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既要做到教書科研兩不誤,還得時刻盯著“非升即走”這把達摩克里斯之劍;不僅寒暑假要奉獻給科研事業,就連雙休都快保不住了。最后一看工資條,少得讓人覺得“奮斗不值得”。高校任教的圍城,外人看了說前途大好,“青椒”看了只想說“快逃”。既要卷論文和項目的數量、質量,也要卷畢業院校、博后經歷、海外研修。甚至,連本碩學校層次都可以成為博士們被“優中擇優”的一環。“青椒”們提及最多的便是與考核掛鉤的科研、教學和行政。“青椒”剛入職,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投身科研事業,與之密切相關的論文、項目、基金、成果等詞匯出現的頻率尤其高。教學堪稱“青椒”們的時間殺手。當高校青年教師超三成都表示教學時間較多,科研時間較少
公眾號:網易數讀
也有不少“青椒”胸懷一腔教育熱情,備課到后半夜,但上課的時候發現臺下學生個個低頭玩手機,碰到聽課的督導還被批評課堂互動不足。最后“賠了夫人又折兵”,科研和教學都沒搞好。
再者,行政工作也是不少“青椒”不得不接的“燙手山芋”:會議記錄、實驗室采購、兼職班主任......心酸得像是個“雜活垃圾桶”。
開線上學術會,系領導讓我負責把參會專家的截圖修得好看點。
除此之外,“青椒”的日常生活可能還有照顧剛出生的小孩、維系打點學術圈關系……無數隱形事務累加在一起,讓他們壓力山大,工作節奏直追“996”。
但大廠員工“996”起碼有高薪彌補,許多高校“青椒”則純屬是在用愛發電。2019 年一項面向 5188 位高校青年教師的調查顯示,六成多“青椒”月收入不足一萬 [8]。
科研產出低,年底的獎勵性績效也要大打折扣 [9],可能連老教師年底績效獎金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10]。
有“青椒”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只有五六千的工資單,不禁感慨:
五千塊可能雇不到住家保姆,但是能雇到一個名牌高校畢業的博士。
可以說,忙得隱蔽,窮得穩定,幾乎成了“青椒”們心照不宣的共同處境。
其中最讓“青椒”頭疼的,非論文莫屬。
同樣是三十多歲,自己的同學碩士畢業的時候就進了大廠,雖然現在要擔心被優化裁員,但至少掙了不少錢;而想進高校的博士,還在為“入職第一關”抓耳撓腮。
如果說 985、211 這樣的頭部高校把入職要求拉高,還屬情理之中,可以理解。可如今 35 歲以下、博士加論文起步的風,甚至都已經吹到了部分發達地區的大專院校 [6]。
就業的毒打,無人能幸免。
曾經的博士,還是絕對的“稀缺資源”。2000 年,中國的博士畢業生數量才剛過一萬 [1]。經過二十多年不斷擴招,到 2022 年,博士畢業生已經增加到了 8.23 萬 [2]。
按理說,年輕博士人才日益增多,高校教師隊伍也該逐漸被“青春風暴”席卷,涌入更多“青椒”,朝年輕化的方向發展。
但事實是,近年來高校中的“青椒”占比不僅沒高,還越來越低了。從 2014 年到 2020 年,中國高校 34 歲及以下的教師人數減少了 5.67 萬人,比例從 37.79% 下降到了 28.54% [3][4]。
可見高校并不是每年都能吸納那么多“新鮮血液”,博士與高校招聘之間已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的結果便是高校教師的入職標準水漲船高。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