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應止于“治”者
——風險社會中的政府危機公關
記者/王小菜
轉自《百姓生活》第108期
鄰國日本剛剛發生了罕見的里氏9.0級的特大地震,一海之隔的中國亦有強烈的感應,也發生了一場震動不小的“余震”——搶鹽。不知道謠言從何而起,激發了國人對貌不驚人的食鹽的深厚感情,短短一天內,各個城市的食鹽紛紛告急,如同多米諾骨牌一般,這個城市剛售完,那個城市又告罄,有些精明的商人開始待價而沽、坐地起價,一袋平時不到兩元錢的鹽,竟然被活生生賣到了幾十塊,關鍵還有人為買不到高價鹽而著急上火。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部分些地方甚至開始搶醬油、搶榨菜,還有“84”消毒液。經歷了一天多的瘋狂之后,“搶鹽風波”逐漸退燒,政府及時對食鹽存量進行說明,多個城市的超市食鹽供應趨于平穩,并出臺了“限購令”,市民排隊大量購買食鹽的現象基本消失,大部分消費者已經不再恐慌,至此,這場來得快也去得快“搶鹽風波”基本結束?! ?/p>
反觀此次搶鹽事件,恰如一面鏡子,從中折射出若干問題,發人深思。為何謠言總是“聲聲不息”,為何人們總偏愛“小道消息”,為何危機時刻相關部門往往失語?
小道消息生猛
進入網絡時代,尤其是在“web2.0時代”和“3G時代”的今天,大家的共同感受就是,各種消息撲面而來,各色言論紛紛而起,真真假假,魚目混珠,也總會有人做神秘狀對你附耳而言“獨家新聞”。
這是互聯網的天下,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記錄下身邊發生的一切,也造就了海量的消息“生產者與消費者”,像twitter、youtube這樣的“自媒體”在蓬勃發展,且聲勢迅猛,已經模糊了傳統傳媒的“傳者”和“受者”的界限。用句經典的話說,21世紀每個人都可以是“CCTV新聞臺”?! ?/p>
人們裹挾在一個信息高度飽和的生存狀態中,反而往往更容易彷徨迷惘,同時也更依賴于媒介獲得體驗和認知。這種情況之下,各種“小道消息”有了廣闊作為的天地。因為“小道消息”比較生動,有鼻子有眼,直接關乎百姓切身利益,甚至是生命安全,民眾往往對這樣的“小道消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更重要的是,利用公眾的這種心態,常有更為高明的騙術,借這種被公認的途徑做傳播,比如之前紅得發紫的 “民間養生大師”張悟本,最初就是以“小道消息”神秘地在網絡上先紅起來的?! ?/p>
不可否認,隨著網絡、通訊技術的發達,民間消息在很多時候確實是暴露真相的手段之一,特別是當主流信息不公開,公眾從主流渠道獲得的信息與真相不對稱時,網絡是個有力的工具。然而現在有時候,群眾寧愿相信小道消息,而不愿相信官方話語,這背后不僅折射出政府信息公開的滯后,還凸顯某些官方信息公信力欠缺,總讓公眾對其將信將疑?! ?/p>
2012真的要來了?
也許有人會說,為啥謠言紛紛,誰讓現在那么“多災多難”?說不定2012真要來了,套用詩人雪萊那句著名詩句“2011已經來了,2012還會遠嗎?”
