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劉飚|《毛澤東時代研究》第四冊第十章 國際大戰略與三個世界理論

劉飚 · 2024-05-23 · 來源:烏有之鄉
《毛澤東時代研究》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毛澤東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關系的新格局把世界劃分為三個部分的理 論 ,萌芽于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中間地帶論思想 ,雛形于六十年代的中間地帶論外交 戰略 ,形成于七十年代 。

  毛澤東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關系的新格局把世界劃分為三個部分的理 論 ,萌芽于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中間地帶論思想 ,雛形于六十年代的中間地帶論外交 戰略 ,形成于七十年代 。按照毛主席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 ,第三世界首先是一個今 日世界性階級分析得出的概念 。也就是說 ,毛主席是把今日全世界作為一個經濟政 治體系來分析的 ,而不是把今日世界的各個部分作為相互分離的經濟政治體系來分 析的 。馬克思曾指出 :世界史不是從來就有的 ,資本主義時代才開創了世界史 。我 國著名世界史學家齊世榮曾解釋說 :世界史不是中國歷史 、印度歷史 、歐洲歷史、 非洲歷史等等的相加 。當資本主義時代使全世界變成了一個各個部分相互密切關聯 的有機的經濟政治體系時 ,世界史才產生 。而毛澤東就是把中國的國情 ,放在世界 資本主義體系所產生的世界史這個大背景下來認識的 。毛澤東于七十年代對世界政 治 、經濟力量作出了科學的劃分 。他根據當時國際各種政治 、經濟力量的發展狀 況 , 明確指出美國和前蘇聯兩個超級大國是第一世界 ,亞洲(除日本外)、非洲、 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區發展中國家是第三世界 ,處于兩者之間的發達國家是第二世 界 。毛澤東在一九七四年二月二十二日會見贊比亞總統卡翁達時首次公開提出這一 思想 , 同時號召第三世界國家聯合起來反對霸權主義 。毛澤東關于三個世界的理論 對于孤立霸權主義 ,進一步加強中國同第三世界各國的團結與友好合作具有重要意 義 。此前 , 中國重返聯合國則是這一理論成果正式形成前的一次標志性事件。

  第一節 “兩阿”提案與中國重返聯合國

  二戰結束后 ,在中 、蘇 、美 、英 、法等國的倡議下 ,一個旨在維護世界和平的 國際組織——聯合國宣告成立 。中國成為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 之一 , 當時代表中國的是“ 中華民國 ”。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 ,聯

  合國的席位不會自動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中國政府為了得到在聯合國的合法席 位 ,進行了多年不屈不撓的斗爭 。隨著新中國的國際威望不斷提高 ,越來越多主持 正義的國家 ,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代替“ 中華民國 ”在聯合國的席位。

  一九七一年 ,第二十六屆聯大馬上就要召開了 ,此時美國看到再也無法阻止中 華人民共和國取代“ 中華民國 ”進入聯合國的步伐 ,便伙同日本提出“雙重代表 權 ”議案 ,讓新中國和臺灣當局在聯合國同時擁有代表權 。這種制造“兩個中國 ” 的荒謬主張 , 當即遭到中國政府嚴正拒絕和駁斥 ,也理所當然地遭到對中華人民共 和國友好的外國朋友的否決 。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先 是否決了美國提出的恢復中國席位需要三分之二多數通過的所謂重要議題提案 ,然 后就阿爾巴尼亞 、阿爾及利亞等二十三國關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 合法權利 ,立即把“ 中華民國 ”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的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的提 案進行表決 。 由阿爾巴尼亞 、阿爾及利亞 、緬甸 、錫蘭(現斯里蘭卡)、古巴 、赤 道幾內亞 、幾內亞 、伊拉克 、馬里 、毛里塔尼亞 、尼泊爾 、巴基斯坦 、也門民主人 民共和國 、剛果人民共和國 、羅馬尼亞 、塞拉里昂 、索馬里 、蘇丹 、敘利亞 、坦桑 尼亞聯合共和國 、阿拉伯也門共和國 、南斯拉夫和贊比亞二十三個國家提出“恢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 ” 的議案 ,簡稱“兩阿提案 ”。此時 , 電子計票牌上顯示出的結果是 :七十六票贊成 、三十五票反對 、十七票棄權 ,提案 以壓倒多數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的代表 , 臺灣不再被承認是中國 的代表 。頓時 ,會議大廳沸騰了 。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終于被承認了!這是中 國和廣大主持正義的國家長期斗爭而取得的重大勝利 。當(聯合國大會) 主席剛一 宣布提案獲得通過 ,全場便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大家歡呼雀躍 。這是新中國外交 的一大勝利 。 中國如此迅速地得到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也出乎中國領導人的意 料 。新中國得以恢復聯合國席位 ,非洲國家居功至偉 。在贊成的全部七十六票中 , 二十六票來自非洲國家 , 占三分之一強 。對此 ,毛澤東主席曾動情地說 :是非洲兄 弟把我們抬進了聯合國 。后來周恩來也對外賓說 :那天聯合國的表決完全出乎意 料 ,不但出乎我們的意料 ,也出乎美國的意料 。我們沒有派一個人去聯大活動 ,而 且提案國是由地中海兩岸的兩個國家帶頭的 。這么多的國家對我們寄予希望 ,我們 感謝他們。

