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降不下來是因為政府不想降,房地產商應適可而止
其實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對各級依靠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而言,房價最好能一直飛漲。
中央政府也從來就沒有說過要降房價,只不過是要實現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換言之,對中央政府來說,只要房價不再往上漲,或者每年漲個2-3%,都是可以接受的。
房價真要降了,首當其沖的國內的金融系統面臨著崩盤的危險,這是中央政府極力要避免的。央行在去年搞過壓力測試,有說可以承受房價降20%的,有說40%的,這些是對外公開的。在賬面上,各商業銀行房貸余額所占的比例確實不斷在下降。但事實上,在2010年的新增貸款中,85%與房地產業有關。國人最不缺的就是“暗渡”的腦子。
其次,不管感情上喜歡還是不喜歡,即使不從GDP方面去考慮,我們也都應該承認房地產已成為我國的支柱產業,與之密切相關聯的還有建材和家電行業。所以中央政府希望房地產業還要發展,絕對沒有打壓的意愿,只不過是希望這一行業的發展是“穩定和健康”的。
中央政府很清楚目前的房地產泡沫,但還是想通過軟著陸的方式來拆除這一定時炸彈。解決的辦法是讓房價保持目前的水平,不再上漲或微量上漲,與此同時大幅提高國民的收入水平,這個泡沫就可以被蒸發。舉個例子,2010年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9073元,平均房價是每平方22310元,如果北京能實現人均收入年增長15%的目標,那么5年后(2016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是58466元,而房價依然是每平方22310元,那時購房的壓力就不會象現在這么大;10年后,也就是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17629元,而房價不變,購房難的問題就基本可以解決了。從目前房地產業的暴利來看,維持房價10年不變是完全沒問題的,就象當初的汽車行業一樣。
所以,到目前為止出臺的所有措施都只是為了遏制房價上漲,而不是要降房價。否則,政府有足夠的手段讓房價降下來。首先,全面實施而不是試點房產稅,解決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問題,解除后顧之憂;其次,明確房屋的居住功能,剝奪其作為投機手段的功能;最后,也是最立竿見影辦法的就是加大保障房的投放量,明確保障房可租可售,而不是以“公租房”為主。以北京為例,儲備土地的成本是每平方2700元,建造成本每平方米最高不超過2000元,而2010年北京的土地出讓金收入是1587億元,如果拿出一半的出讓金來建保障房,一年至少可以投入1688萬平方米,按戶均84.4平方就是20萬套。試想,如果政府能宣布每年將有20萬套5400元每平方(4700加15%的合理利潤)的保障房供市民搖號,北京的房價會是個什么樣子!每年20萬套,5年就是100萬套,剛需的北京市民會想,今年搖不上,明年還搖不上,后年總會有份的。目前的政策是以“公租房”為主,其實這是政府在為房地產商留后路。對普通中國老百姓來說,租房總是過渡,不是最終的解決辦法。
問題是那些早已賺的缽盆滿盈的房地產商太過貪婪,根本不理解中央政府的苦心,并且公然挑戰政府的公信力。房價已不再是經濟問題,而成了民怨沸騰的社會問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