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七十年代 , 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 。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軍事力量對 比朝著有利于蘇聯的方向發展 。美國由于長期對外擴張 ,特別是陷入侵越戰爭的泥 潭中 ,實力遭到削弱 ,霸權地位受到挑戰 。而蘇聯則乘機加緊擴充軍備 ,并依仗其 膨脹起來的軍事實力對外擴張 。在雙方激烈爭奪中 , 出現了蘇攻美守的戰略態勢。 為維護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 ,美國調整對外政策 ,在亞洲實行收縮戰略 ,打開中美 關系大門 ,謀求從印度支那脫身 , 以集中力量確保歐洲重點。
第一節 援助亞非拉國家與抗美援越及抗蘇援阿
國際援助既是國內政治的拓展 ,也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工具 。不容置疑 , 國際援
助的基本前提是保證本國經濟與戰略利益 , 當然也有履行國際義務的成分 。作為國 際援助的重要形式 , 中國對外發展援助受諸多因素影響 。僅就國內因素而言 ,有政 府領導人 、國家戰略(主要包括外交政策 、援外政策以及對非政策)、各政府部門、 各利益集團和組織 、研究機構以及公眾輿論等 。中國對外援助既有連續性 ,也有不 同的時代特點 ,有著與西方不同的理念和特殊模式。試以中國對非洲的援助為例:
中非關系源遠流長 。近代以來 ,雙方曾淪為西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從現實 看 , 中國與非洲均屬發展中地區 ,在國際舞臺上都有爭取平等權和話語權的問題; 雙方沒有根本的利害沖突 ,交往過程中相互尊重 ;政治上互相支持 ,經濟上互補共 贏 。一九五六年 , 中國與埃及建交 。一九六四年一月 ,周總理與加納總統舉行兩次 會談后 ,充分認識到中國對非援助必須真誠 、無私 、平等 。一月十八日 ,周總理在 加納記者會上正式提出中國對外援助的八項原則 。最重要的兩條成為中國對外援助 的基本原則 :平等互利與援助雙向 ;對外援助不附帶任何條件 。援非醫療隊是中國 援非的一大亮點 。 中國從一九六三年起向非洲派遣醫療隊 , 已成為南南合作的典
范 ,時間最長 、涉及國家最多 、成效最顯著 、影響最廣泛 。援外醫療隊員的精湛醫 術和奉獻精神贏得非洲人民的尊敬 ,被譽為“ 白衣使者 ”和“最受歡迎的人 ”。一 九七一年 , 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復 ,投贊成票的七十六國中二十六個是 非洲國家 。毛主席形象地指出 :“這是非洲黑人朋友把我們抬進去的。”從此 , 中國 一方面不斷為發展中國家伸張正義 ,另一方面加大對非洲援助 。因此 ,一九七一年 至一九七八年被稱為對外援助的 “ 急劇增長階段 ”。這一階段的援非集中在三方 面 :支持非洲反殖斗爭 、反霸斗爭和支持非洲各國的經濟建設 。中國政府先后幫助 非洲國家修建了一些里程碑式的大型建筑 ,這些大型標志性項目在非洲的國家民族 建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當時的外交政策 ,除了反美帝 、反蘇修以外 ,最主要的就是對“亞非拉 ”國家 的友好 。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 ,毛澤東就指出 :“因為中國是一個具有九百六十 萬平方公里土地和六億人口的國家 , 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毛澤東 全集》 第 37卷 103 頁) 六十年代初 ,他再次強調 :“已經獲得革命勝利的人民 ,應 該援助正在爭取解放的人民的斗爭 ,這是我們的國際主義義務。”這些論述成為新 中國對外援助的指導思想。
相比二十世紀五十年代 ,一九六七年的國際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 。隨著亞非前 殖民地國家紛紛謀求獨立 ,聯合國成員國從五十一個創始國(其中亞洲九國 、非洲 四國 ,加在一起僅十三國)增至六十年代的一百零七國 ,光亞 、非成員國就增加了 五十六個 ,打破了歐 、美兩洲在聯合國占據絕對優勢的局面 。以非洲大陸為例 ,非 洲獨立國家已從一九四五年以后的八國躍至四十國 ,三十二個新獨立國家先后加入 非洲獨立國家的行列 。而這些新近獨立的國家在擺脫了殖民母國的經濟控制時 ,也 失去了經濟援助和投資的母體 。因為對“帝國主義 ”的天然敵視 ,他們在意識形態 上更親近中國和蘇聯 , 當然 ,要將這種“親近 ”鞏固為“友誼 ”,無論是蘇聯還是 中國 ,都必須拿出真金白銀的“援助 ”。
新獨立的非洲國家其中有不少在獨立前就以民族解放運動形式同中華人民共和 國建立了聯系 ,之后雙方又建立了正式外交關系 。最早接受中國援助的非洲國家為 阿爾及利亞 , 阿爾及利亞人民解放軍于一九五八年九月十九日宣布成立臨時政府, 中國于九月二十二日予以承認 ,這也是第一個非阿拉伯國家承認他們 。在阿爾及利
亞人民解放軍依然處于謀求民族獨立的游擊戰期間 , 中國曾向阿方提供價值七千多 萬元人民幣的各類援助 。阿臨時政府負責人多次感謝中國沒有任何政治條件的援 助 ,他們表示 ,“在革命斗爭的歲月里 , 阿爾及利亞戰士用的槍炮 、蓋的毛毯 、穿 的衣服都是中國送的。”
一九五八年底 , 中國與非洲國家陸續建交 ,建交前幾個月開始援助中小型工業 項目和農場以及糧食 。坦贊鐵路工程接近尾聲時 ,鐵軌告急 , 中國二話不說 ,將本 國急需的鐵軌運去 ,保證了按時完工 。這樣傾其所有的例子幾乎遍及受援國 。中國 曾無償為非洲國家建造了二十多座體育場館 。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說 :“要想 看中國最好的體育建筑 ,請到非洲去。”截至一九六六年 , 中國援非金額累計已達 四點二三億美元 。當然 ,這樣的“無私援助 ”,也換來了政治上的巨大回報 。實際 上 ,從一九六一年開始 , 阿爾及利亞和另外一個長期接受中國援助的國家阿爾巴尼 亞 ,每年提出“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權益案 ”,也就是到一九七一年 終于得以通過的“ 中國重返聯合國案 ”。聯署議案的國家 ,也從一九六一年的兩個 增加到一九七一年的二十三個 ,其中十七個為新獨立的非洲國家。
在所有對非洲的援助中 ,“坦贊鐵路 ”起到了最大的示范作用 。十億人民幣三 十年的無息貸款 ,在金融上等于白送 ;數萬名中國工人和技術專家 ,其中還有六十 六人犧牲于斯 。全長一千八百六十公里 ,三百二十座橋梁 ,二十二條隧道 ,興建車 站九十三個 ;建設房屋總面積三十七點六萬平方米 ,共發運各種設備材料近百萬 噸 。中國前駐開普敦總領事陸苗耕撰文回憶 ,一九六七年六月 ,贊比亞總統卡翁達 訪華時也向中國提出修建坦贊鐵路的要求 。毛澤東風趣地對他說 ,“你們修建這條 鐵路只有一千八百多公里 ,投資只有一億英鎊 ,沒什么了不起嘛。”卡翁達總統感 動地說 :“贊比亞只有幫助非洲其他地區的自由戰士 ,使他們獲得獨立 ,才能報答 中國的幫助。”“黑朋友 ”這句話留了下來 ,一直到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 , 中國的對 非援助工作人員們 ,依然稱呼非洲人為“黑朋友 ”。高峰時期 ,有一點六萬名中國 建設者和五萬名“黑朋友 ”一起 ,打造這條世界上建設和運行環境最惡劣的鐵路。 一九六七年簽約 ,一九六八年開始勘測 ,一九七〇年動工 ,一九七五年竣工 , 比原 計劃提前兩年完工 。據了解 , 中國人援建的“坦贊鐵路 ”,則是在美國人 、蘇聯人 都覺得“不可能 ”的前提下完成的壯舉 。坦贊鐵路施工使中國付出了重大代價 。坦
桑尼亞和贊比亞地形復雜 ,給施工造成許多困難 。周恩來總理一再指示要加強機械 施工 ,無奈大部分時間還是以“人海 ”戰術取勝 。在施工高峰時 ,工人達到兩三 萬 。 自坦贊鐵路建成交工 、中國筑路大軍班師回國后 ,為順利執行中國與坦 、贊政 府間的鐵路技術合作協議 ,整整三十年間先后又有多達近三千人次的中國鐵路專家 來坦、贊兩國工作。
再以抗美援越為例 。為了統一組織支援越南并統一處理有關援越的涉外事宜, 一九六五年初 ,周恩來總理決定 , 由中央 、國務院和軍隊有關部門組成“ 中央國務 院支持越南小組 ”。這個小組由外交部 、鐵道部 、交通部 、郵電部 、物資部 、外貿 部 、經委 、計委 、對外經委 、總政治部 、總后勤部 、海軍 、空軍 、鐵道兵 、工程 兵 、總參作戰部 、軍務部 、裝備部 、軍交部 、通信部 、情報部等二十一個單位的有 關負責同志組成 。據此 , 中國人民解放軍赴越南北方執行援越抗美任務的準備工作 全面展開 。人民解放軍總部機關根據中央軍委的決定 ,多次召開會議 ,研究部署援 越部隊的組建 、開動和任務等工作 。四月十八日 ,總參謀部下達了援越工程 、鐵道 部隊預先號令 ,決定組建“ 中國人民志愿工程隊 ”,赴越執行搶修 、改建鐵路 ,構 筑國防工程和修筑機場的任務 。七月六日 ,總參謀部又下達了組建十萬工程部隊援 越修筑公路的預先號令 。同時 ,總部命令已集結待命的高炮部隊作好出動的一切準 備 。總政治部頒發“援越抗美部隊人員紀律守則 ”。接受了援越任務的單位人員, 雷厲風行 ,在很短的時間里迅速地完成了赴越執行任務的備戰準備工作。
