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雨塌了堤,
三天烈日路起皮;
年半新橋就大修,
難怪市民要質疑。
想起當年南京橋,
那才真正稱第一;
質量為啥過得硬?
沒有蛆蟲有志氣!
9:59 2011-6-15
附新聞:南京交付一年半高架橋再封閉施工 遭市民質疑
2011年06月15日06:42揚子晚報
河定橋高架工地施工,讓車主叫苦不迭。宋南飛 攝
一年多前才正式通車的位于南京市江寧境內的河定橋高架,近日突然又被圍擋起來,往返雙龍大道的車輛路過此處,只能被迫擠入橋下的一股車道前行,不少車主很是疑惑:剛通車不久的高架橋咋又要修了呢?這也太隨意了吧!
市民質疑
河定橋高架起于大橋機器廠南側,跨河定橋、秦淮路,終于秦淮路南側,橋長667米,寬18.5米,雙向4車道,是雙龍大道快速化改造的主要交通樞紐之一,它的架設基本實現了雙龍大道的全立交化。
“說心里話,這雙龍大道改造后,開車舒心多了。”談起雙龍大道快速化的改造,經常往返南京和江寧的私家車主王先生體會很深,他說以前從寧溧路開車往勝太路,要開個至少30多分鐘,而現在如果經過岔路口高架和河定橋高架的話,只要10分鐘就可以開到。不過讓王先生這些天有些納悶的是,這高架橋的便利還沒享受多久,上個周日,他從家里開車往市區走,結果突然看見河定橋高架被封閉了。王先生疑惑地表示,他是去年剛住到百家湖的,在他的印象中,這高架橋應該才建好不久,怎么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又要施工呢?
記者探訪
河定橋高架被封閉,車子堵成長龍
昨天下午記者沿著寧溧路從市區驅車前往江寧,在順利經過雙龍大道上的岔路口高架橋,往勝太路方向前進的時候,前方的汽車就明顯出現了積壓,兩座高架橋盡管距離不長,但是此時已經宛若一個巨大的車龍,所有車輛幾乎都是在以時速10公里的速度往前挪動,10多分鐘后,堵車的“真相”才出現,那就是河定橋高架被封閉了。
這些原本應該正常駛上河定橋高架的車輛,都被眼前的“告示牌”無情地給拒絕了,而由于整個雙龍大道的河定橋路面本身只有三車道,而到了上橋口禁行區必須分流,就這樣,這些扎堆的車輛都被迫變道,最后只能擠進最外側的一股車道,面對突然出現三車道合并成一車道的“命令”,不少車主措手不及,叫苦不迭。
河定橋高架究竟是為什么要封閉?記者在現場看到,由南京地鐵工程建設指揮部和江寧公安分局交巡警大隊共同發布的公告,其大致內容是,該高架橋因為雨水管道改造的施工需要而禁行,施工時間從6月10日至6月24日。
在河定橋高架的北段上下橋口,記者注意到,這里已經被圍起了施工圍擋,施工材料基本都進入現場,透過圍擋區域的縫隙,記者注意到部分地面已經被開挖,這里的施工已經開始進行。很多路過的車主和市民都感覺有些不理解,而對于公示牌上提出的“雙龍高架雨水管道改造”的理由,一些市民也覺得不能接受,為啥當初建設的時候不提前考慮周全呢?
“這一路段的施工確實對江寧的交通秩序產生了嚴重影響。”江寧交巡警大隊的相關人士昨天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一段路承載了來自主城和江寧主要住宅小區、單位車輛出城的重要交通功能,他們在做這一路段交通管制方案的時候非常慎重,也反復和施工方交代一定要確保工程按時完工。這位人士表示,他們了解到的信息就是,為了在汛期來到之前保證高架橋整體的排水順暢。
難以理解!
