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2009年中國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

祝華新、單學剛、胡江春 · 2010-03-18 · 來源:人民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2009年中國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  

2009年12月22日16:18  作者:祝華新、單學剛、胡江春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中國社科院2010年《社會藍皮書》正式對外發布,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三位輿情分析師祝華新、單學剛、胡江春撰寫的《2009年中國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也同時發表。這是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研究人員連續第三年為藍皮書撰寫了“年度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報告全文如下:  

    在《2008年中國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中,我們提出了“新意見階層”這個概念,用以描述關注新聞時事、在網上表達意見的網民。近年來,他們憑借互聯網“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優勢,對中國社會發展中的種種問題暢所欲言,能在極短時間內凝聚共識,發酵情感,誘發行動,影響社會。2009年“新意見階層”規模進一步擴大。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調查,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國網民達到3.38億人,僅半年時間就增長了4000萬人;全國互聯網普及率25.5%,超過世界平均水平[①]。在世界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國30年經濟增長和社會轉型所積累的各種矛盾凸顯,在有些時候、有些地方呈現激化態勢。網民的表達意愿和參與意識持續高漲,踴躍發聲建言。在一系列突發事件上,“新意見階層”進一步顯示出巨大的輿論能量。政府一方面強化網絡管理,以抑制過于偏激的言論;另一方面對網絡輿論的反應提速,從中央到地方初步形成了政府對網絡民意的監測、反饋和吸納機制。  

   

一 2009年網絡熱點事件和流行語  

   

(一)   年度網絡熱點事件  

2009年網絡熱點事件為數眾多。根據對五大網絡社區熱點事件發帖數量的統計,發帖超過5000份的熱點事件有16項(見表1),其中發帖過萬份的事件有5項。這些熱點事件主要涉及公民權利保護、公共權力監督、公共秩序維護和公共道德伸張等一系列重大社會公共問題,體現了廣大網民積極的社會參與意識。  

   

表1:2009年度網絡熱點事件排行榜  

   

   

事件/話題  

天涯社區  

凱迪社區  

強國論壇  

新浪論壇  

中華網  

論壇  

合計  

1  

湖北巴東縣鄧玉嬌案  

5260  

7390  

2390  

3086  

7007  

25133  

2  

重慶打黑風暴  

8790  

2109  

1345  

1578  

6157  

19979  

3  

云南晉寧縣“躲貓貓”事件  

4682  

2536  

598  

5011  

2151  

14978  

4  

上海交通管理部門  

“釣魚執法”  

3959  

1300  

753  

5123  

318  

11453  

5  

網癮標準與治療  

4997  

923  

425  

3978  

776  

11099  

6  

強制安裝“綠壩”軟件  

起爭議  

4570  

1952  

899  

956  

639  

9016  

7  

杭州市飆車案  

2849  

1720  

223  

1502  

1201  

7495  

8  

吉林通鋼暴力事件  

605  

573  

1719  

882  

3276  

7055  

9  

長江大學三學生舍身救人  

3723  

211  

953  

784  

688  

6359  

10  

央視曝光谷歌涉黃  

3467  

1120  

437  

683  

375  

6082  

11  

河南農民工“開胸驗肺”  

1899  

873  

656  

973  

1427  

5828  

12  

賈君鵬紅遍網絡  

3818  

398  

103  

1066  

337  

5722  

13  

鄭州市副局長“替誰說話”  

1435  

918  

2090  

453  

489  

5385  

14  

昆明“小學生賣淫”案  

3156  

1060  

223  

351  

498  

5288  

15  

成都“6.5”公交車燃燒事件  

2108  

862  

56  

869  

1284  

5179  

16  

河南靈寶市跨省抓捕  

王帥案  

1670  

1570  

206  

653  

905  

5004  

17  

99%訪民“精神病”說  

1849  

1480  

483  

471  

527  

4810  

18  

羅彩霞被冒名頂替上大學  

2516  

721  

178  

529  

652  

4596  

19  

貴州習水縣嫖宿幼女案  

1842  

782  

116  

611  

961  

4312  

20  

湖北石首市騷亂  

772  

1210  

270  

1267  

585  

4104  

統計說明:  

①入選輿情指的是較為具體的事件,龐大且籠統的事件只選取其中具體事件。  

②以上數字均為BBS原帖數,不含跟帖。  

③此數據通過設置多個關鍵字多途徑、全文搜索得出統計結果,并剔除了重復的帖子。  

④隨著網絡熱點事件的發展,有可能衍生出網絡新詞,存在一些帖子并不是討論該事件本身,而是引用網絡新詞的狀況,這里也一并計入。  

⑤以上數字不包含已被社區管理員從根目錄徹底刪除的帖子,但包括刪除后還存在“快照”的帖子。  

⑥統計數據截至2009年11月10日24時,表2-3同此。  

   

(二)年度網絡流行語  

2009年網絡流行語多戲謔,反復引用和強調某些人的言論,突出其不合理性,以達到諷刺、鞭撻的功效,有些流行語也不乏自嘲或者搞笑的成分。必須結合具體網絡熱點事件,在熟悉該典故的人群中使用,它們才能有非常好的效果;若單獨使用或者講給不熟悉典故的人聽,會顯得莫名其妙。截至2009年11月10日24時,網絡跟帖使用超過100萬次的網絡流行語有10個(見表2),它們無不具有上述某種或幾種特征。  