一九六五年六月至一九七三年八月 , 中國先后派出了高炮 、工程 、鐵道 、掃 雷 、后勤等部隊 ,總計三十二萬余人 ,最高年份達十七萬余人 ,在越南北方執行防 空 、作戰 、筑路 、構筑國防工程 、掃雷及后勤保障等任務 。中國支援部隊在越南艱 難而光榮的歷程 ,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一九六五年六月開始到一九七〇年七 月結束 。這一階段是越南戰爭最激烈最艱難的階段 。據此 , 中國共派出了三十二萬 支援部隊 ,在越南北方執行防空作戰 、修建和搶修鐵路 、機場 、通信 、工程 、設防 工程等任務 。第二階段從一九七二年五月開始至一九七三年八月結束 。美國一九六 八年底停止了對越南北方的轟炸 ,一九六九年初在巴黎與越南開始談判 。從此 ,越 南戰爭進入了邊打邊談判的階段 。到一九七二年三月底 ,越南南方武裝力量在越南 北方的支援下 ,發動了全面攻勢 ,接連取得了重大勝利 ,沉重地打擊了美越反動
派 。中國對越南的援助 ,是對外援助中時間最長 、數量最大的 。據統計 ,到一九七 八年止 , 中國對越的援助總值達兩百億美元左右(按當時國際市場價格計算), 其 中無償援款占百分之九十三點三 ,無息貸款占百分之六點七。
上世紀六七十年 ,美國在擴大越南戰爭 、策動柬埔寨政變的同時 ,又在老撾制 造動亂 , 以提供軍事援助 、派遣軍事顧問等形式 ,大力扶植親美右派勢力 ,對老撾 人民進行殘酷的“特種戰爭 ”。中國政府應老撾民族團結政府的要求 ,先后派出了 十一萬余人的筑路工程大軍到老撾上寮地區修建公路 , 以利于我援老援越物質的運 輸 。為了保障筑路工程的順利進行和施工人員的安全 ,根據老撾人民黨的要求和中 老雙方協議 , 自一九六九年三月至一九七三年十一月 , 中國先后派出第七〇五大隊 和第三〇二 、三〇三 、三〇四支隊 ,擔負援老筑路工程的防空作戰任務 。我軍派出 工程 、地面警衛 、防空 、后勤及民工大隊先后幫助老撾修筑了七條戰略公路 ,達八 百余公里 ,每公里造價達三十一萬元人民幣 。為老撾人民取得抗美救國斗爭的勝利 和發展經濟作出了貢獻 ,加快了老撾的民族解放進程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一日 ,美 國扶植的老撾政權崩潰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 , 由此宣告了美國對老撾侵略的 徹底失敗 。在援老抗美中 ,我軍有二百六十九人英勇犧牲 ,其中二百一十人長眠在 老撾孟賽和班南舍的烈士陵園里 。老撾人民革命黨代表團在向中國烈士獻花圈時深 切表示 ,“對于中國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 ,我們子孫后代將永遠銘記在心 ”。
與此同時 ,為了聯手抗蘇的需要 ,我國向地處歐洲的阿爾巴尼亞提供了大量的 援助 ,從一九六一年至一九七八年間 , 中國對其援助金額就高達九千億人民幣 ,這 其中不僅包括糧食 ,還包括各式武器 、彈藥 、飛機等 。又據相關資料 ,從一九五四 年至一九七八年 , 中國援建阿爾巴尼亞成套項目共計一百四十二個 ,其中已經建成 的九十一個 ,基本建成和正在建設的二十三個……中國為阿爾巴尼亞興建了鋼鐵、 化肥 、制堿 、制酸 、玻璃 、銅加工 、造紙 、塑料 、軍工等新的工業部門 ,增建了電 力 、煤炭 、石油 、機械 、輕工 、紡織 、建材 、通訊和廣播等部門的項目 ,大大提高 了阿爾巴尼亞的工業化水平。
當然 ,從世界大戰略的觀點來看 , 國與國之間的支持 ,從來就是相互的 。按照 黎陽先生的說法 ,毛澤東最偉大的陽謀就是“ 中蘇論戰 ”+“援越抗美 ”,這一有史 以來最精彩絕倫的謀略杰作 。美國號稱戰無不勝 ,打遍天下無敵手 ,偏偏兩次在亞
洲跟毛澤東交手 ,兩次都栽了大跟頭 ,而且一次比一次慘 。朝鮮戰爭開了個先例: “第一次沒有取得勝利 ”,但美國好歹保住了韓國半壁江山 ,還可以勉強用“沒有失 敗 ”來自慰 。而越南戰爭則連這樣聊以自慰的借口都沒撈到 ,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 失敗了 。朝鮮戰爭還可以推說中國有蘇聯為后盾 ,越南戰爭則連這樣的借口也找不 到 ,完全是毛澤東的杰作 。越南戰爭使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嘗到了戰敗的滋味 :經 濟衰退 、沮喪迷茫 、信心危機 、國內矛盾激化 、社會動蕩不安……一切戰敗國的特 征幾乎都占全了 。美國建國兩百年 ,什么時候吃過這么大的虧?尤其令美國精英們 憋氣的是: 明明知道這一切都是毛澤東干的 ,偏偏還沒法報復 。魯迅說 :“譬如一 個人 ,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心平氣和 ,被別人打了 ,就非常氣憤。”如果美國承認 這場史無前例的慘敗是因為上了毛澤東的大當 ,那就屬于“被別人打了 ,就非常氣 憤 ”必定群情激憤 ,堅決要求追究責任 。那樣一來誰也承擔不起這戰敗侮國之責。 況且毛澤東的陽謀的特點就是毫無隱瞞 ,一切都放在明處 ,是你自己心甘情愿往陷 阱里跳 ,能怪得了誰?所以美國只好說是“歷屆政府的錯誤 ”導致美國陷入了越南 戰爭的泥潭 ,你錯我錯大家都錯 ,“老虎吃天——沒處下嘴 ”,最后不了了之 。這就 是“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心平氣和 ”,美國連敗于毛澤東都不敢承認 ,那還有什么 理由報復中國? 如果中國跟美國打堂堂之陣 ,打不過不說 ,犧牲無數不說 , 即便打 贏了 ,也得防備美國會卷土重來變本加厲地報復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不 就是個例子?二次大戰后德國被分割占領 , 目的不就是防備復仇主義東山再起? 這 條中國能學嗎? 而毛澤東的陽謀卻讓美國吃了虧還有苦說不出 ,根本不存在報復的 問題 。整慘了你 ,還用不著擔心你報復 ,不但一點后遺癥沒有 ,還讓你從此不得不 心甘情愿地跟我套近乎——世界上還有比這干得更漂亮的活嗎?
還遠不止于此 ,毛澤東的陽謀讓美國史無前例地吃了個大敗仗 。這意味著什 么? 意味著中國打贏了一場“ 隱形世界大戰 ”,而且自己還幾乎沒怎么流血 。美國 壓倒一切 、舉世無雙的優勢居然毫無用武之地 ,戰死五萬 ,傷殘無數 ,費盡九牛二 虎之力卻一敗涂地 ,而且輸得莫名其妙 。打贏了每一仗 ,卻輸掉了整個戰爭 。而中 國付出的代價呢?援越兩百個億 ,算上戰略佯動——援助阿爾巴尼亞兩百個億 ,總 共耗費四百個億 。援越部隊有傷亡 ,但比抗美援朝傷亡小得多 。就中國的國力而 言 ,這一切代價的確不小 。但用四百個億加少量傷亡打敗了世界頭號超級大國 ,徹
底改變了中國的戰略地位 ,打破了美蘇的圍堵 ,使中國從此成為世界大國 ,成為 “世界大三角政治 ” 的一極 , 掃清了阻撓中國大崛起最后的外在障礙 。這樣一算 賬 , 中國贏了還是虧了? 跟這個大帳相比 ,后來越南跟中國鬧翻對中國雖然不是好 事 ,但兩者哪個更值? 為什么有人一提援越抗美就只看得見中越鬧翻這個后果 ,卻 看不見中美接近 、中國變成“世界一極 ”這個結果呢? 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犧牲兩 千萬 、物質財產損失不計其數才當上“世界一極 ”。德國打了兩次世界大戰 ,消耗 無算資源 ,仍然沒當成“世界一極 ”。日本更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沒撈著“世界 一極 ”還吃了兩顆原子彈 。中國以弱勝強贏了一場“ 隱形世界大戰 ”,成了“世界 一極 ”,傷亡代價不但少于上述任何一個國家 ,而且還既無外債又無內債 , 以至于 中國老百姓都不知道自己是生活在“ 隱形世界大戰 ”中 。這種超高水平的國際大戰 略運籌 ,世界上至今還找不出第二家! 盡管當時德國 、 日本經濟實力比中國強得 多 ,但仍算不上“世界一極 ”,因為它們屬于美國陣營 。而中國雖然實力弱得多, 卻成了引領第三世界國家的 “世界一極 ”,憑的就是政治上獨立于美蘇 , 自成一 家 。想想一九四五年的中國是什么個地位 ,想想一九四九年的中國是個什么地位, 再看看尼克松訪華后中國又是個什么地位 ,誰能否認毛澤東徹底改變了中國戰略地 位?看看建國后毛澤東經手的幾場對外戰爭 :抗美援朝 、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 、援 越抗美 、中蘇邊界沖突 、西沙海戰——每打一仗 , 中國的國際地位就穩步上升一 級 ,一次都不例外 。中國就這么從“任人宰割 ”一步一步上升為“世界一極 ”。“不 怕不識貨 ,就怕貨比貨 ”。這一比較就能看出毛澤東的陽謀有多了不起 ,毛澤東有 多了不起。
