀汽車。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以及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的游行示威也發生暴力事件,警方拘捕68名示威者,有11名警察在沖突中受傷。
●2010年7月18日,法國圣艾尼昂市一名涉嫌偷竊和無照駕駛的吉卜賽青年因拒捕被擊斃。接著,數十名手持武器的吉卜賽人包圍警察局,焚毀汽車和國旗,破壞附近商鋪和公共設施。不久后在東南部的格勒諾布爾,一名外來移民持槍搶劫,在警察追捕中被擊斃,此后爆發了幾天的暴動。這兩起騷亂使法國政府決定,將境內半數非法吉卜賽人遣返回原籍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
●2011年7月22日,挪威首都奧斯陸市中心遭炸彈襲擊,造成包括首相辦公室在內的多座政府大樓嚴重受損。此后不久,一名槍手偽裝成警察向奧斯陸一青年營地內的集會者肆意開槍射擊。兩次襲擊事件造成數十人遇難,兇手布雷維克是一名極右翼分子。
【5】英媒稱:勝利難掩利反對派分裂危機 誰是真正的贏家仍未可知
據環球網2011年8月22日報道,利比亞反對派22日凌晨已控制首都的黎波里,目前正全面搜捕卡扎菲。英國媒體報道指出,目前勝利在望之際,許多反對派士兵卻表示,將不再聽從“全國過渡委員會”的命令。報道指出,反對派面臨內部分裂危機。英國《獨立報》8月22日撰文稱,卡扎菲是否能夠成功出逃、被捕或是繼續做“垂死掙扎”目前還不得而知,但他長達41年的統治即將“付之一炬”是毋庸質疑的。不過卡扎菲的倒臺并不代表反對派擁有“壓倒性的”實力,他們能夠占領的黎波里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北約的武力援助。
文章稱,被30個外國政府控制的“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并沒有得到反對派士兵的認可。許多士兵的態度已經傳達出反對派內部面臨分裂的信號。文章稱數日前反對派武裝總司令尤尼斯被殺害就是很好的例證。文章還分析稱,卡扎菲的這盤棋“全盤皆輸”已經非常明顯,但誰是真正的贏家仍未可知。多國對利比亞的干預讓人不禁想起伊拉克。
2003年薩達姆倒臺后,并沒有出現一方反對派能夠代替他。在這兩個國家,戰火一時熄滅后便似乎又有復燃跡象,曾經的外國援助者隨之也成了“侵略者”。文章最后寫道,在外國的“干預”下卡扎菲倒臺了,利比亞反對派取得了勝利,但也許只是“又一個”薩達姆被推翻。真正的反對外國干涉利比亞事務的戰役仍會持續,卡扎菲下臺后,何時能夠結束“真正的戰爭”還需等待。
【6】“民主的腐敗”致貧富分化加劇 印度“二次革命”又如何收場?
據環球時報2011年8月22日報道,攪動印度的“新甘地”哈薩雷昨天在首都正式開始反腐絕食,他所處的拉姆里拉廣場今后15天內將成為印度政治的風向標,直接牽動被稱為“全世界最大民主國家”的印度“是穩還是亂”。19日,世界媒體紛傳巴基斯坦一名政治活動家宣布于9月絕食以抗議本國腐敗、高軍費,這被很多人視為印度式動蕩第一次在別國被復制。印度媒體稱,它們的反腐運動已經傳到孟加拉國、香港、新加坡、英國、美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幾天來,印度社會情緒高漲,風笛、吉他和舞蹈正把反腐運動變成一場“嘉年華”。但并非所有人都這么樂觀,韓國《京鄉新聞》稱,印度的大眾示威隨時可能出現暴力。
絕食廣場成為印度政治中心
“洗劫這個國家的叛徒不會再被容忍。印度第一場革命后,英國人離開了,但腐敗和糟糕的管理沒有消失。現在是為了自由的第二場戰斗,第二場革命。”19日,印度的反腐偶像哈薩雷在拉姆里拉廣場正式開始反腐絕食,絕食前,他像一個演說家那樣面對大量支持者發表了激昂的演講。日本《外交家》評論說,印度在出現一場“季風革命”。
韓國《文化日報》稱,“現代甘地”哈薩雷開始在公共場所絕食,以青年和中產階級為中心的印度抗議活動進入新的階段。《京鄉新聞》認為,現在示威群眾的政治訴求主要是要求政府反腐,但如果政府對此漠視,情況可能進一步惡化。實際上,隨著印度固有的種姓制度和伴隨經濟增長在印度蔓延的腐敗以及貧富差距日益嚴重,印度的大眾示威隨時可能演變成暴力活動。加拿大《環球郵報》19日則尖銳嘲諷“印度的黑錢文化”。文章說,印度前總理尼赫魯曾承諾“用最近的路燈柱吊死腐敗”,如果他活到現在看到“黑錢”占據印度GDP的一半時,他可能自殺。印度還有1.7萬億美元藏在國外,10多億印度人中只有3200萬人納稅。
每一天,抗議者都會變個花樣,無論是有創意的文身、海報還是標語,反腐抗議創意迭出。也并非所有印度人都這么開懷,印度《星期日標準報》19日就聲稱,“哈薩雷發動了一場內戰”。《第一郵報》總結了反對者的主要說法:絕食是一種不民主行為,是情緒勒索;認為靠一個孤零零的法案就能實現無腐敗社會是過于簡單化的想法;法律應該在議會制定,而不是在街頭。
印度動蕩在向亞洲擴散嗎?
