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總書記強調抵制“三俗”,中宣部發文要求各級貫徹胡總書記講話精神之后,文化部長更加痛心疾首、義正詞嚴、慷慨激昂、具體細致的談了有關“三俗”的問題,并一口氣發出了六個追問,而且還談了造成“三俗”的三點原因。由此看來,蔡武部長對“三俗”現象還是有相當了解的。我這里有兩個疑問:一是蔡部長是早就知道“三俗”這么泛濫,還是在總書記講話后才想到的?如果早就知道了“三俗”泛濫成災,那怎么就能做到視而不見、無動于衷?如果是在總書記講話之后才感到“三俗”的嚴重,那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部長大人反應的確有點遲鈍了?二是文化部到底準備怎么具體落實講話精神?有哪些具實際措施?準備反到什么程度?蔡部長的談話似乎沒有涉及到上相關內容。
大凡有一點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有這么一些天氣現象:光打雷,不下雨;雷聲大,雨點小;雷聲小、雨點大;電閃雷鳴,大雨傾盆。我不知道這次的反“三俗”會像那種天氣狀況?雷聲是有了,雷聲的震懾力有多大還有待觀察,但會不會下雨,下多大的雨,由于鄙人高度近視,還真的看不到那么遠。這次反“三俗”被外媒稱之為“新道德運動”,會像當年的“新生活運動”一樣開始聲勢浩大、慢慢偃旗息鼓、最后壽終正寢嗎?我們拭目以待吧?!?/p>
怎樣才能真正落實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呢?我雖然是不吃肉的,但我仍然愿意奉獻我的一得之愚。
我認為,反“三俗”的根本在于重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舍此,則只能是舍本逐末,最多只能起到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效果。“三俗”為什么泛濫?根本原因就在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價值體系的坍塌。庸俗、低俗、媚俗,說到底就是媚錢、媚權、媚外。幾十年來,由精英倡導的金錢至上、權力至上、外國至上的價值觀已經深刻的影響了至少兩代人,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我們的文化藝術已經不再真正考慮大眾——尤其是工人、農民的精神需要,看重的是感官刺激,因此有些人一脫成名,因此林黛玉一定得裸死。文化為什么會走向“三俗”,是市場經濟是根源。文化產業市場化,必然三俗泛濫。因為越俗就越賺錢,不管這俗那俗,能賺到錢就是好俗,道理就這么簡單。為了錢,可以脫掉衣服;為了錢,可以不要尊嚴;為了錢,可以出賣良心;為了錢,可以背叛祖國。權力可以攫取金錢,名聲可以換到金錢,弄不到權的,先想法子出名,學歷史的歪曲歷史,搞藝術的顛覆藝術,總之,一切能出名的能弄錢的手段都被吹捧、被推崇、被效仿。毋庸置疑,所有媒體在“三俗”的泛濫中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當然有些媒體的作用更加巨大。花上百萬才能上央視的“星光大道”,上去的人出了名,當然也就有了錢;央視賺了多少?欄目的編導、主持等相關人員又賺了多少?這已經不是“雙贏”了,而是“多贏”,央視天天開,有理無錢莫進來。所以,反“三俗”決不僅僅是文化部門一家之事,也決不僅僅是封殺了幾個郭德綱就能完成任務的,如果不在整個政治思想層面重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價值體系,反“三俗”只能是空談。
在反“三俗”的問題上,很多人提出了一個疑問,“三俗”的標準是什么?誰來制定這個標準?老百姓認為俗的,當官的可能認為雅;草根覺得雅的,精英肯定認為俗。筆者以為,如果建立起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價值體系,這些問題就不再是疑難問題了。比如,用“名人”代表國家形象到底是俗還是雅呢?站在人民的立場看,此舉一定很俗,因為“名人”不能代表中國的絕大多數——尤其是工人、農民,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真正的絕大多數是默默無聞的,不能代表絕大多數又怎么能代表這個國家呢?選擇這些名人代表國家形象就是迎合權勢、膜拜金錢、漠視占中國大多數的弱勢群體,難道不俗嗎?以此標準去判斷那些文化現象是俗是雅應該不至于太艱難了。老舍、趙樹理的小說語言很通俗,但他們的人民性立場注定了他們的小說是高尚的精神食糧;孔慶東的博文里罵人的粗話不少,但他字里行間折射出良知與正義,呈現給我們的是精美的文化大餐。
由此看來,反“三俗”,當務之急是重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核心價值體系!
http://blog.sina.com.cn/yanjp913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