  當年 ,在美國外交家預言中國還進不了聯合國時 , 中國已恢復了席位 , 當美國 著名外交家基辛格第二次訪問中國時 ,遠在美國的聯合國總部卻發生了這件對于美 國政府來說是意想不到的事情 。十月二十六日上午 ,周恩來把第二次來訪并即將離 京返美的基辛格送至釣魚臺的樓門口 ,然后由喬冠華送基辛格前往機場 。在大紅旗 轎車里 ,喬冠華笑問基辛格 :“你看今年這屆聯大能恢復中國的席位嗎?”基辛格不 假思索地說 :“我看你們今年還進不了聯合國。”喬冠華故意以一種急切的神態問: “你估計我們什么時候能進去?”基辛格說 :“估計明年差不多 。待尼克松總統訪華 后 ,你們就能進去了。”其實 ,在基辛格快要離開釣魚臺的時候 ,周恩來抽空告訴了 喬冠華中國已進入了聯大的消息 。為了不使基辛格難堪 ,周恩來才沒有把這一消息 告訴他 ?;粮癯俗?ldquo;空軍一號 ”剛從北京起飛 , 電訊員便收到了來自美國的電 訊稿 :聯大剛才已以七十六票對三十五票通過接納中國 。周恩來稍事休息后 ,下午 在人民大會堂召集外交部黨組及有關人員討論聯大問題 。主要是討論派不派人出席 正在紐約召開的第二十六屆聯大 。當時 , 國民黨的代表已經帶著他的三個顧問悄悄 地收拾文件包離開了聯大會場 ,幾乎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聯大的席位已經空出來 了 ,聯合國秘書長吳丹已經發來電報 ,請我國派代表團去出席聯大 ,我們去不去? 當天下午 ,正在大會堂討論去不去的時候 ,毛澤東給周恩來來電話 ,詢問此事 。周 恩來匯報了討論的情況 , 以及外交部黨組的意見。毛澤東明確指示:“要去。為什么 不去? 馬上就組團去。這是非洲兄弟把我們抬進去的 ,不去就脫離群眾了。”

  當年在外交部歐美司工作 ,后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的周南對此事印象深刻。 當表決結果一出來 ,許多非洲國家代表都站起來了 ,熱烈鼓掌 。當時美國的報紙 說 ,在中國當過大使的坦桑尼亞駐聯合國代表薩利姆高興得手舞足蹈 ,還跳了非洲 舞 ,激怒了一批美國人 。可是后來薩利姆卻對周南說 , 自己并沒有跳舞 ,手舞足蹈 是有的 。周南說 :“聯合國很久沒有這種激動人心的場面了 ,說明很多國家對中國 能參與聯合國事務都有期待 。中國的那票否決權不光屬于中國 ,而是屬于發展中國 家 ”。周南在解釋中國能在當時進入聯合國的原因: 中國國力增強 ,是工農業大 國 ,又有“兩彈一星 ”上天 ,加上聯合國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內部局勢變化很大 。因 為上世紀六十年代后 ,非洲民族解放運動風起云涌 ,大批非洲國家獨立 ,而且加入 了聯合國 ,他們和中國互相支持 。當時外交部的翻譯 ,后任駐法大使 、外交學院院

  長的吳建民分析道 :“兩阿提案的背后也有我國的參與 ,這一提案肯定是與我們協 商擬定的 ,它完全從我國的立場出發 ,對臺灣方面的措辭很嚴厲 ,用到了‘驅逐 ’ 一詞。”吳建民也肯定是“非洲兄弟把我們抬進去的 ”。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 一大背景是全世界范圍內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吳建民說 :“我們國家一直支持這 些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 ,給予過他們很多幫助 , 因此一直獲得亞非一些第三世界國 家的支持 。同時 ,還獲得了拉美國家的一些支持 。當時拉美一些國家在爭取二百海 里專屬經濟區的權利 ,但是美 、蘇主導的第一次海洋法會議通過《領海和毗連區公 約》, 規定各國領海和毗連區不得超過十二海里 ,拉美國家對此始終予以抵制 。在 這個問題上 ,我國支持他們獲得這方面的權益 ,這也使得我們獲得了一些拉美國家 在聯合國問題上的支持。”周南總結說 :“關鍵是得道多助 。我們當時就公開地說 , 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上的那票否決權不光屬于中國 ,而是屬于發展中國家 , 中國如 果進入聯合國 ,肯定能仗義執言。”也正因為新中國的進入 ,整個二十世紀七十年 代的聯合國 ,被稱為聯合國歷史上最活躍的年代。