19日,許多國際媒體報道了巴基斯坦政治活動家吉漢格爾宣布9月絕食,抗議國家腐敗和高軍費。
吉漢格爾堅稱不是在學哈薩雷,但印度ibnlive新聞網認為,“哈薩雷給了巴基斯坦活動家絕食的靈感”。多家印度媒體對此似乎感到自豪。印度媒體說,巴基斯坦輿論十分關注哈薩雷事件。而在孟加拉國,博客們開始呼吁反腐,并提出23日在首都達卡等地舉行反腐大示威。有人在博客中說:“我們已成為腐敗分子的俘虜。孟加拉國需要從這種狀態解脫出來。”印度《閃電》周刊稱,哈薩雷熱像野火一般在蔓延。
德國《柏林日報》19日則說,中東北非革命正在慢慢沿著印度洋前進,巴基斯坦也發生各種抗議。文章說,印度反腐動蕩會向亞洲鄰居發展嗎?似乎有規律,但又無法預測。《印度時報》報道說,哈薩雷熱已擴散到香港和新加坡,海外印度人舉行接力絕食、集會和示威。下周還計劃舉行更多的示威和籌款會,支持國內運動。志愿者在香港地鐵站入口分發傳單,解釋為什么生活在海外的印度人有必要表達他們對國內反腐的聲援。在新加坡,印度人向當地警方申請舉行集會。
19日,多家印度媒體報道了美國參議員麥凱恩否認美國干預印度反腐運動的講話。印度網站上,不少人自信地說:我們是一個比美國更偉大的民主國家,知道怎么處理自己的事情;美國應該關心自己的事情,一個破產者仍舊在四處張望告訴別人該做什么。西方媒體似乎沒政客那么客氣。加拿大《環球郵報》19日說,不要驚奇,近30%的印度議員有犯罪記錄或面臨指控———從謀殺到拐騙,從偽造到偷竊,之所以無法把他們趕走是因為印度的法律制度———在那里,3000萬樁案件懸而未決,要幾十年才能宣判。為什么印度人選這些人呢?是因為印度的家族、部落、種姓和集團決定他們的候選人,即使這個人是罪犯也會選他。
印度動蕩如何收場?
哈薩雷已表示,政府不通過他的反腐法案,他就不離開拉姆里拉廣場,無論他生還是死,革命火炬都不會熄滅。BBC說,如果一個人不吃東西但喝水,可以維持60天,不吃也不喝8-10天內就會死亡。《華爾街日報》認為,哈薩雷與印度政府之間在進行一場膽小鬼游戲。哈薩雷賭的是,近日公眾對腐敗和政府行為的憤怒高漲,將有助于他保持勢頭和支持;而政府賭的是隨著時間推移,中產階級受夠了首都的亂局,群眾最終會失去熱情。文章引述專家的話說,“雙方都需要找到臺階下。這非常微妙,需要嫻熟的手腕。”
法國《新觀察家報》說,哈薩雷并非一個單純或無爭議的人物,他主張的“理想生活”是自給自足、沒有電視和酒精飲料的古代印度社會,他主張嚴格素食,這些都未必真能被中產階級接受,盡管后者中許多人正因為共同的反腐目標而圍繞在他身邊歡呼雀躍。并且,他并非是和甘地一樣的和平主義者,曾說“100%的非暴力是不可能的”,并因此被質問“80%非暴力是怎樣的景象”。文章認為,哈薩雷式的抗爭能否奏效需要觀察,印度“正處在十字路口”。
印度《新聞與分析日報》19日說,印度議會現在計劃在互聯網上發動反擊,通過推特、臉譜、YouTube甚至短信服務等各種可能的方式,給反腐運動挖一個洞,破壞它的合法性。一條短信是這么寫的:我強烈反對腐敗,但我不是哈薩雷!我相信通過議會的民主進程,我不屬于任何機會主義分子的政黨。我以印度為驕傲,將誠摯地為她做些什么。你決定自己想成為哈薩雷還是一個驕傲的印度人!