   

表2:2009年度網絡流行語排行榜  

   

排序  

網絡流行話語  

流行語來由  

話語含義  

流行度  

1  

哥X的不是X,是寂寞  

百度貼吧有人發了一張男子吃面的圖片,配文“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之后一發不可收拾,網民相繼模仿“哥X的不是X,是寂寞”的句式。一種集體性撒嬌蔓延開來。  

有落寞、自賞和自嘲之意,也有娛人娛己的惡搞成分。  

百度:  

51,000,000  

谷歌:  

32,900,000  

合計:  

83,900,000  

2  

躲貓貓  

云南晉寧縣青年李喬明死在看守所,警方稱其與獄友“躲貓貓”時撞墻。  

與2008年的“俯臥撐”類似,普通的運動娛樂項目被說成死因,匪夷所思中凸顯民眾對官方的不信任。  

百度:  

5,920,000  

谷歌:  

29,500,000  

合計:  

38,450,000  

3  

欺實馬  

網友杜撰出來的一個新物種,表示對杭州飆車案中交警認定肇事車速為“70碼”的不滿。  

民眾對政府解釋和處置公共事件心存不滿的一種反諷。  

百度:  

226,000  

谷歌:  

18,800,000  

合計:  

19,026,000  

4  

替黨說話,還是準備替老百姓說話?  

面對媒體的輿論監督,鄭州市規劃局副局長逯軍這樣反問記者。  

一語驚醒夢中人!原來在某些官員心中,黨和人民是利益是對立關系,拿黨做護身符,對抗群眾和輿論監督,維護個人和小團體的利益。  

百度:  

280,000  

谷歌:  

15,800,000  

合計:  

16,080,000  

5  

別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  

出自貓撲論壇。該語言配以其貌不揚卻故作瀟灑的男性人物圖片,可以達到語言與畫面相互反襯的效果,令人捧腹。  

無具體含義。惡搞、娛樂,娛人娛己成了當下網絡的意義。  

百度:  

1,060,000  

谷歌:  

9,800,000  

合計:  

10,860,000  

6  

你是哪個單位的?  

對于記者就第十一屆全運會跳水金牌是否內定的提問,國家游泳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周繼紅的第一反應是——“你是哪個單位的?”  

以傲慢口氣打壓對方,背后還有一種“估算對方勢力以便區別對待”的潛規則。  

百度:  

43,600  

谷歌:  

3,790,000  

合計:  

3,833,600  

7  

心神不寧  

央視《焦點訪談》節目中,大學生高也出鏡痛斥“谷歌中國”鏈接色情信息,說害得他的同學“心神不寧”。  

滑稽的表態;網友查出高也是《焦點訪談》實習生,懷疑他為了配合采訪而說假話。  

百度:  

2,160,000  

谷歌:  

766,000  

合計:  

2,926,000  

8  

XX,你媽喊你回家吃飯  

百度魔獸世界吧,一個只有標題、沒有任何內容的空帖“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在短短一天時間內點擊數百萬次,回帖數十萬條。  

一次互聯網行為藝術,貼吧文化狂歡。無具體含義,但可以在多個場合結合具體議題運用。  

百度:  

340,000  

谷歌:  

2,560,000  

合計:  

2,900,000  

9  

草泥馬  

2009年加大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中,網友創造和傳播了該詞。  

網民用“草泥馬”等諧音字的臟話發泄不滿。  

百度:  

1,320,000  

谷歌:  

1,310,000  

合計:  

2,630,000  

10  

跨省抓捕  

王帥在上海發帖曝光老家河南靈寶市政府非法征地,靈寶警方迅速認定遠在上海的發帖者,并跨省追捕,將數千里外的王帥“捉拿歸案”。  

諷刺某些官員濫用公權力,侵犯公民合法權益,特別是限制網民言論自由。  

百度:  

705,000  

谷歌:  

300,000  

合計:  

1,005,000  

    

二 網絡輿論載體的新進展  

   

(一)互聯網成為新聞輿論獨立源頭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對2009年77件影響力較大的社會熱點事件的分析表明,其中由網絡爆料而引發公眾關注的有23件,約占全部事件的30%(見表3)。也就是說,約三成的社會輿論因互聯網而興起。特別是在傳統媒體因為種種顧慮而缺席或反應遲鈍的情況下,互聯網孤軍深入,成為網民自發爆料和集結輿論的平臺。例如2009年5月7日晚,杭州鬧市區發生飆車撞人案,當地多數報紙第二天未作報道。但當晚杭州著名論壇“19樓”發帖《富家子弟把馬路當F1賽道,無辜路人被撞起5米高》,回帖達到14萬條,網民對蔑視生命的“富二代”給予強烈譴責。加上杭州警方明顯偏袒肇事車主激起眾怒,BBS上網民“人肉搜索”肇事者背景,受害者譚卓的畢業院校浙江大學學子致杭州市長的公開信也從浙江大學內部論壇流傳到公網,飆車案迅速成為全國關注的公共事件。  

   

表3:2009年由互聯網曝光的20件網絡熱點事件一覽表  

   

