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目前不斷加劇的糧食危機,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有了清醒的認識。如何應對和化解這場危機,對中國的政治走向以及前途命運都將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事實上,在許多官員學者早已成為了罪惡和災難的原因后,如果不徹底擺脫和打破他們那些禍國殃民的理論學說,不剝掉他們身上的最后一張畫皮,還讓他們將“飲鴆止渴式”的改革繼續在農村推向深入。那么,政府能應對糧食危機的手段將變的極為有限,而“三農”問題也將變成一個越來越沉重的包袱,直到無力負擔。在可以預見的不遠的將來,國外壟斷資本將滲透和進入到中國糧食生產加工的每一個環節和渠道,十幾億中國人的脖子將被死死的卡住,淪落為別人獲取利潤的工具和籌碼。同時,中國人的命運從此將完全屈從于國外壟斷資本制定和設計的全球化戰略。
這份調查報告所呈現的一些問題未必完全準確客觀。但我深信,在許多方面,它都經的起時間的檢驗和人們的質疑。
不加限制和引導的“市場化”要將中國帶向何方
一些經常出差旅行的人可能會發現,近年來在鐵路和公路沿線的兩側,除了許多樓群村落和一座座新建的園區廠房外,見的最多的就是果園和菜地。而以前那些成排成片的一眼望不到頭的小麥、玉米、水稻等主糧作物,已經很少還能見到了。
糧食耕地面積的減少在農村早己是不爭的事實,而且這一勢頭目前仍在持續。在途經陜西、甘肅、寧夏等西北地區的一些市縣,公路沿線兩側最好最平整最適合機耕的良田,大多都己栽種上了果樹,其中以蘋果樹居多。在許多地頭,都能看到類似于這樣的告示墻:“××縣、××鄉萬畝優質果品示范基地”。即使在那些最偏遠的交通不便的地區,也開始了大面積的栽種蘋果樹,只是許多都還沒有成林,一棵棵細小的果苗散落在長著冬小麥的田野。
在陜西省長武縣一條公路邊的小康屋內,五十九歲的老楊正佝僂著腰拾掇著從院子拿進來的王米。要是前些年,四五畝地的玉米收回來后,總會在院子堆上好長一段時間。但這幾年,由于種的少,只有一畝多一點,所以,院子的玉米曬干后,老楊都會盡快收拾裝袋,放進屋子里,省得讓老鼠等一些動物糟蹋。
老楊家原先有十二畝地,在2000年時三畝多坡地被用于退耕還林。此后,又由于宅基地和村里拓寬公路等建設,失去了一畝多地。現在,算上給大兒子娶媳婦后村里分得的一畝多地,一家六口人還有九畝地。不過,這些地現在只有不到四畝還在種小麥、玉米等作物,而其它五畝多地,從九十年代開始,就在縣里的統一規劃和引導下,陸續種上了蘋果樹,成了果園。
由于大兒子、兒媳和二兒子這幾年都在外打工,家里只有老楊夫婦和一個小孫子。因此,老楊覺得種一點糧食夠家里人吃也就可以了。要不是怕照顧不過來,以及蘋果價格08年的那次劇烈波動,老楊原本還打算繼續擴大蘋果的栽種面積。因為,一畝蘋果成林掛果后,每年純收入怎么著也在1500——2000元之間,而如果種小麥或者玉米,一畝地的純收入最多只有不到500元。
老楊說,他們這里的蘋果大多都會出口和銷售到歐美及東南亞等國外市場,這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加工成濃縮果汁后進行出口。至于出口比重占到他們總產量的多少,老楊并不清楚。不過,08年蘋果價格的那次劇烈波動,或許能從一個側面反應出口所占的比重。
08年金融危機開始后,由于沒有接到國外客戶的訂單,許多進行出口加工的蘋果經銷商和企業,全部停止收購。一時間,蘋果價格從前一年的八毛、一塊一斤,一下子跌到四五分錢一斤。即使這樣,許多蘋果還是無人收購,一些果農只好無奈的任由蘋果爛在地頭,有的干脆放棄采摘。這種比過山車還驚險的市場行情,讓幾乎所有果農賠的血本無歸。老楊家五畝多果園,算上農藥、化肥、套帶等投入,一下子賠進去了八千多元。這相當于他們夫婦起早貪黑辛辛苦苦兩年完全白干。
