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姆斯基接受北大名譽博士學位 精彩演講勾畫世界秩序 | ||
| ||
| ||
喬姆斯基來了!這位被稱為繼上世紀初羅素和杜威后來華訪問的最重要的西方哲人的到來,在國內學術界掀起了一場熱潮。而組委會把喬姆斯基先生首次訪華行程中的最后一站放在了北京大學,更是給校園增添了無限的驚喜和期待。 8月13日晚,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院教授、美國當代著名學者、語言學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諾姆·喬姆斯基教授來到北京大學,接受北大授予的名譽博士學位并發表題為“世界秩序勾勒:持續與變化”的演講。當晚,北大百周年紀念講堂座無虛席,2000多位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的語言學、哲學、數學、心理學、信息科學等相關領域的學者和學生以及各界人士聆聽了演講。
喬姆斯基教授北京大學演講會暨北京大學授予喬姆斯基教授名譽博士學位儀式
喬姆斯基建立的理論學說不但在語言學具有里程碑地位,而且推動了哲學、認知科學、心理學和計算機科學等許多學科領域的發展。喬姆斯基對大學的功能、知識分子的責任、西方主流傳媒的片面傾向、美國的霸權主義、民間運動等方面都有廣泛深入的論述,先后撰寫了40多本有關著作,他的《911》和《帝國主義野心》等著作探討了“9•11”后世界的變化,為此他也被公認為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政論家和社會活動家。有人評論喬姆斯基是五十年來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人文社會學者,也有人稱他為十八世紀啟蒙運動的當代傳人。喬姆斯基教授在美國“當代全球最具影響力”100名公共知識分子評選中排名第一,也是美國《科學》雜志評選出的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20世紀全世界前10位最偉大科學家中目前唯一在世者。 儀式上,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院士將榮譽博士的學位證書頒發給喬姆斯基教授,并為其博士帽撥穗。周其鳳校長指出,今晚是一個特別的時刻,這是這位偉大的學者第一次來到中國大陸,領取中國的大學授予的名譽博士學位,這也是他第一次站在中國大陸的講臺上發表公開演講,相信喬姆斯基教授一定會對此刻留下深刻印象。
喬姆斯基教授致答謝辭
學位授予儀式結束后,喬姆斯基教授登臺發表演講。作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政論家和社會活動家,喬姆斯基演講的話題集中在了“世界秩序勾勒”上。 喬姆斯基分析了二次大戰以來國際關系的變化,尤其探討了伊朗、伊拉克等目前全球熱點地區的形勢,闡述了自己對歐洲、美洲、亞洲等主要地區發展趨勢的判斷。如同其多年觀點,他再次對美國在世界日新月異時依然維持冷戰后控制世界的全球思維進行批評。他指出,美國所謂的“穩定”就是指“按照大國意愿去做事”,挑戰強權就被認為是“不穩定”且對世界有害。美國在國際事務中關注的是自己的利益能不能得到保護,美國政府的一貫立場,就是民主發展一定是要在他們的掌控之內才算數。
盡管首次來到中國,喬姆斯基還是憑借廣闊的國際視野和深刻的洞察思考,對亞洲、尤其是中國的崛起給予分析。他認為,世界權力正在發生轉移,一些國家逐漸脫離原來的權力格局,回到自身的利益與發展,并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作用。中國作為一個“區域性的生產系統”,在國際貿易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但國內依然面臨著諸如環境、生態、公平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喬姆斯基北大演講會開始前就已一票難求,現場觀眾把握難得的機會與大師互動。早在幾個月前,組委會就開通了活動網頁,接受全球范圍內的入場申請。近一個小時的演講結束后,喬姆斯基把提問時間留給了現場聽眾。據現場工作人員統計,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提問中,聽眾共遞交了150張提問字條,大部分字條上的提問不止一個。而喬姆斯基對于選中的問題,也毫分縷析、詳盡解答,對每個問題的回答不亞于一個小型報告。 有觀眾請他在勾勒世界秩序之余,用一個詞來勾勒自己。喬姆斯基聳肩一笑:“我的一生很復雜,似乎很難概括,我一直致力于政治和科學研究。”他回憶起自己撰寫的第一篇文章就是1939年,也就是他10歲時在校報發表的關于西班牙內戰中巴塞羅那失陷的評論。最后他選擇了“不變”來勾勒自己的人生:“盡管情況在變,但我的承諾一直沒變,我一直致力于為全人類解除苦難,我希望把余生用于科學研究。”真摯的話語贏得了全場的熱烈掌聲。 一位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畢業生請他談談對學生時代的印象,喬姆斯基直言不諱地表示“討厭高中”、“基本上把所學的都還給老師了”。