序號  

網絡曝光時間  

事件  

備注  

載體  

1  

02-03  

段磊發帖舉報曹縣莊寨鎮書記郭峰  

段磊被逮捕,后司法機關撤訴并道歉。  

天涯社區/  

新浪博客等  

2  

02-12  

王帥發帖舉報政府違法征地  

王帥被拘留,后警方承認是錯案。  

天涯社區  

3  

03-03  

   

浙江溫州市官員低價購拆遷安置房  

官方證實該事件屬實,隨后司法介入,三責任人被判刑。  

天涯社區  

4  

06-02  

陜西漢中市殘忍打狗  

網友發布殘忍打狗視頻。  

百度貼吧  

酷溜網  

5  

06-15  

江西南康市家具業主聚集示威  

網友第一時間微博客直播,該網友被警方帶走調查。  

twitter  

6  

06-09  

山東東明縣“甲狀腺腫瘤”事件  

官方澄清不實傳言。  

百度貼吧  

7  

06-18  

央視谷歌新聞涉嫌造假  

網友搜索出節目中被采訪者為央視實習員工。  

豆瓣網  

新浪博客  

8  

06-23  

嚴曉玲案“內幕”  

發帖網友被拘留,其中三名被以“誣告陷害罪”逮捕,一名被釋放。  

新浪博客  

9  

06-23  

湖北29歲市長“打傘照”  

官方無回應。  

凱迪社區  

10  

06-25  

重慶市高考狀元造假  

高考狀元沒有被錄取。  

不詳  

11  

06-26  

廣東韶關市勞工群毆  

網絡傳播,傳統媒體寡言少語。  

Twitter  

12  

07-03  

河北鹿泉市地方干部暴打請愿群眾  

官方證實該事件屬實。  

不詳  

13  

07-10  

河南杞縣“鈷60”事件  

民眾大量外逃后,官方開始辟謠  

天涯社區  

14  

07-16  

賈君鵬事件  

發端于網絡,紅遍網絡的無厘頭娛樂。  

百度貼吧  

15  

07-24  

浙江杭州飆車者胡斌“替身”案  

搜索出疑似胡斌替身“張禮礤”,但沒有得到確認,警方辟謠。  

百度貼吧  

16  

08-29  

北京經適房資格公示“最牛身份證號”  

網友和媒體從政府公示信息中共同發現線索,相關部門作出解釋。  

不詳  

17  

09-10  

上海市交通管理部門“釣魚執法”  

當事人發帖求助,司法介入,糾正執法錯誤,罰款退還。  

天涯社區  

18  

10-08  

新疆建設兵團“最牛團長夫人”打人  

發帖曝光“團長夫人”毆打講解員,其夫婦均被被免職。  

新華網論壇  

紅網論壇  

19  

10-12  

“艾滋女”閆德利公布“嫖客”手機號碼  

前男友發帖誹謗閆德利,司法介入。  

騰訊博客  

20  

11-09  

南京徐寶寶住院死亡事件  

網友參加的調查組推翻官方結論,值班醫生的確在玩游戲,患兒母親曾下跪求救  

天涯社區  

    

(二)web2.0與web1.0形成意見反差  

在傳統媒體中,編輯部與受眾之間是“我寫你讀”、“我念你聽”和“我演你看”的關系。門戶網站的新聞頁面也屬于信息單向傳播的web1.0形態,擔負著宣傳政府方針政策和輿論導向的使命。然而,以互動為特色的網絡社區,屬于網民自主發聲、信息反向傳播的web2.0形態。web2.0與web1.0之間經常形成一種隔閡和反差。在web2.0意見平臺上,網民議政心直口快,某些政府管理措施經常處于被質疑的狀態。  

以曾經被要求推廣的“綠壩——花季護航”上網過濾軟件為例,各網站刊載有關方面的新聞通稿說:92%的用戶認為有必要由政府采購過濾軟件,70%以上的用戶對軟件表示滿意。但一些門戶網站的在線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0%的網友反對強行安裝這款軟件。  

   

(三)互聯網與手機結合,網絡輿論更具殺傷力  

有線載體(互聯網)和無線終端(手機)結合,網友通過手機能夠進行更為便捷的信息傳播,而且不限于文字,還可以將現場拍攝圖片、視頻上傳。特別是微博客,在2009年十分活躍。微博客可通過手機或網頁登陸,隨時隨地發布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一次不超過140字。在微博客上跟從網民,無須對方同意。一些“意見領袖”的Twitter(總部在美國的微博客提供商)“跟從”者過萬,對網民的感召力或煽動性極強。與西方微博客多談論網民日常起居不同,中國微博客強烈關注時事。網民通過“跟從”鏈接而形成的微博客群落,相當于一個小型的時政新聞平臺和論壇。由普通網民臨時客串的“公民報道者”,可在微博客上對突發事件進行“現場直播”。例如,在石首騷亂中,一位匿名網民在飯否網上實時播報街頭消息約200條。微博客有效地突破了某些信息屏障,趕在了傳統媒體報道和政府新聞發布的前面,第一時間發布大量第一手的信息,成為殺傷力最強的輿論載體。  