交付才一年半又開挖 當地部門還"不知情"
根據記者查閱的資料顯示,河定橋高架是雙龍大道快速化改造的重要工程之一。時任雙龍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副指揮長吉萬軍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岔路口高架和河定橋高架通車,意味著自卡子門到東山開辟了一條快速通道。顯然快速便捷是這兩個高架的重要亮點,而如果仔細算一下時間,兩條高架的正式交付使用也就一年半左右的時間。
根據1997年南京市頒布的法規,“南京市城市道路設施管理條例(修正)”第三章節的“挖掘管理”中的第十七條規定明確指出,新建、改建城市道路五年內、大型翻建的城市道路三年內,以及水泥混凝土機動車道不準挖掘。確需開挖的,應當經城市道路設施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審查同意后,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加收1至3倍的挖掘修復費。很顯然按照規定,才交付一年多時間的河定橋高架不應該這么快就進入了“開挖”工期。
而更讓記者有些驚訝的是,當記者昨天分別致電江寧區交通局、江寧區住建局以及河定橋區域隸屬的江寧開發區管委會,這些政府主管部門的相關人士還都不能確定,這段高架橋究竟是哪個單位在維修。
(揚子晚報)
再附舊聞:跨越天塹——記南京長江大橋的建設者們
本報記者 鄭晉鳴 本報通訊員 金 怡 李春玲
南京長江大橋是新中國第一座依靠自己的力量設計施工建造而成
的鐵路、公路兩用橋,它的建成開創了我國“自力更生”建設大型橋
梁的新紀元。在即將迎來新中國50華誕的日子里,這些昔日的建橋英
雄怎么樣了呢?
9月7日,記者來到鐵道部大橋工程局采訪,遇到了當年的工程師
萬方、施工隊長宋培起及技術員李連新。這幾位昔日的“驍將”,如
今已都退休,然而因為對大橋有著一份難以割舍的親情,他們幾乎每
天都要來看看大橋。
一提起大橋,兩鬢已發白的萬方頓時來了精神:“1960年,大橋
工程剛上馬,就遇到嚴重的經濟困難,加之當時的蘇聯撤走專家,撕
毀合同,中斷鋼梁供應,所有的問題必須靠自己解決。1964年9月18日,
在5號墩懸浮沉井入水達14.2米時,沉井導向船組的邊錨多根錨繩相
繼被秋汛的洪峰急流沖斷,巨大的浮體在江中連續擺動,情況十分危
險。9月28日,4號墩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這種險情在建橋史上從未
有過,大家焦急萬分。當時的二橋設計組組長林蔭就帶領全體技術人
員在施工現場邊研究邊設計,邊設計邊修改,餓了就啃一口冷饅頭,
累了就在船上打個盹。經過一個多月奮戰,最后終于設計出了平衡重
止擺法,成功地制止了4、5號墩的擺動。”
一旁的李連新補充道:“記得有時工作到深夜1點多鐘,肚子餓得
咕咕叫,實在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充饑,主管工程師蘇源仙就把蔥洗凈
切好,加上醬油沖上兩碗湯,我們一邊喝,一邊繼續商量第二天的工
作安排。”
當年的施工隊長宋培起說:“許多人也許不知道大橋工人的辛苦。
冬天,在空曠的江面上,寒風凜冽,手摸鋼鐵能粘掉一層皮,一天下
來,常常手指都無法伸展。夏天,混凝工人仍必須每天悶在嚴密的模
型板和鋼盤中間,連續工作七、八個小時,模板里面不通風,溫度要
比外面高出10來度,一天下來,他們的衣服上就結了厚厚的一層鹽霜……
可我們的建橋工人不僅保證了施工質量,還創造了許多第一。”
二橋工程處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南京長江大橋的質量堪
稱一流,這支建橋隊伍因此聲名遠揚,當初的十幾位工程師也頻頻被
各建橋工程部門爭相聘用,“像我們的萬工程師,不知有多少國內、
國外的建橋公司請他去工作,并許以高薪,但幾十年來他一直堅守在
我們的二橋工程處。”
南京長江大橋30多年來已經有100多萬趟客貨列車和3億多輛次的
各種汽車從它巨龍般的身軀上駛過,創造的直接經濟效益超過60億元。
談到大橋的前景,萬工程師不無自豪地說,“大橋的質量再用70年也
不成問題!”
南京地處長江下游,江寬水急,工程地質條件復雜。1927年,美
國橋梁專家華特爾來南京實地勘察后,留下一句話:在南京造橋,不
可能。然而就是在這個“不可能”的地方,新中國的第一代橋梁工人,
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建起了一座爭氣的大橋。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