與此同時 ,我們認為一個國家的現代化 ,最關鍵的就在于是否能掌握各種現代 化產品的制造技術 ,這是主要的矛盾 , 只有首先解決這個經濟建設上的突出矛盾, 促使我國的制造技術不斷上臺階 ,那么其他一切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 。中國對外援 助就是以相對較小的犧牲與付出 ,獲得了最大的戰略利益。
第一 ,這是提升制造技術的必須付出的代價 。新中國早期處在帝國主義的全面 包圍和封鎖之下 ,想辦法購買一些外國產品來仿制是提高制造技術的捷徑 。這就需 要購買到西方國家的一些高科技產品 ,而由美國于一九四八年發起 ,一九四九年十 一月在巴黎專門建立了一個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禁運和貿易限制的國際組織 ,正式
名稱“輸出管制統籌委員會 ”。中國只有對第三世界的資本主義國家友好 ,才能有 機會從這些國家間接地購買到高技術產品。
第二 ,就是中國制造出來的一些科技產品 ,也需要在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出售, 用來換取外匯 ,把生意做大 。但是 ,第一步 , 當然需要登廣告 ,宣傳自己的產品。 而國家之間的援助 ,就像一些大公司經常搞慈善事業那樣 ,其實都是一種廣告 ,通 過這種廣告來向其他國家宣傳自己的產品可靠 。此外 ,經常援助其他國家 ,這一點 會被許多商人認識到 ,說明信用度高 ,來做生意的商人就多 。因此 ,歷年廣交會的 交易數額都是在持續增長的 ,單單這一點就說明了當時的援助政策就是起到了廣告 的作用 ,提高了國家的信用度。
第三 , 國防現代化需要中國能夠制造出越來越先進的武器 ,但是這些武器都需 要盡量地經過實戰檢驗 ,通過這種檢驗 ,也可以進一步地提高武器制造技術 ,而武 器制造技術提高之后 ,又可以轉為生產各種民用的高科技產品 。而武器的制造也需 要學西方國家的技術 ,也不必關心什么知識產權 。因此 ,援助一些處于反美前線的 國家 ,就有機會檢驗自己的武器 ,也就使自己的武器有升級換代的機會 ,此外 ,還 需要這些反美國家繳獲的大量西方制造的武器 ,運回國來 ,進行解剖和仿制 ,這些 都在提高制造能力 。否則的話 ,你不援助人家 ,你的武器沒有得到實戰檢驗 ,帝國 主義國家的新武器自己不容易得到樣本 , 國防現代化的進程就受到影響。
第四 , 當時向發展中的國家提供的援助 ,大都是以低息和無息貸款的形式提供 的 ,人家還是要還回來的 。例如 ,給某個發展中國家修建一條鐵路 ,用的低息或者 無息貸款 ,也就是借錢給這個國家 , 同時我們的技術人員和工人也援助過去 ,這樣 就鍛煉了工作經驗 。而鐵路通常都還是賺錢的 , 因此 ,鐵路修好后 ,那個國家一定 能夠在短期內收回成本 ,這樣也就把錢還回來了。
毛澤東在加速經濟發展的進程中 ,一貫堅持利用外資必須建立在外資服從中國 法令 ,對中國經濟有益的基礎上 。他歷來反對外國無視中國主權 ,通過資本輸出掠 奪中國財富的行徑 。對外開放既堅持中國的主權地位 ,又實行對外開放 、利用外資 優勢來發展中國經濟 ,這是毛澤東對外開放理論與實踐最鮮明特點 。在新中國成立 后 ,雖然蘇聯讓中國接受了外蒙古已經獨立的事實 ,但是給予中國的援助卻也是震 驚世界的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 , 中國在蘇聯的幫助下仿佛在一夜之內成為一個空軍
強國 ,讓世界空軍老牌勁旅美國叫苦不迭 。在中國的“一五 ”計劃建設時 ,蘇聯的 援助也讓中國受益匪淺 。正因為如此 ,毛澤東和斯大林曾結下了深厚友誼。
第二節 維護領土主權的珍寶島事件及西沙之戰
黨的“九大 ”召開之前半個月 ,在中蘇邊境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外大事 ,這就是 兩國在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上的珍寶島發生了直接的武裝沖突 。珍寶島是一個小島, 面積約零點七平方公里 ,位于烏蘇里江江面主航道中心靠中方一側 。一八六〇年清 朝政府和沙俄政府簽署了 《中俄北京條約》, 規定中俄兩國以烏蘇里江劃界 ,烏蘇 里江的江面中央 ,就成為兩國的國界 。因為珍寶島位于烏蘇里江的江面中央 ,所以 中國和蘇聯都聲稱擁有該島的主權 。隨著中蘇關系的惡化 ,珍寶島這個歸屬不明的 小島 ,就成為一個引發沖突的導火索 。中蘇雙方的巡邏隊 ,都登上珍寶島巡邏 ,表 示該島是自己的領土 。這樣一來 , 中蘇雙方的巡邏隊就在珍寶島上發生沖突 。剛開 始是“文斗 ”,雙方進行對罵 ;后來發展到“武斗 ”,雙方用棍棒打斗 ;最后發展為 “ 戰斗 ”,雙方動用輕重火器交戰 ,蘇聯方面還出動了坦克和裝甲車 , 中方參戰的只 是步兵 。第一場戰斗發生于一九六九年三月二日 ,雙方死傷數十人 ;第二場戰斗發 生于三月十五日 ;第三場戰斗發生于三月十七日 ,蘇方動用了坦克 、裝甲車等重武 器 , 中方只是用反坦克炮 、火箭筒等輕武器還擊 。當時的解放軍戰士非常勇敢 ,在 幾十米的近距離上 ,用輕武器對蘇軍展開反坦克戰 ,打退了蘇軍的進攻 。經過上述 三次戰斗之后 , 中方實際控制了珍寶島。
一九六九年三月十五日 ,珍寶島發生武裝沖突之后 ,毛澤東召開中央文革碰頭 會 ,討論珍寶島問題 。當匯報人說珍寶島地區敵人炮火打到我方縱深七公里 ,毛澤 東說 :打進七公里有什么要緊?最好是打進七十公里 、七百公里 。蘇修 ,要給他一 點面子 ,讓他打進來 ,進來就好了 ,我們就有理由了 。蘇修有一個缺點 ,就是紀律 不好 ,一個是要東西 ,一個是要女人 ,他們同國民黨一樣 。我們抗議他們不聽 ,雙 方都在搶時間 ,他們是要面子的 。蘇聯知道我們不會打到他那里去 ,他們那里很 冷 ,我們是后發制人 。原子彈基地要有準備 , 防止他用飛機轟炸 。人不犯我 ,我不 犯人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 。人家犯我 ,我為什么不能犯人?無非是把東西 ,壇壇
罐罐打爛 ,把人消滅一半 ,地球還是照樣轉 。此時 ,毛澤東已經做好與蘇聯發生核 大戰的思想準備 。毛澤東認為 ,一旦蘇聯打進來 ,那就陷入了中國人民戰爭的汪洋 大海 ,他們就拔不出去了 ,哪怕中國死一半的人 ,最終還是會取勝的。
珍寶島的武裝沖突是小規模的 ,雙方死傷數百人 。可是這場小規模的武裝沖 突 ,卻在中國引起很大震動 ,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 。珍寶島事件的第一個后果, 就是證明了毛澤東“反蘇 ”路線是正確的 ,此后中國反蘇的調子愈發升高 , 中國與 蘇聯的關系極度緊張 ,最終導致中國與美國的接近 ,實現了中美建交 。珍寶島事件 的第二個后果 ,就是在中國掀起一場“備戰熱 ”。此后中國的經濟建設 ,完全向備 戰軍事一邊倒 ,一切為“打仗 ”做準備 。這樣一來 , 民用產業就大大壓縮 ,人民生 活受到較大影響 ;珍寶島事件的第三個后果 ,就是在“準備打仗 ”的氣氛下 ,林彪 等軍人的角色愈發重要 。林彪以戰備的理由發出“第一號令 ”,造成毛澤東與林彪 的關系進入一個新的層面 ,最終導致林彪的“叛逃 ”。
當然 ,珍寶島事件也使蘇聯受到很大震動 。蘇聯國防部長格列奇科曾主張對中 國使用核武器 , 以徹底消除中國的威脅 。但蘇共中央政治局的大多數成員不贊成格 列奇科 ,他們認為這樣做就意味著世界大戰 ,蘇聯會陷于一場日本侵華那樣的泥潭 戰 , 比美國在越南的處境更糟糕 。因此 ,蘇聯最終沒有發起對中國的戰爭 。雖說毛 澤東做好了與蘇聯核大戰的準備 ,但他也沒有想挑起戰爭 ,還是盡可能避免戰爭 的 。周恩來則一直設法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 。一九六九年九月十一日 ,蘇聯部長 會議主席柯西金參加越南領導人胡志明的葬禮后 ,在路過北京時與周恩來進行了著 名的“機場會談 ”。雙方達成了簽署維持邊界現狀 、防止武裝沖突等臨時協議 ,暫 時緩和了中蘇雙方的緊張對峙。
然而 , 四年之后 , 圍繞中國南海島嶼的主權爭議又爆發了西沙之戰 。一九七三 年一月 ,美國根據巴黎協定從越南撤軍 。撤退以前將包括十余艘艦艇等裝備移交給 了越南共和國(南越)政府 ,這讓南越海軍實力陡然暴漲 。當時因珍寶島之戰 , 中 蘇仍處在緊張的邊境全線對峙之中 ,牽制了中國的主要兵力 。南海艦隊主要護衛艦 嚴重失修無一可用 ,只有掃雷艦 、獵潛艇等輕型艦艇可以出動 ,造成實力超過中國 的南越海軍狂妄自信 ,敢于挑釁冒險入侵 。南越當局早在一九七三年九月就把南沙 群島中的南威 、太平等十多個島嶼劃進本國版圖 。到年底為止 ,南越軍隊已侵占了
