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局勢終于演變到了又一個標志性的時刻。
當地時間3月7日,瑞典向北約文件保管國——美國遞交了瑞典加入北約的一份文件,正式成為北約第32個成員國。次日,美聯社報道稱,這意味著瑞典結束了多年奉行的軍事不結盟政策。實際上,此舉意味著瑞典終結了200多年的中立歷史。
這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鑒于國際局勢的演變,以羅斯柴爾德為首的可薩猶大財閥已經掀開了暗牌。
原本,芬蘭、瑞典、瑞士都不是北約成員國,但自從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形勢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
2023年4月4日,芬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總部加入北約,成為北約第31個成員國。
2024年3月7日,瑞典加入北約。
目前,只剩下了可薩猶大的歐洲老巢、拉比長老會的駐地——瑞士。
瑞士2002年才加入聯合國。為了向全世界傾力打造“中立國”的形象,該國可謂煞費苦心,不但將所謂的“永久中立”寫入憲法,還出臺了一系列的所謂保護資本、隱秘信息的措施。
瑞典的情況,與瑞士大體上差不多。
這些所謂的中立,表面上是為了“和平”,實際上卻是等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那一刻,吃個渾身冒油。
瑞典、瑞士等所謂的中立國,深受羅斯柴爾德等可薩猶大家族的影響,瑞士更是其拉比長老會的駐地,可薩猶大財閥在此經營百年,自然一切盡在掌握。可薩猶大在推動一戰、二戰的過程中,為了作壁上觀,當好一個得利的漁翁,需要給交戰雙方的出逃資金(避險資本)一個安全的避風港,于是,永久中立國的概念便被塑造了出來。
當許多避險資本存入瑞士、瑞典等中立國后,資金的掌控權就落入了這些可薩猶大財閥的手中。接下來,通過戰爭削減人口,甚至根據存款金額的大小,針對高價值客戶進行一番定點操作,利用戰爭的因素,讓高價值客戶死于戰亂,也并非不可能。
桌面之下,聚光燈之外,類似這樣的骯臟交易不知發生了多少。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俄烏沖突于2022年2月24日爆發。在該事件發生前后,接連發生了許多俄羅斯富豪異常死亡的蹊蹺事件。
據上觀新聞、正觀新聞綜合報道:
2022年1月29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集團交通運輸部門負責人列昂尼德·舒爾曼在位于圣彼得堡的家中“自殺身亡”,被發現地點位于浴室,身上多處刺傷,享年60歲。
2月8日,俄羅斯遠東和北極開發公司總干事、前下諾夫哥羅德州副州長伊戈爾·諾索夫“突發中風”去世,時年43歲。
2月25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集團高級財務和安全官員、結算中心副主任亞歷山大·丘拉科夫在圣彼得堡郊外的家中“上吊”身亡,前一日或曾遭到毒打。
2月28日,俄知名能源寡頭米哈伊爾·沃特福德被發現死于英國首都倫敦的一處房產中,疑似上吊身亡,時年66歲。
4月18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前副行長弗拉迪斯拉夫·阿瓦耶夫在位于莫斯科公寓“開槍射殺妻子和女兒”,而后自殺身亡。次日,俄最大私營天然氣公司“諾瓦泰克”前副董事長謝爾蓋·普羅托謝尼一家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附近的一棟別墅里蹊蹺死亡。
5月1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旗下一家滑雪場的總經理安德烈·克魯科夫斯基徒步旅行時墜崖身亡。
5月8日,俄最大私營石油公司盧克石油董事會成員亞歷山大·薩博坦在莫斯科郊區一處豪宅的地下室“因急性心力衰竭”身亡。
6月16日,俄羅斯烏拉爾能源石油公司前總裁阿列克謝·奧加列夫的尸體在莫斯科郊外某處豪宅被發現,死亡原因不明。
7月4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集團北極項目承包商尤里·沃羅諾夫被發現在圣彼得堡郊外的豪華別墅泳池中“神秘死亡”,其尸體在游泳池里被發現,頭部近距離中槍,時年61歲。
9月1日,盧克石油副總裁兼董事會主席拉維爾·馬加諾夫從莫斯科中央臨床醫院6樓病房的窗戶墜亡。
9月10日,俄羅斯遠東和北極開發公司航空總監伊萬·佩喬林死于一起疑似“醉酒引發的墜海事故”。
2023年2月22日深夜,59歲的俄億萬富翁維亞切斯拉夫·羅夫內科在莫斯科郊外的家中離奇死亡,身上沒有發現傷痕。
諸如此類的事件,委實太多,難以盡數。
上述富豪無一例外,都有個特點,涉嫌洗錢,存在“轉移資產”的可能。
有數據表明,俄羅斯富豪轉移到國外的資產超過8000億美元,相當于2022年俄羅斯GDP的一半,是當年俄羅斯全國財政收入的一倍有余。
這些富豪轉移出去的資產去了哪里?