  第二節 三個世界理論的劃分與演變

  瑞士學者哈里什·卡普爾在評論毛澤東時代的中國外交時說 :“中國已成為國 際上的一個重要因素 ,而且為那些能左右世界政治的國家所承認 。事實上 , 中國在 這三十年中 , 即使在最弱的時候 ,大部分外交活動是圍繞著超級大國進行的 ,而且 在很大程度上是受這一中心戰略平衡的作用和反作用的影響 。中國還成功地使自己 成為超級大國進行外交估量和確定對外政策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譬如 ,在中國革命 后的前二十年中 ,美國企圖遏制它 。尼克松就任總統后 ,美國政府為了建立對莫斯 科的可靠抗衡力量 ,便謀求與中國友好 。另一方面 ,蘇聯在與中國保持很長一段時 間的友好之后 ,現在對中美和解卻感到相當的害怕。”這段話的觀察有一定深度, 揭示了一個重要事實 , 即中國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同時處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勢力 敵對 、封鎖和壓迫的困難條件下 , 以實力對比相當懸殊的弱國身份 ,竟然敢于與美 蘇兩霸同時對抗 ,敢于堅持原則 ,能夠依靠高超的外交戰略與政策 ,順應并推動世 界格局變動 ,不斷提升自己的全球地緣政治地位 ,參與營造和建立起對二十世紀七

  十年代世界格局演變起了重大作用的中美蘇大三角關系 ,并因勢利導 ,通過實現中 美合作從而為中國擺脫困境 ,一舉打開外交局面 ,進而為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 階段開辟道路 。這場以一弱對兩強的地緣政治博弈實不簡單 ,如果中國在二十世紀 五十年代以后一直跟著蘇聯跑 ,必定成為蘇聯的附庸 ,后來很難避免東歐國家的命 運 。眾所周知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的內政外交相當困難 , 國內剛剛度過經濟困 難時期 ,人民溫飽不足 ,形式上的思想統一難掩政策上的分歧 。國際上 , 中國被美 蘇孤立 ,毛澤東形容“高天滾滾寒流急 ,大地微微暖氣吹 ”,我們的朋友都在發展 中世界 。不是說弱國無外交嗎? 中國是怎么以弱國身份 ,毛澤東是怎么以英雄暮 年 ,竟然能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 ,縱橫捭闔 ,在困境中做到這一切的呢? 當時 ,不 可一世的美國總統尼克松能夠為了戰略利益 ,放下身段 ,不遠萬里 ,來到中國 ,來 到菊香書屋 ,與毛澤東會晤 ,真是當年的爆炸性新聞 。正是在那之后 ,一時間西方 各國的“冠蓋使 ,紛馳騖 ”,穿梭似地訪問北京 ,紛紛與中國建交 ,成為二十世紀 外交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中國以一弱對兩強 ,做到這一切的答案 ,主要歸功于 毛澤東關于“三個世界 ”的理論劃分與成功實踐。

  “獨立自主 ”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中一個最突出的政治特征 ,也是毛澤東思想的 重要內容和新中國成立以來外交路線的基本特征 。一九四五年雅爾塔協議確立兩極 世界格局 ,影響何其巨大 ,但是中國共產黨仍然表示出與眾不同的獨到見解 。一九 四六年八月六日毛澤東與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著名談話 ,提出在美蘇 之間存在一個廣大的“ 中間地帶 ”的思想 ,實際上表明對兩極格局并不完全認同。 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初期外交上的“一邊倒 ”,既是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政治經 濟發展和國共內戰的必然結果 ,也是美蘇冷戰爭奪中國的必然結果 。但是“一邊 倒 ”不是依附蘇聯 ,而是堅持中國文化的“ 和而不同 ”,表現在政治與外交上就是 堅持獨立自主 。建國以后 ,毛澤東不斷豐富和發展其“ 中間地帶 ”理論 ,到二十世 紀七十年代將其發展為著名的“三個世界 ”理論 。這一理論 , 以全球統戰 、孤立霸 權的革命性的地緣戰略思想 ,揭示出第一世界的超級大國是其他所有國家的共同敵 人 ,打破了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與東西對壘的陣營對峙 ,提高了中國人民乃至世界 人民的反霸意識與反霸意志 ,開創了中國扎根并團結第三世界 ,聯合并化導第二世 界的全球地緣外交新時代 。三個世界理論是毛澤東晚年留給中國與世界最重要的大

  戰略遺產 ,它的全球性大格局思維無可比擬 ,它的前瞻性深度創造毋庸置疑 ,它 堅決反霸的正義目標更是開天辟地 、石破天驚! 這一偉大的中國式的地緣戰略思 想 ,使一切西方所謂的地緣戰略理論 ,包括“生存空間論 ”“心臟地帶論 ”“邊緣 地帶論 ” 以及“ 陸權論 ”“海權論 ”“空權論 ”等等 ,相形見絀 、無地自容甚至不 值一提。