互聯網和無線終端嫁接的另一個產品是微視頻。微視頻是短則幾十秒、長不過半小時的視頻短片,在突發事件現場,用手機、DV等非專業設備拍攝,然后發布到網上。例如2009年元宵節晚9時左右央視新址配樓大火,第一個報道的是網民“加鹽的手磨咖啡”,9時4分在天涯社區發帖《CCTV大樓元宵夜起大火了嗎????》,上傳了手機拍攝的火災現場照片。2009年夏天土豆網等發布了一段網民視頻《北京街頭最痛心的一幕》,反映一女子在協和醫院門口被公交車蹭倒受傷流血,撥打120急救電話40分鐘仍未得到救護。網民跟帖感嘆:“當別人發生災難,在我們眼里就是故事。豈不知,當自己發生災難,在別人眼里也是故事。這個世界不能太冷漠!”網友信奉“無圖無真相”,特別是城市管理中一些老大難問題,如城管與商販、拆遷戶與開發商沖突的現場畫面傳到網上,更容易激起網民的強烈不滿,引爆輿論。  

   

(四)互聯網和傳統媒體相互借力,放大輿論  

網絡輿論已深刻地影響到傳統媒體。報紙記者、編輯和電視主持人習慣于到網上尋找新聞線索;網絡“意見領袖”也樂于為報刊撰寫專欄,到電視臺做嘉賓訪談。網上的爆料,由傳統媒體接手深入采訪和評論,提升了可信度,更能引起政府重視;而傳統媒體對社會不良現象的批評報道,經互聯網的放大,迅速凝聚民意,產生強大的輿論壓力。新老媒體相互借力,推動了不少社會問題的解決。例如,上海交通管理部門“釣魚執法”問題的解決,就是互聯網和傳統媒體聯手推進的結果。職業經理人張軍9月8日開私家車搭載一個聲稱胃疼的路人而“被釣”,12日他以“公子羿”為ID在天涯社區發帖控訴。“80后”作家韓寒在博客中轉述和評論此事,引起了更大的關注。國慶節過后,傳統媒體大舉介入,挖掘出上海其他“釣魚”案例,某區對黑車罰款獲取天價收入,法院與交通管理部門串通制定審判指導意見,等等。特別是司機孫中界助人“被釣”后憤而斷指自證清白的事件發生后,傳統媒體在第一時間追蹤報道,把輿論推向高潮。  

   

(五)體制內報紙、電視臺和網站積極回應網民關切  

在上海“釣魚執法”案中,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曝光上海可能存在“職業攔車群體”,《新聞1+1》欄目制作專題調查,《人民日報》連續發表《人民時評》,與網民的憤怒和都市報的質疑相呼應,迫使上海浦東新區和閔行區政府認錯。近年來《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國青年報》等傳統主流媒體在一系列突發事件中,不缺席、不失語,特別是勇于舉起社會公正的旗幟,與某些基層政府的不作為、亂作為和少數無良官員相區隔,表現出體制內改良政務管理、傾聽民意、化解民怨的堅強決心。  

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在2009年針對政府處理公共事務的得失加大了輿論監督力度。例如,在王帥因為發帖被“跨省抓捕”后,人民網于4月組織了四次在線訪談。第一次訪談時,當事人王帥剛剛取保候審,在一個秘密的角落上網講述事件真相。在第三次訪談中,河南省副省長兼公安廳廳長秦玉海承認警方執法錯誤,將對王帥進行國家賠償。人民網還針對石首騷亂、杞縣鈷60事件、上海“釣魚執法”等組織了一系列訪談,作出權威解讀,有時走在都市報的前面發聲,增強了政府背景網站的公信力。  

從2009年11月份起,《人民日報·人民時評》專欄、《中國青年報》“法制社會”版和《冰點》專刊、中央電視臺《新聞1+1》欄目與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聯手,在天涯社區開設“主流媒體”頻道,這是體制內媒體深入網絡社區與網民對話的一次集體嘗試。  

   

(六)調整網絡表達形式,抑制“群體極化”現象  

中國網民群體,包括網絡管理員和版主在內,多為30歲以下的年輕人。閱歷和思想認識水平的局限性,使其很難在短時間內厘清事情背后復雜的社會和心理動因,非理性和過于主觀的聲音經常容易占據上風。從河北容城縣“艾滋女”和279名“嫖客”案件看,網民和媒體都有可能以訛傳訛,推波助瀾,對當事人造成傷害。  

所謂“群體極化”(GroupPolarization),是傳媒學者詹姆斯·斯托納提出來的,指群體中原已存在的傾向性通過相互作用而得到加強,使一種觀點朝著更極端的方向轉移,即保守的會更保守,激進的會更冒險。互聯網的匿名環境、海量帖文的氣氛渲染,觀點相近人群的頻繁溝通,更容易產生“群體極化”,并可能發展為人身攻擊,甚至威脅社會正常秩序。為遏制網絡“群體極化”,各網站、BBS和政府管理部門動了不少心思。如網易放棄了著名的“無跟帖,不新聞”的浪漫口號,代之以“文明上網,登陸發帖”的叮嚀。繼BBS以后,門戶網站也開始要求注冊發帖,讓網民在登陸后多花一點時間來沉淀思考。新聞跟帖的顯示比例縮水,有時顯示數只有實際發帖數的幾分之一。一些網站取消了新聞跟帖中的贊成、反對功能,似有避免單一網友的聲音被過度放大的考慮;有的網站甚至把“反對”改成“舉報”,更有壓制偏激言論的意圖。人氣旺盛的天涯社區遇到敏感話題,經常鎖帖或把跟帖控制在5頁以內。  