顯然是存入了可薩猶大財閥控制的銀行體系中,一般而言,中立的、保密私人信息的瑞典、瑞士是首選之地。
二戰時,這樣的故事也發生過很多。
1996年,美國和英國相繼公布了有關德國和瑞士的歷史文件,揭示了大名鼎鼎的“納粹黃金案”。
在駐巴黎大使館經濟參贊寫給美國國務卿的一封信稱,在德國鹽礦發現了納粹時期藏匿的大量金條和名畫。
隨后,英國外交部也公布了一份文件。該文件指出,二戰時期,瑞士銀行曾保存了價值大約60多億美元的納粹財產。根據協商,瑞士方面同意歸還比利時價值6000萬美元的黃金。然而,這個份額僅占納粹掠奪黃金總額的一小部分。
二戰期間,從1933年至1945年,納粹一共掠奪了大約85億美元的黃金。
羅斯柴爾德家族將自己家的私生子——即美術落榜生,扶持上臺后,在排猶的名義下推動了一場針對中下層百姓的財富大洗劫。
而后,深受可薩猶大財閥影響和控制的瑞士,成為納粹德軍的幫兇,利用所謂的“中立國”身份,低價收購對方劫掠得來的黃金,然后轉手高價賣出,——完成了洗錢的最后一環,賺得盆滿缽滿。
為了對納粹存放的黃金提供合法的保護,可薩猶大推動瑞士政府于1934年特意制定了所謂的銀行保密法,規定該國銀行工作人員不得隨意泄露客戶信息。
實際上,瑞士銀行并不是像它宣稱的那樣,“嚴格保管客戶信息,不得泄密,如客戶發生意外,也會長期保存,直到客戶的后代來取”,反倒是樂于銷戶,直接侵吞客戶存放在那里的巨額資產。
如是,通過這些手段,瑞士銀行也在二戰中“發家致富”,攢下了第一桶金,一步步成就了日后的世界銀行巨頭的地位。
瑞典的情況,與此類似,不再贅述。
回顧上述歷史,不難發現,瑞典、瑞士對于可薩猶大的作用尤為重要,是吸血的蓄血池,是輕易不會動用的一張暗牌。但是,現在這張牌已經被國際形勢逼著打了出來。
有人可能會說,瑞士不還沒有加入北約嗎?
的確。
不過,瑞士的表現早已放棄了中立的傳統。2022年2月28日,瑞士宣布將參與歐盟對俄羅斯的一攬子制裁計劃,凍結俄羅斯有關個人和機構在瑞士資產,這一舉動打破了其長期以來的政治中立傳統。隨后,瑞士政府加入國家共同體,其表現逐漸與傳統的中立原則漸行漸遠。早在2022年5月,據觀察者網援引路透社報道,瑞士國防部安全政策負責人帕爾維普利(Paelvi Pulli)表示,瑞士國防部正在起草一份關于安全政策的報告,其中包括與北約國家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以及所謂“回填”(backfilling)方案,即向軍援烏克蘭的國家提供替代軍火,以彌補其自身缺口,間接表達對烏克蘭的支持。
2023年8月,瑞士加緊向北約靠攏。彼時,瑞士國防軍發布了一份政策文件,明確在防務安全方面進一步加強與北約的聯系,并加入歐洲防御體系、強化軍備力量建設。也就是說,自從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瑞士一直在持續推動與北約軍事一體化建設。
所以,瑞士是否正式宣布放棄所謂的“中立國”地位已經不重要了,它的身體是實誠的,其實際行動已經表明了一切。
據俄新社3月4日報道,已加入北約的芬蘭和瑞典將參與在俄羅斯邊境附近舉行的“北歐響應2024”軍事演習。據悉,這場演習將有13個北約國家參加,有超過2萬名軍人參演,預計各國派出五十多艘艦艇以及一百多架戰機。
此前,據“今日俄羅斯”網站、芬蘭廣播電視臺(Yle)2月29日報道,芬蘭高官表示,烏克蘭可以自由使用芬蘭提供的武器,包括用于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芬蘭廣播電視臺報道稱,該國國防部長海凱寧表示,芬蘭沒有對烏克蘭使用芬蘭提供的武器設置任何限制。芬蘭加入北約后,甚至還開放軍事基地供美軍使用。
北約在芬俄邊境集結重兵,直接對俄羅斯第二大城市、位于列寧格勒州的圣彼得堡構成威脅,試圖“圍魏救趙”,給俄羅斯北境安全施加壓力,吸引其調集兵力北上,緩解烏克蘭面臨的巨大軍事壓力。