  毛澤東關于“ 三個世界劃分 ”理論萌芽于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一個中間地 帶 ”思想 ,雛形于六十年代的“兩個中間地帶 ”思想 ,正式形成于七十年代初期。 這一理論的逐漸成熟化 ,恰恰是基于冷戰時代國際社會總體形勢演變 ,特別是大國 博弈和民族獨立運動發展的歷史背景 , 圍繞國家安全和民族獨立進行政治思考的結 果 。毛澤東以全球視角對國際力量組合關系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在一九四六年八 月六日會見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時 ,首次提出了關于“ 中間地帶 ”的思 想 ,強調 :“美國和蘇聯中間隔著極其遼闊的地帶 ,這里有歐 、亞 、非三洲的許多 資本主義國家和殖民地 、半殖民地國家 。美國反動派在沒有壓服這些國家之前 ,是 談不到進攻蘇聯的 ?,F在美國在太平洋控制了比英國過去的全部勢力范圍還要多的 地方 ,它控制著日本 、國民黨統治的中國 、半個朝鮮和南太平洋 ;它早已控制著中 南美 ;它還想控制整個大英帝國和西歐 。美國在各種借口之下 ,在許多國家進行大 規模的軍事布置 ,建立軍事基地。”(《毛澤東全集》第22卷 8頁)接著 ,一九五四 年八月 ,毛澤東在同英國工黨代表團談話時 , 曾反復講到“ 中間地帶 ”問題 。毛澤 東指出 ,美國的目的“首先是占據從日本到英國的這個中間地段 。美國在北美洲處 在這個中間地段的那一邊 ,蘇聯和中國處在這一邊 。美國的目標是占領處在這個廣 大中間地帶的國家 ,欺負它們 ,控制它們的經濟 ,在它們的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 最好使這些國家都弱下去 ,這包括日本 、德國在內 ”。(《毛澤東全集》 第 34卷 183 頁)處于“ 中間地帶 ”的國家既是美國夢想侵略和控制的對象 ,也是世界民主進步 力量需要爭取的對象 。這個“ 中間地帶 ”成為后來毛澤東劃分“三個世界 ”中的第 二世界和第三世界的雛形。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 ,隨著國際形勢的進一步變化 ,毛澤東 對世界圖景的觀察與分析范式的系統化日漸深入 ,“一個中間地帶 ”理論在六十年 代初期逐漸演變為“兩個中間地帶 ”理論 。一九六二年一月三日 ,毛澤東在會見日

  本禁止原子彈氫彈協議會理事長安井郁的談話中 ,強調了關于“ 中間地帶 ”的三個 關鍵點 :一是世界地緣政治分為三大塊 , 即“社會主義陣營算一個方面 ,美國算另 一個方面 , 除此之外 ,都算中間地帶 ”;二是“ 中間地帶國家的性質也各不相同 ”, “ 中間地帶國家各式各樣 ,各不相同 ”;三是“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是壓迫者 、剝削 者 、欺侮者。”(參見《毛澤東全集》第 45卷4頁)一九六三年九月二十八日 ,毛澤 東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進一步概括出“兩個中間地帶 ”,通過實現國別與區域的 明晰化 ,突出了中間地帶力量的多元性質 :一是“我看中間地帶有兩個 ,一個是 亞 、非 、拉 ,一個是歐洲 ”;二是美國與歐洲資本主義國家以及日本存在矛盾 , 日 本 、加拿大 、法國等對美國不滿意 ,“他們是控制和反控制的斗爭 ”;三是“蘇聯與 東歐各國的矛盾也有明顯發展 ,關系緊張得很 ”。(參見 《毛澤東全集》 第 45卷4 頁)一九六四年一月五日 ,毛澤東會見日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聽濤克己時 ,再度闡釋 了“ 中間地帶 ”的層級結構 :一是從國際地位來說 ,美 、蘇占第一位 ,美 、蘇兩國 都有核武器 ,想統治世界 ;二是日本 、英國 、法國 、西德 、意大利等占第二位 ;三 是“ 中間地帶有兩部分 :一部分是指亞洲 、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廣大經濟落后的國 家 ,一部分是指以歐洲為代表的帝國主義國家和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四是在社 會主義陣營中 , 中蘇關系存在矛盾 ,“中 、蘇兩國之間的關系 ,還不如中國同日本 自由民主黨的關系好 ”;五是蘇聯與東歐各國有矛盾 ,“在東歐各國則發生反對蘇聯 控制的問題 ”。(參見 《毛澤東年譜》 第 6卷 301 頁) 一九六四年七月十日 ,毛澤東 在同日本社會黨人士談話時 , 明確了 “ 兩個中間地帶 ” 的洲際定位 ,其核心是 : ( 1)當今世界有兩個中間地帶 , 即“亞洲 、非洲 、拉丁美洲是第一個中間地帶 ;歐 洲 、北美加拿大 、大洋洲是第二個中間地帶 ”;(2)“整個亞洲 、非洲 、拉丁美洲的 人民都反對美帝國主義 。歐洲 、北美 、大洋洲也有許多人反對美帝國主義 ”;(3) 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存在矛盾 ,“有的帝國主義者也反對美帝國主義 ”。在這里 ,有幾 個問題需要進一步說明 :首先 , 比照“一個中間地帶 ”理論 ,在“兩個中間地帶 ” 理論中 ,蘇聯的國際定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 已經由原來世界反對美國帝國主義力 量變成了民主與和平的敵人 。其主要原因是 ,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掀起了批判 斯大林運動 , 由此導致中蘇關系緊張乃至沖突 。毛澤東對此評價道 :“蘇共二十大 之后 ,我們已經感到赫魯曉夫不對頭…… ”。“ 中蘇的分歧要從一九五四年開始算

