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何才能辨識強勢話語權者們所謂的真理的真偽呢?先哲老子教導我們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這里的“公乃全”,即“天人合一”的“大道惟公”之理。公則正,私則偏。惟“公”而不惟“私”,才會有公正之心,也才能把握住真偽虛實之變。在所謂市場經濟全球一體化時代,社會上“黃賭毒黑腐假”的沉滓泛起道德滑坡,其實根本就是源于公正之心的缺失。
時人所謂的“被時代”,即被增長、被發展、被繁榮、被富裕、被幸福等等,便是對充斥于市的偽文化和偽經濟叫賣的痛切感受。我們不妨先瀏覽一篇相關資訊,然后再繼續討論。
【1】謝國忠:經濟繁榮被夸大 2012很可能出現爆炸性危機
《新世紀》-財新網2011年02月15日刊發文章,題為《紙面繁榮----寬松的貨幣政策夸大了經濟周期,引發了繁榮與衰退》(作者為經濟學家謝國忠)。
在過去十年中,世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全球名義GDP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增長了近1倍,達到62萬億美元,扣除美元貶值的因素,全球GDP實際增長了50%。盡管在這十年中,世界經歷了IT泡沫破裂、“9·11”襲擊及其后的戰爭、美國金融危機、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等一系列事件,然而,按照傳統的衡量標準,這十年仍然是我們所生活過的最繁榮的時期。但是,如果周游列國,與當地民眾交談,卻完全無法得到這種繁榮的印象。
美國人痛苦地抱怨生活變得越來越艱難,生活成本變高,越來越沒有安全感。歐洲人抱怨少些,只是因為他們本身期望值就不高。日本人已經放棄了。他們認為事情一向就是糟糕不堪的。中國名義GDP翻了兩番,中國人本應心花怒放,但是,他們卻在抱怨物價變得越來越高,房地產價格難以負擔,食品和飲用水不夠安全,等等。到底怎么了?難道這場繁榮只是海市蜃樓?還是GDP衡量標準出了錯?
夸大的繁榮
在這十年中,全球糧食產量增長了十分之一,與此前幾十年的速度差不多。能源產出增長了三分之一,比以前要快得多。但是,40%的能源產量增長是源自中國不斷增加的煤炭產量。剔除中國煤炭生產,世界能源生產率與以前幾十年其實差不多。
糧食和能源是全球經濟最基本的投入。由于它們對低收入人群影響最大,而世界大多數人口都陷入低收入人群,能源和糧食的緩慢增長表明,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像紙面顯示的經濟繁榮那么快。
此外,由于按美元計算的全球GDP翻了一番,遠遠超出了能源和糧食產量的增長,因而糧食和能源價格大幅攀升。世界糧農組織全球食品價格在十年中上漲了138%,布倫特原油價格現在已經漲到了每桶100美元,而20世紀90年代平均才每桶20美元。即使像經濟數據所顯示的,按美元計算的平均收入增加了90%,對世界大多數人口來說,食品和能源價格的巨額增長也早已抵消了收入的增長。今天,很多民眾的生活水平可能還不如十年前。
雖然生活必需品通貨膨脹導致大多數人生活水平下降,統計數據卻顯示,對一小部分人來說,收入和財富迅速增長。美國1%的人口獲得了四分之一的國民收入以及近一半的國家財富,這是20年前的2倍。在中國,房地產價格與收入之比在十年中翻了一番,表明不平等程度也增加了不止1倍。中國和美國的表現固然最為明顯,但是,日益嚴重的不平等早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
收入不平等的加劇,將經濟增長與富裕人群的支出掛上了鉤。這些支出項目具有較高的賬面價值,但財富效應不易外溢。因此,紙面的繁榮和民眾普遍的不滿同時存在。
測算問題,在某些方面可以解釋經濟數據和民眾感受之間的脫節。在輕工業產品、基礎設施和信息技術領域,全球經濟已經迅速擴張。邊際收益一直在下降。另一方面,一些必需品,如食品和能源等卻沒有跟上。因此,經濟學家可以不斷報告GDP增長顯著,但與此同時,人們生活卻更不幸福了。
