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汽車在否在重走國產手機老路?
司馬平邦
我看,現在的比亞迪汽車,挺像當年的波導手機。
波導手機,手機中的戰斗機啊!那是中國本世紀初最響亮的營銷口號之一,但現在,你看波導手機都在哪里“戰斗”呢?
國產手機在本世紀初群雄崛起,并且創造過相當輝煌的戰績――尤其是在和國際品牌手機的競爭中,連愛立信這樣的傳統通信業大佬也不得不讓出半壁江山,康佳、波導、夏新,等等,不下十幾個品牌的中國國產手機一度把諾基亞和摩托羅拉這樣的國際品牌都擠得搖搖晃晃,一度,中國國產手機讓人燃起對民族產業的無限希望。
但這股希望之火,燒不過幾年,就滅了,因為,一來,手機這種通訊工具很快從奢侈品變成了日用消費品,倒下神壇,二來,國產手機沒有拿到真正的核心技術,也沒有開發出真正的核心技術,甚至一度靠“小靈通”這樣的低端產品充數市場,最終,人家諾基亞還是諾基亞,人家摩托還是摩托,加上,又多了三星和LG。
波導和聯想手機都沒有很好地利用本世紀初的時機和中國本土的市場資源變成另一款三星,而其實,在2000年之前,三星手機在中國根本就沒有什么知名度,這一切的原因,歸根結底是,三星和中國的國產手機相比,起碼有核心技術。
現在,手機過時了,汽車消費熱起來。
中國有13億人,這樣的大市場,是“傻小子睡涼坑”的最好“溫床”,目前除了那些在已經在國際聲名赫赫的著名汽車品牌,中國的許多汽車品牌,奇瑞、中華、比亞迪、海馬、長城,等等,也似乎在崛起中――但我總是擔心他們正在走上幾年前國產手機曾經過的風光老路。
有巨大的市場資源,
也有對路的銷售策略,
就是沒有核心技術。
目前的中國汽車市場,尤其是乘用汽車市場,是中外品牌的混戰,是國際品牌的混戰,也是國產品牌的混戰,1300多萬的年銷售量固然龐大,國產品牌在里面所占的份額也不能說不多,但有多少真正的核心技術掌握在中國人手里?
2009年的中國手機市場,比之2000年時一定沒有縮小,真正縮小的是一時興起的那些國產品牌手機,它們都萎縮與滅亡了。
如果把2009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比作2000年的中國手機市場,是不是可以斷定,再過幾年中國的國產汽車業一樣將面臨著中國國產手機曾經面臨的危機呢――那種由核心技術缺失而造成的產業鏈危機,其實不只在手機業、汽車業存在,在其它行業一樣存在。
比亞迪汽車2010年的銷售額預計達到80萬臺,而奇瑞、吉利這樣的國產汽車做得也是順風順水,轟動新聞一個接一個,眼前的利潤也不錯,但這樣的輝煌能維持多久,再這十年八年,有哪個國產汽車品牌能活下來,而至少可以成為與本田、標致齊名的國際知名汽車品牌,至少為中國的汽車業能再造一個“三星”吧。
當然,那是明天的事后天的事,一定需要用時間來驗證。
但一想起當年手機行業的繁榮,再想起現在汽車行業的繁榮,竟覺得二者是如此之相似,中國的國產汽車品牌多如牛毛,許多生產商正做著蛇吞象的資本游戲,而且做成的不在一家兩家。中國的銀行多的是放不出去的貸款,它們在背后促成了這一樁樁貌似繁榮的汽車業并購,但貸款決定汽車行業生命力的真正把握到底有多少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