  起 ”。后來 , 中蘇在一九五八年海軍基地問題 、一九五九年中印邊界事件等沖突 中 ,蘇聯認為 , 中國“是教條主義 、托洛茨基主義 、專講空話 、假革命 、民族主 義 ”。很顯然 ,蘇聯推行老子黨政策 ,奉行大國沙文主義 ,導致社會主義陣營名存 實亡 ,毛澤東已經不再認同蘇聯和中國同在一個世界 ,而將蘇聯納入到同美國并列 的第一世界之中。

  其次 ,美國霸權主義和帝國主義勢力仍然是世界民主力量的頭號敵人。(《毛 澤東全集》第 46卷 465頁)一九六四年一月十二日 ,毛澤東在對《人民日報》 記者 發表談話時 , 曾用侵略政策 、戰爭政策 、“和平演變 ”政策 、“弱肉強食 ”政策來形 容美國的帝國主義政策 ,并認為“美帝國主義稱霸全世界的侵略計劃 ,從杜魯門、 艾森豪威爾 、肯尼迪到約翰遜 ,是一脈相承的 ”。由此 ,毛澤東得出一個結論 :“美 帝國主義是全世界人民最兇惡的敵人。”

  再次 ,高度關注亞 、非 、拉國家民主團結和主權獨立運動。(參見 《毛澤東全 集》第 46卷 185頁)一九五五年四月十八至二十四日 ,包括中國在內的二十九個亞 非國家召開了萬隆會議 。毛澤東對亞非會議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一是“萬隆精神已 發展很快 ,影響很大 ”;二是“亞非會議團結了大小國家 ,人口有十五億 ”;三是 “萬隆會議是一次很好的會議 ,萬隆會議真了不得。”一九五六年七月二十六日 ,埃 及政府宣布將蘇伊士運河公司收歸國有 。非洲民族獨立浪潮的發展 ,讓毛澤東相信 “非洲有一個很大的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風暴 ”。而一九六一年首屆不結盟國 家首腦會議召開和一九六四年“七十七國集團 ”建立 ,使毛澤東更加堅信亞 、非、 拉民族國家力量的壯大已形成勢不可擋的洪流 。最后 ,美國與歐洲各國存在巨大矛 盾 。一九五八年 ,西歐六國建立經濟共同體 ,法國總統戴高樂主張建立“歐洲人的 歐洲 ”,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這一事實表明 ,西歐國家反對美國控制的聯合 自強意識日益明顯 。對此 ,毛澤東認為“帝國主義國家內部是不統一的 ”,“四分五 裂 ,這就是西方世界的形勢 ”。

  綜上所述 ,“兩個中間地帶 ”思想比較清晰地呈現了毛澤東國際關系理論的基 本邏輯框架 :第一 ,就國際格局而言 ,美國和蘇聯為第一世界 ,它們都想統治世 界 。第二 ,美國是世界人民的頭號敵人 。在中國國家安全利益中 ,美國是主要政治 對手 。第三 , 中蘇兩國已經位列不同的國際方位中 ,不屬于同一個世界 。第四 ,廣

  大中間地帶的國家和人民是世界反對蘇美統治的主要力量 。第五 ,“兩個中間地 帶 ”理論蘊含著一些超越社會制度差異和意識形態分歧的思想 。應當說 ,“從‘ 中 間地帶 ’理論發展到‘兩個中間地帶 ’理論 ,深刻地反映了戰后世界格局在五十年 代和六十年代發生的巨大變化 :蘇美控制各自盟國的能力大為削弱 ,兩極體系正從 內部開始瓦解 ;‘中間地帶 ’力量日益壯大 ,逐步成為抗衡蘇美的國際力量 ;‘中間 地帶 ’內部利益多元 、矛盾交錯 。凡此種種 , 皆使整個世界呈現出多元化 、多極化 的發展趨勢。”

  更為重要的是 ,從“一個中間地帶 ”理論向“兩個中間地帶 ”理論的演進歷 程 ,跨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這個重要的歷史轉折點 。這不僅標志著中國共產 黨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局部執政的黨 ,轉變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 政權為維護獨立自主 、和平發展而全面執政的黨 ,而且這一歷史性變化 ,需要黨 從全面執政走向長期執政的過程中 , 面對國際形勢的復雜變化 ,形成具有獨創性 的新的重大理論判斷 , 實現新中國對外戰略的新的 “ 頂層設計 ”。 因此 , 上述 “ 中間地帶 ”理論在整體意義上 “ 系統地廓清了中國革命運動與美蘇矛盾以及與 蘇聯對外政策的關系 。它的產生預示了中國革命運動在戰后東亞格局中將獨立發 展的趨勢 ,揭示了中國革命運動不會再受任何大國操縱的基本趨勢 , 中共最終將 走上獨立自主地爭取中國革命徹底勝利的道路 ”。 同時 , 建國后 “ 兩個中間地 帶 ”思想的提出 ,不僅 “ 可以視為毛澤東國際戰略思想初步形成的標志 ”,而且 是對“一個中間地帶 ”理論的深化 ,又為“ 三個世界劃分 ”理論的最終形成起到 了支撐和轉折的作用。

