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看到一段1995年與2024年韶毛主席銅像廣場對比的視頻,不禁發人深省。
從視頻中不難看出,1995年的毛主席銅像廣場,游客并不是很多,地上積滿燃放過的爆竹紙屑,顯得空曠而雜亂。而現在的毛主席銅像廣場,分分鐘都是人頭攢動,人山人海。
韶山因孕育一代偉人毛主席而聞名于世。
1949年8月,毛澤東同志舊居正式對外開放,來韶山參觀的中外客人日益增多。據不完全統計,1953—1963年底,韶山共接待觀眾40.4萬人。1964年,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建成開放,來韶觀眾開始大幅增加,1965年達到20.1萬人。1966—1976年,來韶觀眾日均3萬余人,高峰日達5.6萬人。
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全國許多單位來韶舉行悼念活動,一個月接待群眾28萬人次,最多一天接待4萬余人,全年接待175萬余人。
從1978年開始,來韶觀眾驟減,1980年全年僅有23萬人次。1993年,毛主席銅像廣場建成,來韶觀眾雖然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并不大。
來韶瞻仰毛主席的游客驟然飆升是從2008年開始的:
2008年,360.1萬人次;
2009年,450.6萬人次;
2010年,703.05萬人次;
2011年,800.05萬人次;
2012年,845萬人次;
2013年,1050萬人次;
2014年,1314萬人次;
2015年,1682萬人次;
2016年,1879萬人次;
2017年,2050萬人次;
2018年,2382萬人次;
2019年,2568萬人次;
2020年至2023年受疫情、經濟影響,來韶游客有所下降,但也年均超過1000萬人次。可預見的是,今年到韶山瞻仰毛主席的游客,比去年只多不少。
從歷年到韶山參觀的游客人數多寡,我們可以看出,韶山經歷了由熱到冷再到熱的變化。
發人深省的是:為什么到韶山瞻仰毛主席的游客越來越多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