   

三 網民社會心理和行為的演變  

   

(一)網民社會階層的分野  

目前網上草根民眾和知識精英的輿論并行發達。草根類輿論體現在眾多新聞跟帖和普通網民的個人博客中;精英類言論則集中于微博客,文化界名人博客,凱迪網絡、中國改革論壇等BBS,五柳村、中國選舉與治理網等學術文化類網站。據2005年底對凱迪網絡用戶的調查,他們多分布在經濟發達地區和城市,擁有手機、筆記本電腦、汽車和房產的比例高;與全國網民平均水平相比,本科學歷高出21.8個百分點,研究生學歷高出9.4個百分點,而在校生比例低了32.5個百分點;男性多,多數已結婚生子,喜歡閱讀和旅游[1][②]。這些數據均提示他們在社會上具有較高的經濟文化地位,這是凱迪網絡成為知識分子思想園地的人口學基礎。  

網絡草根和精英都同情弱勢群體,痛恨社會不公,關注公權力盡責和誠信,維護社會道德底線。2009年,在張海超“開胸驗肺”、孫中界斷指抗議“釣魚執法”等新聞事件上,精英和草根的意見高度一致。但在另一些問題上,網絡精英與草根之間意見分歧往往很大。例如,在如何看待山西煤礦“國進民退”改制的問題上,普通網民多為口碑糟糕的“煤老板”絕大多數被整合而興奮,但知識界對于山西政府是否尊重私營經濟產權和市場契約頗有疑慮。  

   

(二)網民的社會關懷大幅提升  

網上參與人數最多的言論形式是新聞跟帖。例如,2009年6月12日、13日寶馬、奔馳國產車型入選公務車的新聞跟帖踴躍,搜狐1430條,網易3261條,新浪14002條。這三大商業門戶網站的用戶三教九流都有,尤以學生和底層民眾居多,因此,新聞跟帖更像“草根的圍觀”,他們強烈的社會和道德批判精神,提示所謂當今中國人“政治冷漠”的印象并不準確。  

截至2009年6月底,1.81億網民開設了個人博客或個人空間,其中1.13億人平均每個月至少更新一次。過去,寫博客主要是記述個人生活;2008-2009年上半年,針對“社會現象”發言的作者所占比例達到54.5%,比2007年上升了44.5個百分點[1][③]。以新浪博客為例,與“孫偉銘死刑”相關的博文271600篇,網民熱議酒后駕車肇事應否抵命,該以交通肇事罪還是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重慶“打黑”也是博客熱門話題,在新浪可找到與“王立軍重慶”相關的博文423308篇,找到與“文強重慶”(“打黑”中落馬的最高官員)相關的博文1088049篇。網民強烈的社會關懷提示民氣可用、民怨可畏。  

   

(三)網民的組織化程度提高  

隨著網絡言論載體的逐漸發達,相當多的網民已經不再是孤立的個體,他們在網上結成各種虛擬的社群,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騰訊QQ網民結成的QQ群,據稱有5000萬個之多。依托于同學、同事、同鄉等現實社會關系的除外,其他如影視音樂、動漫、游戲、車行天下、旅游、體育聯盟、追星族、星座緣分等類別的QQ群,基本上源于虛擬的網絡交往。在鄧玉嬌事件中,《新京報》和《南方人物周刊》記者在巴東縣野三關被不明身份的人圍困,記者被打,相機被搶,媒體QQ群里幾乎是實時播報。接著,記者編輯們在群里商量由誰來報道,財經網編輯自告奮勇嘗試發稿。果然,半小時后,財經網掛出記者被打的新聞。由于網友經常加入不止一個QQ群,信息和圖片可在瞬間從一個群復制流傳到其他的群,具有病毒似的傳染性,因此QQ群的動員和組織潛力巨大。  

近一年來崛起的社交類網站SNS(SocialNetworkSite),能為用戶提供個人博客、群組、照片、視頻、音樂等多種朋友互動功能。如開心網面向白領,注冊用戶逾5000萬;而校內網則壟斷了在校大學生市場。現階段SNS以娛樂內容為主,比如偷菜、占車位,但不乏關注社會問題的潛質。如新華社入住開心網后,開設“新華社電視”頻道,從2009年5月11日清晨6時到13日下午推出汶川地震一周年電視直播節目,網民寄語留言多達63萬條。SNS很可能成為今后中國社會一種重要的組織資源。  

“百度貼吧”是一種特殊形態的BBS,網友基于關鍵詞而自由創建。百度平均每天新建貼吧8000余個,發新帖200萬個。由于貼吧進行的是特定主題的深度交流,能夠尋找和聚集利益相關人群,給一些地方政府和社區型國有大型企業帶來很大輿論壓力。例如,在石首騷亂中,當地政府封鎖消息,在長達80個小時的時間里只發布了3條新聞,其中還包括一條匪夷所思的石首街頭舉行多部門聯合消防演習的新聞通稿。但在“百度貼吧·石首吧”里,出現了近500個與此案有關的主帖,追蹤報道石首街頭的真實情況。  