在不平等方面,全球化和教育通常被視為兩個最重要的因素。全球化增加了市場對技能的需求。因此,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從全球化中獲得了更多的好處。但實際上,工程師、科學家和計算機程序員并沒有從全球化中獲得更多的好處。他們的工資紅利并沒有增加那么多。教育紅利在發達國家看起來更為重要。受過大學教育人群的失業率和其他人群相比有很大的差異。理論上,新興經濟體的平均教育水平較低,情況應該更是如此。但是,事實與理論卻并不相符。其他一些因素,如供應與需求等,可能比教育更起作用。中國的大學畢業生工資紅利的降低反映了供應的增長。隨著藍領工資上漲加速,這種紅利已經完全消失了。
資產市場在推動不平等方面,比其他因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那些財富或收入迅速增加的人通常加入了資產市場。資產值占GDP比例經歷了很多“繁榮-衰退”周期。房地產和股票市場的總價值在20萬億到50萬億美元之間波動。那些在正確的時間進入和退出的人發了財,其他人則依舊貧窮。
收入與財富的分配已經基本上變成了一個賭場,與生產力完全無關。原因就在于寬松的貨幣政策夸大了經濟周期,引發了繁榮與衰退。在經濟疲軟時,央行行長們相信經濟刺激措施。這些刺激手段由于降低貨幣價格,從而創造了資產泡沫。貨幣能動論是造成世界問題的主要原因。它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以資產為基礎的經濟,卻排除了真正的經濟活動。
資產市場造成的財富和收入集中降低了社會的滿意程度。嫉妒不是主要的原因。大多數人的生活確實沒有變好。
滯脹困擾世界
全球經濟正在陷入滯脹。經濟增長速度不斷放緩,但通脹在上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發達經濟體2011年的GDP增幅將從2010年的3%下降到2%,新興經濟體的增幅則會從7.1%下降到6.5%。通貨膨脹在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都已經超過了預期,并且仍在加快。而且,生活必需品的通脹要高得多。無論手機或電腦價格下降多少,都無法抵消食物和能源價格迅速上漲對大多數人生活福祉的影響,盡管就技術層面而言,這在GDP的核算上是可以實現的。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政策制定者們在評估通脹時常常會忽略食物和能源,因為他們認為這兩者太不穩定。是的,它們太不穩定了。在巨大的動蕩中,食品和能源價格在過去的十年間迅速上漲。然而,只關注短期波動而忽略其長期趨勢是十分荒謬的。食品和能源通脹蔓延至其他方面,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且,蔓延已經在發生了。即使在日本這樣一個通貨緊縮的國家,2011年也可能會經歷一些通貨膨脹。今天的通貨膨脹是跟隨昨日的資產通貨膨脹而來的。在過去的十年間,寬松的貨幣政策在刺激經濟的名義下被反復施行。
實際上,貨幣刺激的所謂有效性主要來源于創造資產泡沫。貨幣在資產市場上的存量累計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在資產泡沫破裂后它最終會進入CPI,各國央行通過增加貨幣來應對資產泡沫破裂所帶來的影響,因而創造了更大的通脹。通貨膨脹是不可避免的。推動了過去泡沫的貨幣存量,和新增的用于應對泡沫破裂影響的貨幣增量,最終都會變成通脹。
世界正走向另一場危機
通貨膨脹正在擠壓低收入以及中等收入家庭,這些家庭并沒有從過去的資產泡沫中獲益,甚至是其受害者。對于很多家庭來說,生活水平不斷下降,因此,社會不滿情緒正在加劇。另一方面,IT革命使得信息變得更加便宜。這種組合是爆炸性的。滅火的首要原則是不要向火焰投放燃料。但是,現在的通脹治理卻沒有遵循這一原則。現存的貨幣存量具有極大的通脹性。為了遏制通脹,必須以不增加未來通脹壓力的速率增加貨幣供應,也就是說貨幣增長必須低于名義GDP的增長。與之相應,在可預見的未來,利率上升應高于平均通脹率,也就是說,不允許存在任何負實際利率。不幸的是,很少有人遵循這一原則。歐元區的通脹率已經高于歐洲央行規定的2%的上限。歐洲央行威脅將提高利率。不過,每個人都知道這不可能,因為債務危機仍在持續影響南歐各國的經濟。
英國的通脹率為4%。英國現在預算赤字巨大,經濟上季度出現收縮,英國央行很可能將對通脹持容忍的態度。美聯儲繼續無視通脹風險,理由是高失業率將會控制工資水平,抑制通脹。美國現在金融系統無法正常運行,失業率居高不下,它出現通貨膨脹,將會晚于其他國家。但是,由于進口、農業和能源占到其GDP總量的五分之一,美國也不可能逃脫全球通貨膨脹的大趨勢。發達國家不愿處理通脹問題,因為它們的債務負擔過重。發達國家在十年間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的負債率已經達到50%,而且,它們的財政赤字仍然十分龐大。
