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一個老百姓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滿意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卻是一件政府必須做好的事。然而,進入6月份以來,國內蔬菜價格已經連續十周上漲,漲幅高達30%,百姓的“菜籃子”日漸沉重。(2010年09月26日新華時政)
常關注菜價的人都會清楚,從今年年初開始,全國各個農產品輪番上漲,部分品種甚至已是二次漲價。從大蒜論個賣,到吃不起綠豆,再到如今一把青菜四五元,老百姓在吃上花的錢越來越多。家住北京市通州區的陳貫生說,“菜價前幾個月漲得很厲害啊,往年上街買菜也就花個二三十元錢,就能做一桌子菜,今年上街買菜得動用50元、100元的大票子”“尤其是4月底5月初的時候,按理說,天暖了菜價應該下降,但是沒降反升,菜價幾乎都在1元錢以上。”
“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蒜、綠豆、生姜,這些餐桌上的普通菜蔬牛氣沖天先后上演漲價大戲,老百姓調侃的方式表達著對瘋漲物價的無奈。不只是蔬菜價格在漲,肉蛋價格也節節攀升。今年7月以來,雞蛋價格連創新高,從每斤3元多漲到每斤5元左右,漲幅創近十年來新高。商務部最新監測數據顯示, 8月30日至9月5日,全國36個大中城市重點監測的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比前一周上漲0.2%。
何以至此?除了天氣異常、農民勞務費用上漲、資金炒作,城市化進程加快導致城市周邊菜地減少、人們對反季節蔬菜的需求量增加、糧食價格上漲等因素均帶動了菜價上漲外,蔬菜“進京”路越走越遠,流通成本增加也是菜價上漲的重要推手。國內最大的土豆產區內蒙古烏蘭察布旗距北京不到400公里,但這里的大批土豆要“進京”,竟需繞到800多公里外的山東壽光市,然后再“旅行”約500公里進京。所為何來?謎底原來不單因為壽光是蔬菜集散地,菜好賣,更重要的是返程時能配送其他高價菜再運到北京賣;至于這些土豆因“旅行”所產生的成本最終攤到誰身上,您掂量一下手里的土豆,再看看價格就會明白。
在百姓的“菜籃子”日漸沉重之際,就有好事的記者追蹤農民的“菜園子”和市民的“菜籃子”發現,目前蔬菜生產和流通環節出現的一些怪現象,不只是囿于自然因素,更與一些地方市長的“菜籃子”明顯變輕有直接關系。
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征收城市郊區菜地應當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時,大都開出減免該項基金等優惠條件,導致城郊蔬菜基地不斷減少,城市郊區“菜園子”越種越小。以首都為例,有知情人言,過去主要為北京市民供菜的石景山、朝陽、豐臺等地的菜地面積已從17萬畝縮減至1萬畝以下,目前北京市民吃的蔬菜只有約10%來自本地,其他主要來自山東、河北、遼寧等地。在菜地減少的同時,菜農也在減少。因種菜勞動強度大,許多新生代農民不愿干,自然也抬高了蔬菜成本。
對于政府而言,雖然蓋樓和種菜比,收益絕對是天壤之別,但“菜籃子”直接關系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因土地開發就減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等優惠條件,任蔬菜種植面積大幅度減少這種“向錢看”的思維,顯然與總書記關于“群眾生活無小事”的講話相悖。而解決這一問題,不僅需要各級政府重新對百姓“菜籃子”問題加以重視,同時更需要與時俱進,審視當下圍繞“菜籃子”問題所引發的一些新問題,如交通堵塞,種菜勞動力不足,許多新生代農民不愿種菜等因素,予以統籌解決。
山東省陽信縣國土資源局邱海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