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強必霸”
“國強必霸”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秦國強,若無"必霸"之意志,中國何來統一?后金強,若無"必霸"之意志,談何蕩平東北,結盟蒙古,西藏臣服,中原鼎革,宗棠治疆?
毛澤東云,小小寰球,放眼世界。若無"必霸"之意志,我們談何解放全人類?共產黨是干什么的?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共產主義的實現,絕無一國先行之理的。共產主義的終極,是階級消亡,國家消亡,世界大同。我中華既為社會主義國家,由初級階段到中級階段,是由弱到強的過程,到了國強之時,若無"必霸"之意志,其必然結局就是,固步自封,甘于享樂,停滯不前。還要不要向社會主義的高級階段——共產主義邁進呢?
毛澤東云,小小寰球,放眼世界。若無"必霸"之意志,我們談何解放全人類?共產黨是干什么的?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共產主義的實現,絕無一國先行之理的。共產主義的終極,是階級消亡,國家消亡,世界大同。我中華既為社會主義國家,由初級階段到中級階段,是由弱到強的過程,到了國強之時,若無"必霸"之意志,其必然結局就是,固步自封,甘于享樂,停滯不前。還要不要向社會主義的高級階段——共產主義邁進呢?
或曰,毛澤東說過"不稱霸"的話,怎么解釋?
1972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轉發<國務院關于糧食問題的報告〉的批語》說:毛澤東主席講了《明史·朱升傳》的歷史故事。明朝建國以前,朱元璋召見一位叫朱升的知識分子,問他在當時形勢下應當怎么辦。朱升說:“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采納了他的意見,取得了勝利。
隨后,毛澤東說:“根據我們現在所處的國內外形勢和我們所堅守的社會主義制度和無產階級立場,我們要‘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
隨后,毛澤東說:“根據我們現在所處的國內外形勢和我們所堅守的社會主義制度和無產階級立場,我們要‘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
緩稱王,并不是不稱王。遲緩稱王,只是策略,稱王才是目的。朱元璋打生打死,為了什么?不就要一統華夏么。他不稱王,難道要他把皇帝讓別人去當么?
同理,毛澤東借此典提出"不稱霸","不稱"只是策略,"霸"才是目的。霸什么?時當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稱霸全球之際,中國要在兩強夾縫之中保得生生不息,以第三世界不稱霸之策,方能霸住社會主義一席之地,保存實力,以為后圖。
又或曰,鄧小平提的“韜光養晦”,是"中國絕不走"國強必霸'的路子"之所本。錯也。鄧小平“韜光養晦”, 只是策略,"有所作為"才是目的。"有所作為"玄機無限,涵蓋深遠,狹義廣義,都說得通,一至于實現共產主義。而吳氏建民,惟知斷章取義,"一百年不動搖"云云,不過花言巧語,倒掛因果,以售其奸。
斷章取義之徒無所不用其極,比如“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本是鄧小平提出來促進改善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良策。據統計,1979年中國的個體經濟才占到GDP總量的不到1%,以后逐年有所提高。本人認為,個體經濟在改革開放初期確為活躍經濟立過功勞。一個個體戶交納的工商、稅費,相當于幾個在職職工的工資。而且個體戶干的多為服務業,他們其實何嘗不是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呢?如果無人干服務業,何以活躍市場平抑物價呢?我很記得當年長江賑災,全國踴躍,募得十八個億,光廣東一省,獨占六億,可謂先富帶后富。鄧小平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故有胡趙下臺。不期斷章取義之徒,打著鄧小平理論為幌子,刮起國營企業改革之風,行違反憲法變公為私攫為己有之實,毀我憲法規定的"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大廈。
天道循環,有其客觀規律。建國至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之前,屬于新民主主義時期。一個甲子之后的當下,中國雖然國力比開國之初強了,卻無論如何也"霸"不起來,究其根由,是走了回頭路,又重新回到新民主主義時期,可不是輪回么?今時之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性質,與解放初期何其相似。土地改革、收歸國有、贖買運動……又要從頭來過。人民寄望黨中央扭轉乾坤,寄望黨中央直接指揮的人民軍隊為祖國為人民再立新功。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