  第三節 毛澤東國際大戰略的理論與實踐

  毛澤東始終堅持用實事求是和矛盾論的觀點觀察 、分析 、處理國際事務 。“中 間地帶 ”理論總體架構的實質在于 ,強調“ 中間地帶 ”國家在戰后國際格局中的地 位和作用 。其核心是要團結 、依靠作為反對美帝國主義和蘇聯霸權主義主力軍的第 一中間地帶國家 ,爭取第二中間地帶國家 ,使之成為反對美帝國主義和蘇聯霸權主 義的同盟者 。“國際間的事要由大家來商量解決 ,不能由兩個大國來決定。”正是基

  于此 ,在戰略價值上 ,無論從毛澤東一九三九年關于“兩個世界 、四個集團 ”觀點 的提出 ,到一九四六年“一個中間地帶 ”理論的雛形 ,到建國初在“兩大陣營 ”中 “一邊倒 ”戰略的實行 ,再到六十年代“兩個中間地帶 ”理論的形成 ,無疑都否定 了政治中立的前提 。可以說 ,拒絕中立化的“ 中間地帶 ”理論 ,確保了新中國外 交的原則性與靈活性的與時俱進 ,極大地拓展了中國外交的國際空間 ,有助于中 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 ,通過獨立自主 、不結盟的和平外交努力 ,真正做 到 “ 中國決不依附于任何大國或者國家集團 ,決不屈服于任何大國的壓力 ”,從 而有力地支援了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和革命運動 ,“為實現這個世界規模的統一 戰線而奮斗 ”。一九七四年四月十日 ,鄧小平代表中國政府在聯合國第六屆特別會 議發言中 ,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毛澤東的“三個世界劃分 ”理論 ,充分揭示了其蘊含 著的新的時代內涵。

  首先 ,總體判斷和辨識國際格局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末 ,毛澤 東對國際形勢有一個波動性的認識和估計: 四十年代中期到五十年代中期 , 中國的 國家安全威脅主要來自美國的霸權主義 。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末 , 中國的國家 安全威脅主要來自美國和蘇聯的霸權主義威脅 。這個認識在毛澤東的“一個中間 地帶 ”和“兩個中間地帶 ”思想中已經體現得十分清晰 。但是 , 當歷史行至六十 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時 , 國際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 。一方面 ,美國因深陷越南戰爭 泥潭 , 國內出現新的經濟危機 ,加上蘇美軍備競賽中 ,蘇聯處于攻勢 ,迫使美國 開始實施戰略收縮 ,對中國的安全威脅逐漸式微 ;另一方面 ,蘇聯社會帝國主義 和霸權主義開始猖獗 , 中國在地緣政治 、外交政治以及軍事領域承受巨大安全壓 力 。特別是一九六九年珍寶島事件后 ,蘇聯提出建立“亞洲集體安全體系 ” 的倡 議 , 試圖同亞洲的一些國家建立所謂 “ 安全合作關系 ”。蘇聯勢力大舉進入蒙 古 、印度 、越南和阿富汗等國 ,事實上形成對付中國的軍事聯盟 。特別是一九七 二年五月 ,尼克松訪問蘇聯 ,雙方簽署了限制戰略武器的協定 。美蘇接近的動向促 使毛澤東下決心進一步緩和中美關系 , 以防止美蘇聯合對付中國 。毛澤東聯合美國 壓制蘇聯的“一條線、一大片 ”戰略構想由此而生。

  其次 ,確定劃分“三個世界 ”的新標準 。毛澤東關于“三個世界 ”的劃分標準 有兩個維度 :第一個維度是以國家實力為標準 , 即以軍事實力 、經濟實力為標準,

  劃分為“三個世界 ”。毛澤東認為 ,“美國 、蘇聯原子彈多 ,也比較富 ”,屬于第一 世界 。“歐洲 、 日本 、澳大利亞 、加拿大 ,原子彈沒有那么多 ,也沒有那么富 ”,屬 于第二世界 。中國和其他亞 、非 、拉國家屬于第三世界 。第二個維度是突破了以意 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劃線的框框 , 以稱霸與反霸斗爭為標準 ,劃分國際政治中的“三 個世界 ”。盡管毛澤東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曾批評過蘇聯搞大國沙文主義 ,六 十年代初也批評過蘇聯的某些外交行為 ,但沒有公開將蘇聯與美國劃為一類 。這 時 ,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標準使得毛澤東仍然把美蘇之間的爭奪 ,看成是兩種 社會制度的斗爭 。 因此 ,他在提出“兩個中間地帶 ”時 ,是把美蘇作為兩大對立 的國際政治力量來對待的 。后來 , 當蘇聯出兵占領捷克斯洛伐克和挑起珍寶島事 件后 ,毛澤東清楚地認識到 ,蘇聯的對外行為是為了霸權利益 ,它與美國的對抗 不是兩種社會制度之間的斗爭 , 而是兩個超級大國爭奪世界霸權的博弈 。 因此, 美蘇 “是當代最大的國際剝削者和壓迫者 ,是新的世界戰爭的策源地 ”。這是毛 澤東將蘇美兩國認定為第一世界的重要依據 。需要說明的是 ,正是毛澤東超越意 識形態和社會制度標準的設定 ,賦予了第三世界作為反對霸權統一戰線設想的政 治彈性 ,甚至可以將第二世界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與第三世界民族獨立國家“組 織 ”在新的“合作平臺 ”之上 ,拓展了中國新的外交空間。

