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電影節的風波尚未平靜,某位第六代導演又在給自己挖坑了。在正在進行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中,賈樟柯又以一番驚人言論給自己增加了不少熱度。估計賈導在法國那邊沒過夠癮,回到自己的主場后,面對始終熱愛他、支持他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就是不一樣,開始發表高論指點江山。
好萊塢大片不香了是這兩年國內票房市場的顯著趨勢,但是賈導把這個現象的原因上升到了一個令人驚訝的高度,言“票房前十幾乎都是華語片中國電影,當我們的文化市場不能接受更多元的產品,我們的文化影響力是不是逐漸在喪失”。這番指點江山的言論仿佛他自己就是中國文化的代言人,是中西方文化溝通的橋梁。
他配得上這個稱號嘛?相信讀者朋友多半會說一個不字。我們要承認,賈導在電影方面確實頗有造詣,但那也是之前的事情了。本號自上個月以來,一直努力地說清這一事實。借著互聯網得以野蠻生長的文青群體,已經慣壞了這些國內大導。大導遂開始國外例行交作業,國內嘴炮逞英雄的騎墻戰術,名利一個不落。集大成者如賈導本人,都開始在故鄉辦影展,在上海當電影學院院長的教書育人之路。已然把手伸到了電影產業的所有環節,以指路人自居。
在面對著海內外影視從業者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這一番看似無意實則有心的話,徹底扒下了他的短褲。他開始以魯迅的口吻去教育觀眾,好萊塢不喜歡咱了,咱要積極擁抱世界。更有體制內某嘉賓接茬拱火,“要有文化自信去接納更多電影”,“讓有限的文青帶動更多的觀眾獲得松弛感”。此種“拿來主義”的論調言一出,讓其他影視從業者和廣大觀眾都跌碎眼鏡。今天就來談談對他的言論的多種解讀角度。
首先必須要從“好萊塢“的方面,談談賈導內心的這些小九九了。好萊塢對中國市場的吸引力降低”的原因到底是中國市場的問題還是好萊塢自身的問題,相信有正常認知的影迷都不難得出答案。這兩年好萊塢沒落的趨勢肉眼可見,六大電影公司不思進取炒冷飯、拍續集,一魚多吃。本就讓這塊世界電影金字招牌顯露了疲態,又碰上去年下半年的人工智能浪潮,龐大的影視工會為保證自身勞動權益,直接發動大罷工,讓電影產業幾乎整整停擺了半年。相關影片制作要么草草收場,要么延期上映。今年的北美票房尤為慘淡。
賈導行走江湖多年,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認識到,中國內地電影市場一直是中美大國博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電影產業中,與向來封閉保守的美國不同,中國反而是體現出了極為海納百川的風貌,國家近年來為發展電影產業,對優秀好萊塢作品幾乎來者不拒。每年 34 部的份額(不包括合拍片),已然可以代表其整體的水平。甚至部分好萊塢大片完全仰仗中國市場收回成本。
不過,去年北美天災加人禍這么一搞,自己不給力,人家自己都怨氣沖天。賈導本人和別人非親非故,從不在好萊塢有個啥說得上話的能力和機會,卻當著一堆友邦的面,替別人說話。還講中國自己“不開放“,搞得大家都不知道大導的屁股放哪去了,總不太合適吧?
好在,現實總會證明大導的荒謬。這不,去年還位居老二的中國市場,今年快過半了總票房依然領先于美國。但是,若是咱們自己跟自己比,相比于去年,國內票倉受到前兩年拍攝延期因素的影響,依然不樂觀。春節檔之后,鮮有爆款出現。國內加快速度、加大力度引進其他國家/區域的電影救市,極為罕見的引進臺灣地區/日本電影,甚至把金棕櫚之作《墜落的審判》這類并不適合商業市場的作品請到北大首映。
奈何這樣也根本填補不了好萊塢大片集體缺席,所留下的巨大的空缺。年初開始,全球市場排名前30的電影,中國內地已經/將要引進18部,咱自己有5部。也就是說,有八成“大片”得以在中國上映。所以,到底是有些人自己不行,還是我們不夠開放、包容呢?