中國南沙群島 、西沙群島的島嶼達六個之多 。一九七四年一月 ,又派出一艘驅逐艦 和三艘護衛艦侵入西沙永樂群島海域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于一月十一日重申中 國對西沙群島等島嶼的主權 。南越軍艦于一月十五日十三時 ,騷擾中國在甘泉島附 近作業的漁輪 ,并炮擊豎有中國國旗的甘泉島 。接著 ,又于一月十七日占領了金銀 島和甘泉島 。當天深夜 ,周恩來打電話問總參作戰部副部長李力有關西沙的細節, 說西沙可能引發一場戰爭 ,這個問題很大 ,需請示毛澤東 。面對南越當局的侵略行 徑 ,為保衛國家領土主權 ,反擊入侵之南越軍隊 ,海軍南海艦隊司令部認為西沙情 況緊急 ,調兄弟艦隊已經來不及 ,決定由榆林基地副司令員魏鳴森任海上編隊指揮 員 ,率領兩艘搶修出廠的輕型獵潛艇二七一 、二七四號組成編隊出發 ,駛入西沙海 域 。在艦隊航空兵掩護下 ,于一九七四年一月十七日駛往西沙永樂群島海域執行巡 邏任務 ,保護中國漁輪安全生產 。十八日 ,掃雷艦三八九 、三九六號也馳援永樂海 域 ,加入巡邏編隊 ;獵潛艇二八一 、二八二號部署于宣德群島之永興島 ,準備隨時 支援巡邏編隊作戰 。中國海軍已于十八日凌晨三時從情報中得知 ,南越軍艦準備拂 曉前強行登陸晉卿島 。南越軍艦總噸位在六千噸左右 ,裝備有一百二十七口徑以下 的火炮約五十門 。中國雖然也是四艘軍艦 ,但總噸位才一千六百噸 ,火炮數量少, 口徑也小 ,又處于被動的內線陣位 。十八日二十時 ,周恩來召開作戰會議 ,指示既 要寸土必爭 ,又不使戰爭擴大 。已經到達西沙的魏鳴森在艇上召集緊急戰備會議, 轉入戰時狀態 。 四艘南越軍艦于十九日一大早左右逼近中國海軍編隊 。五時四十 分 ,周恩來再次給總參作戰部打電話 ,認為有打起來的可能 ,原計劃調動的兵力不 一定來得及了 。中央研究決定 , 由葉劍英 、鄧小平 、王洪文 、張春橋 、陳錫聯 、蘇 振華六人組成領導小組 , 葉劍英、鄧小平負責 ,到總參作戰部指揮西沙海戰。
據魏鳴森回憶說 , 中國海軍于十九日晨 ,發現了八海里外的南越美式驅逐艦。 南越軍艦的排水量為兩千六百噸 ,是中國輕型獵潛艇的十倍 , 它打出燈光信號: “是在越南共和國領海巡邏 ,你艦離開!” 中國的獵潛艇也打出燈光信號 :“ 自古西 沙就是中國領土 ,你立即離開!”此時 ,南越海軍第十 、十六號艦由廣金島西北向 中國巡邏艦艇接近 ;第四 、五號艦由金銀島以南向琛航 、廣金兩島接近 。中國海軍 掃雷艦三八九 、三九六號將南越海軍第十 、十六號艦攔阻于廣金島西北海面 ,獵潛 艇二七一 、二七四號進至琛航島東南海域 ,與南越第四 、五號艦對峙 ,形成分割南
越艦艇的態勢 。在作戰一線 ,魏鳴森指揮兩只小艇在距離南越軍艦五十米時 ,突然 退車左轉 ,右舵進車 ,與南越軍艦成一字形同步漂泊 。因東北季風的影響 ,南越軍 艦不時調整艦位和隊形 , 中國海軍編隊也隨著變換 。七時四十分和四十九分 ,南越 第四 、五號艦先后以四十余人 ,強登琛航 、廣金兩島 , 當即被中國守島民兵在海軍 艦艇編隊支援下擊退 。八時五分 ,南越第十六號軍艦插進中國三八九艇的航線 ,將 三八九艇的艦舷欄桿掛斷 。魏鳴森說 , 當時中國海軍苦于兵力弱小 ,又被島嶼分 散 ,不得不另選戰機 。十時二十一分 ,南越四艘軍艦成戰斗隊形開來 ,并猛烈開 炮 ,試圖再次登陸廣金島和琛航島 。魏鳴森立即命令艦艇全速沖撞 , 中國兩組編隊 相靠 ,從兩千多米一直沖到南越軍艦幾十米處 ,將其編隊沖散 。中國的二七四艇作 戰中通信和操作設備全部打壞 ,政委馮松柏 、副艇長周錫通犧牲 ,只剩艇長李福祥 指揮 。三八九艇中彈起火 。戰斗一小時后結束 ,南越四艘軍艦中的第四 、五 、十六 號三艘驅逐艦受到重創 ,先后離開作戰區域 ,剩一艘完好 。中國的二七一艇和三九 六艇也負了傷 ,彈藥已經差不多用完 ,要擊沉南越第十號護航炮艦 ,只有靠二七一 和二七四艇上的一百發深水火箭彈了 。關鍵時刻 ,增援的二八一 、二八二號艇由永 興島向永樂戰區急進 ,于十二時十二分加入戰斗 ,一排重炮彈將位于羚羊礁以南一 點五海里處的南越第十號護航炮艦擊中起火 ,該艦的彈藥庫爆炸 ,右傾下沉 。經過 四個多小時激戰 ,海戰終于結束 。我軍依靠敢打硬拼的精神與靈活作戰的方式 ,再 次創造了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
十九日海戰后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遵照上級指示 ,為輸送 、掩護陸 軍分隊收復被南越軍隊侵占的島嶼 ,并準備打擊可能再次入侵的南越艦艇 ,迅速調 集各型艦艇十五艘 ,載運陸軍四個步兵連 ,于二十日八時以前 ,分批抵達永樂群島 海域 。九時三十五分 ,步兵分隊由海軍艦艇和漁輪輸送并在海軍航空兵掩護下 , 向 被南越軍隊侵占的甘泉 、珊瑚和金銀三島逐島發起攻擊 ,至十三時四十五分收復三 島 ,全殲入侵的南越軍隊 ,并獲得了對整個西沙群島及其周邊海域的控制權 。這次 戰斗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共擊沉南越海軍護航炮艦一艘 ,擊傷其軍艦三 艘 ,俘四十八人(戰斗結束后不久 , 中國將全部俘虜遣返), 收復被南越軍隊侵占 的永樂群島中的三個島嶼。
戰事結束后 ,南越一度擺出報復的姿態 ,派出六艘軍艦從峴港駛向西沙群島,
又派兩艘驅逐艦增援峴港 ,并下令該地區的海 、陸 、空三軍全部參戰 , 同時請求美 國第七艦隊援助 。對此 , 中央軍委和海軍批準張元培司令的請求 ,“調東海艦隊三 艘導彈護衛艦緊急南下 ,支援南海艦隊 ”。以往 , 由于臺海關系緊張 , 中國海軍艦 艇從東海到南海 ,都需繞道入太平洋 ,過巴士海峽 。而這一次在毛澤東主席“直接 通過臺灣海峽 ”的要求下 ,三艘導彈護衛艦有驚無險地通過海峽 。南越當局看到局 勢發展對自己不利 ,于是做出了“應避免下一步同中國作戰 ”的決定 ,西沙海戰結 束 。這一勝利沉重地打擊了南越當局的擴張主義 ,維護了國家領土主權 。戰斗結束 后 ,參戰部隊和民兵受到中共中央軍委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通令嘉獎。
第三節 秘密打開與美國關系通道
一九六八年八月 ,蘇聯武裝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一九六九年三月 , 中蘇爆發珍 寶島邊境沖突 ,一時間中蘇關系極度緊張 ,有大戰一觸即發的危險 。一九六九年一 月新上臺的美國總統尼克松 ,從中蘇關系緊張看到美國對付蘇聯的新的可能性 ,就 是聯合中國共同反蘇 。于是尼克松開始考慮“打中國牌 ”,向中國方面發出一系列 “信息 ”,并多次聲明他將把改善美中關系作為美國政府的外交目標之一 。尼克松還 請時任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向北京傳話 ,表示美國無意孤立中國 ,愿在任何時 候同中國進行會談 。對于中國方面來說 , 由于受到蘇聯巨大的軍事壓力 ,也開始考 慮“打美國牌 ”來對付蘇聯 。一九六九年七月 ,陳毅 、徐向前 、聶榮臻 、葉劍英四 名元帥向毛澤東 、周恩來提交了 《對目前局勢的看法》 的書面報告 。該報告認為: 對于蘇聯來說 ,蘇聯與美國的矛盾 ,大于蘇聯與中國的矛盾 ,所以蘇聯不會輕易發 起侵華大戰 ;對于中國來說 , 中國與蘇聯的矛盾 ,大于中國與美國的矛盾 ,所以可 以考慮利用美國對付蘇聯 。據原國務院總理助理熊向暉回憶 :在《對目前局勢的看 法》 定稿后 ,陳毅提出打開中美關系的設想時說 :關于打開中美關系 ,我考慮了很 久 。華沙會談談了十幾年 ,毫無結果 ,現在即使恢復 ,也不會有什么突破 。中美大 使級會談已經證明不能解決實質問題 ,必須舉行中美外長會議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 切實可行的途徑 。現在情況發生變化 ,尼克松出于對付蘇修的戰略考慮 ,急于拉中 國 。我們要從戰略上利用美 、蘇矛盾 ,有必要打開中美關系 ,這就必須采取相應的
策略 。第一 ,在華沙會談恢復時 ,我們主動提出舉行中美部長級或更高級的會談, 我估計美國會樂于接受 。如果我們不提 ,我估計美國也會向我們提出類似的建議。 如果這樣 ,我們應該接受 。第二 ,只要舉行高級會談 ,本身就是一個戰略行動 。我 們不提先決條件 ,并不是說我們在臺灣問題上改變立場 , 臺灣問題可以在高級會談 中逐步謀求解決。
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三日 ,在波蘭華沙舉辦的時裝表演會上 ,美國駐波蘭大使與 中國外交官搭話 ,但中國外交官卻離開會場走了 。這時美國大使急忙叫住中方的翻 譯 ,用波蘭語說 :他得到華盛頓的指示 ,尼克松總統想與中國進行“重大的 、認真 的會談 ”。中方翻譯不敢做主 , 只是把這件事匯報上去 。毛澤東得知此事后 ,最初 的反應是 :尼克松 、基辛格的動向可以注意 。它不禁使人們想起一九五七年三月二 十二日 ,毛澤東在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理西羅基說過的一番話 :關于參加國際組織 問題 ,有些兄弟國家不太了解我們 ,一片好心 ,總希望我們參加這些組織 ,認為我 們太“左 ”。我們的看法是 :如果這些組織內有國民黨代表在 ,我們就不參加 ;如 果參加了 ,那就是承認“兩個中國 ”。美國現在搞禁運 ,我們愿意它搞 。到第二個 或第三個五年計劃后它解除禁運時 ,那我們就會有些東西同它搞貿易 ,到那時我們 可以同它建立關系。(參見《毛澤東全集》第 37卷 479頁)“十二年 ”后 ,彈指一揮 間 ,毛澤東的英明預見 ,終于得以實現!