  最后 ,擴大國際統一戰線的戰略內涵 。 由于毛澤東將劃分“三個世界 ”的標準 進行新的界定 ,相應的反霸權主義戰略獲得了更多的力量支持 。一方面 ,統一戰線 最基本的力量是第三世界 。亞洲(除了日本)、整個非洲 、拉丁美洲等第三世界國 家就是統一戰線的最基本的力量 ,這也成為中國外交戰略的基本立足點 。另一方 面 ,毛澤東國際統一戰線戰略的最大變化 ,是進一步堅定了將第二世界納入到中 國安全戰略中的意志 。為了更大限度地團結國際社會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毛澤 東使用了一個很重要的詞匯 :“中間派 ”。所謂“ 中間派 ”就是介于“第一世界 ”和 “第三世界 ”的另一種力量 , 即第二世界 ,并將這個“ 中間派 ”視為國際反對霸權 戰略的重要力量 。這樣 ,毛澤東“三個世界劃分 ”戰略中統一戰線的內涵獲得了極 大地豐富。

  毛澤東關于 “ 三個世界劃分 ”理論的一個非常鮮明特質 , 就是在兩極格局 向多極化格局轉化的歷史背景下 , 以反對霸權主義 、帝國主義 、殖民主義 , 爭

  取民族獨立和國家安全為新的話語特征 , 確立了分析國際關系的總體框架 , 為 實施 “ 遠交近攻 ” 的中國式外交謀略奠基 。這一國際大戰略理論的功能作用主 要表現在:

  第一 ,外交戰略基石 。 國際體系中的身份識別 ,既是國際關系的重要理論命 題 ,也是一個國家進行國際定位和實施外交政策的前提假設和理性判斷的基本依 據 。毛澤東對“第三世界 ”的身份識別是在一個嶄新的標準和框架體系中進行確證 的 。其一 ,身份識別的結構釋義 。“第三世界 ”的身份識別是在三個矛盾對立統一 的國際體系中體現的 。這就是以美蘇為第一世界 , 以歐洲 、加拿大 、 日本等國為第 二世界和以廣大發展中國家為第三世界 。其二 ,身份識別的參照性 。“第三世界 ” 的身份識別是以國際社會反對霸權主義為參照而體現的 。第三世界不是相對于社會 主義陣營和帝國主義陣營而存在的第三類意識形態標簽 ,而是相對于國際霸權主 義存在的國家權力的等差結構 。它主要以民族獨立國家維護主權完整 、 自立 、 自 強為特征體現其存在價值 。其三 ,身份識別的思維模型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屬 于冷戰中期 ,社會主義和帝國主義兩大陣營在思維模式和價值觀上的分歧與對 立 ,構成了時代性特征 , 即建立在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不可協調性 。 因此 ,毛 澤東關于“第三世界 ” 的身份識別 ,就是以超越社會制度差異和意識形態分歧而 進行的新界定 ,這在認識境界和思維模型上是一種重要超越 。這直接為毛澤東的 中國外交戰略奠定了基本政策 , 即發展同第三世界國家之間的關系是中國外交政 策的基本立足點。

  第二 ,博弈目標 。毛澤東 “ 三個世界劃分 ”理論實質是一種政治博弈理論。 毫無疑問 ,毛澤東是將民族獨立和國家安全置于反對帝國主義 、霸權主義和殖民 主義整體鏈條基礎上的 ,也就是說 , 中國國家安全與獨立的邏輯前提之一 ,是反 對帝國主義 、霸權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勝利 。這在毛澤東“一個中間地帶 ”→“兩 個中間地帶 ”→“一條線 、一大片 ”→“ 三個世界劃分 ”理論框架中體現得十分 明顯 。但是 ,我們還發現了一個現象 , 即毛澤東的外交戰略在不同的歷史年代中 是具有流變性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毛澤東主要關注兩大陣營——法西斯陣 營與反法西斯陣營的戰爭 。在毛澤東的視域里 , 當時的美國和蘇聯與中國在一個 共同的國際陣營中 。毛澤東認為 , 中國的外交目的是 “ 為著保衛蘇聯 、保衛中

  國 、保衛一切民族的自由和獨立而斗爭 ”。為此 ,一九四一年 , 毛澤東在為中共 中央起草黨內指示中 , 曾以 “ 關于反法西斯的國際統一戰線 ”為主題 , 強調: “ 在外交上 , 同英美及其他國家一切反對德意日法西斯統治者的人們聯合起來, 反對共同的敵人。” 由此可見 ,這個時期 , 毛澤東將蘇聯和美國視為中國抗日的 政治同盟 。戰后 ,毛澤東的外交理論以及外交戰略因歷史和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變 化 。如果說 ,在反對帝國主義 、霸權主義和殖民主義整個鏈條中 ,二十世紀四十 年代至五十年代中期 , 毛澤東的主導思想主要集中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 話 ,那么 ,從五十年代中期開始 ,特別是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 ,其主導思想主 要是反對霸權主義。