其他網絡社群組織形式,包括BBS的版聚(活躍在同一論壇的網民線下聚會),作者社會背景相同或博文主題相近的博客圈(僅搜狐博客就有11825個圈子),豆瓣網的討論群組(2.2萬個),還有一些小的專業類網站,如戶外運動類網站結成的“驢友”社群,當年率先質疑周正龍虎照的“色影無忌”攝影愛好者網站。  

有學者認為,網絡社群“加強了民眾之間的聯系與集體行動”,因而擁有比西方更大的民主潛力[1][④]。上海團市委一項調查顯示,僅與團市委建立固定聯絡的網絡社團就有幾十個,包括車友會、音樂發燒友、收藏發燒友等。這些網絡社團大都沒有經過正式注冊,但組織能力強,經常開展線上和線下的活動[1][⑤]。現階段這些網絡社團沒有政治色彩,至多只是某種意識形態或審美、價值偏好的小圈子。  

   

(四)網民開始走下互聯網  

2009年,在一些突發事件中,部分網民不滿足于網上的“口水戰”,企圖在網下有所表達。例如,在杭州飆車案中,就在警方宣布肇事車速僅70碼的當晚,不少網友來到車禍地點文二西路,點起蠟燭、獻上菊花,表示對遇害者的哀悼和公正辦案的訴求。在鄧玉嬌案中,一些網友紛紛到巴東“旅游”,有的還請求為鄧玉嬌立“烈女碑”。當地政府感到壓力巨大,長江航線巴東碼頭自抗日戰爭以來首次停航,賓館宣布客滿。在北京,西客站附近廣場出現“行為藝術”,一個女青年以紗布層層纏裹自己,呈極力掙扎卻無法掙脫狀,身邊擺放著幾個大字:“誰都可能成為鄧玉嬌”。  

7月16日,網友郭寶鋒因在網上發布嚴曉玲“被輪奸致死”的流言,被福州警方以涉嫌誹謗而拘留。恰恰在這一天,“百度貼吧·魔獸世界吧”傳出一句無厘頭的貼文“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知名網民“北風”受此啟發,在線發起“一人一張明信片,喊郭寶鋒回家吃飯”的活動。兩個星期內,上百張明信片從全國各地寄往福州市第二看守所,每張上面都寫著“郭寶鋒,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7月31日下午,郭寶鋒取保候審,走出了看守所。律師認為,郭寶鋒是被網民用明信片“喊”回了家。  

可以這么說,互聯網上的“新意見階層”已經結成了一個有現實影響力的虛擬“壓力集團”,面對貧富沖突、勞資矛盾、城市拆遷、農村土地流轉、環境污染、醫療教育、道德失范等問題,特別是政府施政缺失和司法不公,形成巨大輿論壓力。網民從自身利益出發評議公共政策,經常能夠有效地改變決策方向。  

例如上網過濾軟件“綠壩——花季護航”就是在網民的質疑和激烈反對中,在7月1日強制安裝起始日的前夕——6月30日晚工業和信息化部緊急宣布推遲預裝;后來又改口說,“絕不會出現在所有銷售的計算機里一律強制安裝的問題”,改進后的預裝方案主要限制在學校、網吧等公共場合的計算機。“綠壩”事件是2009年網民作為“壓力集團”整體發聲和發力的一個標志性事件。但這種虛擬“壓力集團”不是政治組織,現階段在若干具體利益問題上具有溫和表達不滿和不服從的特征,不會對社會穩定產生顛覆性影響。  

   

(五)網絡非理性情緒值得關注  

2009年群體性事件對抗性增強。例如,在石首事件中,約7萬民眾走上街頭,與數千名武警對峙,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街頭騷亂。現階段群體性事件多發生在中西部縣域,影響多具有局部性和一過性。但在2009年群體性事件和其他一些突發事件中,現場民眾和網民非理性情緒抬頭,有蔓延趨勢。例如,7月24日,吉林通化鋼鐵公司股權調整引發職工不滿,民營企業派駐的總經理被活活打死。新聞跟帖幾乎一邊倒地贊揚通鋼“工人階級了不起”,幸災樂禍于“打死個把資本家有什么了不起”。這場網絡起哄屬于“泄憤事件”,也就是絕大多數參與者與最初引發的事件并沒有直接利益關系,主要是路見不平或借題發揮,表達對社會不公的不滿[1][⑥]。  

網絡非理性情緒的另一個預警信號,是鄧玉嬌案中的“屠夫”現象。網民“屠夫”在凱迪網絡向其他網民募捐,得到資助后趕到巴東,促成鄧家聘請北京律師,到鄧玉嬌被羈押的精神病院會見了鄧玉嬌,并在博客里以第一手圖片和文字報告案件進展。繼鄧玉嬌案后,“屠夫”又到昆明為“小學生賣淫案”“鬧場”,被云南秉持理性批評的“躲貓貓”調查委員會的網民“邊民”用一場溫和對話擊退。“屠夫”“用殺豬方式參與社會個案的模式”,公民責任心可嘉,卻不能歸結為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常態,其對社會的潛在破壞性值得憂慮和警醒。  

   

四 政府與網民互動,順應與管理平衡  

   

