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又是3月5日。在毛澤東同志為雷鋒題詞48周年紀念日之際,雷鋒這個名字被人們重新想起。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12月18日出身于湖南望城縣一個貧農家中。7歲就成了孤兒的他,入伍前在鄉、縣當過通訊員,在農場當過拖拉機手,在鞍山當過推土機手,多次獲嘉獎。參軍后,雷鋒勤學苦練基本功,各項科目都優良。在他短暫的有生之年,他克己奉公,助人為樂,為集體、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如果不是22歲那年不幸殉職,他現在已是年過70歲的老人。
雷鋒在世時,因為經常舍己為人,就有人說他是“傻子”。但雷鋒卻在日記中寫道:“如果說這是‘傻子’,那我甘心愿意做這樣的‘傻子’。革命需要這樣的‘傻子’,建設也需要這樣的‘傻子’。”雷鋒的最“傻”之處,就是不計較個人待遇,不計較個人辛苦,不計較個人得失。集體在前,個人在后;他人在前,自己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這個臉上總是掛著笑容的22歲陽光男孩,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享受著人生的快樂,在追求自我的過程中品嘗著理想與收獲的味道。
“6月上旬,我因公外出,在沈陽火車站乘車回撫順。早晨5點鐘,到了上車的時間,我背著背包剛走近天橋,看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太太背著個大包袱,走幾步歇一歇,很吃力。我急忙趕上前去,幫助老人背起包袱,攙扶她上火車。”雷鋒在日記中這樣寫道。而當下,“八旬老翁摔倒路旁,多位圍觀者無一相扶”之類的新聞卻屢屢見諸報端。某網站推出的“在街上看到老人出事你是否會去幫忙”的調查中,近七成網友將票投給了“不會,給自己添麻煩”。
越平凡,越發不凡;越簡單,越顯偉大。雷鋒雖然過早地離開了人們,但他的事跡和崇高精神卻迅速傳遍全國。1963年1月7日,國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為“雷鋒班”,共青團中央追認他為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同年3月5日,毛澤東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雷鋒雖然是上世紀60年代樹立起的榜樣,但在目前的商品社會、競爭社會,雷鋒精神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更需要這樣一種情懷。他的所作所為給別人帶來了溫馨和幸福感。漠視雷鋒所具有的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精神,會使社會構建缺失最根本的基礎。雷鋒精神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更需要發揚光大。
遙想當年,如果沒有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身體力行學雷鋒,舉國上下也不可能迅速掀起學雷鋒熱潮且經久不衰;更不會累出焦裕祿、王杰、劉英俊、王進喜等英模人物。“我毛澤東的兒子不去朝鮮戰場誰去”!“我毛澤東的子女絕不能搞特殊”!正是印證了毛澤東率先垂范學雷鋒的真理。
在過去的近50年里,“雷鋒”二字已超越其名字本身,成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追尋,鐫入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今天,依然是中國人民心中光輝的楷模。全國各地不斷涌現出雷鋒式的人物,他們繼承著雷鋒精神,又不斷把新的內容豐富到雷鋒精神中去。只有“傻”人多一點,社會才會更和諧。
“雷鋒屬于世界”,這是雷鋒家鄉湖南長沙望城縣雷鋒紀念館里的一句經典留言,寫下這句話的是一個外國人。與此并列的還有1965年美國留學生霍華德寫下的:“如果每個人都像他一樣,世界的未來就會更加美好。”
山東省陽信縣國土資源局 邱海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