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溫江鏟平萬畝良田變別墅廠房 糧倉成居民樓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0年08月11日08:40我來說兩句(1041)復制鏈接打印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
豪華的“大宅門·紫微園”別墅區入口 本報記者 莊慶鴻攝
誰把萬畝良田變成了別墅和廠房
本報記者 莊慶鴻
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農民應思衛(化名)現在還記得,他在田埂邊眼睜睜看著橙色推土機一步步碾過青綠的水稻田。即將成熟的稻子一片片倒下,10畝,100畝,400畝……
推平稻田時,政府來了不少人。有村民把過年時才放的紅紙鞭炮繞在自己身上,有村民爬到自己家樓頂上不肯下來,最后無奈地看著遠處的莊稼被推倒。有村婦上前爭執,被打倒在地上哭喊:“難道蒼天真的就沒有眼嗎?”
但是,應思衛又快要忘記發生的日子了,因為“這幾年,這樣的事在溫江太多了。”
被毀水稻之上的別墅
溫江位于富饒的成都平原,根據2005年區政府資料,溫江耕地面積為1.21萬公頃,合18多萬畝,比2004年減少6.5%%。在現在的衛星地圖上,綠色面積相對較多的是5個位置偏北的鄉,其他的9個主要鄉鎮呈現一片灰白。
為此,中國青年報記者實地勘查了溫江區9個曾經的“魚米之鄉”:天府、金馬、柳林、涌泉、公平、永寧、萬春、踏水、壽安。沿著田格狀的道路,記者驅車測量了每個地塊的長寬。以下數據,除已標明的,均經過實地測量。
芙蓉古城,住宅均為二、三層仿川西、蘇州、云南、傳統民居的四合院與獨立宅院,占地長約2000米、寬約400米,約80萬平方米,合計1200畝。
國色天鄉別墅群,約900米長、600米寬,約5.4萬平方米,合計810畝。
清溪玫瑰園別墅群,長寬各約500米,約25萬平方米,合計375畝。白墻紅瓦的雙層別墅小洋樓,但不遠處就是泥土路、農民的小磚房。
花鄉民居住宅區,較新的樓群有700米長、500米寬,合計525畝。
月映長灘住宅區,750米長、350米寬,約26萬平方米,合計394畝。
藍光·紫檀山別墅群,根據其網站公布的信息,占地面積21.3多萬平方米,約合320畝,總住戶數僅28戶。
鷺湖宮,國色天鄉別墅二期,根據其網站信息,占地316.26畝。
“大宅門”都是中式白墻黑瓦別墅,占地約500米長、300米寬,約15萬平方米,合計225畝。芙蓉錦繡,同樣是白墻黑瓦獨棟別墅群,同樣占地約500米長、300米寬,合計225畝。紫霄園,有紫氣凌霄牌坊,占地約400米長、300米寬,約12萬平方米,合計 180畝。
大宅門·紫微園有多個明清風格大牌坊,寫著“紫玉蔚然”、“紫微玉宮”金字,沿街都是雕梁畫棟的紅柱建筑,長約400米、寬約200米,約8萬平方米,約合120畝。
美泉紀別墅,其網站上稱占地66667平方米,約合100畝。
2008年簽訂的“成都金馬國際體育城”項目,項目的核心板塊是“成都國際馬術體育公園”。去年就有當地媒體報道稱“亞洲一流馬術公園即將奠基”,“公園擬占地1200畝,跑道長2200米”。
據2010年5月相關的政府批文,批準建馬術公園占地38.158公頃,合計572.37畝。其中包含非基本農田約31公頃,其他農用地約兩公頃,建設用地約5公頃。
中國青年報記者實地測量,新建設中的“溫江金馬市民健身中心”圍墻長約1100米、寬約700米,計算圍墻內面積已達1155畝。而圍墻外還有大片長滿野樹的荒地。
“批文不到600畝,而摧毀良田上千畝,這是為什么?”應思衛質問,“本來1993年起就已經花大錢建了市民跑馬場,為什么又要換地方新建一個?再多的農田也不夠區政府賣!”