(一)政府上網從web1.0走向web2.0  

政府上網工程啟動10年來收效顯著,到2008年底,中央政府部門和地方省市一級已全部建立政府門戶網站,地市級和縣級政府擁有門戶網站的比例也分別達到99%和92%,很多街道、鄉鎮甚至村(居)委會都建立了網站或網頁。  

網絡留言板成為黨政機關了解民情、聽取民意、集中民智的新形式。影響最大的是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截至2009年11月上旬,接收網友留言40多萬條,37位書記或省長、95位地市主要領導作出公開回應。據不完全統計,約6000項網友提出的問題得到落實和解決。“地方領導留言板”也因此獲得了2009年中國新聞獎一等獎。河南、天津等省市還以文件的形式明確了辦理留言要求,安徽還規定不及時認真解決網友問題,造成嚴重后果的將予以嚴肅問責。越來越多的領導干部“觸網”,現身論壇、博客。2009年中,有15位正省部級以上領導來到人民網社區做在線訪談,回答網民關注的問題。7月,云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伍皓現身凱迪網絡“貓眼看人”論壇,就昆明“小學生賣淫案”實名發帖,回應網絡和媒體的質疑,并提出宣傳部門要從“捂蓋子”思維向“揭蓋子”思維轉變:“一壺已經燒開的水,如果還使勁捂著蓋子,結果只能是連壺底都被燒穿;而蓋子一揭,盡管有可能會燙著自己的手,但沸騰的民意也就會變為蒸汽慢慢消散。”10月,廣東15個省直單位全部設立“網絡發言人”。  

   

(二)網絡輿論應對提速,官員問責力度加大  

面對網絡輿論影響與日俱增的形勢,2009年,從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普遍建立快速應急機制,回應網民關切,網絡輿情應對提速。如成都“6·5”公交車燃燒事件發生僅兩個小時,成都市政府就召開了首場新聞發布會,當天連開三場,不斷公布傷亡、救治和現場情況,讓真相趕在傳言前邊。6月6日第四場發布會主動回應市民有關疑問,使質疑聲音減弱。7日第五場發布會認定“有人帶油上車”,網民轉而追查縱火者,民眾的思路和情緒與政府逐漸合拍。最終這一突發惡性事件平穩落幕。10月7日新疆建設兵團“最牛團長夫人”敦煌打人事件被天涯社區曝光,10日兵團領導批示進行調查,兵團新聞辦立即向天涯社區發去回應,12日相關人員被免職。貴州省思南縣一起“引水工程”引發的官民對峙,就是因為網上一篇帖子悄然改變了發展軌跡:鄉政府表示放棄該工程,重新尋找水源。發帖人說:“多種力量匯合,最終促成楊家坳鄉政府順應民意,懸崖勒馬,避免了流血沖突事件。這件事能夠出現轉機,應主要歸功于網絡。”  

一個偏遠地區鄉政府能夠如此重視網絡輿論,與兩年前“黑磚窯”事件中山西洪洞縣政府對網絡輿論沸騰一無所知形成鮮明對照,提示網上官民良性互動的局面正在中國形成。  

2009年中央進一步加大了對嚴重違背民意、招惹民怨的官員問責力度。6月3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定》,在問責的6種情形中,包括“對群體性、突發性事件處置失當,導致事態惡化,造成惡劣影響的”情形。2009年中在網上網下造成惡劣影響的王帥案、鄧玉嬌案、石首騷亂、開胸驗肺案、“替黨說話,還是替老百姓說話”事件、重慶高考加分作弊案等事件發生后,當事官員先后被問責。  

另外,由于近年來大量貪腐問題經網絡舉報后得到查處,2009年政府拓寬了網絡舉報的通道,鼓勵實名,允許匿名。中央紀委、監察部于10月28日統一開通全國紀檢監察舉報網站,受理群眾對黨員、黨組織和行政監察對象違反黨紀政紀行為的檢舉控告,開通之初一度因訪問過多而導致服務器無法承受。中組部“12380”舉報網站、最高人民法院法官違法違紀舉報中心網站、最高人民檢察院舉報網站(12309)等也相繼開通。  

   

(三)突發事件中的網絡管理得失互見  

遭遇突發事件特別是群體性事件,控制信息流動、統一宣傳口徑,成為一些干部的思維定式。就像陜西綏德縣某官員所言:“以前沒有網絡的時候多好啊,想讓他們怎么說就怎么說!”在2009年,出現了一些人為制造“沒有網絡”的情形。在鄧玉嬌案中,其家鄉湖北巴東縣野三關鎮的電視和網絡信號一度因為“防雷擊”而中斷。無獨有偶,湖北石首事件發生后,石首市區網吧斷網,事發地一帶還一度斷電,但這都并未能阻止網上的輿論浪潮。  

更荒唐的事情是河南杞縣重現“杞人憂天”。6月7日杞縣一輻照廠發生放射物卡源事故,情況在網上流傳、發酵,政府卻一直失語,7月17日,隨著“放射源將爆炸”謠言的出現,大批群眾紛紛奔向周邊縣市“避難”,杞縣縣城一度幾成空城。在這起事件中,看似謠言是引發大規模社會恐慌的誘因,但其背后隱含的,卻是公共事務透明度低下和政府公信力缺失。事后,杞縣政府未能反躬自省,反而遷怒于網民,抓了5名在網上夸大事故危險性的“造謠者”和轉帖者。  