  第三 ,安全方略 。可以肯定地說 ,作為中國古代外交的基本攻防謀略之一, “遠交近攻 ”是毛澤東在現代國際政治博弈中反對霸權主義的主要外交方略 。為 了積極應對鄰近霸權國家對中國的威脅 ,毛澤東積極而縝密進行三個維度的外交 設計 :首先 ,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 ,積極同美國進行外交緩和化 。當然 ,其中的 目的不僅僅是發展兩國關系這么簡單 ,還有一個重要目的是 ,在防范蘇美關系結 盟對中國造成外交壓力的同時 ,建構中美關系的合作機制 ,對抗蘇聯霸權主義。 其次 , 在西方國家中尋找反對霸權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力量 。從 “ 中間地帶 ”到 “ 三個世界劃分 ”理論充分體現了加強同西歐國家的關系等 ,擴大國際反霸 、反 帝力量的思想 。按照詹姆斯·多爾蒂的研究成果 , 中國的策略是 “ 支持加強北 約 ,鼓勵歐洲一體化 , 提醒西方不要把蘇聯的緩和建議看得太認真 ”。再次 ,建 立以第三世界為主體的廣泛的統一戰線 。真正讓毛澤東看到第三世界力量存在, 并積極在國際社會表達其意志 ,將其視為中國維護國際正義和國家安全統一戰線 對象的原因 ,是第三世界與中國命運的相關性以及日益蓬勃壯大的力量 。在歡迎 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的宴會上 , 毛澤東講道 :“我們亞洲 、非洲和拉丁美洲愛 好自由和獨立的人民 ,都在反對殖民主義。”毛澤東在歡迎印度副總理拉達克里 希南時強調 :“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特點是亞非各國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漲。”正是 在這一意義上 ,毛澤東將中國與廣大亞 、非 、拉國家連結為一個利益和命運共同 體 ,視為世界反霸權主義同等重要的政治資源 。當前 , 國際形勢呈現新的發展態 勢 , 中國的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在新的國際坐標系中 , 面臨新的定位和新的考

  驗 。用怎樣的理論范式和價值觀論證和回答一系列新的國際難題 ,成為當代中國 國際關系理論與實踐的新使命 。 回眸和總結戰后國際社會發展的實際 ,結合當今 國際社會的時代特質 ,我們認為 ,毛澤東的外交思想資源 ,特別是“ 三個世界劃 分 ”理論及其戰略 ,對于理解當今國際社會的本質 ,構建中國國家安全戰略 ,仍 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美軍將領提醒賴清德,內鬼泄露我們戰略?或能順藤摸瓜
  2. 五天打三虎為何令人振奮不起來?社會風氣不正在于上梁不正下梁歪
  3. 師偉:猜猜這是哪個變態拍的
  4. 賴清德打出了獨旗, 也意味著臺獨舉起了白旗
  5. 從地鐵小伙反老婦傳教說點往事,從武裝入侵到文化入侵....
  6. 實錘了!伊朗總統墜機身亡,幕后真兇浮出水面?
  7. 郭松民 | 歌頌方先覺,何以面對楊靖宇?
  8. 金蓮不違法,武松被銷號!
  9. 胡式險惡讓人不寒而粟
  10. 當務之急是馬上叫停轉基因食品的推廣
  1. 不能原諒的罪人——評農業部部長唐仁健被調查
  2. 農業部長唐仁健落馬!下一個正部級近在咫尺
  3. 中化董事長,農業部長,瘋狂的狗咬狗
  4. ?郭松民 | 這個時候,為什么要歌頌降將軍?
  5. 秦安:很多人睡不著覺了,俄已向中國移交針對中俄的顛覆活動材料
  6. 當今否定偉人大有人在,如野獸般在張牙舞爪
  7. 對小崗村提五個疑惑
  8. 這只“惡虎”終于露出了貓原型
  9. ?沉默、一直保持沉默,成了最高境界
  10. 生物不設防乃我國家安全最致命短板(上)
  1. 不能原諒的罪人——評農業部部長唐仁健被調查
  2. 腐敗滲透到了各行各業,沒一個行業是清白的
  3. 吳銘|葛教授,吃飽了撐的么
  4. 一九六八今又是,換了人間
  5. 北京城墻被拆除的歷史真相,著名建筑專家孔慶普的回憶
  6. 農業部長唐仁健落馬!下一個正部級近在咫尺
  7. 中化董事長,農業部長,瘋狂的狗咬狗
  8. 元龍:從寄生到篡國!猶太資本用篡權美國的手段滲透中國政權? ?
  9. ?郭松民 | 這個時候,為什么要歌頌降將軍?
  10. 是誰捂住了盧麒元先生的嘴?
  1. 地震時的唐山人是什么樣子?
  2. 美國將來怎么死?蠢死!
  3. 不能原諒的罪人——評農業部部長唐仁健被調查
  4. 賴清德打出了獨旗, 也意味著臺獨舉起了白旗
  5. 農民工監測數據解讀之三:30歲以下農民工急劇下降,大齡農民工高達9100多萬
  6. 中化董事長,農業部長,瘋狂的狗咬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