一九七〇年一月 ,在華沙再次舉行中美大使級會談 ,周恩來在中方的發言稿中 提出 :“如果美國政府愿意派部長級的代表或美國總統的特使到北京 ,進一步探討 中美關系中的根本問題 , 中國政府愿予接待。”一九七〇年二月 ,在華沙又再次舉 行中美大使級會談 ,美方基本上接納了中方的建議 ,準備派特使到北京會談 。不久 從巴基斯坦傳來美方的口信 :尼克松準備開辟一條白宮通向北京的直接渠道 ,在絕 對保密的情況下 ,派基辛格來中國秘密接觸 。就在中美關系即將出現突破的時候, 一九七〇年三月十八日 ,美國支持的柬埔寨朗諾集團發動政變 ,推翻了西哈努克親 王領導的王國政府 ,美國軍隊入駐柬埔寨 。中國為了支持柬埔寨 ,推遲了舉行中美 高級會談的計劃 ,直到一九七〇年底 , 中方才重新把中美高級會談提到日程上 。一 九七〇年十月一日 ,一張毛澤東同美國記者斯諾及夫人在天安門城樓上親切交談著 的照片 ,發表在中國主要新聞媒體的顯著位置上 ,這個非凡的舉動傳達了毛澤東想
與美國建立正常的外交關系的重要信息 。因為斯諾不僅是中國人的朋友 ,更是美國 的公民 。毛澤東所要表達的是他對美國人民的友好之意 。處在文化大革命非常時期 的中國 ,毛澤東還是把開放的問題放在了首位 ,并且是想把大門向最敵對的國度敞 開 ,這是多么大膽的舉動! 這時的毛澤東 , 已經破天荒的將其自己的“左膀右臂 ” 的位置安排給了一對美國夫婦 ,這在中國歷史上可謂空前絕后 。這一舉動為后來 尼克松訪華做了前期鋪墊 , 中美關系僵局的打開與其說是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聯絡 上的 ,不如說是毛澤東主動提示的 。老人家為了民族的利益 ,不計前嫌 , 以他博 大的胸懷 ,擁抱著全世界 。十二月十八日 ,毛澤東再次會見老朋友美國記者斯諾 時說: 尼克松早就說要派代表來 ,他對于華沙那個會談不感興趣 ,要當面談 。如 果尼克松愿意來 ,我愿意和他談 ,談得成也行 ,談不成也行 ; 吵架也行 ,不吵架 也行 ; 當做旅游者來也行 , 當做總統來也行 。總而言之 ,都行。(參見《毛澤東全 集》第 51卷 112頁)
一九七一年三月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第三十一屆世乒賽上 ,美國代表隊提出訪 華的希望 ,外交部經過研究 ,提出“現在訪華時機還不成熟 ”的結論 。周恩來在外 交部的“訪華時機還不成熟 ”的報告書上 ,寫了“擬同意 ”三個字 ,然后把報告呈 送毛澤東 。毛澤東最初在報告上圈閱同意 ,也就是同意外交部不邀請美國隊來中 國 。據毛澤東的護士長吳旭君回憶 :毛主席在四月六日那天 ,給我看了外交部關于 不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的報告 ,毛主席在他自己的名字上圈閱了 。我當時想 ,這 么看來 ,不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這個大局已定 , 因為大家的意見一致 。主席讓我 看完文件退給外交部辦理 。辦完這件事后 ,我覺得主席有心事 。就在那天晚上 ,毛 主席在反復考慮后又做出了“邀請美國隊 ”的最新決定。(參見《毛澤東年譜》第 6 卷 377 頁)周恩來馬上通知邀請美國隊訪華 ,這就是所謂的“乒乓外交 ”。“乒乓外 交 ”是中國主動向美方示好 ,加快了中美高級接觸的進程 。美國乒乓球隊訪華之 后 ,一九七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周恩來通過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 , 向美國政府傳 遞了 《周恩來總理給尼克松總統的口信》: 要從根本上恢復中美兩國關系 ,必須從 中國的臺灣和臺灣海峽地區撤走美國一切武裝力量 。而解決這一關鍵問題 ,只有通 過高級領導人直接商談 ,才能找到辦法 。因此 , 中國政府重申 ,愿意公開接待美國 總統特使如基辛格博士 ,或美國國務卿甚至美國總統本人來北京直接商談 。四月二
十九日 ,美方傳來口信 ,表示接受邀請 ,并提議: 由基辛格博士同周恩來總理舉行 一次秘密的預備會談 。基辛格將在六月十五日以后來中國。
五月二十六日 ,周恩來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 ,商討中美會談的方針問題 。會 后 ,周恩來寫了 《中央政治局關于中美會談的報告》。 五月二十九日 ,毛澤東批準 了這一報告 。同一天 , 中方向美方發出口信 ,歡迎基辛格來北京與中國領導人舉行 秘密會晤 。七月九日 ,基辛格乘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飛機秘密抵京 ,在北京停留四 十八個小時 ,與周恩來舉行了六次總計十七小時的會談 ,雙方商定尼克松總統在一 九七二年五月前訪華 。七月十五日 , 中美雙方同時發表關于基辛格訪華公告 ,全世 界都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震動 。這件事情是十分突然的 。因為從一九四九年起, 經過朝鮮戰爭 , 中美雙方一直處于戰爭狀態 。全黨全國對于基辛格的到來 ,思想上 要有一個很大的轉變 。這樣要在黨的高級干部中打一個招呼 ,不然的話 ,怕思想轉 不過彎來 。所以毛主席在政治局討論時 ,決定開一個會議 ,討論怎樣在全黨和全國 轉這個彎 。這樣 , 中央“批陳整風 ”匯報會剛結束 ,就又開起了中美關系通氣會, 內容是討論中美關系 。會議首先由外交部詳細介紹美國的情況 ,并通報了中 、美通 過巴基斯坦之間多次聯系的情況 。接著 ,傳達毛澤東確定的方針 , 以及外交部的意 見 。外交部的意見說 ,我們歡迎基辛格先來 , 因為我們認為中美關系已經到了有所 轉機的時候 。我們首先要爭取通過中美正常關系的建立 ,進入聯合國 ;第二 、要求 美國承認我們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 ,爭取解決臺灣問題 ;第三 、中美之間懸而未 決的一些問題可能會提出來 ,如美國在華財產的凍結問題 。如美提出歸還 ,我們準 備怎么對付等等 。外交部的意見還說 ,在中美建交以后 ,我們處理中美關系的原 則 ,是求同存異 ,能一致的一致 ,不能一致的放在一邊 ,繼續和他們斗爭 。我們的 原則是又聯合又斗爭 ,又建交又斗爭 。最后 ,我們要在國內對中美關系的變化 ,進 行公開的宣傳和教育 ,要在思想上轉過彎子來 。為此 ,會議最后形成了一個文件, 這個文件報經毛澤東批準 ,成為中央的正式文件。
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 ,基辛格第二次訪華 ,周恩來與基辛格進行 了十次會談 。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的表決 結果 ,通過決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的代表 , 臺灣不再被承認是中國 的代表 。這是新中國外交的一大勝利 。十一月三十日 ,新華社發表公告: 中美兩國
政府商定 ,尼克松總統將于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對中國訪問 。這樣 , 中美接近 的事情就向全世界公開化了 。這是中美兩國關系非正常化情況下的第一次元首級訪 問 。二月二十一日下午 ,七十九歲高齡的毛澤東在寓所會見了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 松 , 當時毛主席已在病重期間 。據尼克松回憶 ,這次談話本來料想只會進行十分鐘 或十五分鐘 ,實際上卻延續了將近一個小時 。一個世界人口最多的社會主義國家領 袖與一個世界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領袖在同一間房子里見面 。兩個被太平洋隔斷數 十年之久的意識形態上存在很大分歧 ,也可以說是互相敵對的國家元首 ,在相見的 一刻是那樣的恨晚 ,說明交流與合作是倆人都考慮過的事情 ,說明毛澤東具有很強 的容納性 。他是一位敢于并且善于與任何與自己意見不同的個人和集團開展正常交 往的 。與美國朋友及其總統的交往就是一例 ,彰顯了毛澤東對意見不同 、意識形態 不同的人們甚至是敵人打交道的政治風度。(參見《毛澤東全集》第 51卷271頁)
接著 ,周恩來就著手與美方談具體的問題 ,最關鍵的問題都體現在《中美聯合 公報》 中。《中美聯合公報》 打破了外交上的常規 ,一方面沒有掩飾雙方在主要問 題上的重大分歧 ,另一方面又強調雙方有共同的利益 。首先 ,美國過去對臺灣的一 貫立場 ,是所謂“ 臺灣地位未定 ”論 。按照國際法 , 中國應該在戰后與日本重新簽 署一份兩國條約 ,在 《條約》 中規定日本把“ 臺灣 ”歸還中國 。可是由于種種原 因 , 中日雙方始終未簽署這樣的條約 。這也就是說 ,從國際法來看 , 日本并沒有在 法律上把“ 臺灣 ”歸還中國 ,這就是“ 臺灣地位未定 ”論的基礎 。一九五一年 , 日 本與四十八個國家簽署 《舊金山對日和平條約》, 正式結束戰爭狀態 。本來作為參 戰國的中國 ,是應該參加簽署 《舊金山條約》 的 ,可是因為此時出現兩個中國政 府 ,究竟由哪個政府代表中國出席呢? 蘇聯主張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席 ,美國則主 張由“ 中華民國 ”出席 ,雙方僵持不下 ,最后決定“兩個中國 ”都不邀請 。這樣一 來 , 由于中國沒有參加《舊金山條約》, 所以《舊金山條約》 中只是規定 :“ 日本放 棄對臺灣及澎湖群島的一切主權。”《條約》 沒有說日本放棄對臺灣的主權后 ,把主 權移交給誰 。這樣一來 , 臺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 ,就成為“未定 ”了。
這次周恩來與美國談判 ,第一個底線是要求美國不承認“兩個中國 ”或“一中 一臺 ”;第二個底線是要求美國不支持“ 臺灣獨立運動 ”;第三個底線是要求美國放 棄“ 臺灣地位未定 ”論 。在談判中 ,美方接受了中方的第一個和第二個底線 ,而第