近年來,一些黨政部門經常使用“網絡群體性事件”這個概念。群體性事件有嚴格定義,指聚眾實施未經法律允許或批準的行為,如集體上訪、游行示威、罷工、罷市、罷課、絕食靜坐、圍堵交通、圍攻黨政機關等。而“網絡群體性事件”,從字面看上看,容易被理解成通過網上組織串聯,導致網下聚眾行動、制造事端。但考察近幾年的情況,因為互聯網而產生網下聚眾行為的事件并不多。像2007年廈門部分市民反對PX化工項目而上街“散步”,互聯網(BBS和QQ群)和無線網(手機短信)的確起到了信息溝通和鼓動作用。但在更多的群體性事件中,一些基層政府采取了斷網、屏蔽手機信號甚至中斷電視轉播的做法,事態的惡化跟互聯網沒有直接關系。而適度開放網絡輿論,讓公眾的利益關切和焦慮、不滿得到宣泄,恰恰可能減少群體性事件的發生。  

2009年同時存在另一個方向的改革嘗試。如云南省委宣傳部嘗試推動云南媒體和網絡“新政”。在年初“躲貓貓”事件發生后,云南省委宣傳部在QQ群中發出邀請,由網民組成調查委員會。雖然網民參與司法調查于法無據,但畢竟體現了政府重建公信力的誠意和努力。8月,云南省陸良縣發生一起煤礦與村民因施工糾紛引發的沖突,省委宣傳部發出緊急通知,要求新聞媒體在報道類似突發公共事件時,不得隨意給群眾亂扣“刁民”、“惡勢力”等帽子,禁用、慎用“不明真相的群眾”和“別有用心”、“一小撮”等形容詞。在這一事件中,群眾提出7個方面的訴求,有6個獲得圓滿解決,剩下1個因不夠合理而被勸阻。長期以來,“不明真相”和“別有用心”一直是一些政府部門用來抵制民意、搪塞監督的借口。云南表現出地方當政者轉換官方話語體系和處事思維的大膽探索,推動了以群眾訴求為中心處理突發事件和群體性事件的機制創新,被譽為社會轉型期“官民交流的范本”。  

   

(四)修復政府公信力是輿論應對的核心問題  

網絡輿情應對的核心,是修復政府公信力。在涉及政府與民眾關系的問題上,網民形成了傳播學中的所謂“刻板印象”,如對公權力的不信任感,對社會公正的缺乏信心,這類認知和情緒似乎不斷得到某些突發事件的驗證。另外,據2009年初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委托騰訊網所作調查,網民選擇的舉報方式依次為:網絡曝光(35.8%)、傳統媒體曝光(31.3%)、向紀委舉報(17.2%)、向檢察院舉報(11.4%)、向上級政府機關舉報(3.3%)、向公安部門舉報(0.5%)。在健全的法治環境下本應成為首選的向檢察院和公安部門舉報,網民意向卻如此之低。有網民感嘆“信法(律)不如信(上)訪,信訪不如信(互聯)網”。如何切實樹立政府公信力和法制的權威,值得深思。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與鼓勵網絡舉報和網民監督截然相反,當前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把不中聽的批評視為誹謗,不僅刪帖、封堵IP,甚至動用警力抓捕發帖人。在王帥案中,人民網作過一個網民調查:“河南靈寶青年發帖舉報被囚八日,官方稱其傷害領導,您怎樣看?”投票結果認為這是“以‘誹謗’政府為由打壓民聲”的占到了93.4%。可見,這種做法對于政府公信力會造成多么嚴重的不良影響。理性地說,在正確對待網絡輿論方面,不僅要合理拓寬網絡舉報和公民參與的渠道,更要慎用“網絡誹謗”之類名目治罪。另外,網絡言論的監管技術,包括要求網站提供網民IP地址,以收歸中央管理為宜,主要用于國家安全目的;尤其不應允許地方基層政府把網絡(包括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監管技術濫用于地方政治,特別是打擊報復網民對領導干部個人的批評監督。  

總體來說,現階段政務信息透明度已然較高,網絡輿論應急處置做得不錯;但黨務和人大、政協系統的信息透明度和輿論應對意識還有待提高和加強。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黨務公開,促進黨的組織建設創新,是一個新的課題。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建立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辦好黨報黨刊和黨建網站,是黨建工作在互聯網時代與時俱進的一項重要部署。人民網“強國論壇”網民稱贊:“黨委新聞發言人一小步,黨務公開一大步。”                  

   

         (原載于2010年《社會藍皮書》,作者系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輿情分析師)  


  


[①]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2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未特別標明的網絡數據均來源于此。  

[②]廣西南寧波普市場調查公司:《凱迪網絡受眾調查報告》,2006。  

[③]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08-2009博客市場及博客行為研究報告》。  

[④]胡泳:《網絡社群的崛起》,《南風窗》2009年第22期。  

[⑤]《〈瞭望〉文章:網絡意見領袖“顯性化”》,新華網,2008年6月24日。  

[⑥]于建嶸:《中國的社會泄憤事件與管治困境》,《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雙月刊)2008年第1期。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掩耳盜鈴及其他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