令人感到費解的是,在當時蘋果價格暴跌,廣大果農慘遭巨大損失的同時,市場經濟下的價格傳導機制并沒有產生多大作用。在許多大城市,超市里的蘋果同往年一樣,照樣一塊多一斤,甚至更高。而那些以蘋果為原料的果汁飲料公司,沒有一家的產品出現降價。
在經歷了08年的蘋果價格暴跌后,陜西省一些地方曾出現過砍伐蘋果樹的現象。老楊說,這種現象他們那里也有,但砍伐的并不多,主要是一些蘋果種植大戶,想騰出一點耕地,滿足家里糧食的自給。而隨著09年價格的走高,蘋果的種植面積在許多地方仍在繼續擴大。
盡管五畝多蘋果在正常年份都有差不多一萬元的收入,而且還有三個人常年在外打工。可老楊家現在還背負著將近四萬元的債務。老楊說,家里這幾年最大的開支有兩筆,一筆是建小康屋花費的六萬多元,一筆是給大兒子娶媳婦時花費的四萬多元。現在,老楊的二兒子已經二十八歲了,但因為沒錢,一直沒有娶親。老楊說,村里好多人家跟他一樣,都在負債生活。
這些年來,市場經濟的主體地位在中國已經完全確立和鞏固。可是,它的功能和作用真如那些經濟學家所吹噓的那樣嗎?
在農產品價格的劇烈波動當中,許多農民的希望和憧憬一次次的破滅,最后債臺高筑。他們不得不承受著市場帶來的所有風險,卻很難在市場中獲得應得的收益。當殺(母)豬、宰(奶)牛、倒奶、砍樹、棄果等等以前只出現歷史政治教科書上,用來講述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事例,發生在中國時,我們是不是需要進行反思。一方面是大量產品白白損失和浪費,或者廉價的出口到國外,去換一張張廢紙。而另一方面,是國內許多有潛力需求的消費者,因為生活拮據無力進行消費。
從以前的字畫、古董、紅木、普洱茶等,到近來的“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市場帶給普通百姓的到底是什么?更別說房地產這個巨大的怪胎,對百姓生活的影響。其實,這己不在是什么市場經濟,而是資本經濟、投機經濟。這種經濟的特點就是市場不是由需求來決定,而是由資本來決定。資本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阻礙和影響消費者與市場進行順利對接的罪魁。一些國際金融資本和國內炒家,已經成為了潛伏生產消費鏈條中的吸血鬼。
現在,一些資本已經緊鑼密鼓的加緊對大宗農產品的控制,如果政府對此依然掉以輕心、麻痹大意,那很快就將自食苦果。
最為重要的是,現在政府如果還任由果地、菜地、棉花地等,在一個已經完全扭曲和被資本操縱的市場中,繼續大面積的侵占糧食耕地,糧荒就將為期不遠。
從一些政府網站透露的數據來看,西部地區的許多市縣,這幾年蘋果已經發展成為其支柱產業,而且大部分的出口量占到了產量的70%以上。
在西北的黃土高原,到處能看到一座座缺少植被覆蓋的荒山禿嶺,長年遭受著水土流失。為什么我們不選擇封山育林,而只進行退耕還林。那些用于退耕還林的土地,許多原本都是良田,用來退耕還果不是更好嗎?現在,官員為了自己的政績,都不愿給別人和后世子孫做鋪路架橋的事,不愿做那些疑難繁重的事,都只顧做眼前能看的著的提升政績的事,這樣下去這個國家要想不出亂子很難。
國外資本不傻,他們不斷誘使我們擴大水果、蔬菜、棉花等種植面積,減小糧食自給能力,目的就是為將來能夠控制中國的糧食市場,從而獲取更大的利潤。或許我們有一天會發現,在許多資本的背后,其實隱藏著的只是幾個壟斷寡頭和資本集團。而他們的所有陰謀,都將建立我們所犯的錯誤之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