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邦國視察重慶并對“重慶模式”予以高度肯定,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北京高層對“重慶模式”的集體肯定,因此也能讓人嗅出未來幾年中國全面“左轉”的氣息。
當重慶門庭若市,北京高層頻頻有人前往重慶打氣的同時,毗鄰香港的廣東卻似乎門可羅雀,顯得十分的寂寞。
中國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和將近二十年的市場經濟,在經濟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積累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一言以蔽之,就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已經與中國原有的政治體制和文化產生了嚴重沖突。然而,面對由市場經濟引發的這一病癥,卻可以有不同的藥方:一是根據市場經濟的病理,開出法治、公民社會和進一步政治體制改革的藥方;鏟除市場經濟改革產生的問題。
革命時代的許多做法雖然鼓舞人心,甚至大快人心,而且對提升今天已經失去靈魂的中國執政黨的士氣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其內在邏輯卻與市場經濟完全不符,因此若長期實施會將中國的市場經濟引入一個更為迷茫的歧途;法治、公民社會和政治體制改革雖然在今天的中國推進行起來很難,但卻符合市場經濟的內在規律。
更何況,中國自從開始市場經濟的進程,實際上就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過去二十年主要是開啟市場經濟的經濟運作方式,取得不少成功,但由于社會和政治配套措施沒有跟上,因而如今陷入了一定的困境;面對這一困境,究竟是選擇繼續使用市場經濟的“藥方”,還是返回革命路線,確實將決定中國未來的方向,以及今天所謂的“中國模式”未來能否持續成功。
但一段時間來的經驗證明,北京高層顯然是肯定了重慶的做法,否定了廣東。深圳原本計劃在今年推行公民社會試驗,被高層全盤否定,以致今天在廣東的媒體上。而在吳邦國之前到訪重慶的幾個大員,背景和動機各不相同:分別主管政法和宣傳的周永康和李長春,自然從其分管的范圍出發,傾向于相對保守的政治取向;關鍵是習近平和吳邦國對重慶的支持透露出許多信息。
習近平從理念和情感上認同薄熙來的做法;而吳邦國的出場,則更是反映出北京高層內部已基本就此達成一致。從這個意義上說,未來幾年中國的全面“左轉”已是大勢所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