三個底線 ,美國卻沒有讓步 。當時美方把“ 臺灣地位未定 ”論作為交換條件 ,前提 是中方做出“ 和平解決臺灣問題 ”的明確承諾 。不過在談判中 ,周恩來口頭表示 , 中國將努力“ 和平解決臺灣問題 ”;而基辛格也口頭表示 ,他可以保證美方官員不 再發表“ 臺灣地位未定 ”的聲明 。周恩來又追問基辛格 :“如果日本或其他國家提 出‘ 臺灣地位未定 ’論時 ,你們將持什么態度?”基辛格表示 :“如果其他政府提出 ‘ 臺灣地位未定 ’的問題 ,我認為我們將不會支持。”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經 過激烈的討價還價,《中美聯合公報》 在上海發表 ,故又稱《上海公報》。該公報采 取十分特殊的形式 ,就是中美雙方“各說自己的一套 ”。《中美聯合公報》說 :應中 國總理周恩來的邀請 ,美國總統尼克松自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至二月二十八日 訪問了中國 。尼克松總統于二月二十一日會見了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 ,兩位領導 人就中美關系和國際事務認真坦率地交換了意見 。尼克松總統和周恩來總理就美國 和中國關系正常化以及雙方關心的其他問題進行了廣泛 、認真和坦率的討論 。中國 和美國領導人經過這么多年一直沒有接觸之后 ,現在有機會坦率地互相介紹彼此對 各種問題的觀點 ,對此 ,雙方認為是有益的 。他們闡明了各自的立場和態度 。中國 方面聲明 :堅決支持越南 、老撾 、柬埔寨三國人民為實現自己的目標所作的努力 ; 堅決支持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 《朝鮮和平統一八點方案》; 堅決反對日本軍 國主義的復活和對外擴張 。美國方面聲明 :應該允許印度支那各國人民在不受外來 干涉的情況下決定自己的命運 ,美國預計從這個地區最終撤出所有美國軍隊 ;美國 將支持大韓民國為謀求在朝鮮半島緩和緊張局勢的努力 ;美國最高度地珍視同日本 的友好關系 。中國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場: 臺灣問題是阻礙中美兩國關系正常化的關 鍵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 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 ,解放 臺灣是中國內政 ,別國無權干涉 。 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旨在制造 “ 一中一臺 ” “兩個中國 ”“臺灣獨立 ”和鼓吹“ 臺灣地位未定 ”的活動 。美國方面聲明 :美國認 識到 ,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 ,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 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 。美國重申它對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 關心 。美國在這里含糊地使用了“acknowledge”(認識到), 而不是“recognize(承 認) ”。美方沒有說“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 ,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而是說“美 國認識到只有一個中國 ,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在中文中 ,“認識到 ”和“承認 ”
的意思差不多 ,而在英文中 ,“acknowledge”和“recognize 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雖 說中方沒有完全達到目的 ,但從總體上看 ,這個《公報》 對中國是有利的 ,所以說 《中美聯合公報》 可以說是中方的一個勝利 。從此之后 , 中國與美國在各方面迅速 接近 ,對抗共同的敵人蘇聯。
中美關系正常化之后 ,周恩來又積極推動解決另一個外交難題 ,就是實現中日 建交 。中國與日本建交的關鍵問題 ,主要是歷史問題 ,特別是戰爭賠款問題 。二次 大戰后 ,根據國際法有資格向日本索取戰爭賠款的戰勝國是: 中國 、美國 、英國、 蘇聯 、荷蘭 、澳大利亞、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 ……其中美國 、英國 、蘇聯 、荷蘭 、澳大利亞 、印度等國放棄了戰爭賠款 ,而印 尼 、菲律賓 、越南 、老撾 、柬埔寨等國則得到了戰爭賠款 。具體賠款額為(當時價 格): 印尼八億美元 ;菲律賓八億美元 ;緬甸二億美元 ;韓國三億美元……戰后日本 支付的戰爭賠款共計約二十二億美元。中國由于沒有參加《舊金山和約》,所以中國 在國際法上并沒有放棄對日本索要戰爭賠款的權力 。中國的受害遠大于印尼 、菲律 賓等國 ,一九五一年中國政府新公布了抗戰期間的人員和財產損失 :人員損失一千 萬人 ,經濟損失五百億美元 , 中國政府聲明中國保留要求日本賠款的權力 。因為中 國對日本戰爭賠款的要求可以高達500億美元 ,所以日本與中國建交的先決條件 ,就 是中國放棄戰爭賠款。對此周恩來表示說:“中國不準備靠他國的戰爭賠款來建設國 家 ,而且要求沒有戰爭責任的一代人為前人支付戰爭賠款 ,是不合理的。”由于中國 放棄了對日本戰爭賠款的要求 ,所以中日建交比較順利 。在臺灣問題上 , 日本比較 “痛快 ”地承認了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一九七二年九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 ,雙 方發表《中日聯合聲明》, 宣布實現邦交正常化。《中日聯合聲明》說: 日本首相田 中角榮應中國總理周恩來的邀請 ,于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五日至一九七二年九月三 十日訪問了中國 。毛澤東主席于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七日會見了田中角榮首相 ,雙 方進行了認真、友好的談話。(參見《毛澤東全集》第51卷317頁) 中日兩國是一衣 帶水的鄰邦 ,有著悠久的傳統友好的歷史 。兩國人民切望結束迄今存在于兩國間的 不正常狀態 。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過去由于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 表示深刻的反省 。 日本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 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重申: 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日本國政
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的這一立場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決定自 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起建立外交關系 ,并盡快互換大使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宣布 :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 ,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
第四節 毛澤東思想:影響世界的軟實力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 ,是毛澤東思想在國內外廣泛傳播的重要時期 ,也是迄今 為止中國軟實力在世界影響最為強大的時期 。僅以形象地反映當時廣大人民群眾認 真學習毛主席著作與熱愛毛主席動人情景的《大海航行靠舵手》 歌曲為例 ,這首歌 就曾在全世界一百余個國家里廣為傳唱 。在中國之外信仰毛澤東思想的人們通常自 稱“列寧主義—毛主義者 ”,簡稱毛派 。各個國家帶路運動風起云涌 ,各種膚色的 老百姓如雨后春筍 ,發誓要給紅色中國帶路 ,詆毀其所在國執政當局 ,公然喊出了 愛國家不是愛政府的口號 。那時 ,美國青年大學生在校園直接舉著寫有“堅持毛主 席革命路線!”的英式中文牌 ;在街頭 ,公眾置“ 自由民主法制 ”于不顧 ,公然舉 起中國領袖毛澤東的肖像發動反對越南戰爭大游行。
一九六七年也是美國學生 、黑人 、女權運動的高潮時期 。一位困窘的美國書商 在這一年成功地售出了一百萬本英文版的 《毛主席語錄》, 毛的散文也風靡美國的 大學校園 。此前的十七年(一九四九至一九六六), 美國從未引進一本中國的政治 書!一九六六年中國的“文化大革命 ”一興起 ,美國聞風而動 ,西方世界也迅速作 出反應 。這是中國唯一一次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的一件大事 。“毛澤東 ”的名字也 因“文化大革命 ”而傳遍了世界!著名的反共分子美國總統尼克松在一九七一年對 毛澤東說“ 主席的著作推動了一個民族 ,改變了整個世界 ”。其實并非虛言 ,而是 事出有因 。一九六八年 ,西方也出現了“文化大革命 ”現象(實際上一九六六年就 已經開始了)。英國 、意大利 、美國 、法國 、德國等都出現了“紅衛兵 ”。法國還掀 起了“五月風暴 ”。各國舉著“3M”主義的旗幟挑戰西方的近代工業文明( “3M” 即指馬克思 、毛澤東以及當時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馬爾庫塞 ;在法國則被詮釋 為毛澤東 、馬爾庫塞以及法國文化部長馬爾羅)。 四百多年來 ,西方的文明首次受 到了一次全面的挑戰!各國紛紛組織了工人委員會 ,工人向資本家奪權 ,學生占領
學校……法國的百萬群眾占領了大巴黎 ,法蘭克福學派聲稱這是“ 四百年來最偉大 的一年 ”。后來 ,到了一九九六年 ,西方六國(美 、英 、法 、德 、意 、奧) 主要國 家的領導人 ,如克林頓、希拉克、梅杰等都是當年的“六八分子 ”。
在歐洲 ,一些六七十年代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成立的左派政黨至今仍堅持毛 澤東思想 ,如挪威的“工人共產黨 ”、德國的“ 馬列黨 ”、土耳其的“ 毛主義共產 黨 ”和希臘的“共產組織 ”等等 。在拉丁美洲 ,則有阿根廷的“革命共產黨 ”、秘 魯的“秘魯共產黨—光輝道路 ”等 。在亞洲 ,有尼泊爾的“尼泊爾共產黨(毛主 義) ”和菲律賓的“菲律賓共產黨 ”都一度極為活躍 。當時的日本共產黨也創辦了 不少宣傳毛澤東思想的報刊 , 呼吁廣大日本人民要深深體會到“ 只有毛澤東思想, 才能救日本。”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 , 日本人民的反美愛國斗爭深入發展 ,群眾高 舉毛澤東畫像 、高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的口號向日本官僚主義展開進攻 。二十 一世紀初 ,隨著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 , 日本研究毛澤東著作的驟然增加 ,翻譯出版 毛澤東著作多達上萬個不同版本 。 日本曾宣稱 ,世界上出版毛澤東著作最多的國家 在日本 ,而世界上第一套《毛澤東全集》 也的確是由日本首先編輯出版的。
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澤東主義) 是尼泊爾的一個主要政黨 ,有時簡稱“ 毛 派 ”,是現在尼泊爾共產黨中最大的派別 , 由普拉昌達領導 ,是革命國際運動及南 亞毛主義政黨組織協調委員會(CCOMPOSA) 的成員 ,亦是尼泊爾的一個左翼武裝 組織 。這個派別一九九四年從“尼共(團結中心) ”中分出 ,是尼共原來一群自稱 相信毛澤東思想的人 ,從一九九六年開始使用現在的名稱 。它在成立初期 ,只是要 求廢止君主專制 ,并采用君主立憲制 。一九九六年二月十三日 ,尼共(毛主義)發 動“人民戰爭 ”,試圖用“ 以農村包圍城市 ”的戰略 , 以農村為中心 ,在尼泊爾實 現“新民主主義 ”,之后再進一步實現社會主義社會 。二〇〇一年 ,尼泊爾政府軍 展開對抗尼共(毛主義) 的軍事行動 , 主要在國家的西部地區 。在隨后的幾年之 內 ,尼共(毛主義) 已經實際支配了尼泊爾過半數的地區 ,并從二〇〇四年底開 始 ,對首都加德滿都圍城 。其間 ,雙方曾有幾次停火協議 。二〇〇六年 ,在尼共 (毛主義) 支持的加德滿都城內的人民大規模民主運動之后 ,五月十八日尼泊爾國 會一致通過 ,剝奪國王賈南德拉包括軍權在內的權力 ,使尼泊爾日后不受王室控 制 。尼共(毛主義) 與七黨聯盟達成十二點共識 ,并承諾實行民主改革后停止武裝
