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聘大學生村官干什么?
選聘大學生村官的意義是政府出于建設農村角度考慮,還是出于響應中央政策緩解目前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的問題考慮。從更多正式的文件或發文的表述而言,是更傾向于前者,但從目前大學生村官的工作狀況、工作待遇現狀來看,則傾向于后者。甚至有些人滑稽地把大學生比作了困難戶,那么從這這個角度來講,村官只是政府提供給大學生的暫時的就業援助罷了。目前大學生村官現狀就是:有些村官發現實際情況不如想象的好,情緒從“高漲”滑向“低落”;有些只把村官作公務員的跳板、鍍金程序;有些是跑到企業,學校兼職去了。聽說2008年陜西首批大學生“村官”如今只留一半左右(其他大多考取了公務員或事業單位)。這聽起來有點贊揚的口吻,說明那批村官能力好,但其實有點諷刺,農村為什么留不住大學生,大學生村官緣何頻頻要走,同是為政府,同是響應國家政策建設農村,為什么大學生就留不住基層。造成尷尬局面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也是我想問的問題: 一、合同里的政策是否真正落實到位?目前的大學生村官工資狀況,就本人為例,2008屆村官,我每個月基本工資1750元,按合同承諾要交醫療保險,但如今已面臨合同最后一年,可當時合同里承諾的醫療保險遲遲未能兌現,甚至有領導當著培訓大會時說“XX區就是沒有錢,別說你們了,就是現在的公務員有的都沒有辦理保險”。可是我們想問問,這算不算違約? 二、大學生村官目前所處的位置是“沒人管”還是“多重管”? 大學生村官由省委組織部組織考試,與縣(區)委組織部簽訂合同,放在鄉鎮,工作在村里(社區)。當人問起你歸屬于哪個單位時,真的一頭霧水,說村里,還是說鄉鎮,我想總不可能說組織部的吧?不知道自己歸屬于哪個部門聽起來是有些不好受,但更不好受的是工作中,村里的百姓,村里的干部說我們是過去實習的,三年完了就走,走,我們去哪里啊,鄉鎮里?顯然不可能,鄉鎮的同志見到我們就說,某某有考試,你有去考嗎?似乎在關心我們,但怎么看倒像是在同情我們,更別說是歸屬他們了。看起來沒有人管但有時也會出現多重管,那就是有時村里的領導吩咐我們,鄉鎮的領導通知我們,甚至組織部也偶爾來考察我們。這樣的局面確顯得有些尷尬。 三、三年后合同期滿該何去何從? 關于三年后合同期滿大學生村官何去何從,我查了很多資料,但也沒有查出個所以然來。一方面在大張旗鼓的招考選聘,一方面卻在動員村官辭職另謀生路。如何讓村官在農村的這個大環境下真正的做到大浪淘沙,淘出真正的、有能力的、稱職的基層工作者,這才是我們現在應該考慮的。每年的公務員招聘為什么不能對村官網開一面呢?總是限制這樣那樣的條件,我不知道一個鄉鎮的公務員,要求那么多的專業限制是否真的能用上?為什么不能擴大從村官這批真正有著農村工作經驗的群體中招錄呢?我想以上三點的不明朗,也影響了大學生村官的種種工作情緒。政府既然把大學生村官在農村工作已擺上了一個位置,目的是努力發揮他們的知識和才能,更好地搞好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那么給他們一個相對安心的工作環境是比較重要的,讓大學生村官對現在和將來不再感到迷茫。
我覺得應該從下面幾方面來入手:
一、建立考察管理機制。建立大學生村官檔案,完善管理考察機制,定期到基層農村中去考察大學生村官工作情況。可以要求大學生所分配的鄉鎮和村,進行聯合考評,以村考核為主,鄉鎮考核為輔的考察機制,確保用的著。
二、擴大在大學生村官中招錄公務員的比例。在公務員考試中擴大對大學生村官設立的特設崗位,在對考上的村官實施到村入戶的考察,保證參加考試的村官不是以“大學生村官”為跳板,確保下得去。
三、完善促進激勵制度。對考核優秀的大學生村官,實行破格提拔政策。通過民主評議、信息公示等工作程序,對大學生村官實施激勵機制,確保留得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