然而,聽起來十三個國家的“強大氣勢”,左湊右湊卻只能湊成這么點規模,說明可薩猶大為了不讓烏克蘭落敗而可打的牌越來越少。俄羅斯對此心知肚明,自然不愿上當。普京警告西方,是他們的威脅帶來了可能發生核戰爭的“真實”風險,當前俄羅斯戰略核力量已處于完全戰備狀態。
為了進一步掌控英國,羅斯柴爾德家族又故技重施,拿起了美術落榜生是私生子的劇本。3月5日,有消息稱,波蘭政府說他們已經掌握了英國威廉王子是雅各布·羅斯柴爾德兒子的證據。
需要指出的是,瑞典、瑞士的中立國身份失去后,可薩猶大就沒有了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國際資金的避風港,一旦掀桌子、炮火滿天,這些資金會流向哪里呢?
此時,東方謀略大師的海南島要封關了,其作用么,當然類似于瑞典、瑞士曾經的“中立”角色。按照規劃,海南“2023年底前具備硬件條件,2024年底前完成封關各項準備工作,2025年底前實現全島封關運作”。
也就是說,2025年底,海南要啟動全島封關運作。
在此之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先行一步,已于2024年3月1日0時起,正式封關運行。
也正因為如此,兩會期間,王主任宣布,自3月14日起,中國再對瑞士、愛爾蘭、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六個歐洲國家試行免簽。
如果俄烏沖突加劇升級,那歐洲的資金也會逃出來避險,正好,東方已經準備好了待客的一切基礎。
可薩猶大自然不愿看到從歐洲出逃的資金流向東方,而沒有流入美國,等著續命的資金被人半道截胡怎么行?所以,正如此前預判一樣,臺灣在慫恿下的挑釁與試探開始了。
臺防務部門邱國正叫囂,實逾越就先反制,擊落大陸無人機,不算第一擊。
面對挑釁,東方大國自然不會退縮,因為時代不同了,正如盧沙野大使所說,身上的光已經藏不住了。
今年兩會,外交主題記者會取消了英文翻譯,全程使用中文回答。
3月7日,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發表演講,警告其他國家不要試圖阻止中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和經濟崛起,表示“試圖遏制中國崛起只會加劇中方的不滿”。
總體而言,既然身上的光已經無法藏匿,那就沒有必要再韜光養晦,該出手時就出手。所以,東方大國已經變了,不再有任何顧慮,臺海統一按照時間表推進就行了。
鑒于當下的國際局勢進展,對方很快將掀桌子,因此家里有些漏風的墻必須盡快堵住。
目前,香港全速推進第23條立法的審議,爭取在4月15日左右完成立法。時間一算,真的很緊。
國際風云即將大變之際,另一則消息也非常值得關注。
據馬爾代夫The Edition新聞網、彭博社3月5日報道,3月4日中國與馬爾代夫舉行雙邊軍事合作會談,順利簽署無償軍事援助協議。印軍需在5月10日前全部撤離。通過此舉,馬爾代夫將收復被印度剝奪的南部海域。
馬爾代夫總統穆伊茲向該國公民保證,“5月10日后,任何印軍事人員,甚至是便衣軍人,都不會出現在馬代境內。”
運輸生命線上的最后一個點,終于落定了。此后,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羅斯柴爾德家族為首的可薩猶大財閥縱橫江湖數百年,罕逢敵手,不曾想卻遇上了底蘊深厚的東方太極大師和戰略高手,當其苦心經營多年的信息監測與竊聽網絡逐漸失靈、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小后,他們在謀略方面的短板赫然暴露無遺,以致于不知不覺此消彼長,在整體局勢中已處于下風。
俄烏沖突打了兩年多,鳩占鵲巢的計劃不但沒實現,還可能面臨著毛熊一至兩月后的大反攻,——隨之而來的,極有可能是墻倒眾人推,世界多地被壓迫、被奴役人民的覺醒與反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