【7】網聞博評:別讓“民主與專制”的口水戰掩蓋“貧富分化”的病根
如果說北非中東局勢持續動蕩,是專制獨裁體制惹的禍。那么民主歐洲的騷亂不息和民主印度的“二次革命”,又該如何找專制獨裁體制算賬呢?而且,如以上媒體報道所述,歐洲“左右翼傳統政黨變來變去,不論是左翼上臺還是右翼上臺,都是換湯不換藥,所以年輕人開始對國家的傳統政治感到失望”,這又是為什么呢?更有趣的是,印度網站上不少人自信地說:“我們是一個比美國更偉大的民主國家,知道怎么處理自己的事情。美國應該關心自己的事情,一個‘破產者’還仍舊在四處張望告訴別人該做什么。”
可見,所謂市場經濟“國際慣例”和自由民主“普世價值”,并不是鏟除貧困和腐敗的“萬靈丹”,而純粹是西方資本列強忽悠第三世界人民的“美麗謊言”。這個“普世價值”在自己的老家,都不能消除貧困所致的騷亂,又怎么能給第三世界人民帶來富裕和公正呢?
事實恰恰相反,“美元霸權”壟斷專制下的市場經濟全球化,才是造成世界性貧富兩極分化的罪惡元兇。國際間的貧富分化,使得全球財富持續向少數西方國家集中。國家內部的貧富分化,又使社會財富向少數資本富豪權貴手上集中。社會系統的失衡和公共福利的欠賬,久而久之便釀出周期性的債務危機與經濟危機。西方國家內部是如此,非西方國家同樣如此。所不同的就是,當世界經濟危機爆發時,因為西方國家的負擔轉嫁,使得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通貨膨脹與失業更加嚴重,貧富分化和官商勾結的“黑金文化”腐敗也更容易走向極端。
此時,所謂“獨裁者”的換班倒臺,也只是西方委任“總督”的“罷黜與冊封”游戲。“不過卡扎菲的倒臺并不代表反對派擁有‘壓倒性的’實力,他們能夠占領的黎波里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北約的武力援助”,“曾經的外國援助者隨之也成了‘侵略者’”。西方媒體的這句評論,的確是一句難得的大實話。今天,“貨幣殖民”時代的“民主文明”,同樣伴隨著“堅船利炮”的護航。對于西方資本列強“刺刀下的民主”,從伊拉克的前車之鑒,我們便可知利比亞的明天。
【8】“貨幣殖民”時代的“脫軌”與“接軌”
如前所述,世界性貧富分化基本格局的形成,最早起始于15世紀“老歐洲”的遠洋殖民統治。“二戰”以后的民族獨立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使得包括北非中東和印度及中國在內的被壓迫民族,先后完全掙脫了西方殖民體系的牢籠。“帝國主義夾著尾巴逃跑了”,以前曾被西方私人資本強占的國家經濟命脈資源和廠礦設施,紛紛被收歸國有。這個過程,或可稱之為與西方體系的“脫軌”。
可是,已經過慣了幾百年“寄生蟲”生活的西方資本列強,卻總是對失去的財富樂園耿耿在心。有道是,“不怕賊偷就怕賊惦心”。所謂的“和平演變”戰略,與其說是針對東方陣營社會主義國家的,毋寧說是西方資本列強針對整個非西方世界的總戰略。這個堅定不移的戰略目標,就是重新恢復原有的世界殖民體系,亦可稱之為與世界“接軌”。實現這個戰略目標的主要手段,也無非就是“蘿卜加大棒”,或者稱“糖衣炮彈”加“堅船利炮”。此便是,“帝國主義夾著皮包又回來了”。其主要“路線圖”有兩條,其一是鼓噪對內改革推進市場化股份化私有化,其二是鼓動對外開放推行自由貿易。簡而言之,就是必須完全接軌市場經濟“國際慣例”。
譬如,在中東,只要是能做到這一點,哪怕是封建王權家族統治,也是“溫和專制”或“開明專制”。而如果在這個問題上打折扣,哪怕是民主共和憲政,也是“獨裁專制”或“邪惡軸心”。予殺予奪,西方資本列強儼然以世界人權衛士和人道判官自居。豈知這所謂的世界“接軌”,純粹是西方殖民體系自私野蠻的鴛夢重溫。