相信每個觀看過電影《2012》的人,都會被所描繪的場景深深撼動,天崩地裂,四海湮沒,宛如洪荒。當然,好萊塢電影總喜歡以世界末日為賣點,娛樂大眾為主。但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我們的地球正在變得脆弱不堪。就單以地震為例,進入2000年以來,幾乎每年全球范圍內總會發生一兩起8級以上的大地震,以至于被戲稱為“地球已經調成了‘震動’狀態”。除了地震,近年來,恐怖主義、惡性污染事件和全球性瘟疫等也在頻頻發作。同樣的問題也存在于中國,經過30年改革開放和經濟高速增長,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累計的各種“頑癥”也開始發作,有的甚至到了“一觸即發”的臨界狀態?! ?/p>
也許,中國及其他國家正在進入貝克所說的“風險社會”。德國社會學家貝克認為,由于人類利己的本性,使得在追求經濟和社會現代化的過程中,實際上已經為自身埋下了各種具有風險性的“禍根”和“伏筆”。在社會高速發展之后,并不是進入世界大同的“理想國”,而是進入危機層出不窮的“風險社會”。
以這次日本福島核電站危機為例,之所以受到人們如此廣泛的關注,是因為它不單單是傳統意義的“天災人禍”,而超越了地域和時間的界限,成為了一場持續性的全球公共危機事件,引發了世界范圍內對核能的信任危機,也是人類對追求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深深反思?! ?/p>
充分尊重公眾的“四權”
一方面是消息傳播方式更加靈活迅速、多種多樣,一方面是突發事件、風險危機不斷,謠言自然更容易產生和傳播,從而混淆是非。這種情形下,人們對信息公開的透明度要求更高。正如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然而當前,不少地方政府還缺乏必要的危機公關意識,不僅對公關存在錯誤認識,而且對政府公關活動的重要性也存在著片面的理解,或企圖掩蓋事件真相,或蔑視公眾知情權,忽視老百姓的智慧,恰恰忘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p>
部分地方政府部門總是認為一旦發生重大的公共危機事件,公眾缺乏危機心理承受能力,負面信息必然會導致社會的混亂和恐慌,因此要盡一切可能地防止負面信息在社會上傳播,即使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傳播出去,也要把負面信息盡量控制在最小范圍內,以減少危機事件中負面信息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像周老虎事件、山西問題疫苗事件,都是危機面前,政府“捂蓋子”的典型例證,其結果只能是欲蓋彌彰,適得其反?! ?/p>
部分政府部門不僅不主動告知公眾危機事件的處理和進展情況,甚至容易借助行政特權和國家安全來處理問題,全然不顧公眾的知情權和人身權。如2010年底發生的“12·25浙江樂清交通肇事案”,當事人錢云會本是在上訪途中遭遇車禍死亡,卻由于當地警方遲遲不公布案件相關細節,使得“謀殺論”廣泛流傳,面對質疑聲如潮,事態已無法平息,直到中央專案組的介入,才澄清了事實。這件事充分反映公民的要求合理合法時,當地政府沒有建立與之坦誠溝通的機制,反而是采取漠然態度或強硬手段,結果更加劇了群眾對政府的不信任,以致于群眾集結,發生了暴力事件甚至是流血性事件。
世界歷史上最讓人刻骨銘心的“水門事件”,正是經典例證,無怪乎尼克松在總結整個事件時,會意味深長地說出這樣一句話: “這是公共關系的失策”,他的失策其實就因沒有尊重公眾的知情權?! ?/p>
化“危機”為“契機”
老子曰:“禍兮福之所倚。” 危機中既有危險又有機會。危機面前,政府若能夠做到信息的發布,更加迅捷、真實、具體、透明,掌握主動權,讓公信力回歸,反而是加深政府和人民的血肉聯系的“契機”?! ?/p>
面對突發事件,政府和主流新聞媒體僅僅發布信息還不夠,還必須迅速了解和把握網上各種新型信息載體的脈搏,迅速回應公眾疑問,這需要政府尤其是宣傳部門具有快捷準確的輿情搜集和研判能力。政府一方面要注重利用大眾傳媒進行輿論引導策略。通過向公眾介紹真相以及正在進行補救的措施,做好同新聞媒體的聯系,使其及時準確報道。以此去引導輿論,使不正確的、消極的公眾反應和社會輿論轉化為正確的、積極的公眾反應和社會輿論,并使觀望懷疑者消除疑慮,對政府產生信任。同時,黨和政府要加強對大眾傳媒的調控,使媒體要增加責任感,講究人性化,保持冷靜,避免炒作,講究藝術,在潛移默化中樹立了政府的形象,在正確引導中維護社會穩定,不斷提高危機傳播的引導水平
在互聯網、移動通信支撐的社會多元表達平臺上,政府發聲和輿論引導需要比過去更高更強的能力。在這方面我們有過成功的經驗,08年汶川地震緊急救援時期,政府一天一場、有時是好幾場新聞發布會,主流媒體放開新聞報道,互聯網、手機、無線電、衛星通訊等新技術傳播媒介也各顯神通,保障了災情和救災工作的高度透明。信息開放的結果極大地振奮了民族精神,增強了社會凝聚力,也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威望?! ?/p>
目前中國社會處于轉型期,也是風險高發期,面對錯綜復雜的利益調整,各級政府理應發揮作用,促進社會各階層意見和利益的均衡表達與順暢溝通,促進干群之間的對話溝通,隨時注意傾聽民意、化解矛盾,從而維護社會穩定健康地發展?! ?/p>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