新興經濟體在貨幣政策方面通常比較被動。原因在于其經濟增長依賴于貿易和國外投資。它們無法在發達國家先前的寬松貨幣政策期間控制通脹。迄今為止,它們的做法也沒有展示任何其他可能。主要標志就是它們不愿提高利率。利率增長過慢,無法消除負實際利率。長期的負實際利率總是會導致金融危機。
下一場危機,要么始于美國國債市場的崩潰,要么始于新興經濟體由通脹所導致的“硬著陸”。時間很可能就是2012年底。
【2】網聞博評:“紙面繁榮”不是CPI的錯
以網聞博報小社員來看,“紙面繁榮”不是CPI的錯,也不是GDP的錯,更不是各國央行貨幣政策的錯。那么是誰錯了?或者是,全球性的“紙面繁榮”到底是誰制造出來的?究竟誰是這場危機災難的罪魁禍首?可以肯定地講,這樣的“紙面繁榮”世界奇跡,根本就不是一個經濟學專業問題和經濟計量統計技術問題。因此,通過調整GDP的統計方法解決不了問題,調整CPI的統計方法同樣解決不了問題。通過這樣的技術手段能創造出“好看的數據指標”,但卻掩蓋不住“紙面繁榮”和經濟危機的真相,甚至還會延誤“刮骨療毒”的藥救時間。經濟學家謝國忠先生對“紙面繁榮”現象的觀察和分析,還是比較專業的。但正因為“紙面繁榮”和通貨膨脹已經不是一個經濟學專業問題,所以經濟學家們的專業分析,也僅僅只能作為技術參考而已。
下面,本文就針對謝國忠先生的這篇文章,進行一番解讀和點評。
【3】難道這場繁榮只是海市蜃樓?還是GDP衡量標準出了錯?
“在過去十年中,世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全球名義GDP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增長了近1倍,達到62萬億美元,扣除美元貶值的因素,全球GDP實際增長了50%”,“按照傳統的衡量標準,這十年仍然是我們所生活過的最繁榮的時期”,其中“中國名義GDP翻了兩番”。但是包括美國人在內,世界各國的人們卻都在痛苦地抱怨生活變得越來越艱難,生活成本變高,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對此,謝國忠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疑問。其實,問題的答案,就在他的提問中。不錯,這場繁榮的確是海市蜃樓,技術原因也的確是GDP衡量標準出了錯。更進一步的原因,是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各國央行貨幣政策的錯誤。再進一步的原因,則是“世界貨幣”美元體系的錯誤。在所謂市場經濟全球一體化系統中,由于“世界貨幣”美元體系的“頂層設計”錯誤,必然導致這一系統性連鎖反應錯誤和危機災難的發生。那么,誰是這個市場經濟全球系統和“世界貨幣”美元體系的“頂層設計者”與主導者呢?這個“設計錯誤”是“技術失誤”還是“蓄意犯錯”呢?只有進行這樣的不斷追問,我們才能最終逼近這場全球性危機災難的真相。
【4】生活必需品通貨膨脹導致大多數人生活水平下降
“糧食和能源是全球經濟最基本的投入。由于它們對低收入人群影響最大,而世界大多數人口都陷入低收入人群,能源和糧食的緩慢增長表明,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像紙面顯示的經濟繁榮那么快。此外,由于按美元計算的全球GDP翻了一番,遠遠超出了能源和糧食產量的增長,因而糧食和能源價格大幅攀升”,“即使像經濟數據所顯示的,按美元計算的平均收入增加了90%,對世界大多數人口來說,食品和能源價格的巨額增長也早已抵消了收入的增長。今天,很多民眾的生活水平可能還不如十年前。”
謝國忠先生的這段經濟學專業分析,揭示出了在“紙面繁榮”盛景下大多數人生活水平下降的經濟學原因。其中,“按美元計算的全球GDP翻了一番”和“按美元計算的平均收入增加了90%”,就已經離抓住“GDP衡量標準出了錯”和“世界貨幣”美元體系的“頂層設計”錯誤根源不遠了。
【5】收入不平等的加劇,對一小部分人來說,收入和財富迅速增長