這里所謂的改革,就是市場化股份化私有化,就是能夠讓實體經濟貨幣化金融化虛擬化,就是能夠讓國家資源和公共財富產權清晰地流轉到私人名下。這里所謂的開放,就是自由市場世界貿易,就是能夠讓實體經濟貨幣化虛擬化跨國流動,就是能夠讓國有資產能夠產權清晰地過戶到西方私人資本名下。這里所謂的市場經濟國際慣例,就是遵守和維護“世界貨幣”美元的經濟秩序穩定,就是政府不能干預市場更不能“操縱匯率”。于是,美聯儲量化寬松,其它國家的本幣就被動升值,通貨膨脹就隨之被輸入。
如此“美元霸權”下的世界貨幣體系,其它國家其實都已經喪失了完整的貨幣主權。在這個所謂市場經濟全球化一體時代,喪失了貨幣主權的國家,就必然會遭受貨幣殖民剝削。而這個被貨幣殖民的命運,在所謂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接軌”的那一刻起,便已經注定了!若想改變這種悲慘命運,就必須原路返回,就必須與這個西方殖民體系“二次脫軌”,也就是印度的所謂“二次獨立”與“二次革命”。“貨幣殖民”時代,首先是“愛國與賣國”的民族問題,其次才是所謂“民主與專制”的內部問題。西方資本買辦精英們之所以喋喋不休地拿所謂的自由民主“普世價值”賣忽悠,恰恰正是為了混淆和遮掩“愛國與賣國”這一首要問題!
【9】鑒古往而知興替,讓歷史告訴未來
亦如網聞博報小社員在此前的《美債綁架:敵人的問題總是會更多》、《柏林起火:美債危機無“免費戲票”》及《印度革命:民主為何跑不贏腐敗》等《日出西邊/風動中國》系列文章所述,回望來路,從“向錢看”爭先富,到接軌市場化私有化“國際慣例”,到形成出口導向型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再到貧富兩極分化和“黃賭毒黑腐假”沉滓泛起的“道德滑坡”,直到現在的美債危機和“輸入性通脹”危機,我們辛辛苦苦做出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GDP大蛋糕”,卻原來并不定吃也不定用。頂多,只算是給救美國救歐洲救世界作出了“負責任大國”的貢獻。
為何會這樣呢?難道我們不正是從“向錢看”開始,便把“GDP大蛋糕”和美元貨幣真當成了自己的財富嗎?可到頭來,自己真金白銀的物質財富,卻被“虛擬”給了西方富國,而自己僅僅只是落了一堆“看起來很美”的數字和不斷貶值縮水的紙鈔!現在,中國社會的貧富兩極分化和“輸入性通脹”危機,還看不到盡頭。與其說這是以“東莞模式”為代表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已走到了盡頭,倒不如說是“向錢看”的思維模式已經陷入絕境。拜物拜金,反而失財。自私自利,反倒自損自殘。
拜金拜富,就得學習世界上最富裕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接著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西學東漸”,西方資本買辦精英通過世界輿論大合唱,順著中國人“向錢看”爭先富的“求學”愿望,又循循善誘地給我們送來了“科技崇拜”、“市場崇拜”、“GDP崇拜”、“法治崇拜”及“普世價值崇拜”等一整套“西洋套餐”。這里面最核心的教義,還是市場化私有化“國際慣例”,簡稱“市場經濟”。
于是,在這個市場經濟的全球財富盛宴狂歡中,世界經濟繁榮景氣時,貧窮的中國人以血汗勞動供養美國和西方富國消費。而當經濟景氣低迷危機海嘯來臨時,遭受“血汗錢”縮水蒸發和“輸入性通脹”打擊最慘重的,還是貧窮的中國人。窮國供養富國,窮人供養富人,這究竟是哪門子的“國際慣例”和“普世價值”?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我們今天實現危機突圍的出路,同樣需要回歸到歷史的起點上再出發!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