電影局一個月前就說要加大力度引進影片,賈導現在才來搞“太陽升起是雞叫出來的”這一套
如果按照賈導的意思,中國電影市場不夠包容,多元,國際化電影少,因此中國構不成文化影響力。那么,那些在文化上具有全球輻射能效的藝術大國呢?一旦我們仔細查證他們的情況,恐怕會發現,賈導本人的觀點,連腳都站不住了。
2023年世界前十票倉中,公認文化藝術最為多元、包容的法國,幾乎被好萊塢滲透成了篩子。柏林電影節舉辦地德國的情況也不甚理想,以威尼斯電影節享譽全球的意大利,票倉甚至都擠不進前十。賈導們念念不忘的三大藝術圣地,在美元支票和視覺轟炸面前全軍覆沒。
看來,賈導要的包容,多元,是以民族電影市場和工業為代價的。更不用提英國、澳大利亞這些漂亮國的文化附庸了,前者多年未有叫得出名字的國別電影,后者和新西蘭甚至只能給人取取景、做做特效,賺一些邊角料的小錢。
于是,順著這點,我們又可以延展出第二個方面了。既然如此,然后呢?
既要包容、開放的名頭,又不肯真正為電影出工出力。要你掏出腰包請人民群眾享受藝術盛宴,恐怕又無能為力了。這位藝術導演,在國外明明孜孜不倦地追求藝術皇冠,把三大電影節看作是世界公民的通行證,有了一些話語權,也有了一些一代宗師的作派。
但是在國內不知怎么了,不顧他的“精神故鄉”,三大電影節所在的法德意這些國家票房更不多元的事實,轉而要求國家包容、開放,多引進電影,不顧配額限制,不考慮一些對依然蹣跚學步的國產電影必要的保護,不計算外交、經濟層面的成本,這完全是一種“電影是我的小玩偶”的“王者心態”了。
談藝術電影,我們不得不承認,歐美的小眾電影制作宣發工作做得極為出色。但是賈導論“票房”和“好萊塢”這個語境,已然是在談商業電影了。回到上海的賈導,不知怎么就忽然變了臉。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賈導話里話外,可能確實是想促進電影發展,展現一些卓越的觀念。卻不知怎么就馬失前蹄,成了對臺下國外貴賓的諂媚和討好。電影節雖是開門迎八方來客,可也不能這么直接就詆毀一個民族和國家艱難發展電影市場,探索適合自身的電影審美的努力。
我們也可以從他現場發言,和后來明顯是“補救”的微博中看出其他意思來。賈導是說,他本身的觀點是中國電影有進步,但是八萬塊銀幕,電影還是太少,沒有得到有效利用,應該再加快進度引進別國電影。
剛剛還歪曲事實,顛倒黑白,拿著孱弱的好萊塢諷刺祖國不夠開放,給別人堂堂正正送上投名狀。現在話風一轉,表示自己不忘初心,心系祖國,希望“多渠道引進電影”,依然是為了中國電影好,一改此前扭捏的作態。代價呢?在各大電影節拋頭露面,分身乏術的他,會自己建藝術院線么?還是補貼宣發的投入,真心為世界人民大團結作出貢獻?