斗爭 。二〇〇八年四月 ,尼共(毛主義)在尼泊爾立憲議會選舉中成為立憲議會中 的最大黨 。八月二十二日 ,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 中央委員會主席普拉昌達任總 理的尼泊爾共和國新政府正式成立 。首次宣誓就職的有八位部長 。尼泊爾共產黨 (毛主義) 中央委員巴塔拉伊任財政部長 ;毛主義黨中央委員巴德爾任國防部長; 毛主義黨發言人 , 中央委員馬哈拉任通信部長 ;毛主義黨中央委員古隆任司法部長 等等 。二〇〇九年五月四日 ,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 ,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 義) 主席普拉昌達通過電視發表講話 ,宣布辭去總理職務 。之后 ,毛派政黨出現分 化和重組 ,該國有四 、五個政黨采用“尼共—毛主義 ”或類似的名稱 。其中 ,奈 托·昌達領導的“尼共—毛主義 ”為二〇一四年重新組建的政黨 ,該黨聲稱將維 護人民戰爭的成果 , 被認為是尼泊爾最為左翼的毛派政黨 。二〇一五年十月中 旬 ,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 領導人昂薩麗·嘎爾迪不負眾望 ,成為尼泊爾 議會選出的首位女性議長 ;接著 ,尼國第二大黨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 主席 卡德加·奧利當選為總理 ;然后 ,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 副主席比迪婭當選 為尼泊爾歷史上首任女性國家元首 , 同時成為世界首位共產黨女總統 ,在全球約三 十位女性國家元首中獨樹一幟。
印度真正的毛派革命始于一九六七年 ,他們在西孟加拉邦的納薩爾巴里起義, 這被看成印度人民戰爭的一個轉折點 。起義發生后 , 中國 《人民日報》 發表社論 “春雷隆隆 ”對這一起義給予高度評價 。一九六九年 , 以武裝起義為斗爭手段的印 共(馬列)成立 ,但不到兩年 ,這個政黨就分裂了 。總書記瑪瞿穆達的地位受到了 挑戰 。一九七二年 ,他死于獄中 。在整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 , 印度毛派支離破碎, 但是堅持毛澤東的階級斗爭和人民戰爭理論 ,仍然是他們的共同點 。一九七一年的 孟加拉戰爭對毛派來說也是一個重大打擊 ,致使印度毛派發生分裂 。直到一九九三 年四月十一日 ,讀者在 《印度時報》 上又讀到了一段文字 :“極‘左 ’分子從八十 年代中期開始有明顯的回潮趨勢。”從一九九三年至今 , 印度綿延的貧困山區為毛 派提供了舞臺 ,他們的勢力也從原來的四個邦擴展到印度二十八個邦中的十三個 邦 。一九九二年 ,印度前總理拉奧誠懇地向民眾道歉 ,認為政府始終沒有解決好土 地改革的問題 ,而相關的承諾其實早在獨立前就已經做出 。此后 ,一個選舉接一個 選舉 ,貧困地區農民的生活并未因此改善 。而毛派的核心目標——土地革命正是他
們賴以生存的最大資本 。在印度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 ,印度農民的自殺率近年來也 扶搖直上 ,社會分化加劇 。印度國內貧富分化極其嚴重 ,有人形象地形容 ,印度十 點五億人口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生活在“牛車經濟 ”中 ,連自行車都買不起 ;另有 百分之十五的人生活在“兩輪車經濟 ”中 ,他們買得起小型摩托車 ;只有百分之二 的人生活在“飛機經濟 ”中 ,他們獨占了印度經濟“奇跡 ”的成果 。印度毛派領袖 相信 ,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的發展 ,而他們的理論變化是 ,不再用上所有的力量 去打贏一場戰爭 ,而是一邊采取偷襲戰術 ,一邊鞏固自己的根據地 ,毛澤東的游擊 戰爭思想對他們的影響很深 。短短時間內 ,從尼泊爾邊境到印度東部 ,一條紅色走 廊已然形成 。在這條紅色走廊上 ,聚集著像比哈爾邦這樣印度最窮的地方 , 山脈險 峻 、叢林連綿 ,游擊隊在許多地方面對的都是缺員多達百分之三十五的印度警察和 他們落后的武器 。在許多地區 ,毛派游擊隊已經取代政府來管理當地 ,并依靠稅收 來維持自己的生存 。 比如恰蒂斯加爾邦的叢林里盛產竹子 ,毛派就向往來于叢林的 竹子商人收取賦稅 ,并要求當地的道路建設公司同樣為之 。而當政府帶領軍隊來到 山區清剿毛派的時候 ,他們總是能受到當地農民的保護 。印度毛派的成功之處就在 于 ,他們建立了嚴密的地下組織 ,這使得不了解當地情況的軍隊和警察很難對他們 有所行動 。如今 ,印度毛派游擊隊已經發展到可以進行較大規模戰斗的規模 ,不久 前他們拿掉了印度當局的一個警察局 ,參與這次戰斗的游擊隊員有上千人之多。
進入新世紀后 ,面對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 , 由印共(馬列)分裂出來的幾個主 要黨派均希望能重新合并 , 以帶領農民運動走出低谷 。在這種背景下 ,二〇〇四年 九月 , 印共(毛) 正式成立 , 由賈納帕蒂出任總書記 。隨著襲擊活動的不斷增多, 印共(毛)控制的地盤也迅速擴大 。在二〇〇三年末 ,印度只有九個邦五十五個縣 處于各個毛主義派別的影響之下 ,但到了二〇〇四年 ,這一數字增加到十三邦一百 五十六縣 。 目前 , 印共(毛) 已在二十八個邦中的十六個邦擁有了自己的活動范 圍 ,在六百個地區中的一百六十五個地區有著比較大的影響 ,其活動范圍從印度與 尼泊爾的交界處一直延伸到印度的西海岸 ,影響面積達九點二萬平方公里 ,處于其 影響下的人口更是多達一點八億——也就是說印度每六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生活在印 共(毛) 的“紅色旗幟 ”之下 。據估計 ,印共(毛) 的武裝人員有二點五萬人 ,在 村一級的外圍成員有五萬人 ,擁有的武器超過了二萬件 ,大多是步槍 、沖鋒槍和火
箭彈 。印共(毛)并非只是一介草莽 。它有著完整的指導武裝斗爭的理論框架 。二 〇〇七年一月 ,其在秘密召開的全國第九次代表大會上通過了指導該黨今后工作的 五個綱領性文件——《高舉馬列毛主義的光輝旗幟》《黨綱》《黨章》《印度革命的 戰略和策略》 以及 《關于當前國內外形勢的決議》。在 《黨章》 中 , 印共(毛) 決 心以“ 馬克思 、列寧 、毛澤東主義 ”作為其指導思想 ,堅持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 路 。在此基礎上 ,印共(毛)將自己的奮斗目標劃分為三個階段 :近期目標是建立 一個緊湊的紅色革命區域 ,這個區域從尼泊爾邊界到比哈爾邦再到安得拉邦 , 同時 尋求人民民主 ; 中期目標是作為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在印度繼續開展已在 進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 ,推翻以“ 間接統治 、剝削和控制 ”為形式的新殖民主義; 終極目標是通過長時間的武裝斗爭奪取政權 ,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 ,拉美地區興起左翼革命 , 中國革命的成功經驗激勵并啟 發著拉美的革命者 。一九五九年 ,菲德爾·卡斯特羅領導古巴起義軍推翻了美國支 持的巴蒂斯塔政權 ,建立了古巴革命政府 。在古巴起義軍中 ,埃爾內斯托·切·格 瓦拉被譽為“游擊戰大師 ”,而格瓦拉則一再謙虛地表示 ,他的經驗和靈感大多來 自毛澤東總結歸納的游擊戰思想 ,“毛澤東是游擊戰大師 ,我只是個小學生 ”。一九 六〇年十一月 ,切·格瓦拉率領古巴革命政府經濟代表團訪問中國 ,他向中方提出 的一個請求就是希望獲得毛澤東主席接見 。十一月十九日 ,毛澤東在中南海勤政殿 會見了切·格瓦拉 。格瓦拉見到毛澤東時緊張得說不出話來 ,毛澤東先開口對格瓦 拉說 :“切 ,你好年輕呦 ”,為交談營造了一種輕松、幽默的氣氛。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左翼思潮在拉美再次風起云涌 ,毛澤東的著作和文章被 介紹到拉美后影響了整整一代拉美左翼青年 ,包括后來登上拉美政壇巔峰的委內 瑞拉已故總統烏戈·查韋斯 、 巴西前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和 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等人 。查韋斯特別欽佩和尊重 毛澤東 , 他從年輕時就熟讀毛主席著作 。有一次 , 他在講話中說 , 不要害怕敵 人 ,不要害怕帝國主義 , 中國的毛澤東主席說過 ,帝國主義是紙老虎 。他接著引 用毛主席語錄說 , 戰略上要藐視敵人 , 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 只要我們委內瑞拉團 結一致 ,就一定能夠戰勝敵人 ,克服困難 ,取得勝利 。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年 輕時投身反對軍政府的左翼運動 ,也深受毛澤東著作影響 。她在就任阿根廷總統
后 ,一個訪問阿根廷的中國代表團向她贈送了一尊毛澤東主席半身像 ,克里斯蒂娜 非常高興 ,興致勃勃地回憶起年輕時閱讀毛澤東著作的經歷。
秘魯共產黨“光輝道路 ”是秘魯一個毛派的反政府游擊隊組織 ,其目標是實行 共產主義 , 以工農階級取代中產階級 。它是一九七〇年從秘魯共產黨中分離出來 的 , 由前大學教授阿維馬埃爾·古茲創建,并以其授課的內容創立了他的毛派武裝學 說。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運動的高潮期間 ,貢薩羅主席來到中國親眼目睹了當時所 發生的革命變化。在對秘魯社會作了具體的調查后 ,貢薩羅領導的秘魯共產黨決定: 毛澤東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思想適用于秘魯 ,必須加強反對修正主義的斗爭和重建共 產黨的工作……因為它關系到革命路線和毛主席的教導。貢薩羅主席領導的秘共左派 獻身于重建以發動武裝斗爭為目標的政黨 ,當大多數左派致力于為預定一九八〇年要 實行的“ 回歸民主”組建選舉聯盟時 ,貢薩羅主席領導的秘共看穿了“ 民主” 的真面 目 ,發起了人民戰爭 ,為建立真正屬于被剝削階級人民的政權而戰斗。貢薩羅主席領 導武裝斗爭直到一九九二年八月被捕入獄。九月二十四日那天 ,他在虎籠里發表了激 動人心的演說 ,號召黨把武裝斗爭進行到底。盡管遇到挫折 ,秘共中心委員會仍在貢 薩羅的理論和戰略思想的指引下繼續領導著洶涌澎湃的人民戰爭。