2005年,溫江區、金馬鎮兩級政府將青泰村等3個村部分村民拆遷,當年6月,將數百畝水稻秧苗推平,開工建安置用的“青泰小區”,3個月后責令停工,要求搬遷重建。
中國青年報記者到現場看到,荒廢至今的“青泰小區”仍然宛如工地,多排矮樓的紅磚墻裸露在外,殘垣斷壁間有零散村民居住。測量該塊地,約長500米、寬400米,約20萬平方米,合計300畝。
鏟平良田,閑置五年
前不久,金馬鎮農民陳青(化名)開著拖拉機下地回來,發現了600多畝荒地。
他記得,去年5月一個“中裕公司”(音)要占用土地,3個生產大隊的田就給推平了,但那個公司卻沒有入駐,拋荒到了現在。
“莊稼干都干死了,現在企業也懂圈地了。他們就是騙政府把他們招商進來,根本沒真心搞發展。”陳青憤憤地說。像這樣進園區拿了土地、卻遲遲不開產的企業還有不少。
太子奶企業,是當地老百姓最口口相傳的一個圈地戶,自2006年到現在連廠房都沒有建完。中國青年報記者看到企業大院圍欄內有大片荒地,蒿草叢生,土地不平,經測量占地長800米、寬500米,約40萬平方米,合計600畝。
新大地汽車,已建廠房區長500米、寬500米。廠房后面西南方向,欄桿內有長500米、寬300米的荒地,合計225畝。據村民回憶,這片曾經的良田荒廢已達5年之久。
南駿汽車有兩個廠區,其中一個廠區長900米、寬500米,另一個廠區長400米、寬200米。兩區合計共795畝。記者現場觀察,廠區走動的人員較少,廠房內部看上去較空,聽不到機器工作的聲音。
康師傅集團廠區,約500米長、400米寬,合計300多畝。至今廠區內仍有約百畝閑置地。這300多畝地,老百姓回憶,是在2007年秋天快要收成的時候鏟平的。原來全都是稻田,“水稻都已經開始黃了,最多20天以后就可以收了”。
當時10多臺挖掘機開進了稻田,老百姓都在旁邊眼巴巴地看,“沒得辦法”。有一位穿著藍布衣的老奶奶曾經跪倒在拆遷人員面前,哭著求他們不要毀掉她家的田,被拖開了。
機器開過之后,老人趴在被毀壞的田里,雙手扒著掉落的小麥,一邊念叨:“他們把我提小雞一樣拉起來,扔在一邊。沒莊稼,生活咋個辦?我們也八十幾歲的人了……”
同樣的未利用荒地,中國青年報記者還目睹了兩塊。
其中之一位于溫江區海峽科技園“海科名城”西北邊,鐵皮圍墻內約有800米長、400米寬,合計480畝。另一塊位于科技園學府路南端、海科學校西對面,長寬與前者一樣,也合計 480畝。
從鐵皮的豁口進入,滿眼都是茂盛的野草、野樹,樹下還能看到幾堆房屋的破磚碎瓦。有的地方還生長有碧綠的水稻、玉米秧子,但已看不到耕作的農民。
陳青蹲下,翻著荒地里肥沃的泥土:“地方政府上報說我們這里土層不好,好像是不毛之地,建工廠好像是為國家利用資源,純粹是在胡說八道。”
溫江國土局:“占田荒廢,的確存在”
中國青年報記者電話采訪了溫江區國土資源局現任局長王詠梅,她于今年5月新上任。
記者列數了上述各個新建別墅區,問:“用地手續的情況是怎樣的?”
王局長回答:“都有的,有的項目我可能不太了解,但是應該都有的。”
對于“金馬國際馬術公園”是否有批文,王局長回答說:“現在沒有開工動,還在做前期規劃。因為它的土地手續還在辦理過程中,一些批文也已經拿到了。”
“目前國土局也在處理相關問題,去年金馬這邊是出了點問題,但是該處理的人都處理了。”王局長說。
“聽說有企業圈占良田后卻閑置荒廢,這個情況存在嗎?”記者問。
王局長坦承:“這種情況肯定是有。我們工業園區是14.4平方公里,里面企業有幾千家,肯定是有。現在我們也準備清理,我也剛在區政府開完關于清理閑置土地的工作會。太子奶企業的情況,現在正在進入司法程序,康師傅是我們這里一家比較好的企業。”
對于征地時是否鏟平過將要成熟的莊稼,王局長說:“這情況一兩句說不清楚。如果有人反映這情況,客觀來看,有些是實際存在的,有些也是涉及反映人個人利益的。”
中國青年報記者掌握的材料顯示,溫江區國土局前任局長張康林曾表示,溫江整改違法用地的數量“在成都市是算少的”。他對于在良田上建高檔別墅的問題說:“我不講什么好與壞,不管是什么豪華別墅,他的地只要是依法批的,就沒有任何問題。”
溫江現在提出了“打造田園城市”的口號。在陳青看來,這句話太空洞了:“田都要全沒了,還能有什么園?!”
曾經糧倉變成今天的居民樓
溫江的糧食種植面積到底有多少?根據溫江區委區政府官網2010年6月2日發布的信息:“截至5月28日,全區小春搶收工作全面結束,已完成小麥收打面積20121畝,油菜收打面積29144畝。大春播栽正緊鑼密鼓展開,目前已完成水稻栽插面積81261畝,占計劃面積的81%%。”
溫江有“大春”、“小春”兩季:夏天種水稻,冬天到春天種油菜、小麥。老農民說,一年下來,每畝地能打1000多斤水稻、小麥800斤,但現在溫江的荒田越來越多了。
“因為溫江種地是依靠灌溉網,現在開發都修橫平豎直的水泥路,許多水渠都被打斷了。而如果一年沒種,幾種主要的野草都會長出來,野樹5年就能超過這么粗!”雙手比著碗口的大小,應思衛說。
中國青年報記者向當地村民了解到,溫江從清朝晚期開始到上世紀90年代左右,一直有三大糧倉:東關、西關、南關倉庫。而糧食豐收的盛況,如今只殘留在老人的述說里:“以前溫江每個縣至少都有兩三座糧倉,每一座糧倉都有10多眼倉,而一眼倉能裝幾萬斤糧,加起來能有上億斤糧。全溫江的糧食,一季收下來能把幾個倉庫全部都裝滿!”
“現在糧倉都沒有了,都變成居民樓了,只剩下圓錐形的糧站。”陳青說。
說話間,陳青的小孫女咿呀著跑過來,惹得陳青一聲感嘆:“現在政府都不考慮后果,不考慮子孫后代咋辦。我家小娃將來長大了,就沒有地了……”
據王詠梅局長介紹,溫江經過了農業結構調整,目前基本農業產業化項目主要以苗木、花木產業為主。“溫江自己產糧食的面積和產值都不太多,還有幾萬畝。”王局長介紹,目前溫江區基本農田保有量為17.83萬畝,本輪規劃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農田保有量為16.4985萬畝。即到2020年,溫江的基本農田將再減少1萬多畝。
現在,陳青在那一大片被企業拋荒的地里開出了十幾畝,準備種點什么。“我看它一年多都沒用,實在太浪費了,但不知道政府會不會找我麻煩。”
(責任編輯:鄭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