結合他之前“夢想移民”的真情實感,此中欲遮還羞的別扭不必我們多說,大家一想到“多渠道”,便知道他們打的是什么主意了。考慮到這群藝術家的“一言堂”一貫作風,利用自己的聲望制造輿論,借盤活資源的名義,培植自身勢力,可能才是他們最根本的目的。這幾年在國外名聲見頂,又不愿放下老本行,還想著在藝術暮年,吃文青們最后一回。多么悲壯,多么雄偉,多么偉大,多么勵志。
賈導們的”壯舉“看起來非常合理,不過,我們就引出第三個問題了。中國優秀的年輕人非常多,但優秀的青年電影又去哪了?忙著為國育才的大導,這么多年為什么沒有親手挖掘出幾個繼承他們才華的后來者?要有也是拿拿國內外如同好人卡一般的新人獎和小單元榮譽獎。作品題材、年代、主題,多半也是裹足不前。
這個鍋,要甩給人民群眾,顯然是不合情理的。一沒有看過,二談不上評選的權力,更不用說經手操作啥了。答案是,大導要真為中國電影好,應該早就認識到了一點,即中國電影的弱勢,恰恰是賈導們一手造就的結果。明明功成名就的他們,頗愛提攜后輩,風格指導也是他們指導的,題材也是他們看中然后投錢的,卻總說失去了與世界交流的機會。問題在誰,一目了然。
第六代及后來的新生代導演,已然被綁在了由第五代開創的騎墻之路上,盛產情節晦澀、畫面昏暗的“電影節特供片”。賈導及他的同輩們,這二三十年來,掌握著大量電影界的人脈、資源,這幾年明面上開宗立派,想要傳承藝術香火,實際上只是在培育自身勢力,固化那些“刻板印象”。他們會提他們嘴里中國電影逐漸失去國際影響力的根源嘛?這不得要了他們的老命。
因此,大量的藝術學院的學生,不免受此影響,不好好學基本的視聽語言和商業電影敘事技巧,擠破頭上各類電影節。從不認真鉆研文化知識,以炫耀堆砌一些不明所以的符號為樂。我國商業電影敘事的技巧與深度,長期以來毫無長進,便是被這些大導們帶進了溝里。
這就造成了一個舉世罕見的現象,中國的青年導演的作品,往往死氣沉沉,有著千年的哀怨和痛楚。皆以反思歷史、社會為榮,實際不著邊際,不落實處。拍藝術片令人昏昏欲睡,簡單橋接西方現代社會的思想,將其植入中國社會,簡直不倫不類。拍商業片動則變態暴力血腥,如同色情片一般只有畫面,沒有情節。這構成了中國影視教育和影視界極為荒謬的現狀。
主管部門不得已引進好萊塢,倒逼電影產業發展,卻總是被不差錢的大師們認為是膚淺,充滿了銅臭味,每逢作品上映則賣弄苦情,以示藝術的良心。而有關部門一旦引進了一些更好的藝術電影上映,雖可以博得小資們的喜歡,但是從票房看來,他們還是更愛可以現場追星、哭孝的國內大導。而國內大導們,如果看到哪些作品要比自己獨特,總有人會妒賢不高興,還能從中作梗,發動政府關系告個狀。因此,無人可以撼動他們的位置,也方便了“前輩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永居巔峰之上。前簇后擁,呼朋引伴,好不熱鬧。
這不,大導們一邊在那羨慕好萊塢,一邊開始指手畫腳了起來,對真正的問題卻無從下口,對自己人倒時常怒火攻心。商業電影制作流程當然是好萊塢最為專業,他們也去過美國的高校考察過他們的專業設置、培養方案。人家的專業性這塊,好的不學,封建行會倒是頗為精通。他們和影視院校里的教授們一樣,放不下對開枝散葉,無償使喚學生的執念,壓榨學生、培養嫡系,宛如封建大家長,多生多養,碰到事以嗓門充能耐。
當然,他們也會享受自己一手造就的惡果,把電影界搞得烏煙瘴氣。學生又不傻,自然用腳投票,跑去待遇更好,相對不畫大餅的廣告、直播、短劇那邊。如果最后中國電影真被這種情況搞得后繼無人,想必他們也不會認錯。
自然,中國電影幾近后繼無人的狀況就來了,他們必然不會認錯。被人戳破了畫皮,又苦心經營一些為蒼生說人話的東西。說來說去,無非又是靠“有限的文青帶動觀眾”,表面上講”提升買方話語權影響力“,本質上是“國家多買別人的片子,這樣俺們好得獎”。
大導們與其思考怎么樣引進電影,增強國際影響力,不如思考思考怎么樣先真正為中國電影產業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否則,但凡講場面話過了頭,要你促進電影發展,又是如張天翼筆下“華威先生”那般,在抗戰中到處宣讀“救國大義”,自己卻從不肯實踐,那樣就虛偽了。
咱要救市,咱要緩解片荒,大導們首先要認識到問題首先不在別人,而恰恰就在自己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