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口出狂言”的“官僚心態”想到“勤務員心態”
河南寶豐縣的一領導,自己的車涉嫌套牌違章,被交警查了一下,就口出狂言:“一個小警察,咋恁多管閑事!”還揚言要整死這個警察。這種橫行霸道的作風是由他的官僚心態所決定的,而這種官僚心態又是與官場環境分不開的。
在官僚等級森嚴封建社會,這種官僚心態特別嚴重。就拿轎子來說,官員所乘的轎子是有嚴格規定的。如清朝規定,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乘“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外省督撫乘“八人抬”,督撫部屬乘“四人抬”;三品以上的欽差大臣,乘“八人抬”等。在路上兩轎相遇,小官要讓大官,否則就會“整死你”。寶豐縣的這個領導的表現就是這種官僚心態的現實反映。
與“官僚心態”對立的是“勤務員心態”。毛主席說過:“一切干部,不論職務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服務。人民是主人。老百姓可以罵我們,我們卻不應該罵他們。”為了讓革命隊伍的所有干部樹立這種“勤務員心態”,毛主席煞費苦心,一再教育他們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密切聯系群眾,要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不要由“勤務員”變為“社會主人”, 不要變為騎在人民頭上當官做老爺的“統治者”。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黨內經常進行學習檢查,堅持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教育活動,問題突出時還進行專門的整風運動。所有,那時候的干部大多數沒有架子,能夠做到謙虛謹慎平等待人。
是不是現在不需要這種“勤務員心態”了呢?肯定不是。記得汶川大地震時一個報道,說胡錦濤總書記在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和救災人員時有這樣一個細節:65歲的陶耀秀老人正躺著輸液。見總書記走來,趕緊起身。胡錦濤快步走上前,扶住她的肩說:“不動,不動,你快躺下。”陶耀秀流著激動的眼淚說:“謝謝你,你是總書記,還大老遠來看我們這些普通農民。”總書記拉著她的手說:“我們都是人民的勤務員,人民的事情我們都應該關心。”說著,胡錦濤小心地扶著老人慢慢躺下。這個細節不但生動地表明胡總書記內心深處保持著牢固的“勤務員心態”,也說明了“勤務員心態”是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
但是,現在確實有不少的官員完全沒有了“勤務員心態”,官不大,架子不小,“官僚心態”溢于言表。一些官氣、匪氣與霸氣“三氣”十足的例子不斷見于新聞,如質問記者“你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準備替老百姓說話?”鄭州市規劃局副局長逯軍;“發飆、粗口、摔門”、“愛怎么地怎么地”的扶余縣副縣長;“我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訴你啊?”的廣州市交通官員;還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你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北京交通部派下來的,級別和你們市長一樣高,你們這些人算個屁啊……敢跟我斗!”的“大官”林嘉祥。寶豐縣的這個領導,不過是又增添了“多管閑事, 整死你”的新內容罷了。
做官僚,還是做勤務員?對官員來說是心態問題,對政府來說是形象問題,對共產黨來說是性質問題,對老百姓來說,是民心取向問題。人民群眾需要的是勤務員,而不是封建官僚。共產黨人,特別是共產黨的領導干部,決不能丟掉老百姓喜歡的“勤務員心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