他回憶起1945年-1949年就讀賓夕法尼亞大學期間,覺得課程無趣,曾想過要換專業,后來受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大師海里斯(Zellig Harris)影響,選讀語言學課程,但大學教育基本上沒怎么接受,上的都是研究生課程。“我基本上沒獲得什么證書,所以讓我去找工作還不一定能找到。后來去麻省理工學院,是因為他們不需要證書,他們只關注你的工作。”喬姆斯基從1955年開始就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1961年創辦語言學研究生課程,1976年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及哲學系成立,直到退休前他一直在該系任教。 喬姆斯基教授的學生、哈佛大學教授黃正德先生在談到老師時,由于喬姆斯基教授對政治毫不留情地批評,大多數人都認為他一定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事實上老先生非常和藹友善,尤其是對待學生。由于工作繁忙,媒體約喬姆斯基教授通常要安排在數月之后,然而學生約他則會安排在一周內并且從不延期或缺席。而在學術上,對喬姆斯基的理論批評和修改的最多的,正是喬姆斯基教授本人。 在提問環節的最后,當被問及是否像愛因斯坦拉小提琴一樣有放松身心和解壓的方式時,喬姆斯基坦率地答道:“工作去”,令全場忍俊不禁的同時對喬姆斯基教授肅然起敬。
此次演講活動由北京大學主辦,北京語言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論壇協辦;由北大中文系具體操作,學校領導和各部門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協助。儀式由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吳志攀教授和喬姆斯基的學生、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北京語言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黃正德分別主持了學位授予儀式和觀眾提問環節。 8月14日下午,喬姆斯基在北京大學博雅會議中心舉行媒體見面會,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此前,作為喬姆斯基訪華系列活動的組成部分,喬姆斯基還應邀訪問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清華大學和北京語言大學,并在三地發表公開演講。 喬姆斯基簡介: 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1928-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學院教授,美國科學促進會委員、美國科學院院士和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在美國“當代全球最具影響力”100名公共知識分子評選中排名第一,也是美國《科學》雜志評選出的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20世紀全世界前10位最偉大科學家中目前唯一在世者。 喬姆斯基建立的理論學說不但在語言學具有里程碑地位,而且推動了哲學、心理學和計算機科學等許多學科領域的發展。喬姆斯基采用形式主義模型方法建立的“生成語言學”是20世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語言科學和認知科學理論,被認為掀起了一場“認知科學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喬姆斯基提倡理性主義,批判經驗主義,提倡心理主義,批判行為主義,是當代哲學和認知科學最重要代表人物。喬姆斯基指出,人類先天語言能力是生物遺傳的結果,把語言學看作是認知心理學,而且最終是生物學的一個部分,是研究人類這一最高等生物大腦機制的科學,為此美國心理學會授予他“杰出科學貢獻獎”。計算機科學特別是程序語言文法及語言信息處理科學的興起和發展也與喬姆斯基的理論學說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喬姆斯基也被稱為“計算機信息處理科學之父”。喬姆斯基對大學的功能、知識分子的責任、西方主流傳媒的片面傾向、美國的霸權主義、民間運動等方面都有廣泛深入的論述,先后撰寫了40多本有關著作,他的《911》和《帝國主義野心》等著作探討了“9·11”后世界的變化。他被公認為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政論家和社會活動家。(2010喬姆斯基訪問北京活動組委會提供) 文字:北大新聞網記者 沈葉 國際合作部記者 陳娜 攝影:商 偉 編輯:文 尚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