謝國忠先生指出:“日益嚴重的不平等早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這些分析結論很重要,他用經濟學專業知識和數據佐證,在“紙面繁榮”盛景下大多數人生活水平下降,而一小部分人的收入和財富卻是迅速增長的。那么,誰是這個市場經濟全球系統和“世界貨幣”美元體系的“頂層設計者”與主導者呢?這個“設計錯誤”是“技術失誤”還是“蓄意犯錯”呢?問題的答案越來越近了。也就是說,的確是有一小部分人通過制造“紙面繁榮”盛景而快速發財暴富了。而且,其“財富效應不易外溢,因此紙面的繁榮和民眾普遍的不滿同時存在。”于是,收入不平等加劇,日益嚴重的不平等早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
其實,這里的不平等和不平等加劇,既是結果也是原因,如此惡性循環便導致了危機災難的發生。給這種不平等一個理性的描述,就是所謂的上流富豪權貴階層、中產階層和貧民階層“橄欖球型”社會等級結構。換句話說,就是所謂的高收入階層、中等收入階層和低收入階層社會等級結構。這個世界接軌互聯的等級結構體系的最頂端,就是市場經濟全球系統和“世界貨幣”美元體系的“頂層設計者”與主導者們。中國的孔子的偉大,就在兩千多年前便為這種上下尊卑貴賤社會等級結構提供了完整的教義。
但是,就像用CPI和GDP技術數據不能掩蓋“紙面繁榮”的真相一樣,用現代的“橄欖球型”和傳統的“孔子之術”社會等級結構,同樣不能掩飾不平等的危機。“日益嚴重的不平等早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高通貨膨脹率和高失業率,也正是當今從突尼斯和埃及開始燎原的世界變革風暴的經濟根源。從純經濟學專業分析來看,就是“新興經濟體在貨幣政策方面通常比較被動。原因在于其經濟增長依賴于貿易和國外投資。它們無法在發達國家先前的寬松貨幣政策期間控制通脹。”而這一點,恰是市場經濟全球系統和“世界貨幣”美元體系的癥結所在。為什么會這樣呢?就是因為你被接軌了,所以你就只能接受西方發達國家和“世界貨幣”美元體系“頂層設計者”與主導者們強加給你的被動。
【6】收入與財富的分配已經基本上變成了一個賭場,與生產力完全無關
“收入與財富的分配已經基本上變成了一個賭場,與生產力完全無關。”經濟學家謝國忠先生的這句分析結論,終于跳出了“紙面繁榮”的經濟學專業“技術陷阱”。的確,正是當今市場經濟全球系統和“世界貨幣”美元體系的運營,使得收入與財富的分配體系已經基本上變成了一個賭場,而且“與生產力完全無關”。
然而,曾幾何時,我們似乎把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效率高低,當成了衡量社會經濟體制先進與落后的硬標準。而且,精英專家們也總是用生產力的發展階段來解釋所謂公平與公正的相對合理性。“收入與財富的分配已經基本上變成了一個賭場,與生產力完全無關。”經濟學家謝國忠先生的這句分析結論,可以說是具有石破天驚的劃時代意義。
問題的關鍵還在于,按照中國文化的理解,所謂經濟,原本就是經世濟民或經濟民生的簡稱。這首先是一個社會人文的概念范疇,而絕不是,也絕不應該僅僅只是一個經濟學專業技術問題。所謂以人為本,就是不能以資為本,更不能以物為本或是以技術生產力為本。本末倒置,舍本求末,正是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市場經濟學必然走入迷茫和危機的病根,也是其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同時社會道德信仰和公正之心卻沉淪迷失的根本原因。
在以資為本的市場經濟全球系統和“世界貨幣”美元體系下,非但“紙面繁榮”是偽繁榮,其所叫賣的自由民主人權平等之類的“普世價值”概念,又何嘗不是“偽”中之“偽”呢?當今世界的悲哀,就是絕大多數人被“一小部分”人的“偽”教化所忽悠了!
“收入與財富的分配已經基本上變成了一個賭場,與生產力完全無關。”那么,究竟與什么有關呢?或者說,我們該如何走出這場“紙面繁榮”的危機呢?很顯然,是與生產關系有關。這場“紙面繁榮”危機的根本突圍之道,就在生產關系的變革和調整。否則,便只能是像以往一樣在周期性的繁榮與危機中煎熬,甚至是在這樣“不平等加劇”的惡性循環中走向自我毀滅。
而所謂生產關系的變革和調整,既是一個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課題,也是一個中國傳統文化的命題。歸根結蒂,就是“天人合一”的“大道惟公”。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