俄羅斯毛澤東主義黨于二〇〇〇年六月九日成立 ,這是俄羅斯僅有的一個始終 堅持現代最科學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主義的政治組織 。建設 一種沒有任何形式的壓迫(經濟 、社會 、民族 、文化 、性別方面的壓迫) 的共產主 義社會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俄羅斯毛澤東主義黨是俄羅斯社會民主工黨 、俄羅斯社 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俄羅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全蘇聯共產黨(布爾什 維克) 和一九五三年前的蘇聯共產黨的經驗的繼承者 。我們同時把自己當作為一九 七六年前的中國共產黨的繼承者 。我們同時認為 ,赫魯曉夫 、勃列日涅夫社會帝國 主義是世界歷史上最丑陋的極權主義的社會制度之一 , 葉利欽 、普京的社會制度是 它在后蘇維埃俄羅斯的直接的和邏輯的繼續。
二〇〇五年二月十八日 ,隨著毛澤東國際主義黨(加拿大) 的建立 ,馬列—毛 澤東主義的光榮紅旗在北美升起 。該黨在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中的兄弟黨攜手工作 的同時 ,也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中的兄弟黨保持緊密的聯系 。加拿大不乏自稱“社會 主義 ”或“共產主義 ”、迎合加拿大人的黨派 ,但是毛澤東國際主義黨在加拿大是
唯一支持毛澤東主義國際主義者運動(MIM)有關加拿大的正確的 、科學的觀點的 黨 。這一觀點認為加拿大是一個支持帝國主義的工人貴族占統治地位的國家 ,這些 工人貴族因為分得了一份帝國主義者從第三世界所榨取的超額利潤而已經被收買 了 。加拿大白人像他們在美國的同伙一樣 ,形成了一個壓迫性國家 。同大多數加拿 大人一樣 ,毛澤東國際主義黨(加拿大)認為加拿大沒有一個獨特的文化或民族身 份 。盎格魯加拿大其實只是美國的延伸 。與那些自稱馬克思主義的加拿大沙文主義 黨 ,那些出于機會主義的目的夸大了加拿大的獨特性的黨不同 ,毛澤東國際主義黨 (加拿大) 主要是為了實踐革命行動 ,如革命宣傳 ,才存在的 。對于一個在加拿大 的工人疆域中運作的黨來說 ,這從策略上來說較為容易 。但我們的責任和目標并不 止于北緯四十九度線 。我們是國際主義者 ,致力于在全世界推動毛澤東主義的革 命 。與毛澤東國際主義黨(美國) 的同志們一樣 ,我們目前與他們共享資源 ,我們 反對目前在帝國主義國家內進行武裝斗爭 。相反 ,我們把我們的精力投入于為完成 毛澤東國際主義黨的中心工作而進行的合法斗爭 。這個中心工作就是 :“為被壓迫 者奪取權力創造公共輿論與獨立的機制。”
一些西方學者也大膽地摒棄意識形態之爭 ,對毛澤東的世界歷史貢獻進行了 非常深入的研究 。英國著名學者約翰·列農曾撰文感慨 :“世界上深受中國領袖 毛澤東影響的人 ,數以幾十億計 ,很多國家的人民 ,在某種意義上把毛澤東作為 他們的精神圖騰。”他們給予毛澤東的評價甚至超越受益最大的中華民族的學者 所給予的贊譽 。據了解 ,在英國研究毛澤東的著名學者就多達三千五百人 。二〇 一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在英國議會下院一次有關預算的辯論上 , 當英國保守黨 的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提交新的政府開支計劃做完陳述之后 ,工黨影子財政大 臣麥克唐納從上衣口袋里拿出一本小紅寶書 《毛主席語錄》 說 :“讓我們引用一 段毛語錄 ,‘我們必須向一切內行的人們(不管什么人) 學經濟工作 。拜他們做 老師 ,恭恭敬敬地學 , 老老實實地學 。不懂就是不懂 ,不要裝懂。’”英國議員 對毛澤東學說的熟悉與了解 , 由此可見一斑 。怪不得曾有英國議員說 ,“很多我 這個年齡的英國人(五十至六十歲)。 在六十年代末直到七十年代毛去世 ,英國 的很多政治家都崇拜毛 。 當時人們就是覺得他這個人有那么一種魅力 , 太厲害 了 。甚至有幾年 ,在英國成了一種時髦 。毛在那時 ,簡直就是英國政治家的教科
書 ,一說到什么就拿毛舉例子 。說給你聽 ,你都不相信 。當時我是倫敦大學的學 生 。我們很多同學自愿走上街頭給行人免費發放毛的書 。周末 ,在海德公園的演 講角講的都是毛主義。”
美國學者愛德樂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三十日在人民日報發表的《毛主席創造性地 發展了馬列主義》 一文中指出 :在歷史上 ,一個人的一生和成就成為整個時代的縮 影 ,是非常罕見的 。毛澤東主席就是這樣一個偉人 。毫無疑問 ,他是當代最偉大的 馬克思主義者 。毛澤東主席是中國共產黨 、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 造者 。他是哲學家 、軍事戰略家 、政治家和詩人 ,而且遠不僅是這些 。他首先是一 個徹底的革命家 , 因為他對中國革命群眾衷心信賴 。毛主席正是從他對中國工人和 農民的信賴中汲取了力量 、勇氣 、偉大的魄力 、全面的創造性和驚人的獨創精神。 這些品質反映在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 。他始終是中國人民忠實的勤務員 ,始終相 信群眾 ,群眾也對他信任 。歷史使中國人民肩負艱巨的任務 ,而人民這個“銅墻鐵 壁 ”,沒有辜負毛主席的信任 ,在他的激勵與鼓舞人心的領導下 ,光榮地完成了這 些任務 ,創造了人間奇跡 。毛澤東不僅對中國人民信任 ,而且對世界人民也很信 任 。他在一九七。年十二月同埃德加·斯諾的著名的談話中 ,說他寄希望于美國人 民 ,也寄希望于世界人民 。毛主席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包括它的經典 的組成部分 。他對每一個問題的分析 ,都貫穿著辯證法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 他的所有著作也都是哲學著作 ,而且用人們喜學易懂 、簡明生動的日常語言來表達 思想 。毛主席的四篇著名哲學著作 ,從一切方面來說都是杰作 ,是對辯證唯物主義 和歷史唯物主義寶庫的不朽貢獻 。他不僅第一次提出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矛 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以及兩類不同性質矛盾 ;不僅指出了各種矛盾會變換位 置 、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能相互轉化 、人民內部的矛盾如果處理不當也會變 成對抗性矛盾 ;他還從當代政治生活最迫切的問題中舉出具體而易懂的事例來加以 說明 。因此 ,這四篇著作是對迫切的政治問題透徹闡明的典范 。毛澤東的這種獨創 性 ,還表現在他在歷史上第一次把哲學變成武裝千百萬工人和農民的武器——使他 們能夠運用這種武器去改造社會 、改造自然和改造自己 。馬克思說 ,思想一經掌握 群眾 ,就會變成無窮的力量 。毛主席第一次把哲學思想變成了這種力量 。毛澤東主 席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理論和實踐方面 ,也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毛主席締造了中
國人民解放軍 ,制定并成功地運用了人民戰爭的各項基本原則 ,老人家作為導師的 才能還突出地表現在他的軍事著作中 ,令人驚嘆地把戰爭這門科學和藝術進行了極 其精辟而易懂的闡述。
毛澤東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偉大膽略發動和領導了反對以赫魯曉夫和新沙皇們 為首的現代修正主義的國際斗爭 。這是果斷的決定 ,作出這個決定的時候 ,美帝國 主義正竭力企圖包圍中國 ,而中國本身也還仍然經受著“三年困難時期 ”的考驗。 可是在重要原則的關鍵時刻 ,毛主席領導中國共產黨和世界革命人民投入了戰斗。 毛主席早已第一次明確指出 ,在社會主義社會依然存在階級和階級斗爭 ,并作出結 論說 ,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必須繼續革命 ,開展對走資派的斗爭 。這些教導對于反對 現代修正主義的斗爭是非常寶貴的 。在這場斗爭中 ,他維護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 純潔性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榮譽 。為此 ,外國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和外國朋友 都永遠感激他 。在這場斗爭中 ,毛主席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導師 ,也是國際無產階 級 、被壓迫民族被壓迫人民和一切進步人類公認的導師 。毛主席在晚年發動并領 導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這是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發動的一次政治大革命 。當時 烏云密布 ,在國內 ,黨內的修正主義者和走資派篡奪了黨和國家的一部分權力, 并且妄圖篡奪更多的權力使中國改變顏色 ;在國外 ,美帝國主義侵越戰爭逐步升 級 ,新沙皇則在中國廣闊的北部邊境進行威脅 。馬克思主義 、列寧主義 、毛澤東 思想取名于人類迄今所產生的三個最偉大的革命家 ,這是完全適當的 。 同為美國 學者的施拉姆則指出 :“一百年之后 , 毛澤東仍是世界人民最為關注的思想家與 軍事家 ”。“毛澤東的一生 ,是在為全人類最終命運戰斗和操心的一生 。他不僅是 公平正義的化身 ,也是不畏強權的斗士 。他不僅處處維護中國勞苦大眾的利益, 也為世界人民的民族解放事業費盡心血 。毛澤東個人出色的戰略眼光 ,讓那個時代 其他政治領袖黯然失色。”
相關文章
- 劉飚|《毛澤東時代研究》第四冊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經濟社會發展
- 劉飚|《毛澤東時代研究》第四冊 第七章 以思想領域革命帶動各項斗批改
- 劉飚|《毛澤東時代研究》第四冊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林彪事件
- 劉飚|《毛澤東時代研究》第四冊 第五章 推進上層建筑領域改革
- 劉飚|《毛澤東時代研究》第四冊 第四章 黨的九大與整黨建黨
- 劉飚|《毛澤東時代研究》第四冊第三章 奪權斗爭推動繼續革命
- 劉飚|《毛澤東時代研究》第四冊第二章 發動與推進文化大革命
- 劉飚|《毛澤東時代研究》第四冊第一章 文化大革命的緣起
- 劉飚|《毛澤東時代研究》第三冊結束語
- 劉飚|《毛澤東時代研究》第三冊第十一章 高擎反霸大旗推進國際大戰略
- 劉飚|《毛澤東時代研究》第三冊第十章 加強民族團結與維護國家統一
- 劉飚|《毛澤東時代研究》第三冊第九章 科教文衛領域里的革命與實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